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本专题内容有:第一专题 世界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第二专题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第三专题 三农问题第四专题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第五专题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第六专题 亚洲的崛起第七专题 改革开放 第八专题 党的建设第九专题 中国古代经济繁荣的经济 领先的文明第十专题 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制度的革新 进步的保证第十一专题 统一的旋律 有效的管理第十二专题 灿烂的文化 和谐的交融第十三专题 野蛮的侵略 文明的碰撞第十四专题 悲怆的旋律 痛苦的历程中国的现代化历程第十五专题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第十六专题 中国古今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化第十七专题
2、系列热点小专题第一专题 世界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考点1中国古代启蒙民主思想的产生一、原因 1、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渐趋衰落。 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3、思想上,理学走向极端,激起人们的批判。 二、表现 1、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为“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2、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震动了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想兴起有一定影响。 3、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他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4、王夫之以发展的眼光看
3、待历史,提出政治上要“趋时更新”,其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三、影响 冲击着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重要表现。 考点2 中国近代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的斗争一、洪仁玕的民主思想 资政新篇主张以法治国、设新闻官、公众选官。 二、早期维新派的民主思想 郑观应主张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变法中准许官民上书言事,设立报馆学会等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政治措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发展资产阶级
4、民主政治起了积极作用。 五、“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的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六、抗战后争取民主的斗争 中共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促成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考点3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着该制度初步建立。 三、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中国依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
5、自治。 四、一国两制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先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考点4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一、英国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保障议会权利,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 二、美国 1、1776年,独立宣言,马克思把它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为美国民主化进程作了思想理论到制订法律的准备。 2、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部资产阶级宪法,确立美国是三权分立的联邦总统制国家。 三、法国 1、人权宣言提出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有重大意义。 2、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3、1804年
6、的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第二专题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考点1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一、西汉开通两条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开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大秦。 意义: A.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B.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C.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 汉武帝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广东印支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意义: A、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 B、从
7、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范围。 二、唐朝丝绸之路的拓展 1、陆路方面:隋唐时期陆路上的“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东起长安,经中亚,一条至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另两条至地中海进入欧洲、或西北行进入欧洲。 2、海路方面:从广州出发,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 三、明朝郑和下西洋 1、目的 宣扬国威,宣传明王朝的强盛。 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为宫廷购回奢侈品,即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概况: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3、特点:
8、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 不是发展海外贸易,采取的事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 4、历史意义 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极大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与欧洲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早半个多世纪。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对外贸易,导致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其结果必然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考点2 新航路的开辟一、背景和条件 1、原因 经济根源
9、:15世纪以来,随着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造成货币需求量的增加。 社会根源: A.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 B.马可波罗游记驱使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 客观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阻碍了东西方贸易,促使欧洲人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2、条件 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如“地圆学说”的流行。 科学技术的发展,如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罗盘针的广泛应用,武器装备的改进等等。 中央集权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大力支持远洋航行。 二、经过 1、1488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2、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3、1492年哥伦布
10、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4、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三、影响 1、引起了“商业革命”: 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欧洲与亚、非贸易扩大与美洲联系开始。 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起了“价格革命”: 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造成金银价格下降,物价猛涨。 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争夺,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考点3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含义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
11、 二、形成过程 1、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西欧的西、葡、荷、英、法进行殖民征服,亚、非、拉、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葡萄牙:1500年占领巴西;但葡萄牙扩张的主要方向在非洲和亚洲。 西班牙:主要目的是掠夺金银。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占领子除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16世纪六、七十年代又占领了亚洲的菲律宾。 影响 A.欧洲的殖民统治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印第安人几乎灭绝,土著劳动力锐减,由此又引起丁罪恶的奴隶贸易。 B.流人欧洲的巨额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 对亚非来地区:政治上欧洲殖民
12、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经济上伴随政治霸权而来的是经济的剥削和掠夺;思想文化上由于基督教和西方文化的渗透,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对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有利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来到中国边疆进行侵略活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经济上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为清朝人口快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思想文化上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局面。 2、初步形成:工业革命后,资本
13、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抢占原料场地,拓展殖民地,亚、非、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 原因 A.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产阶级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根本原因。 B.经济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空前强大。物质条件。 C.资本主义各国竭力推行对外扩张政策。 概况:(见课本) 对外扩张的影响: A.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原料、市场)。 B.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客观上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 3、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瓜分世界的
14、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三、评价 1、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2、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客观上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世界贸易额的增加。 3、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地区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输出资本的场所,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对它们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掠夺,使它们陷入更加落后的状态。 考点4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一、含义资本主义世界市
15、场是指通过对外贸易使各国市场联系起来的总和,它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涵盖。 二、形成 1、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西欧国家贸易范围扩大,世界市场已显雏形。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扩展至美法德俄等国,促使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国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场地,把亚、非、拉许多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使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从反面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3、最终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
16、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从此一统天下,在经济上世界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 三、影响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亚非拉国家经济上饱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是这类国家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灾难深重的总根源。 3、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近代化的进程。 4、加剧了列强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斗争,并形成了错综复杂、囊括全球的国际关系。 考点5 布
17、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与崩溃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1、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英国经济遭到严重削弱,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支持。 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2、形成:1944年夏天,44国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签订了几个协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4、实质: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5、影响: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美国控制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促进了战后资本
18、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原因: 70年代,西欧、日本经济发展,商品大量涌入美国,美国的贸易逆差扩大。 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减少,美元实际贬值加剧。 1973年石油危机的冲击。 2、表现:1973年,美国再也无法按固定价格兑换黄金,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资本主义各国相应也不再承担维持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3、影响: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考点6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一、经济全球化 1、含义: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
19、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原因: 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 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根本动力)。 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3、本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4、影响: 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由于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等问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
20、定发展。 二、经济区域化 1、表现:;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影响: 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促进参加国经济的发展。 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形成多级世界。 使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 对经济全球化具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三、中国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 1、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三专题 三农问题考点1基础知识三农指农业 、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 一、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1、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
21、、石、骨、蚌所制,极少量青铜农具。 2、春秋战国时期: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推广,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3、秦朝时,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4、两汉时期,西域用上了中原传去的铁农具。 5、魏晋南北朝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灌溉用)。水碓、水磨应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嘉裕关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犁耕法。 6、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筒车(灌溉用)。 二、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3、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4、北宋中期:王
22、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 5、明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休养生息;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 6、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三、我国古代重大水利工程 1、春秋时已经有邗沟;春秋楚国孙叔敖修芍陂。 2、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在成都修筑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修筑郑国渠。 3、秦朝开通了灵渠。 4、隋朝开通大运河 目的:巩固统治、对江南的掠夺、巡游,对高丽战争的需要等。 概况 A、构成: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B、规模:全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 影响 A、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巩
23、固统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B、开通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五、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吴、越等)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 2、秦汉时期: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当地经济有所发展。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南移打下基础。 原因: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
24、术。 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些统治者推行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4、隋唐时期: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原因。 隋朝大运河开通促进了经济发展。 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 5、五代时:继续南移。 6、南宋时:南移完成,标志:“苏湖熟,天下足”。 7、明清时:南方经济重心得到巩固与发展表现:江南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 六、关于土地兼并 1、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封建制度本身无法克服这一问题。 2、影响 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加剧社会的贫富
25、悬殊,激化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 造成农民普遍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地主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阻碍资本主义的萌芽。 七、关于重农抑商问题 1、实施的原因 农业产品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会加据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而经营店铺、作坊等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 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 其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较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 2、表现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汉初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抑制商人。 隋唐沿用均田制,轻徭薄赋,实行租庸调制。 王安石变法
26、中的理财措施都有利于于农业的发展,同时限制了商业活动。 清初实行更名田等恢复经济的措施,对资本主义萌芽进行压制。 3、评价 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重农抑商的政策就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考点2中国历代土地制度一、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 二、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质是国王私有制,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三、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
27、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 1、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 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影响: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废除:1950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屯田制: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等实行过屯田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无
28、地农民,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均田制:始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后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唐玄宗时国家无地可分,均田制崩溃(这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之一)。 更名田:1669年,康熙帝宣布把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叫“更名田”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其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四、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 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天朝亩田制度。 内容: A、土地问题: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分配问题: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特点:绝对的平均主义。 评价:突
29、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以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结晶,但这种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 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评价: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 A、内容: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的有制。 B、意义: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
30、,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作用: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五、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 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 意义: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
31、改造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
32、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考点3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一、春秋末年: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 1、含义:“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初税亩”是指无论公私田,按实有亩数收税。 2、实质:承认土地私有制。 3、影响: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转变。 二、汉朝:编户制度 1、含义: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当时农民的负担有:田租(土地税)、人头税、更赋、徭役、兵役等。 2、特点:田租轻而人
33、头税重。 3、影响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 编户齐民赋税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三、隋唐:租庸调制 1、原因 吸取隋亡教训。 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当务之急。 2、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 3、指导思想:轻徭薄赋。 4、内容 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的谷物,叫做“租”。 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 不去服役,可用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 作用 A、保证农时,赋役负担相对较轻,许多荒地开垦出来。 B、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证,府兵制巩固,国家富强起来。 四、唐中后期
34、两税法 1、原因 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两税法。 2、实行: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3、内容 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作用: 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 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扩大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5、局限 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 大地主隐瞒财产
35、,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政府征收额外杂税,农民负担沉重。 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 地位:两税法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 五、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1、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作用: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2、方田均税法内容: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收取赋税作用: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 3、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 六、明后期:
36、张居正一条鞭法(1581年) 1、背景 明朝中期,农民赋税负担过重,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 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2、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3、内容 赋役合并,征收银两。役银入亩,丁亩分担。 4、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七、清: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1、措施 1712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
37、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2、影响: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减少,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理解:这一制度的实行,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小结: 1、以税种来分类: 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有: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38、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初税亩、相对而衰征、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 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特点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 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 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考点4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
39、政策一、英国的圈地运动评价 1、实现了英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导致了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其实质是英国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运动。 2、圈地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圈地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一起充当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工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本主义性质的大农场和大牧场有利于革新技术和改良推广新品种等,有利于工业革命条件的成熟。 3、圈地运动对农民而言是一场灾难。 二、法国的土地政策:小农经济大量长期存在 1、原因: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形成法国农村的小农经济。 2、影响 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赢得
40、了农民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是法国大革命相对彻底的表现之一。 给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农业中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优势,影响了雇佣劳动力的来源,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三、美国的土地政策1、内容: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规定美国公民只要交付1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一块相当于64公顷的土地,边疆耕种五年以上,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2、影响 使北方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很快扭转了战局,为北方战胜南方提供了基础。 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四、日本的土地政策: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影响:从法律上保障了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1、 五、俄国的土地政策: 1、废除农奴制,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出钱赎买。 2、影响: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不是无尝得到土地,改革不彻底。第四专题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考点1基础知识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民,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剥削压迫人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孟子主张施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还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3、唐太宗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反复强
42、调“存百姓”的思想,轻徭薄赋,励精图治,出现“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二、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环境1、战国时期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2、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因过度开垦造成环境破坏。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环境破坏的状况有所缓解。原因:中原战乱,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因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扩展。4、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圩田更加普遍。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破坏。5、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激增,与水争地的现象更加普遍,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显露并激化。6、近代对来的科技革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严重。我们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
43、道路。考点2我国古代的治乱兴衰一、理解所谓治世或盛世,只是相对来说,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但农民仍然遭受严重剥削,生活艰难。这些治世或盛世,绝不是农民的理想社会。我国古代的盛世或治世主要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周武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1、贞观之治原因A.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朝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历史原因)。B.唐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励精图治(根本原因)。C.唐太宗的个人作用也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因素(主观原因)。D.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原因)。表现: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亡教训,正确认识君民关系,善于招贤纳谏,调整统治政策。
44、经济上沿袭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政治上采用隋朝三省六部制;文化教育上推行隋朝科举制;民族关系上,通过军事、行政、和亲等方式,有效地实行了对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从而使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措施(唐太宗的主要政绩)A.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B.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C.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影响:唐太宗采取的各项积极措施,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其政治经济、用人制度和民族政策一直影响到武则天和唐玄宗前期,为唐朝的持续发展和“开元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评价: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
45、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贞观之治的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并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治世的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的之上的。2、周武之治(武则天的统治)措施A.重视发展农业生产。B.破格用人,发展科举,创立“自荐”求官制度。效果: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3、开元盛世原因A.唐玄宗结束了政局动荡混乱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B.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重用人才。C.人民的辛勤劳动。表现:政治较为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措施(唐玄宗的主要政绩)A.选贤任能
46、,改革吏治。B.大力发展生产。C.限制佛教。D.实行募兵制。E.大兴文治。4、康乾盛世原因A.康熙帝“更名田”,雍正帝“摊丁入亩”,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的活跃创造了条件,为盛世局面奠定了经济基础。B.清初,国土辽阔,政治统一,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和巩固,与内地的联系加强,有效抵御了外来侵略,为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了保障。C.康、雍、乾三位皇帝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的开创者和维护者。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评价:从中国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康乾盛世”的发展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值得肯定。从世界横向发展来看,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英、法、美等
47、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近代的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因此,“康乾盛世”与世界潮流相比不宜夸大。二、盛世的一般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文化繁荣、民族关系融洽、对外关系发达。三、盛世出现的一般原因:1、前朝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使统治阶级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根本原因)。2、封建统治者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如善于用人和纳谏,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等。3、统治者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使社会比较稳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4、统治者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
48、,国家统一,中外交流频繁。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他们是盛世局面的直接创造者(直接原因)。四、对盛世的正确认识:封建盛世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封建社会的进步。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尤其是广大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没有变。统治者采取的了些宽松政策,从本质上讲是为缓和阶级矛盾,从而达到为维护其长久统治的目的。五、盛世给我们的启示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2、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3、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4、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5、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等等。六:乱世:古代农民战争
49、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一公元前20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2、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18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并利用宗教号召和发动的农民起义。3、隋末农民起义(611618年) 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起义。4、唐末农民战争(875884年) 领导人先后有王仙芝、黄巢5、元末农民战争(13511368年) 带有很浓的民族战争色彩。6、明末农民战争(16281644年) 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标志着农民战争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第五专题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一、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
50、发展生产。(2)战国:秦国商鞅改革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3)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复故爵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抑制商人;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帝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鼓励农耕。(4)东汉:多次下达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令;减轻赋税,田租恢复到三十税一;鼓励流民返乡垦荒种地;裁并地方官衙,削减官吏,复员军队,大批劳力返乡从事农业生产。(5)三国:曹魏,重视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积极发展西南经济。(6)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重视水利(7)北周:武帝释放奴婢;严惩隐瞒田地户口的官僚大族;强制僧尼还俗从事农业生产(8)唐:太宗
51、,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玄宗,大力发展生产(9)五代十国(南方):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抵御钱塘潮(10)五代(后周):世宗,招抚流民,垦种荒田;核定田亩,均定租赋,减免苛敛;裁汰僧尼,使政府控制的土地和劳力大为增加(11)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12)辽:大力发展农业,采取赐贫农耕牛,垦荒免赋等措施(13)西夏: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有完备的灌溉系统(14)金:迁汉人到东北垦荒,促进当地农业发展(15)元:元世祖重视农业,中央设立大司农司负责
52、农业和水利,颁发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16)清初:康熙实行更名田,鼓励垦荒;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二、农业发展表现1工具进步(1)原始社会元谋人、北京人制造和使用旧石器;山顶洞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钻孔技术;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生产工具更加进步,骨、石器种类很多(2)奴隶社会: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3)战国: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4)秦朝: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
53、西),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5)汉:铁农具样式增多,使用广泛,西域和珠江流域用上了铁农具;耕犁安上了犁壁,比欧洲早1000多年;赵过发明耧车(6)魏晋:(北方)曹魏时马均发明翻车;(7)隋唐:筒车,曲辕犁;(8)北宋:圆头尖头的犁铧出现;使用人力操作的踏犁;2农作物推广(1)原始社会:河姆渡种水稻;半坡种粟,蔬菜和麻(2)奴隶社会:商周种五谷(3)汉:稻麦种植推广,东汉出现双季稻(4)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推广到江淮地区,(5)元:农作物品种增多,(6)明清: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在明代引进,清代推广3 经济作物(1)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茶园规模大,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54、(2)五代十国(南方):普遍种植桑茶等经济作物(3)北宋: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4)元:棉花种植遍及南方(5)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推广到江北;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4 农业技术(1)商周时: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2)战国:牛耕得到推广,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3)汉:牛耕广泛推广; 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一牛挽犁牛耕法出现。耕作技术进步:在干旱地区推广代田法,及时收割,优选种子,水稻育秧移植技术5 水利(1)春秋战国:中原地区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孙叔傲修芍陂;秦国蜀守李冰修都江堰 ,郑国修郑国渠。(2)汉:
55、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如:漕渠,六辅渠,白渠;江淮江汉之间以修建天然陂池为主;东南以排水筑堤为主;西北修建坎儿井;汉武帝汉明帝时,大规模治黄;(3)魏晋:(江南)农田水利兴修增多;(北方)马均发明翻车;曹魏兴复了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要求,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4)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不少水利工程;(5)五代十国: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6)西夏: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有较完备的灌溉系统(7)元:中央设大司农司负责农业和水利6 江南农业的发展(1)魏晋表现:开发范围扩大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及岭南和闽江流域;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
56、进步;农田水利兴修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的产粮区原因: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南迁,充实江南劳力,带来先进技术,南方民族融合,统治者重视农业,南方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农业生产(2)隋唐: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圩田普遍,放火烧山现象很多;江南成为粮食重要产地,安史之乱之后经济中心开始南移;(3)五代十国:表现: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圩田发展;粮食产量提高;普遍种植桑茶等经济作物原因: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南迁,增加南方劳力,南方统治者采取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4)南宋: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三、中国古代农业
57、发展的基本条件:1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 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3 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
58、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4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四 赋税制度(一)过程1 夏商周:贡赋制度 分封的诸侯必须定期朝见天子,交纳贡赋 是赋税制的雏形。当时还没有土地税或地租2 春秋: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59、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3 秦汉:编户制度 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4 隋唐:(1)租庸调制 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纳绢代役(纳绢或布代役)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2)两税法 分为夏秋两季征税。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统一税制,扩大征税面,保证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放松人身控制,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为主,是赋税制度的变革和进步。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激化了阶
60、级矛盾5 北宋: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向应该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规定官僚也要交纳役钱。清查隐瞒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 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募役法减轻农民负担,保证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增加政府收入,因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被废除6 明后期:一条鞭法 把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和人丁的多少收税,纳银代役的规定,简化赋税名目和征收手续,反映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7 清前期:摊丁入亩 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地丁银;废除了长期存在
61、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刺激人口的增长(二)特点1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直至取消人头税(两税法)2 征税形式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一条鞭法)3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两税法)4 征税对象由征收实物为主到征收货币为主(以一条鞭法为标志)5 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代役(以“庸”为标志)6 商品税逐渐加重五 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1 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在商朝时已经存在,西周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广。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种并剥夺奴隶的劳
