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章第1节基础达标题组一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1(2020福建泉州检测)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及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所需要的土地和水域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中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有效减小生态足迹B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C同等条件下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足迹大于农田D培育良种、建设生态工程等措施可提高生态承载力【答案】B【解析】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的资源及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所需要的土地和水域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承载某种个体存在的最大数量。“桑基鱼塘”等
2、生产方式能实现废弃物资源化,从而有效减小生态足迹,A正确;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增加能量的损耗,从而增大生态足迹,B错误;同等条件下草原生态系统产出比农田低,故其生态足迹要大于农田,C正确;培育良种、建设生态工程等措施可提高产量,从而提高生态承载力,D正确。2(2020安徽安庆期末)人口问题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砍伐森林过多,林地面积锐减B人类使许多资源变为废物进入环境C人类活动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D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答案】C【解析】随着人口的增长,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如人均生存空间减少、耕地减少、资源压力、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人口问题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
3、是人类活动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较高和逐渐降低的死亡率B我国人口发展正处于低增长率、低增长量的态势C计划生育是我国采取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D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答案】B【解析】我国人口发展正处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的状态,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增长量并不低。4下列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的生存需要粮食,因而会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更多的农田,因此又会使人口继续增加B人的生存除需要各种农产品以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给生
4、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自然减小D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答案】C【解析】人的生存需要粮食和耕地,因而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更多的农田,农田多了养活的人口会增多,因而就会使人口继续增加;人的多种需求,都会随人口的增多而给生态环境造成压力,而且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的多种需求水平还将不断提高,这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人均耕地、人均淡水量都极低,这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题组二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5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5、、氟利昂(氟氯烃)的过量排放均会引起相应的环境问题,下列环境问题与上述过量排放的物质对应正确的是()A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B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C臭氧层空洞、酸雨、温室效应D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酸雨【答案】A【解析】温室效应是由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酸雨是由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造成的;臭氧层空洞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氟利昂(氟氯烃)等物质引起的。6如果某海湾水体富营养化会发生以下变化,那么其变化的顺序是()水中含氧量下降需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分解尸体动、植物死亡产生大量尸体厌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分解尸体,产生有毒气体浮游藻类等迅速繁殖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ABCD【
6、答案】B【解析】水体富营养化后,首先藻类大量繁殖,引起动物的大量繁殖,继而引发动、植物的大量死亡,促使需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分解尸体,消耗大量O2。水中含氧量下降,水中厌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分解尸体,产生有毒气体,使水中生物死亡。7(2020山东滨州检测)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坏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是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ABCD【答案】C【解析】温室效应是燃烧过多的化石燃料造成的,正确;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会造成臭氧空洞,正确;
7、酸雨是过多的燃烧煤等化石燃料造成的,错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原因是过多的营养物质造成的,错误。8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建设“美丽中国”,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是()低碳出行,减少汽车使用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减少煤炭使用,开发新能源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在农田中大量使用杀虫剂大量捕杀对人类有害的动物,从而降低危害ABCD【答案】A【解析】低碳出行,减少汽车使用可以降低空气污染,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正确;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正确;减少煤炭使用,开发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利于改善生态环
8、境,正确;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正确;在农田中大量使用杀虫剂会增加害虫的抗药性,污染环境,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错误;大量捕杀对人类有害的动物,从而降低危害,会造成物种灭绝,降低多样性,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错误。能力提升9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助于调节我国的人口组成,使我国经济能健康长期增长。以下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我国人口政策反映了人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不同于其他生物种群的一面B人口增长率比人口的年龄结构更加适合于对短期人口变化进行精确的计算C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人的平均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D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我国人口总量就会保持稳定【答
