1、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选择题1.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的、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周边王朝已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B.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C.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特征。“以血缘为纽带的、牢固的部落集团”说明,“方国王国”体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这符合先秦的历史。而帝国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符合秦汉的历史,故C项正确。答案:C2.“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国家的法律、
2、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B.皇帝要掌控天下,因此要日理万机C.皇权至高无上,不需要别人帮忙,因此皇帝休息不好D.当皇帝也很辛苦,要日理万机,因此要定额批阅每天的奏折解析:本题考查对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特征的理解能力。材料体现了皇权至上及皇帝日理万机的政治特点,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答案:C3.“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中实现“法令由一统”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解析:根据“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可以推断出与秦始皇有关,而秦朝统一
3、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故D项正确。答案:D4.秦始皇在统一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下列对郡与县关系的表述最确切的是()A.二者同为地方行政部门,其地位是平等的B.二者同为地方行政部门,郡是县的上级部门C.郡的长官由中央任命,县的长官由郡守任命D.郡的长官由各县推举产生,县的长官由中央任命解析:郡和县都是秦政府在地方设立的行政机构,郡下设县,每郡下辖若干县,郡县的长官都是由中央直接任命的。因此,B项正确。答案:B5.(原创)隋书地理志说:“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说明()A.汉高祖已认识到了秦亡之原因B.汉初封建王侯并未撼动郡县制的地位C.郡国
4、并行制是严重的历史倒退D.秦朝推行郡县制违背了历史传统解析:汉代封建王侯是为了“矫秦县之失策”,但它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邦建国的道路上去,因此也并未撼动郡县制的地位,即“郡县之制,无改于秦”,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6.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解析: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地位仅次于丞相,负责归纳整理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故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7.历史上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别子(嫡长子)为祖
5、,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礼记大传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柳宗元封建论(1)据材料一,指出该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的积极作用。(2)据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概括李斯和柳宗元的观点。(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看法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参考答案:(1)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治联系具有向心力,有利于维护周天子的权威,有利于西周王朝的长治久安。(2)李斯认为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分封制无法有效运行;柳宗元认为在分封制下统治者的素质得不到保障。(3)时代背景;看问题的角度;个人学识修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