62、动果实。井田制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2 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他们。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一个重要原因。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汪洋大海。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贵族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制经济一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63、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大致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等。均田制主要在北魏、隋唐时期实行,其主要特点有: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和劳动力,这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并不触动贵族地主的利益;受田农民必须纳租调服役,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六 土地兼并问题A 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土地兼并是其基本特点,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在封建社会不可能根除土地兼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B 原因:1、允许土地买卖是其根源。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3、人们观念的影响。4、国家政策的局限性。C 影响:政治上,
64、1、削弱中央集权。2、使大批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经济上,1、国家财政收入锐减。2、加剧农民的贫困,影响购买力,制约市场的扩大。3、影响人们的观念,将财富用于购买土地,影响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成为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严重障碍。七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制度(1)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土地政策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B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民主”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办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
65、的目的C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中国土地大纲,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终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2)建国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A 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B 社会主义改造 背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
66、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C 人民公社化 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惩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内容:坚持土地公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八 古代农业的成就和局限中国以农立国 第一,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
67、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第二,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第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68、九 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1、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由北方草原向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五胡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北方人民南迁,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如东汉末年、唐朝中期、两宋之交。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2、人口迁移的原因: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
69、致人口被迫迁移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边防。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4、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耕地面积扩大,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种植,粮食产量增加,封建经济恢复发展。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制度,刺激人口增长。疆域版图的扩大和巩固。5、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建设。(上山下乡)农村大量人口自发移向上海、北京
70、、广东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民工潮”)第六专题 亚洲的崛起考点1亚洲革命风暴 一、起因 19世纪上半期,列强加紧侵略,亚洲许多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二、性质 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三、史实 1、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起义。 2、阿富汗人民反对英国侵略军起义。 3、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4、中国太平天国起义。 5、印度民族大起义。 后三次起义将亚洲革命风暴推向顶点 四、意义 1、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封建势力。 2、表达了广大人民不畏强暴,要求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勇气。考点2亚洲的觉醒 一、起因 19世纪末2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二、性质
71、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运动。 三、特点 不仅包括下层人民的反帝反封建起义,也包括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四、史实 1、朝鲜1907年开始的义兵运动。 2、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3、20世纪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4、伊朗、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 考点3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一、鸦片战争 英国发动(18401842年),清朝爱国官兵和三元里人民奋起抗英,中国失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发动(18561860年),中国失败,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三、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发动(18941895年),丁汝昌等抵抗,中国失败,半殖民地化程
72、度大大加深。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美等八国发动(1900),清军和义和团联合抵抗,中国战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考点4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一、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2、兴起 中共:发表宣言,提出发动群众斗争,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组织东北抗日武装斗争;领导一二九运动;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 国民党内爱国力量: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十九路军抗日反蒋;张杨发动西安事变。 二、日本全面侵华的暴行 1、侵占领土:占领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大片
73、领土。 2、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30万同胞遇害。 3、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扶植汉奸政权、经济掠夺、奴化教育)。 4、对敌后根据地的扫荡蚕食,实行三光政策。 三、中国坚持抗战胜利:抗日战争三阶段 1、防御阶段(1937.71938.10) 2、相持阶段(1938.101945.8) 3、反攻阶段(1945.81945.9) 四、抗战中的两个战场 1、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抗战比较积极,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是正面战场四大会战。 相持阶段,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正面战场形势严重恶化,豫湘桂战役大溃败。 2、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 抗战初期,八路军、新
74、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相持阶段,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1945年8月,毛泽东号召举行全国规模的大反攻,各解放区发起反攻,迅速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五、抗战胜利的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国际地位的提高。 考点5二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 一、日本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 1、概况 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1987年,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
75、之首。 2、原因: 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 3、影响: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世界格局开始朝着多极化的方向演变。 二、新加坡、韩国经济的发展 1、概况: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韩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2、原因 抓住机遇,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 积极参与国
76、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3、弱点:过分依赖外资。 三、印度经济的发展 1、政策: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混合发展”。 2、成就: 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 在科技方面取得较大成就。 3、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矛盾、宗教矛盾。 四、西亚产油国经济的发展 1、前提:1960年,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逐步摆脱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将石油工业收归国有。 2、特点:基本特点发展不平衡,富国与穷国反差大。最大特点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 3、方式:利用石油资源来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 4、措施: 提高石油价格和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粮食自给率。 5
77、、结果: 沙、科迈入世界富国行列。 两伊富裕程度仍低于海湾石油富国,战争损害了两国的经济发展。 考点6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成就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一百多年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二、建国头30年的经济成就 1、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收官僚资本、开展土地革命、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并采取具体措施发展工农业生产,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2、“一五”计划期间,建成近六百个重工业项目,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交通运输业成就很大,农业按计划完成。 3、十年建设时期,建成
78、大批重大工程,现实石油自给,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三、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1、农村经济全面振兴。 2、工业迅速发展:宝钢、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 3、对外经贸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 4、科教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5、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第七专题 改革开放 考点1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一、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1、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2、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二、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评价 1、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
79、、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4、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略)、后周周世宗改革(略)、庆历新政(略) 四、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 1、内容与作用 理财措施 A、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B、募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C、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D、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E、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增加。 军事措施 A、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和西
80、夏进攻主,减少了军费开支。 B、将兵法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 教育措施 A、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律令、断案等。 B、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做官。 2、成效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失败原因 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宋神宗后期的动摇和去世,改革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4、评价 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
81、行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王安石能针对统治积弊大胆改革,这种面对封建统治危机勇于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五、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581年)。 1、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2、内容 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征收银两。 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3、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
82、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附: 1、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分类 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 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2、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 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 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3、古代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 革除社会弊病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
83、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将遭到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的斗争。 考点2中国近代的变法与改革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内容 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企业)。 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原因、代表企业)。 筹划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了海军衙门。 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2、失败原因 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技术。 顽固派仇视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 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 根本原因是没有彻底改变封建制度。 3、评价: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
84、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二、戊戌变法(1898年) 1、背景 直接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社会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19世纪60年代后,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2、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 3、作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有利于维新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4、局限 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
85、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说明维新派的行动比它们的宣言退步了。 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发动广大民众。 5、失败原因: 主观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有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幻想,脱离了人民群众,终于失败。 客观上: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如慈禧太后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控制了人事任免权。各省官员大多对变法阳奉阴违,并不真正实行。袁世凯告密出卖维新派。反革命集团政治经验丰富等。 6、启示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
86、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7、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8、意义 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戊戌变法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考点3中国现代的改革 一、改革的前提、内容、目的、实质 1、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2、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3、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
87、、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1、内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2、意义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农村改革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内容 A、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B、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成效: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考点4世界近现代的重要改革 一、俄国1861年改革 1、背景 内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外因: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加剧了国内危机(
88、直接原因)。 2、内容 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赎买。 3、性质: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意义 废除农奴制,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内因: A、政治:闭关锁国,封建落后,慕府统治危机加剧。 B、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发展。 C、阶级:广大劳动人民、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中下级武士对幕府统治不满。 外因:1853年以后,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 2、内容 政治方面:A。废藩制县,加强中央集权。 B、废除封建
89、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经济方面:A。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B、引进西方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军事方面: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富于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天皇的军队,积极准备对外侵略扩张。 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发行日本封建文化,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3、成功原因 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倒幕派掌握了较大实力。 倒幕派建立政权后,进行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国际环境相对宽松。 4、意义 积极:使日本改变了封建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消极:存在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
90、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三、美国罗斯福新政 1、背景 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颓势。 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赢得大选。 2、内容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核心)。 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推行“以工代赈”。 3、特点: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5、影响 积极作用 A、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B、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局限性:是在维护
91、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五、苏联和东欧的改革 1、改革背景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东欧各国强烈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概况(见课本) 3、失败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使改革陷入困境,东欧某些国家的改革受到苏联的干扰。 考点5 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 一、秦汉时期 特征: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1、丝绸之
92、路 开通条件 A、西汉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 B、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葱岭大月氏安息大秦。 意义: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中国的铁器、丝绸、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 时间:汉武帝后。 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意义: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3、与安息的交往 安息利用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 安息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 4、与大秦的交往(指古罗马)
93、 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波斯湾,未能到达大秦。 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出使者到达东汉(此史实记载于后汉书中)。 二、隋唐时期 1、隋唐的对外交通 陆路 A、长安向东到达朝鲜。 B、长安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到达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国家。 海路 A、登州、扬州出发到达韩国、日本。 B、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波斯湾。 3长安、洛阳成为当时国际大都会。 2、对外交往概况:(见课本) 三、宋元时期 1、南宋时期,指南针传到欧洲。 2、元朝时,火药传到欧洲。 四、明清时期 1、郑和下西洋(1405年开始) 条件 A、明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指南针的使用,地理、天文导航技
94、术的进步。 C、明政府的大力支持。 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到达范围: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评价 A、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空前。比欧洲的远航早半外多世纪。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B、局限:其目的不是发展贸易,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随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结束。 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从唐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很多人去南洋谋生,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人去南洋定居,带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南洋的开发作出的贡献(南洋:指东南亚地区)。
95、 2、戚继光抗倭:台州抗倭九战九捷,与俞大猷合作,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 3、葡萄牙殖民者1553年以欺骗手段占领澳门,后长期租占澳门。 4、郑成功1662年收复台湾,意义:维护了祖国完整,促进了台湾的开发,符合中华民族利益。 5、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两次进行雅克萨自卫战,俄军损失惨重,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都是中国领土。 附: 1、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 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日益尖锐。 由对外开放转入闭关自守。 2、对闭关锁国的评价:对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几乎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
96、联系,造成中国的落后。 考点6中国近现代的开放 一、中国近代的被迫开放 1、1842年8月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列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权利。 2、1844年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进入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的领海权。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3、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增开牛庄、淡水汉口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4、1860年10月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5、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标
97、志着中国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二、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侧重点有所变化。 1、50年代初,“一边倒”。在当时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中,这是维护自身主权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逐步实行“一大片”政策,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 2、60年代,“两个拳头出击”。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美继续对抗,为捍卫国家利益、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两个拳头出击”的方针,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3、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7
98、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构想。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得到恢复。我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既重视发展与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注重发展同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我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4、80年代后“无敌国外交”。随着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中国外交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相处,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 三、现代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1979年,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99、 1980年,正式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 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后来,国家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在我国,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成就 农业方面: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等。 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
100、流打开了新局面。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第八专题 党的建设一、古代的监察制度 1、秦朝: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2、汉朝: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期,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刺史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控制,但后来剌史权力膨胀,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3、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监督知州。 4、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 二、关于党风建设 1、1942年开展整风运动。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通过整风,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
101、“左”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1949年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外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3、1951年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纯结了干部队伍,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新政权起了重大作用。 4、1957年,中共中央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通过整风,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102、矛盾,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5、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为党的指导方针,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从党的历届代表大会来看党的执政能力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 内容: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意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之后出现了第一次
103、工人运动高潮。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 内容: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中共三大(1923年) 内容:决定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 结果:与国民党进行了合作,国民大革命兴起,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由于中共放弃领导权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 内容 A.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D.毛泽东提出“政权是
104、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意义: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5、遵义会议(1935年1月) 内容 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最高指挥权。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底) 内容: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推动了
105、全民族的抗战。 7、洛川会议(1937年秋): 内容: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影响: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 8、中共七大(1945年春) 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当前形势下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为争取抗日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 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全国即将解放。 内容 A.党今后的
106、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C.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D.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10、中共八大(1956年秋) 内容 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主要矛盾是人民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B.确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确定今后的总任务为建设一个伟大
107、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D.确定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冒进又反保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1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内容 A.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
108、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这次会上开始形成的。 12、十二大(1982年) 内容: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成为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3、十三大(1987年) 内容: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4、十四大(1992年) 内容 A.提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B.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义: 为我国规划了本世纪前进航程,确立了迈向21世
109、纪的行动纲领,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5、十五大(1997年) 内容: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附: 1、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和原因 表现 A.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了统一革命战线,并在大革命中得到了实践。 C.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及时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向农村进军,开展土地革命,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为中国革命开
110、辟了一条正确道路。 D.1935年遵义会议上,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则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E.1936年,中共又根据国情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由“反蒋抗日”改为“逼蒋抗日”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 逐渐走向成熟的原因 A.中共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中共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 C.中共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2、中共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第一次:由城市转向农村 原因
111、A.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敌我力量的悬殊。 B.三次武装起义受挫表明城市暴动的革命方式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 C.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因此,只有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和保证。 D.文家市会议决定进军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党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 由农村转向城市 原因:A.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已成定局。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开始了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时期。 由阶级斗争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原因:“文革”十年动乱给党和人民造成极
112、大损失。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建国后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改变 从建国初到1956年后,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向单一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为了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照搬了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主观上急于求成等。 具体做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建立起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高速度。 评价:这种体制在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建设工
113、业化起过积极作用,取得一定成但其弊端日益暴露,使企业失去活力。在农村则挫伤农民积极性,农业长期落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原因:客观分析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实际,正确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借鉴外国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具体做法: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在城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管理模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评价: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在城市增强了企业
114、活力,工业得到发展,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原因:党中央进一步认识国情和总结经验教训,决定加快改革开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具体做法:把企业推向市场。 评价: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4、建国以来,党先后制定的三条经济建设的基本路线 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提出背景 A.经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等,新政权已得到巩固。 B.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
115、家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影响:三大改造完成后,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提出背景: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B.党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影响:片面求快,急于求成,轻率发动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
116、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提出背景: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中共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方面的经济教训,提出目前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实事求是,作出正确的决策。 5、中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 (一)第一阶段:(19491978) 特点:借鉴苏联经验,建设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政治上的探索: 追歼残敌,剿匪作战,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巩固了新生政权。 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制定宪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17、 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中共八大作出科学正确的论断。 经济上的探索: 建国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大力发展农业和工矿业生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为国家有计划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进行三大改造,建立起高度集中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制定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二)第二阶段:(1978年后) 特点: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政治上的探索: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进行拨乱反正,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
118、民主政治。 经济上的探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第九专题 中国古代经济繁荣的经济 领先的文明考点一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的进步一、知识梳理1、原始社会:(略)。2、奴隶社会: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极少量青铜农具。3、封建社会:铁器时代。西周:铁器开始使用。春秋:铁制农具开始使用,标志着生产力的显著提高(铁锄、铁斧)。用木炭做燃料,用皮囊鼓风冶炼生铁。也开始用牛耕。战国:农民更多地使用铁农具,牛耕得到推广。各国都有冶铁中心,最著名的有楚国的宛、赵国的邯郸。西汉:普遍应用牛耕和铁农具。牛耕或马耕在北方普及。出现了二
119、牛三人的耦犁法和二牛一人的犁耕法。冶铁业的规模很大,已经开始用煤作燃料。使用播种工具耧车。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推拉风箱,鼓风冶铁,制造农具。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南朝:从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牛耕在南方得到普及。唐朝:曲辕犁和筒车。明朝:冶炼金属已经用焦炭作燃料,冶铁中心有河北遵化等地,采矿用火药爆破。清朝:云南铜矿较多,广东的熔炉一天一炉出铁板最多达六千多斤。考点二 古代著名的工程一、知识梳理1、灌溉工程: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灌溉丁程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郑国渠,灌溉田地400万亩;汉武帝时,在关中郑国渠上游南岸凿
120、了六道辅助渠道六辅渠,又开凿了白渠;唐朝时,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凿一系列灌溉渠;王安石变法期间,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农田。2、运河工程:秦政府为解决运输军粮的困难,派史禄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连接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3、历代治黄工程:禹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人江河再流人海洋;西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修筑旧渠和堤塘;元世祖征发军民治理黄河。4、海塘工程:为防止潮汐灾害,五代十国时,吴越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使万亩水田免于水患。5、建筑
121、工程: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万里长城。从战国到明,历代都修建长城。最重要的是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隋唐长安城。十三朝古都,唐长安城的布局和特点。古代都城建筑的典范。明清北京城。1417年明政府开始营建北京,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北京城有三重,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京城,是古代东方建筑的杰作。考点三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一、知识梳理1、战国时期:封建城市兴起,商业兴盛,但此时城市基本上是依附于政治中心的,商业活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僚地主和大商人。2、西汉前期:国家统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业的繁荣,出现了一
122、些大都会。3、隋唐时期:封建国家长期统一,政治安定,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商业也呈现繁荣景象。长安、洛阳商业盛极一时,唐都长安的城市建设表现出极高的水平。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4、北宋时期: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其表现在:解除了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政府允许工商业者“以资买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地 主、官僚、商人逐步结合的趋势。商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中比重剧增。市镇的集市发展,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城市的消闲文化发展,如瓦肆的出现和宋词的发展。5、明朝时期:城市经济、商品经济非常活跃,这个时期城市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123、:城市的生产性和商业性更为突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大大减弱。江南一些城市出现的手工丁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引进玉米和甘薯,清代广泛推广;6、清朝前期:商业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大批城市产生。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考点四: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一、知识梳理1、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铁钱,秦国使用圆形方孔钱。2、秦:规定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3、两汉:汉代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汉代的铜钱重量几经变化,至武帝铸五铢钱才稳定下来。4、三国:那时货币减少,布帛、谷物成为主要的
124、流通手段。曹魏曾以法令形式废止铜钱,使用实物交易,以后行废不定。5、隋:仍铸五铢钱,禁止使用前代大小不一的旧币,有利于贸易的发展。6、唐: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的“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后来发行量很大。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7、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由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纸币的推广,减轻了商人携带金属货币的负担,有利于商品交换,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8、明初:主币是纸钞,辅币是铜钱,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到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考点五: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古代经济
125、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古代,这种不平衡明显地表现为南北经济差距较大。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最早的经济中心,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主要是北方战乱和南方相对稳定,经济中心逐渐南移。一、知识梳理1、奠基:先秦、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比黄河流域落后,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春秋战国寸期,南方曾经出现了楚、吴、越等强国,南方的诸侯国已经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但涉及的范围较狭窄
126、。秦朝统一南方越族地区后,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当地经济有所发展。西汉时,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东汉末年,北方各个军事集团混战,农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江南。2、初步开发:三国。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位于江南的吴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发展。两晋末年起,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3、大规模开发:东晋。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人民继续南迁,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4、开始赶上:南朝末年。南朝时期,江南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5、开始南移:
127、隋唐。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大运河开通促进经济发展;唐时南方越州瓷器闻名全国;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6、继续南移:五代。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重视兴修水利,杭州、成都丝织业发达,杭州、广州等地商业繁荣;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都重视生产,北方人民继续南迁,这些使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7、超过:宋朝。宋朝时期,通过北宋的继续开发,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江南和两广地区都种上了北方作物,“苏湖熟,天下足”。新开了许多茶园,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苏州湖州成为全国重要粮仓,棉花种植扩大,棉纺织业发展,造船业进步,泉
