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规范练40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物的产业为污染密集型产业。下表为20012010年江苏省三大区域污染密集型产业产值增长速度(%)。据此完成第12题。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012005均值20062010均值苏南20.5217.4430.2340.5332.2321.8425.1915.782.1219.0027.9216.5苏中6.918.9825.9642.6429.9731.8732.6123.809.9023.6122.1624.08苏北8.4213.607.3223.5225
2、.7727.2332.5231.1520.1936.6415.4829.421.江苏省三大区域污染密集型产业()A.到2010年时,苏北产值最高B.产值增速苏南、苏中先增后降,苏北持续增加C.20012005年,逐渐向苏北集聚D.20062010年可能由苏南向苏中、苏北转移2.江苏省污染密集型产业今后发展方向的合理举措是()A.减少行政干预,减低产业发展环境准入门槛B.全部关停或外迁污染密集型产业C.加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D.发展清洁生产,实现污染零排放一直以来,我国鼓励东部工业向中、西部转移,但见效不明显。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净产业转移(转入量-转出量)和净碳排放转移(转入量-转出量)
3、图。据此完成第34题。3.制约我国东部工业向西部转移的因素有()东部的交通条件东部的产业集聚效应西部的资源状况西部的劳动力价格A.B.C.D.4.图中()A.东部沿海以低污染产业转出为主B.中部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C.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D.西北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随着区域社会经济一体化过程的加快,环境污染的区域性集聚特征更为明显,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亦逐渐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下图为19952012年中国环境污染事件发生重心转移轨迹图。据此完成第56题。5.该图表明环境污染事件()A.转移速率在19982001年和20042007年明显较低B.与区域的产业转移和高负荷的排污有关C
4、.西部和东部是高危风险发生区域D.发生区域在中国分布均匀6.推测2004年到2010年重心转移的原因()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快,生产生活活动密集西部大开发战略环境管理水平提高A.B.C.D.读下图,完成第78题。7.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A.影响环境污染程度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速度B.环境污染处理技术水平可以决定环境污染水平C.环境政策对环境污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加重8.关于人口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增加是导致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原因B.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是一样的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经济增长
5、速度有关D.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影响(2020山东等级考二模)新疆和田市吉亚乡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为了比较不同防护林种的防风效果,该乡气象站研究人员在本乡流沙区和不同防护林带内布设了4个气象观测站,获取了距地面不同高度的风速数据(下图)。另有研究表明,防护林内植被的透光程度越低,防风效果越好。据此完成第910题。9.防风效果最好的植物是()A.骆驼刺B.杨树C.沙拐枣D.红柳10.为增强防护林的防风效果,宜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林带间距B.栽种高大杨树C.乔灌草相结合D.种植草本植物2020年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我国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球日”
6、是由美国人丹尼斯海斯等发起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响应而推广的活动,主要意图是倡导可持续消费,选择绿色生活,善待地球。据此完成第1112题。11.可持续消费意味着()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绿色建筑、绿色食品、绿色照明节水节能、垃圾分类A.B.C.D.12.绿色生活可以包括()保护自然,万物共生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购买绿颜色的商品分类回收,循环再生重复使用,多次利用A.B.C.D.13.(2020江苏卷,30D)下图为20002018年我国GDP、能源消费、SO2排放量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1)简述20002018年我国GDP与能源消费量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说明20002018
7、年我国SO2排放量的变化特点。(3)分析我国2006年以来SO2排放量变化趋势产生的主要原因。(4)依据我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说出其中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14.读我国某区域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近年来,图示地区甲、乙两河流“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多、水少”指旱涝灾害频繁,“水脏、水浑”则与污染和水土流失密切相关。据统计,2015年图中A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24万平方千米,约占该省总面积的9%,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普遍。据某年数据显示,A省有坡耕地约61万公顷,
8、其中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约12万公顷。(1)试说明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现状多是人多地少,生活贫困。从生态建设角度看,应采取哪些措施减轻水土流失?(3)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如何因地制宜,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脱贫致富?课时规范练40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12.1.D2.C第1题,根据示意图判断到2010年苏北均值最高,但产值不一定是最高,A错误;苏北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不是持续增加,B错误;20012005年,污染密集型产业向苏南集聚,C错误;20062010年苏中和苏北均值上升,可能是产业由苏南向苏中、苏北转移,D
9、正确。故选D。第2题,加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故选C。34.3.A4.C第3题,我国东部的交通更便利,东部的产业集聚效应好,工业发展条件更有利,因此会制约我国东部工业向西部转移。故选A。第4题,读图可知,京津地区净产业转移大,且净碳排放转移最低,所以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故选C。56.5.B6.A第5题,由图所示,环境污染事件发生重心主要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可知污染发生的主要区域也在南方地区;转移速率取决于相同的时间内重心转移的距离;环境污染主要由污染工业引起,发生区域在我国并不均匀分布,且其重心位置会随着产业转移而发生变化。故选B。第6题,由图可知,中国环境
10、污染事件发生重心2004年到2010年重心向中部和东部地区转移,转移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中部地区对转移产业的承接、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快,生产生活活动密集。故选A。78.7.C8.C第7题,从图中可知,环境政策对环境污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8题,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重视保护环境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人口数量只是其中之一,但也不能忽视人口数量对环境恶化的各种直接或间接影响。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不一样。910.9.C10.C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图示风速为设置在不同防护林带内的气象观测站所测得的风速。风速越小,说明其防风效果越好。图示中沙拐枣防护林在距
11、地面0.5米、1米、3米处的风速在所有防护林中都是最小的,说明其防风效果最好,C正确。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防护林内植被的透光程度越低,防风效果越好。增加林带间距,植被透光程度提高,防风效果减弱,A错误。高大杨树距地面0.5米、1米处防风效果较差,因此单纯栽种高大杨树防风效果差,B错误。不同植被在不同高度上防风效果各有优劣,因此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模式,可使防风效果最大化,C正确。单纯种植草本植物,地表植被较为低矮,防风效果差,D错误。1112.11.C12.D第11题,可持续消费指的是消费行为,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属于生产行为;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绿色建筑、绿色食品、绿色照明,节水
12、节能、垃圾分类等都属于消费过程中的行为。第12题,绿色生活应该是指一切有利于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例如:保护自然,万物共生;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分类回收,循环再生;重复使用,多次利用;等等。13.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者的相同点是GDP和能源消费量都不断增加;不同点是能源消费量增速趋缓,GDP增速加快。第(2)题,读图可知,SO2的排放量在2006年达到最高值,之后下降。第(3)题,SO2主要来源于矿物燃料尤其是煤炭的燃烧,SO2排放减少的原因包括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第三产业加速发展,技术导向型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开放优化;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
13、消费占比增加;环境管理的加强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等。第(4)题,依据我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其中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谋求人地协调发展思想。答案:(1)相同点:不断增加。不同点:目前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速放缓;GDP的增长速度加快。(2)SO2排放量先上升后下降。(3)节能减排技术推广;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管理力度增强;环保意识提高。(4)谋求人地协调发展思想。14.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A省是安徽省,其西部是大别山区,南部是丘陵、山地,又位于江淮地区,降水较多,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最重要的措施是恢复、保护植被,水土流失严重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实现脱贫致富。答案:(1)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降水:山地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大。植被:自然植被遭到破坏(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等),植被覆盖率降低,地表裸露。(2)退耕还林,禁止陡坡开荒;将坡度在25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对25以下的坡耕地实施“坡改梯”或生物保护措施。(3)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应按照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