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881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高阶人工智能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电影、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

2、,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

3、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今年初,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和哈佛大学伯克曼克莱因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了AI伦理研究计划,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AI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面对高阶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在这方

4、面,相信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摘自蔡映洁人工智能,以法律和伦理为界)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领域能够获得蓬勃发展,这是可以预见的。B. 近年来,各种不同形式的作品不断探讨人工智能带来福祉还是挑战,引发大众广泛关注。C. “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的事实,充分说明人工智能的智慧已经超过了人类。D. 在规范高阶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挥着比西方文明更为重要的作用。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

5、论点,然后联系国内外现实分析论证,最后进行总结。B. 本文在论证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使文章有较强的说服力。C. 本文写到了作家韩少功的假设,是为了强调人工智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D. 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观点鲜明,思路清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前景,作者一方面表现出乐观和期望,同时态度又比较谨慎。B. 一些综艺节目为博取观众眼球,人为渲染一种人机对立的紧张气氛,其做法是不可取的。C.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行将到来,对相关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探讨也应该提上日程。D. 不管人工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它永

6、远会是服务人类的工具,这已成为人们的一项共识。【答案】1. A 2. A 3. D【解析】1. 试题分析:B项,原文是“高阶人工智能”;C项,“人工智能的智慧已经超过了人类”说法过于绝对;D项,“发挥着”错。2. 试题分析:“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错。“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不是中心论点。 3. 试题分析: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说“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钭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另外达成共识的是“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古寺黄昏朱以撒我是选择黄昏深浓时分走入这座古

7、寺的。这座已经显得凋敝的北方古寺,坐落在一处开阔的坡上,和那些煌煌大寺相比,它就像被长风卷走了青春的亮丽,只映现出苍老朴实。除了正午前后还有一些香客结伴而来,使寺院上空紫气缭绕,生机凭添,一俟黄昏,人迹萧然,能见到的只是寥寥的僧人青鞋布衲的身影了。我之所以选择黄昏入古寺徜徉,是有一些想法的。我曾随着熙攘游人,多次在明晰清朗的上午进出那些金碧辉煌的寺院,从雕梁画栋、翘角飞檐的油彩,都可以一下子认出香火旺盛香客密集的盛况。尤其是那海碗口一般粗大的香炷,总是让寺院终年弥漫在烟火中,佛们承受得了如此的熏炙么。这种味道总是勾起人的特定想象,想到佛,想来往生,想到西方的极乐世界。可是,来的人多了,也不免使

8、佛门净地留下挥之弗去的世俗,无从清净可言,更无从作离奇的联想。黄昏对我来说是最轻松的时刻,用不了多久,暮色来临,夜色来临,一切就尽在迷蒙之中了,可以有白日不曾过的身心舒展。黄昏前的劳作,总是使人精神紧张以至倦怠,迎受不断扑来的世务。只有黄昏到来之际,劳作宣告结束,像落日一样卸去重负,安然地缓缓沉落。我相信很多人在这时,会感到如期而至的安宁,这是安息的前奏。不过,当这个晚秋一日又一日加深浓度时,在远离秀色南方的这块土地上,黄昏时带给我的还有一丝淡淡的惋惜。我看到不少黄叶已经悄然地飘落在地,古寺里枝繁叶茂的几株大树,开始了删简的旅程。这时节,古寺和人一样显出了本真和从容。曾有人对我说,讨嫌寺院的格

9、局,不论东南西北,不分大寺小寺,格局大抵是千篇一律的。重视中轴线、对称、比例、规矩。即使是当今空间造型艺术走向跌宕变化、奇诡不测的创造,古寺翻新或重起楼台,宁愿割舍富于联想万端的诗情画意,铩去鲜活想象不可端倪的翅羽,也要保持那种千年一贯制的平衡和中正。宗教殿堂就是宗教殿堂,这么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沉淀,代代承传它的凝重和厚实,越是往后,人们仰之弥高的心理越是积重难返,更不敢别出心裁去随意改动。以不变而应世间万变,能使一代又一代的信徒初衷不改,也真算得上大智慧了。我面前这座古寺,这么小的格局,当然舍弃了诸如地藏殿、大悲殿、普贤殿这些非在中轴线上的建筑,油彩焕然的也只有大雄宝殿,其余都在剥落古旧中,可

