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2016届安徽省合肥一中、芜湖一中等六校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一辈子和诗词谈恋爱赵小兰“新知识、旧道德”的启蒙教育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大家族,本姓叶赫那拉,祖上是蒙古裔的满族人。叶嘉莹的父母对她采取的是“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虽然准许她去学校读书,但生活上对她约束极严。她被关在四合院里长大,甚少与外界接触。父亲教叶嘉莹认字读书,开蒙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论语。当她读到“朝闻道,夕死可矣”,幼小的心灵极受震撼:“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为了它竞可以舍弃生命?对于圣贤之书,叶嘉莹强调必须真正用心去读,并且贯彻到行动中去。1941
2、年,叶嘉莹才17岁,父亲远在后方,失去音讯,母亲忧思成疾去世,身为家中长女,她还要照顾两Al年幼的弟弟。幸而当时有伯父伯母的关照,她的学业并没有中断,还如愿考上了辅仁大学。精于古典文学的伯父十分欣赏她的天分,并引导她走上诗词创作、研究的道路。另一个对她产生一辈子影响的人,是她在辅仁大学的恩师顾随先生。叶嘉莹至今保存着老师当年写给她的信。老师希望叶嘉莹能够膏出于蓝而胜于蓝, “别有开发,能自建树”。信是用漂亮的繁体行草书写,叶嘉莹保存至今。风雨逼人一世来叶嘉莹曾说,她的一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是命运把她推往何处就是何处。“让念书,也就念了。毕业后让教中学,也就教了。一位老师欣赏我,把他弟弟介
3、绍给我,后来也就结了婚。”叶嘉莹的丈夫是国民党海军教官,婚后不久,她就跟着丈夫去了南方,1948年又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1949年年末,他们的大女儿才4个月,台湾的白色恐怖弥漫开来,丈夫因被怀疑是“匪谍”而抓。3年后丈夫出狱,性情却大变,经常不可理喻地暴怒,妻子成了他首当其冲的发泄对象。本来,生活的重担已把叶嘉莹压得透不过气,丈夫又加重了她的身心负担。她经常噩梦连连,近乎窒息,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后来,王安石的一首诗,给了叶嘉莹一抹精神的灵光。她记得诗是这样写的: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世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后来她发现,自己的记诵与原诗并
4、不完全相合,但她默默要求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对待郁郁不得志的丈夫,也要宽容忍让。而这一忍,就是一辈子。这位情感丰富的女诗人,尽管深谙诗词中的儿女情长,自己却从未真正恋爱过。她的小女儿说,母亲一辈子都在和诗词谈恋爱。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1966年,叶嘉莹受邀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及晗佛大学讲学,后又接受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聘请,在温哥华定居下来。在拿到学校的终身聘书后,叶嘉莹以为自此就能安稳度日了,不料却再生变故。1976年,她的大女儿和女婿遭遇车祸,双双亡故。她强忍着悲痛为女儿女婿料理完后事,把自己关在家里,拒绝接触外面的一切。农这期间,她写下了10首哭女诗。诗词不仅帮助叶嘉莹排解悲痛,
5、更给予她走出这种生死劫难的力量。1977年,她终于有机会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大陆。在火车上看到有年轻人捧读唐诗三百首,她觉得,尽管这个民族历经劫难,但诗歌的灵魂未死。叶嘉莹重新燃起了内心的激情,决心回国。从1979年开始,叶嘉莹每年自费回国,在各地高校讲授诗词。当时“文革”刚结束,传统文化断层严重,学生们内心对于学习古典诗歌有着极大的渴求。很多教授还在用陈旧的阶级分析法解释诗歌,叶嘉莹却讲解诗歌的“兴发感动”,并旁征博引,令学生们激动万分。诗歌使人心不死201 3年之前,叶嘉莹几乎每年都要在北美和中国之间来回奔波,不过,南开大学已然成为她从事古典诗词研究和推广的重要基地。早在11年前,叶嘉莹就受
6、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不久前,有热爱中国诗词的友人听说她今后将定居南开,决定捐资,与南开合作为她兴建了一栋集科研、办公、教学、生活于一体的小楼,定名为“迦陵学舍”。晚年的叶嘉莹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在她看来, “人生总有一天会像燃烧的火柴一样化为灰烬,如果让这有限的生命之火为点燃其他木柴而继续燃烧,这火种就会苌久地流传下去,所以古人常说薪尽火传。有人曾劝我,年纪慢慢大了,该多写点书,少教些课。这话也有道理,可是当面的传达才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叶嘉莹说人生最大的困难,是找到意义和价值。这难题,她早已解开。(选文有删改)【相关资
7、料】叶嘉莹接受采访时说:“古典诗词里蕴舍的,是我国文化的精华,是当年古人的修养、学问和品格。现在的青年一般都不喜欢读古典诗词,因为它的语言是古典的,里面又有很多典故,有很多历史背景,他们自己看是很难看到里面的好处的,难免对它们冷淡隔膜,这是很大的损失。所以我要把这些好处讲出来,希望能够传达给他们,让他们能够理解o只要有人愿意听,只要我的能力还可以讲,我都愿意一直讲下去。”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A无数。诗词给叶嘉莹力量,作为一个承习“旧道德,新知识”家教的女子,叶嘉萤借它度过忧患,获得疗愈。在诗词这样一种古老而含蓄的文学形式中,叶嘉莹有所躲藏又有所释放
8、。(1)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叶嘉莹从小接受的是“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她认为对于圣贤之书,必须真正用心去读,并且贯彻到行动中去。B叶嘉莹这位情感丰富的女诗人,尽管深谙诗词中的儿女情长,可生活中却缺乏自主选择权,从未真正恋爱过,完全听从命运的安排。C叶嘉莹在国内各地高校讲授诗词,没有采用陈旧的阶级分析法解释诗歌,而是讲解诗歌的“兴发感动”,并旁征博引,令学生们激动万分。D在叶嘉莹的生活中,诗词不仅帮助他排解悲痛,而且给予她走出生死劫难的力量,更使她想到要将古典诗词推广给每一个青年。E现在的青年都不喜欢读古典诗词,叶嘉莹认为是古典诗词里面有很多典故、很
9、多历史背景,使得青年们很难看到里面的好处。(2)叶嘉莹为什么能够走向古典文学研究之路?请结合文本加以回答。(6分)(3)叶嘉莹借诗歌度过忧患,获得疗愈,请结合文本分析叶嘉莹借诗歌度过哪些忧患。(6分)(4)作为一位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答案】(1)(5分)选C得3分,选A的2分,选B得1分。(2)(5分)从小深受家庭的熏陶:父亲教叶嘉莹认字读书,开蒙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论语;伯父的引导:伯父十分欣赏她的天分,并引导她走上诗词创作、研究的道路。恩师的鼓励:老师希望叶嘉莹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有开发,能自建树”。(3)(6分)17岁,父亲失去音讯,母
10、亲去世,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叶嘉莹正是凭借诗歌才度过忧患、婚后生活的重担和性情大变的丈夫使得叶嘉莹经常噩梦连连,甚至想要轻生,正是诗歌教会她宽容忍让并度过忧患。大女儿和女婿双双遭遇车祸亡故,她强忍着悲痛为他们料理后事,正是诗歌给予她走出这种生死劫难的力量。(4)(8分)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从1979年开始,叶嘉莹每年自费回国,在各地高校讲解诗歌的“兴发感动”,并旁征博引,令学生们激动万分。叶嘉莹担任南开大学中国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并定居南开,专门从事古典诗词研究和推广。叶嘉莹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希望能够把古典文化传达给青年,让
11、他们能够理解。【解析】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本题换一种问法是叶嘉莹能够走向古典文学研究之路的条件或因素,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找到答题区域,然后按照从小深受家庭的熏陶、伯父的引导、恩师的鼓励等方面进行归纳,例如,老师希望叶嘉莹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有开发,能自建树”,可概括为恩师的鼓励。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从文本中找到与叶嘉莹在古典文学方面的突出表现相关的语段,然后提炼性的概括作答。例如
12、,“从1979年开始,叶嘉莹每年自费回国,在各地高校讲解诗歌的“兴发感动”,并旁征博引,令学生们激动万分。”再如,“17岁,父亲失去音讯,母亲去世,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叶嘉莹正是凭借诗歌才度过忧患”。以此类推即可。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2(2016届东北师大附中、吉林市第一中学校、长春11高和松原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纳什:无常命运中的美丽心灵对于很多人来说,数学家可能是遥不可及的存在。他们醉心于那个由各种抽象符号组成的世界,而似乎离现实很远很远。美丽心
13、灵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约翰纳什的经历为素材,讲述了一位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数学天才,在爱与理智的帮助下,逐渐痊愈的感人故事。但电影毕竟是艺术抽象,它偏重于纳什博士与精神分裂症抗争的过程。那么,他属于数学家的一面,又是如何呢? “这人是个天才。”这就是纳什的硕士导师给他写的推荐信,只有一句话的推荐信。约翰纳什的确是个天才。中学时代,他就开始在附近的大学旁听高等数学的课程了。尔后,他得到了卡耐基技术学院的奖学金,攻读数学。仅仅用了三年时间,他就完成了硕士学位。哈佛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普林斯顿提供的奖学金比较多,纳什认为这表明普林斯顿更看重他的才能。“士为知己者死“,纳什选择了普林斯
14、顿。刚进入普林斯顿的纳什,不像电影描述的那个腼腆的天才。相反,他属于骄傲好胜的类型。他不爱上课不爱看书,相对于跟随前人的步伐,他更喜欢自己在数学的世界探索。吹着巴赫曲子的口哨,他可以独自做上一整夜数学,不知疲倦。但普林斯顿并不是只有他一位数学天才。这些天才凑在一起,总爱分个高下,而像国际象棋和围棋之类的智力对抗游戏恐怕最对他们的胃口了,不像电影中描述的那样,纳什其实算得上下棋高手。实际上,纳什当时研究的博弈论,正是一门以各种博弈为研究对象的应用数学分支。当纳什在1950年发表对非合作博弈的研究时,博弈学界眼前为之一亮。以此为题材,纳什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可是,此时纳什的研究兴趣早已转向更纯粹的
15、数学领域。甚至在他完成博士论文之前,他已经开始对代数几何一个高度抽象的数学领域产生了兴趣,并作出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从入学开始,仅仅花了一年半的时间,他就获得了普林斯顿的数学博士学位。这无论在什么时代都称得上高速度。1951年,纳什开始任职于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这几年可以说是他在数学研究上最有价值的几年。他解决了黎曼流形在欧几里德空间中的等距嵌入问题,这个问题跟很多纯数学问题一样,由于艰深,从未被大众所了解。这也是纳什在纯数学上最大的贡献。尔后在1956年,他开始研究一个有关偏微分方程的问题。这时,他那种不爱看论文而独自研究的个性让他吃到了一些苦头。这种由于自己的无知而被他人捷足先登的经历,也
16、许给纳什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创伤。这段时间,纳什遇到了艾莉西亚,在1957年两人结婚了。在1959年的春天,艾莉西亚怀孕了。这时的纳什三十出头,在学术界有了一定的地位,还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谁又想到仅仅几个月后,纳什便堕入精神分裂症的深渊呢?纳什被困在他的妄想之中。他开始出现幻听。入院治疗,出院后辞职逃往欧洲,被遣返美国治疗,离婚,胰岛素休克疗法,出院。在这十年间,出现过几个月的短暂清醒时期。在这段时期,纳什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但很快,他又陷入了妄想之中,而他的名字,也逐渐被数学界所遗忘。但他的理论没有被遗忘。在他与精神分裂症缠斗之时,来自经济学界、博弈学界的学者们,在纳
17、什均衡的基础上,发展出各自的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从股票市场到拍卖交易。经过漫长的岁月后,奇迹发生了。纳什的精神分裂症像冰雪消融那样,一点一滴地缓解了。纳什从精神分裂症的深渊回来了。纳什开始重新被学术界承认。迟来的荣誉接踵而至,其中分量最重的莫过于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原因正是纳什均衡。只可惜好景不长,仅仅三个月后的现在,他不得不永远终止他的研究。但是,无数学者,仍会沿着他开创的道路前行。美国时间23日下午四点半,天才数学巨星约翰纳什陨落于新泽西州高速公路上的一场交通事故。享年86岁。(摘编自方弦纳什:无常命运中的美丽心灵有删改)相关链接所谓纳什均衡,指的是参与人的这样一种策略组
18、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换句话说,如果在一个策略组合上,当所有其他人都不改变策略时,没有人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则该策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百度百科)纳什的研究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后来的博弈论研究基本上都沿着这条主线展开的。然而,纳什天才的发现却遭到冯诺依曼的断然否定,在此之前他还受到爱因斯坦的冷遇。(孙健回顾:原型小约翰-纳什的一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美丽心灵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约翰纳什的经历为素材,讲述了一位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数学天才,与命运抗争的过程。这与他作为数学家的一面是截然不同的。
19、B纳什放弃了学术实力也很强的哈佛大学而选择普林斯顿大学是因为后者提供的奖学金比较多,更看重他的才能。C纳什早在以非合作博弈的研究为题材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之前,研究兴趣就已转向更纯粹的数学领域。他已经开始对代数几何产生了兴趣,并作出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D在1956年,纳什开始研究一个有关偏微分方程的问题。他那种不爱看论文而独自研究的个性让他由于自己的无知而被他人捷足先登,这个经历也许给纳什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创伤。E经过漫长的岁月后纳什从精神分裂症的深渊回来了。开始重新被学术界承认,1994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原因正是纳什均衡。此前,纳什均衡的理论已经广泛应用到实践中,从股票市场到拍卖交易。
20、 (2)纳什在读书时代就表现出卓异不凡的数学才能,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3)作者以“无常命运中的美丽心灵”为题有何深意及作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4)作为天才数学家,纳什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被誉为“孤独的天才”,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案】(1)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2)中学时代,他就开始在附近的大学旁听高等数学的课程;得到了卡耐基技术学院的奖学金。在卡耐基技术学院,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硕士学位;并获取硕士导师给他写的高度评价的推荐信;同时获取哈佛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的奖学金在普林斯顿,
21、发表对非合作博弈的研究引起学界震动,并以此为题材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仅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就获得了的数学博士学位;对代数几何作出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3)无常命运指纳什一生经历了学术历程的坎坷,精神分裂症的反复困扰,婚姻生活的波折意外亡故等;美丽心灵是指他在数学领域的诸多天才发现及抗击命运打击坚持自我学术思想重新被学术界认可的坚毅人格等;题目是对纳什一生坎坷际遇和独特人格的高度概括和评价,体现作者钦敬之意,具有统摄全文的作用;(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4) 骄傲好胜 特立独行;专注学术 敢于挑战新领域;藐视权威 坚持己见;坚毅执着 勇于向无常命运抗
22、争;独立研究 不急于功利 不屑于世俗理解。(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8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解析】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根据题干的提示,从文本中找到与“纳什在读书时代就表现出卓异不凡的数学才能”相关的答题区域,然后根据语段内容筛选出能表现起卓异不凡的语句提炼性的概括出来。答题区域在第4第5第6段,可根据这些段落内容提炼性的概括组织答案即可。例如,第4段,“中学时代,他就开始在附近的大学旁听高等数学的课程了”可直接提取作为答案。以此类推即可
23、。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标题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文章标题的一般性作用: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此题可抓住标题中的“无常命运”“美丽心灵”,联系纳什在学术上的经历,在精神分裂症上反复,在婚姻生活上的波折,在数学领域的天才,对命运的抗击,对坚毅人格的认可;再从作者对纳什的概括与评价等角度组织答案。在结构上,可从统领全文的角度组织答案。考点: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4)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对
24、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文本中纳什的人物性格与精神,联系纳什取得的成就,从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孤独的天才两个方面来分析并概括纳什的表现,然后联系现实,阐述自己对纳什的这种表现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专注学术、敢于挑战新领域;藐视权威、坚持己见等。以此类推即可。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3(2016届兰州一中高三上9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5分)爱书之人范用2010年9月14日,范用去世,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书店放上了
25、范用的照片,旁边有一句巴金当年题赠给他的话: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 从打包、收发开始做起,范用由出版社的一名小员工,最后做到了人民出版社的副社长、副总编辑兼三联书店总经理。他在三联70年,有人说,三联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就是范用的风格。 1969年,当范用和原文化部出版局局长陈翰伯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时,仍不忘交谈读书感受,他们的美丽构想是将来条件成熟的话,办一本读书杂志。 1979年,范用和朋友们办起了读书杂志。杂志一创办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时任中宣部干部李洪林的读书无禁区。此文激起巨大波澜。有的人很会联想,说读书刊登此文是为提倡大家读金瓶梅这样的书
26、,主张给“坏书”开绿灯。人民出版社党组在讨论读书杂志后决定,这本杂志如果出问题,由范用负责。随后多年,读书杂志的每期清样,范用都亲自过目,然后签字付印,直到退休。 范用在出版界给人的印象是大胆而有眼光,屡吃螃蟹。“文革”后,巴金的随想录开始连载于香港大公报的“大公园”副刊。有人为此向香港大公报施加压力,企图阻挠随想录的刊登。 范用得知后,气愤之极。他打电话给巴金,请求将随想录交由三联书店出版,他保证一字不改。巴金同意了。 全本随想录在“三联”的出版是轰动性的,直指对“文革”的反思。巴金也由此在时隔几十年后,重新被人关注和打量。这其实并非易事。要知道,直至1990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巴金的讲真
27、话的书时收有随想录,但其中“文革”博物馆只有存目,而没有正文。 谈到随想录的完整出版,范用曾经说过:“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该去做。到现在我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只是好像听一个很有权威的人说过,巴金是个搞自由化的人。这简直是无稽之谈,什么叫自由化?谁也说不清楚。我只知道小时候听说过:不自由毋宁死。” 除了随想录,范用经手出版的经典还有傅雷家书、牛棚日记等书。除了创办读书杂志,他还创办了新华文摘。此外,范用还热衷于书籍的装帧艺术。他出过一本叶雨书衣,将书籍装帧娓娓道来。“叶雨”是他的笔名,谐音“业余”,自谦之说。对于其书籍之装帧水准,张中行曾言:“南有钟叔河,北有范用。” 多年来,范用挨过不少批评,
28、他常被批评的一点做出版不是“政治挂帅”,而是凭其个人兴趣和爱好。范用的回应是:要做好工作,没有一点兴趣,行吗?恐怕做人也不行。 范用退休后,曾在一封感人的来信中写道:“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有他个人的爱好和志趣。出版社出什么书,应当有所选择,而且是慎重的选择,这就有高低优劣之分。正直的出版工作者应当自信走一条正当的路,对得起读者、作者的路。”面对市场化的浪潮,这是范先生对出版同行的殷切期望,更是一个出版家内心的坚守。 戈宝权描述范用说:个子不高,精明能干,爱书如命。他的藏书不亚于一个小型图书馆,而且颇多善本。每次去看望他,只听到他的声音,而不见其人。 范用的读书法曾让王蒙感叹:今日书今日毕,好书读完
29、不过夜,不好的书确认与搁置也不必过夜。千万不要把书放在一边待读,待下去就会愈来愈多,永无读日。 刘再复去美国多年,年年收到范用的贺卡。他评价范用说:“范用仅读过小学四年级,最后却成了博览群书、高立书林、独生夜响的书界风骨,这完全是得自乾坤造化之心。” 相关链接: 至今,三联书店已成为众多读者和文化人眼里的一块“绿地”,范用领衔时形成的独立、自由、平实、典雅的“三联风格”并未因他的退休而中断,而是成为一种传统。吴丛丛书痴范用 范用1985年被“一刀切”退休,不过风采依然,见过范先生的人都知道,范用很有范儿,喜欢戴顶深色贝雷帽,穿红毛衣,戴红围巾,鼻梁上架一副黑框眼镜,风度翩翩,书卷气十足,甚至被
30、朋友们戏为“最爱美的出版家”。 黄离我和范用的“缘” 范用对“文革”极为反感,“造反派”揪斗他时,他正气凛然,倔强到底,自始至终既不认错,也不揭发别人。“造反派”把他看做眼中钉,在社领导中,他挨打最多,受害最烈,但他毫不屈服,被说成死硬顽固,十足是刘少奇的孝子贤孙。有个美编还在大字报上画了一幅漫画:四个人抬着一顶轿子,里面坐着长了个大鼻子的刘少奇,轿子上一个很大的“资”字,范用扛着一根哭丧棒,用毛巾擦着满脸汗水,气喘吁吁的在轿子后面紧紧跟着,形象生动,活灵活现。范用对这张漫画非但没有反感,反而十分欣赏,后来还特地要这位美编照样画了一张,收在自己的一本书里,让大家观赏。张惠卿叶雨书衣和范用其人
3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巴金以“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赞美范用甘做泥土为他们铺路的精神,不仅因为范用完整出版了随想录,更因为范用把一生献给了出版事业。B范用创办杂志、出版书籍只凭个人兴趣爱好而不愿意“政治挂帅”,这使他一生饱受批评,在文革期间还被下放,被批斗,受尽了折磨。 C面对市场化浪潮,范用认为,出版社不应该顾虑读者的好恶,而应慎重选择高质量的图书出版,出版工作者也应坚守正当的道路,这跟他的人格和一贯的出版思想是一致的。 D文章直接或间接引述了多个人对范用的评价或描述来突出他爱书如命的特点与鲜明的个性,丰富了文章的写作角度和内容,表现
32、了范用名气之大与社会影响之广。 E范用从出版社的打包、收发等杂务工作做起,最后成为三联书店总经理。他在三联工作70年,造就了独立、自由、平实、典雅的“三联风格”。 (2)为什么范用敢于在出版界“屡吃螃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范用在生活中表现出了怎样的个人魅力?请简要概括并加以分析。(6分) (4)本文标题为“爱书之人范用”,范用“爱书”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案】(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2)眼光独到,思想开放。“文革”以后,范用敏锐感知时代需求,创办读书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刊登读书无禁区一文;主动完整出版巴金随想录一
33、书,显示出他独到的眼光和自由开放的思想观念。坚持真理,不惧权威。范用曾经说过:“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该去做。”“文革”后,有人企图阻挠随想录在港刊登,范用却立即联系巴金把书交予三联,并保证一字不改地出版;正因为坚持真理,不惧权威,范用多年来常被批评做出版时没有“政治挂帅”。敢于担责。读书无禁区一文刊登后激起波澜。针对“给坏书开绿灯”等质疑,上级部门决定,这本杂志如果出问题,由范用负责。他没有退却,每期杂志清样都亲自过目签字。(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刚强正直,不屈邪恶。“文革”中“造反派”揪斗他时,他正气凛然,倔强到底,尽管挨打最多,受害最烈,但他自始至终既不认错,也不揭发别
34、人。心胸豁达,包容大度。“文革”中,有个美编在大字报上画漫画讽刺他,他非但没有反感,反而十分欣赏这幅漫画,后来还特地要这位美编照样画了一张。身处逆境,心怀梦想。在下放时不忘“交谈读书感受”,构想将来出一本读书杂志。为人谦逊。他热衷于书籍的装帧艺术,出过叶雨书衣一书,书籍装帧水准很高仍自谦“业余”。注重形象,风度翩翩。退休后的范用风采依然,衣着讲究,书卷气十足,甚至被朋友们戏称为“最爱美的出版家”。 (4)创办杂志,出版经典。范用一生与书结缘,创办了读书新华文摘等著名杂志,出版了随想录傅雷家书牛棚日记等一列经典书籍。热衷于书籍装帧艺术。撰写专著叶雨书衣,能将书籍装帧娓娓道来。书籍装帧水平很高,被
35、张中行赞为“南有钟叔河,北有范用”。藏书丰富。他的藏书不亚于一个小型图书馆,而且颇多善本。读书方法独特。范用读书极高效,当日书当日毕,好书读完不过夜,不好的书的确认与搁置也不过夜。决不把书放在一边待读。(8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解析】【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36、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
37、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2)【试题分析】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第四段“1979年,范用和朋友们办起了读书杂志。杂志一创办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开始,“范用在出版界给人的印象是大胆而有眼光,屡吃螃蟹。“文革”后,”“范用得知后,气愤之极。他打电话给巴金,请求将随想录交由三联书店出版,他保证一字不改。巴金同意了。”可概括为刚强正直,不屈邪恶。文章最后“张惠卿叶雨书衣和范用其人” 可概括为心胸豁达,包容大度。依此方法类推即可。【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38、C。【名师点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规范回答:分两步走,第一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二步分点整合答案。(3)【试题分析】先通读全文,确定答题区域,“文革”中“造反派”揪斗他时体现的是他的刚强正直,“文革”中,有个美编在大字报上画漫画讽刺他,体现出的是他的心胸豁达,退休后的范用风采依然,衣着讲究,体现他注重形象。【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
39、,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规范回答:分两步走,第一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二步分点整合答案。【考点定位】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名师点睛】本题是一个开放性探究题,要有观点,有分析。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有理就可给分。老马自残值与不值的问题,见仁见智。对于这种选择问,个人建议贴近作者的情感来回答,这样顺理成章,如果与作者观点相反,唱反调很难自圆其说。4(2016届广州六中、广雅中学、执信中学等六校高三第一
40、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钱穆: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潘剑冰钱穆,字宾四,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其国史大纲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之一。1949年秋,任香港亚洲文商学院院长;1950年,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90年去世,是当代中国声名赫赫的一位文化宗师。 在国史大纲的引论中,钱穆说:“唯藉过去乃可认识现在,亦唯对现实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之改进。”“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浓厚之爱情,必须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经之历史有深厚之认识。”余英时认为钱穆毕生以抉发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为治学宗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历史的人总是好旧的,所以女
41、人嫁给历史学家肯定是不会错的。钱穆在北京教书时,中式的长袍已经成了一种落伍的标志。但是钱穆看到好友陈寅恪穿长袍,他也改穿长袍,并把这一习惯一直坚持到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时,钱穆以这样最直接的方式宣布自己将坚决捍卫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毅力的。钱穆在燕京大学的时候,作为一所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大学,燕大的水电费催缴单都是用英文写的,对此,大家也觉得很正常。但是钱穆不干了,他每个月接到水电缴费单后都把它扔到一边。后来学校派人来质问这个“老赖”,钱穆告诉来人:“我是学校聘用的一个国文教师,不必要认识英文。为什么你们在中国办学校要用英文发通知?”钱穆在中学执教时有一段
42、时间兼过英文课,他的英文水平看懂水电单绰绰有余,他的理由无非是外国人在中国办学校就得用中文,这种行为是一种保护民族文化的本能。为此,他不惜当刺头儿。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燕大校长司徒雷登与教师的宴会上,钱穆大胆直言,批评燕大各楼的起名问题,说入校门即见M楼、S楼,不伦不类,既然在中国,就应该起个中国名字才是。司徒雷登最终接受了钱穆的建议,事后,他按照各楼美国捐建者名字的汉译,将M楼改为穆楼,S楼改为适楼,办公楼命名为贝公楼。有人跟钱穆开玩笑说:“正是因为你的提议,学校以你的名字来命名一座楼,与胡适各分各占一楼,你真是荣幸啊!”新中国成立后,燕大并入北大,北大搬到了燕大的校园,现在北大校园的未名
43、湖,就是当年钱穆起的名。 在钱穆的心目中,一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髓首推其历史,他认为一个国民只有充分了解本国的国史,才能建立起对国家民族的“信仰”。 钱穆欣赏顾炎武的观点,认为“亡国”与“亡天下”有着本质的区别,“亡国”不过是改朝换代,而“亡天下”则意味着一国精神文化的消亡,这才是最可怕的。 1950年秋,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期间历经坎坷与打击,艰辛难为外人道也。彼时已经功成名就的钱穆完全可以不用去自讨苦吃,但他看到许多流亡到香港的青年人彷徨无着,失去精神支柱,觉得自己应该尽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经世救国的责任,借由在百年殖民之地上办校之机,倡导中国文化,让流亡者别忘了要做中国人。 19
44、86年6月9日,九十二岁高龄的钱穆在台湾自己的寓所素书楼讲完最后一课,从此告别杏坛,他给自己的学生留下了最后赠言:“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毫无疑问,钱穆心中的“中国”正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中国。1990年8月30日晨,风雨之日,钱穆于台北杭州南路新迁寓所去世,享年96岁,身后留下一千四百万言的著作。1992年,钱穆魂兮归来,归葬太湖水滨。而他留在岭南的足迹,也被历史一路仔细搜集,成为后人阅读钱穆时一个绕不过去的章节。钱穆的学生余英时在他逝世后写下了这样的挽联:一生为故国招魂,当时捣麝成尘,未学斋中香不散。万里曾家山入梦,此日骑鲸渡海,素书楼外月初寒。 (节选自名人传记201
45、4年第5期,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学生余英时认为,作为一代文化宗师的钱穆是以阐述和发挥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为毕生治学宗旨的。B“女人嫁给历史学家肯定是不会错的”一句看似闲笔,且有明显戏谑意味,但活跃了文章气氛,也自然引出了关于钱穆的轶事。C在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时,钱穆总是非常直接地宣布自己坚决捍卫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毅力。D钱穆同意顾炎武的观点,认为“亡天下”远比“亡国”要可怕,因为“亡天下”意味着一国精神文化的消亡。E钱穆创办“新亚书院”时,已然功成名就,之所以要自讨苦吃,是要倡导中国文化,进而可以获得在殖民地
46、香港办校的机会。(2)全文以哪些具体事例来表现钱穆先生一生奉行保护民族文化的思想? (6分)(3)有人说余英时的挽联非常准确地概括了钱穆先生一生的治学和情怀,试进行简单分析。(6分)(4)结合全文,联系现实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钱穆捍卫民族文化的思想及行为的看法。(8分) 【答案】(1)D项3分,B项2分,E项1分,AC不得分。(2)钱穆坚持一生穿中式长袍;2钱穆在燕大教书时,不读英文的水电费催缴单;3认为燕大各楼名字应该用中文,并为北大未名湖起名。4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倡导中国文化,让流亡者别忘了要做中国人。(3点即可得6分)(3)上联写钱穆平生治学宗旨及书斋岁月,希望通过历史研究,
47、重铸民族精神,重新发扬广大民族灿烂文化;下联写钱穆前半生之选择及心怀故土乡魂的深情,表现了钱穆先生一生奔走大陆、香港、台湾,却始终不忘故土家园的情怀。这样一副挽联,是对钱穆一生最为深情和较为准确的概括。(上下两联的分析各3分,共6分)(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以下答案任选一个即可,如两方面都谈到,酌情给分。钱穆的思想和观点值得肯定。在当时的世界形势下,捍卫自己的民族文化,体现的是经世救国的责任心。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潮流中,我们应该坚守和捍卫本民族文化,比如穿中式服装,起名要用汉字,过中国传统节日等,这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例如,现在有些企业
