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聊城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详解.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769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聊城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聊城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题卷(含详解):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12年滨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战国时期,正是基于商鞅和秦孝公等顺应了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大胆变法,才为秦国最终奠定了大一统伟业。重大改革材料二历史不能重演,商鞅变法的恶果是不能以秦国暂时强大来抵消的。商鞅式的强国之法趋人步入功利追逐,必然导致日后的治理危机,社会不和谐而崩溃之日近矣。再评商鞅(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措施并概述其意义。(2)材料一、二对商鞅变法评价角度有何不同?综合两则材料,从史学研究视角,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事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有效信息

2、及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注意题目要求“经济方面”。第(2)问根据对两则材料的分析、理解,可以看出材料一主要肯定商鞅变法的积极意义,材料二主要说明其局限性。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要掌握全面和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答案:(1)废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意义: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国家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国家统一奠定基础。(答出其中3点即可)(2)材料一:肯定了商鞅变法的积极意义,材料二:指出了商鞅变法的局限性。评价:全面、辩证地看问题。 2.(2012年潍坊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昔以来,

3、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魏书食货志材料二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孝文帝改革是“消极的汉化”,是北魏政治危机的开端。另一种观点认为,孝文帝改革把拓跋部的政权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符合历史必然趋势的。(1)为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北魏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2)你同意材料二中哪一种观点?说明理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及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第(1)问,分析材料“籍贯不实”“富强者并兼有余”可以看出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户籍管理、土地兼并,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三长制和均田制。第(2)问,属于开放性的观点评述题。首先要明确题干中的观点是什

4、么,后根据所学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同意第一种观点可从导致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政治危机不断加深等角度来说明;同意第二种观点可结合孝文帝改革带来的积极作用的相关史实分析说明。答案:(1)措施:推行均田制;废除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2)同意第一种观点。理由: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导致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政治危机不断加深。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北魏封建化进程;加快了民族大融合进程。3.自古以来农民非常关心土地政策的调整及身份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

5、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卖者坐如律。均田令材料二废除农奴制,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有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交纳赎金。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1)材料一中土地政策得到农民拥护的原因有哪些?如果生活在古代雅典,平民可以依据什么政策获得土地及人身自由?(2)农奴制改革后,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种是“人民受骗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两种声音的理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今农业改革措施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

6、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方战乱频繁,许多农民丧失土地,生活没有保障等)可以概括出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第(2)问为开放性题目,第一种观点可以从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一般条件(如劳动力、资金、技术、国内外市场、资源、政局稳定等)着手分析。第二种观点可以结合“解放法令”的内容及影响来分析。答案:(1)原因:少地和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依据: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2)第一种: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提供了劳动力、国内市场;缴纳高额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第二种:农民摆脱了地主的奴役,却受到村社的束缚。农民为赎买份地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4.(2

7、012年南京二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歆(西汉末年刘歆)窥见此,造作古文而扫除今学。迄汉、晋之间,今学尽灭,下迨唐、宋,扫地无余,昔之数百万言者,穿穴于遗文中仅得万一。歆造古文以遍伪诸经以实其伪经之传人耳。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材料三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

8、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陈夔龙梦蕉亭杂记材料四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相当重视意识形态重构,他们从古今中外变法图强的历史中为变革寻找合理性,特别是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雷颐维新的挫顿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的真实意图。(2

9、)据材料二、三,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3)与材料二、三相比,材料四从什么视角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的含义。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注意关键信息“歆(西汉末年刘歆)窥见此,造作古文而扫除今学”“歆造古文以遍伪诸经”,从中可见材料一认为西汉末年以来儒家经典是刘歆伪造的,康有为提出此观点的意图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第(2)问须逐句归纳材料二、三的有效信息;第(3)问对比材料二、三,可知材料四主要从变法理论的构建、思想文化体系的角度来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第(4)问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意即变法思想理论的宣传工作刚刚开始,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后一小问据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考虑。答案:(1)观点:西汉末年以来儒家经典是伪造的。意图:减少改革阻力;宣传变法思想。(2)失误: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3)角度:中国传统文化;变法的理论体系。(4)含义:思想启蒙。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