10、是这些古旧处,在夕阳余晖的投射下,罄露着古朴深沉的意味。古寺最让人流连并印上心头的,正是这种洞见岁月风霜的真实写照。剥蚀就剥蚀吧,又何必遮掩粉饰,包裹上隔代的不谐色泽;残损就残损吧,这种沧桑感理应更能传唤出生命代谢的过程。现实中的人们是十分乐意解囊装扮这宗教殿堂的,让佛的光彩照人富丽堂皇,一身新饰,没有风霜感,也辨识不出年代远近。在我眼里,一代代的雕饰敷彩,越发走向世俗的技艺和心境,把原先带有灵气的寺院转换成了媚俗。用审美眼光巡弋,宗教教堂也就是艺术殿堂。可往往在洗去风霜的补救中,艺术性日渐消散,佛性怂恿了求索者的奢华,也纵容了艺术败笔的任意涂抹。夕阳已经掠过寺顶的飞檐,院内一片空旷,只有那高

11、耸的塔顶端还沐浴在这如同嫣红的葡萄酒的醉意里。(有删节)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自然段将北方某古寺和那些煌煌大寺相对比,意在突出它的不清净,流露出作者对它的惋惜。B. 寺庙格局千百年来重视平衡和中正,既表现出宗教的独特文化,也与它凝重和厚实的传统息息相关。C. “高耸的塔顶端还沐浴在这如同嫣红的葡萄酒醉意里”,作者运用比拟、比喻的手法,展现了黄昏古寺的画意美。D. 本人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不仅写出了作者对黄昏古寺的所见、所思、所感,也引发了读者的深思。5. “这时节,古寺和人一样显出了本真和从容”一句单独成段,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

12、写的用意,以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 对于装扮和粉饰寺庙,作者对此持什么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4. A 5. 用意:总括上文内容,突出这句话在文中的重要性。(意思对即可)理解:黄昏时分,人迹萧然,拂去了世俗,回归了清净,呈现出古寺苍老朴实的本色;而人在黄昏时候,卸去了重负,身心得以舒展,心境获得安宁,呈现出自然、自在的本我。 6. 作者对于装扮和粉饰寺庙持否定态度。寺庙的剥蚀与残损更能显示出历史的沧桑感和厚重感,更能传唤出生命代谢的过程;世人粉饰寺庙,把原先带有灵气的寺院转换成了媚俗;寺庙殿堂也是艺术殿堂,补救不当,艺术性会日渐消散。【解析】4. 试题分析:A. 第自然段将北方某古

13、寺和那些煌煌大寺相对比,意在突出它的不清净,流露出作者对它的惋惜。“意在突出它的不清净,流露出作者对它的惋惜。”应该是突出黄昏后小寺庙的清净。5.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文句的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按照题干的要求作答本题,用意:总括上文内容,突出这句话在文中的重要性。理解:黄昏时分,人迹萧然,弗去了世俗,回归了清净,呈现出古寺苍老朴实的本色;而人在黄昏时候,卸去了重负,身心得以舒展,心境获得安宁,呈现出自然、自在的本我。 点睛:综合赏析语段的从语段的内容、手法、侧重点和情感的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时注意语段的位置,开头、结尾还是中间,情感要联系文章的主旨。6.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类试题

14、,考生要认真研读文本,明确文中的我的态度,并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作者对于装扮和粉饰寺庙持否定态度。寺庙的剥蚀与残损更能显示出历史的沧桑感和厚重感,更能传唤出生命代谢的过程;世人粉饰寺庙,把原先带有灵气的寺院转换成了媚俗;寺庙殿堂也是艺术殿堂,补救不当,艺术性会日渐消散。(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钱基博先生学行小传姜晓云钱基博,字子泉,江苏无锡人。他十岁在经学教育基础上从伯父学策论,熟读史记、诸氏唐宋八家文选,学习史学。十一岁熟读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纲鉴易知录。十六岁作四万言的中国舆地大势论,刊于新民丛报,梁启超亲自写信鼓励。青少年时期,钱基博先后接受国学、科举、新学(改良