128、州、广州和明州成为著名的海外贸易港口,海外贸易发达。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元朝时,出现南粮北调。8、巩固和发展: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使南方的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二、升华认识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劳动力;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南方生产条件
129、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政治中心的南移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3、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4、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考点六:历史上的西部开发我国古代历史上曾进行过几次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政治上加强了统一,经济上促进了发展,对我们今天的西部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知识梳理春秋战国到西汉:西部地区的发展程度明显超过东部,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当时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1、战国时期:秦国经商鞅变法,成为实力最强的诸
130、侯国;都江堰的修建,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2、秦朝: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3、西汉:关中地区修建了六辅渠、白渠等水利丁程;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新疆的序幕。西域都护设置,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丝绸之路开通。西汉政府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同西南的联系。4、东汉:班超经营西域,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5、三国时期:蜀国农业迅速发展;诸葛亮鼓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6、隋唐时期:隋炀帝派人去西域;唐在西突厥地区先后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
131、设相辅相成;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青藏高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同唐朝的联系不断加强;云南西北的南诏,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十分出名。7、宋元时期: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兴起了西夏王国;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纺染业的发展;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人中央版图;在边远的云南地区建立了行省;四川地区的丝织业在北宋时期水平最高;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西北地区由于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经济破坏严重。8、元明两代:在云南和贵州设立行省,将云
132、贵高原直接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对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的开发有重大的积极作用。明代后关闭嘉峪关,对今新疆地区的控制削弱,对西北地区的发展起了负面作用。9、明清时期:成都在明代成为茶叶市场;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发生长时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摧残。清初实行的“湖广填四川”是中央政府进行恢复性开发的重大措施,对地区经济开发起了积极作用。平定分裂分子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撤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清代后期在新疆建省,并大量移民实边,对这一地区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云南地区在清代开采铜矿较多;清朝时确立了历世达
133、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朝在西宁设置办事大臣辖区。10、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19世纪70-80年代,云南、西藏、新疆人民抗击英、俄的侵略。1875-1878年,清政府派左宗棠收复新疆,1881年中国收复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1913年,英国策动西藏亲英分子闹“独立”,中英两国就西藏主权问题反复交涉,中国政府强调对西藏不容置疑的主权,并一直拒绝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在西部地区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4年,红军长征经过云、贵、川、甘、陕等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134、。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转移到西南,许多近代企业从华北、华东、华中迁到西南、西北各地,增强了西部的经济实力。11、新中国时期:新中国建立后,和平解放云南、西康的广大地区,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在西部和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1958年后,西部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7-1966年,在西部建成成昆铁路和兰新铁路。1
135、966-1976年,国民经济在动乱中缓慢发展,西部地区建成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西昌和酒泉成为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获得较快发展。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二、升华认识1、导致西部经济落后的原因:政治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战乱的影响。自然条件的影响。无节制地开发。近代以来,随着与西方国家通商增多,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而西部地区则严重落后,东西部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到解放前,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已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中、西部地区快。改革开放,首先是沿海地区的开放。2、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
136、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第十专题 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制度的革新进步的保证考点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知识梳理1、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2、形成根源(原因或条件):是中国封建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理论来源:法家思想。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小农经济、封建地主经济)的需要。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完成与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政治需要。3、演变轨迹: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
137、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西汉巩固。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割据问题。汉武帝又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北宋加强。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
138、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明朝空前强化。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达到顶峰。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4近代以来,清政府对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的维护、最终废除和复辟帝制活动:晚清王朝的维护:四次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 末预备立宪。最终推翻: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两次帝制复辟:袁世凯1915年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
139、宪元年,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于1916年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夏,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全国人民一致反对,段祺瑞组织“讨逆军”乘机打败张勋。5、中外思想界对专制主义的批判:明末清初:黄宗羲等;近代维新派;近代革命派;近代新文化运动;法国启蒙思想家等。6、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在封建社会早期(明清以前)以进步作用为主;明清以后严重阻碍社会发展,日趋反动,以消极作用为主。根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世界历史向资本主义过渡。阻碍的表现:政治上,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违背历史潮流;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上,实行
140、文化专制,不利近代科学的发展;对外关系,闭关锁国政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表现):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水利、交通、防御等),奠定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表现):政治方面:皇权专制,易成暴政(秦、隋);压抑民主政治,束缚才智创新;“人治”、官僚、特权、腐败等。经济方面:越来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压制新生产关系成长等。思想文化方面:文化专制主
141、义。死读经书,学不致用;科技发展日益停滞;不问政事,禁绝民主;中华文化难以提升等。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它还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二、升华认识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 封建经济所决定。地主阶级运用这一制度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2既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又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消极作用。3封建社会的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的衰落阶段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割据)方的矛盾。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加强就意味着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反之地方割据势力就膨胀。5专制
142、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趋势: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思想控制日益加强。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这一整个过程又可以分为 两个阶段,即:秦汉至宋元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考点二: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知识梳理1、周朝: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
143、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2、秦朝:郡县制。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分天下为36郡,后增加到46个郡,每郡设若干县。行政区划制度正式确立。3、两汉:汉承秦制,略有所改,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东汉时期,作为监察区域的州逐渐成为郡以上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州刺史的权力大大加重。4、辽朝:蕃汉分治制度。5、金朝:猛安谋克制。6、元朝:行省制度。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朝时,我国开始对西藏、云南、台湾等地实施行政管辖,应特别予以注意。7、明朝:僧官制度。清朝确立了对
144、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及其继承人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同时确立了驻藏大臣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8、后金和清:八旗制度。9、明清: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10、清朝:清朝沿用和发展了元代的行省制度,将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分为18个省。在边疆地区设立理藩院管理蒙、藏、新疆、青海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事务,另派将军、大臣驻该地监管。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将军,新疆设伊犁将军,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西藏派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辖。东北地区则由满族将军治理,盛京、吉林、黑龙江各设将军一人,分驻各地,统管军民之政。考点三 中央官制1、历史沿革秦朝统一全国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
145、卿制度。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三公以下设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首创,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了三省的职权。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宋太祖将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总揽中央行政权力。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元世祖设立中书省
146、、枢密院和御史台,健全了中央统治机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另外,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下令以后不许再设丞相这一职务。从制度上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三省制度结束后,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147、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衙门,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地位高于六部,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1901年按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2、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1)相同点都对古代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中央行政制度;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加强的表现。(2)不同点时代不同:前者确立于秦,盛行于汉;后者确立与隋,盛行于唐。内部结构不同:前者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制度,其中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国政混为一谈;后者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丞相的
148、组成和地位不同:前者中的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3)规律与技巧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和军机处,反映出古代相权削弱,皇权加强的发展趋势。考点四: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一、知识梳理1、军功授爵制:战国、秦国。依据战功的多少授予相应爵位,打击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培养大批军功地主,壮大了统治基础。2、察举制:汉代。 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等内容。初期重德才,后期重门第出生;导致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起来,削弱了中央集权。3、九品中正制:魏
149、晋。4、士族制度: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5、科举制:隋到清。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始没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唐太宗增设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设武科和殿试;唐玄宗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北宋科举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考试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增加。王安石改革科举,废明经,进士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培养
150、变法人才。元朝:科举制度的中落。元代的政权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御试三级,每三年一次。汉族儒生想通过科举进入仕途非常困难,使得广大知识分子前途渺茫被迫放弃学业,以至一时“天下习儒者少”。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开始实行八股取土,命题范围为四书五经,答题模式固定,禁止发挥个人见解。八股取土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 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束缚丁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清朝前期承袭明代制度;1898年,变法;1905年清政府制定了新学制,废除科举制。考点五: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一、知识梳理1、秦朝:
151、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2、汉代:西汉汉武帝创设刺史制度,位卑权重,以小驭大。东汉初期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变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逐步形成割据势力,导致军阀割据。3、宋朝:在地方没立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4、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考点六 军事制度1、历史沿革隋朝沿袭南北朝的府兵制;并加以改革。隋文帝时把军人户籍编人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再实行军民异籍,使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了军府的数量。武则天时,随着均田制
152、的破坏,农民得不到土地,府兵制难以维持,加上军队中士兵的逃亡和府兵社会地位的下降,到唐玄宗时,府兵制度崩攒。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天宝年间,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形成军阀割据势力。北宋有禁军与地方军之分。禁军是国家的正规军,各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都选人禁军。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以达到“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目的。所有禁军要定期换防,而统兵的将领并不随军调动,以防止武将专权。为集中军权,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又设立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不直接指挥军队;而统领军队的将帅无调兵之权,使其互相牵制。明太祖仿照宋朝的枢密院制
153、度,将大都督府改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制约。遇有战事,兵部奉旨调兵,由皇帝临时任命将领、总兵统帅军队作战。2、府兵制与募兵制的比较府兵制与募兵制都是重要的兵制。从南北朝到唐朝后期,我国主要实行府兵制;唐玄宗起募兵制是我国的主要兵制。两者的主要区别:一是士兵职业的性质。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与农业紧密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农闲受军事训练,轮番宿卫京师,战时应征作战并自备武器、粮食等,军费由农民负担。战事结束,解甲归田。募兵制下的士兵应国家招募当兵,当兵是他们的一种职业,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他们由国家供给衣食,免征赋役。二是兵将关系。府兵
154、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募兵制下,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与此极有关系。考点七: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一、知识梳理1、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2、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质是国王私有制,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1)、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
155、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影响: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废除:1950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屯田制: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等实行过屯田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无地农民,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均田制:始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后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唐玄宗时国家无地可分,均
156、田制崩溃(这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之一)更名田:1669年,康熙帝宣布把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叫“更名田”(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其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4、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天朝亩田制度内容: a、土地问题: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b、分配问题: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特点:绝对的平均主义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以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结晶,但这种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
157、地权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评价: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a、内容: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的有制b、意义: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作用: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5、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
158、策的四次调整(1)、1950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意义: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第一阶段是变土地农民私有制为农民私有,集体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成了小块私有土地的所有者和耕种者,但由于小农经
159、济自身的局限性,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农民内部的两极分化,主要通过土地买卖和租佃关系体现出来;二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与工业化的战略矛盾。于是政府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这一道路先后经历了两个发展过程:一是互助组,二是初级农业合作社。第二阶段是变农民私有、集体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为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1956年6月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标志着私有土地向集体所有制转变。在高级社里,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土地已不再作为一项私有财产取得分红。此后又经历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最终将土地私有制改造成为农村集体所有制。在实行这种土地制度期间,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高度集中,土地不能出租
160、、买卖。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
161、业生产的发展二、升华认识1、土地是我国古代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在原始社会,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在奴隶社会,实行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际是国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和农民阶级的个体土地私有制,是封建国家上层建筑的基础。2、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封建社会自身无法克服两种矛盾:农民和地主;封建国家和地主。3、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体,国家政权控制部分土地,小农土地私有制也占有一定比例。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突出特点(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4、封建社会
162、对土地制度进行了不同的调整,体现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5、封建土地占有状况变动的基本趋势是:大地主、大官僚和贵族不断地兼并土地。其结果是:地主阶级控制了惊人的土地;农民无以为生;封建统治力量严重削弱;进而导致了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的爆发,旧王朝往往迅速溃灭。新政权中有远见统治者往往对土地占有状况进行调整,调整的基本点在于:确保国家控制一定数量的土地,以保证维护国家机器所必需的赋税财政收入;安定农民,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以恢复生产,稳定统治。但封建政权不可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这样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封建王朝的不断更迭就难以避免,成为封建统治者无法走出的一个怪圈。6封建统治者不能从根
163、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在封建社会,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土地兼并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上,土地兼并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加剧了贫富分化,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使一些王朝走向灭亡。经济上,对农民来讲,造成农民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对地主来讲,封建地租较重,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当时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对土地兼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由于国家占有小农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国力的强弱而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的矛盾恰恰在于同国家
164、争夺财源。因此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都曾实行过一系列抑制兼并的政策。如西汉末年王莽实行王田制、北魏隋唐实行均田制、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等,对于抑制土地兼并和促进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王田制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均田制建立在国家掌握大量荒田的基础上,方田均税法损害了大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都有其局限性或负面效应。由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以及封建国家往往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权的条件下争取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被统治阶级农民在起义过程中提出过“均田免粮”的口号,近代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但由于农民阶级不是先
165、进生产力的代表,也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完成废除封建制度的任务。考点八: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一、知识梳理1、夏、商、周时期的贡赋制。2、春秋后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含义:“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初税亩”是指无论公私田,按实有亩数收税实质:承认土地私有制影响: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转变3、西汉实行的编户制度。含义: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当时农民的负担有:田租(土地税)、人头税、更赋、徭役、兵役等特点:田租轻而人头税重影响:a、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
166、,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b、编户齐民赋税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4、隋和唐前期的租庸调制。原因:a、吸取隋亡教训;b、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当务之急。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指导思想:轻徭薄赋内容:a、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的谷物,叫做“租”b、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c、不去服役,可用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作用:a、保证农时,赋役负担相对较轻,许多荒地开垦出来b、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证,府兵制巩固,国家富强起来5、唐朝后期的两税法。原因:a、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
167、,国家财政收入减少b、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两税法实行: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内容:a、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b、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作用:a、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b、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c、扩大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d、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局限:a、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b、大地主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政府征收额外杂税,农民负担沉重c、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
168、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地位:两税法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6、北宋王安石实行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作用: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内容: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收取赋税作用: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7、明朝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背景:a、明朝中期,农民赋税负担过重,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b、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
169、济发展的需要;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内容:a、赋役合并,征收银两b、役银入亩,丁亩分担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a、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b、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8、清朝实行“摊丁人亩”,统一征收“地丁银”。措施:a、1712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b、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影响: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减少,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理解:
170、这一制度的实行,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第十一专题 统一的旋律 有效的管理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统一不仅使中华民族历史前后相接而且使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延续性是世界文明史上独有的。
171、几千年来,在中国古代文明滋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生息和居住过许多民族。伴随着各民族的多元起源与发展,以及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反复交替,古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促成了中国各民族的共同进步。中华民族是中华境内各民族的总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部多民族不断融合、各民族构成不断变动的历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与重点尤其是历代中央政府对边境地区的开发和管辖,历代中央政府同国内分裂势力和国外干涉势力的冲突与斗争。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从地区来看,台湾、新疆、西藏、东北、云南、两广等都考查过。实现国家的富强和统一是我们面临的两大任
172、务,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当前特别要反对陈水扁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考点一: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一、知识梳理我国封建社会历时2300多年,其中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并且在处于分裂状态的700余年中,还出现过许多局部统一时期。1局部统一:如曹操统一黄河流域、前秦统一北方、北魏统一北方、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2全国统一:夏商西周王朝(公元前21世纪一公元前771年)共约1229年;封建社会的统一共4次9朝,即秦汉(公元前221年一公元220年)440年西晋(265年一316年)51年,隋唐(581年一907年)326年,元明清(1271年一1912
173、年)641年。统一时间约2687年。统一时间最长的是唐朝,计289年最短的是秦朝,计15年。我国古代有四个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王朝,即秦朝、两晋、隋朝和元朝。3我国古代三个大统一时期:即秦汉、隋唐和元明清。4近代中国的短暂统一:1928年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从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5当代中国的统一大业(“一国两制”):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大陆统一。“一国两制”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回归的香港、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
174、和大陆都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坚决反对将台湾从中国独立出去的图谋。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国两制”的实践进程: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主张通过谈判方式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逐步进行了全面阐述。1982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
175、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中国。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归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的内政。我们坚信,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6封建社会的分裂:封建社会的大分裂共有三次: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宋、辽、夏、金时期。7近代中国的分裂问题:18531864年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对峙;国民革命时期,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北京政权三权并立;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抗日民主政权、伪满洲国、伪国民政府等四个政权并立: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葡萄牙占据中国澳门;英国割占香港;日
176、本一度侵占台湾(18951945)。8现代中国的分裂问题:澳门、香港、台湾问题。9中国古代反对分裂的斗争:西汉景帝时发生“七国之乱”汉武帝时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随着豪强地主势力发展,东汉末年形成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最终出现三国鼎立局面。唐朝中期藩镇节度使权力增长,导致“安史之乱”,此后出现长期藩镇割据局面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北宋建立后宋太祖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清朝的康熙皇帝对内平定“三藩”,维护了国家稳定;三战噶尔丹,平息了内蒙古草原上的反叛:对外坚决抗击沙皇俄国的侵略在雅克萨打败了侵略者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郑成功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10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分裂
177、的斗争:中国近代从1916年起出现过军阀割据局面。主要军阀有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张作霖为首的奉系。产生这种割据局面一是由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决定的军阀割据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产物二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决定的,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导致了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中国人民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大革命期间军阀割据局面结束。二、升华认识1国家统一是主要趋势是主流和长久的:分裂是支流和短暂的。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中其中真正分裂的时间约七八百年左右。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中原地区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
178、越大。从朝代来看,秦汉隋唐元明清都是统一王朝汉唐明清的统治均在二百年以上,影响巨大而深远。从分裂时期来看即使国家处于分裂时期也仍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人民渴望统一、统治者大都致力于国家的统一。从地位和作用来看,统一的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作用之大,超过任何一个分裂时期,统一王朝所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也对后世影响很大。如秦汉、隋唐。2促成国家统一的因素:政治因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统一提供制度保障局部统一的出现、力量对比的变化为全国性统一奠定基础。经济因素: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因素:民族频繁交往,民族融合增强,有利于统一。
179、民心因素:人民反对战争,渴望统一。意识因素:儒家大一统思想所起的积极作用。个人因素:杰出历史人物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在统一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外部因素:有利的外部环境。3统一是中国历史的进步潮流:使中华民族历史前后相接。使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科技进步,文化繁荣。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抵御侵略。有利于国际地位的提高等等。4国家分裂的因素:内部因素:封建时代,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分散性。由于政治黑暗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及阶级矛盾激化导致中央集权统治力量的衰弱而无力控制地方。地方割据势力膨胀而最终压过中央集权力量。由民族矛盾尖锐所导致。外部因素:外国列强强占
180、中国领土。如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骗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后来强行租借澳门:18411898年英国侵占香港地区;1895年,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当今影响祖国统一的主要因素有二: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5如何正确认识国家分裂的规律?从原因来看,封建经济的分散性、统治政策的失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专制主义中央政权的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民族矛盾的激化:民族融合不稳固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外国势力的策动等,都是导致国家分裂的重要因素。从过程来看,每次分裂时期都充满了战争,其中有民族间的战争,也有统治阶级的内
181、战。在分裂后期都崛起一个强大的王朝。分裂中都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许多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局部统一政权的出现,人民渴望统一等。从影响来看,长期的分裂割据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如影响到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影响到人民的生产和社会生活,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动荡、国弱民穷等。但分裂时期历史也在发展着,如各民族不断融合、生活范围扩展等。6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结果。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于1946年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通过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蒋介石退踞台
182、湾,并在美国的继续支持下维持所谓“代表全中国”的反共政治、军事机构,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分离状态。外国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谋求其所谓的全球战略利益与国家利益,全面扶植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这是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从所谓反共全球战略及国家利益出发不遗余力地孤立和遏制新中国。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1954年与台湾当局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进行战争挑衅。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迫于1954年、1958年两次奋起还击,炮击金门国民党守军,两次台湾危机由此产生。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问题,阻碍中国统一的错误政策
183、造成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后,一方面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利用台湾问题打压和遏制中国。美国政府的错误政策与行动,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增添了新的障碍和阻力。李登辉于1999年抛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分裂言论后2004年陈水扁又提出“台湾公投”,两岸关系到了危险的关头。美国虽然表示遵守一个中国政策,但仍强调坚持与台湾关系法,再一次严重干涉了中国内政使台湾问题复杂化。由此可知,美国推动“以台制华”战略和“双轨”政策。维持两岸分裂现状阻挠中国统一这是台湾问题直到现在还未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7台湾自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三国吴:孙权派卫温去夷洲这是古代文献中关于大陆
184、人大规模去夷洲的最早记录。隋: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元朝: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流球(台湾正式归人中国版图)。前清: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晚清:1885年设台湾行省,刘铭传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台湾历代称谓:三国两晋南北朝称夷洲,隋唐称流求,元称流球,明朝称小流球(东番),明末以后称台湾。8列强对台湾的侵略与台湾人民的反侵略:9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中国对台湾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国际法规定凡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就某些重大问题所公开制定和发表的含具体权利和义务的宣言和声明都具有国际法的效力和意义。从国际法来说,二战后期,1943年1
185、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二战即将结束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它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的条款。”10月25日,台湾光复,重归中国版图。台湾的光复和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作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成果之一,是以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社会的正式文件为依据的,国际社会明确承认中国对于台湾拥有主权和台湾是中国不可
186、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已有160多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这些国家同中国建交的同时它们都庄严承诺不与台湾当局建立“邦交关系”或同台湾当局断绝原有的“邦交关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它们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的政府。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也证明了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可以看出,在1945年台湾已经归还中国不复存在主权问题,目前存在于海峡两岸之间的统一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而不是国际问题。同时,国际社会公认“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任何要将台湾从中国
187、领土分割出去的做法和主张都是违反国际法的。三、复习提要1掌握我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基本概况分析统一与分裂出现的原因及对社会的影响。2掌握我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发展的基本规律。3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统一是长久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短暂的,是历史发展的次流。4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5合则利,分则害,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任何分裂势力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6统一需要实力和政策,实力是基础。政策是关键。历史上的统一措施对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发展经济实力,为统一奠定坚实基础:争取政治优势,为统一创造有
188、利的社会条件;增强军事实力,为统一提供可靠的保证。7对于历史上的分裂应持全面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既要看到其危害,又不能忽视分裂时期客观上存在的有利于统一的积极因素。8联系台湾问题,批判“两国论”,坚决反对台独的图谋。掌握我国对台湾问题处理的基本原则:只要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什么都可以谈和“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含义。9形成正确的认识,自觉拥护党的有关方针、政策,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一切分裂势力和行为。考点二:历代疆域的变迁一、知识梳理1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2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3西汉:东到大海,西跨葱岭,北到西伯利亚东北到外兴安岭、
189、库页岛,南到南海。4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5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6明朝:东到大海,西到葱岭,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7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二、升华认识1纵观中国历史,统一的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2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
190、作出了主要贡献少数民族对统一疆域的形成也有不可替代的贡献。3历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统一疆域的形成。4历代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巩固了中国的疆域。5封建社会的后期,落后腐败导致了大片中国国土的沦丧。考点三: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一、知识梳理1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辖:秦:夺河套,在此筑城设县;征服越族,设象郡、桂林郡、南海郡,管辖珠江流域。西汉:汉宣帝时设西域都护管辖今新疆地区。汉武帝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唐朝: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东北设黑水、渤海都督府。元朝:设岭北、云南、辽阳行省,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派官吏管辖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明朝:
191、东北设努尔干都司。在西藏设乌斯藏都司任用藏人担任各级官吏,建立僧官制度,法王是最高僧官。清朝:清军人关前,漠南蒙古已归属清。后来漠北和漠西蒙古也臣服清朝。1696年,清军(康熙帝)在昭莫多战役中平定噶尔丹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l733年,清朝(康熙帝)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掌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1759年,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被清军迅速平定(乾隆帝)。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乾隆帝),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达赖和班禅;雍正时期,清朝设驻藏大臣,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1684年清设台湾府(康熙帝),隶属福建省。1884年中法战争后设