48、喜欢为自己的产品起外国名字,这就是一种丧失本民族文化的体现。钱穆的思想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为他的思想和行为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但世界在发展,文化也要有交流发展,我们要用更开阔的视野、更宽广的胸怀对待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吸取外来文化和文明的精华。比如他坚持使用汉字,现在英语成为世界性语言,完全不懂不看英语也不行。(观点2分,结合全文分析2分,联系现实举例并分析4分,共8分)【解析】【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
49、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言语理解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能力。这一能力点的基本要求:先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然后再进行归纳、综合、概括、提炼,形成简洁而正确的答案。基本考点指向以下几方面:一是从名词概念出发,要求考生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的知识概念或重要语句,要求考生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其中包括体现概念和语句内容的若干要点(形成的条件、原因或相关因素)。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要求考生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或者是按提供的例句去寻找同类的语句。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或在结构层次中起重要作用的语
50、句,要求考生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2)【试题分析】一般在解答此类问题时都可以从与人物有关的各个语段去发现和分析出与人物有关的事件。关键是学生在答题时容易出现不能简洁的回答这一问题。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应注意对概括归纳能力的练习。【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易错警示】本题是对人物形象考查的一种比较简单的形式。学生一般都能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与人物有关的事例。但是,往往在答题时容易出现两种错误:1对与人物有关的事例总结的不全面。2不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如本题中学生可能在答题时容易忽视钱穆穿中式长袍的这件事,
51、而穿中式长袍恰好是他对民族文化坚持的体现。(3)【试题分析】本题解答可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结合全文分析钱穆的形象特点,尤其是他的精神世界。二是结合挽联的内容来分析。【考点定位】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既然是挽联,那肯定就有对人物的经历概述,和对人物的评价。所以,回答时弄懂挽联的内容是解答本题的突破点。当然,对全文内容的把握也是答题的关键。(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本题解答时要注意必须结合现实中的具体例子。那么,学生在回答是可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赞同,一是不赞同。学生回答时可能会出现光顾分析自己的
52、看法,而忽略了结合现实例子。【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易错警示】本题属于比较开放式的题型。一般情况下,学生都能围绕问题做答,但是,最容易发生错误:如偏离问题、模棱两可、脱离现实等。所以,在回答此类题型时一定要注意观点立场分明,在答案中要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并且能结合现实中的事例分析。5(2016届广东湛江一中等四校高三上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5分)钱穆:一代儒宗,最后的大师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
53、。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1960年,耶鲁大学把人文学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了当代大儒钱穆,他们这样评价说:“你是一个古老文化的代表者和监护人,你把东方的智慧带出了樊笼,来充实自由世界。”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人称为当代最后一个大儒的人,却没有任何文凭,连中学都没有毕业,完全是靠自学成才的。钱穆读书常学习古人的治学与为人,及时反省自己。一次读曾国藩家书,曾说自己每读一书必认真从头读到尾。钱穆从此要求每本书都必须认真阅读,不遗一字,读完后再换一本。他从古人身上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便身体力行,规定自己早上读经子,晚上读史,中间读闲书,充分提高读书的效率。钱穆小时候身体一直
54、很弱,每年秋天都生病,祖父父亲都英年早逝,他一直为自己健康担忧,一次从一本日本书上看到讲究卫生对健康长寿的重要性,便警醒自己,从此每天起居有恒,坚持静坐散步,记日记,以此督促自己。晚年他把自己长寿的秘诀都归功于有规律的生活。从1912年起,在十年半时间内,钱穆辗转四所学校任教,读书之余完成了第一部学术著作论语文解,并陆续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渐渐崭露头角。十年面壁,钱穆终于找到自己的治学门径,专治儒学和史学,自称“其得力最深者莫如宋明儒”。(宋明理学概述序)钱穆之所以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研究对象,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当时国人包括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文化缺乏信心,对儒家文化更是主张全盘否
55、定。钱穆对此完全有不同的看法,“当我幼年,在前清时代,就听有人说,中国不亡,是无天理。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不禁起了一番反抗之心。”这种反抗之心便成了他后来治学的动力,“莫非因国难之鼓励,爱国之指导。”(中国文化精神序)在无锡三师时,钱穆已经完成国学概论,并开始撰写其代表作先秦诸子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著名学者蒙文通看到他的文章,慕名前来造访,打开“系年”手稿便被吸引了,在回南京的车上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认为该书“体大精深,乾嘉以来,少有匹矣”。钱穆虽然自学出身,却从不迷信权威。当时学术界正流行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观点,顾颉刚也是康的拥护者。钱穆对此十分怀疑,他没有因为顾颉刚于己有恩就放弃己见,而是
56、力排众议撰写了刘向歆父子年谱,用事实证明康有为的观点是错误的。顾颉刚对此毫不介意,不仅将此文在燕京学报发表,还推荐他到燕京任教。钱穆称,“此等胸怀,万为余特所欣赏。”钱穆的文章影响极大,一扫刘歆遍造群经说,在经学史上另辟了以史治经的新路子,对经学史研究具有划时代的贡献,其观点也逐渐为学术界普遍接受。“北平各大学经学史及经学通论课,原俱主康说,亦即在秋后停开,开大学教学史之先例。”(罗义俊)钱穆后来到北大任教,胡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钱穆并不因此而在学术上苟同他,他的许多观点都与胡适不一致,胡适认为孔子早于老子,他却认为老子早于孔子。学生知道他们之间学术观点不一致,故意拿胡适的观点来诘问,他也毫
57、不掩饰,常在课堂上批判胡适。据他的学生回忆,他常当众说:“这一点,胡先生又考证错了!”并指出哪里哪里错了。当时胡适声誉日隆,敢这样批评他的在北大也仅钱穆一人而已。钱穆治学讲究有大视野,从大处入手,由博而精。“先从大处着手,心胸识趣较可盘旋,庶使活泼不落狭小。”他从自己十年苦读中领悟到,求速成找捷径是做学问的大忌,治学者应该“厚积薄发”;认为“中国学问主通不主专,中国学术界贵通人不贵专家”。(郦家驹追忆钱宾四师往事数则)他虽是治史专家,却披阅广泛,发现学生有好书就借来一读。40年代在西南联大时,钱穆见学生李埏有一本克鲁泡特金的我的自传,也颇有兴趣,并据此写了道家与安那其主义一文,发表后引起了读者
58、极大兴趣。他主张多读书勤思考,触类旁通,认为中国治学与西方不同,西方学问分门别类,互不相关,中国学问分门不别类。经史子集四部,是治学的四个门径,入门后,触类旁通,最后融而为一。认为“读书当细辨精粗”,“读书当求识书背后之作者”。而且要抱着谦虚的态度,对任何作者都要先存礼敬之心,这样才能有所得。(选自欧阳悟道民国那些范儿,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A钱穆没有任何文凭,连中学都没有毕业,是从一次读曾国藩家书中得到启发,开始自学成才的。B当时国人包括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文化缺乏信心,对儒家文化更是主张全盘否定。钱穆对此完全有不同的看法,
59、在爱国之心的激励下,钱穆对中国史学和儒学深入研究,著作等身。C钱穆不顾及顾颉刚,力排众议撰写了刘向歆父子年谱,指出康有为的观点是错的,这说明钱穆将学术放在第一位而置恩情于不重要的位置。D钱穆虽是治史专家,却披阅广泛,借学生的书读,说明他放得下架子,治学不拘一格。E钱穆认为治学应有大视野,只要博览群书,多思考,触类旁通,治学就有成就。(2)作为评传,本文有多处文字对传主进行了评论,请找出两处,并分析其作用。(6分)(3)文章分别写到顾颉刚和胡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4)钱穆成为一代国学大师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8分)【答案】(1)B3分,D2分,E1分,A C不给分。(2)
60、“你是一个古老文化的代表者和监护人,你把东方的智慧带出了樊笼,来充实自由世界。”作用:极大地肯定了钱穆的国学造诣;总领全文。“钱穆读书学习古人的治学与为人,及时反省自己”。作用:写出了钱穆善于向他人学习,并能及时付诸行动的特点;总写概括了本自然段的内容。【评分标准】每点评论1分,作用2分,共6分。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顾颉刚和胡适都是学术界的权威人士,而且都对钱穆有帮助、提携之恩,但钱穆却指出两人在学术上的错误(2分),反衬钱穆虽自学出身,却从不迷信权威的治学态度。(2分)也从侧面突出钱穆在治学方面的自信和勇敢。(1分)塑造并丰富了传主的形象。(1分)(4)学习古人的治学与为人,及
61、时反省自己:如从曾国藩家书中体会到每本书都必须认真阅读,不遗一字;从一本日本书上体会到生活要有规律。从不迷信权威:如对康有为、顾颉刚、胡适的批评。治学讲究:治学讲究大视野,从大处入手,由博而精;读书当细辨精粗;读书当求识书背后之作者;抱着谦虚的态度。得到赏识:顾颉刚、胡适等人的提携。【评分标准】1点2分,其中1分为观点,1分为材料分析。4点共8分【解析】【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
62、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
63、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2)【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需在速读全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对传主评论性的句子,根据其内容和文章结构上进一步进行分析概括即可。【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题思路: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考点定位】
64、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规范回答:分两步走,第一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二步分点整合答案。(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探究试题,首先要明确探究的重点是钱穆成为一代国学大师的原因,答题时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列举传主做法。模式是观点+事例。列举34条为宜。【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名师点
65、睛】本题是一个开放性探究题,要有观点,有分析。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有理就可给分。老马自残值与不值的问题,见仁见智。对于这种选择问,个人建议贴近作者的情感来回答,这样顺理成章,如果与作者观点相反,唱反调很难自圆其说。6(2016届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后面的题。(25分)陈忠实:乡居得静 五谷养人胡忠伟陈忠实话少,不会客套,他说话几乎不用形容词,偶尔一两句玩笑话,会逗乐在场所有人。别人拿他开玩笑时,他那张沟壑纵横的脸上,会现出憨厚的一笑。他生活简单、沉静,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创作上;他语言简朴,却总能一语中的。对人生的感悟,他可以用最简单直观的语言来描述:“馍蒸到一半,
66、最害怕啥?最害怕揭锅盖。因为锅盖一揭,气就放了,所以,馍就生了。”1942年,陈忠实出生在陕西西安灞桥西蒋村。高中毕业之前,陈忠实也谨慎地为自己谋划着未来,他的打算是:上上策是上大学深造,其次是当兵,再次是回乡村。遗憾的是当年大学招生名额锐减,他落榜了,军营也对他关了门。于是他便只得归去,时在1962年。陈忠实感到了命运对自己的捉弄。完完全全当一个农民,陈忠实显然难以接受。好在他对文学怀有强烈的兴趣。缘于此,陈忠实变得沉静起来。水深了才能沉静,而且沉静之中也许还潜藏着波澜大惊。于是,在乡村当教师、当公社干部之余,他把自己埋进了文学创作之中。1965年初西安日报发表了他的散文处女作。1973年陈
67、忠实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以后就每年一部。陈忠实大水深藏,一旦地裂土开,才见其汪与洌。1992年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高贤均的信,得知长篇小说白鹿原即将出版,并有高度之议,他流泪了。后来,这部小说果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版本数种,行世百万册之余,为其它众多艺术形式所使用,计有广播、绘画、泥塑、秦腔、话剧、舞剧等,翻译为日本语、韩国语、越南语。这正是他沉静写作的开花结果。白鹿原获奖后,陈忠实及时回到了乡下,他避开了热闹和喧哗,在沉静中积蓄着创作的力量,“我现在又回到原下祖居的老屋了。老屋是一种心理蕴藏新房子在老房子原来的基础上盖成的,也是一种心理因素吧获得的是宁静。”在一篇散文中陈忠实这样自陈心迹。这是
68、他的生活,也是他的一种心理状态。宁静,从容,甚至还有一些悠闲。尽管现在陈忠实已达到“小康”,但他仍保持着先前粗茶淡饭的生活习惯和节俭美德,他常说:“粗茶淡饭、五谷杂粮最养人,衣着朴实最惬意。”陈忠实习惯白天写作,晚上休息。他尊重身体的生物钟,起居有常。写作时,当顺畅地写到一定字数的时候,陈忠实便奖励自己去轻松娱乐一下,要么听秦腔,要么找知己聊天,要么找人“杀”一盘象棋。2000年腊月,陈忠实及一批文艺家应邀去外县采风。晚上休息时,主人问明日何时起来,陈忠实随口说:“睡觉睡到自然醒吧。”第二天,主人求他写字,陈忠实写了这句话,但他没有给主人,也没有依主人的要求写得很大挂在宾馆大堂,而是写了小小一
69、幅,并主张挂在房间里。有一年“五四”青年节,陈忠实应邀给西安的一些青年谈创作,有读者问他近年为什么没有写小说,他说:“没有写是因为没有感觉,没有关于小说的感觉。艺术上没有新的发现,干脆不要写。”此次谈话不久,他写了日子等小说,引起很大反响。日子写的是底层农民的“日子”,有底层农民生活的悲辛以及对社会的批判;作家和他的弟弟写一个作家的农民兄弟的狡猾与愚蠢,可笑与可哀,触及灵魂,滋味复杂。这些小说都写得简洁、含蓄而精到,作家与他笔下的人物和生活是贴近的,而他的目光又是悠远的,有入乎其内的深刻,更有出乎其外的透视与开阔。我想,这与陈忠实近年一直住在乡下而带来的宁静的心态大有关系吧。宁静,才能产生从容
70、和悠远。(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第一自然段,凸显了陈忠实对文学的沉静态度与忠诚之心,突出了陈忠实能成为杰出作家的外在原因。B陈忠实总是语言幽默诙谐,简单直观,能一语中的地体现人生感悟,如他那“馍蒸到一半,最怕揭锅盖”的描述就是如此。C陈忠实高中毕业前曾谨慎地谋划未来,觉得最好是上大学深造,其次是当兵,结果却受到命运的捉弄,只得回到乡村。D陈忠实主张如没有关于小说的感觉、没有艺术上新的发现,就干脆不要写,不久他写出了引起很大反响的日子等小说。E2000年腊月陈忠实应邀去外县采风,第二天陈忠实写了张“睡觉睡到自然醒”的条幅送给主人,并主张挂在房间里
71、。(2)第一段介绍了哪些内容?在内容上有何作用?(6分)(3)陈忠实的人生经历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4)“乡居得静”,陈忠实的一生深受“静”益。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静”在陈忠实身上的具体体现。联系实际,谈谈这对你有何启示。(8分)【答案】(1)AC(2)对传主陈忠实进行了总体性介绍。介绍了他质朴憨厚沉静的个性,饱经风霜的相貌,简单沉静的生活,一心扑在创作上的文学态度等。揭示陈忠实能成为杰出作家的内在原因,凸显其对文学的沉静态度与专注之心。让读者对传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下文写传主取得一系列成就做铺垫(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出身寒门,“命运捉弄”。陈忠实出生在农村,他曾想极
72、力走出乡村,结果考大学落榜,当兵无望,又回归乡村。沉潜乡间专心写作,初次发表作品。在乡村,陈忠实变得沉静起来,全身心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他的散文、小说初饮发表。白鹿原获得巨大成功。长期潜心写作,他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受到高度肯定而得以出版,并获得茅盾文学奖、影响很大。回乡下积蓄创作力量。发表日子等小说,反响很大、(4)角度一:文学创作须沉静( 2分)文学是沉静者的事业,没有沉静之心,是无法在文学殿堂收获成劝的。(2分)正所谓“静水深沉”,陈忠实可是在“乡居得静”中创作出白鹿原,并获奖的;这之后,他又回到乡下,避开热闹和喧哗,在沉静中积蓄力量,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结合文本2分),托尔斯泰静居波良
73、纳乡间数十年,才创作出文学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曹雪芹晚年静居西山黄叶村,才写出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红楼梦,再一印证了这个道理。角度二:文学创作须从生活的“五谷”中汲取养分。(2)文学是生活的给予,文学需要从生活中获取养分,没有生活的深厚土壤,文学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2分)陈忠实深知生活的“五谷养人”,所以它才能静居乡下,从民间“采风”,汲取养分并创作出贴近生活的白鹿原日子等优秀作品。施耐庵水浒传的成劝,是因为他曾参加了元末张士诚的义军;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之所以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是因为他对法国社会全方位的解读和深刻全面的思考;鲁迅小说的深刻,一个极重要的原因
74、是他从家道中落中“看清了世人真面目”。【解析】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首先要找到文章第一段,然后,通过分析第一段的内容,概括出作者对对传主陈忠实进行人物性格的总体介绍,然后再答出陈忠实成为杰出作家的原因。在结构上,文章第一段介绍传主陈忠实的形象特征,是为下文写他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做铺垫的。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回读全文,逐段筛选,并分析概括陈忠实的人生经历。可以从出身、理想追
75、求、事业、成就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如第二段是从出身寒门,理想追求的角度写的;第三段写他沉潜乡间专心写作,埋头于文学创作这份事业中;后面几段是从白鹿原日子取得文学成就的角度来写的。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首先从“乡居得静 ,五谷养人”中选取一个角度,然后结合着文章中关于陈忠实的具体成功事例来阐释自己的理由,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再结合着自己熟悉的文学作品进一步阐释自己的观点。如,选取“乡居得静”即文学创作须沉静。就要从分析陈忠实的文学创作经历入手,陈忠实是在“乡居得静”中创作出白鹿原,并获奖之后,他又回到乡下,沉静起来积蓄力量,创
76、作出了日子等优秀作品。在选择熟悉的文学作品分析时,如选择曹雪芹晚年静居西山黄叶村的红楼梦创作之经历;托尔斯泰静居波良纳乡间数十年创作出文学巨著战争与和平等。对自己选取的文学作品知识,要用概括性的语言作答。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7(2016届贵州遵义航天高中高三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爱国科学家邓叔群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
77、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
78、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给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
79、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终生,我决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
80、,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去东北筹办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的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农林大学的教材钢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设设务。邓叔群生活俭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期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教十名专轰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
81、。 (摘编自中03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相关链接:邓叔群(1902-1970),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酸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和东北农学院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酋等。(摘自辞海第六版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成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勘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邓叔群)(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因
82、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B考虑到岭南大学开学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C邓叔群采集、鉴定的中国真菌标本,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D抗战时期,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
83、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答案】(1)答C项3分,答D项2分,答A项1分;答BE不给分。(2)现实因素: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现实使他深感失望;(1分)东北解放区领导尊重人才的诚意使他深受感动。(2分)思想基础:从小受到外祖母的影响,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榜样;(1分) 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愿意为中华民族富强奋斗终生。(2分)(3)因为岭南大学需要,中断学业,提前回国效力;把自家的
84、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献给国家,并主动提出减薪;带病编写教材纲要,为筹建沈阳农学院辛勤工作。(每条2分)(4)为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真菌学,在世界学术领域挣得一席之地;为改变中国农业的落后面貌,选学农林专业;为国计民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努力培养专业人才。(每条2分)【解析】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和评价文本观点与倾向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紧扣题目中关于“现实原因”和“思想基础”这两点,从文本中筛选出与“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原因的信息,然后提炼性的概括作答。例如,文本在讲述
85、邓叔群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林学院的上下文中,写到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写到解放区领导的真诚邀请,这些就是现实基础。想想基础有:他从小受外祖母影响,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榜样;他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愿为中华民族富强奋斗终生等。可根据这些信息提炼性的概括即可。首先把握题干要求,把握答题方向;第二,阅读文本,找到对应语段去把握答题区间;第三,整合形成答案。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86、。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试题分析: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角度考查对传记的分析概括。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和分析人物形象及人物精神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文本和“相关链接”中筛选有关“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信息,然后提炼出关键词句分条作答。比如,文本第一段写到的邓叔群先生放弃博士论文回国,文本第四段写到的举家迁到甘肃,文本最
87、后一段写到的捐花园洋房、主动提出减薪、捐献积蓄、谢绝巨额酬金、他带病编写教材纲要、筹建沈阳农学院辛勤工作等等。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8(2016届海南海口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5分)曼德拉的多面人生:从暴力革命者到和解之父高美纳尔逊曼德拉,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人之一,走完了95载的光辉岁月。“他不再属于我们了,他属于时间。”有人如是评价。生命赋予了曼德拉众多角色:他是酋长的儿子,是暴力革命者,是囚徒,是和解之父。这些不同的角色也成就了他多面的人生。王子
88、为逃婚流浪他乡1918年7月18日,曼德拉出生在南非一位部落酋长的家庭中。要不是反对一桩门当户对的包办婚姻,也许曼德拉会终老故土,像父亲一样,成为当地的一名酋长。父亲早逝,临终前将曼德拉托付给了王室的摄政王荣欣塔巴。曼德拉在荣欣塔巴的庇护下,接受了当地最好的教育,一直读到大学。曼德拉上大学后,在学校带头抗议当时种族压迫的通行证法,校方也多次向摄政王告状。摄政王于是在暑假为曼德拉和自己的儿子定下了亲事,想以此令两人安分下来。但曼德拉无法接受这门婚事。他首先做了部落里的叛逆者。“我是浪漫的,我不准备让任何人,甚至摄政王,为我选择伴侣。”曼德拉后来回忆称。22岁的曼德拉,卖掉了摄政王的两头牛,和摄政
89、王的儿子一起跑到了南非最大的城市:约翰内斯堡。抵抗者曾上美国黑名单年轻时是一名暴力抗争政府的叛逆者,也因为暴力反抗而和非国大的多名领导人入选美国恐怖分子名单,直到2008年才被从名单上除名。因为逃婚来到约翰内斯堡的曼德拉,很快就经人介绍加入了非国大。非国大成立于1912年,一直以极为温和的手段,来为黑人谋求更好的待遇。但是年轻的反叛者们,认为非国大过于软弱和不思进取。从事律师工作的曼德拉具有极强的动员能力,他口才出色,演讲具有强大的鼓动人心的力量。抵抗运动如火如荼,曼德拉也因此而短暂入狱。1961年,以“非暴力”姿态走出监狱的曼德拉,走上了“暴力”反抗的道路。当年6月,他在非国大内部筹建了一个
90、名为“民族之矛”的组织,进行暴力反抗活动。“民族之矛”成立后,在约翰内斯堡、伊丽莎白港水电站、邮电局、市政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制造了一系列爆炸事件。这些连同其后几十年间的暴力破坏活动,令非国大登上了美国恐怖组织的黑名单。1962年8月,44岁的曼德拉被捕入狱,以政治煽动和非法越境罪被判5年监禁。1964年6月,又因阴谋颠覆罪,而被改判为无期徒刑。囚徒27年牢狱让“愤青”变平和1962年10月15日,曼德拉被从法院直接带到了比勒陀利亚地方监狱。在那里,他每天被关押23小时,不准与人交谈,他寂寞得“甚至想与一只蟑螂聊聊天”。1964年被判终身监禁后,曼德拉被转移到罗本岛监狱,从此失去了名字,只有一个狱
91、中代号:46664号,意思是1964年罗本岛的第466名囚犯。曼德拉被关押在一间单人狱室里,面积不足45平方米,以曼德拉的身高,只能勉强在牢房里躺下。曼德拉由于长期在这里干活,被石灰石的强烈反光剌伤了眼睛,致使他日后甚至不能面对照相机的闪光灯。在罗本岛的岁月,政府允许曼德拉每年见一位访客;每6个月,他可以寄出一封信,然后收到一封信。曼德拉的母亲去世,儿子车祸身亡,他都未能去参加葬礼。在狱中,曼德拉经常学到夜里11点钟,并取得了英国伦敦大学的法学学位。入狱前,人人都知道他是个急脾气,狱中生涯“反而让他经历了一次个人的精神之旅,从而对谦卑、尊重、和解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非洲研究专
92、家乔安娜路易斯此前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国父南非和解之父功成名就曼德拉最伟大的功绩,当属实现了南非的种族和解。1990年2月、时任南非总统的德克勒克宣布了废除种族隔离制度、无条件释放曼德拉的决定。但对于曼德拉和南非而言,更大的挑战接二连三地到来。黑人怒吼着要复仇,白人害怕被清算。政治局势波谲云诡,曼德拉居中调停,将德克勒克政府拉回了谈判桌上,制定了举行大选的时间表;在南非黑人领袖克里斯哈尼被白人刺杀,南非黑人怒火一触即燃的时刻,曼德拉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和影响力,安抚了南非的黑人。在当选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任黑人总统之后,曼德拉将具体的政务交由副手姆贝基处理,自己则专注于南非的种族和解工作。多年种族
93、隔离造成的仇恨,在曼德拉的手下,慢慢化解。彩虹国度避免了滑向内战的深渊。(选自新京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曼德拉的几个人生角色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确定的,不同的人生角色、不同的人生阶段也展示着他的不同的信仰和个性,这说明了他是一个充满矛盾色彩的真实人。B曼德拉的逃婚说明了他是一个追求浪漫和自由的人,也说明他在骨子里就有反抗和叛逆的意识,这种意识在他年轻时抗议种族压迫的通行证法时得到体现。C监狱生活让曼德拉从一个暴力反抗者沉淀成一个平和的人,也让他对谦卑、尊重、和解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是后来他能够化解南非多年种族隔离所造成的仇恨的基础。D曼德拉抛
94、开狭隘的复仇情结,并能够团结南非的白人,赢得尊重;他更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和影响力安抚受伤的南非黑人。这种和解和包容的智慧成功地使南非避免了内战。E文章以事实为基础,以充满感情的抒情笔调介绍了曼德拉的四个人生角色,小标题的运用使文章结构清晰,而几个章节之间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让我们对曼德拉有了全面的了解。(2)如何理解人们对曼德拉“他不再属于我们了,他属于时间”这句评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3)其实曼德拉的主要功绩是消除了南非的种族歧视,促成了南非的民族和解,但是本文为什么要从曼德拉逃婚开始写起呢?(6分)(4)曼德拉的去世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国家的元首和领导人到南非参加
95、他的葬礼,表示哀悼之情。结合文章谈谈曼德拉身上有什么样的品质和魅力让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如此敬仰他。(8分)【答案】(1)(5分)(1)BD(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2)(2)(6分)从时间概念上来说,曼德拉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他的生命是属于过去的。曼德拉作为革命者、国父等角色已经不在了,但是他的功绩却永存历史。这句话既表达了对曼德拉去世的哀痛之感,也表达了对曼德拉的肯定和敬仰之情。(每点2分)(3)(3)(6分)这样写是为了扣题,因为文章的题目说的是“曼德拉的多面人生”,所以不能只写一面。曼德拉在种族问题上的认识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起初也是主张暴力抗争,这样写能够让人
96、们了解曼德拉的成长过程进而了解其思想。从逃婚可以看出曼德拉与旧制度决裂的态度和他向往自由的决心,这些正是他未来成就的基石。(每点2分)(4)(8分)曼德拉身上有一种对于自由的执着追求,他为了自由能够放弃不错的生活条件,这种对于自由的追求的情节每个人都有,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曼德拉这种对种族歧视本能执着的抗争,不分肤色,人人平等,这是所有善良人们的共识,也是人类正义的追求,曼德拉站在正义的基础上,所以值得人们敬仰。曼德拉让南非真正消除了种族歧视,促成了南非的民族和解,避免了内战,这不仅仅是南非的胜利,更是整个人类的胜利,值得人们敬仰。曼德拉对谦卑、尊重、和解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努力践行着,他不是为
97、了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这更值得人们敬仰。(每点2分,如有其他观点,只要能结合文本自圆其说也可)【解析】(1)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重要句子的含义的理解,理解时可抓句中关键词、句子所处位置、句中修辞等。理解“他不再属于我们了,他属于时间”,要抓住句中的关键“属于时间”来进行分析,说清楚他为什么属于时间,从该句所在段落可知,曼德拉逝世了,已经离我们远去,故而他的生命属于过去。从全文来看,作者主要写他在各阶段的不同角色, 赞扬了他的历史功绩,这些功绩会永垂不朽,因而也属于时间。评价者说这句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对曼德拉去世的哀
98、悼,和对他所做贡献的肯定和敬仰。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传记事件的作用的把握。传记中对某一事件的叙述,其作用主要是为人物形象服务的,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思想的形成等所起的作用。同时要考虑到这一事件在文章结构、主旨等方面的作用。作者从曼德拉逃婚开始写起,从结构上来说为了扣题,因为文章的题目说的是“曼德拉的多面人生”,所以不能只写一面。从思想上来看,这样写能够让人们了解曼德拉的成长过程进而了解其思想。从人物性格上来看,从逃婚可以看出曼德拉与旧制度决裂的态度和他向往自由的决心,这些正是他未来成就的基石。考点: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