15、主义)、西学(近代西方的物理、化学、生理卫生等)的思想。“学问贵乎自得,际遇一任自然。”他在成为国学大师前,有一番独特的成长经历:江西提法使陶大均招之入幕,筹办司法改良;1911年辛亥革命兴起,任锡金军政分府秘书,后随部队驻镇江;应邀请,先后历任十多所大学教授;应内兄王蕴章邀约,担任小说月报妇女杂志副主编,发表文学作品。钱基博先生对经史子集有深入研究,对当时的“民情国故”也有独到看法,“故于学术文章得失利病,多抉心发奥之论”(钱基博自传)。四书五经,都在先生“考镜源流,发明指意”之列,重要的史书、史论,能“观其会通”。周秦诸子均有涉猎。先生自谓“集部之学,海内罕对”,并不过誉。张謇读钱基博先生

16、文而感叹说:“大江以北,未见其伦。” 钱基博先生“以文章教学后生”,治学与教学紧密相连,诚如钱基博自传所言:“其为教也,必诚必信,以为卷怀不可以宏道,乃开诚以示物;显言不可以避患,故托古以明义;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先生提倡读书治学最重视方法,在学生“穷思极索”写出习作之后,将自己的创作成果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提高。重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变圣约翰大学重英文而轻国文这一教学现状,主动开设中国文学史,其名作现代中国文学史就是在教学研究相结合的状态下写出来的。因民族救亡需要,西学被大量引入,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遭遇到学术界的片面否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先生力求以古为新,“发国性之自

17、觉”(钱基博国学文选类纂总叙)。在治学篇中,先生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示人以治学的基本方法:“究其原始,叙其流变,条理通贯,别有会心。”这一时代,“学潮激荡,长傲纵欲”,以至于许多学生忘了读书使命,有些大师也“与为町畦”,甚至“不屑枉己以容悦不学之后生”。而先生“严气正性,不与诸生翕翕然。从学者初惮其严,久则相悦以解”(钱基博自传)。1938年先生来到抗战前沿,任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教授,并为守军讲授孙子兵法,将此书作为学校教材,以图激发学生爱国热情。1944年长沙等地失守,学院被迫西迁,先生自请留守,欲以身殉国。先生的这种身体力行,为中国“找出了精神的新泉”。抗战胜利后,先生受聘于华中大学。新

18、中国成立后,与其子钱锺书等均选择留在国内。1950年先生将5万余册藏书全部赠给华中大学。1952年把历年收藏的甲骨、铜玉、陶瓷、历代货币、书画等文物200余件捐赠给华中师范学院历史博物馆。钱基博先生的学行,有一种精神贯穿其中,那就是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人生历练,更主要来自学术的砥砺。先生学术上的自信最集中的表现,在于始终坚持学术独立,撰写现代中国文学史,主张“论治不缘政党,谈艺不入文社”。胡适作为光华大学同事,梁启超作为前辈大师,先生不为“亲者”、长者讳,秉笔直书。所以当先生“以稿相示”梁任公,“任公晤谈时,若有不愉色然,辄亦无以自解也”。先生的这种自信,体现了“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标志着

19、中国现代学术高度的自觉,具有永恒的价值。钱基博是学行结合的一代鸿儒,他不仅读书和做学问,而且还要使自己的学问和行动能够直接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民族、有益于社会。相关链接:百年之大计在树人,而树人必先自树;倘社会动荡而吾亦与为动荡,无心问学,以自暴自弃;长此以往,天下之读书种子将绝,聪明亦以渐灭,人道或几乎息,此则吾之所大惧。(钱基博答诸生论今日之大学)在对待东西文化方面,钱基博认为中西文化乃异质不同之文化,非有先进、落后之差别,肯定东方文化自身的独特性和价值所在,反对西方文化取代东方文化或用科学方法来整理国故。(孔祥增文化两昆仑:钱基博与钱穆)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20、 钱基博青少年时期接受国学、科举、新学、西学的思想,在对比东西文化后,认为虽“中西文化乃异质不同之文化”,但更肯定东方文化自身的精髓。B. 钱基博先生有一番“入幕府、入军政、入教育、入文坛”的独特经历,这对他后来的“学行”有益于国家、民族、社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C. 钱基博先生选择留在国内以及将其历年收藏的200余件文物捐赠出来,彰显出了其言传身教、家国情怀等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D. 本文引用钱基博自传相关内容,可使文章增添真实性和提高可信度;引用“大江以北,未见其伦”突出了先生“集部之学,海内罕对”并不过誉。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钱基博少年时期