192、行省,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2分区概况:新疆。西汉: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这是新疆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东汉:重设西域都护。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清朝:设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3分区概况:东北。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这标志着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归唐朝版图;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号。渤海也正式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州。元:辽阳行省。明: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清:在东北设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省级行政单位。4分区概况:西南。西汉:武
193、帝派唐蒙经略西南夷,武帝改滇为郡,赐予滇王玉印。唐: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两宋:云南处于大理国统治。元:在云南设省。清: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l726年雍正帝在云南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实现改土归流。5分区概况:东南。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略)6分区概况:西藏。唐: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通婚,加强了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再次和亲;“长庆会盟”会盟碑至今仍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元:在西藏设宣政院辖地,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明:在西藏设乌斯藏都司,任用藏人担当各级官吏;建立僧官制度,法王是最高僧官。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都一心拥护中央。清:顺治帝封
194、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须经中央册封。雍正时设驻藏大臣,确立金瓶掣签制度,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二、复习提要1注意西北(西域)、东北(黑龙江流域)、西南(西藏)、东南(台湾)四个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这在当前是很敏感的问题。西域: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进行军事政治管理,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东北黑龙江流域: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水地区建立黑水都督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行政机构进行统治。西藏地区:元朝政府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行政事务和全国佛教事务。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成为
195、元朝的正式行政区。台湾: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琉球就是台湾,从此台湾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新疆问题联系古代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西部大开发、东突问题、西气东输、新疆民族区域自治、上海六国组织等。3西藏问题联系古代文成公主、金成公主人藏、近代西藏人民反英、非法的麦克马洪线、西藏和平解放、西藏民族区域自治、达赖分裂祖国与西方对西藏的干涉、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等。考点四:古代的民族融合一、知识梳理1春秋:华夏族与周边各族接触频繁加强了联系。2三国:蜀汉统治下的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有了更多的接触;吴国境内的山越迁出山区与汉族共同开发江南地区。3西晋:“五胡”内迁,同汉族
196、联系日益密切。4南朝:随着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迅速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5北朝: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那里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6两宋: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各族人民的联系进一步加强。7元朝:汉族人民大量迁居边疆地区,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东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融合,在元朝已被称为“汉人”。唐宋以来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杂居、通婚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8清朝:境内生活着50多个民族,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197、二、升华认识1民族融合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由50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国。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彼此融合而成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关系、友好往来、互通有无,平等互利,共同建设祖国、反抗阶级压迫和剥削、反抗外来侵略构成民族关系这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2严格说来,我国现代以及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所有民族,血统都不是纯而又纯的,都曾经历过不同类型的融合与同化。如今我们所讲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联合共同体。3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三次民族融合高潮:春秋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4民族融合
198、的主要途径:民族迁徙。如秦朝时中原人民迁徙到河套地区和珠江流域,魏晋以后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友好交往。特别是在统一的局面下友好相处,融合加速。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联合斗争。阶级斗争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国家统一促进融合。(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汉、唐、元、清的大一统局面等)。第十二专题 灿烂的文化 和谐的交融古代世界形成了几个相对隔绝、独自发展的文明中心以及相应的文化圈中华文明以其辉煌灿烂的文化积极贡献于世界同时世界优秀文明成就也逐渐融人中国固有的文化。明清时期,
199、随着封建制度的渐趋衰弱,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古老的中国文明日益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经济、文化史在高考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通过广泛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博采众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对外开放在当今社会改革与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中外交往史在高考中所占比重一直很大。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这个历史教训值得永远吸取。考点一:儒家思想的演变一、知识梳理1封建社会时期的正统思想:春秋: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仁”,要求统治者体恤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其次主张以德治民
200、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战国: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提出“民为贵”、“君为轻”,主张“仁政”,即不误农时、放宽刑罚、轻徭薄赋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秦朝: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儒家思想受到重创。西汉: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董仲舒吸收了法、道等学派的长处,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对儒家学说加以改造。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援”、“大一统”,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得到采纳。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基本定型: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两宋:儒学的极端化。朱熹等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吸收佛教和道家的某些思想,
201、形成新的儒学,即理学。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这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背道而驰的,也是反人性的。明朝时期:为了严厉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创立八股取士制度规定科举考试试卷仅从儒家经书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这使儒学的地位空前强化;明朝时期,儒学发展到“心学”阶段,使儒学滑向主观唯心主义的泥坑,走向了极端。2近代儒学传统地位的动摇: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儒学思想进行改造。十九世纪末,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为儒家思想赋予了新的内容。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提
202、倡自由、平等的公民道德。袁世凯上台后,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将斗争矛头指向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认为儒家思想维护的封建礼教是“吃人”的礼教。新文化运动严重动摇了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儒学的统治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3新中国成立以后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文革”时期,儒学再次受到猛烈批判,儒学的影响进一步减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界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肯定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主流,同时存在许多
203、封建落后的内容。二、升华认识1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宣扬天命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宣传忠孝。严格等级次序;政治上主张“大一统”,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些都是一切剥削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后共同需要的思想武器在根本上都是适应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的入世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面目。如汉代儒学便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说的思想,以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另外,儒家也是在同佛教、道教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在批评佛、道两教的同时,儒家也充分吸取它们当中对自己有用的思想,以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哲
204、学体系。宋明理学既是“三教合流”的产物,同时又保持了自身的特质和立场。2儒学的现代价值:儒家的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建立和谐社会都不无裨益。3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反对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
205、。我们对待儒学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具体而言,我们认为:“德治”有它的合理性,“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道德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调控手段一个和谐协调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需要有良好的社会规范来维系。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积极内容,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
206、想等等。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对有些内容可以剔除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的有用的思想要素。如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可以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等。三、
207、复习提示1掌握儒家思想在各朝发展演变的情况及特点。2分析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思想的原因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3分析和评价近现代对儒家的批判与改造。4一定的思想是一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为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变化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要注意从横向的角度来分析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形成综合化、立体化的知识体系。5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光大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6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制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
208、推崇说明其在今天仍有积极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宗旨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7要吸取古代思想精华,古为今用,正确评价古今思想的社会作用。联系当前中国法轮功事件,注意古代唯物论思想与封建迷信思想的论战,总结 归纳中国古代宗教发展情况。考点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一、知识梳理1明朝后期的李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反对把儒家经典奉为“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在经济上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则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也将矛头指向君主专制。王夫之否定理学的形而上学观点,提出政治上“趋时更新”。2洪仁玕在资政新篇
209、中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其中包括以法治国,公众选举官吏听取社会舆论,发展工商业等内容。3早期维新派提出了发展民族工商业和与外国进行商战,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4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派提出了变法、兴民权、君主立宪,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系统完整的维新变法理论。通过大力宣传和百日维新,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5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将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武器,并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演变成“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通过革命派的大力宣传和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革命思想日益传播
210、,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6新文化运动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通过新青年等刊物,大力宣传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反对愚昧、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IH文学,从而使人们的思想获得了空前解放,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7孙中山后来将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阶段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获得了重大发展。二、升华认识1明末清初产生的民主启蒙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的反映。但是,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民主启蒙思想影响很小,不过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11、和发展,这是经济基础,是最根本的原因;二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传入;三是先进分子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3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人中国后,都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使民主思想在中国形成中西结合、中西交融的局面。如康有为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孙中山在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中加入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基本内容,这与西方资产阶级理论有较大区别。4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范围日益扩大内容日益深化,并与封建思想和其他思想进行了激烈斗争,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同时,内部也分成一些流派,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等是主要流派,民主共和
212、影响最大。5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并不完全符合国情因此用它指导的中国革命或改革并没有取得成功。6虽然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日益广泛,但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在整个近代仍然是儒家思想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7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考点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甲午战争失败,宣告了单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不能挽救中国的,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说明了完全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同样不能挽救中国。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
213、中国国情的就是社会主义道路。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正如洋务思想付诸实践,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推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民主和科学的提倡,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呼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强大中国的思想武器。三、复习提要1掌握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产生的原因、基本内容和发展轨迹。2科学分析和评价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资产阶级各种政治思想在中国不能实行的社会原因。4联系并比较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考点三:马列主义在中国的
214、传播及其发展一、知识提要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人中国,191 8年,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五四运动爆发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逐渐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开来。2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逐步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包括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15、、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理论。在1 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3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结合:酝酿:1975年,邓小平复出,针对“文革”错误,提出了全面整顿的思想系统纠正“文革错误。产生: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逐步发展:19781982年进行了全面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迈开步伐,主要是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沿海兴办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19821987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改革从农村推广到城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十三
216、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走向成熟: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十六大将“三个代表”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三、升华认识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知识分子队伍的形成:外部条件是十月革命的影响:直接原因是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以前各种救国救民方案的失败是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逐步与中国
217、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七大”、“十五大”、“十六大分别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里程碑。3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中国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它是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武器;“三个代表”主要回答了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课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
218、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纲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4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只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才能引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之途,实践证明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教条化,必将导致中国革命和建设受挫。三、复习提示1掌握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思想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2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体系的内容和特点。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4只有毛泽东思想才能救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建设发展中国。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继承与创新。6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19、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永保思想青春的源泉。考点四:成就突出的古代科技一、知识梳理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西传: 造纸术: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的最早的纸;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造纸术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印刷术: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印制的金刚经;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陶活字形)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元朝出现了锡活字、木活字。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活字
220、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人朝鲜、日本,向西传人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受教育的状况。指南针:战国时期发现了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司南”;北宋已学会使用“指南针”,并把指南针应运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火药:唐朝中期的书籍中已记载了火药的制作方法;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时火药在军事上广泛应用;元朝火药和火药武器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2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时期,楚人甘德、魏人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
221、天文学著作。秦汉: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东汉的九章算术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植物纤维纸;张衡创制的浑天仪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仪器,制作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三国两南北朝: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祖冲之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近一千年。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长度:唐太宗时创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订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
222、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宋元:北宋毕舁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唐朝时发明火药,用于军事;沈括梦溪笔谈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二、升华认识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中国历代王朝采取“以农为本”的立国治国方略坚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因而科技成果直接为农业生产和强化大一统的君权服务。如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突出,其原因在于王朝一统天下的统治以“授命于天”为根据,历法的编制是为了“授农以时”。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
223、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缺乏理论方面的概括和升华。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整理总结古籍,重视个人经验,不注重科学实验。2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研究中国科学技史时,提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但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原因是什么?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一般认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应有的土壤。封建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和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
224、教育的落后。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以培养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以及环境气候、语言与文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成熟的市场,漠视私有产权,没有专利权观念,扼杀创新发明的动机等。总之,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技出现的最根本原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近代工业化有密切的联系,明清科技滞后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农耕经济影响的结果,这是“李约瑟难题。的症结所在。三、复习提示1注意掌握我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了解我国古代
225、科技在世界的地位。2掌握四大发明的西传及在中、欧不同的遭遇并认识其原因。3分析科技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阻碍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破解“李约瑟难题”。4比较古代中外科技成就及其影响,加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观点的认识。5分析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政治因素: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经济因素:经济是否发展、繁荣。文化政策因素: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文化交往因素:各民族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考点五:古代中外经济交流一、知识梳理1古代的对外贸易:汉代: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安息运
226、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丝绸之路形成。 唐朝: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唐朝和朝鲜的贸易往来繁盛,朝鲜输入唐朝的有牛、马、麻、人参,唐朝输入朝鲜的有丝绸、茶叶、瓷器、药材、书籍等。中亚、波斯商人足迹遍及各地把 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人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也源源不断运往波斯,并从那里运销西方。南宋: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有泉州、广州、明州,对外贸易东达日本、朝鲜,西至非洲一此国家。元朝: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明朝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有广州、泉州、宁波、福州。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开
227、放广州一地对外贸易,还几次下令实行海禁。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出现贸易顺差。2重要的国际大都市或对外贸易城市:长安:今西安,自西汉到隋唐都是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唐朝时发展为国际性大都市。洛阳:唐朝时成为国际性大城市。大都:今北京,元朝时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广州:自唐朝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唐朝时,广州是南方的大都会,有各国的商人、僧侣到来和居住。北宋政府在广州设“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征收商税。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留广州一处海关通商。泉州:今福建泉州,唐朝时为对外贸易港El之一,南宋时成为主要的海港元朝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
228、扬州:唐朝时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大食、波斯等国的商人在此云集。明州:南宋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3陆上“丝绸之路”:两汉时期: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并出兵大败匈奴,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两汉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欧洲有了直接往来。隋唐时期:打败西突厥,先后设安西和北庭都护府,保证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唐代的陆上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向西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通过丝绸之路,唐朝与非洲有了直接往来。两宋时期:由于民族政权并立,汉族政权与西方交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受阻,但辽、金等民族政权仍通过丝绸之路与波斯、大食等国有贸易
229、往来。明清时期,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西方的交通日益萎缩。4海上“丝绸之路:西汉武帝后开通。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达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唐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得到发展,从广州出发,绕过印度半岛南端,最远可到达波斯湾。明朝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最远可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明末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受到限制。二、升华认识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我国唐朝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宋元明清
230、时,陆路贸易下降,海路贸易地位日渐上升。以官方贸易为主。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着力加强友好往来。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带去的都是我国最精美的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虽然畅销,但有不少是相赠送的,返航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常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以友好为主流。例如两汉同朝鲜、日本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唐代对外关系发达,同亚洲国家交往频繁,对彼此经济文化产生了影响。南宋的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到非洲一些国家。元朝时亚非欧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有使团、商队来大都,泉州港异常地繁忙。明朝郑和下西洋密切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从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汉朝至明朝的一些封建统治者实行对外通好政策,促进了我国
231、和亚、非、欧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加强了我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清前期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我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我国传往国外的事物品种涉及政治、科技、文化、生产技术和特产,尤其以四大发明和丝织品、瓷器闻名世界。同时吸收世界各国的长处。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三、复习提要1注意归纳、概括我国从
232、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的过程,分析各阶段对外开放的内容、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2综合分析对外开放给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带来的积极意义和闭关锁国带来的消极后果,加深对我国现在对外开放国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理解。3重视历史地图,如“丝绸之路图、“海上丝绸之路图、“造纸术的传播、“唐朝对外重要交通路线图”、“郑和下西洋”等,提高综合分析和比较能力。4中国古代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和双向的既有中华文明对东亚各国乃至世界一些国家的影响又有中国人对外来文化先进成分的学习和借鉴:既有政治交往,又有经济文化交流。对外关系还同国家统一与否、政治稳定与否、经济发展与否、民族关系和睦与否密切相关。5关注时事热点。如中朝关系
233、、中日关系、中俄关系等;注意对唐朝对外开放、近代被迫开放、新时期对外开放进行分析和比较。6以小专题的方式建立知识网络体系作为本专题的延伸。以中日关系为例,从古代史开始直至现代史,将相关知识进行梳理与整合建立起知识体系。考点六:东学西传和西学东渐一、知识梳理1秦汉文明开始走向世界:原因: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社会制度先进,封建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正式开通于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便利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表现:中华文化从东、南、西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广泛交流,开始突破周边近邻范围。走向西亚、
234、欧洲和北非,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中国的铸铜、制铁、制漆和铁犁牛耕、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来华,实现了中国和欧洲国家之间的直接友好往来。这些交流是以秦汉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文明的首次交往,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初步确立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系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至今在世界上仍有影响,如汉人、汉学等。2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原因:隋唐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唐朝有很高的国际声望;隋唐对外交通
235、发达,西北陆路和东南海路同时并举:统治者实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鼓励外商来华。表现: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术传人朝鲜和日本,成为其学校教材;纺织技术传人朝鲜、阿拉伯;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人日本: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中国的儒家经典、佛教传到日本。3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原因: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是最为突出的成就,对外贸易空前兴盛,东至朝鲜、日本,西至非洲的一些国家。表现:活字印刷术西传埃及和欧洲,
236、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人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火药在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人欧洲,促进了欧洲冶金业的发展,并将骑士阶层炸得粉碎。三大发明在中西出现了不同的用途:它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印刷术对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宗教文化的重要武器;指南针完成了环球航行,并由此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火药和火药武器改变了欧洲的作战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它在中国仅仅用于开矿、看风水和驱邪,这充
237、分说明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4明清文明日趋衰弱,开始了解一些先进的外来文化:原因: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闭关锁国的政策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脱离了世界。表现:中国的传统科技依然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三大总结性的科技著作,但未能在此基础上产生近代科技;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为实现顺利教的目的,宣传西方文化知识,使我国和西方思想文化进行直接的接触和交流。中国处于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弱时期,西方已经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造成东西方之间文明的落差;新航路开辟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实现
238、了古代亚洲文明中心向欧洲文明中心的转移。5古代的外来文化传人中国:农作物品种:宋朝时,占城稻由越南传入中国南方;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传人中国。生产技术:唐朝时从印度传人了熬糖法。科学技术:唐朝时印度的天文、医学、历法知识传人中国;明朝时,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艺术: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及印度的绘画、音乐、舞蹈、建筑艺术传人中国。宗教:佛教于西汉末年传人中国。唐朝僧人玄奘西游印度,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 300多卷,成为研究古印度史的珍贵史料;伊斯兰教在唐朝时由阿拉伯人传人中国,在各地建起了一大批清真寺;景教(基督教)在唐朝时从西亚传
239、人中国明朝后期,更多的传教士来华;袄教、摩尼教在隋唐时由西亚传人中国。6近代的西学东渐:思想: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突破传统观念,开始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西学的传人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同封建主义思想进行正面交锋;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提出“三民主义”纲领指导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用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为武器,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科技:数学、化学、铁路工程、飞机设计、地质学、桥梁建筑等领域(具体内容略
240、)。著名科学家:李善兰、华蘅芳、徐寿、詹天佑、冯如、华罗庚、苏步青、李四光、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林巧稚、吴阶平、施今墨等。近代前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及特点:原因:主要在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一些杰出的科学技术人才在艰苦的环境里努力探索也是重要原因。特点:一是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二是发展十分缓慢,远远落后于西方。二、升华认识1纵观历史上的对外文化交流可以看出: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前提;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积极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也是世界文明进步的趋势。2闭关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会作茧自缚不利于发展中华民族
241、同世界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不利于学习世界各族人民的优秀文化和科技成果,取长补短。3我国古代出现了三次中外文化交流的高潮:两汉时期;唐、宋、元时期;明末清初。三、复习提示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中学西传”的具体表现和主要影响。2分析“西学东渐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及主要影响。3分析“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这两种文化交流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4中国是文明古国。张骞通西域后,开始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向中亚、欧洲,促进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更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5中国要发展、要提高综合国
242、力。就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因此科教兴国抓住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6对外交往的过程亦是世界各民族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国古代文化向外辐射,同时也吸取和借鉴外来文明成果,从而发展和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明清时期,由于实行闭关政策,不仅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且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结合上述史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为什么现今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7中朝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问题。古代史上中朝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尽管有矛盾冲突,但友好往来源远流长,我们应以史为鉴和平共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8弘扬爱国主义传统的问题。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深深地影
243、响了世界,这是值得炎黄子孙骄傲的。面对现实,我们今天更应该为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强化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十三专题 野蛮的侵略 文明的碰撞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具有野蛮性,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又具有先进性,两者相辅相成,使近代中国的历史跌宕起伏。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逐步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侵华的历史是两种文明碰撞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不断探索的历史。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富强,是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
244、基本脉络。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应,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消极的代表中国的沉沦,积极的表示中国的崛起。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由“天朝上国和“世界中心的自大态度转变为向西方学习;由单纯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到全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中华文明在涤荡中得到发展,逐步向近代化转型。本专题是中国近代现代史的主线索之一,与现实联系密切,史学功能体现明显,一直是高考命题重点。各种题型均有涉及特别是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战争与和平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考点,2005年5月9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200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2006年也是朝鲜战争爆发55周年,中美关系、
245、中日关系尤其应该高度关注。考点一:近现代列强侵华的过程和阶段特征一、知识梳理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1840一l894)在这一时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开展并取得巨大成就因而它们迫切要求开辟世界市场。在长达54年的时间罩,西方列强利用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雄厚力量,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控制了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等。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来越深地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场地。2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一战结束(1984-19l8)1 9世纪末20世纪
246、初,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同时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华列强对中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侵略步伐明显加快。从1 894年至1900年,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使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列强还以武力威胁和战争手段吞食中国广大边疆地区,掀起瓜分狂潮,以大举输出资本来控制巾国经济命脉,以“门户开放”政策来扩大中国市场妄图变中国为殖民地。从l 901年义和刚运动失败到1 9 1 9年五四运动爆发,由于义和团运动的沉重打击和帝国主义间的相互矛盾,西方列强不再狂言
247、瓜分中国,暂时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比较温和的手段进行侵略,妄图实现“以华治华的目的。它们先是扶持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亥革命后义扶持袁世凯。l 9 1 6年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又各自寻找和扶持自己的代理人,造成军阀割据和连年混战的局面。在这1 8年中,列强趁中国社会的动乱义取得不少好处,如武昌起义爆发后,俄国策动外蒙古自治,并强占我国唐努乌梁海地区:英国策动西西藏独立未遂,非法制造一条“麦克马洪线”。一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寅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迫使袁世凯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3第三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91945)一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英法实力大减,德
248、奥战败,俄国发生革命,美国成为世界首富,日本实力大增。因此,美日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美国通过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到了列强共同支配的境地。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后,帝国主义采取直接行动,加紧对中国革命的干涉。同时,它们又支持蒋介石发动政变,确立了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美国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采取经济扩张的手段,在中国处于有利地位。它在保障侵华权益,坚持“门户开放”的前提下,纵容日本侵华;而日本则加紧推行“大陆政策”。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三省,排斥了美国在东北的侵略权益。随着日本推行独霸中国和南下侵略的政策美日矛盾逐步激化,美国对日本逐渐由绥靖转向遏制
249、。1937年日本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形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4第四阶段:二战后到朝鲜战争(19451953)二战后,美国确立了世界霸权,为控制中国,全力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它一方面帮助蒋介石运送军队,提供武器装备;另一方面加紧对中国的直接侵略,同蒋介石政府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攫取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特权。美国商品如潮水般涌人中国市场,形成了独占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还竭力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并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的方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入侵朝鲜,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美国还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