99、析综合C。(4)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9(2016届河南郑州一中高三调研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5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胡适王肖潇 朱东君1917年7月,胡适撰写了大量有关白话文运动及文学革命的文章。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胡适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大力推广白话文。 胡适身体力行,创作出版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在中华诗国开创了一个以“胡适之体”为特色的白话自由体新诗流派;他创作出中国第一个白话散文剧本终身大事,开创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新形式;他的散文,“清新明白,长
100、于说理讲学,好像西瓜之有口皆甜”;他热心提倡传记文学,所写的白话传记,文字清新晓畅,具冲淡自然之美;他还率先用白话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出版了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译本。 由于胡适的倡导和朋友们的努力,白话文学很快取代了文言文学的地位,风行全国。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明令规定,小学教材一律采用白话新课本。胡适的白话革命大获成功。 在北大教英国文学和英文修辞学,对留美7年的胡适来说毫不费力,难的是教中国哲学史。原先教这门课的陈汉章功底扎实,但思想陈旧。他从传说中的伏羲讲起,讲了一年才讲到洪范。有同学问他:“照如此讲法,一门中国哲学史何时才能讲完?”他回答:“无所谓讲完讲不完。若说讲完,一句话可以讲完
101、;若说讲不完,那就永远讲不完。”胡适接课后,学生对他表示怀疑:“一个从美国新回来的留学生,如何能到北京大学讲中国的东西?况且才二十几岁!”谁知胡适一上来就非同凡响。这位比学生大不了几岁的新派教授,迈着轻快的步子走上了讲台。他抛开以前的课本,重编讲义,劈头一章是“中国哲学胚胎的时代”,用诗经作时代的说明,丢开唐虞、夏、商,直接从周宣王以后讲起。这样一改,给那些言必称三皇五帝的旧脑筋以沉重的打击,用当年听课的学生顾颉刚的话说,“骇得一堂中舌桥而不能下”。 顾颉刚听过几堂课后,认为胡适讲得不错,便找到当时最敢放言高论的同学傅斯年,要他去听一听,以决定要不要将这个新来的老师从哲学系赶走。学历史的傅斯年
102、听后果然觉得不错,便对那些“不以为然”的学生说:“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 就这样,胡适的中国哲学史课程取得了成功,那些思想保守的教师不仅没看成他的笑话,相反,选修胡适课的学生越来越多,一些外校学生乃至社会青年也慕名来旁听,26岁的胡适因此成了北大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 在北大讲授中国哲学史的同时,胡适以自己博士论文为基础,改写成中国哲学史大纲讲义,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该书由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亲自作序,是中国学者第一次用近代学术观点和方法整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专著,出版后立即风行海内,不到3年就再版7次,影响空前。年纪轻轻的胡适立即成了中国学术界的“泰山北斗”
103、。 胡适站稳脚跟后,北大变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胡适参与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帮助和指导进步学生。他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易卜生主义被视为“个性解放的宣言”。他借易卜生之口说:“社会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摧折个人的个性,不使他自由发展。”胡适因此“暴得大名”,成为青年心目中风头无二的新文化领袖。 (选自环球人物2015年第4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胡适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致力于推翻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言文,虽与陈独秀政见不合,但与其同为五四运动的核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百度百科) 与马克思主义者的分歧,贯穿了胡适的一生。这种分歧的根源不仅仅在于胡适的改良主义
104、思想,还在于胡适缺乏一种理想主义情怀。(北大历史学系教授彭小瑜) 1919年年底,胡适整理出新文化运动的4条纲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这是胡适对新文化运动最后的贡献。此后,他与被他召唤起来的、走上街头投身历史洪流的新青年分道扬镳。(“男神”胡适) 胡适一生中,花在思想作战上的精力太少,结果在左右澎湃的浪潮下,他的声音渐渐沦为浪花余沫。他本人也变得老惫而世故,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胡适不能相比。这是胡适的悲剧,也是中国自由主义者的悲剧。(台湾历史学家李敖)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由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言论、做法可知,胡适对传统文化有一种天
105、生的抵触情绪。他认为传统文化束缚了青年人的思想,不能让青年人自由发展,必须废除。 B有些思想守旧的北大老教授准备嘲笑教授英国文学、英文修辞学和中国哲学史三门课程的年轻胡适,但最终胡适通过个人的努力让自己成为被学生称赞的老师。C文章引用傅斯年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傅斯年认为胡适读的书虽然没有自己多,但讲授中国哲学史体现的研究方法是正确的;二是告诫学生们不能把胡适赶出哲学系。 D胡适最终与被自己召唤、投身历史洪流的新青年分道扬镳的具体原因至少 有四种:对马克思主义者的误解、个人自由主义泛滥、改良主义思想、缺乏理想主义情怀等。E这篇文章主要选取了胡适在北大任教授的相关材料,介绍了胡适担任教授时遭遇的困
106、境以及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等,语言平实,对胡适的评价客观、公正。 (2)文本写陈汉章讲中国哲学史的相关内容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4)作为一位“新文化领袖”,胡适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答案】(1)DE(2)介绍陈汉章讲授中国哲学史的方法。陈汉章功底扎实、思想陈旧,讲中国哲学从传说的伏羲开始,讲解速度慢。与胡适对比。通过陈汉章、胡适讲中国哲学史的方法不同的对比,点明胡适用近现代学术观点和方法讲授中国哲学史。引出下文。为下文介绍胡适讲授中国哲学史的方法及其课程深受欢迎情况的表述做铺
107、垫。(3)学生思想自由,敢于质疑老师。比如学生敢于质疑思想守旧的陈汉章老师讲授的中国哲学史什么时候能够讲完,对刚从美国回来的胡适讲授中国哲学史提出疑问。学生实事求是,能正确评价老师。对胡适是否能胜任中国哲学史的讲授,同学们是通过实际听课评价的。老师做出努力,团结大批青年。胡适编辑新青年以及其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得到认可,就连外校的学生甚至社会青年都来听他的课,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进步青年。(4)撰写大量有关白话文运动以及文学革命的文章,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大力推广白话文。身体力行,创作第一本白话诗集、白话散文剧本、白话译文等。开辟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思路,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
108、参与新青年编辑工作,帮助、指导进步学生,提出“个性解放”的口号。整理出新文化运动的四条纲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任选四点即可)【解析】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此题属于考查文中相关语段的作用,解答时从内容上和结构上进行分析。就此题而言,内容上介绍陈汉章讲授中国哲学史的方法。陈汉章功底扎实、思想陈旧,讲中国哲学从传说的伏羲开始,讲解速度慢。结构上为下文介绍胡适讲授中国哲学史的方法及其课程深受欢迎情况的表述做铺垫。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
109、及时确定筛选范围。然后分条概括即可。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试题分析:此题首先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然后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并进行评价。注意在谈理解是要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考点: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0(2016届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三上10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我们为什么如此怀念乔布斯乔布斯走了。关于乔布斯的一切,迅即成为全球社交网络有史以来的最热话题。人们不厌其烦、翻箱倒柜,翻出任何关于他的文字、声音、影像资料,重温他传奇、自由、创造的一生,咀嚼他那激荡人心的睿智言语,心中充满温暖、感激和惋惜。这
110、份感激和惋惜并非苹果产品用户独有,也包括每一个明了其不可替代价值的人,甚至是那些对强大的苹果公司和乔布斯心怀恐惧的竞争对手。这不仅因为他的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便利和欢愉的体验,更因为他拥有的那种全人类共同珍视和稀缺的财富创新精神和富有想象力的心灵。奥巴马说,乔布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他勇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敢于相信自己能改变世界。他确实改变了世界。数十年来,他一直走在世界的前面,走在时代和科技的最前沿,为全人类探路,为我们照亮未来。假如没有乔布斯,生活会是怎样?这的确难以让人想象。现在,即便他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在生活中,乔布斯依然无处不在。书桌上,耳朵里,手掌中,你
111、所能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进步和便捷,都有他的身影,甚至连那看似最普通不过的电脑图形化界面和鼠标,也是他的首创。短短50余年的人生,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即便是2004年接受胰腺癌手术之后,乔布斯也依然带领着苹果公司,为人类奉献了iPad和iPhone,在个人移动终端领域掀起了颠覆性的变革。乔布斯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确让人赞叹,而他面对疾病和命运时的那种坚韧和不屈,更让我们感动不已。如今,乔布斯带着惊天创意渐行渐远,我们希望,下一个乔布斯会在中国出现,下一个苹果会砸中中国的创业者。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新兴经济体,我们的市场规模和潜力,其实也具有了孕育下一个苹果和乔布斯的基础性条件。
112、不过,国内当前创新和创业的现状,却不容我们乐观。近年来,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塞满了国内创业者和企业家的大脑,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捞到钱,成了不少企业的根本出发点。多少人、多少企业,为了眼前的一点小利,甚至不惜践踏道德和法律。而在决定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科技领域,“拿来主义”大行其道,拷贝和山寨的水平一流,却少见耐住性子的研发和创造。大多数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根本不敢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是热衷于直接拷贝国外的成熟技术,然后进行“汉化”和本土化等“微创新”,这不仅不能改写一个产业的发展轨迹,也在根本上扼杀了自己成长为下一个苹果的可能。除此之外,没有先进和完善的融资体系支持,当前的商业价值观,也缺乏对
113、创业失败的宽容和理解,此等现实,的确让人感到无奈。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加怀念乔布斯,怀念他身上恣意奔流的创新和创造。万物有时,但伟大的创新精神会永远留存。乔布斯走了,但我相信,透过圆圆的无框眼镜,乔布斯那深邃的目光,依然在温暖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打量着陷入创新困局的人们。我们如何才能穿透功利和浮躁的迷雾,安静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转身去追求创新,追求那艺术和科技的完美结合,从亦步亦趋的跟随者队伍中,冲到世界的最前面?乔布斯的一生,其实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A乔布斯的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欢愉,如电脑图形化界面和鼠标,就是他的首创
114、。B奥巴马认为,乔布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创新者。他改变了世界,为全人类探路,为我们照亮了未来。C所有的苹果产品用户以及那些对强大的苹果公司和乔布斯心怀恐惧的竞争对手都对乔布斯心怀感激和惋惜。D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新兴经济体,我国的市场规模和潜力,具有了孕育下一个苹果和乔布斯的基础条件。E当前国内创业者和企业家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很多人、很多企业都以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捞到钱作为根本的出发点。(2)请联系文本简要概括乔布斯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6分)(3)请结合文本概括出乔布斯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怀念。(6分)(4)下一个“苹果”砸中中国,中国的创业者应该作出什么样的努力
115、?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案】(1)B,C(2)他勇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敢于相信自己能改变世界。(2分)电脑图形化界面和鼠标,是他的首创。(2分)50余年的人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为人类奉献了iPad和iPhone,在个人移动终端领域掀起了颠覆性的变革。(2分)(3)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便利和欢愉的体验。(2分)他拥有全人类共同珍视和稀缺的财富创新精神和富有想象力的心灵。(2分)他具有面对疾病和命运时的那种坚韧和不屈的精神。(2分)(4)改变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要耐住性子搞研发和创造。(2分)杜绝在高科技领域的山寨和拷贝,要敢于创
116、新,追求创新。(2分)争取先进和完善的融资体系支持。(2分)改变自身的商业价值观,正确面对创业失败等问题。(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
117、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2)试题分析:其实本题是变相的考查人物形象。解答本题可从文中第四、五两段提取组织答案。第四段中奥巴马对他的评价可以概括出乔布斯的想象力,第五段是乔布斯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
118、【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思路点拨】本题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归纳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事件)。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1时间变化2地点变3职位(工作)变化。4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5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方法:1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2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3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
119、对传主的评价。4关注文章的过渡句。【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对于筛选概括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引下到文中找答题的区域。比如本题,“乔布斯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怀念”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
120、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4)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以从文中第六、七段中提取组织答案。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塞满了国内创业者和企业家的大脑,这就需要改变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要耐住性子搞研发和创造;没有先进和完善的融资体系支持,这就需要争取先进和完善的融资体系支持;缺乏对创业失败的宽容和理解,这就需要改变自身的商业价值观,正确面对创业失败等问题。【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精要点拨】探究题答题格式及层次(总-分-总)、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可用“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或“我认为什么什么”,“我觉得如何如何”
121、等句式来表述);、分点陈述理由;、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整体把握,内引外联。(内引外联的解题方法:内引即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外联即由阅读的文本联想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背景及社会生活知识,进行知识的拓展迁移。)、总结自己的观点;、语言通顺流畅,表述规范,书写工整。了解答探究题应遵循的原则:(1)探究所持的观点应该是健康的、合理的;(2)探究要有依据,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佐证自己观点与看法的材料与依据,但又不囿于文本;(3)探究不能任意发挥,无限开放;(4)答题时一般先亮出观点看法,后依据文本进行论证、分析。11(2016届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三上10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
122、后各题。(25分)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少年时代的于敏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惨痛的记忆,也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愿望。上大学后,于敏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毕业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他就拼命学习,很快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60年代初,有关部门做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原子弹研究一步。于是,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让他参加氢弹原理研究。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意味着自己必须放弃
123、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但是,于敏欣然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开始新的研究。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零三个月,其中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再加上我们的设备不足,国内当时仅有的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有95的时间是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的,只留下5的时间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是,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就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直至获得所需的数据。从1960年到1965年初,在艰难的科研攻关中,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5个
124、多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爆炸成功后,于敏接着对氢弹的小型化、提高比威力等作了优化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20世纪80年代,在原子弹、氢弹等技术相继突破后,一些曾经和于敏共同奋战在核武器研制一线的骨干相继离开九院。于敏也曾在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回去做基础研究。但是,他稍加权衡就放弃了离开九院的想法。他对别人说:“虽然下面还有不少人,但掌握物理设计全面的也就是自己了。在这个时候把任务全交给下面,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他知道,第一代热核武器虽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性能还需提高,
125、必须发展第二代核武器。于是,他留了下来,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正是由于于敏等科学家们的先见之明,中国在禁止地上核试验后,及时转入地下核试验,随即又在全面核禁试前取得了应有的试验数据,使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可以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于敏为人谦虚,待人诚恳。他给同事讲东西从来不保留,从来不怕别人超过自己。改革开放后,一些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在他的启迪下,写出一些颇有见地的论文,写上他的名字请他审阅时,他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抹掉。由于极为平易近人,于敏私下里被同事和晚辈们亲切地称为“老于”“于老爷子”。目前,88岁高龄的于敏仍是单位的重要“顾问”。
126、每每遇到难题或重大决策时,就会想到要请“于老爷子”出山,以他平生所学,继续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提供宝贵的咨询和建议。 九院:第九研究院,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1965年1月,于敏奉命调入此。相关链接于敏记忆力惊人,平时很少记笔记,但他满脑子装的都是数据。靠大量的数据,他能很快对一个事物做出物理判断。这是一项特殊的本领,被简称为“粗估”。这种“粗估”方法被何祚庥院士称为理论研究的灵魂(摘自我所了解的“氢弹之父”于敏)1955年,以朝永振一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代表团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大为惊叹。回日本撰文,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对此,
127、于敏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摘自陈海波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1988年被正式解封的于敏,这样对记者说。(摘自余晓洁绝密忠诚-记中国氢弹功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童年亡国奴的生活让于敏深感屈辱,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情怀,正是这种强烈的民族情感,成为日后于敏从事核武器研究的精神动力。B于敏认为,科学需要开放,应该交流,互相启发。
128、所以,他主张所有的科学研究工作者都应该出国,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C于敏重视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他积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发展的平台,为了使年轻人的论文便于发表,他常常在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D于敏不但有科学的直觉,也不乏战略的眼光。他预见到世界核武器发展的趋势,加快了我国核武器研究的进程,从而保证了我国核武器事业的顺利发展。E作为一名优秀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人员,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深得物理学界的赞誉,在学界曾有“国产土专家一号”的美誉。(2)组织上为什么要将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交给于敏?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3)文中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请结合材
129、料,具体分析于敏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6分) (4)作为一名“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有哪些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答案】(1)A D。答对1项得2分,答对2项得5分(2)在理论物理方面很有天赋,记忆力惊人和领悟力强;刻苦学习,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国际前沿;有“粗估”这种预先估计数据的能力,这是理论研究的灵魂;对祖国满腔忠诚,愿意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有甘于奉献、拼搏、钻研的精神。(每点1分,答对5点得6分)(3)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带领他的团队,用
130、两年八个月的时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颗氢弹,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使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每答出一点给2分。)(4)有探索专研的精神、广阔的学术视野,在原子核理论研究、氢弹研制中进行开创性研究;对国家忠诚,有甘心奉献的精神,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为了核事业,不计个人得失,服从安排调整研究方向,长期留在九院,隐姓埋名近三十年,从事核武器事业研究;淡薄名利、为人谦虚,待人诚恳,有开放的胸襟,不遗余力,为核事业出谋划策和培养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勤奋刻苦的精神,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就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直至获得
131、所需的氢弹研究的数据。(答出一点给2分,4点给8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以。)【解析】【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精要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
132、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思路点拨】本题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
133、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归纳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事件)。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1时间变化2地点变3职位(工作)变化。4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5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方法:1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2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3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4关注文章的过渡句。(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于敏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然后到文中圈定范围,逐段逐句筛选有关信息,包括相关链接的内容,然后再分条概括答案。意思答对即可。
134、从题目的要求“根据材料”,可判断答案应在整篇文本中寻找。此外还可以根据赋分值判断应答几点,一般来说,每一点的分值应取整数。这道题是最为基本的,一般是送分题,各点应找齐,能得的分数尽量的满分。【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思路点拨】对于筛选概括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引下到文中找答题的区域。比如本题,“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此处的作用,那就是到文中找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的要求、做法、别人的评价。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
135、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看似问答题,实际上是探究题,因此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所以首先必须根据文章内容,确定一个探究点,再明确观点。如本题,首先要明确文章写了于敏有探索专研的精神、广阔的学术视野,在原
136、子核理论研究、氢弹研制中进行开创性研究;对国家忠诚,有甘心奉献的精神,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为了核事业,不计个人得失,服从安排调整研究方向,长期留在九院,隐姓埋名近三十年,从事核武器事业研究;淡薄名利、为人谦虚,待人诚恳,有开放的胸襟,不遗余力,为核事业出谋划策和培养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勤奋刻苦的精神,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就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直至获得所需的氢弹研究的数据。再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探究。第二步再根据观点从文中寻找依据,分条论述。探究题应遵循的原则:(1)探究所持的观点应该是健康的、合理的;(2)探究要有依据,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佐证自己观点与看法的材料与依据,但又不囿
137、于文本;(3)探究不能任意发挥,无限开放;(4)答题时一般先亮出观点看法,后依据文本进行论证。12(2016届湖北荆州中学高三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下笔不觉师造化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
138、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
139、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
140、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
141、齐”之称,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摘自
142、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阳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所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
143、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相较之下,你更赞成谁?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案】(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2)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静,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
144、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6分;每点2分)(3)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6分;每点3分)(4)观点一:赞成黄宾虹先生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观点二:赞成张大千先生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创造与仿作兼顾;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注重民间时尚意趣。观点三:两者兼顾,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怀抱艺术理想,追求
145、名山事业;脚踏实地,享受人生。(8分;答出赞成谁并总括得2分,分析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先从文本中找到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所在语段,然后结合着语段内容及具体语境分析作答。读后可知,第一段的关键句“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这句话承上启下,表明下文即是阐发“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的原因。可根据这些语句内容概括作答。考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先从文本中找到黄宾虹作画时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的所在语段,然后结合着语段内容及