21、在父辈们的熏陶下,经历了经学教育、史学和文学方面的教育过程,这些为他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 在“学潮激荡,长傲纵欲”时代,学生忘了读书使命,大师也“不屑枉己以容悦不学之后生”;而先生却“严气正性”,用自身行为引领示范。C. 钱基博学术上的自信,尤其是学术独立,体现出其思想独立和精神自由,标志着中国现代学术高度自觉,具有永恒价值。D. 在钱基博看来,天下最恐惧的事是因为社会出现动荡而无法“树人”与“自树”,这样,天下将无读书人,“聪明亦以渐灭,人道或几乎息”。E. 钱基博认为中西文化没有先进、落后之差别,肯定东方文化自身的独特性和价值所在,反对西方文化用科学方法来取代东方文化和整理国故

22、。9. 结合文章,简要概括钱基博先生在学行方面的特点。【答案】7. A 8. AC 9. 钱基博先生学行最大特点就是“广博”。钱基博先生“以文章教学后生”,治学与教学紧密相连。钱基博先生身体力行为中国推行爱国精神。 钱基博先生的学行,把自信这种精神贯穿其人生。【解析】7. 试题分析:A. 钱基博青少年时期接受国学、科举、新学、西学的思想,在对比东西文化后,认为虽“中西文化乃异质不同之文化”,但更肯定东方文化自身的精髓。“更肯定东方文化自身的精髓”无中生有。8. 试题分析:B项错在以整体代部分,应是“许多学生”“有些大师”。D项“天下最恐惧的事是因为社会出现动荡而无法“树人”与“自树”曲解原意。

23、E项“反对西方文化用科学方法来取代东方文化和整理国故”和原文信息不完全相符。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9. 试题分析:本题是分析和总结传记主人公的人物品格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人物事迹的把握分析总结,钱基博先生学行最大特点就是“广博”。钱基博先生“以文章教学后生”,治学与教学紧密相连。钱基博先生身体力行为中国推行爱国精神。 钱基博先生的学行,把自信这种精神

24、贯穿其人生。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过秦论(节选)贾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

25、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

26、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10. 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B.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D.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履至尊而制六合 六合:天下。B.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黔

27、首:秦朝对百姓的称谓。C.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山东:太行山以东。D. 致万乘之势 万乘:兵车万辆。12. 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第段写秦始皇在先辈君王功业的基础上继续开疆拓土,平定天下,把秦始皇的实力和野心描绘得淋漓尽致。B. 第段写秦始皇死后,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用很短时间就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C. 第段由运用排比句式,将农民起义军的地位、战斗力、智谋等要素与山东之国加以对比,为卒章显志充分蓄势。D. “过秦论”的含义是“论秦之过”,本文通过秦朝盛极而衰的事实,突出秦亡的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致使攻和守的形势不同。13. 把文中画横

28、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2)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答案】10. A 11. C 12. B 13. 1)古代拥有财富地位而姓名磨灭不传的人,多得记载不完,只有卓越超群不同寻常的人才被人称道。(2)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3)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死的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比鸿毛还轻。【解析】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断开,再根据主谓或动宾关系及文言虚词断句。由前一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可知,本句主语是“陈

29、涉”,结合动宾句式“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相同句式“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断句。后一句主语是“天下”,然后结合动宾句式断句。本句正确标点: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断句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抓虚词看位置:“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

30、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

31、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题中C项错误,“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12.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

32、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题中B项,由原文“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可知,“用很短时间就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不当,且灭秦者还有“山东豪俊”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13. 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计分点:(1) “胜记

33、”,记载不完;“倜傥”,卓越超群;“非常”,不同寻常;(2) “大底”,大都;“发愤”,抒发愤懑;(3)“固”,本来;“或”有的;“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状语后置句,比泰山还重,比鸿毛还轻。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

34、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参考译文:等到秦始皇即位,他发扬了六代君王遗留的功业,挥鞭用武力来征服各国,吞两周而失去诸侯,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而制服了天下,掌握各种刑具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撼四海。他向南攻取了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部落首领,低头系在脖子上,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狱吏掌握。于是又派蒙

35、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固守边境,把匈奴赶退七百余里;匈奴人不再敢南下放马,六国的勇士再也不敢拿起弓箭来复仇。在是废弃先王之道,焚毁了诸子百家的著作,用这种办法来愚化百姓;毁掉著名的城池,杀掉了许多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聚到咸阳,销熔兵刀箭头,铸成了十二尊铜人,用这种办法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此后,依仗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高达万丈的华山,又面对深不见底的黄河,把它作为固守的据点。良将劲弩把守险要的地方,派可靠的臣子和精锐的士卒摆着锋利的兵器,盘问来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秦始皇的心意,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像是千里长的铜铁铸成的城垣,正是子孙称帝称王万代的基业。秦始皇死后