250、中国统一。二、升华认识1第一阶段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和低关税,雇用大批买办,在中国建立起一整套产品推销网、原料收购网和金融控制网,逐步控制了中国市场。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俄国。2第二阶段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侵华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上。由掀起瓜分狂潮到逐渐实行“以华治华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过渡;在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文化侵略也日
251、益加强。侵华的主要国家除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外,还有后起的德日意奥等国,日本成为侵略中国最凶恶的敌人。它们在中国既勾结又争夺,日俄在中国东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并最终引发一场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日俄战争。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共同支配,美占优势,一战期间则是日本独霸。3第三阶段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侵华的主要方式是从“以华治华”到独占中国。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日两国,他们在中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随着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日益膨胀终于在193 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要排除其他列强而独霸中国,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到日本独霸
252、。4第四阶段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国。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继续以蒋介石为其代理人,逐渐形成独占中国的局面。侵华的方式主要是:政治上“以华治华奉行扶蒋反共的政策;经济上凭借雄厚的实力,打着平等的旗号,大肆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军事上以援助为名,加紧控制中国;文化上输出美国价值观,扶持亲美势力。新中国的成立。使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彻底破产。三、复习提示1掌握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侵华的原因、概况及影响。2把握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侵华的发展轨迹及阶段性特征。3近代中国屡受侵略的根本原因是列强的侵略本性(扩张性、掠夺性),中国的落后也是受到列强侵略的重要原因之一,“落后就要挨打是被历史多次
253、证明的真理。4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帝国主义开拓殖民地、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及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密切联系的。清政府的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和军事妥协,导致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考点二 近现代列强侵华的方法一、知识梳理军事侵略:从1 8401900年间,资本主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过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通过这些战争,列强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使中国从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国
254、家。1、鸦片战争(18401 842)。背景:l 8世纪60年代后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清政府封建统治腐朽落后。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和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英国的对华商品输出受到严重阻碍-,出现大量逆差。目的:为了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门户。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结果:清政府战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影响:经过鸦片战争,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开始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所规定的五口通商、协定关税、自由贸易、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为英国等西方列强的对华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不过,这一时期中国的开放还仅限于东南沿海地
255、区。2、第二次鸦片战争(1 8561 860)。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华权益。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特点:英、法联合发动美、俄配合。被割占领土最多,开放口岸最多。结果: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天津条约、爱珲条约、北京条约。影响:通过这些条约,汉口、牛庄、天津等内地和北方城市被开放成为商埠;条约还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这样,列强的在华利益进一步扩张,从东南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和北方地区。俄国趁火打劫,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大肆侵吞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
256、命。31 9世纪60、70年代,美日侵略台湾,沙俄侵略新疆,英国进犯滇藏。4中法战争(1 883一1885)5甲午中日战争(1 8941895)。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目的:满足资产阶级的贪欲和转移人民斗争的视线。主要战役:丰岛之战、平壤之战、黄海之战、辽东半岛之战、威海卫之战。结果: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告终,清政府被迫于1895午4月与日本订立马关条约。影响:马关条约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恶果。日本割占中国台湾省等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的完整。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巨额赔款加剧了清政府的财
257、政危机,清政府被迫以牺牲主权为代价举借外债,致使中国的内政外交进一步为列强所控制:允许外资在中国投资设厂,使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合法化;而日本则利用巨额战争赔款疯狂扩充军备。使自己挤进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迅速成为远东地区的侵略战争策源地。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一1901)。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目的:为了保护帝国主义列强的在华利益。借口: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借口镇压义和团的“排外运动,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果:清政府投降,被迫同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内容:辛丑条约所规定的“庚子赔款,本息合计白银98亿两,加上各地地方性赔
258、款2000多万两,总数超过白银l0亿两这是对中国人民的残酷经济掠夺;它关于惩办“首祸和禁止中国人加入或成立反帝组织的规定,体现了对中国的严厉政治奴役;它关于在北京设立单独的使馆区、由各国派兵保护及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驻扎军队的规定,是对中国实行的野蛮军事控制。影响:辛丑条约是一个空前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使得中国的各项主权进一步遭到严重破坏,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势力极大地加强,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7日本侵华战争(193 1-1945)。原因:日本经济危机严重,需要对外战争摆脱困扰;国民党大举围剿红军,提供了有利时机。目的:借侵华摆脱经济
259、危机。并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过程: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东北;1 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1935年,威逼平津,制造华北事变;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并攻陷平津;1937年8月,发动“八一三事变;1938年l0月,攻占武汉、广州;相持阶段,大举进攻抗日根据地;继续向正面战场进攻,发动了大陆交通线战役;从1944年起,兵力收缩到铁路沿线和较大城市;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影响: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反对外国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被日本侵占了五十年之久的台湾省也回归祖国,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
260、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也为夺取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但中国人民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伤亡人数在三千五百万以上,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六千多亿美元。8美国侵朝战争(1 950-1 953)政治侵略:1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1 842年南京条约、1 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1 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1 858年中英、中法、中俄、中美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1 885年中法新约、l 895
261、年中日马关条约、l 896年中俄密约、1 901年辛丑条约、1915年二十一条、1932年淞沪停战协定、1935年何梅协定、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2侵犯中国主权。割占领土。英国割占香港,俄国割占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日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开辟租界。在上海等通商口岸开辟租界,夺取那里的政、法、警主权。控制关税。严重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破坏司法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据有山东,俄国强租旅顺和大连、据有长城以北和新疆,法国强租广州湾、据有广东和广西及云南,英国强租“新界”和威海卫、据有长江流域,日本据有福建。3扶植代理人
262、。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扶植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阀政府。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土崩瓦解,帝国主义把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作为新的代理人和统治中国的工具,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为了复辟不惜卖国。袁世凯死后,又选中了段祺瑞作为代理人,控制北京政府。扶植各派军阀“分而治之。扶植蒋介石及其南京国民政府。北洋军阀统治结束后,帝国主义又选中蒋介石作为代理人。日本扶植伪满洲国政权和汪伪政权。二战后,美国扶植蒋介石反共,发动内战。4破坏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自19世纪60年代起,中外反动势
263、力通过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勾结起来。1900年帝国主义组织八国联军直接出兵镇压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先后支持清政府和袁世凯对革命进行破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扶植各派军阀镇压人民革命,并直接出面制造一系列惨案,如“五卅惨案、“万县惨案”、“一三惨案”等,破坏中国工人反帝斗争和北伐战争。1927年支持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国共对峙和解放战争时期,支持蒋介石的内战政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对新中国进行包围、封锁,等等。经济侵略:1鸦片战争前。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逐步扩大鸦片走私,掠夺大量白银,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实际合法化。2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资本主
264、义国家依靠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特权,在中国疯狂倾销商品,使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以上两个时期资本主义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方式包括:攫取海关管理权。英法美先是借镇压小刀会起义夺取了上海海关管理权;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将上海海关制度推广到各通商口岸;总理衙门设立后任命英人赫德等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操纵中国海关长达近一个世纪;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后来天津条约规定值百抽五的原则,但实际上洋商进出口货物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准。商品输出(1 895年前)。19世纪中期列强以走私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等方式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1865年在对
265、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解体,民族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贩卖华工。19世纪50年代,从广东贩卖出国的华工每年约5万人。北京条约允许华工出国。早期资本输出。办洋行、开银行(1 848年英商东方银行上海分行开业)、经营轮船公司(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英国太古轮船公司)、设工厂。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经济手段。包括向清政府贷款、开采矿山、修筑铁路、开设银行和设立工厂等内容。列强通过资本输出,榨取了高额利润,控制了中国财政,扩大了侵华政治权益,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4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帝国主义对华
266、投资急剧增长,并向中国倾销商品,1932年出现中国外贸史上入超的最高记录。5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对中国进行赤裸裸的野蛮掠夺。农业方面,侵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工矿交通运输业方面,将采矿业、钢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定为“统制事业,由日本公司专营;金融方面,强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滥发伪币,大量印发军用票,不断增加苛捐杂税。6解放战争期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求得美国的援助,大肆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被称为“新二十一条,美国商品大量涌人,独占中国市场,对中国民族资本是个毁灭性打击。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彻底清除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文化侵略: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主要通
267、过设立教堂、传播宗教、学校教育、办慈善机构等方式进行渗透,强制性地进行文化移植,推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鼓吹“中国人种西来说”,胡诌“中国社会停滞论,唯有依靠列强侵略才能发展,唯有依靠传教士传布福音才能拯救中国人的灵魂等等。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及表现等。二、升华认识1西方列强侵华的原因。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它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实质上体现了它们以资本主义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列强在发动战争之前总要寻找各种借口,但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268、这是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决定的。当然,中国的落后和历届政府的腐败,也是列强敢于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2西方列强侵华的阶段。两次鸦片战争主要是以战争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则是以侵吞中国邻国和边疆地区、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分割世界的要求;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至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则是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妄图独占中国、征服世界的称霸战争,是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的结果,也是东西方帝国主义
269、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3西方列强侵华的发动者。侵华国家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的变化。先是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接着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加入,最后是美日两国的激烈争夺。在地域上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两国为主,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趋势。4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的规模。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一次比一次深。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甲午战争又大大超过了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在国家、军队数量上和赔款数目上都远远超过了以前历次战争。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则达到了最高峰。5西方列强侵华的结果。除了30年代日本发动
270、的侵略战争以失败告终外其他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结束,失败的基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同时,每一次侵华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要根源。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和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不断觉醒,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6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列强侵华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最大的影响,其他影响都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也是通过它而起作用的。具体分析如下:中国的主权被破坏殆尽,逐步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
271、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是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根源。列强在进行侵略的同时,也把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人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7列强侵华过程中的勾结与争夺。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西方列强在共同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利害关系。勾结:原因: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原因一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二是中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单独控制中国。在侵华过程中,列强之间存在共同
272、利益是相互勾结的根本原因。表现: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单独进行的,但法美也从中分享到许多侵略权益;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暗中帮助;英美等国暗中协助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门户开放”政策促成列强组成宰割中国的同盟:八国联军共同发动侵华战争;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1922年签订九国公约,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等。以上这些战争不管由谁发动,西方列强都可以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从中分享权益。影响:它们的相互勾结增强了侵略力量,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压力使中国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加快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争夺:
273、原因: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此时资本主义已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更加激烈。同时,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列强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对中国展开激烈的争夺。另外,侵华国家数目增多,实力有别,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竞争。在侵华过程中,列强都想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侵略势力和权益,限制和削弱它国势力和权益,相互争夺不可避免。表现:“三国干涉还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日俄战争争夺中国东北;“府院之争和日本出兵山东;华盛顿会议后,英美压制日本,日本被迫归还胶州湾,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抗日战争中,美日矛盾激化,美国逐
274、步实行和扩大对中国抗战的援助等。影响:西方列强始终不能灭亡中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列强间的矛盾有利于中国收回一些利权,如辽东半岛、山东主权及汉口、九江的英租界等;列强各自扶持代理人,造成中国军阀割据局面;列强的争夺加深了中国的灾难,但也导致了侵华势力的消长。8列强在华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1 840年一19世纪后期。参与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俄、美等四国主要侵华势力是英国。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工场,在对华侵略上充当主角,占据优势地位,作为第二个工业化国家的法国则次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共同宰割中国。19世纪晚期,英、法工业制造发展相对缓慢下来,而美、德
275、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日本也成了亚洲强国,因此、美、德、日纷纷加入侵华行列,与英、法展开争夺。中国此时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之下,主要是英、法、俄、美、德、日六国。一战期间,主要侵华势力是日本和美国,尤其是日本。一战期间,欧美列强无暇顾及中国问题,日本则乘机独霸中国,战后,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日美成了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20世纪20、30年代,列强再次共同宰割中国。在1929年经济危机打击下,美、英、法无力兼顾中国日本乘机扩大侵华战争,无视三国在华利益竭力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20世纪30年代中期-40年代中期,日本独霸中国
276、。为实现变中国为其一国独占殖民地的野心,日本于30年代连续发动大规模侵略,频繁制造事端,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从而逐步打破了一战后帝国主义确立起来的在华统治秩序,又一次造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中日民族矛盾极度尖锐,日本同以美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尖锐化。19451949年,美国独霸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除美国外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美国为确立其世界霸主地位,力争使中国成为其全球战略上重要的一环。为此,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并于1946年同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形成了美国独霸中国的局面。9对近代不平等条约的认识。近代不平等条约大多是西方列强强迫中国政
277、府签订的,多是发动侵略战争的结果。对中国来说都是带有屈辱性的,是民族耻辱的象征。也有少数条约是当时统治者出于某种政治需要,对外来侵略者进行妥协或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结果,如“二十一条、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危害巨大,它将列强的侵略要求合法化,成为列强向中国掠夺领土、勒索赔款、攫取特权的合法依据。不平等条约的掠夺性和奴役性的条款,导致中国国际地位的下降,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标志。 10殖民主义的双重历史使命。马克思在谈及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曾提出了殖民主义具有双重历史使命的论断,即“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
278、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革命奠定物质基础。这一论断基本上适用于整个资本主义的殖民统治。从世界范围看,殖民扩张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但同时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破坏性:对中国而言,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独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建设性:另一方面,他们把西方技术带来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在客观、辩证地分析列强侵华对中国
279、的影响时应强调西方列强只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就其主观动机而言,列强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相对于它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作用来看,其在客观上的积极作用无疑是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的。历史的结论是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压迫,中国才能富强起来。11如何看待帝国主义扶植代理人。帝国主义扶植代理人,在中国实行间接统治,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在政治上的一个基本特征,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如由于帝国主义对华采取间接统治、分而治之的政策,造成了军阀割据和“工农武装割据”在政治上的可能性。同样由于帝国主义
280、的间接统治使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两大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由此决定中国近代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就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反之亦然。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间接统治,在一般条件下,中国人民欲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首先要推翻帝国主义在华扶植的代理人。如果帝国主义企图变间接统治为直接统治,即要变中国为完全的殖民地,则民族矛盾压倒一切,中国人民的斗争矛头就要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反封建的任务要从属于反帝的任务。1 2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手段。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手段多种多样。总体上可分为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两大类。商品输出指资
281、本主义企业向国外倾销商品并掠夺原料的经济渗透方式,它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特征之一。这个特征鲜明地体现在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列强对华经济活动中,其具体手段有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和控制中国海关等。同时列强在华取得很多政治特权以维护这种侵略方式。资本输出指用过剩资本向他国投资或贷款的经济渗透方式,它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之一。自1 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该特征在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中日益明显,其具体手段有开设银行、政治性借款、控制铁路修筑权、开采矿山、投资设厂等,并在政治上通过强古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以适应这种经济侵略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资本输出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即已出现,但输出额较少
282、,未成为经常现象,一般是作为商品输出的辅助手段存在。如19世纪40、50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陆续出现的外商开办的船坞和工厂即属于此类,直至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后,这种行为才取得合法地位。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商品输出并未停止,而且与资本输出密切联系。1 3历史的结论。只有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中国才能赢得民族独立与解放,才能获得发展和富强。三、复习指导1全方位、多角度掌握列强侵华的手段或方式。2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发动战争、强占领土、迫签条约、开辟商埠、建立租界、控制关税、垄断航运以及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等多种方式,对中国从政治上加强控制,经济上大
283、肆掠夺,文化上逐步渗透,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列强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主权的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侵犯。列强对华以经济侵略为主。政治侵略和文化侵略为经济侵略服务。文化侵略具有隐蔽性强、影响深远的特点,主要目的是丑化淡化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从精神上麻醉中国人民。消灭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思想,配合政治、经济和军事侵略,以巩固和扩大在华利益。4对于列强的侵华战争,在复习中要注意加强比较。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的比较,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比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以往历次侵华战争的比较等。5资本主义列强在华侵略势力的大小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随着政治经济发展
284、不平衡性的加强列强在华侵略势力也呈此消彼长的趋势。6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列强在侵华过程中既有争夺也有勾结,表现出复杂的利害关系。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都以各自的利益为转移。7注意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殖民扩张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但同时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8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不仅是历史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应引起高度关注。考点三:中国各政治力量对西方侵略的反应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瓜分,中国出现了前所未
285、有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作出了反应。一、知识梳理清政府:迟钝的反应1有识之士的自强运动。阶级:地主阶级抵抗派。背景:早在嘉道年间,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对当时的种种弊端已经十分不满,并提出批评,提倡经世致用,主张通过改革,解决时弊,振兴国家。鸦片战争后,封建统治危机加深,鸦片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出现。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口号纲领:师夷长技以制夷。活动:著书立说;介绍西方;仿制战舰。影响:积极:新思想萌发开阔视野,探索道路。不足:这些改革呼声并没有引起清朝当局的重视,仅仅停留在议论上,没有产生实际效果。2“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背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同外国打交道过程中,面对
286、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的洋务派和主张原封不动维护清朝统治的顽固派;中外和好;慈禧支持;汉族官僚崛起。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央有奕诉,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活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近代军事企业有1 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局;后期以“求富的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规模较大的近代民用企业有李鸿章开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
287、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举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破产及原因: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客观原因: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主观原因: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百般阻挠和破坏;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根本原因:洋务派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设备,而没有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影响:积极: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
288、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诱导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不足:布新而不除旧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没有也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最终失败。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甲午战争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之后,全国掀起了激烈的改革图强的政治运动。从1 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推行了新政,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但甲午战争的失败并未使守旧者觉醒,他们站在慈禧太后一边,对新生事物进行了残酷打击,随着六君子被杀,维新失败。光绪帝所颁布的新政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4“新政
289、”。背景: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民族危机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民主革命运动高涨。目的:缓和阶级矛盾,遏制革命。挽救统治危机。1901年初,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阶级: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动势力。内容: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方式和性质:自上而下的运动,实质是维护旧的封建统治,抵抗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影响: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更促使人民群众不断起来反抗。5自欺欺人的“预备立宪”。目的: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决定实行“预备立宪”。内容: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下诏“预备仿行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裁撤军
290、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实质:一个骗局。影响:造成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引起汉族官僚的离心。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时代的进步、革命的洪流已经不容许封建王朝的存在。清王朝在半个世纪当中进行了三次自救运动,最终未能挽救其灭亡的命运,但这些自救运动给中国带来新的变化却是客观存在的。农民阶级:消极的抗争1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1 841年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最早的自发反抗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2太平天国运动(1 85 11 864)。阶级:农民阶级。背景:鸦片战争激化阶级矛盾,自然灾害频繁。代表人物:洪秀全、杨秀清、洪仁玕等。活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西征、东征、北伐
291、、后期防御、抵抗外国侵略者。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天朝田亩制度。性质: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的政策。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评价: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没有真正实行的原因:客观原因,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主观原因,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目的:为振兴太平天国,1 859年冬,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
292、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内容:政治方面,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各省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等。文教方面,反对迷信,提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它根本没有实行。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性质: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293、影响: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l 8个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主观原因是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对太平天国联合绞杀。历史教训是:农民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3、义和团运动(1 8991900年)。阶级:农民阶级。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剧;近代西方传教士以传教为名,充当列强侵略中国的侦探和帮凶;19世纪末,洋教遍布山东,教会活动猖狂,传教士肆意欺压百姓,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
294、刺激山东民众,各地人民反洋教斗争风起云涌。代表人物:曹福田、张德成等。活动:1 898年秋,鲁西北义和拳首领赵三多在冠县蒋家庄竖起“扶清灭洋”大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1 899年秋,义和团的名称被普遍采用,反帝爱国运动发展到山东、直隶的许多州县,义和团运动由单纯的反洋教斗争发展到反帝斗争;围攻西什库教堂;老龙头火车站之战;紫竹林之战;廊坊阻击战;北京保卫战。口号纲领:扶清灭洋。评价:该口号具有爱国性质,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但容易使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带有笼统排外色彩。影
295、响:积极: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使列强不得不改变侵华方式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客观上阻止和延缓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不足:具有浓厚的封建忠君气息和蒙昧迷信色彩,在打击洋人和外国侵略者时表现出狭隘的排外和仇视即盲目排外又同时排斥先进文明,夜郎自大。不主张进行国内社会改革,表明其革命不彻底性。4、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从政治上看,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太平天国的
296、天朝田亩制度和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都有致命的缺陷。从思想上看,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从组织上看,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和义和团的分散斗争都说明了这一点。时代局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过于强大,是以往农民战争未曾遇到的新情况:由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较晚和发展不充分,当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未成熟到领导农民革命的程度,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然要失败。资产阶级:渐进的觉醒1、早期维新派。阶级: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背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人,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弊端暴露,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以及中国民族资产阶
297、级的出现。代表人物:冯桂芬、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为代表的一批进步人士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口号纲领: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活动:著书立说。影响:积极: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成为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不足:早期维新派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主张,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行动。2、资产阶级维新派与戊戌变法。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背景:甲午战争失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298、。口号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活动:讲学、著书立说、上书、办报、建会、论战、戊戌变法。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结果: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六君子被杀,变法失败。影响:积极: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和进步的资产阶级改革,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不足:由于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依赖性,维新派在政治运动中软弱妥协。没有反帝要求;反封建不彻底,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严重脱离群众,将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最终不能摆脱“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剧命运。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行不通。3、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辛亥革命。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背
299、景:列强加紧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华工具,两大矛盾汇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代表人物: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口号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含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同时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创立民国”,即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
300、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活动: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组建团体政党;成立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领导武装起义;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为维护辛亥革命成果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1913年)、护国运动(1915年)和护法运动(1917年)等。 性质:
301、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果: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彻底改变,革命失败。影响:积极: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一次重要尝试。不足:没有明确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4、资产阶级实业派与实业救国。阶级:资产阶级实业派。背景:辛亥革命的推动;南京政府支持;北洋政府鼓励;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利益的驱动。代表人物:张謇、荣德生、荣宗敬等。口号纲领:实业救国。活动:发展资本主义与拯救国家结合起来。影响:积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
302、人阶级壮大;抵制经济侵略;具有进步性、爱国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不足: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之中,无法实现。5、资产阶级的激进民主主义者与新文化运动。阶级:资产阶级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背景: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此局面寻找新出路。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方面,随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人人心,而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口号纲领
303、:民主和科学。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活动:19 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主要基地在北京大学,时蔡元培任校长,采取“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方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是白话文小说的典范。影响:积极: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俄国十月革命的
304、爆发,为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又注入了新内容,李大钊等人开始在中国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不仅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为中国找到了真正的出路。不足: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对东方文化绝对否定:脱离了广大群众。二、升华认识1、近代前期社会各阶层抗争的特点。革命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主要社会阶级,包括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民主革命活动。原因在于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列强侵略对各个阶级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各阶级在反对侵略方面有一致的一面。普遍向西方探求真理(义和团例外)。原因在于外国的侵略打开了中国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人们
305、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中觉醒过来,看到了西方的先进和中国的落后。革命具有层次性。民主革命的方案各不相同,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也有较大的不同。原因不仅在于接受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更主要在于阶级地位差异。革命具有继承性。前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取得一定成果,但都未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一方面是由于各阶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的强大。2、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救国探索的特点。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进行的,学习西方和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是紧密相联的。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为:近代中国人民学习西方,探索救国和强国之路。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
306、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道路,其中最重大的选择是将马列主义根植于中国的土地,使其成为中国最先进的革命指导思想。每一个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得失而有所发展。每一个新的探索又为后面的探索提供了借鉴经验,都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3、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均是清政府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但结果都失败了根本原因在于本质的落后性。4、古今中外的历次重要变革,社会历史的重大发展与进步,无一不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5、近现代史上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过程也就是中国革命道路的选
307、择过程。地主阶级的道路选择“中学为主,西学为用的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道路选择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后来,洪仁歼又提出了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法实施。民族资产阶级的道路选择: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行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道路选择资产阶级共和国。无产阶级的道路选择社会主义道路。6、百年巨变的诸多启示。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一个民族只有强大起来才能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进取才能不断进步。一部近
308、代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一部近代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任何单一的反帝或反封建斗争都不会取得成功。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一历史性巨变。三、复习提示1、掌握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西方文明的征服下,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应。2、比较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西方文明的征服下,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不同反应的原因、结果和影响把握各种社会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3、晚清政府的三次自救运动的
309、失败,说明封建统治已走到了尽头封建地主阶级已丧失了自我调节的能力,其失败的命运是必然的。4、毛泽东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中国革命如果失去了农民的支持,同样不能取得胜利,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制的斗争的失败,都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但脱离中国国情,完全移植西方文明,完全否定中华文明,也注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6、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彻底的革命纲领,是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首要条件。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两大基本任务是反帝和反