146、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由“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这句话可知,它和其前后两句话都构成因果关系,很容易归纳出两个要点。也可抓住上下文中的关键语句“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可总结出答案。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13(2016届湖北华中师大第一附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5分)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开堂坐诊
147、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以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要在
148、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
149、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尝试在不同摄氏度的条件下制取青蒿提取物。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
150、疾的“有效武器”。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然而贡献的归属却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2004 年,泰国玛希敦奖将 5 万美元和一枚奖章颁发给了青蒿素研发团体,大多数青蒿素研究参与者赞成将这笔奖金捐给盛产青蒿的四川酉阳地区的中学。这时,屠呦呦提出,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 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151、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2011年9月,81岁的屠呦呦登上了拉斯克医学奖的领奖台,斩获临床医学研究奖,那是彼时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拉斯克医学奖认为,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可见这个奖项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的。四年后,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位中国女科
152、学家,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并不认可集体成就的诺贝尔奖,把奖项颁给了在青蒿素研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无穷的魔力。屠呦呦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 (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屠呦呦从小树立治病救人理想到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奋钻研,不懈追求的科研工作者形象。B“氯喹”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它
153、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C由于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试验中患上了多种慢性疾病,但她没有退缩,坚持工作,先后完成了抽取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研制、开发双氢青蒿素等工作。D屠呦呦因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受到启发,开始进行低沸点提取实验,很快便成功发现青蒿素。E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2)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和分析。(6分)(3)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上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屠
154、呦呦因维护个人权益的行为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一谈。(8分)【答案】(1)答A给 3分,答C给 2分,答E给1分;答B 、D不给分。(2)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从小立志治病救人,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面对条件简陋、信息闭塞等多重困难,坚持研究,终于开发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大量查阅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身患多种慢性疾病仍然不辍研究。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执着态度。她不顾众人非议,坚持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为自己的
155、付出正名。(答出其中3点即可)(3)丰富的知识及能力储备。家学渊源以及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的系统学习使屠呦呦在中医药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能力。勤于思考。屠呦呦善于思考,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她把目光投向历代医药学典籍,从前人的经验中受到启发,取得了关键性突破。锲而不舍。在“抗疟”漫长的攻关岁月中,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经历诸多困难大量实验,无怨无悔,锲而不舍,经历多次失败才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团队力量。在“抗疟”之路上,屠呦呦并不是孤军奋战,这漫长浩大的工程是“523”团队以及无数科研人员团结合作完成的。中医中药是个巨大的医药宝库,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医药
156、研究,因而能取得成功。(答出其中3点即可)(4)屠呦呦应该维护自己的个人权利,我不认为这是“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2分)屠呦呦带领团队长期辛苦工作,还因为研究影响了个人身体健康,最终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维护权利是对她自己付出的承认,是对自己的尊重。在青蒿素的研发过程中屠呦呦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以科学发现的思维带领课题研究走向了正确的方向,她的决定性作用得到了拉斯克医学奖和诺贝尔奖的认可。(结合文本分析,4分)在科学研究面前,真理、真相都应该得到尊重,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当下学术造假问题严重,我们更应该还真正的科
157、研工作者应得的承认,鼓励更多的人才进行真正的学术研究。(联系现实分析,2分;若认同屠呦呦“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结合文本和现实,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解析】【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
158、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2)【试题分析】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可以关注文中的相
159、关内容,第二、三段可概括出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从小立志治病救人,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第三、四段可概括出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面对条件简陋、信息闭塞等多重困难,坚持研究,终于开发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和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大量查阅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身患多种慢性疾病仍然不辍研究。第五、六段可概括出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执着态度。她不顾众人非议,坚持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为自己的付出正名。【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
160、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规范回答:分两步走,第一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二步分点整合答案。(3)【试题分析】答题时可以关注文中的相关内容,关注文段中概括性的句子。通过筛选可知,自身的能力丰富的知识及能力储备,加上加上严谨的态度严谨的勤于思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团队力量。对它们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整合即可得出答案。【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
161、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规范回答:分两步走,第一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二步分点整合答案。【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名师点睛】这类题目看似很自由,可以任意谈论自己的观点,“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其实这是设题者给考生设置的一个“温柔的陷阱”。无论是从作者的角度来答题,还是从自身的观点入手,答案的依据都应在文中或者仅仅围绕文本。同时本题很有时代意义和生活感,无论学生能否读懂本文,该题都可以说上两句。14(2016届湖南长郡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克罗齐的求索事业成功的种子往
162、往播撒在苦难的土壤之中,1883年,卡萨米西奥拉大地震夺去了贝尼代托克罗齐的双亲和妹妹的生命,被埋在废墟下的他侥幸得救。当时他17岁,温馨的生活在暴虐的自然面前顷刻灰飞烟灭。这场灾难给青年时代的克罗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也使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自我心灵的充实和人类社会的精神境况。1886年克罗齐辍学,开始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他一度潜心于他的家乡那不勒斯以及欧洲的历史研究。期望能在喜欢的学术事业中求得情感的解脱。期间,他结合自己从未放弃的美学志趣,把历史与艺术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不关心抽象概念或一般法则。艺术不是世俗理解中的
163、娱乐手段,它创造的是一个可能的事实;历史则提供实有的真实,表现为真实的发生过的一切。1902年,克罗齐出版了影响深远的美学,为现代美学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中国美学家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对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曾作过专章介绍。意大利哲学家金蒂雷赞赏克罗齐不仅发现了想象的规律,而且引入了心灵发展的概念。在共同的学术兴趣和理论探讨中,克罗齐和金蒂雷的友谊也由此得到发展。在美学中,克罗齐重点对过去时代的“错误的美学”尤其是“自然主义美学”和“唯理主义美学”进行批驳,肯定了“心灵性”和“非逻辑性”特点,把艺术和美学从对道德与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然而,学术上的创获并未使克罗齐摆脱锥心的痛苦和深刻的孤独。在潜意识
164、里,他渴望公众对他的工作有所关注。1903年他开始创办涉及文学、历史与哲学的文化刊物批评。克罗齐在自传中曾说:“创办批评杂志标志着我的生活中一个新时期的开始。”他主要负责文学与历史,前期曾邀请金蒂雷负责哲学。在长达42年的办刊过程中,克罗齐渐渐达到了他所期待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理想。1920年6月至1921年7月,克罗齐担任意大利教育部长,发起了意大利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改革运动。在进行社会活动的同时,克罗齐不断修正完善他的理论学说。他在一次交流活动中说:“正如每一个对自已所做事情感到要负责的人一样,我喜欢反复写过的并发表的那些东西,喜欢经常回味和审查它们,以求看一看是否可以发现一些不
165、妥之处,是否可以进一步加以展开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这就是说,他所懂得的事情只是慢慢才学会的;似乎还应当加上一句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因此,人往往要像前几年那不勒斯的一位外科医生所做的那样,他也是我在参议院的一位同事,有一次做手术时他突然感到不舒服,觉得自己要死了,于是把手术刀交给一位同行,说请你来干下去。”克罗齐不仅勤奋钻研,而且注重研究方法。方法是抵达学术高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办刊前期,克罗齐完成了“心灵哲学”的系统阐发工作。在他看来,历史是人的创造,体现为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要受心灵的支配,因此把握历史的关键在于把握心灵活动。哲学不过是历史学的方法论,追求美、真、益、善的心灵哲学,作为
166、对心灵活动形式与规律的研究,其意义在于为创造历史和阐释历史提供方法论的依据。在克罗齐心中,意大利民族始终具有美丽的形象。它从遥远的古罗马走来,创造过文艺复兴的灿烂文化。但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的历史脚步路上“迷途”。身外残酷的历史情境,克罗齐怀着对心灵自由和精神解放的执著坚守,坚持以著述和主编的刊物抵抗法西斯专制主义。1923年,金蒂雷加入了法西斯党。克罗齐以巨大的道义勇气,与宣扬积极主义理论的金蒂雷展开针锋相对的公开论战,彼此持续几十年的友谊宣告破裂。1925年,克罗齐发表了著名的反法西斯知识分子宣言,反对恐怖政策,并征集到数百名知识分子的签名。他的寓所在1926年几次遭到法西斯党徒的洗劫
167、。1944年4月,金蒂雷被击毙于佛罗伦萨街头。克罗齐闻讯,曾长久地倚在寓所的门框上,遥望北方深邃的蓝天“我将死于工作”,这是晚年的克罗齐在他人问及自己健康状况时一句平静的回答。创造性的努力、自由的激情以及深刻的公民责任感,既是意大利民族性格的基本素质,亦折射出克罗齐的人格理想。(摘自张敏克罗齐美学论稿,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克罗齐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显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B克罗齐把艺术从对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而他对艺术的认识又有别于世俗的理解,他认为艺术是用来娱乐的、C本文择取了克罗齐
168、的重要人生阶段,记述了这位20世纪前半期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家兼社会活动家,以史带论,史论结合。D文中“我将死于工作”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克罗齐终生的创造性努力,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E克罗齐主张,历史与艺术都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都以人为焦点,历史与艺术的区分界限在于真实和虚构。(2)克罗齐是如何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请结合全文概述。(6分)(3)“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克罗齐在其后又加上一句:“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如何理解克罗齐这一拓展的内涵?请结合原文简析。(6分)(4)克罗齐一生经历了大地震、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
169、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案】(1) BC(2)克罗齐自主学习、独立研究,把自己的理论思考推到一个高峰,在诸多理论领域造诣很高,但理论创获并未使他停止追求。他渴望公众对他的工作有所关注,创办文化刊物批评,发起教育改革运动,参与抵抗法西斯等社会活动。在进行社会活动时,他不断修正完善理论学说,继续勤奋钻研,注重研究方法、从而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的协调统一。(概述理论成就,给2分;概述实践活动,给2分;解说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给2分;意思对即可)(3)克罗齐的拓展不仅强调人获取知识靠后天的学习,而且强调了这种学习的紧迫性,学习、追求要贯穿生命整个过程,体现了克罗齐勤勉
170、探究、不断自我完善、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文中克罗齐从青年开始自主学习,持之以恒,珍惜在世时光,提升生命质量,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对这句话的拓展。(答出拓展的内涵,给4分;结合原文分析,给2分。意思对即可)(4)观点一:认同这个说法。苦难成就了克罗齐。青年时期经历的大地震给他带来了心理创伤,这推动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中年之后的克罗齐又因社会动荡和战争苦难进一步历练,更加成熟。观点二:不认同这个说法。苦难并非克罗齐想要的,而是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的。如果没有大地震和战争,在安宁和平的正常环境和社会生活中,思想深邃、有志于学术和社会活动的克罗齐,同样会大有作为。观点三:辩
171、证理解。苦难本身不是人生财富,苦难通过心灵转化才能成为人生财富;此外苦难分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情况,它们给人的影响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解析】(1)试题分析:A与C可以说是相对项,A项中“全方位”分析错,本文只是“择取”。E项原文第二段第三行“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并非“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D项“流露出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有误。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考点:对作品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3)试题分析: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与“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两句话说法貌似
172、不同,实质相同,都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回答时一定要注意题干要求中“结合原文”,并且是“简析”。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试题分析:“苦难是人生的财富”是一个传统的话题,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在回答时,如果忽视题目要求中“结合原文”,就容易只谈现实意义,而得不到理想的数。回答探题时游离文本是大忌。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15(2016届湖南浏阳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乔布斯:用“禅”改变世界没有人可以选择命运,乔布斯同样如此。他在生下不久就被父母送给别人收养,尽管养父母非常爱这个
173、孩子,但是家境的困窘还是让乔布斯感到生存的压力。由于他爱捣乱、不服从老师的管理、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课外作业,学校几次勒令他退学。所幸的是,乔布斯对电子产品有着非凡的兴趣,而且他会非常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以至于母亲要叫醒他,必须要用铅笔戳他的脑袋。 乔布斯高中毕业后选择了一家自己喜欢的大学俄勒冈的里德学院,为此父母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凑齐了学费。但是乔布斯不到一年就离开了学校。因为“已经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他喜欢嬉皮士,喜欢听鲍勃迪伦的民谣和披头士的摇滚,和狐朋狗友一起酗酒、吸大麻乔布斯恣意放纵自己,以为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然而这些没能让他真正“解脱”。最终乔布斯发现,有些东
174、西永远是无法改变的,比如自己的出身,兴趣,生存的社会以及必然走向的死亡。世界并不属于他,他需要学着去适应世界。 在里德大学,乔布斯接触到了佛教里的禅宗,为之深深着迷。禅宗是汉传佛教宗派之一,禅宗认为“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禅宗“明心见性”的哲学帮助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并从中汲取力量。2003年,乔布斯的事业正处于巅峰状态,却被检查出患有胰腺癌,其后虽然治愈,但是屡次休假,经常受到健康问题的困扰。但是面对死亡,乔布斯却从禅宗中得到顿悟:“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并因此告诫年轻人:“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他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
175、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纵观乔布斯重回苹果之后推出的一系列产品,iMaCiPoDiPhonEiPad等,共同的也是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简约。最直观的外观、最简单的操控方式、最直指人心的功能设计这些都让苹果产品的用户为之疯狂。而主宰这样的设计方案的,不是所谓的市场调研或者消费者的意见,而是乔布斯的精神世界。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点评乔布斯“做了经典的减法”,也证明了乔布斯从禅宗中得到的简约理
176、念。“我相信乔布斯花了很多时间在内省,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只不过他可能不愿意讲出来。”“我想乔布斯在做产品上有一种哲学的高度,他真的能够做取舍。” 在内心里,乔布斯却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乔布斯每天清晨醒来时,总是会问自己:“假如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我应该做什么?”是的,乔布斯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对他自己而言最有意义的事情,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他的态度简单而坚定“No”。乔布斯在经历过死亡威胁之后,悟道:“如果佛祖保佑我重获健康,我将用余生去从事造福世人的伟大工作。” 正是抱有如此热烈的理想,乔布斯才没有在禅中沉醉,他将参禅视为一种途径,通过禅找到造福世人的方法。这又和佛教“慈悲”的说法不
177、谋而合。所以乔布斯的佛教信仰不是“小乘”,而是“大乘”,他能由己及人,他比消费者更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 在事业上,乔布斯制造了无数的敌人。在苹果公司,除现任CEO蒂姆库克之外,历任CEO都是他的敌人。他将自己视为苹果的拥有者,不允许其他人对他的决策提出异议。乔布斯之前,苹果历史上有五位CEO,没有一位在苹果善终。 早年的乔布斯就是这样,他从来不是一个维持平衡的人,而从来都是打破平衡的人。跟他一起工作生活过的人都难免会受到伤害,而这样的做法显然与“禅”背道而驰。 正如美国作家杰弗里扬和威廉西蒙在其著作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中所言,乔布斯“在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赶出去之后,在荒野之中整整待
178、了15年,在他重新回来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转变。” 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赠给毕业生这样一句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显然,一向自命不凡的乔布斯也意识到“foolish”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力量的局限性,而更愿意与其他人合作。 正是在新的开放理念下,乔布斯领导的苹果真正将影响力扩展到全世界。乔布斯曾经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的,乔布斯的确改变了世界,不过不是用他的霸道和专横,而是合作与开放。这也说明他对“禅”的领悟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如果不是因为乔布
179、斯能够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不服从管理、总是惹是生非的学生就被学校勒令退学了。 B乔布斯在里德大学接触到了禅宗,他从中明白必须依靠自己的本心去探寻生命的意义,不能盲目附和跟从别人的意见。 CiMaCiPoDiPhonEiPad等产品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并不是详尽的市场调查,而是乔布斯的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简约”。 D在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赶出后,乔布斯用了15年时间深入感悟禅,顺应了禅的精神,内心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转变。 E本文通过记叙乔布斯对禅宗理论逐步深入的研究,展现了他人生中的多次重要转变,揭示了乔布斯获取重大成功的原因。 (2)文章要揭示的是乔布斯如何用“禅”改变世界,为什么还
180、要花费不少笔墨叙述他的成长经历和学习生涯?(6分) (3)联系全文,分析乔布斯从“禅”中获取了哪些启示?(6分) (4)乔布斯赠给斯坦福大学毕业生的一句话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可谓语重心长,意蕴深刻。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8分) 【答案】(1)BD。(2)说明没有人可以选择命运;有些东西永远是无法改变的,比如自己的出身、兴趣。为下文乔布斯从“禅”中得到解脱,用禅改变世界做了铺垫。(3)禅宗“明心见性”的哲学帮助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并从中汲取力量。或相信本心。乔布斯从禅宗中得到了简约理念。通过禅找到造福世人的方法悲天悯人的情怀。合作与开放,使乔布斯对“禅”的领
181、悟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一向自命不凡的乔布斯也认识到自己的力量的局限性,而更加愿意与其他人合作,那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转变,也是乔布斯15年“荒野”的反思总结。(4分)联系实际分析:成功需要求知若渴,更需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合作,共同进步,而伟大事业的成功更需要真诚合作,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而独断专行必将孤独无援,四面树敌,降低威信。(4分)【解析】【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
182、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
183、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为什么还要花费不少笔墨叙述他的成长经历和学习生涯”,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作用类题目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答题,内容包括强调的内容和对主题情感的作用,形式包括对题目、开头、上文、下文和结尾的作用。首先要在文中找到叙述乔布斯的成长经历和学习生涯的内容,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内容分析。叙述乔布斯的成长经历和学习生涯的内容主要在文章的第一二节,这属于文章的开头段落,结构上主要是和下文的关系,为下文乔布斯从“禅”中得到解脱,用禅改变世界做了铺垫。内容上主要是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说
184、明没有人可以选择命运;有些东西永远是无法改变的,比如自己的出身、兴趣。【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对于这类题目,主要是分析段落的作用。 考生需要熟知的是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开头段:统摄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或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过渡段:承上启下(或启下),引出下文。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题目,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承接上文欲扬先抑的手法,画龙点睛,与首段相照应使结构严谨,含蓄深刻,启发联想,
185、象征、暗示、点名或揭示。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回答。引用或文学性强的语段:创造文化氛围或行文章法思路开阔,再结合文章语境分析。写景的语段: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烘托、渲染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表现人物的心情,暗示社会环境。结合具体语境:设置了的背景,烘托形象,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使文章形象、生动、细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对于筛选概括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引下到文中找答题的区域。比如本题,从第三节到最后就是答案的所在区间。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
186、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4)【试题分析】:首先要审题,一审题干出题的方向,二审我们需要答什么,三审答案的模式。题干问的是“乔布斯赠给斯坦福大学毕业生的一句话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可谓语重心长,意蕴深刻。请结合文本,并联
187、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这是考查语句的丰富意蕴。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答出本文中这句话的含义,还要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考生要做的事情就是,先要自己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再到文中找到具体体现这句话含义的内容,最后整合作答即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在本文中的含义是“一向自命不凡的乔布斯也认识到自己的力量的局限性,而更加愿意与其他人合作,那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转变,也是乔布斯15年“荒野”的反思总结”。“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结合实际的认识是“成功需要求知若渴,更需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合作,共同进步,而伟大事业的成功更需要真诚合作,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而独
188、断专行必将孤独无援,四面树敌,降低威信”。【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名师点睛】探究性试题往往开放性较大,可以任考生任意谈论自己的观点,但是一定要结合文本,不要脱离文本的主题曲答题。文学作品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意义。作品的意蕴,是作家的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发掘作品的意蕴,就需要认真研读文本,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家的创作意图,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认真分析,方能准确、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作品,从而答好题目。主要方法有(1)依本探源。就是依据文本中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过渡句、点睛句,含有作者情
189、感倾向、暗示作者生平经历、暗示社会环境的词句等,解读作品的主题,从而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2)内引外联。就是利用命题人在题干中提供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等信息,筛选辨析,联系旧知,调动知识储备,探寻创作背景,解读创作意图。(3)扩大储备。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命题人肯定不会让考生漫无边际地瞎猜,对考生不熟悉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一般会在题千中或通过注释等形式予以交代,这就要求考生不放过命题人给出的每一个信息;对考生应该熟悉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出题人则不会在题面上再去多费笔墨,这就要求考生复习备考时应该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16(2016届湖南浏阳一中高三上入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
190、字,完成后面的题。钱玄同:真的猛士钱玄同(1887-1939)原名钱夏,号疑古,浙江吴兴人,北京大学教授,“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如果钱玄同没有找周树人约稿,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也许不会出现鲁迅这个名字。那是1917年,钱玄同时任新青年编辑,正在为杂志寻找合适的撰稿人。他常到位于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劝说居于此处的周树人、周作人两兄弟投稿。此时,周树人因对现实失望,正用抄古碑的方式消磨时光。他婉拒钱的约稿:“这中国好比一间铁屋子,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里面的人们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临死的悲哀。而如果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反倒使他们感到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钱玄同立刻辩驳道:“然而,几