9、案】D【解析】我国人口政策反映了人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不同;人口的年龄结构可以预测长时间内人口的变化趋势,而人口增长率可对短期人口变化进行精确地计算;医疗水平提高可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人口出生率会增加,但考虑到人的平均寿命延长等因素,死亡率不一定增加,因此,短期内人口还可能增加。10下列有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B各国工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C劣质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氡气等对人体有害D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答案】B【解析】生活污水
10、中含有很多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这些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大量地排到池塘和湖泊中,会使池塘和湖泊的水质恶化,从而出现富营养化现象。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全球气候的变暖,导致极地的冰雪和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故B选项错误。11下图为A、B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图,据图回答:(1)A国年龄结构属于_,B国年龄结构属于_。(2)A国因人口问题会造成()A经济负担加重,劳动力不足B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C就业困难、生活贫困D医疗水平降低、住房紧张(3)B国应采取人口政策最主要的是()A控制人口增长B提高人口素质C鼓励多生育D延长教育年限【答案】(1)衰退型
11、增长型(2)A(3)A【解析】(1)A国青壮年个体及年老个体较多,而年幼个体相对较少,其人口发展趋势应该不断减少,属于衰退型。B国年幼个体数明显高于青壮年及年老个体数,且年老个体所占比例最少,所以其人口发展趋势是个体数越来越多,属于增长型。(2)A国因人口要减少,所以不会出现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现象,可能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等情况。(3)B国因人口数量将增长很快,当务之急应控制人口增长。12阅读以下资料,回答有关问题。上个世纪,由于掠夺象牙者的肆意猎杀,南非大象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锐减,最少时整个南非境内只有野生大象50头左右。1995年,南非开始全面禁止猎象,为大象建立自然
12、保护区,在几年时间内,大象的数量已增至近两万头。大象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象的寿命很长且食量大,一头成年非洲象每天啃食大约300千克的植物。为吃到多汁的嫩根或树叶,大象常把整棵树推倒,连数千年树龄的稀有古木也成盘中餐,其他食草动物的口粮也都被它抢占。以上事实证明,生物多样性和大象种群的大量繁衍是难以两全其美的。为保护受威胁的生态环境,南非政府实施一系列新的措施,其中包括有计划捕杀、给大象避孕、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等。(1)南非大象数量从50头左右增至近两万头,其主要原因是_。若南非政府不采取任何新的措施,大象种群的K值将会如何变化?_。(2)有计划地捕杀大象或对大象实施避孕,目的是通
13、过控制大象种群的_(数量特征),从而控制其种群密度。从南非大象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种群数量的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人类自身也深受人口过度增长的困扰。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为此我国在_的同时,还应采取的措施有_。【答案】(1)被捕杀少,寿命长(死亡率低),食物充足,被捕食少(答出其中一项)K值将会变小(2)出生率和死亡率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提高人口素质等)【解析】(1)材料中“1995年,南非开始全面禁止猎象,为大象建立自然保护区”,这是大象种群数量增多的基点。再结合种群数量增长的知识进
14、行分析。(2)对大象实施避孕是降低出生率,有计划地捕杀大象是增加死亡率。大象的事例给人的启示,主要从解决好人口增长与保护环境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13某些养鱼户在养鱼过程中经常撒入一定量的化肥,这样有利于鱼类快速生长。但另一些养鱼户在向鱼塘中加入化肥几天后,发现池水变绿随后出现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一定量化肥能促进鱼类快速生长的原因是_。(2)另一些养鱼户加入化肥后池水变绿的原因可能是_。(3)对于该现象有人要设计实验探究引起池水变绿的原因是否与化肥有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过程:供选实验材料:裸藻培养液、滴管、酵母菌培养物、试管及试管塞、试管架、玻璃标记笔、浓度为0.
15、05 mol/L的陈化肥水、陈自来水、浓度为0.1 mol/L的陈化肥水、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等。实验假设_。实验步骤a取3支试管,标号为A、B、C,分别_。b各试管均加入_。c振荡试管多次进行观察。d各试管置于相同的适宜光照下,每隔一定时间重复c过程。结果预测及结论a_,则说明陈化肥水不能促使藻类快速生长繁殖,化肥不是引起池水变绿的原因。b_,则说明_。【答案】(1)能促进鱼的食物藻类快速生长(2)加入化肥太多,藻类大量繁殖(3)化肥是引起池水变绿的原因a加入等量的陈自来水、0.05 mol/L的陈化肥水、0.1 mol/L的陈化肥水b等量的裸藻培养液(12滴)a三支试管中水质相同
16、b如果从ABC,三支试管中的绿色逐渐加深化肥是引起池水变绿的原因【解析】因化肥中含有N、P,会促进鱼的食物藻类快速增长,从而增加鱼的产量,但加入过多会导致藻类繁殖过快,水中氧气不足,导致鱼类死亡。该题为实验探究题,实验结果可能会有两种,分别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实验假设是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实验步骤中要注意对照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14(2021浙江宁波月考)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人均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和净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具体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被折算为耕地、草场、林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水域等面积。如耕地足迹是指用来生产农
17、产品所需的土地面积而碳足迹是指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生产、生活中排放的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人均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影响就越大。材料二生态赤字/盈余等于一定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差额。若该差额小于零,称为生态赤字;若该差额大于零,称为生态盈余。材料三如图是“我国人均生态足迹组成部分的生态赤字/盈余”。(1)结合材料,说明人均生态足迹是由哪些系统组成的:_。(2)说明我国人均生态赤字(盈余)的发展变化总趋势,并分析原因:_。(3)据图指出我国增长最快的生态足迹组成部分,并从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提出降低其增长速度的措施:_。 【答案】(1)生态足迹主要由耕地足
18、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渔业用地足迹和碳足迹组成的(2)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开始出现生态赤字(从盈余到赤字),并且赤字规模有扩大的趋势。原因是人口的增长,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增加(3)我国增长最快的生态足迹组成部分是碳足迹。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主动减少碳排低碳经济;加强国际合作;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解析】(1)根据图示:人均生态足迹主要由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渔业用地足迹和碳足迹组成的。(2)根据图示: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开始出现生态赤字,并且赤字规模有扩大的趋势。原因是人口的增长,人均资源少;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增加。(3)根据图示:我国增长最快的生态足迹组成部分是碳足迹,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主动减少碳排低碳经济;加强国际合作;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