310、封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及资产阶级提出的种种救国方案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都称不上是彻底、完整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因此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完整的革命纲领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7、联系当今国际社会上存在的文明冲突论,反对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倡导文明的多元化。第十四专题 悲怆的旋律 痛苦的历程-中国的现代化历程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罗荣渠认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
311、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的大趋势;具体来说,这是以现代化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文明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深刻变化的过程。一般认为。现代化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等。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三是政治体制
312、由封建专制向资本主义民主共和的变化。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东方国家,在西方近代文明的直接冲击下,与西方近代文明相汇合,并在本民族文化精神的支配下,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走上了独具特色的近代化发展道路。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考点: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近代化这个概念虽然是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一个新名词,但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却是一个屡考屡新的永恒命题。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既是当今社会的热点,又是历史教学的重点,而且其内容广泛,涉及诸多领域。可以说,中国近代现代史,就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发展史,在历年的高考中均以不同形式出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
313、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且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也仍在进行,因此,近代化问题仍然是历史考试的焦点问题之一,2006年高考极有可能涉及。除基本史实外,考查近代化的经验教训从中概括出它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启示,可能性比较大。考点一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一、知识梳理(一)起步阶段(1 8401 895年)1 840年发生鸦片战争后,传统受到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 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1、经济领域。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
314、,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到商办的过程。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起步。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2、政治领域。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近代化方案。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3、思想文化领域。开始“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4、军事领域。创建近代海军。5、起步阶段的特征。这一时期是器物层的近代化阶段,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主要特征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这
315、一时期,近代化的历程主要在经济领域,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二)整体发展阶段(1 895-1927年)1、经济领域(工业化)。甲午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与清末新政。一战期间,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2
316、政治领域(民主化)。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资产阶级上层维新派领导了戊戌维新运动近代以来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独立富强道路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清政府进行了预备立宪。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资产阶级中下层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国成为时代潮流,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取得的伟大成果,也有力推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这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呈现出波浪式推进的特点:从清政府来看,经历了从镇压维新变法到推行“新
317、政”的失败。从资产阶级内部来看,发生了保皇派、立宪派与革命派的斗争。从北洋军阀的统治来看,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遇到逆流。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来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进行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3思想领域(理性化)。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领域深人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主要表现在:西方文化大量涌人,“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
318、主立宪。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把理论学习和革命宣传变为实际行动。发动了辛亥革命。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进一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激进派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4军事领域。百日维新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清末“新政”改革军制,编练新军。5文教领域。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百日维新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开设经济特科,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
319、定学堂章程。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为教育体制的改革扫除了障碍。辛亥革命后,南京l临时政府成立了教育部,对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改革,使民国初年的教育得到了发展,产生了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代表人物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干将。6整体发展阶段的特征。这一时期是制度层和思想层的近代化阶段,也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整体发展”表现为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近代化的内涵和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角地位得到全面体现、充分体现,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三)曲折前
320、进阶段(1 9271 949年)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从外国手中夺回了部分“关税自主权,建立国家银行,统一货币发行权,发行了“法币”。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恢复,推动了工业、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进程。但另一方面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以及外国资本输出又压制了民族资本的发展。在政治领域里形成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影响了民主制度的发展。2抗日战争期间,近代化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3解放战争期间,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4曲折前进阶段的特征。这一时期,近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
321、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这20年虽然时间短,但近代化的程度有所深化。然而,中国毕竟没有为第一次现代化做好思想和知识准备,科学和民主的思想远远没有融入社会,农业文明的刚性依然没有被触动,封建专制意识仍然左右着中国。在外忧内患面前。第一次现代化取得的成就屈指可数,但为全面推进第一次现代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四)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今)1949年新中国成立,拉开了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序幕。1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迈进。2经济领域。第一时期:19491965年,重
322、点发展工业化。共同纲领把建设新中国的战略目标确定为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工业化。建立了国营经济,开展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1953年,中共提出了现代化的蓝图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这是体现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的总路线。1 956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不复存在。“一五”计划确立了工业化方针,1 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一五期间。经济建设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工矿业成就突出。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
323、着中共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继续重点发展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能源建设比较突出。1959年12月,周恩来总理提出:“需要加速建设我们的国家。使我们的国家更快地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一第二时期:1966,-1976年,特点是“文化大革命”及其破坏。“文化大革命”在打破封建旧观念的同时没有建立科学的新观念。它不仅没有带来生产的发展,反而造成了极大破坏,导致现代化建设一度中断。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国防科技及以能源、汽车制造为主的重工业方面。 第三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
324、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许多工程项目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92年,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2年,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政治领域。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制度,1949-19
325、56年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以及后来对宪法的修订和完善;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建立和不断地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民主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_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还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
326、的伟大决策,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_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作了全新发展,即不仅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而且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53 1”重要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r、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是对中国现代化的新思考、新概括。4思想领域。1957年整风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
327、要思想等。5外交领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l;“安邻”“睦邻“富邻;和平崛起。6军事、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现代化。7腾飞阶段的特征。这一时期,既是中国现代化突飞猛进的时期,也是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时期。现代化的领导者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沿着邓小平设计的“中国式道路”(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模式)快速推进,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正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二、升华认识(一)中国近代化的主要领域及内容
328、经济领域:发展资本主义,在生产力上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在生产关系上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政治领域:主要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思想领域:传播西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政治制度;军事领域:创办近代的军队和军事工业;外交领域: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二)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背景1中国近代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进行的,它开展的具体背景如下:人口过剩与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亡国灭种的民族生存危机: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手段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社会动员作用。政治衰败,国家四分五裂的乱世局面。封建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2中国近代化面临着两大任务和出路:任务:反抗外国侵
329、略,争取民族独立;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富强,两者要同时并举,1949年前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主,1949年后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富强为主。出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只有将反帝、反封建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取得近代化的成功。3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动力群体:地主官僚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三)中国近代化的类型史学界认为,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各国的现代化历程又不尽相同,类型也有区别。英法美等国率先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并通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变革而逐步实现的现代化,称为“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受到西方列强侵略,开始以西方资本主义为榜样而进行现代化探索的国家的现代化称为“后发外
330、生型现代化中国的近代化属于后一种类型。(四)争取民族独立与近代化的关系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要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同时,中国近代社会也要顺应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关于两者的关系,史学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二者相互交叉同步进行,互相影响。工业化为近代革命提供物质力量和阶级力量,近代革命为工业化开拓道路。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保证,而近代化又是前者的最终目的n民族独立与近代化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它们各有各的特定内容,民族独立是要改变国家民族被压迫的地位,推倒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近代化则是要改变中国经济、文化
331、落后的地位,发展近代工业,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力的问题。两个问题的内容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就不一样。人们无法同时并举来实现两个任务,或者毕其功于一役。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走革命的路,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取得民族独立,为中国实现近代化开辟道路。(五)中国近代化的启示1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后,中国的近代化才迎来新纪元。2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长期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也正是对外开放,使中国得以吸收和借鉴欧美等
332、发达国家一切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使中国走向世界。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3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中国近化化的启动与发展过程,充满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每一次斗争都是对封建思想的批判,都使价值观念得到更新。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清除它的影响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4知识结构的变革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科技和教育水平是衡量知识结构变革程度的基本内容。欧美等国的近代化过程贯穿着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而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发展起来,直到1905年才
333、废除科举制,开始建立新式的教育体制。科教兴国是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三、复习提示1掌握中国近代化经历的几个阶段及阶段特征。 2准确掌握现代化的内涵。现代化是一项涉及价值取向、社会秩序、政治规范、制度运作、伦理认同等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确实也始终伴随着多方位的努力。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社会演变历程来看,效法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观念三个依序递进的变革程式。这一程式反映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3正确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与实现近代化相互关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与实现近代化的发展目标是相互交叉而又同步进行的,两者是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4掌握中国近代化的
334、三部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三次历史事件,谱成中国近代化的三部曲。三者各自的得失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着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进程及其特点。5比较中国与西方、中国与日本、中国与苏联走向近代化的异同点,从中获得启示。6辩证客观地认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化意识曲折探索的进程,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7掌握中国现代化与三次历史性巨变和三位伟大人物。三次历史性巨变为: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8把握历史上现代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9中国近代化也就是近代中国向资本主义化的社会转型,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
335、因此从社会转型的视角来考察近代中国的发展过程,有助于全景式地展现近代历史,并便于把握其发展规律。10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及其它现实社会的热点问题,找到与政治、地理学科的结合点从多角度、多方面寻找切入点。考点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一、知识梳理(一)产生(1 9世纪60、70年代):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这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早期著名的企业主要有“三厂一坊。到甲午战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
336、沿海地区。近代商办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他们已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但它毕竟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实力薄弱。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重性。(二)初步发展(1 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出现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
337、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其中下层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三)短暂繁荣(1 91 21 91 9年):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处于夹缝中的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次发展的机会,中国经济近代化出现了一个高潮。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并存,一起成为两大思潮。但好景不长,世界大战的结束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势头。这说明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因素(特别是在近代前期)。(四)日益萎缩(1 9271 937年):国民政府统治肘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五)走向崩溃(1 9371 949):
338、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的加强,四大家族在国统区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有明显优势再加上日本的侵略战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受到严重摧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遭到破产。抗日战争后,国民党为了进行内战,出卖国家主权,同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军费激增,造成通货膨胀,国统区经济处在崩溃边缘,中国的经济近代化陷入绝境。(六)获得新生(建国以后):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没收了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企业,并将其转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鉴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仍占重要地位
339、人民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使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共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法,采取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成功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中,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全面展开。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二、升华认识(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中国近代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背景下进行的,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有很大的区别:1从其产生来看,中国固,有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打断,
340、它是在外来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2阻力大,近代化不仅遭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遭到官僚资本和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3在阶级力量上,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4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5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
341、不配套,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二)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1先天的不利条件。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史子集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化工业的思想障碍。2面临三大政治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西方列强依仗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种种特权,占领了中国绝大部分市场,导致中国资本主
342、义始终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等)封建专制主义的阻碍。(封建思想顽固、不思进取、不愿革新,中国资本主义长期遭到封建主义的压制、束缚乃至重重盘剥,缺乏必要的发展前提)寓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摧残。(借助政权力量,对民族工业占有压倒优势,民族工业无力与之抗衡等)3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扩展到重工业延伸至农业。而中国工业化则先重后轻,农业却严重拖后腿。欧美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的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近代化在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后,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
343、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最终完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从决策上看,由于历届政府都代表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可能从发展生产力的愿望出发来制定内外政策。近代历届政府没有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导致近代教育严重滞后,_中国现代化一直为缺少人才、技术而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近代化的正常进行。从环境上来看,近代中国战争和革命不断发生。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也影响了现代化的顺利进行。(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从政治上看,
344、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三、复习提示1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线索,包括产生及发展的不同阶段(鸦片战争后、甲午战后、一战期间、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过渡时期),各阶段发展
345、的原因、特点及表现。2掌握近代时期各个阶段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特点及表现等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发展及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4认识建国初期中共合理调整工商业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根本目的。5准确理解近代工业和民族工业概念问题。近代工业包含了使用机器生产的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中国近代工业最早出现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商人、地主和官僚等投资兴办。6把握历
346、史上工业化两种类型的道路。掌握两种道路的基本特点:一是资本主义工业化:二是社会主义工业化。7抓住各个时期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领域的变化。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两面性特点,进而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也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密切相关。它还涉及到一些重要问题的历史根源,如“为什么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为什么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等,复习时应引起重视。8近年高考考查的内容多集中于对民族资本主义各个阶段的发展原因和特点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和思想运动的历史背景
347、、历史条件的准确分析和理解。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本专题时以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并且注意经济发展与政治、思想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9掌握近代以来。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化。近代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内地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除了政治、地理上的原因之外。其历史原因就是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大多位于东南沿海地区。10联系现代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沿岸能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区域,就得益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所奠定的坚实基础。考点三 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一、知识梳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实际上反映出中国各阶级、阶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一)地主阶级的探索和实践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
348、、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放,眼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师夷长技”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表明地主阶级抵抗派此时思想仍处在器物层次(只学习西方技术,不引进西方制度)。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等口号,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设学堂、派遣留学生,引进了一批西方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有进步意义。但由于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没有从根本上否认封建制度,因而学习西方的思想仍旧是停留
349、在器物层次。(二)农民阶级的探索及实践19世纪中期,由于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以洪秀全、洪仁玕为首的农民阶级,先后提出、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等革命纲领,试图建立一个新型的社会。但由于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尤其根本上由于农民阶级所受的阶级和时代局限,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但是资政新篇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近代化方案,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侵华,义和团运动兴起,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由于农民阶级对帝国主义、清政府的认识不清,在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的绞杀下失败。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表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民主革命。(三)
350、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与实践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从洋务运动中分离出了早期维新派。他们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技,还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和议会制度。早期维新派以郑观应等为代表。由于早期维新派是从洋务运动中分化出来的,本身仍与地主阶级有着联系,他们的主张也并未真正付之于行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了。从此,中国人民御侮自强和实现现代化的理论有了重大突破。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以“救亡图存”为号召,以应诏统筹全局折为施政纲领,在光绪皇帝的主持下,决定变法。
351、由于顽固派的强烈反对,戊戌变法最终失败,表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旧中国行不通。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受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限制。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要求。发动一系列起义,最终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了临时约法,这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历程中的伟大成果。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在帝国主义与袁世凯的威逼下,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成果,并一步步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失败了。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和共和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四)无产阶级的探索与实践早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
352、国的无产阶级先于资产阶级在外商企业里诞生了。早期工人阶级的自发斗争,初步显示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20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进行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并于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参与和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国民大革命运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二、升华认识1中国现代化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但在甲午战争前主要限于经济领域。1 894年爆发的甲午
353、中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大转折,标志着现代化由经济领域转入政治领域。2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借助皇权进行政治变革的第一次尝试。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推翻帝制。创建共和国的第一个成功行动。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共和制度的建立。此后,虽然发生过两次复辟帝制的事件,但政治现代化的总趋势不可逆转。历届民国政府不论封建军阀如何独占鳌头,但不少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也参与了政权。3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受义和团运动的冲击和八国联军侵略的鞭挞后,为巩固统治而被迫进行的改革。就其性质而言,应是资本主义的或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在新政中形成的立宪派,
354、积极倡导兴办实业抵制洋货,收回矿权、路权等,虽然反对革命派用武力推翻清政府,但在向清政府请愿立宪遭到拒绝后,便转而加人反清行列,支持辛亥革命。4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行探索的两种理论模式,在政治行为上直接表现为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它们构成了晚清反对专制政治的两条阵线。革命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正面有力地冲击了清朝专制统治。立宪派则从实业、教育、启蒙等多方面为民主大厦在中国的建成添砖加瓦,赢得了多数工商业资本家和开明士绅的支持。他们以谘议局和资政院为基地,利用合法手段从事反专制的斗争,掀起了请愿运动、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使清政府陷于困境,
355、进退两难。5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两种观点,两种模式,既对立又统一。他们是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股新的政治势力,他们的主张和要求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求。他们同时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爱国是二者的共同起点。虽然他们对帝国主义斗争存在一定的软弱性,但都希望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实现民族独立。他们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作为革新中国与打击旧学的思想武器,最初取自西方的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说、进化论和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归纳方法等。他们都把中国的出路寄托于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反封建又是二者共同的目标。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对于
356、国家民主化仍有自己的特殊认识。民族资产阶级先是追随蒋介石,参与南京国民政府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一方面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又对蒋介石消极抗日、专制独裁、压制民族资本经济发展不满。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对美蒋抱过幻想,并企图走第三条道路,但最终还是站到人民斗争的行列,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和帮助中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业。三、复习提示1掌握近代各种政治力量对政治民主化探索与实践的基本情况。2把握中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的趋势。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明清时期空前强化,进入近代后走向衰变,政治民主化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经历了从思想启蒙到社会运
357、动再到制度变革的过程。3联系历史重大热点。2005年是“公车上书110周年、中国、同盟会成立l。周年以及新青年创刊90周年,这三个事件刚好涉及中国政治近代化探索的三次重大历史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民主革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运动中先后掀起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深深影响到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此外,2006年是文革结束40周年,以史为鉴,吸取文革的教训,尤为重要。4联系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三个文明建设的精神。物质文明建设重点把握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健全市场机制、加强宏观调控、扩大就业、健全社保体制等几个方面。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点把握好民主制度、
358、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放在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上。考点四 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历程一、知识梳理1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思想启蒙。2太平天国运动中资政新篇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近代化方案。3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4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把理论学习和革命宣传变为实际行动,发动了辛亥革命。5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从此以后,民主共和的观
359、念深入人心。6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主张引进西方现代文明,弘扬平等人权,是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7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二、升华认识1西学东渐的概念。西学泛指当时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东渐,意为向东方逐渐传人、渗透。这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也是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的历史。2从鸦片战争到1 919年,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此后30年里,中国近代化虽有所深化,但发展缓慢,效果并不明显,近代化未能实现。3近代前期文化的两个阶段三个层次。两个阶段:第一,鸦片战争后
360、到甲午战争前,主要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第二,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主要学习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三个层次:第一,技术成果(器物层);第二,相关社会支持系统(制度层);第三,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气质等(思想层)。4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影响及其特点。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三、复习提示 1掌握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影响。 2把握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影响及特点。 3掌握中国科学文化近代化的轨迹。先是传教士东来,西学东渐,后是“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于是不自觉或
361、自觉地向西方学习开始了西方近代文明首先是近代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此过程中有激烈的冲撞,有艰难的移植,也有别具匠心的创造,最后导向中国科学文化的近代化。4正确认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及影响。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有两个明显目的:一是培养殖民地人才;二是混淆和动摇民众的爱国和民族精神,为其政治侵略服务。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也为西学传人中国提供了条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促使中国社会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引起内部的观念对立和斗争(对封建地主阶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都是如此)。5联系时政热点,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和文化观。第十五专题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 主干知识整合一、资本
362、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形成的过程(1)1618世纪开始形成时期14、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还推动了海外殖民扩张,伴随着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19世纪前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形成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紧殖民扩张,许多国家沦为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最终形成时期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
363、,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思考讨论想一想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示: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对外的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的逐步形成,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料、资本和广阔的市场条件,又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认识(1)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动力,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2)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瓦解着
364、东方各国旧的经济结构,促进了东方各国的近代化。(3)也给东方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东方的长期贫穷和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二、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体系演变1.演变过程(1)18世纪中期1944年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19世纪早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加紧殖民扩张,拥有广大的殖民地,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霸主,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逐步形成。一战英国经济受到削弱,英镑地位动摇,二战使英国经济受到严重削弱,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2)1944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二战中西欧各国普遍衰弱,
365、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拥有最雄厚的工业资本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20世纪70年代伴随西欧和日本的恢复与崛起,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3)欧元的崛起: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成功启动,标志着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正式建立。2.认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或联盟的建立取决于各国或集团经济实力,反映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衰和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三、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1.经济全球化(1)含义: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
366、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思考讨论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将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提示:它将有效地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推动我国在WTO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参与WTO规则的制定,保障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2)实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3)贸易自由化体系的建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这一体制的确立大大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区域集团化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三大经济区域集团。3.认识(1)经济的全球化是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
367、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对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空前的压力与挑战,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3)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起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4)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之路,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趋利避害。四、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1.过程(1)15001945年资本主义萌芽
368、和两次工业革命都开始于欧洲,使欧洲长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中心。(2)1945年20世纪70年代,日本、德国战败,欧洲普遍衰落,美国掌握世界霸权,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3)20世纪70年代至今天,美国经济相对衰落,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4)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拉丁美洲出现一批新型的工业化国家(如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形成环太平洋经济区。2.认识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有欧洲中心美国中心
369、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过程。经济政治的多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X”综合向导一、科内综合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基本途径及评价从1500年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在资本主义萌芽以及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通过不断的海外殖民扩张来完成的。它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把亚非拉大多数国家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冲击了这些落后地区旧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近代化,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也给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这些地区长期的贫穷和落后。2.欧洲一体化进程(1)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建立,1958年欧
370、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组成,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2)1993年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1994年增至15个国家。(3)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启动,标志着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正式建立,欧元的启动对欧元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3.工业化国家对落后民族的征服活动(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对市场的需求。(2)主要手段:用炮舰、廉价商品、剩余资本打开落后国家的大门,使之成为其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重要的投资场所。(3)主要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列强本国经济的发展,给亚非拉落后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并促进了亚非拉落后国家的近代化。(4)主要启示:落后