191、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这段对话,被周树人如实记录在他的小说集呐喊的序言中。从这时起,周树人动笔写了抨击吃人礼教的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1918年4月号上,署名鲁迅,并一发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钱玄同为人之刚猛,由此可见一斑。新文化运动中,他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慷慨激昂。由于年轻气盛,甚至鼓吹过“废除汉字”,称“汉字不死,中国必亡”。他在报上与保守派论战,竟愤言道:“人到40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但钱玄同绝非有勇无谋,他提出用“国语”作文,文章加西化标点符号,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数目,采用公元纪年,书写方式改左行直下为右行横迤等,都是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的首倡。
192、1918年,钱玄同曾与好友刘半农商议,上演了一出“双簧”。他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题为文学革命之反响一文,罗织新文化运动种种罪状。随后,刘半农撰写万余言的复王敬轩书,针对“王敬轩”的所有观点一一加以驳斥,将其批驳得体无完肤。其时,这场论战引起各界强烈关注,也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战”。有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学者评论道:“在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也几乎要流血的旧中国,在跟肉体和精神均已硬化的顽固派作斗争的过程中,非有大力难开新地,非有猛士难摧敌垒。”但这个猛士却又是一个病夫。如果细细清理钱玄同的日记,可以整理出一本厚厚的病史资料。从早年留日时期的失眠、多汗、发寒热,到晚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193、、神经衰弱、视网膜炎,他常要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与折磨。然而,他从不讳言“死”字。1927年,钱玄同年届四十,还打算在语丝周刊上发一期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号,他与朋友们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语调幽默。不明内情的人一见目录,信以为真,并相互转告,一时间,钱玄同的朋友、学生纷纷致函吊唁。钱玄同一生狂放不羁。在北大任教时,上课从不看一眼究竟有无学生缺席,便用笔在点名簿上一竖到底,算是全到。也从不考试,每学期末批定成绩时,便按点名册的先后,起评60分,61分如若选课的学生共40人,最后一人就得100分;若是40人以上,便重新从60分开始。随后,他在燕京大学任教,亦不改考卷,直接交与学校。学校退回,他仍是
194、不看,也退回。于是,校方依照制度,称如不判卷,将扣发薪金,钱玄同回复,并附上钞票一包,“薪金全数奉还,判卷恕不能从命。”这个“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响起了叫骂声”的浙江人,对人严苛,对己更甚。其文字学课讲义文字学音篇,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音韵学课的最早一部教材,但钱对其极为不满,说它“百孔千疮”,“多一个人看见,就使我心中加一分难受”。在1921年重印时,钱在再版序中“自打耳光”,列出书中的六大不足。钱玄同的最大爱好,便是逛厂甸旧书肆,只要前往,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才罢休,被人戏称为“厂甸巡阅使”。而其一生最惧之物,竟是好友刘半农家养的一条黑狗,前去做客,定要躲在刘家孩子身后,等孩子把狗引走,才敢进
195、门。1939年1月17日,钱玄同患脑溢血辞世。文献发表署名乐颜的悼钱玄同先生一文,为其盖棺定论称:“在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之中,钱玄同的斗争精神,表现几在任何一位同时代的斗士之上”(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5分)A当周树人对现实失望,找不到出路,用抄古碑消磨时光时,钱玄同给了他希望,因此周树人动笔写了狂人日记,并一发不可收,从此鲁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B钱玄同与刘半农上演的“双簧戏”,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钱玄同与刘半农站在新旧文化的立场上激烈辩论,改革派取胜。C钱玄同在北大任教时,不看学生是否缺席,从不考试,从不批改试卷,随意批定成绩,不遵
196、守学校的制度,表现了他在工作学术上不严谨的一面。D钱玄同虽为新文化运动的猛士,却体弱多病,从青年到晚年,一直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和折磨,40岁时,就自己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看淡生死。E本文以记叙为主,语言平实,重点突出了钱玄同作为真的猛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斗争精神,他就是铁屋中最先清醒的几个人之一。(2)钱玄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6分)(3)传文写了钱玄同许多刚猛的表现,为什么最后写他惧怕刘半农家里的黑狗?请简要分析。(6分)(4)钱玄同被誉为“真的猛士”,有多方面的原因,请从“思想”“性格”“行为”中任选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8分)【答案】(1)A 2分 B
197、3分 E 2分(2)成功劝说周人为新青年撰稿,使周树人成为新文化的主将;提倡白话文,打到孔家店,在作文、标点、数字、纪年、书写方式方面提出新见解,是中国文化改革的首倡者;与刘半农上演双簧戏引起关注,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仗。(解答本题要从原文找到题干涉及的信息区域,然后分析概括出传主的相关事迹。每点2分。)(3)这样写使人物性格更加完整。文章主要表现钱玄同刚猛的性格,在这里又表现了他柔弱的一面,刚柔集于一身,体现了人的性格的丰富性。这样写更富有情趣。钱玄同在大事上刚猛,而在日常生活中却又这般柔弱,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每点3分)(4)爱国思想,民族责任感(思想上)。他认为新的思想文化才是拯救民族的根
198、本,从而担任新青年编辑,找周树人等人约稿,并站在新文化运动前列,积极推进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看淡生死(性格上)。钱玄同体弱多病,早把生死置之度外,40岁就做好离世的准备,因而他有足够的的勇气与顽固派作斗争。喜好读书严谨治学(行为上)。他最大的爱好便是逛旧书肆,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他对自己所写的讲义反复修改仍不满意。他的这种读书治学的态度使他成为时代的先驱。(这是一道开放式探究题。观点明确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6分。)【解析】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此题较为简单,只需从原文中找出原句即可,但需要定出答题区间,即原文第三-第六自
199、然段,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试题分析:本题要结合相关内容,首先要从人物性格方面来分析,其次还要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展开分析。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均为探究F。17(2016届吉林长春十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宫崎骏:留下的都是梦宋石男当宫崎骏讲述梦境的时候,就连废弃壁炉里的灰烬也会重燃。但就在9月初,这个72岁的白胡子老人、日本动画电影史上最伟大的造梦师
200、宣布不再造梦,隐退江湖龙猫踯躅彷徨,狸猫放声痛哭,千与千寻返乡,移动城堡驻足,幽灵公主成绝响,世间再无风之谷。作为一个很出色的故事创作人,宫崎骏很自然地便能把心中的故事告诉大家,这种才华使他成为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导演,他的动画如同造梦,众多的幽灵,会走动的城堡,会飞的拖把、小人等等,像魔法一样令人欲罢不能。每个人的梦境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完美地把它讲出来,就像宫崎骏做到的那样。在许多人看来,宫崎骏的谢幕并不完美。他的最后一部作品风起了由梦幻叙事转向现实析述,冒犯甚至伤害了他的追随者。有评论人认为:“这是一个讲述明治维新以来,为了追赶西方而拼命富国强兵,结果国未富兵未强,破绽百出的
201、故事。”媒体用“威尼斯电影节宫崎骏颗粒无收”一类的标题暗示这位动漫之神在退休之际已经跌下云端,却完全不顾他曾获奥斯卡动画长片奖并拒绝领奖的往事。事实上,宫崎骏压根儿就不在意名利场上的事情。不久前东京争取到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宫崎骏被日本各界认为是制作东京奥运会宣传片的第一人选,但他直接回应说:“我不会为那些人制作影片。”事实上,风起了与以往的动画不同,没有魔法没有童话,而更像一个缓缓流淌着叙述的纪录片,但它美丽温暖矛盾悲哀并充溢着宫崎骏永远的主题梦想。还记得崛越二郎的那句话,“我只是想设计出优美的飞机”。“这部电影只希望讲述这么一个忠于自己的梦想、不断奋进之人的故事”是宫崎骏对风起了的
202、唯一解释,而这句话几乎可以适用于他的每一部作品。在全球动画界兴起用电脑作画的年代,宫崎骏坚持“老掉牙”的手绘方式。他的手绘,简单清新,适合回忆,就如枕头适合瞌睡、星空适合眼睛。水彩水粉的感觉用来描画无边无际的蓝天、大海、森林、田园,真是妙不可言,而晕染方式也很能烘托出饱含深情的色彩。记得看红发安妮,当安妮走过樱花林时,樱花如云,扑面而来,落英满地。虽然没有画出每一朵花,但层层叠叠的色彩恰到好处地渲染了繁花似锦的景象,唯美得宛如梦境。清新之外,宫崎骏又总喜欢加上工业时代的痕迹。形形色色的飞行器、喘气的烟囱、炽热的锅炉宫崎骏痛恨工业对自然、对习俗的破坏,骨子里却又摆脱不了工业的影响。他的父亲曾从事
203、飞机制造方面的工作,他工作后也曾赴苏格兰等地煤矿参观,这对他的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非常明显的文化融合。他不少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场景都有些西化,却用非常传统的水彩画来表现;而有些作品如千与千寻的场景是传统日本风格,却又似有油画的感觉。不论画法如何,总有一种情愫,让人怀旧思乡。在过去数十年里,站在乡村与山林,宫崎骏抵抗工业的侵略,意图保留那些固有的东西传统价值观、生活方式、地理与生态,又随时准备接受这一切都将烟消云散的宿命。宫崎骏曾说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相信世界终有一天会毁在人类自己手中。在某种意义上,宫崎骏是反现代的现代主义者。现代主义包括:对现实的强调,对技术手段的迷恋,
204、政制对德性的垄断,自负理性对自然秩序的压倒性胜利,世俗自治对神灵的渎慢宫崎骏大声反对这一切,却又身坠其中。除了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宫崎骏的作品还传达出浓浓的人文关怀,首先表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上。宫崎骏创作的影片背景的画风始终是清新浪漫的,总有一种能让人想要回归自然的感觉,尤其是影片中出现的天空背景,给人以广阔无垠的感觉,使人不禁生出一种遐想,似乎想要到那背景中去寻找远离城市污浊空气的清新,去感受自然之美。他的电影中反复出现动物植物之灵,则体现了众生平等敬畏自然之心。幽灵公主可以理解为由于森林的消失而引起的来自神的报复,风之谷意在说明人与自然是既斗争又共生的状态。但宫崎骏最为关注的话题还有人
205、与自身的关系,他的影片大都是通过作品中主人公那些积极的性格向人们暗示:在学习博爱与宽容的勇敢成长过程中,可以学会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最基本原则。千与千寻胆小瘦弱却很有爱心的千寻,风起了“唯有努力试着生存”的崛越二郎,悬崖上的金鱼姬“生在这世上,真好”的波妞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发现了发自生命根源的真善美,展现出的人类顽强的生命热情与人性的自然流露,作者视之为人类存在的希望。如今,那些美好的作品他已经画完,那些美好的仗他也已经打完。现在,造梦大师谢幕,但梦不会谢幕。宫崎骏的离去,让每一个热爱他的孩子都感到酸楚,而这酸楚,在将来必定会融入回忆,与甜蜜合体。宫崎骏用他的作品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如何想象未来,都
206、要勇敢面对,凭着孩子时代的信念,凭着梦想出发的起点。最后,像他一样放手去梦吧,尽管梦有其伪装,有时也单调易碎,但它,犹如风吹着的童话,仍是这个世界美丽的惟一证明。(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在电脑动画盛行的时代,宫崎骏作品的手绘风格简单清新又不乏细腻深情,真实可触又宛如梦境,呈现出独特的视觉美感。B宫崎骏坚持用传统的绘画技法表现西化的或本土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场景,故而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非常明显的文化融合。C这篇文章语言生动,饱含深情,字里行间充满对动漫大师宫崎骏的崇敬热爱以及对其退出动画电影界的惋惜。D作者认为每个人的梦境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不是每个
207、人都可以完美地讲出来,唯有宫崎骏能做到这一点,这足以证明他是一个伟大的造梦师。E作者列举了宫崎骏曾拒领奥斯卡动画长片奖和宫崎骏拒绝制作东京2020年夏季奥运宣传片这两件事,意在展现这位动漫大师淡泊名利、特立独行的个性风采。(2)宫崎骏用他的作品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如何想象未来,都要勇敢面对,凭着孩子时代的信念,凭着梦想出发的起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宫崎骏凭着信念、梦想,勇敢奋进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6分)(3)宫崎骏为何被称为“造梦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4)在文章末尾,作者这样写道:“造梦大师谢幕,但梦不会谢幕。”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理解?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8分)【答案】(
208、1)AE(E3分,A2分, C1分。BD不得分) (2)在全球动画界兴起用电脑作画时,他坚持手绘方式。他的作品中虽然有工业时代的痕迹,但却在努力保留传统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地理与生态,抵抗工业文明的侵略。他的作品在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上传达出浓浓的人文关怀,展现人类顽强的生命热情。这些创作实际都体现了宫崎骏对现在与未来的勇敢面对,凭着孩子的信念放手去梦。(每点2分)(3)他是个出色的故事创作人,他的动画如同在造梦,奇幻充满想象力。(或者:电影叙事如同讲述梦境,而且讲述得生动完美。)他的绘画简单清新自然,适合回忆,唯美得宛如梦境。他的动漫作品弘扬梦想的力量,鼓舞人们坚持梦想,执着追求。(每点
209、2分)(4)他拥有着淡泊名利的情怀:宫崎骏被日本各界认为是制作东京奥运会宣传片的第一人选,但他直接回应说:“我不会为那些人制作影片。”正是他的这种情怀使他不在意名利场的事情,虽然最后一部作品改变了他的风格,但是仍然秉持着自己的梦想。他拥有着执着的性格:在全球动画界兴起用电脑作画的年代,宫崎骏坚持“老掉牙”的手绘方式。他的手绘,简单清新,宛如梦境,引导着人们对过去美好的回忆。作品中传达的人文关怀:宫崎骏创作的影片背景的画风始终是清新浪漫的,总有一种能让人想要回归自然的感觉。此外他的影片大都是通过作品中主人公那些积极的性格向人们暗示:在学习博爱与宽容的勇敢成长过程中,可以学会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最基
210、本原则。虽然美好的作品已经画完,但是他作品中的梦境必会融入孩子的回忆,让他们勇敢去梦,勇敢追求。(每点2分)【解析】【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
211、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因此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把握主旨,理清结构,研究技法。(2)试题分析:此类题目需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再归纳出答案。本文中“在全球动画界兴起用电脑作画的年代,宫崎骏坚持老掉牙的手绘方式”“清新之外,宫崎骏又总
212、喜欢加上工业时代的痕迹”“在过去数十年里,站在乡村与山林,宫崎骏抵抗工业的侵略,意图保留那些固有的东西传统价值观、生活方式、地理与生态,又随时准备接受这一切都将烟消云散的宿命”“除了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宫崎骏的作品还传达出浓浓的人文关怀,首先表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上”“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发现了发自生命根源的真善美,展现出的人类顽强的生命热情与人性的自然流露”等信息可供考生得出答案。【考点定位】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对于筛选概括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引下到文中找答题的区域。比如本题,“姜文是一个对品质有极端要求的创作者”
213、,此处的品质自然是指影片的品质,那就是到文中找姜文在制作影片的过程的要求、做法、别人的评价。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思路点拨】本
214、题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归纳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事件)。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1时间变化2地点变3职位(工作)变化。4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5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方法:1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2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3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4关注文章的过渡句。(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解答
215、时可从宫崎骏的人格魅力和他的作品影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宫崎骏的人格魅力角度来看,他淡泊名利,“他曾获奥斯卡动画长片奖并拒绝领奖”“压根儿就不在意名利场上的事情”;他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每一部作品都是在“讲述这么一个忠于自己的梦想、不断奋进之人的故事”。从宫崎峻的作品来看,“传达出浓浓的人文关怀”,表现了“发自生命根源的真善美,展现出的人类顽强的生命热情与人性的自然流露”。所以无论是从宫崎峻的人格魅力来讲还是从他的作品影响力来讲,宫崎峻的影响都不会终止。【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名师点睛】作答本题时第一步:结合传主形象特点、句子所在段落、文本中心
216、等内容综合确定观点。观点必须明确,必须围绕传主形象展开探究。第二步:对这句话的本义进行解释。第三步:从原段落和相应段落寻找依据,分条论述。了解答探究题应遵循的原则:(1)探究所持的观点应该是健康的、合理的;(2)探究要有依据,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佐证自己观点与看法的材料与依据,但又不囿于文本;(3)探究不能任意发挥,无限开放;(4)答题时一般先亮出观点看法,后依据文本进行论证、分析。18(2016届吉林省实验高三上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屠呦呦与青蒿素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17、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0月6日上午,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她还通过央视发表自己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公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在诺贝尔奖之前,大部分人或许都不知道屠哟哟是何许人,一夜之间她蜚声国内外,而以她为领导的研发小组研制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也被大家所熟知。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
218、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是她最杰出的成就。当年轻的屠呦呦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她当然不会意识到,在漫长而曲折的研究“抗
219、疟”的道路上,有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正在等待她来摘取。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当时正值美越交战,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多万人。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疟疾重新成为各国医药界攻克的目标。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一直未能如愿。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
220、,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又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
221、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
222、。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是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颁奖词。2015年的诺贝尔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令人庆幸的。当颁奖词的庄严声韵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屠呦呦的名字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这美好的期待既是小鹿在原野上呦呦地叫着,吃着青草,象征和谐之意,又有小鹿象征人才,父母希望女儿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之意。B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
223、务。C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的发现,不可能在短期内让人们看见它们显著的价值和效益。例如,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D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E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影响的生物医学奖,正因为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临床医学这个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为她如今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屠呦呦获得突破性进展,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3)屠呦呦获得成功的因素有那些,结合文章进行概括分析。(6分)(4)文中说“各种肤色的人都在
224、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结合全文,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答案】(1)A B(答A 2分,答 B 3分,答D1分;答C E 不得分)(2)改进提取药物的方法(2分)。从东晋名医葛洪的有关记载中受到启发,认识到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2分);改用乙醇冷浸法(1分);又采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法。(1分)。(3)源于兴趣理想的动力: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克服困难的执着精神: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
225、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研究操作的实践能力: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进行大量实验;临危受命领导团队的才干: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每点2分必须先概括再联系原文分析,答出三点即可)(4)“各种肤色的人表达敬意”的原因是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屠呦呦研发的青蒿素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敬意”意味着85岁的老人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这种“敬意”源于:疟疾这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
226、该有着像屠呦呦一样为理想克服困难、执着奋斗的坚强毅力,不为名利、潜心研究的科研精神,即使获奖依然不忘团队的合作精神;难能可贵的是屠呦呦查阅中国古老的医药典籍,利用现代的科研方法提取的青蒿素是具有中国医药特色的科研成果,为中医药学增光,更为中华文化添彩,她激励着国人、华人为世界人民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解析】【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
227、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考点定位】筛选
228、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二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点面结合。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
229、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屠呦呦获得成功的因素有那些”,题干中给出了限制性的条件“获得成功”,考生应关注成功之前的储备和奔向成功路上的表现。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另外,
230、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与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象。【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归纳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事件)。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时间变化,地点变化,职位(工作)变化,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
231、与众不同之处等)方法归纳: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关注文章的过渡句。【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关键牲语句理解题。对于这类题,同学们要既得“意”而又不忘“形”,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应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有重点的阅读,理解,概括,归纳,瞻前顾后地根据其语段的“形”,深人领悟其语段的“意”。提问方式:画横线的句子(或词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规范回答:该句子(词语)生动、具体(或形象、准确)地写出
232、了对象效果。19(2016届江苏徐州一中高三上阶段性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微博时代:说话的自由与责任微博是一个新事物。它类似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字的话,发布信息,即时互动。相对于传统媒介,它的信息传播更为快捷和简单。一条信息可以在几秒钟内传播开去,让人们感到身处信息现场,可以及时地把自己的想法用最快的速度传递出去。在这个空间里,所有人都可以平等的、相同的地位和身份发布言论,从而形成了一个容量巨大的公共话语空间。微博门槛低,发布信息快,人人都可以过一把做记者的瘾,如同每个人都可以采访与发言。它不需要渊博的学识和技术的修炼。似乎不费时,不费力,就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
233、见所闻所感发出去,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讨论他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民意民智有了新的“翅膀”,从对各种交通肇事事件的关注,到对地动仪的争论,再到警察“微博缉凶”,冷不防,我们这个时代,已经由论坛时代、博客时代升级到微博时代了。事实上,微博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字数少信息量大,消息发布之容易到了只需要点击一个“转发”键的地步。操作的便捷,简化了思考,也容易引发人们的跟随效应。在“生产”信息的过程中,也会制造出懒于识别、快速再转发的信息“媒子”,甚至有人捏造信息,制造“兴奋点”,博取人们眼球,引起更多关注,实现商业利益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信息变得丰富了,也更加杂乱、泡沫化了,甚至是哗众取宠!无论是金庸
234、“被去世”的假新闻,还是名人“骂战”此起彼伏的喧哗,在良莠不齐的芜杂背后,不乏泄愤谩骂的胡言乱语。在“微博”这个水塘里,也有泥沙和浑浊不清的脏水中国的现实社会发展变化快,网络世界也远未成熟。微博让现实与网络有了更加亲密而闪电式的接触,有了表达的自由,它同时也需要建构道德与责任。当我们希望自由而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时,也需要维护和坚守社会的道德和责任。现代的中国已经走出了传统的中庸与中和,而趋于偏激与对立,做事与想问题常执于一端,这需要我们重新检讨和反思。表达的自由也同时需要承担表达的责任。微博世界并不是私人世界,而是一个更加隐形而复杂的虚拟社会。人们总希望微博能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能尽快
235、地从虚拟世界进入现实社会。一方面,汹涌的网络民意,通过虚拟的力量,冲击着种种现实弊端,促使当事人不得不出来面对公众承担责任,另一方面,表达者也应该坚守和维护社会的责任。表面上,微博是“微”,是你个人的“麦克风”,但众多粉丝和听众却是社会人,你说的话虽不一定是人命关天、财产万千,却应有是非曲直、善恶正邪。王本朝光明日报(2011年2月28日)15为什么说“微博是一把双刃剑”?(6分)16有人说,“在微博这个水塘里,也有泥沙和浑浊不清的脏水”这句话写得很妙。请问这句话好在哪里?它有什么含义?(6分)17微博时代说话的“责任”有哪些具体内容?(6分)【答案】15因为微博有利有弊。利:相对于传统媒介,
236、它的信息传播更为快捷和简单;所有人都可以平等的、相同的地位和身份发布言论,形成一个巨大的公共话语空间。(或:微博门槛低,发布信息快)弊:人们简化思考,盲目跟随;易造成懒于识别、快速转发甚至捏造信息,实现商业利益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的现象。16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在微博这个巨大的公共话语空间,信息良莠不齐,不泛泄愤谩骂的胡言乱语,不泛有虚假的信息等。17应当维护和坚守社会的道德与责任;通过微博的力量,冲击现实的弊端,促使当事人面对公众承担责任。检讨和反思自已的意见或感受,有应有的是非曲直和善恶邪正,不偏激、不对立。 (主观题意对即可)【解析】1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为什么说微博
237、是一把双刃剑”,这是考查学生句子和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应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所谓的“双刃剑”是说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说明微博也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考生只要到文中找到这些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然后到文中找到这句话的位置,依据其位置确定答题的区域。这句话出自文章第二节的中间,文中的表述是“事实上,微博是一把双刃剑”,由此可以知道,其优缺点应在这句话的前后。经过分析即可发现,前面主要说其优点,后面说其缺点,进行概括即可。还要注意答题的模式,先总说这句话的意思,然后说利和弊。【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包括三层含义: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括;抽象
238、的内容能加以阐发;含蓄的内容能加以解说。“概括中心意思”包含两层含义:论述了什么内容(指论述的中心或中心论点);对文章的价值判断。【方法指津】第一步:内容确定。命题者要求考生归纳、整理、概括文中的信息和内容,必然会给予一定的信息提示,这样的信息提示就是考生要把握的“内容”,是考生完成本道题的基础。第二步:按照上述的“内容”,到文本中寻找与之相对应的点。要注意此对应点的上下文内容,有时甚至还需要扩展至整个文本,然后按照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分析寻找答案。第三步:对于此种题型的答案,全面是最重要的一个要素,考生必须全面把握文本,搜寻答案。16【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
239、师点睛】不要人为地“拔高”。这是指把句子本身没有的意思强加给作者。这种“强加”于人,通常表现为不从句子实际出发,而把一些不着边际的“思想性强”的优美文辞往上加。要学会多角度理解。文中的有些句子,它的组合因素复杂,甚至是多侧面的综合体,所以理解的角度就不能是单一的。不过,这种情况在高考中涉及的机会极少。要善于依据文章中心、段落中心来解释重要句子,即“句不离段”。答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应该从下面几点入手:明确句子所陈述的对象,注意其关涉的范围。明确被判断的具体对象,注意对象的范围是否改变。注意句子所陈述的内容是否关涉对
240、象的属性,是否衍生或无中生有。注意上下句之间因果关系是否成立。注意是否混淆必然与偶然,已然与未然之间的逻辑联系。注意表述是否符合事实。注意转述原文信息的时候,要尊重原文。17【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微博时代说话的责任有哪些具体内容”,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责任”找到答题的区域,主要在文章的三、四段,然后找与之相关的内容,第三段“当我们希望自由而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时,也需要维护和坚守社会的道德和责任”,第四段“一方面,汹涌的网络民意,通过虚拟的力量,冲击着种种现实弊端,促使当事人不得不出来面对公众承担责任”“表达者也应该坚守和维护社会的责任”,再