36、,他余威还震慑着远方。陈涉,瓮窗绳枢的儿子,甿隶属的人,而迁徒的,他的才能还赶不上一般水平的人,不是有孔子,墨翟贤,又没有陶朱、猗顿那样的富有;投身在军队之中,突然奋起在田野之间,率领疲弊的士卒,指挥着数百名部众,转过身来就进攻秦王朝;砍下树木作为兵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像云一样汇集在他们身边,像山中回声般立即应和,背着粮食如同影子一般跟随着他。此后,觳山以东的六国豪杰于是一齐起来,终于推翻了秦朝。而且天下不是弱小的,雍州土地之广,崤山、函谷关的坚固,自然与以前相同。陈涉的社会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尊贵;锄头木棍,并不比钩戟长兵器锐利的;贬谪戍守的军队,并

37、不比九国的军队强大;他的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战术,更不及先前九国的谋士高明。然而成功与失败却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功业呈现出相反的情况。试着使山东的国与陈涉大,较量一下权势,衡量一下军力,就不可以同年就对了。但是,秦国却凭靠当初小小的一块地盘,获得到了天子的权势,统辖了天下其他八个州,迫使原来同列的六国诸侯前来朝聘,已有一百多年了;然后以天下之家,函作官;一个普通百姓带头起义,却使秦朝宗庙被毁坏,皇帝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为天下人耻笑,为什么呢?由于不施仁义的政策,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

38、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14.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作者王勃为“初唐四杰”之一,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滕王阁诗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 诗歌首联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先后从时间和空间上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使读者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C. 颔联描绘了一幅宴饮热闹的画面。建阁的滕王举行宴会的豪华场面,吸引了南浦云和西山雨也来凑热闹。D. “飞”“卷”化静为动,赋予静景以动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灵动感,。一俯一仰,一高一低,错落有致.E. 颈联由空间描写转为时间描写,诗人以博大永恒的景象衬托了人生的

39、短暂,抒发了生命短暂、繁华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15. 结合全诗,赏析诗歌尾联。【答案】14. BC 15. (1)尾联指出帝子(滕王)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与首联对照中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2)诗人以景结情,“槛外长江空自流”把人的目光牵引到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把人的思绪带领到了更加纵深的历史。长江不停地无情地流动,时间冷漠地永恒地流逝,历史上无论多么辉煌显赫的生命,都注定凄惨地悄然地逝去。“空”把悲伤之情感抒发到了极致,把消沉之思绪凝结到了顶点。(意思对即可)【解析】14.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题中,B项“从空间和时间上”错误,首联,“滕

40、王高阁临江渚”,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佩玉鸣鸾罢歌舞”,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C项,“描绘了一幅宴饮热闹的画面”错误。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15. 试题分析:题干“结合全诗,赏析诗歌尾联”,答题关键词“结合全诗”“赏析”“尾联”。赏析诗句,主要从内容、手法、表达效果角度答题。尾联诗人在提出建阁的人

41、如今何在的疑问后,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与首联“佩玉鸣鸾罢歌舞”相对照。答题要点出手法“以景结情”、情感“人生盛衰无常,宇宙永恒”,同时还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点睛:“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空”有白白地。“自”即自然而然之意。“空自流”暗示了流水无情。意思是说,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流淌。诗人在最后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换星移,帝子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真是世事变迁,人去楼空。在写作上,首先,首尾照应,时空流逝,情感延伸。其中的“江”字回应了“滕王高阁临江渚”中的“高阁临江”中的“江”。结尾中的一个“

42、空”字,更是用得美妙,不但表明时间怎样变化,江水都是自然地不停流动,不会因人的伤感而停留,而且也暗示了物是人非的人生伤感。最后,以景结情,情蕴其中,不但含蓄蕴藉,而且给人以无尽的审美想象空间。(三)名篇名句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朋友不要因为离别而感伤哭泣,要学会坚强的句子是:_,_。(2)次北固山下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3)氓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_”两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答案】 (1). 无为在歧路 (2). 儿

43、女共沾巾 (3). 海日生残夜 (4). 江春入旧年 (5). 其黄而陨【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本题中易错字“歧”“陨”。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