371、国家只有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改变落后的政治经济体制,才能富国强兵,救亡图存。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领域: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以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经营的模式。(2)对社会制度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更加健全,人们的公民意识增强。(3)对侵略方式的影响:殖民侵略进入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4)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5)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大大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衣食住行方面,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6)对环境的影响:石
372、油等能源大量用于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5.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1)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确立: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最早发生和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大,还拥有广大的殖民地。丧失:19世纪末,英国丧失了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错失机遇,被美国德国迎头赶上。(2)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削弱。表现;二战后,美国操纵了国际金融市场,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它的建立标志着美国在国际资本主义领域霸主地
373、位的确立。(3)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原因: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表现: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第十六专题 中国古今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化主干知识整合一、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1.出现原因(1)各个诸侯国在混战的局面下要求政治改革,以便在相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各种理论的指导。(2)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使各个学派得以发表自己的政见和主张。(3)封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4)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天文学、数学的发展,进一步提
374、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2.基本认识百家争鸣,实际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旧的思想观念被打破,需要思想理论的重新认识,百家争鸣就是思想领域对种种历史、现实问题斗争的反映。这一潮流的出现,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思考讨论法家主张“法治”,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依法治国”有何区别和借鉴意义?提示:法家主张的“法治”思想,实际上是封建信条,服从于君主专制的需要,是控制人民的工具;而当今倡导的“依法治国”,维护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的是基本民主权利,实现的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一方面在健全
375、法制,另一方面需加大执法力度,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变迁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1.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1)春秋末期产生,其创始人为孔子,提倡“仁”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3)西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提出“大一统”思想,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儒家思想至此成熟,成为历代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4)宋元时期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
376、学理学。(5)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其正统地位动摇。(6)“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毁灭性打击,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之一。(7)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有所提升,成为进行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思考讨论孔子在春秋时期提倡“仁”的学说,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心理,但并未被统治阶级所认可。为什么?提示: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人民渴望安定与统一;儒家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比较符合人们的要求。但战乱兼并的状况下,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所以对于支撑兼并战
377、争的思想,如法家思想比较关注,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2.儒家思想被尊崇的原因(1)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主要在于其理论本身宣扬天人感应,道德规范,提出大一统,迎合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2)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与信仰。(3)儒家思想有不竭的生命力还在于它能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也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故为统治阶级所喜爱。三、唯物思想的发展演变1.演变历程(1)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2)东汉前期的王充,对神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认为万物是由元气构成和“人死不
378、为鬼”。(3)南朝时期的范缜,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提出人的精神与形体是统一的。(4)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唯器”的唯物观点。思考讨论唯物思想是人们在与自然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请结合史实进行说明。提示: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铁农具的推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在总结生产斗争的基础上出现了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推动了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进程,也带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秦汉以来科学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有了更大进步,于是出现反对宗教迷信的唯物者,如王充、范缜等人。明清之际,王夫之等人的思想,又推动了
379、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西学东渐”的开展。2.基本认识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也逐渐增强,伴随与唯心迷信思想的斗争,唯物思想产生并不断发展,反过来推动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四、近代现代的思想解放1.发展历程(1)地主阶级的富国强兵的思想: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揭开了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序幕;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特别提示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要注意与政治上的救亡图存的斗争。(2)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的思想:资产阶级以资本主义为武器,包括维新派、革命派和
380、激进派。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进行社会改革,发起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以三民主义为旗帜进行暴力革命,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激进派,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冲击封建专制统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最宏大的思想解放运动。(3)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丰硕成果。2.基本认识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侵略逐渐加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381、会,先进人士围绕着向西方学习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一次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和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近代史上的每次重大的政治运动都以思想的解放为先导。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就带来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五、20世纪的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从本质上决定了它能够结束几千年来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留下难以磨灭的历史功绩,但却不可能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2.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
382、了胜利,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斗争求团结等都是其重要内容。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也被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它从中国建设实践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相结合,主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发展。全面整顿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一系列的论断,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特别提示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应
383、该说是救亡图存斗争高潮的产物。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应该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课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纲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主干知识整合一、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1.出现原因(1)各个诸侯国在混战的局面下要求政治改革,以便在相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各种理论的指导。(2)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使各个学派得以发表自己的政见和主
384、张。(3)封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4)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天文学、数学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2.基本认识百家争鸣,实际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旧的思想观念被打破,需要思想理论的重新认识,百家争鸣就是思想领域对种种历史、现实问题斗争的反映。这一潮流的出现,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思考讨论法家主张“法治”,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依法治国”有何区别和借鉴意义?提示:法家主张的“法治”思想,实际上是封建信条,服从于君主专制的需要,是控制人民的工具;而当今倡导的“依法治国”,
385、维护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的是基本民主权利,实现的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一方面在健全法制,另一方面需加大执法力度,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变迁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1.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1)春秋末期产生,其创始人为孔子,提倡“仁”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3)西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提出“大一统”思想,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
386、和“君权神授”,儒家思想至此成熟,成为历代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4)宋元时期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5)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其正统地位动摇。(6)“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毁灭性打击,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之一。(7)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有所提升,成为进行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思考讨论孔子在春秋时期提倡“仁”的学说,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心理,但并未被统治阶级所认可。为什么?提示: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人民渴望安定与统一;儒家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比较符合人们的要求。但
387、战乱兼并的状况下,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所以对于支撑兼并战争的思想,如法家思想比较关注,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2.儒家思想被尊崇的原因(1)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主要在于其理论本身宣扬天人感应,道德规范,提出大一统,迎合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2)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与信仰。(3)儒家思想有不竭的生命力还在于它能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也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故为统治阶级所喜爱。三、唯物思想的发展演变1.演变历程(1)战国时期的荀子
388、,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2)东汉前期的王充,对神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认为万物是由元气构成和“人死不为鬼”。(3)南朝时期的范缜,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提出人的精神与形体是统一的。(4)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唯器”的唯物观点。思考讨论唯物思想是人们在与自然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请结合史实进行说明。提示: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铁农具的推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在总结生产斗争的基础上出现了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推动了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进程,也带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秦汉以来科学技术有了一定的
389、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有了更大进步,于是出现反对宗教迷信的唯物者,如王充、范缜等人。明清之际,王夫之等人的思想,又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西学东渐”的开展。2.基本认识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也逐渐增强,伴随与唯心迷信思想的斗争,唯物思想产生并不断发展,反过来推动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四、近代现代的思想解放1.发展历程(1)地主阶级的富国强兵的思想: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揭开了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序幕;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特别提示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主流是
390、向西方学习,要注意与政治上的救亡图存的斗争。(2)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的思想:资产阶级以资本主义为武器,包括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进行社会改革,发起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以三民主义为旗帜进行暴力革命,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激进派,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冲击封建专制统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最宏大的思想解放运动。(3)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取得革命
391、和建设的丰硕成果。2.基本认识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侵略逐渐加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人士围绕着向西方学习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一次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和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近代史上的每次重大的政治运动都以思想的解放为先导。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就带来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五、20世纪的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从本质上决定了它能够结束几千年来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留下难以磨灭
392、的历史功绩,但却不可能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2.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斗争求团结等都是其重要内容。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也被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它从中国建设实践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相结合,主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发展。全面整顿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实事求是、
39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一系列的论断,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特别提示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应该说是救亡图存斗争高潮的产物。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应该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课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纲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世界近现代的思想文化主干知识整合1.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1)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是
394、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其中文艺复兴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突出强调人性、人文主义,其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因而被称为是“人的发现”。文艺复兴打破了欧洲思想文化界在宗教神学控制下的局面,摧毁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促进了欧洲近代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处于初步形成时期,力量还比较弱小,这一时期的斗争仍披着古典文化或宗教的外衣。思考讨论启蒙运动在内容方面比文艺复兴运动有哪些发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提示:主要发展在于强调理性,将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统治。原因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395、有关。(2)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去驱散封建教会的黑暗,它猛烈抨击腐朽落后的王权、神权和特权,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完整的政治构想议会制度、三权分立、人权自由、公民平等、法律至上等。启蒙运动为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对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3)19世纪初19世纪末,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社会政治方面的三大思潮。19世纪中期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对当时的工人运动和以后的无产阶级运动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思考讨论自由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政治斗争有哪些?提示:与自由主义相关的是19世纪中期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与
396、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是自1848年后的若干社会主义运动。(4)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自由主义思想日趋衰退,主张扩大国家职能的新思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思想占了上风。(5)认识:思想文化的变化,正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要从不同时期的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去寻找一定思想文化出现的根源。思想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正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的影响下,资产阶级进行了若干斗争。一定的思想文化形成后,往往超越时空限制,发挥巨大的作用。如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革命的影响。2.世界近现代科技的发展(1)发展阶段: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阶
397、段: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17世纪近代数学兴起、牛顿力学体系创立、电的概念提出、近代化学创立、近代生理学创立等都体现了兴起的特点。19世纪综合化阶段: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的确立、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展、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各学科发展过程中综合化的表现。科技的飞跃阶段: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物理学的革命相对论开始提出,科技取得飞跃,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各个领域都有突破性进展,而且整体化、综合化程度加强,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特别提示具体内容请自己根据教材整理.考查方向集中在科技知识,尤其是与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的内容。(2)重大科技发明:工业革
398、命:发明了蒸汽机、火车机车、轮船等,是资本主义生产实现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的飞跃,它把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发电机、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交通工具,电报电话等新通讯手段,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航天技术、核能利用等先进科技成果,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3)认识:科技发明一般都是以重大科学理论发现为前提的。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它的发展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科技的发展创新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国家的政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教
399、育的发展都对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3.世界文学艺术(1)文艺复兴时期,在人文主义影响下,产生了一些有重要成就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这时期的文艺作品,反映了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与现实方法的结合。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一、知识归类 科学技术篇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西传造纸术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造纸术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印刷术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
400、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刻印的书,字体工整,装订精美。11世纪中叶,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元朝出现锡、铅活字。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指南针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
401、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时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所制的“震天雷”、“飞火枪”威力很大。金的军队用这两种火器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2、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商朝: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录。春秋:留下世界公认得关于哈雷慧星
402、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70多年。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人们还测定了一年的季节。西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隋唐: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了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元朝: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
403、法。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授时历年周期与先行公历同,但早于先行公历300年问世。3、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西周: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春秋:九九乘法表。西汉: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三国: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一书。唐朝:著名数学家王孝通撰写辑古算经,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能解决工程建设史上下宽狭不一的计算问题,是对古代数学理论的卓越
404、贡献,比阿拉伯人早300多年,比欧洲早600多年。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奠定了后世珠算法的基础。清代:蒙古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他用解析几何方法把三角函数和圆周率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4、中国古代的医药成就商周:已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还出土了石砭镰等医疗用具。战国:扁鹊石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药传统的诊病法。医学分科。有著名的医学著作内经。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医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
405、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隋唐: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自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00多种,方剂10000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5、中国古代的地理成就周易一书首先提出了“地理”名称。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中外地理的认识。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
406、图的6项原则,即“制图六体”。这一理论一直沿用到明末。北魏的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书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遭遇欧洲约2个世纪。6、农业、手工业论著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作,是现存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农政全书:明末徐光启著,论述了农学理论,并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天工开物: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被后人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7、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先秦: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的国家,半坡人培植了粟,河姆渡人培植了水稻。我
407、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品的国家,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已经养蚕缫丝。夏朝的有关史料和商朝地甲骨文,保留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和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春秋战国时期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战国时期出现的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秦汉: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的耕犁上安装了犁壁,比欧洲早1000多年。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陷阱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东汉张衡的地动仪式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一起,比欧洲早1700多
408、年。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道小数点后七位,比欧洲早1100多年。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在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时期的雕版印刷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就有制成火药的配方,唐朝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宋元: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沈括“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
409、0年。 文学艺术篇1、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诗词春秋:相传由孔子编订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0多篇,绝大部分是西周到春秋的诗歌。战国:屈原用楚国方言,利用民间歌谣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后人成为“楚辞体”,代表作离骚。两汉:乐府诗流行,以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为代表。三国:“建安文学”代表作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七哀诗和蔡琰悲愤诗等。东晋:陶潜诗这一时期著名诗人,田园诗的鼻祖,代表作有归园田居、归去来辞等。名作桃花源诗和诗序桃花源记,反映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南北朝:乐府诗最为流行。南方民歌代表作有采桑度、子夜歌;北方民歌有名的有敕勒歌、米兰辞。唐朝:a.初唐:诗人
410、有王勃、陈子昂等,陈子昂市唐诗革新的先驱。b.盛唐:诗歌成就最大,诗人辈出。山水田园诗人有孟浩然、王维,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其中,“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成就最高。李白的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杜甫的“三吏”、“三别”等都是千古绝唱。c.中唐:诗坛倡导诗歌要反映生活,白居易的讽喻诗新乐府50首,是这类诗的代表。D晚唐:诗人杜牧、李商隐,别创新格,他们的咏史诗感人至深。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两宋:词:a.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他拓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给词注入强劲的生命力。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411、有等。b.柳永的词具有市民气息,是婉约派的代表流传很广,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c.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格委婉,是婉约派的代表,感情真挚,语言清新雅洁,明白如画,生活气息很浓。d.南宋词人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得作品经常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散发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作品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e.陆游:因为主张坚决抗金,他的词不乏感慨国事的悲愤激情。陆游也有一些婉丽飘逸的词作,如钗头凤写得缠绵悱恻,一往情深。诗:a.南宋的陆游:代表作示儿。b.金朝的元好问:他的诗风格沉郁,豪放悲凉,被称为“丧乱诗
412、”。散文战国:诸子散文中孟子的文章以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游扬雄肆,令人钦服。庄子的散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是诸子中才华横溢的大文学家。他的秋水、逍遥游等都是古代文学名篇。两汉:赋的兴起,代表作有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等;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南北朝:骈文代表作有江淹的恨赋、庾信的哀江南赋。唐朝:中唐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继承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创造出反映现实生活,易于说理、叙事、言情的新散文体,得到社会认同,形成古文运动。宋朝:晚唐五代以来,文风日趋浮华,同这种浮华的文风相对立,北宋出现了古文运动,古文逐渐成为北宋文坛的主流。古文运动的领袖是欧阳修。他主张诗文革新,强调作品应有充实的内容和自然的
413、风格。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除欧阳修外,还有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加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后人称之为“唐宋八大家”。小说唐朝:由于城市的繁荣,为适应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文学领域出现了情节多奇的短篇小说传奇,如枕中记。代表作有任氏传、李娃传、柳毅传等。东晋南朝:志怪小说有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东晋干宝的搜身记。宋代:话本是宋代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先由城市艺人口头讲述传授,后经记录整理,流传中不断补充,因而情节完整,语言生动,艺术成就比较高。明清书名作者成书时间特点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吴承恩明朝一部具有浓
414、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曹雪芹(80回)和高鄂(40回)清朝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林外史吴敬梓清朝我国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聊斋志异蒲松龄清朝我国古代优秀短篇小说戏曲宋代:金时期,戏剧艺术盛行,诸宫调是这一时期说唱文学的总称。金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根据唐代传奇莺莺传改变而成,成功地塑造了张生和黄莺莺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的艺术形象。元代:元曲是元杂居和散曲的合称。元杂居巴音乐、歌唱、舞蹈、表演、道白熔于一炉,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综合性艺术,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组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是当时北方地区的流
415、行歌曲。元代的剧作家人才辈出,关汉卿是最杰出的代表,一生创作60多种剧本,悲剧窦娥冤是代表作。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清朝: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形成。2、中国古代的艺术成就美术春秋战国:a.长沙楚国遗址出土地帛画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帛画。b.四川出土地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表明青铜器的装饰从过去的图案发展为完整的画像。两汉:马王堆汉墓帛画是汉代帛画的精品。山东嘉祥武梁祠等地的画像石,四川、河南地画像砖,题材丰富,艺术性强。三国两晋南北朝:带有宗教色彩。著名画家有三国时期的曹不兴、东晋的顾恺之。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隋唐:宗教画生活气息浓
416、厚,人物画注重用线条表现人物的神态,山水、花鸟成为绘画的考点。杰出的画家有初唐的阎立本(代表作有历代帝王图和步辇图)和盛唐的吴道子(代表作有天王送子图)等。北宋a.随着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b.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北宋东京汴河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音乐战国: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编钟。三国两晋南北朝:从西域引进了龟兹乐、疏勒乐、康国乐。异域传来了天竺乐、扶南乐、高丽乐等。隋唐:隋唐的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风格多样,具有壮阔欢腾的盛世特色。隋代有九部乐,唐代扩充为十部乐。著名乐曲有秦王破阵乐。雕塑夏商周:商周两朝雕塑盒青铜铸造艺术达
417、到顶峰。商朝青铜器早期就出现平雕和浮雕两种技术;西周青铜器的最大特色,是有大量青铜铭文出现。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发现的大型青铜铸像是这时期青铜艺术的杰作。秦汉:精品包括秦始皇陵兵马俑、奴婢伎乐俑和动物俑三类。秦汉大量的砖瓦、瓦当,也是富有艺术价值的陶塑艺术。青铜铸像水平高超,代表作有秦陵彩绘铜车马、武威铜奔马。三国两晋南北朝:山西的云冈石窟、河南的石门石窟等石窟艺术。隋唐: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文字书法半坡氏族:出土的陶钵口沿上刻有符号二三十种,可能是原始文字的最早起源。商周:a.甲骨文已经具备象形、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构字规律,与今天汉字基
418、本相同。b.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古时青铜器也称金而得名。古代青铜器多以钟、鼎为代表,故又称钟鼎文。在金属器物上铸刻,习称铭,金文又称铭文。商朝青铜器上文字很少,一般仅有极少的人名或族名;西周开始有了长篇铭文。秦朝:以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后来又出现了隶书。东汉: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著名书法家有蔡邕。三国: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东晋:王羲之地楷书达到独立完美境地,他还擅长行书、草书。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其子王献之也是著名书法家。隋唐:书法汇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的风格。著名书法家有由隋入唐的欧阳询等初唐三大家,主要受王羲之的影响;盛唐的颜真卿创立了气势雄浑的“颜体”
419、,代表作有颜氏家庙碑;中晚唐之际的柳公权,与颜真卿齐名,创立了“柳体”,代表作有神策军碑;唐朝的草书大家有“草圣”张旭、怀素等。宋代:著名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人称“宋四家”。 思想、教育、史学篇1、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概况春秋: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他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实质是举贤的思想;他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秦汉: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用统一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汉武帝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建立起中国封建官学制度,以儒学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三国两晋南北朝:官学时废时兴,私学成为主要的
420、教育形式。家庭教育倍受重视。少数民族和落后地区教育同时起步。儒、玄、道、佛各类学派共占教育殿堂。隋唐:唐太宗和唐玄宗重视发展教育。官方在京师办有国子学、太学,在地方办有州学、县学等,学生主要学习儒家经典。专科学校开始建立,如律学、书学、算学等。除官学外,私人聚徒讲学也很兴盛。两宋:由于印刷术的普及等原因,宋代教育超过前代,学校制度更加完备,王安石变法时曾改革科举和学校制度。私人讲学的书院在北宋时兴起,南宋时大盛,有书院20余所。明朝:中央官学初名国子学,后改称国子监,学生称监生,地方有府、州、县学,体现出强烈的君主专制色彩,适应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明中期以来,书院较兴盛。清朝:沿袭明制,进一
421、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2、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概况春秋:春秋相传为孔子编订,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尚书是夏商周三代一些历史文献和传说资料的汇编,相传也由孔子编订。两汉: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东汉班固的汉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叙述了西汉一代的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私家修史之风盛行,仅撰写晋史一项就有20多家。刘宋范晔的后汉书和魏晋时期陈寿的三国志,编撰水平最高,被后人列入“前四史”。唐朝:我国开始确立官修正史的制度,修史规模超过前代。突出成就有刘知己撰写的史通,这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著作;还有史学家杜佑撰写的通典,这是我国第
422、一部典章制通史。两宋: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上起战国,下至五代,记述了1300多年的历史。南宋袁枢编撰的通鉴纪事本末,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该书的特点是将编年与纪传两种体例合而为一,开创了我国历史编纂学的新体例。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是我国史学领域中开创的新体例。3、中国古代的宗教及其传播佛教: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进入中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白马驮经,建造白马寺,佛教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南北朝时期,佛教广泛流行,统治者广修寺塔,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从加强统治出发,曾两次灭佛。唐朝武则天时,佛教备受宠遇。隋唐时的
423、佛教渐趋中国化,形成许多宗派,以禅宗流传最广。道教:东汉时,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和黄老学说的某些成分结合,形成了道教。太平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成地主阶级的宗教。萧梁时,道教经典增多,陶洪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唐宗室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拥有特殊地位。唐玄宗在位时,道教极盛。4、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的变化儒家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实行仁政,并
424、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未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
425、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明中叶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进步的思想家及其思想战国:荀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东汉:王充著论衡深刻批判谶纬神学。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
426、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清初:a.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只重农部重商的重农抑商政策。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想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b.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c.王
427、夫之:是以为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倚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否定理学家主静地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地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二、知识深化1、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初唐和盛唐政治的清明与经济的繁盛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便是文化成果的灿
428、烂;明清时期政治上的衰落和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便有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的产生。此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有反作用。比如诸子百家的思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在观念上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为历史变革起了摧毁廓新、敷陈新义。2、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分析某一时期文化发展繁荣的时候,首先要关注它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这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分析: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政治因素: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繁荣。文化政策因素: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文化交往因素:分析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
429、因素。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交往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开明政策,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代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之,我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的根本原因。3、文学艺术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反映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是当时社会社会生活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如两宋时期多民族国家并立,国家分裂,陆游的诗反映了人民
430、渴望祖国统一的愿望;从唐代传奇到明清生活也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4、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对治国思想的选择与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这种治国模式的形成,在秦汉以前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选择和探索的过程。在原始社会,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族,治理国家的思想处于萌芽状态。在奴隶社会,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产生阶级和国家,统治者以宗法等级制度和武力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大变革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局面,其中儒家、法家、道家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
431、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选择奠定基础。秦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巩固了统一,但也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并未起到应有作用,反而导致秦的灭亡。西汉之初,采取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并且在以后大动乱之后都会采取这种策略。西汉汉武帝在位时期,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局面,董仲舒吸收道家和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加以改造,并被汉武帝所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证明:在
432、动荡年代,法家思想能实现大一统;动荡结束之初,道家的无为政治能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后,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互相融合的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教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论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委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世界地位及其在近代衰落的原因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出同时代的欧洲,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并且向世界各地传播,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西方近代文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