241、依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典例拓展】 “归纳内容要点”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具体的内 容能加以概括,二是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三是含蓄的内容能加以解说。(09江苏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答案:对绘画艺术的毕生追求和热爱, 丰富、传奇、坎坷的人生经历, 涉猎广泛的阅读, 对社会人生的关注与思考, 独特的生活态度。(6分) (11江苏卷)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 “挖”, 包含哪些深意?(6分)答案:对待贪图者,不要迎合投好,连最低的要求都 不要满足他; 对待廉洁者,不要讨好恭维,甚或腐化他,要 一道廉洁自律; 对待高高
242、在上的人,要勤于监督,指出过失。(11江苏卷)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 的什么后果?(6分) 答案:助长贪欲,人们反受其害。 ? ?腐蚀人格,使之蜕化变质。 ? 恶性循环,造成毁灭后果。(12江苏卷)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 内容?请简要概括。(6分) 笑可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笑可以揭示人的本来面目。(13江苏卷)文章说“立功”与“立言” 是通向“名声”的两条大道,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6分) 答案:立功的影响是有限的、易逝的, 立言则是无限的、永存的;立功要靠机遇,立言则无需机遇;立功很实际、易被理解,立言要 靠诸多判断的积累。20(2016届江苏扬州中学高
243、三上开学考试)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朱东润自传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做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
244、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了。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起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
245、,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成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
246、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
247、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有删改)相关链接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
248、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丁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16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17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18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6分)【答案】16(1)广泛阅读古今
249、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2分)(2)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2分)(3)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2分)17(1)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2)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3)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18第一问:(3分)(1)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2)应该信笔直书
250、,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第二问:(3分)观点一:同意。(1)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且具有可读性;(2)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观点二:不同意。(1)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2)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解析】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首先要注意找准区位,对朱东润传记文学观形成的过程进行分析,选取关键的此句分条作答
251、。例如,朱东润对传记作品的关注与比较、对传记文学理论的研究、进行的传记文学的创作实践等,应作为组织答案的要点。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7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8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本题,要首先明确观点,然后列出朱先生的主张。第一问要回答朱东润的具体主张是什么,围绕“刻画和评价传主”这一点从文中筛选出信息,如“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第二问具有开放性,只要能结合着材料阐述,言之有理即可。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21
252、(2016届江西南昌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姜文:时势英雄 坚硬如水靳锦在公共视野里,姜文先生2014年只做了一件事情,他贡献了自己20年导演生涯的第5部作品一步之遥,继续保持着低产而高质的节奏。中国影坛如早期的制造业,高歌猛进却充斥着粗制滥造,姜文因此显得不同寻常。他的上一部电影让子弹飞出现在2010年,赢得极佳的观影口碑,最终票房67亿,是他目前电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4年时间,中国电影银幕数从6000块增长到2万块,快速扩大的市场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电影质量却无法一蹴而就,烂片高票房的情况屡见不鲜。姜文的回归像一次仪式,观众乐于见到一个艺术家在商业时代
253、获得尊重。一步之遥故事的原型是发生在1920年代的一起命案。美术指导柳青接到的要求是“high”,“制作人跟我说应该弄得特high。”技术上high的表现为高色彩饱和度和快速的剪辑节奏,导演的要求是“它一定是强烈的、鲜艳的、感染人的。”故事上,“high”则和阳刚的人物形象紧密相连。姜文电影中的男性主人公重情信义,对弱者有极强的保护本能,是目前中国影坛稀缺的类型。戏外,以高品质电影著称的姜文与他的银幕角色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重叠,展现出一个实力强大的飞扬形象。“中国人太渴望有一个自己感觉特别硬朗、特别佩服的这么一个电影,有一个这样的精神需求。”柳青说。导演中心制巩固了这种形象。今年3月份,姜文出席
254、投资方英皇公司的酒会时曾对媒体表示,艺术创作一定要集权,“我觉得凡是那些一流的电影,他们的导演都用集权制。”他试图竭尽可能去打造一个理想世界。一步之遥里有场发生在火车里的戏,姜文给柳青的要求是“火车要搭得不像火车,但还是火车,比火车还要火车”。为配合主人公快乐的心境,火车中有金色的沙滩。沙子和小米的颜色都不符合姜文所描绘的“温暖的感受”,美术组最终运来几吨玉米磨碎,才让火车里出现金光闪闪的“沙滩”。“他必须通过这种苛求,把其他人带出世俗生活的气场。”影评人史航如此评价姜文的电影追求。与姜文合作过让子弹飞的摄影师赵非表示,姜文电影的视觉要求是“坚决不要脏乱差”的“主观现实主义”,“要的是那种特别
255、脆、特别有劲儿的风格”。强硬的姜文亦曾多次碰壁。2000年的鬼子来了之后,他被禁拍6年。2007年推出蛰伏之作太阳照常升起,却因情节晦涩而遭到市场冷遇,6000万投资仅收获1800万票房。“他们不看啊,他们不但不看,还嘲笑我,说这个电影我们看不懂。我原来以为看不懂会不好意思,起码还得装懂吧,结果人家就是看不懂,就不想看,那我也没办法。”姜文对人物记者说,“所以拍了让子弹飞,起码让人家把钱赚回去呗。”重新打量市场需求的姜文在2010年带来了让子弹飞,“站着把钱挣了”是电影里的一句台词,也是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其中包含了莫大的欣慰:商业市场终于拥抱了有质量的艺术作品。姜文不是“死磕”型导演,他不
256、去硬碰体制,也不蔑视市场,而是想尽办法找到合适的语法讲述自己的故事。“智者近水,水是不跟人作对的。它一定绕道而行,找到它应该可以找到的方式。”柳青说。悲情英雄并不是姜文的选择,他要做的是时势英雄。制片人马珂为姜文的故事做资本上的保驾护航。让子弹飞投资超过1亿,宣发费用5000万,创了当年中国电影的宣发纪录。一步之遥的投资超过3亿,宣发费用“打破了我们自己创造的纪录”。在目前的中国影坛,没有类似美国奥斯卡奖一样对于优质内容的公信判断,票房可能是评价创作者与观众之间关系的最高量化指标。马珂希望姜文只管创作,他想办法为作品找到更多的观众,“姜文这样一个对品质有极端要求的创作者,对我是最大的保险栓。”
257、“我觉得拍一个挣钱的电影不是特别难的事。”姜文眯起眼睛。票房是他最不想谈的话题,却在任何一个场合都无法避免。具体的数字结果似乎正成为诱人的果实,他努力说明,那不是种下种子的目的,“我们把更多的精力让这个电影变得更有意思,更好看,总比死乞白赖掉钱眼里有意思,对不对?” (选自人物2014年第10期,有改动)姜文,中国大陆演员、导演、编剧、监制。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4岁即凭借在芙蓉镇春桃中的表演获得了1987年、1988年两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之后的一系列作品也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包括获得1988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红高粱、获得1993年中国电视金鹰奖的北京人在纽约等。作为
258、导演的姜文亦获得较多肯定,他擅长在电影中加入特有的幽默风格,并以此反映某些时代现实。自编自导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被时代周刊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首;抗战题材影片鬼子来了在2000年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荣获了评审团大奖;2010年末上映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刷新了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并斩获国内大小奖项二十余个。2014年获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姜文在2014年制作完成了自己20年导演生涯的第5部作品一步之遥,投资超过3亿,继续保持着低产而高质的节奏。B姜文在2010年导演并主演的电影让子弹飞,“站着
259、把钱挣了”,刷新了当年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并斩获国内大小奖项二十余个。C姜文在2000年导演并主演的抗战题材影片鬼子来了荣获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因为他的强硬态度,随后影片遭到禁演。D姜文在2007年推出蛰伏之作太阳照常升起,却因情节晦涩而遭到市场冷遇,没有收回6000万元的投资,他自己也不满意这部作品。E姜文年轻时主演的电影芙蓉镇春桃红高粱北京人在纽约等多次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等。(2)“中国人太渴望有一个自己感觉特别硬朗、特别佩服的这么一个电影,有一个这样的精神需求。”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精神需求?请简要概括。(6分)(3)制片人马珂说“姜文是一
260、个对品质有极端要求的创作者”,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4)本文以“姜文:时势英雄,坚硬如水”为题,有什么含义?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答案】(1)答B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CE不给分(2)重情信义:姜文电影中的男性主人公重情信义,是目前中国影坛稀缺的类型实力强大:展现出一个实力强大、充刚之气的飞扬形象。这是现实生活中所少的。对弱者有极强的保护本能。这也是现实生活中缺少的精神品格。(每点3分)(3)姜文要求他的电影一定是强烈的、鲜艳的、感染人的;姜文电影的视觉要求是“坚决不要脏乱差”的“主观现实主义”,“要的是那种特别脆特别有劲儿的风格”; “我们把更多的精力让这个电
261、影变得更有意思,想尽办法找到合适的语法讲述自己的故事。”(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4)时势英雄:姜文擅长在电影中加入特有的幽默风格,并以此反映某些时代现实;姜文打量市场需求,让高品质电影获得商业认可,取得高的票房。坚硬如水:姜文坚持自己导演的电影保持着低产而高质的节奏,这在当前的电影界不同寻常;姜文不是“死磕”型导演,他不去硬碰体制,也不蔑视市场。而是像水一样绕道而行,用合适的角度讲述自己的故事。(共8分,意思对即可)【解析】【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
262、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
263、,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中国人太渴望有一个自己感觉特别硬朗、特别佩服的这么一个电影,有一个这样的精神需求。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精神需求”,这一题与文学类文本有相通之处,要理解句子的含义,应该回归文本,找到句子所在的句段,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含义。题干中的这句话在文章的第四节,前面说“故事上,high则和阳刚的人物形象紧密相连。姜文电影中的男性主人公重情信义,对弱者有极强的保护本能,是目前中国影坛稀缺的类型。戏外,以高品质电影著称的姜文与他的银幕角色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重叠,展现出一个实力强
264、大的飞扬形象”,结合这句话即可理解“精神需求”的含义。【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命题角度一:理解词句的语境意义。词离不开句,句离不开篇,同一语言,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有这不同的意义与情感。特级教师章熊说:“离开语境的语意理解,往往都是错误的。”文段意义或情感的语境】一段话往往都有一个中心或表达的主要情感,这个中心或情感对段内语句的内容与情感有约束作用。忠告:对句子语意或作用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语境去体味与把握,千万不可无视具体语境仅凭过去的或通常的理解去想当然。命题角度二:理解词句的修辞功能。重要句子,往往是概括行的句子,语句往往
265、含蓄。而含蓄的句子,又往往采用修辞手法,语句有谁能生动蕴藉的特点。而能否品味隽永语句,捕捉情感指向与思想内涵,是见语感能力强否的突出体现。【注重段落情感指向】应用修辞是为了使文章更能生动地表情达意,段落中的情感态度与思想的表达是修辞使用的最终目的。命题角度三:理解词句的结构作用。重要语句,往往还在结构上承担了起承转合的作用:1文首句:照应标题(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中心)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句:前后照应承上启下(过渡)为下文作辅垫;3文末句: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卒章显志,揭示中心总结全文,深化主题。【考虑语句的位置与在文章的地位】思考两点:(1)表达什
266、么意义(2)结构起这什么作用。【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对于筛选概括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引下到文中找答题的区域。比如本题,“姜文是一个对品质有极端要求的创作者”,此处的品质自然是指影片的品质,那就是到文中找姜文在制作影片的过程的要求、做法、别人的评价。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
267、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4)试题分析:首先要审题,一审题干出题的方向,二审我们需要答什么,三审答案的模式。题干问的是“以姜文:时势英雄,坚硬如水为题,有什么含义”,这是考查标题的含义。标题包含三个部分,一为传主姜文,第一个特点时势英雄,第二个特点坚硬如水。考生要做的事情就是,到文中找到体现其“时势英雄”的内容,再找到体现“坚硬如水”特点的句子,最后整合作答即可。答题的时候要注意模式:时势英雄指的是,坚硬如水指的是。【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
268、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名师点睛】标题含义理解题能快捷、准确地考查出学生领悟作品内涵、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明确标题的表面义即字典义,然后弄清标题的语境义及延伸义,而语境义和延伸义一般与文章的主题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标题有两层含义,1联系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义、常用义。 内容(词语的含义,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体会深层含义即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常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象征、 双关等),和文章内容相关的引申义,双关。解答的时候要紧抓文章的内容,以文解题是不变的法门。22(2016届江西师大附中
269、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5分)追念闻一多先生冰心闻一多先生是我所敬佩的诗人,他的诗从红烛到死水,差不多每首我都读过。他学贯中西,对于中国的古诗和西洋诗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中西的诗的格律他都融会贯通,用起来流畅自如,得心应手。我不是诗人,我说不出评诗的内行话,作为一个诗的爱好者,联系到闻一多先生的一生,与其说是诗如其人,还不如说他自己就是一首诗一首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诗,一首伟大的爱国诗篇!我和一多先生的晤面谈话,往多里说,也只有七八次。我记得第一次是在一九二五年春天,我们在美国波士顿的留学生演古典剧琵琶记,一多先生从纽约来波士顿过春假,因为他是学美术的,大家便
270、请他替演员化装。剧后的第二天,一多先生又同几位同学来看我。那天人多话杂,也忘了都说些什么了。第二次我记得很清楚的见面,是一九三年的夏天,他同梁实秋先生到我们的燕京大学的新居来看我们。他们一进门来,挥着扇子,满口嚷热。我赶紧给他们倒上两玻璃杯的凉水,他们没有坐下,先在每一间屋子里看了一遍,又在客室中间站了一会,一多先生忽然说:“我们出去一会就来。”我以为他们是到附近看别的朋友去了,也没有在意。可是不多一会,他们就回来了,一多先生拿出一包烟来,往茶几上一扔,笑说:“你们新居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茶烟待客,以后可记着点!”说得我又笑又窘!那时我们还不惯于喝茶,家里更没有准备待客的烟。一多先生给我们这个新
271、成立的小家庭,建立了一条烟茶待客“风俗”。我虽然和一多先生见面的次数不多,但他在我的脑中是个很熟的熟人。吴文藻和他是清华同学,一多先生的同学和朋友,差不多我都认识。从他的和我的朋友的口中,我不断地听到他的名字,和他的名字一同提到的,往往是他的诗,更多的是他这个人!他正直,他热情,他豪放,他热爱他的祖国,热爱他的亲朋,热爱一切值得他爱的人和物。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他在留美时期,怀念乡土,怀念着朋友和亲人,他提早回国来了,他发现在他“尺方的墙内”并没有和平,中国有的是“战壕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他没有方法禁止自己的心跳。抗战时期,他兴奋地随着他教学的
272、清华大学,辗转到了昆明,但是国民党政府的“抗战的成绩渐渐露出马脚”,他的兴奋情绪又因为冷酷的事实而渐渐低落下去。但是越到后来,更加冷酷的事实,使他更是站在进步的年轻人一边,使他觉悟到“真正的力量在人民,我们应该把自己知识配合他们的力量”。这个时期他没有写诗,但他说:“诗是负责的宣传。”他重视诗的社会价值。他把自己的诗人的力量,投入到人民力量的大海怒涛之中,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他终于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作为一个诗人,一多先生写的诗并不比别人多,但是他的死是一首最伟大的诗!早在一九二六年四月,他在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那篇文章里,他说:“我希望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热血要流在天安门
273、,流在铁狮子胡同,但是也要流在笔尖,流在纸上。”“也许有时仅仅一点文字上的表现还不够,那便非现身说法不可了。所以陆游一个七十衰翁要泪洒龙床请北征,拜伦要战死在疆场上了。所以拜伦最完美、最伟大的一首诗,也便是这一死”一多先生死去快三十三年了,今天我写这篇追念我所敬佩的闻一多先生的文章,回顾过去的三十三年,真是想后思前,感慨无尽!毛主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曾经是民主个人主义者,而首先是个爱国者的闻一多先生,一旦找到了和广大人民结合才能救国的真理,他就昂首挺胸凛然不屈地迎着“黑暗的淫威”走去,他给我们留下了他的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选自闻一多纪念文集,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
274、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闻一多先生正直,热情,豪爽,乐于助人。因此,他从纽约到波士顿度春假时,出于对美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便主动帮演古典剧琵琶记的演员化装。B作者追念闻一多先生,先由闻一多的诗入手,这主要是因为闻一多先生具有诗一样的性格和那比诗情更炽热、更浓烈、更豪放的情绪。 C闻一多将买来的烟“往茶几上一扔”,说“你们新居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准备茶烟待客,以后可记着点”,这里运用动作与语言描写,表现了闻一多耿直豪爽的性格。D“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表现了闻一多的热情、豪放、易感。E文章运用首尾照应的笔法,突出对闻一多的敬佩,赞美
275、闻一多为追求救国真理,视死如归的精神。(2)闻一多留美回国后,为什么“他没有方法禁止自己的心跳”?“他没有方法禁止自己的心跳”有何表现?(6分)(3) “拜伦最完美、最伟大的一首诗,也便是这一死”,文章引用闻一多的这句话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 “他给我们留下了他的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作者在文章结尾为什么要赞美闻一多的死是一首最伟大的诗?请对其意图作简要探究。(8分)【答案】(1)BE(2)这是因为闻一多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希望自己的祖国和平安宁、发展强大;而他回国后看到的却是与此相反的残局。“他没有方法禁止自己的心跳”的表现有: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卫国的热潮,他备受鼓舞,兴奋地随
276、着他教学的清华大学,辗转到了昆明;当看清了国民党政府的丑恶嘴脸后,他的兴奋情绪又渐渐低落下去;在冷酷的事实面前,他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的力量,站在进步的年轻人一边,揭露国民党的卖国行径,号召人民奋起抗日。(3)表明闻一多对拜伦的死高度赞颂,并用拜伦的死与闻一多先生的死作类比,赞美闻一多把自己的力量,投入到人民力量的大海怒涛之中,这一死是最完美、最伟大的。(4)探究要点:闻一多的爱国行为壮烈,令人敬佩;闻一多的爱国精神不朽,令人鼓舞;我们应自觉地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衰我耻,国盛我荣。(其他能联系文章内容的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可)【解析】【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
277、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
278、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答题时,应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从中筛选出,表现则在本段文字之中不难找出。【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题思路: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
279、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3)【试题分析】重点的阅读,理解,概括,归纳,瞻前顾后地根据其语段的“形”,深人领悟其语段的“意”。本题信息在倒数第二段最后“所以拜伦最完美、最伟大的一首诗,也便是这一死”因为有“所以”即知把之前的内容总结概括即可。【考点定位】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首先,快速读懂原文,深人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其次,跳出文章,整体
280、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再次,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作者的真正意图);最后,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信息。规范回答: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或全文)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或句子),第三步整合答案。【考点定位】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名师点睛】探究类题目检测考生是否具有发现文本的丰富内涵与深层含义的眼光,是否具有对文本进行独到感受与创造性理解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的指向是多层面的而不是单层面的,试题的答案是多元的而不是唯一的。其探究角度一般包括下列几个方面:文本的表达目的、文本的表达方式、主旨的隐含意义、作者的写作动机、文本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281、等。回答这类题目一要做到所进行的探究分析都必须与原文有直接的联系,或者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二要观点明确,表述合情合理。规范问答:分两步走,第一步选择一个评价角度进行分析评价,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二步结合文本内容说明赞同这种观点的原因。回答时,要注意语句必须简明连贯,言之有理。23(2016届辽宁东北育才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冯骥才:守望民间文化的知识分子冯骥才很健谈,但大多谈的是守望文化,对他自己则很少提及。作为作家,喜爱他的读者说,他的作品扎根于民间,来自于乡土;作为文化研究者,关注他的学者说,他有着博大的文化责任感。今天,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保护
282、文化遗产与抢救民间艺术的事业之中,不惜花费毕生积蓄,不惜年高劳顿,高擎起守望文化大旗,成为保护民间文化的旗手。不保护,我们的根就没了“最近一直忙着浙江西塘召开的古村落保护高峰论坛。之后,将再进行一系列的考察活动,比如苏州桃花坞调查、比如南通蓝印花布基地挂牌等。”中国文联副主席、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的日程表排得很满。“古村落是中华文化的箱底儿。再不忙着保护民间文化,我们的根就快没了。”经过去年大半年7个省份的下乡调查,冯骥才越来越感到,古村落内在的、沉甸甸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被抽空。他觉得造成这样的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步入现代化的过程不是递进,而是突然的,人们由此造成了对线性成长、理性思考的
283、缺失。贵州东南部,30多万人在苏浙一带打工,面对市场冲击及百姓对物欲的追求,苗寨居民不说苗语,很多少数民族村寨的年轻人已经不穿民族服装了,在南方一些富裕的小县城,冯骥才发现生活富足的农民在建设自己家园时竟是如此赤裸裸地照搬洋文化,在村落中,修建起一座座微型的“艾菲尔铁塔”,或是小型的卢浮宫;而中国的飞檐翘角、雨榭楼台早已淡出视野,退出记忆。“历史的记忆和传承都没有了,长此以往,十几年后,我们传统的东西就都没有了。我们无法阻止一个时代的变化,但是,文化,我们必须挽留。”冯骥才说。要保护,知识分子有责任在文化保护工程中,冯骥才强调最多的就是文化人的责任。他说,巴黎的历史保护为什么做得这么好,实际上
284、是三个作家起了作用:第一个是雨果,他写了向拆房者宣战,成为第一个对乱拆房者宣战的人;第二个作家是梅里美,他当时成立了一个古典建筑的监督委员会;第三个是小说家马尔乐夫,他提出在全法国进行文化普查。正是这种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使法国文化保留了他们的根。“中国知识分子也应反省一下,在时代变迁过程中应承担什么责任。中国传统文化大到一个古村落,小到一个荷包,都需要我们抢救和保护,否则将在我们手中消失!守望精神家园的责任应当由文化界承担,但现实却是,我们的文人、知识分子大多在旁观。当然,要做好守望工作,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为了成立民间文化基金会,冯骥才作画义卖,虽然最终募来200万元,但如今手腕上一个作
285、画劳累形成的大疙瘩仍在述说着当年孤军作战的些许无奈。令他欣喜的是,中国现在终于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忙保护,“不务正业”挑重担冯骥才是作家,也是画家。20年前,在他事业辉煌的时候,他却全身心地投入到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中去,以至于招来“不务正业”的指责。对此,冯骥才表示,“我们是讲责任的一代。当看到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出现不和谐时,看到我们的精神领域有这么多的困惑时,就会毫不犹豫地守望我们的文化。”他说,作为一名小说家,理所当然要把写作当成正业,但作为知识分子,他肩上必然要挑起民族文化的重担。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遭遇外来文化冲击时,知识分子的首要任务是守望本民族的文化。“我现在是急于写我的小说,急
286、于画我的画呢?还是急于到文化的第一线去,到田野里去,到民间去?毫无疑问,我会选择后者。而且这个选择是完全凭自己的良心。”冯骥才真诚地表示。“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独特的气质、独特的传统,才能传承下去。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因为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爱。”60多岁的冯骥才有时候也会觉得很疲倦。不过,一旦有个电话打过来,说到一个好的街区或村落要被拆掉的时候,他再累也会跑去这就是冯骥才,“不务正业”的作家,守护民间文化的人。(摘自中国人物传记网)(1)下列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冯骥才不顾年高,不惜金钱,高擎起守望文
287、化的大旗,成为保护民间文化的引领者,他的动力来源于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责任感。B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及百姓对物欲的追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年轻人在语言和生活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这说明文化保护迫在眉睫。C经过长时间基层调查,冯骥才认为造成当前文化危机的原因是中国步入现代化的进程突然,进而造成知识分子对线性成长、理性思考的缺失。D巴黎的历史保护工作做得好,实际上是三位作家起了作用。冯骥才认为,中国知识分子应该自我反省,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E当有电话打过来,说到一个好的街区或村落要被拆掉的时候,冯骥才再累也会跑去一方面说明他有责任心,一方面也说明他缺乏主动性。(2)为什么说民间文化保护是一
288、项急迫的工作?请结合原文事例作简要分析。(3)冯骥才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4)冯骥才是作家,也是画家,可是他却在自己事业辉煌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到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的第一线。有人认为冯骥才这样做“不务正业刀,冯骥才却乐此不疲,你对冯骥才的做法怎么看?【答案】(1)选A得3分,选D得2分,选B得1分。(2)贵州东南部,30多万人在苏浙一带打工,面对市场冲击及百姓对物欲的追求,苗寨居民不说苗语,很多少数民族村寨的年轻人已经不穿民族服装了;在南方一些富裕的小县城,生活富足的农民在建设自己家园时赤裸裸地照搬洋文化,在村落中,修建起一座座微型的“艾菲尔铁塔”,或是小型的卢浮宫;
289、而中国的飞檐翘角、雨榭楼台早已淡出视野,退出记忆;古村落是中华文化的箱底儿。再不忙着保护民间文化,我们的根就快没了。目前仍不断有好的街区或村落要被拆掉。每点2分,答3点满分。(3)不惜花费毕生积蓄,不惜年高劳顿,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保护文化遗产与抢救民间艺术的事业之中。高擎起守望文化大旗,成为保护民间文化的旗手;参加文化保护会议和活动,亲自下乡调查文化保护情况;作画义卖募集资金成立民间文化基金会;为保护面临拆迁的“好的街区或村落”积极奔走;为保护民间文化做大量宣传工作。(4点以上含4点得满分,少一点扣2分,6分扣完为止。)(4)我认为冯骥才的做法正确。因为在中国步入现代化进程不是递进,而是突然的,
290、造成人们对线性成长、理性思考的缺失。面对市场经济的迅猛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巨大影响,如不及时保护,我国民间文化存在断裂乃至灭绝的危险。保护民族文化形势紧迫不容迟疑,在这种情形下,冯骥才全身心地投入到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中去正是肩负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是正确的做法。我认为冯骥才的做法欠妥。民族文化虽然需要保护,可冯骥才是一位作家、一位画家,他最擅长的是写作与绘画,他应该用自己擅长的方法去保护文化遗产,而不应该以年老之躯奔波于文化保护的第一线。【解析】【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
291、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
292、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为什么说民间文化保护是一项急迫的工作”,然后到文中圈定范围,逐段逐句筛选有关信息,包括相关链接的内容,然后再分条概括答案。意思答对即可。从题目的要求“请结合原文事例”,可判断答案应在整篇文本中寻找。此外还可以根据赋分值判断应答几点,一般来说,每一点的分值应取整数。这道题是最为基本的,一般是送分题,各点应找齐,能得的分数尽量的满分。本题要点主要集中在“不保护,我们的根就没了”这部分,如“贵州东南部