44、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三、语言文字运用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树德嘉年华社团活动在成都树德中学成功举办。活动规模宏大,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展现了树德学子非凡的创造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我攀登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读书要有心,有心者能在作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修炼方法,持之以恒,学识就会由此登堂入室,必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些人稍微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自视甚高,

45、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6月23日,江苏省盐城市发生了骇人听闻的龙卷风突袭事件。突如其来的旋风将树木、电线塔、房屋纷纷刮倒在地,造成严重人员伤亡。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本题要求选择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此题可以用排除法。“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使用正确。排除A项、B项。“登高自卑”:登上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望文生义。不能用于登上山峰自己显得小。“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

46、这里用错对象。“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使用正确。“自命不凡”:自以为很了不起,不平凡,比别人高明。使用正确,排除D项。“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不合语境。综上,本题选C项。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两百元的违法交易,有可能酿成车毁人亡的悲剧,甚至诱发几百万元的经济损失,这种现状不改变,输的不仅是个人,更是整个社会。B. 翁偶虹先生是一代戏曲名家,倾尽一生心血创作了桃花村,是在京剧老戏花田错的基础上翻新而成的艺术精品。C. 虽然理财资金在监管上并不逊于存款或自有资金,但是这部分资金是不在目前的监管禁行范畴之内的,

47、也就是说,监管层是很难控制这种资金的流向的。D. 春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但对于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看来,春节往往是情绪波动的敏感期,一些老人会因无法与家人团聚而闹情绪。【答案】C19. 下列句子划线部分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清除心理阴影的问题。”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B. 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你想干什么?”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业务。C. “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表达自己的意见。D. “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某大学工会

48、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老朽”是老人自谦之词,符合语境。A项,“垂询”中的“垂”为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的询问,不合语境。B项,不符合说话者的身份及所处的场合,可改为“我能帮助您吗,先生?”。C项,语体色彩不得体,“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化的表达,不适合用于新闻发布会这种正式场合。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自古以来,我国便有以德、才、学、识四字来品评

49、、衡量人才的传统。_,对文人、学者的评定,这四个字似更是“须臾不可离”。德、才、学、识,说起来似乎并不难懂,很多人以为,那些一流的人才,特别是一些名家、大家,_。道理虽如此,但究其实,四者很难兼顾,且关系相当复杂,并不能一概而论,而钱钟书先生却在管锥编、谈艺录等著作中,通过对古代大量文学批评人物的具体考察,_,给人以启发。【答案】 (1). 虽然对任何人都可用这四字评价 (2). 应该是四者兼备的 (3). 揭示了四者错综复杂的关系【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注意前文“衡量人才”,第空注意后面的“四者很难兼顾”,第空注意前文“关系

50、相当复杂”。21. 某班为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热情,举办古诗文朗诵比赛,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在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春江花月夜之间拟写一段串词,要求:关涉作品的内容,引用至少一句作品的原文;衔接连贯自然,语言生动有文采;不超过100字。(提示:串词,又叫串连词,串联词,主持词。 串词是在晚会、联欢会等大型联欢活动中,主持人把前后节目,把整台节目恰到好处的联系在一起的关键性词语。)【答案】我们领略了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但是,别离之后,面对滔滔不尽的江水和皎洁的明月你会想到什么?是否也会发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感叹?请欣赏春江花月夜。【解析】试题分析:题干

51、要求写一段古诗文朗诵比赛主持人串词。答题关键词“在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春江花月夜之间拟写一段串词”“关涉作品的内容”“引用至少一句作品的原文”“不超过100字”。串词要简短扼要、衔接巧妙、和谐得体。写作时,要找到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友情深厚”和春江花月夜中“良辰美景”的衔接点。四、作文22. 请以“爱,在瞬间绽放”为题目,写一篇写人叙事类散文,不少于800字。【答案】爱,在瞬间绽放电脑房里,我和妈妈在发生舌战。“都是我!你们什么都知道说我!”窗外的风猛烈的吹,坐在妈妈旁边的我站起来喊道。因为我实在忍无可忍才来和她“控告”爸爸的。“他问我炸鸡给谁做,我说随便,他就说我口才不好!我呸,他就会他那一套,那