293、,30多万人在苏浙一带打工,面对市场冲击及百姓对物欲的追求,苗寨居民不说苗语,很多少数民族村寨的年轻人已经不穿民族服装了”“在南方一些富裕的小县城,冯骥才发现生活富足的农民在建设自己家园时竟是如此赤裸裸地照搬洋文化,在村落中,修建起一座座微型的“艾菲尔铁塔”,或是小型的卢浮宫;而中国的飞檐翘角、雨榭楼台早已淡出视野,退出记忆”“古村落是中华文化的箱底儿。再不忙着保护民间文化,我们的根就快没了”等。【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思路点拨】考生要了解全文中心意思,文章很多地方都写到了冯骥才对民间文化的重视及保护,也写到了民间文化保护是一项急迫的工作,因为民间文化
294、正处于危机状态。考生在文中找到相关的例子分条例举即可。对于筛选概括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引下到文中找答题的区域。比如本题,“为什么说民间文化保护是一项急迫的工作”,此处的作用,那就是到文中找民间文化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
295、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思路点拨】本题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归纳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事件)。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1时间变化2地点变3职位(工作)变化。4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5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
296、处等)方法:1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2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3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4关注文章的过渡句。(4)试题分析:此题开放型题目,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可以赞同冯骥才的做法,以原文中冯骥才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的观点作文理由论证观点;也可以从他本身职业角度出发,反对他的做法。当然,任何一种观点都要言之有理。【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精要点拨】探究题答题格式及层次(总-分-总)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可用“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或“我认为什么什么”,“我觉得如何如何”等句式来表述);分点陈述理由;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
297、作合理分析;整体把握,内引外联。(内引外联的解题方法:内引即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外联即由阅读的文本联想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背景及社会生活知识,进行知识的拓展迁移。)总结自己的观点;语言通顺流畅,表述规范,书写工整。了解答探究题应遵循的原则:(1)探究所持的观点应该是健康的、合理的;(2)探究要有依据,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佐证自己观点与看法的材料与依据,但又不囿于文本;(3)探究不能任意发挥,无限开放;(4)答题时一般先亮出观点看法,后依据文本进行论证、分析。24(2016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徐乾清:清水徐徐洒乾坤1月9日上午11点15分,
298、我国著名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乾清,静静地走了,悄然离开了他牵挂一生的水利事业。徐乾清的离去,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哀思,而他心系水利,为我国大江大河的治理倾注的大量心血,也深深感染着每一位水利工作者。徐乾清1925年出生于陕西城固,汉中人。汉水自西而东横贯于汉中盆地,建于秦汉的众多水利工程和灌区,真实反映了汉中盆地稻作农业的繁荣景象。1949年9月初,23岁的徐乾清从国立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被选派到泰州苏北行署水利处,开始了其一生的水利生涯。此后,从苏北到上海再辗转到北京中央水利部,他当过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过部专家工作室技术组组长并兼任苏联专家组组长的助手,在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过到后来
299、担任水利电力部计划司副司长、水利部副总工程师。60余年的水利生涯,从长江到黄河,从松花江、辽河到淮河、海河、珠江流域,徐乾清跑遍了祖国的各大江河湖泊,推动参与了全国主要江河流域规划的编制、修订、审查工作,参与了长江三峡、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的论证和审查工作,先后担任“黄河治理”“长江防洪”“西北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国家科研项目的专家组长,为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倾注了大量心血。20世纪80年代以来,徐乾清几次从宏观角度指出我国水资源短缺给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严重影响,提出了明确的对策。当“八五”攻关即将结束之时,徐乾清又敏锐地将视野投向了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的西北地区,
300、提出要尽快开展西北地区生态需水研究。在他的积极倡导下,“西北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研究”被列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该项目的及时设立和成果产出,为20世纪末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了解徐乾清的人都知道,他一生出席的大小会议无数,但每次话都很少,却句句铿锵有力。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事先他都会进行充分的论证。“徐院士的科学作风十分严谨,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每句话、每个词都非常准确。他告诫我们,对任何事情,哪怕是一个数据都不能含含糊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春宏对此深有感触。徐乾清做人做事求真务实,在全国水利系统是出了名的。徐老是总结他一生的治水经验,希
301、望能将其精华传授给后人,而这精华,就是要实事求是,要尊重科学,要遵循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治水安邦的大业。对年轻学者的请教,徐乾清是从来不吝啬的,但他也有自己的原则。平时,经常有年轻的水利科研人员在评职称、报奖等方面请徐乾清帮助推荐,而他立了三个“门规”:一是被推荐的人及其所做的工作必须是他所熟悉的;二是草拟的材料必须提前送去,他认真看完及时通知对方结果,并注明“可以签”“做修改后再签”“能否请其他专家推荐”等意见;三是凡他签过字的材料,必须给一份复印件留存。“徐老开会发言语气十分平和,且都围绕着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展开,从不以专家身份凌驾于别人之上。”同事有两个深切感受:一是“实”,
302、徐乾清向来没有空话和套话;二是“有收获”,言之有物,从不漫无边际。大家都说,徐乾清一生把名利看得很淡很淡。徐乾清一辈子不要奖,谁给他个荣誉证书,他都要着急。直到2009年9月,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这也是他平生唯一接受的个人荣誉。“我只能算是一个平庸的水利科技工作者,根本够不上专家的称号。这一生辛勤劳累有余而业绩成效甚微,不能不说是终生遗憾。”徐乾清在日记里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但我尽了我的一切能力,做了我力所能及的工作,无负农民给我的饭,工人供我的衣和生活用品;一生未做对不起社会和周围同志及亲朋好友的事。大概还算是一个可以问心无愧地度过这一生的普通劳动者。” 斯人远去,魂系水利。
303、徐乾清走了,而他为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倾注的大量心血,将永留史册。(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文依次写出了徐乾清“情系江河献身水利”“做人做事求真务实”“为师为学不计名利品范人生”三个方面事迹,为我们呈现了一位魂系水利的水利专家形象。B徐乾清的家乡位于汉中盆地,那里有许多古老的水利工程和灌区,这使他从小就对水利工程有了感性认识。C徐乾清献身水利60余年,跑遍祖国江河湖泊,不仅向国家提出针对水资源短缺的对策,也为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提出了明确的对策。D徐乾清强调做人做事求真务实,开会发言言之有物,实实在在。他强调治水要遵循客观规律,这也是做
304、好治水安邦大业的前提。E本文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详略得当,有传主语言的引用,也有传主朋友语言的引用,也有作者议论性的语句,语言生动形象,文学性强。(2)徐乾清为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倾注的大量心血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3)常言道“做事先做人”,当代大禹徐乾清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6分)(4)徐乾清总结自己的人生“辛勤劳累有余而业绩成效甚微,不能不说是终生遗憾”,请结合材料谈谈这句话给你哪些启示。(8分)【答案】(1)、C E(答C给3分,答E给2分)(2)、领导方面:担任过多项职务,为许多重大水利项目的实施指明方向并提供指导。实践方面:他跑遍了祖国的各大江河湖泊,
305、参与过多项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的论证和审查工作等。建言献策方面:多次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提出了明确的对策,还提出要尽快开展西北地区生态需水研究。技术方面:“西北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研究”,为20世纪末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写够三点即可得6分)(3)、爱国、责任感强。一生献身祖国水利事业,为祖国大江大河治理倾注大量心血。科学作风严谨。说话数据从不含糊,遇事及下结论都要事先充分论证。求真务实勤奋。治水遵循规律,说话从不浮夸。一直奋战在水利一线,考查、实践、记录,为国家水利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讲原则。对年轻学者的请教不吝啬,有原则性,立下三个“门规”。淡泊名利。“全国离退休干
306、部先进个人”,是他平生唯一接受的个人荣誉。平和谦逊。从不以专家身份凌驾于别人之上,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劳动者。(写够三点即可得6分)(4)、这是徐老的谦虚及对自己高标准要求的体现。勤奋努力就一定能做出更多的成绩。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要不知足。徐老深爱自己的祖国和水利事业,希望能为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所以不满足于已有成绩,才会觉得遗憾。谦逊朴实的表现。徐老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却从不居功自傲,80高龄依然为祖国的水利事业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谦虚平和勤奋刻苦永不满足,我们的人生也会精彩。(答案应扣住原文,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
307、此题,可从文本内容、表现手法及语言特点等角度分析判断,C项,“为解决西北地区提出了明确的对策”不恰当,原文是“在他的积极倡导下科技攻关重点项目”。E项,“语言生动形象,文学性强”不妥,本文语言平实,以叙述为主。所以选CE。考点: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人物形象和人物精神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根据文本中对徐乾清的叙述性、议论性、评价性的语句进行概括作答。例如,一生献身祖国水利事业,为祖国大江大河治理倾注大量心血,表现出了他爱国、责任感强;
308、以此类推,再从科学作风严禁、求真务实勤奋、谦逊朴实、淡泊名利、讲原则等角度归纳概括即可。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针对题干中徐乾清总结自己的人生“辛勤劳累有余而业绩成效甚微,不能不说是终生遗憾”这句话作出自己的总体评价,很明显是徐乾清的一种谦虚说法,也是对自己的高标准的要求。然后根据他的这句话,结合着徐乾清在文中的表现,联系现实,从自身角度出发,阐述自己对勤劳与业绩的感悟与理解,只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
309、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5(2016届山东滕州一中高三上10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张纯如:她用生命点亮历史2004年11月9日,一位年轻的华裔女作家在美国加州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突然离去震惊了整个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国,就有230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了这一消息,并向这位年轻的华裔女子致以敬意。近年来,还没有哪一位华人的去世在美国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她就是张纯如,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的作者,与篮球天才姚明、钢琴家郎朗一起被美国华文媒体誉为“最引人瞩目的在美华人青年”。1968年3月2
310、8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个华裔移民家庭中。纯如之名出自论语:“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纯如,意思是和谐美好,既有父母思念故国的苦涩,也有父母对女儿所寄托的期许。张纯如1989年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专业写作的道路。她的第一本书蚕丝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广受好评。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杀60周年。张纯如在此前用近三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访问了许多幸存者,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在各种触目惊心的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出版了英文版南京暴行。此书一经问世,就震惊了西方世界,在随后数年内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在童年的时候,纯如与父母谈话时,父母经常会提
311、到遥远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市里发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如何逃离那个人间地狱,滔滔长江水如何被鲜血染成了红色1994年12月,张纯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更是感到了无比的愤怒。的确有南京,的确存在大屠杀,但是为什么有人否认它?纯如为这一现象震惊了,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她为此感到阵阵心悸。对于在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来说,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年轻人都要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不过,这位当时只有25岁的女孩有一个念头:“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
312、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为了撰写南京暴行,纯如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以及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的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阅了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也通过书信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卫星回忆说,1995年7月,张纯如在南京待了25天左右,“她那时才27岁,由于气候不适应,经常感冒,但她的工作一点也不耽误。当时南京的天气很热,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以及翻阅国内资料上,每天工作时间有10小时以上。”当时担任纯如翻译的杨夏鸣副教授回忆说,“她很认真,更十分严谨,常常用美国材料
313、与中文材料核对事实。她听不大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方言,但她全录下来了。她这个人通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真觉得她有些偏执。”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最大的收获便是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的辛德勒”约翰拉贝先生,找到了拉贝详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日记。今天,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的拉贝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保存在德、日、美、中等国家的档案馆里,成为历史的见证。在完成南京暴行时,纯如有一个心愿,希望“这本书能够唤起其他作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使他们都能尽早调查、研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经历,毕竟,这些来自过去的声音正在逐年减少并终将全部消失。更为重要的是,我希望本书能够唤起日本的良知,接受
314、对这桩事件应负的责任”。年仅36岁的纯如离开了,她死前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她的墓碑上写有这样的话:“挚爱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学家,人权斗士。”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与纯如有过多次交往,他一直很钦佩张纯如的执著、知性和追求真相的勇气。他曾对记者说:“对于纯如的父母和孩子,他们失去的是女儿和母亲;对于中国人,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正直的同胞和朋友;而对于整个世界,他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实的人。”(文章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全文重点记叙了张纯如写作南京暴行
315、的经过,真实感人。语言在叙事中充满抒情的张力,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和可读性。B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发现了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并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的拉贝日记,这本日记成为历史的见证。C张纯如自杀的原因是她在收集图片资料的过程中,对人类在战争中表现的残暴人性的绝望和抑郁让她不能自拔,而且外界的压力使她整日处于惊恐不安之中。D引用一些友人对张纯如的回忆,可以使张纯如的形象更加真实,从侧面客观真实地体现了张纯如的精神面貌。E许多人不能理解张纯如这样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因为他们认为年轻人就应该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2)张纯如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她写作南京暴行
316、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3)张纯如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征?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6分)(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恐怖主义和其他暴行仍然存在,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过去沉重不堪的杀戮和侵略的历史?请结合本文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案】(1)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2)作为一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华裔后代,幼年深受父母的影响。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录的稀少,西方人对南京大屠杀的不了解让她震惊。还原历史的真相,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理解中华民族所受的苦难。揭露战争的罪恶,唤起人民热爱和平的决心。(每点2分,任答其中的三点给满分)(3)求真务实。收
317、集了各种版本的原始材料,查阅审判记录稿,书信联系老兵,寻找最原始最真实的证据。严谨认真。亲自核对事实,把她听不大懂的幸存者的方言全录下来了,打破砂锅问到底,认真到偏执的地步。勤奋努力。在南京时,不顾气候不适,每天带病工作10小时以上。淡泊名利。放弃赚钱和事业,为历史的真相写作。勇敢执着。勇敢地追求历史真相,执着写作,揭露法西斯罪行。(每点2分,任答其中的三点给满分)(4)观点一:勇敢面对并寻求历史的真相,用实际行动谴责战争,呼唤和平。张纯如执着追求历史的真实,还原历史的真相。付出实际行动,努力让人们相信历史的真相。张纯如收集原始材料,多方奔走,写成南京暴行一书,呼唤人们记住历史,为真理而战,为
318、和平而战。以史为鉴,在现实中我们也要像张纯如一样,勇于反对各种暴行,坚决抵制一切宣扬暴行的活动,并且付诸行动,维护和平。观点二:那些杀戮者和侵略者要勇于反思改错,不要企图掩盖历史的真相,篡改历史。要用实际行动向过去诚恳道歉,坚守人性的良知。正视历史,不要掩盖战争的罪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罪恶,淡化历史。为历史负责,对过去的杀戮行为做出最真诚的反省。用实际行动扼杀暴力行为的萌芽。坚守良知,当今世界和平是人之所盼,是大势所趋。有道德有良知的人,不会拥护邪恶狭隘的杀戮。(8分。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若把两种观点糅合在一起回答,亦可。)【解析】【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
319、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
320、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张纯如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她写作南京暴行的原因有哪些”,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应确定答题的区域,文章第五段是写张纯如创作南京暴行所引发的影响,而前面几段都与此无关,故答案应在后面。第六段提到“在童年的时候,纯如与父母谈话时,父母经常会提到遥远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市里发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如何逃离那
321、个人间地狱,滔滔长江水如何被鲜血染成了红色”“纯如为这一现象震惊了,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她为此感到阵阵心悸”,第七段“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第十一段提到“这本书能够唤起其他作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使他们都能尽早调查、研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经历更为重要的是,我希望本书能够唤起日本的良知,接受对这桩事件应负的责任”,找到这些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
322、,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二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点面结合。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23、【名师点睛】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归纳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事件)。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时间变化,地点变化,职位(工作)变化,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方法归纳: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关注文章的过渡句。(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人类应该怎
324、样对待过去沉重不堪的杀戮和侵略的历史”,要求“结合本文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首先要审题,一审题干出题的方向,二审我们需要答什么,三审答案的模式。本题为探究题,开放性较大。首先应表明自己的观点,可以从侵略者的角度和张纯如(被侵略者)的角度作答。比如,从侵略者的角度,应是要勇于反思改错,不要企图掩盖历史的真相,篡改历史。要用实际行动向过去诚恳道歉,坚守人性的良知;从被侵略者的角度,应是勇敢面对并寻求历史的真相,用实际行动谴责战争,呼唤和平。【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技巧点拨】探究题解答要领:探究题不仅题型开放,而且连答案也常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紧扣
325、要求,思想健康,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条理清晰,即可符合要求。做这类题,既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又要遵循“容易论证”的原则。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4)答题步骤和格式。第一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 2 3”,把理由分点罗列。最后,可加总结句,
326、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5)解答探究题应遵循的原则:探究所持的观点应该是健康的、合理的;探究要有依据,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佐证自己观点与看法的材料与依据,但又不囿于文本;探究不能任意发挥,无限开放;答题时一般先亮出观点看法,后依据文本进行论证分析。26(2016届四川彭州高三9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25分)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刘重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1925年10月,卢作孚邀约友 人,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公司成立之初
327、,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吨位为70吨的小轮船,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 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公司宗旨,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当时,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卢作孚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方针,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开辟新航线,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使公司站稳了脚跟,并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从 1930年开始,民生公司“化零为整”,逐步壮大实力,先后合并和收买了大批中外轮船,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逐出了长江上游。到1945年,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而且在东南亚、美国
328、、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抗战爆发、国难当头的时刻,他号召:“国家的抗战开始了,民生公司应当首先动员起来参加战争!”在他的指挥下,全体员工英勇投入到紧张、艰险的抗战运输中去。 1938 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长江咽喉、入川门户的宜昌积压了大批难民和从沦陷区运来的大批机器设备,急待撤往大后方。但是,按照当时的实际运力,至少需要一年才能完成。还有40天就是长江枯水期,日本飞机不断轰炸,日军节节逼近。在此关键时刻,卢作孚下令采用 “三段航行法”,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 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使航程缩
329、短了一半或大半。硬是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北碚乡村建设实验。1927年,卢作孚被任命为北碚峡防局局长。峡防局本是一个治安联防机构,但他却借此难得的平台,他与民国时期各地乡村建设实验不同,明确提出其乡村建设的目的是“要赶快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就要“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为此,他精心设计了北碚的 “乡村现代化”蓝图,“以嘉陵江三峡为范围,以北碚为中心,要将嘉陵江三峡布置成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以供中国“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经过努力,这个昔日贫穷落后、偏僻闭塞、盗匪横行的小乡镇,终于建设成为“生
330、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陶行知参观后说,北碚的建设“可谓将来如何建设新中国的缩影”。卢作孚也与晏阳初、梁漱溟一起,被称为“民国乡建三杰”。(有删改)相关链接: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公园,便酬报你一个美好的公园;建设一个国家,便酬报你一个完整的国家。这是何等伟大而且可靠的报酬!它可以安慰你的灵魂,可以沉溺你的终身,可以感动无数人心,可以变更一个社会,乃至于社会的风气。(卢作孚工作的报酬)乡村建设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苦痛,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急公众难。我们要做这样的事业,便要准备人、准备钱、准备东西、准备办法,尤其要许多人分工合作,继续不断
331、地去办。(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意义)确立公众的良好秩序,完成一切物质基础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水准,使国家成为一个本身健全的现代国家尤为吾人必须全力趋赴的的积极目的。(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作孚先生作为旧中国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胡德平发扬和借鉴老一辈民族实业家的精神和经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外国轮船分司垄断长江航运,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这直接促使卢作孚决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B为了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
332、卢作孚下令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实行分段运输,大大缩短了航程。C由于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辉煌成绩和完成抗战时期运输任务的卓越贡献,卢作孚不仅受到时人的称赞,也一直为后人所推重。D从北碚的建设实验中,卢作孚认识到,乡村建设固然需要人、财、物,需要实施办法,更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分工合作,不断努力。E在卢作孚看来,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急公众难,并为此身力行,全力趋赴。(2)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3)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
333、忘记”的人?结合情节和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案】(1)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2)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使民生公司的航运业务从嘉陵江扩展到长江;化整为零,逐步控制长江上游航运;在长江沿线、中国港口及海外都建立分支机构,使民生公司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3)精心设计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把北碚建成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区重要城镇;以北碚的实验作为“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4)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者:提出“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强国宏愿,动员民生公司员工英
334、勇抗战;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的实干家:创办民生实业公司,致力于北碚乡村建设;具有现代意识的改革家:认为建设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是建立良好秩序,注重基础建设,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目标高远、不懈追求的理想主义者:把实现个人理想与改革社会有机结合起来。【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A项,卢作孚创办民生航运公司的原因是长江上游的航运被外国轮船公司垄断,促使卢作孚创办航运公司最重要的原因了是他的爱国心,他走的是实业救国之路。选项避重就轻。另外说外国船只横冲直撞,气焰嚣张无依据。B项,“一律采用”过于绝对,因为这不包括最重要军用物资和不宜拆卸的大型机器设备,文中明确说明“最重要的军
335、用物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不用“三段航运法”。E项,偷换概念,“中国战后建设”应为“乡村建设”。把卢作孚乡村建设和中国战后建设混为一谈,“确立公众的良好秩序,完成一切物质基础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水准,使国家成为一个本身健全的现代国家尤为吾人必须全力趋赴的的积极目的。”这才是卢作孚论述的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
336、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
337、恶去随意评说。【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二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点面结合。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
338、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3)【试题分析】解答本题,一要抓住关键,迅速突破。题干要求分析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首先找到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在文章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可知本题的信息区间在最后一段。其次,分析“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分析卢作孚“乡建”的突出贡献,可结合前面的阐述,围绕“原因”或“贡献”理清文段的层次结构。最后,在分析层次的基础上提炼要点,整合答案。二要规范答题,注意采点。文章最后一段开头一句总括了卢作孚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北碚乡村建设实验。接着首先指出他的这一实验与民国时期其他乡
339、村建设实验不同,区别就在于“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所以第一个要点可整合为:他精心设计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其次,他的这一设想或目标变成了现实,把昔日贫穷落后、偏僻闭塞、盗匪横行的小乡镇,终于建设成为“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这是第二个要点。最后,通过陶行知积极评价北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来进一步说明卢作孚的重大贡献,即可作为“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答题的区域。答题区域在正文的最后一段,担任北碚峡防局局长后,卢作孚首先为北碚的发展设计了蓝图,确定北碚的发展目标,
340、并将此作为一个实验,目的是向其他地区乃至全国进行推广。其次要抓住关键信息,进行适当整合即可。【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技巧点拨】此题考查归纳人物的主要成就和社会影响,根据人物事迹,概括要点,要求观点鲜明,并能结合材料分析。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给满8分为止。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27(2016届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三上零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钱玄同:真的猛士钱玄同(18871939),原名钱夏,号疑古,浙江吴兴人,北京大学教授,“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如果钱玄同没
341、有找周树人约稿,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也许不会出现鲁迅这个名字。那是1917年,钱玄同时任新青年编辑,正在为杂志寻找合适的撰稿人。他常到位于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劝说居于此处的周树人、周作人两兄弟投稿。此时,周树人因对现实失望,正用抄古碑的方式消磨时光。他婉拒钱的约稿:“这中国好比一间铁屋子,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里面的人们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临死的悲哀。而如果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反倒使他们感到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钱玄同立刻辩驳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这段对话,被周树人如实记录在他的小说集呐喊的序言中。从这时起,周树人动笔写了抨击吃人礼教的狂人
342、日记,发表在新青年1918年4月号上,署名鲁迅,并一发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钱玄同为人之刚猛,由此可见一斑。新文化运动中,他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慷慨激昂。由于年轻气盛,甚至鼓吹过“废除汉字”,称“汉字不死,中国必亡”。他在报上与保守派论战,竟愤言道:“人到40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但钱玄同绝非有勇无谋,他提出用“国语”作文,文章加西化标点符号,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数目,采用公元纪年,书写方式改左行直下为右行横迤等,都是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的首倡。1918年,钱玄同曾与好友刘半农商议,上演了一出“双簧”。他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题为文学革命之反响一文,罗织新文化运动种种罪状。随
343、后,刘半农撰写万余言的复王敬轩书,针对“王敬轩”的所有观点一一加以驳斥,将其批驳得体无完肤。其时,这场论战引起各界强烈关注,也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战”。有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学者评论道:“在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也几乎要流血的旧中国,在跟肉体和精神均已硬化的顽固派作斗争的过程中,非有大力难开新地,非有猛士难摧敌垒。”但这个猛士却又是一个病夫。如果细细清理钱玄同的日记,可以整理出一本厚厚的病史资料。从早年留日时期的失眠、多汗、发寒热,到晚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视网膜炎,他常要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与折磨。然而,他从不讳言“死”字。1927年,钱玄同年届四十,还打算在语丝周刊上发一期钱玄同先生
344、成仁专号,他与朋友们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语调幽默。不明内情的人一见目录,信以为真,并相互转告,一时间,钱玄同的朋友、学生纷纷致函吊唁。钱玄同一生狂放不羁。在北大任教时,上课从不看一眼究竟有无学生缺席,便用笔在点名簿上一竖到底,算是全到。也从不考试,每学期末批定成绩时,便按点名册的先后,起评60分,61分如若选课的学生共40人,最后一人就得100分;若是40人以上,便重新从60分开始。随后,他在燕京大学任教,亦不改考卷,直接交与学校。学校退回,他仍是不看,也退回。于是,校方依照制度,称如不判卷,将扣发薪金,钱玄同回复,并附上钞票一包,“薪金全数奉还,判卷恕不能从命。”这个“走到哪里,哪里就
345、会响起了叫骂声”的浙江人,对人严苛,对己更甚。其文字学课讲义文字学音篇,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音韵学课的最早一部教材,但钱对其极为不满,说它“百孔千疮”,“多一个人看见,就使我心中加一分难受”。在1921年重印时,钱在再版序中“自打耳光”,列出书中的六大不足。钱玄同的最大爱好,便是逛厂甸旧书肆,只要前往,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才罢休,被人戏称为“厂甸巡阅使”。而其一生最惧之物,竟是好友刘半农家养的一条黑狗,前去做客,定要躲在刘家孩子身后,等孩子把狗引走,才敢进门。1939年1月17日,钱玄同患脑溢血辞世。文献发表署名乐颜的悼钱玄同先生一文,为其盖棺定论称:“在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之中,钱玄同的斗争精神
346、,表现几在任何一位同时代的斗士之上”(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5分)A当周树人对现实失望,找不到出路时,钱玄同给了他希望,因此周树人动笔写了狂人日记,并一发不可收,从此鲁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B钱玄同与刘半农上演的“双簧戏”,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钱玄同与刘半农分别站在新旧文化的立场上激烈辩论,改革派取胜。C钱玄同在北大任教时,不看学生是否缺席,从不考试,从不批改试卷,随意批定成绩,不遵守学校的制度,表现了他在工作学术上不严谨的一面。D钱玄同虽为新文化运动的猛士,却体弱多病,从青年到晚年,一直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和折磨,40岁时,就自己准备了挽
347、联、挽诗、祭文等,看淡生死。E本文以记叙为主,语言平实,重点突出了钱玄同作为真的猛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斗争精神,他就是铁屋中最先清醒的几个人之一。(2)钱玄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6分)(3)传文写了钱玄同许多刚猛的表现,为什么最后写他惧怕刘半农家里的黑狗?请简要分析。(6分)(4)钱玄同被誉为“真的猛士”,有多方面的原因,请从“思想”“性格”“行为”中任选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8分)【答案】(1)EA (E 3分, A 2分, D 1分)(2)成功劝说周树人为新青年撰稿,使周树人成为新文化的主将;提倡白话文,打到孔家店,在作文、标点、数字、纪年、书写方式方面提出
348、新见解,是中国文化改革的首倡者;与刘半农上演双簧戏引起关注,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仗”。(3)这样写使人物性格更加完整。文章主要表现钱玄同刚猛的性格,在这里又表现了他柔弱的一面,刚柔集于一身,体现了人的性格的丰富性。这样写更富有情趣。钱玄同在大事上刚猛,而在日常生活中却又这般柔弱,读来令人忍俊不禁。(4)爱国思想,民族责任感(思想上)。他留日归来,认为新的思想文化才是拯救民族的根本,从而担任新青年编辑,找周树人等人约稿,并站在新文化运动前列,积极推进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看淡生死(性格上)。钱玄同体弱多病,早把生死置之度外,40岁就做好离世的准备,因而他有足够的的勇气与顽固派作斗争。 喜好读书严谨治
349、学(行为上)。他最大的爱好便是逛旧书肆,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他对自己所写的讲义反复修改仍不满意。他的这种读书治学的态度使他成为时代的先驱。【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解答本题,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从传主精神和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判断,B项,将钱玄同和刘半农扮演的角色说反了。C项,“学术上不严谨”理解不当,这些都是他恃才傲物的表现。D项,是他与朋友们一起准备挽联等。故选EA。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3)
35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解答本题,应先根据对传主的理解,从人物性格和人物精神等方面分析作答,然后再从文段作用角度组织答案。由题干“写了钱玄同许多刚猛的表现,为什么最后写他惧怕刘半农家里的黑狗”可看出“写了刚猛,为何也要写柔弱”,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刚猛”是哪个方面的表现,“柔弱”是哪个方面的表现。从文中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刚猛的表现都是大事大非上,而柔弱的表现是日常生活中的,这让人物的形象更丰满,更真实,更完整,也是因为生活中的柔弱,才更显出他性格中的“刚猛”。从情节来看,也使情节更完整。考点: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
351、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有关人物精神的探究题。解答本题,首先要从思想、性格、行为等方面选取两个作为自己要阐述的方向,然后结合着传记中具体的内容,来阐述他被誉为“真的猛士”的原因,他被誉为“真的猛士”,在文中很多事例上有所体现。文中能体现他“猛士”的事例很多,例如,七、八两段就是从性格上写他的达观,第七段写他身体的孱弱,第八段写他对生死的态度。以此类推即可。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28(2016届云南师大附中高三上高考适应性月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352、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的人,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李政道大二的时候,是他破格选送去美国,当时李政道才19岁,穿着短裤去办护照,办公的人员都不相信“怎么会是个儿童?”李政道后来说“他决定了我的命运”华罗庚是初中生,是他让在清华算学系任职,又送去英国深造,华罗庚说“我一生得他爱护尽”。那是战乱烽火时代,但后来的重要科学发展所依仗的这些人,是他在那时满地焦土上栽下的桃李。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他生在上海,父亲是旧式文人,让他从小读经史子集。他幼年已经以君子“慎独”之道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对跟朋友之间“因小故而致割席”之事也写在笔下:“一时之忿,至今思之,犹有隐痛。”他讷
353、于言,但一生都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1915年,他在清华上学的时候,成立清华校史上的第一个学生团体科学会。1918,他留学美国,后来在哈佛读博士,导师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布里奇曼。他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是用X射线短波极限法精确测定基本作用量子h值。实验结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和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当时最精确的h值。这一数值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达16年之久。这一年他23岁。他27岁回国,于清华执教,执教之严也是出名的,他的课给李政道的分数只是83。他允许这学生不听自己的课“因为你看的参考书比我的更高明”,但是“你的实验做的不认真,要扣去25分”他去世后多年,亲人发现他一直留着当
354、年的那三张答卷,写在泛黄的昆明土纸上。他是清华物理系主任,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相当于要放弃了自己的专业研究来作行政的工作。因为他把聘任第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列为头等大事。从1926年到1937年,他先后为物理系和理学院聘来了熊庆来、吴有训、萨本栋、张子高、黄子卿、周培源、赵忠尧、任之恭等一批学者。吴有训还只不过是刚到校的普通教师,资历年纪都不如他,他把吴有训的工资定得比自己还高,1934年,他引荐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物理系主任一职。四年后,他力主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理学院院长一职,那时他正当盛年。冯秉铨毕业的时候,他对他们说:“我教书不好,对不住你们。可是有一点对得住你们的就是,我请来教你们的
355、先生个个都比我强。”他在1929年又组建了清华理学院,其中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地学6系。他说凡是出人才的地方,必然是科学文化最盛行、科学土壤最肥沃、科学气氛最浓厚之地。比如欧洲的哥廷根、慕尼黑和美国的芝加哥等。中国科学研究停滞数千年,第一次有了这滚热得烫手的雄心:除造就科学致用人才外,尚谋树立一研究科学之中心,以求中国之学术独立。1929年,他在一篇叫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章里说“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宜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中国在最近期内方明白研究科学的重要,我们还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试验,还不能说我们缺少研究科学的能力。惟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学研究,五十年
356、后再下断语。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他终身未娶,唯与学生亲厚,当中有一人叫熊大缜。1938年,熊突然对他说要去冀中抗日。他明知这学生在河北没有依靠相熟的人,又没有政治经验,但是国难当头,他只能送他去,熊走后,他曾“约有十余天,神思郁郁,心绪茫然,每日只能静坐室中,读些英文小说,自求镇定下来。”他唯一能安慰的一点,是他能够帮着自己的学生在后方搜购一些雷管,炸药等军用物资,看这书时,我才知道,曾经炸碎日军机车车头的TNT药性地雷,是来自熊所在的“技术研究社”的制造,而不是我们小时看的电影地雷战中由农民土法制成。建国后他仍然当过一段清华的一把手,一直到1951年。八十
357、年过去了,他在空白处栽种的一切,让我这样的后代得以生活在一个浓荫蔽头的世界上,而我却今天才知道叶企孙先生的存在。(摘编自柴静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相关链接1992年5月,叶企孙的老学生和老同事185人捐赠了几万元,成立“叶企孙奖”基金,以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1992年,海内外127位知名学者联名向清华大学呼吁为叶企孙建立铜像,1995年在清华大学校园,一代名师叶企孙的铜像立了起来。晚年,叶企孙还作了许多科学史的研究,他的一些科学史研究论文迄今还是研究科学史的样板。(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叶企孙先生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学习经史子集,以君子“慎独”之道要求
358、自己,修身自省,始终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B在那战乱烽火时代,叶企孙先生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人才,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他独到的眼光与开阔的胸襟。C,担任清华物理系主任期间,叶企孙先生把刚到校教书,资历年纪都不如他的普通教师吴有训的工资定得比自己还高,后来又力主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理学院院长一职,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D抗战期间自己的得意门生熊大填投身革命队伍,叶企孙先生积极支持他报效祖国的行动。他还想方设法在后方搜购军用物资,师生同心协力为反抗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贡献。E文章开头就说我们“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中间部分又说到“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最后写到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叶
359、企孙先生的存在”,旨在体现叶企孙先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2)文章记述的是叶企孙先生,作者却从李政道、华罗庚说起,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3)叶企孙先生的铜像终于矗立在清华校园里,表明后人对先生的敬仰和纪念。请结合材料,谈谈先生为人有哆些值得敬仰和纪念的珍贵品质。(6分)(4)在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文中,先生说“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答案】(1)(5分)DB (选D得3分,选B得2分,选A得1分,选CE不得分。)(2)(6分)李政道、华罗庚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而他们的恩师叶企孙先生却不为人
360、知,设置悬念,由此引出下文,启人思考;(2分)突出体现了作为教育家的叶企孙先生的眼光及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2分)李政道、华罗庚深情的话语既表明了先生善于培养人才,也表达了学生对先生的敬仰。(2分)(3)(6分)献身科学,积极探索,研究成果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多年。晚年研究科学史,一些科学史研究论文迄今还是研究科学史的样板;虚怀若谷,无私奉献,团结同事,聘请了一批优秀学者到清华物理系任教;关爱学生,悉心教导,鼓励帮助,为学生成才铺路;热爱祖国,在国难期间,用实际行动和侵略者进行战斗。(每答对一点得2分,答任意三点即可)(4)(8分)这是先生对我们民族苦难深重的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审视之后的觉悟。叶
361、企孙先生生活的时代中国可谓内忧外患:外有列强侵略,遍地烽火;内则积贫积弱,被动挨打。先生痛感科学不兴,国家不强,民族难立。故有此深刻的认识。这也是先生对中国科学界之同仁的激励与鞭策。在有人对我们民族研究科学的能力持怀疑态度之时,先生并未轻言放弃,而是希望同仁充分认识到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努力钻研,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华民族是有无穷创造力的民族,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更是先生及几代科学家科学强国的美好愿景。在完成我们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今天,科学强国,实干兴邦已成共识。(答出前两点各得3分,答出第三点得2分)【解析】【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
362、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此题都是涉及文章细节的题目,需要逐项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排查。回答本题,需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先审清题干“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的要求,后把备选项与文本内容逐项比对,防止发生史实表述错误、分析感知不当等错误,在此基础上判断对错。(2)试题分析:题干说“文章记述的是叶企孙先生,作者却从李政道、华罗庚说起,这是为什么”,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题干中已经给出了暗示,“文章记述的是叶企孙先生”这是文章
363、的目的所在,“作者却从李政道、华罗庚说起”显而易见应是为前者服务的,而“从李政道、华罗庚说起”显然就是为了引出下面的“叶企孙先生”;然后再看写这二人的内容,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叶企孙先生对这二人所做的事以及这二人的成就,一是这二人所说的话。从前者来看,这二人的成就体现出叶企孙先生的贡献;从后者来看,二人所说的话体现出对叶企孙先生的敬仰。【考点定位】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易错警示】这类题目考生往往会丢三落四,一般只想到结构上的作用,而忽略了内容的作用。比如本题,可能学生都能答到“引出下文”,却答不出引出下文的什么;更多的同学不会结合具体的内容体会段落的作用,不知道到文中找出写李
364、政道和华罗庚的内容,在具体分析这些内容和下文的关系。遇到这样类型的题目,考生一定要耐下心来,回归文本找到内容,再概括内容,先看写了什么内容,再看内容本身表现了什么;然后再看这一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传记类文学中也会考查人物的形象,只是它的提问方式与文学类文本有所不同,但是答题的方法大致一样。考生应先根据题干中的具体要求(比如是关于哪个方面的、哪个时期的)到文中找到答题的区域,再看有否作者或他人直接作出评价的词语,这样词语是可以拿来使用的,最后依据找到的内容进行概括。组织答案的时候要注意分条陈述,陈述的时候要注意采取总分的形式。(4)试
365、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这是先生的一句话,考生应先到文中找到说出这句话的语境,然后结合语境再理解其含义。这句话针对的小环境是“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宜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中国在最近期内方明白研究科学的重要,我们还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试验,还不能说我们缺少研究科学的能力”,针对的大环境是后面当时的“多灾多难”的现实;同时这句话本身也流露出先生的渴望。【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本题是考查句子的含义。此类题目的解决方法有:关键词分析法、句子结构分析法、语境分析法、
366、句子特色分析法。对于本题中的这个句子,主要应采取语境分析法。考生一定要牢记一句话“以文解文”,文本是答案的来源。找到句子所在的语境,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再来分析句子的含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29(2016届云南玉溪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5分)史学泰斗何炳棣孔子说过,一个人的血气与他的年龄有内在关系,少年之时,血气未定,壮年之时,血气方刚,老年之时,血气既衰,其行事特点也应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血气是笼统说法,若细分起来,似应包括体质、精力、斗志在内。常人大多如孔子所说,所以老年人通常与和蔼可亲、慈祥平和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但是,也有例外。何炳棣青少年时代志存高
367、远,由南开中学到清华大学,勇猛进取,成绩优异;壮年时代,在欧美学术界东征西讨,成就斐然,为一代名家;到了耄耋之年,宝刀不老,思考大问题,开辟新领域,鸿篇迭出,新见纷呈。所写回忆录,亦是大气磅礴,滔滔雄辩,气势如虹。岁月的风雨,似乎一点也没有消磨他的血气锐气,他永远是那么精力旺盛,一往无前。何先生祖籍浙江金华,1917年生在天津。其父为前清秀才,曾习日文及法政,在宁波、天津等地担任法官,到48岁时才有了独生儿子。少年何炳棣在父亲的呵护和督责下,自小就对史学和英文有了兴趣,并打下了基础。父亲是有志气、有眼光、懂教育的人,他用生动的历史故事培养儿子的兴趣,在儿子读小学时就叫他到夜校里学习英文,在儿子
368、读中学时又叫他圈点史记。父亲谆谆教育儿子要有大志气,好好读书,进清华,留洋。宏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问题意识,扎实的资料功夫,是何先生成功的重要因素。他的博士论文英国的土地与国家,18731910,所引史料多为第一手资料,令答辩老师大为叹服。以后,他的研究领域回到中国,举凡上古土壤结构、耕作方式、先秦思想、六朝城市、宋代土地、明清人口、会馆制度、扬州盐商、甘薯花生玉米等农作物之传入中国,都是他的课题,其中相当一部分论文发表在世界一流学术杂志上。几乎所有课题背后,都有他宏大的学术关怀,有的开宗立派,自树一说,如写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东方的摇篮,对中国文明的起源提出独到看法;有的推陈出新,前进一步,
369、如写中国会馆史论,对会馆的创设年代、社会功能的研究都在日本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推进一步;有的考证翔实,廓清迷雾,如写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遍检北美各大图书馆近四千种方志,并搜集登科录、同年齿录,得出许多不易之论,中国历代土地数字考实中的数据则成学术定论。自学进修,永无止境,是何先生成功的另一因素。人生也有涯,学也无涯,要懂得那么多知识,殊非易事,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持久的坚韧性是办不到的。在何先生那里,从没有什么学科壁垒,需要什么就补什么,考古学、地质学、人类学、生物学、训诂学,他都有涉猎。在回忆录中,可以时常看到他向人请教的记载。最具典型意义的是关于中国农业起源的辩论,即古代华北地区到底是实行
370、“砍烧法”的游耕制,还是村落定居的定耕制,事涉“蒿类孢粉”与土质关系等极为专业的学问,令外行人望而却步。何先生则专门向美国地质学权威请教,获得了有力的学术支撑。如果一个聪颖的人,自信的人,成功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脾气急躁的性情中人,则免不了得一“傲”字。何炳棣正是这样。在他读小学时,老师就诫勉他“如能爱众亲仁,则美玉无瑕矣”。何先生到老感慨,自己往往与中外学人不能和谐相处。这样的人,远望可畏,近看可敬,因为他真。读了回忆录,你会不时地为他的真诚所感动。他忆父亲,忆老师,忆同学,忆好友,一片真情。他回顾自己,剖析自己,一片诚恳。回忆录的写作,也是极其认真,一字一句,自出机杼,有些数据、资料,他还一
371、一核对,自称原原本本、坦诚无忌、不亢不卑。特别是书中对雷海宗先生的回忆,述其博学、卓识、真诚、宽容,师生之间的交往,对其学术地位的评价,自称一生受雷海宗影响至深且巨,字里行间浸润着对恩师的无限深情,令人读后感慨不已。(选自文汇报,有删改)相关链接:何炳棣(1917-20120607),浙江金华人。1938年清华大学毕业,1944年考取了清华第六届留美公费生,1945年底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洋史,195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史博士学位。之后,何炳棣先生逐渐转入国史研究,成绩斐然。1966年,何炳棣先生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79年,何炳棣先生被选为美国艺文及科学院院士。代表作:明初已降人
372、口及其相关问题明清社会史论东方的摇篮读史阅世六十年等。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何炳棣在历史学方面建树颇多,其主要原因是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用生动的历史故事培养了他的兴趣。B本文开头引述孔子关于血气与年龄关系的论述,为评价何炳棣的“血气”张本,同时衬托出何炳棣卓尔不群的个性。C他研究中国的历史,上古土壤结构、耕作方式,乃至明清人口、会馆制度等都是他涉及的内容,可见其资料功夫之扎实。D何炳棣为了在关于中国农业起源的辩论中让自己的观点更加可靠,专门向美国地质学权威请教,其求知欲于此可见一斑。E本文撷取了传主的若干人生片段,既全面地揭示了他成
373、为史学泰斗的原因,也真实表现了传主令人遗憾之处“傲”。(2)请简要概括传主何炳棣的形象特点。(6分)(3)从文中看,何炳棣成为史学泰斗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请简要概括其中的主观原因。(6分)(4)何炳棣在史学界取得斐然成就给你的学习带来了哪些启示?请选择一个角度,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案】(1)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2)锐意进取,耄耋之年仍思考大问题,开辟新领域,鸿篇迭出,新见纷呈;视野宏阔,问题意识敏锐,资料功夫扎实,求知欲强,在史学界成就斐然;至真至性,对人对事一片诚恳。(6分)(3)自幼对史学产生一定的兴趣,有相应的知识基础;有良好的研究习惯
374、,视野广阔,善于发现问题,踏实治学;勤于钻研,学无止境。(6分)(4)要有踏实诚恳的求学精神。何炳棣为了在关于中国农业起源的辩论中让己见更有学术水准,专门向美国地质学权威请教;在何炳棣那里,从没有什么学科壁垒,需要什么就补什么。他遍检北美各大图书馆近四千种方志。正是由于在学术上的踏实诚恳,何炳棣才无畏那些跨学科的难题,在学术问题上廓清迷雾,取得佳绩。我们在学业上也应培养踏实诚恳的求学精神,如此才能弥补不足,不断进步。(如,从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要学会发展自己的兴趣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8分)【解析】【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概括中
375、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
376、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2)【试题分析】作答此题,要注意理清文章是从哪几个角度来为何炳棣作传的。通过划分层次可知,本文分三个部分讲述了何炳棣的事迹,第一部分讲的是何炳棣老而弥坚的进取精神;第二部分讲的是何炳棣成功的原因,从中可提炼出其“视野宏阔,问题意识敏锐,资料功夫扎实,求知欲强,在史学界成就斐然”这一形象特点;第三部分讲的是
377、何炳棣至真至性的性格特点。分析出了这些内容,答案也就不难得出了。【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分析人物形象应抓住故事情节、社会环境等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等具体描写,进行多层面的分析,同时注意其思想性格的多重性。人物形象常用的评价方法:首先总体评价,而后从不同侧面分别说明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征。规范回答: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
378、,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规范回答:分两步走,第一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二步分点整合答案。(4)【试题分析】谈传主的成功给自己带来的启示,选择角度提炼观点很重要。考生作答时要注意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角度,提炼观点时,要注意观察文中所能提供的信息是否充分,对缺乏有力佐证的观点最好进行调整。作答时,要注意先列观点,后列佐证,最后联系自身进行阐发。【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名师点睛】这类题目看似很自由,可以任意谈论自己的观点,“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其实这是设题者给考生设置的一个“温柔的陷阱”。无论是从作者的角度来答题,还是从自身的观点入手,答案的依据都应在文中或者仅仅围绕文本。同时本题很有时代意义和生活感,无论学生能否读懂本文,该题都可以说上两句。- 10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