52、不明摆着让你来做么?他懒!”我怒发冲冠。妈妈平静的说:“你干吗不懂得宽容?你这样说爸爸也不好受,他辛辛苦苦买来的鸡肉女儿竟然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那他不会说你么?”风,吹得更厉害了,啪啪的扑打着窗户,正在充电的暖水袋嗡嗡响。“之前那些米饭也不是我挨掉在地上的,你们就知道说我,我从小到大受了多少委屈!”我冲她嚷嚷,“每当看见什么东西被破坏你们第一个问的谁?我!老是问我,也不是说不给你们问,你们态度好点行么?我是小孩,那我也需要尊重啊!我就没有自尊心?我不是人?你以为我是随意遭人蹂躏和践踏的东西吗?”我太冲动了,不该说这些话的。可当时,心中的怒火总是在持续燃烧,像是被浇了油似的。“你心胸不要那么狭窄行

53、么?每天我都在煮饭,那我煮我自己的饭而已吗?这些垃圾我自己收吗?”妈妈依然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右手不停的动着鼠标上的小滑轮。“我又没吃东西!”我也依然理直气壮的和她斗文,耍幼稚。“那这根筷子不是你昨天吃玉米后留在这的么?所以说你心胸就是太狭窄,什么事都不能包容!”妈妈指着袋子里的筷说。妈妈的话,触动了我的忍耐极限。“哦哦,你们就知道说我经不起受不住是吧?我是大小姐是吧?你们那一次不是这样说我?我忍够了!”乖乖女的红玫瑰枯萎了,叛逆的灰色染了上来。我没再理会妈妈,回房间睡午觉去了。仍旧是气急败坏的扯好窗帘,钻进被窝睡大觉。“你拿手机了没?”“没!”我没好气的回答。妈妈翻箱倒柜的找手机,没找到。

54、她只能打电话。“嘀嘀嘀”茶几上传来熟悉的手机铃声,妈妈快步走过去。“手机在这,调好时间了。”妈妈拿着手机过来。我转过一边去,擦着刚才发泄出来的眼泪。我还是不甘心,怒气未消:“你们尊重我一点好不好?你们是长辈,我尊重你们是应该的,那你们也要尊重我啊!”“都说了你太小气”话没说完,砰地一声响。我快速转过去,妈妈的头撞在门上了。她揉着撞疼的头,又好气又好笑的说:“看看你,为了来把手机给你撞出了个大包,我生气么?”说完,她还掠起头发让我看装出来的“红包”。“这两件事没什么关系!”还是不耐烦的回答她。也许吧,我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嘴上说着,心里却悄悄涌上了一股温暖。握着手机,机体上还有妈妈手心残留的体温。

55、泪水划过了我的眼角,落在枕头上。此刻,爱,在瞬间绽放!倍感幸福。【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中关键词“爱”“瞬间”,文体要求是写人叙事类散文。因此将写作内容确定为能够展现爱的事物、人物。写作重点为集中笔墨展现爱,并诠释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美丽瞬间,即爱是如何绽放的,爱来自于什么。思路提示:“爱,在瞬间绽放”是一个主谓短语审题时要品味出“绽放”这个动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也许绽放在心里,也许绽放在眼睛里;它会绽放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会绽放在汶川地震的废墟上,会绽放在微笑里,会绽放在“人”字的互相支撑中这些爱会绽放在不同的心境里,也会绽放在不同的时境中,只是作者要善于捕捉绽放的过程。写作

56、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记叙去叙说那些爱的故事;可以采用描写去描摹那些爱的景致;可以用抒情去感悟那些爱的瞬间;可以用议论去品味那些爱的情愫。注意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就本文的写作内容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笔:1.可以写亲情、写友情、写爱情,写人性,表现这些美好的情愫绽放出的爱;2.可以写汶川地震废墟上演绎的故事,写那些充满爱心的人们所绽放的爱,如短信妈妈、谭千秋,捐款的乞丐、空降兵、残奥会上残疾的舞蹈女孩等等;3.可以写感动中国的那些体现人性光辉的人,用他们的言行与灵魂去诠释绽放的爱;4.可以写微笑,写人与人之间的相扶相助,写由此绽放的爱;5.可以写古人,写那些具有大爱之人,如杜甫的忧国忧民、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点睛:针对命题作文,我们还要注意两个个基本点:(1)要善于咬文嚼字推敲词义,仔细分析题目本身的含义,不仅要了解题目的本义、字面义,还要进一步理解某些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见“探究寓意法”)双关义、特指义等。(2)命题作文对现实的针对性较强,因此,我们审题立意要联系联想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热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