433、意义。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封建教育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进步,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条件;科技重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如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广大科技劳动者积极进取、勤奋钻研的精神;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功不可没,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中国古代科技在近代衰落的原因:封建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和闭塞性的束缚;腐朽封建制度的制约性;传统价值观念的约束性。因此,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经济状况、社会环境和人的观念等。之所以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具体来看:中国科学
434、技术自身的缺陷:满足于实际上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中国古代学者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会妨碍对自然的研究;中国学者缺乏必要的科学试验的传统训练。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和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把大量知识分子迫入了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对自然界观察研究的歧途,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教育的落后,不利于科学间的互相融合,也不利于培养
435、大批人才。总而言之,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近代科技出现的最根本原因。学习古代科技史,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地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与社会环境的促进与制约关系;科技创造是科学家勤奋钻研的结果等。明清以后,西方开始领先的原因: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经济上,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劳动力。思想上,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科技发展了思想武器。6、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的思想具有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战国时期的荀子,东汉的王充,南北朝时期的范缜,唐朝的柳宗元和刘禹锡,明
436、末清初的王夫之其学术成就达到了旧唯物主义的高峰。中国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表现在它确认世界的物质性,确认存在地客观性,确认规律的可知性,并往往与政治上的进步倾向相联系。7、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流派纵观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变化,对当时社会和后世影响较大的,并在社会上形成一定气候的思想流派主要有儒家思想、道家细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宗教思想、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和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8、我们对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反对对传统文化的绝对肯定和否定的态度。第十七专题 系列热点小专题考点一 环太平洋地区史专题复习环太平洋地区主要包括中南美洲的西海岸国家、墨西
437、哥、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这一地区历史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其是二战结束以来,这里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地区。有人认为:21世纪将是环太平洋国家的世纪。重要历史知识链接:1东南亚:(1)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交往:开辟“海上丝绸之路”。隋炀帝派人出访马来半岛,唐朝义净出访印尼。北宋引种和推广越南占城稻。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经吕宋(今菲律宾)传入我国,华侨开发南洋。(2)近现代西方列强对东南亚的侵略和东南亚民族独立运动:西、荷、法、日、美相继侵略东南亚。19世纪中期,爪哇人民反
438、对荷兰殖民者起义。二战后,日内瓦会议使印度支那三国获得独立;西方国家在东南亚的殖民体系被摧毁。1955年万隆亚非国际会议的召开。(3)东南亚经济的崛起:新加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了工业化。马来西亚和泰国: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经济持续增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经济增长速度已居世界前列。2朝鲜半岛:(1)汉、唐与朝鲜半岛的友好交往。(2)近现代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及朝鲜民族解放运动。(3)二战后,朝鲜半岛的分裂和朝鲜战争。(4)韩国经济的迅速发展。3日本和美国:(1)日本:德川幕府统治危机;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日本成为军事封建性帝国主义国家;趁一战之机独霸中国,并把商务扩展到澳大利
439、亚;华盛顿会议上,日本势力受到抑制和削弱;日本法西斯体制的建立和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期间,日本疯狂侵略朝鲜、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挑起太平洋战争,但最后战败投降;二战后,日本法西斯势力没有得到彻底根除的原因和影响;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其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2)美国:英国的13个殖民地;独立战争和联邦政府的建立;“大陆扩张”和西进运动;南北战争和工业腾飞;美国成为托拉斯帝国主义国家;美西战争和走上海外扩张道路;一战后,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利用国联称霸世界的野心受挫,华盛顿会议使其势力增强;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中立”政策;罗斯福新政和全面干预经济政策;美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国家;
440、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和全球霸权战略;“冷战”和“热战”政策;美苏争霸、强权政治及其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4俄国一苏联俄罗斯: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和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成为封建军事帝国主义国家和日俄战争;列宁主义的诞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三个五年计划建设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苏德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雅尔塔体系、美苏争霸;苏联改革受挫和苏联解体。高考最新模拟试题演练:一、选择题自古以来我国与亚太各国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回答14题。1汉朝时,我国传到越南的生产技术是 铁犁牛耕技术制瓷、丝织技术铜
441、镜、漆器工艺水利工程技术A B C D2西汉“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它 A使中国与大秦建立起直接的商贸关系B使中国与南部非洲连结为一个整体C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济文化交流 D中西文明从此相互影响和促进3由于汉唐文化的影响,在亚洲形成了一个“中华文化圈”,其形成原因是 A中国向邻国传播先进文化 B先进文明向周边地区扩展C邻国向中国学习先进文化 D汉唐两国国力的强盛4明朝时,原产美洲的高产农作物品种经吕宋传人我国,丰富了我国人民农作物品种系列和物质生活水平。这些农作物品种包括 甘薯胡豆占城稻玉米A B D在近代历史上亚太地区是西方列强争夺的焦点之一,而亚太地区的国家和
442、人民也不断掀起反抗斗争。回答512题。516世纪以来环太平洋地区的亚、非、拉美地区的社会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逐渐确立 B西方宗教、文化的不断渗透C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传播6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里的“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本质含义为A亚太地区历史进程落后于西方 B西方国家在东方建立起殖民统治体系C亚太国家社会形态逐渐西方化 D东方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7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在罪己诏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时,帝国主义列强“不侵我土地”的根本原因是A甲午中日
443、战争后列强已将中国瓜分完毕 B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C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D清廷已沦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8一战期间和战后初期,在亚太地区的争霸斗争中,矛盾最突出的国家是A英美B美日C德日D美法9日本帝国主义首次表明要发动太平洋战争的计划是在 A“征韩侵华”政策中 B对华政策纲要中C国策基准中 D“近卫三原则”中10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半年时间里被日本占领的有 A关岛、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B泰国、香港、夏威夷C马来西亚、菲律宾、印支南部 D印支北部、香港、缅甸11中国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是在 A国民大革命时期
444、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12有学者指出:“20世纪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民族主义通过作用于各种超民族的意识形态对世界格局进行重构的历史。”其依据是 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是一战爆发最本质的根源之一亚非拉的民族觉醒,亚非拉反帝、反殖运动的巨大成功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全面瓦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改变了东西方的力量对比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再掀高潮,民族主义国家体系逐渐形成 A B C D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引人注目,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活力。回答13一16题。13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和韩国抓住机遇,向西方发达国家引进外资和技术,主要基于A劳动力素质高 B人口
445、密度大C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D有尖端科技人才14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加坡和韩国迅速步入现代化,主要的发展经验有 制定适合本国基本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大力引进外资和技术,坚持走科教兴国的发展道路A B C D15二战后,朝鲜、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各国走上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但各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很不平衡,其主观原因是 各国经济发展战略、政策不同各国原有工业基础不同各国对科技及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各国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不同各国善于抓住历史机遇的能力不同 A B C D16环太平洋地区相继建立的区域经济集团有 亚太经合组织
446、北美自由贸易区石油输出国组织东盟组织 A B C D多年来朝鲜的导弹和核武器问题一直是东北亚地区安全的核心问题,也是朝鲜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摩擦的焦点。回答1719题。17经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六方协商有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于2003年8月27日在北京举行。六方会谈的举行,标志着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表明A东北亚地区已实现和平与稳定 B国际总趋势是趋向紧张C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呼吁建立国际新秩序D通过对话与合作有利于解决共同关注的国际问题182004年6月23日第三轮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消除朝美之间的分歧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从根本上说,朝美之间的分歧是由 A两国社
447、会制度决定的 B两国意识形态决定的 C两国国家利益决定的 D两国领导人意志决定的19中国能够推动和调停六方会谈是因为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主权国家有和平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一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A B C D二、非选择题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阅读下列四幅历史图片资料:(注;图片遗失)材料二 中关关系大事记:1979年,与台湾关系法出台;1995年,李登辉赴关进行“私人访问”;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2001年,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提出反华人权方案;2001年,“撞机事件”材料三 从1
448、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晚期,位于北太平洋两岸的美国和中国相继成为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国家,其影响力的提高,又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中关两国的经济发展都是由于较好地利用了外部条件的同时,对内部进行了成功的调整。(1)有人认为“中美关系的前景是美好的”,也有人认为“中美关系不可能一帆风顺”。试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选择所举观点之一进行扼要阐释,同时对另一观点进行说明。 (2)19世纪晚期以来,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历过哪几次调整?各有何作用? (3)20世纪晚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生产关系进行过哪几次成功的调整?各有何作用? (4)中美两国生产关系调整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最主要的原因
449、是什么?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人认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环北太平洋国家经济发展势头猛、潜力大,因此,2l世纪将是环北太平洋的世纪。材料二(注;图片遗失)请回答:(1)亚洲曾经是文化最为璀璨的大陆,古巴比伦、印度和中国都是著名的文明古国。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试列举唐朝与东亚和南亚交往的重大史实。指出唐朝与这两个地区交往的不同特点。(2)从16世纪起,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开始对亚洲进行侵略扩张。二战前,亚洲除日本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成为近代亚洲面临的两大历史考点。概括说明近代日本是如何实现独立和富强的?日本崛起对亚洲产生了哪些影
450、响?(3)试指出材料二图中A、B两国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发展的原因。(4)二战以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北太平洋沿岸主要国家经济得到发展。 概述北太平洋沿岸主要国家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形势及它所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简要说明北太平洋沿岸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5)1997年亚洲出现金融危机,反映了“亚洲四小龙”、泰国、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什么弱点?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D 5B 6D 7B 8B 9C 10A 11C 12A 13C 14A 15A 16D 17D 18C 19C二、非选择题20(1)观点一:中美两国无论是自身发展,还是在国际事务中,都有着许
451、多共同的利益,这决定了中美关系的前景是美好的,现在的一些摩擦只是美国传统“冷战”思维作祟的结果。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进一步强大,这些摩擦必然会越来越少。观点二:中美之间不仅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而且对外政策也存在着根本差异,如美国企图谋求世界霸权,而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这些决定了中美关系不可能一帆风顺;现阶段双方的合作是建立在共同的利益之上的,但不同的目标最终会使双方冲突不断发生。(2)美国: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美国工业制造在19世纪末跃居世界首位;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调节了资本主义内部矛盾,使其经济得到复苏;二战后进一步发展了国家垄断资本
452、主义,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3)中国:改革开放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经济全面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不同:美国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国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国完全是政府干预的结果,美国则不完全是政府干预。原因:两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不同。21(1)史实:与东亚:朝鲜向中国派遣留学生,鉴真东渡,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传入日本;与南亚:唐朝与天竺互派使节,印度的医学、天文、艺术等传人中国,玄奘西游,中国造纸术和文化典籍传人印度。特点:朝鲜、日本主要是向中国学习;印度与中国是对等交流。(2)通过明治
453、维新和工业革命,日本成为亚洲强国。侵略周边国家和地区,给被侵略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成功的经验,为亚洲一些国家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提供了某些经验。(3)A为新加坡。原因: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并根据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稳定社会秩序。B为美国。原因: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产业;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大力拓展国际市场。(4)经济发展形势:20世纪50一70年代,美日经济高速发展;苏联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综合国力增强。20世纪70年代末,新加坡、韩国发展迅速,并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
454、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泰国和马来西亚经济增长速度已居世界前列。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先后形成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趋势:北太平洋地区将成为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世界经济多极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明显加强。启示:根据国情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并适时调整;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搞好经济建设。 (5)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和外国资本,增加了经济发展的风险。考点二 关于区域合作和经济全球化问题一、背景材料1第34届世界经济论坛2004年1月21日在瑞士东北部山城达沃斯开幕。本届论坛的考点为“建立繁荣与安全的伙伴关系”。2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在会上发言指出,人类要真正实现和平,
455、繁荣和安全缺一不可。一个国家不可能单独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为了实现全人类的和平,各国间必须寻求建立繁荣与安全的伙伴关系。3与往届不同,本届论坛不再强调经济全球化问题,而是将目光转向人类社会本身。美元的持续疲软与欧元的过于坚挺及其影响是本届论坛的一大议题,伊拉克的未来及其重建问题也是本次论坛的重点议题之一。4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主要趋势。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合作,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全球的竞争更趋激烈。5中国积极参与有关区域合作组织,为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国目前已经加入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包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
456、C)、上海合作组织、亚欧会议、曼谷协定、博鳌论坛、中国东盟(10+1)合作机制、中日韩东盟(10+3)合作机制等,合作对象包括欧洲、北美、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地区。二、历史学科知识链接1本专题可联系中国近代现代史知识分析如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必然会把中国卷入其中,对中国造成深远影响,此类知识主要包括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军事政治侵略和经济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对中国本身而言,一方面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使中国政治制度半殖民地化,自然经济受到冲击逐渐解体,传统思想观念受到猛烈冲击,社会矛盾激化;另一方面也迫
457、使中国启动了近代化历程,社会内部发生变革,先后出现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救国救民的探索和社会实践;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获得一定的发展;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这种探索历史经历了从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意识不断深化的过程。适应全球一体化的要求,中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对外开放,并且在不断的深化和扩大中,相继加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世界组织等区域性经济集团和全球性经济组织。2本专题可联系世界近代现代史知识分析如下:全球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产生后出现的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在近代史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一个密切联
458、系的整体,包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三个部分:一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相关的知识包括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及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深化;二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之相关的知识有: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争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及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三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国家内部通过各种措施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逐渐建立起广泛而密切的经济联系,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将世界其他地区作为其附庸强行纳入其经济体系,成为其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全球一体化趋势在现代史上不断得到强化,此类知识有:全球性的国际组织不断出现,如国联、联合国、
459、世界贸易组织等的建立;区域性集团正在形成和不断完善,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建立;世界各地各国间的经济往来和交流更加密切,如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即是对这种情况的一种变相反映,再如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各国和日本的经济援助;第三世界兴起并加强了交流和合作,如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发起、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对这种情况的变相反映,此外第三世界国家还与发达国家展开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区域集团化是本专题的考点之一,当今世界形成了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由此切入,可以联系的知识有这几大区域经济集团形成的背景、原因、经过、特点和影响
460、等。欧洲联盟:1952年,西欧6国(法、德、荷、卢、比、意)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又建立了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73年,英国、爱尔兰、丹麦三国加入;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加入;1991年底,欧共体12国通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建立“欧洲联盟”;1993年,欧洲联盟宣告诞生;1995年,瑞典、芬兰、奥地利加入欧洲联盟,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1997年12月,欧洲联盟首脑会议通过扩大欧盟的决定;从1998年起,同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和塞浦路斯6国就入盟问题进行谈判,条件成熟后,再批准
461、其他国申请入盟。2002年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会议决定邀请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入盟,这将是欧共体成立以来吸收国家最多的一次。2004年5月1日为欧盟正式吸收10个中东欧新成员的日期,扩大后的欧盟将从15个成员国增加到25个。欧洲联合的前途是建立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自由、民主、高度发达的,整个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政治经济统一的欧洲。北美自由贸易区:1987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签订美加自由贸易协定;1989年1月,美加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1992年10月,墨西哥加入该协定;1994年1月,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正式
462、生效;北美三国将在15年内逐步取消全部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早在1994年,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就确定了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最后时间表,并商定要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为基础,逐步南扩。根据随后逐步达成的协议,各国要在2002年5月前开始关税谈判,2003年上半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南扩到中美洲,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扩展到南美洲,最终于2005年1月正式组建涵盖34国的美洲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APEC):一九八九年一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提出汉城倡议,建议召开部长级会议,以讨论加强亚太经济合作问题。经与有关国家磋商,首届部长会议于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六日至七日在澳首都堪培拉举
463、行,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六国的外交、经济部长参加了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立,它是一个地区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它的宗旨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亚太经合组织现有21个成员: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中国、智利、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美国、台湾、香港、俄罗斯、越南和秘鲁。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是在科技革命推动下出现的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以此切入可考查两者之间的关系,此类知识有三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A前提条件:a.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b.海外
464、贸易,殖民掠夺,积聚了丰厚的资本,扩展了海外市场。c.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d.工场手工业,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知识。B进程:a.18世纪60年代起,棉纺织业开始发明和使用机器。b.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c.工业生产逐渐由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过渡。d.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C重要发明:a.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b.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c.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d.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e.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f.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465、机车。D工业革命的扩展:a.法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20年代起,工业革命得到较快发展,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基本完成。b.美国:18世纪晚期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以后,工业革命得到发展,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c.德国:19世纪早期开始工业革命,但分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工业革命的进程。e.俄国、日本等国19世纪中期以后,也陆续开始了工业革命。E工业革命的影响:a.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b.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c.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d.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
466、之间的联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也猛烈冲击了旧思想和旧制度。e.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积极展开了自由主义改革运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第二次工业革命、A背景:a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b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主要表现:a电力的广泛应用: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成为新能源,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b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
467、还推动了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报相继问世,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d化学工业建立: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品。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80年代制成无烟火药,塑料、人造纤维开始生产。C特点:a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b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c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第三次科技革命。A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a.时间: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b.内容: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468、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条件:既是由于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需求的结果。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a.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也不断开阔。c.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
469、面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a.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c.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考点三 构 建 和 谐 社 会【背景材料】缓和社会矛盾,调解与和谐社会关系,建立和谐社会,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考点。1、2002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首次在正式场合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 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2、2005年初,中国社科院发布2005年社会蓝皮书,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和七大措施。3、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
470、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6个方面,对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全面规划,标志着和谐社会进入操作、实践的新阶段。【知识串讲】一、正面的历史上和谐的音符1、和谐思想和谐思想是构成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中国古代:孔孟儒家提倡“仁”、“仁政”等民本思想;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开明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以民为本,如唐太宗强调“存百姓”的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如西周文王曾告诫儿子武王对大自然不要进行过度开发,要按自然规律合理使用;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世界近代: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提出以和平方式建立和谐制度的基本主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启蒙运动时期,启
471、蒙思想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2、和谐实践与社会改革古今中外,历朝历代,都采取措施发展生产,缓和社会矛盾。如中国古代西汉、唐朝、明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社会生产。如罗斯福新政时积极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人数等措施,缓和社会矛盾;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改革: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二、反面的历史上不和谐的声音1、社会的不和谐中国古代上,秦隋等朝代统治后期,统治残暴,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新中国前30年没有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以大跃进为代表的失误对资源和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增长属于高耗低效的类型。世界近代史上,两次工业革
472、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工业发展不平衡问题、人民生活水平问题。印度社会发展中的四对矛盾: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等因素。2、生态不和谐唐朝时,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很大影响。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激增,与人争地的现象更为普遍,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显露并进一步激化。世界近现代史上,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破坏,生态破坏和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命题预测】建立和谐社会,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考点,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三个文明”的关系后,和谐社会更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和谐社会问
473、题在政、史、地三科都有丰富的考试资源,预测近几年高考将对这一热点进一步进行考查,可能是单科的,也可能是综合的;可能考选择题,也可能考非选择题。【典型例题】1(2005年5月福州模拟)右图所反映的指导思想与我国孟子的“民本”思想的相似点是A反对封建制度B突出现实社会中“人”的重要作用C维护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D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答案B。2(2005江苏卷)孔于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仁者,爱人” 贵贱有“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A B、C D 答案B。3(2004上海卷)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
474、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孟子D.荀子答案C。4(2002年全国文综卷)儒家思想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需要而不断发展变化。“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答案B。5(2005扬州4月)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的更高阶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哪位思想家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这种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有何进步意义? (2)唐太宗统治时期,为使社会稳定、和谐
475、地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其积极作用如何?答案(1)孔子。春秋时期,阶级矛盾尖锐;诸侯争霸、战争不断。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2)举措: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经济上轻徭薄赋,实行租庸调制;戒奢从简。文化方面举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民族关系方面: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积极作用:政治较清廉,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2分)【模拟训练】1. 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的“礼”。周朝时,加强礼的建设,在当时主要有利于维护政治的安定 保证社会和谐 巩固等级制度 处理人际关
476、系AB C D2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主要反映了A修长城的艰难困苦 B人民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C长城的修筑不利于秦朝统治的巩固 D人民不堪忍受秦朝暴政的一个缩印3“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和“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反映了北方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 唐朝时期,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圩田更加普遍 自然生态平衡受到影响A.B. C. D.4明清时期的“一条鞭法”、“摊丁入亩”都起到了减轻农民负担的作用,这是因为A由过去的实物纳税改为用银两纳税 B废除了延续一千多年的人头税C地主占有耕地多,承担的赋税相对增加了 D废除了农民长期以来的赋税负担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
477、发展,改善了农民生活,主要是由于A实行按劳分配 B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C实行个体耕作 D扩大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6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最能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是A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D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7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汲取历史教训,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这一做法直接影响有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生活得到一定改善使平富差距不断扩大A B C D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曰:“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478、达而达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论语(1)孔子“仁”的学说的最主要意义是什么?这一思想与启蒙思想中的哪一政治观点最相似?材料二 自汉武帝以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可耕地几乎全部开辟,包括中游十分脆弱的黄土高原,大片森林和草原被辟为农田,下游平原的原始森林、草地更是垦伐殆尽,连河湖滩地也被辟为耕地。中唐以后,黄河流域长期处在战乱状态,加之长期过度开发,引起水土流失加剧,下游河湖被淤被垦,最终引起环境恶化,所以10世纪以后,黄河河患日益严重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灌溉系统破坏难以修复。中国通史(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和影响,由此有何认识?材料
479、三 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一种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但却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妨碍与破坏。里约热内卢宣言(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所说“众多因素的妨碍与破坏”中的“众多因素”指哪些因素?参考答案1.D 2D 3C 4C 5A 6D 7.B8(1)有利于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2)原因:战争连绵不断;人口增长造成土地过度开垦。影响:环境恶化,水患严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认识:坚持人口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人口剧增;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生态环境恶化;能源消耗大;淡水紧缺;贫困、饥饿频仍。考点四 构建
480、和谐世界 促进共同发展【背景材料】2005年9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首脑会议第二次全会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历史时期,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知识串讲】一、战争和谐世界的绊脚石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发生了无以数计的战争。国际间战争是国际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有关各国争夺和维护各自国家利益的举动。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主要一方的主要目的决定的,一般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
481、战争。正义战争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非正义战争阻碍社会进步。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人民的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进入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战争手段不断丰富,战争对人类造成的破坏愈加巨大。战争是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二、和平和谐世界的前提和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战争不是主流,和平交往、友好往来、互相学习,才是国际关系的主流。如中国古代明朝中期以前实行的都是对外友好交往的政策,甚至是开放式的对外政策,不以掠夺为目的。这使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传到周边地区,形成中华文化圈;传到世界各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中国也从对外交往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
482、进一步发展,丰富了中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对构建平等和谐的国际关系,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当代,中国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三、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和谐世界的调节器国际会议的召开,国际组织的建立和运行,是调解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必要手段,也是缓和国际矛盾、促进世界和谐发展的平衡器。1国际会议,如大国之间调整关系的国际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二战期间的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协调了对法西斯国
483、家的军事行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呼吁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人类之间的和平共处。召开国际会议解决有关的国际问题是化解国际争端、避免无谓战争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国往往对会议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操纵作用,会议的成功与否、合理与否深受大国的影响。2国际组织,如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联合国;专门性的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重要的国际同盟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轴心国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国际组织和同盟的建立对于协调内部各国的行动、强调合作,促进各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时甚至会影响整个世界局势的
484、变化。四、发展和谐世界的目标国际社会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是发展不平衡、发展不迅速、发展不和谐。因此要实现和谐世界,必须解决发展的问题。1经济危机: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国家频频发生经济危机。如1825年的英国经济危机揭开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序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危机期间,社会矛盾激化,统治阶级千方百计转嫁危机,甚至不惜发动战争对外转嫁危机。2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它根源于殖民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重要原因。南北问题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就不能实现世界的真正和平;
485、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没有世界的共同繁荣与进步。3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国际经济旧秩序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继续推行新殖民主义的结果的,实质是维护垄断资本的国际剥削;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强国对弱国的国际压迫。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剥削掠夺为基本特征4国际合作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1)建立国际新秩序当代国际旧秩序具有明显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具有极大的不合理性,是形成国际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社会危机的重要原因。建设和谐世界,就必须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2)解决非传统安全威胁问题非
486、传统安全威胁是指除霸权主义、局部战争等传统安全威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主要包括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生态环境恶化、贫困化、人口爆炸、资源匮乏、有组织犯罪、贩毒走私、严重传染性疾病、非法移民等方面。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提出了新的严重挑战,只有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共同探求有效的应对之策,才能为世界各国人民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园。【典题例析】1(05上海卷19题)新航路的开辟,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A召开亚非万隆会议 B成立七十七国集团C组建华沙条约组织 D开
487、展不结盟运动答案B。3(04年天津卷24题)1992年4月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的文章中写道:“美国及其盟国正进入一个永久关系紧张的时代。”这种“关系紧张”是指A.欧洲一体化进程 B.美欧日三极矛盾突出C.由意识形态对立转移到经济实力抗衡 D.第三世界团结一致反对霸权答案B。【跟踪训练】1.二战后的德国能正视历史,积极反省,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而日本企图掩盖侵略历史,伤害了亚洲国家和人民的感情。从哲学上看,这启示我们要A透过现象看本质 B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2.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美化侵略,修改教科
488、书。这一切引起了曾被日本侵略过的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的强烈反对。这表明A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 B国家利益的相悖是引起冲突的根源C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关系 D国家有保卫自己生存和独立的权利3.建设和谐世界离不开联合国。联合国的成立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年来,联合国在下列哪些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维护世界和平 消除国家间矛盾 促进人类文明 推动共同发展A BCD4.建设和谐世界,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对可持续发展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不浪费自然资源,使之可以维持经济不间断发展B注重经济发展的质和量,保持继续进行社会再生产C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
489、其需求的能力D使人类活动对环境不要构成影响,以免将来它对人类发展构成危害5.当前,建设和谐世界还有许多阻力,人类社会面临着许多共同问题,主要是恐怖主义 环境恶化 国际性毒品贩卖走私 艾滋病不断蔓延A BC D6.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防止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其原因是A在联合国中,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毫无发言权B.一些大国为谋取霸权,推行强权政治,无视有关国际公约C.联合国成立以来,美国完全操纵了联合国D.两极格局结束后,缺少超级大国与美国抗衡7.核问题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及世界和谐发展的最关键、最复杂的因素之一
49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右图)遗失材料二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包括中、美、英、法、俄等在内的149个国家先后在条约上签字。该条约的签署对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核裁军,防止核扩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并宣布将其核战略的重点由进行核战争转为阻止核战争。其实质是要阻止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改编自中学历史教材材料三 正当伊朗、朝鲜核问题沸沸扬扬之际,英国独立报7月31日报道说,日本目前已经储存45公斤钚,正在着手建立世界最大钚浓缩工厂之一。日本民主党副代表小泽一郎2002年年初说:“我们的核电站拥有足够的钚,因此我们生产3000至40
491、00枚核弹头属于可能。”同年5月,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声言,日本“和平宪法”并不禁止发展核武器。引自2005年8月新华社消息材料四 在日本广岛和长崎遭受原子弹袭击60周年前夕,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呼吁不要让日本广岛和长崎的悲剧再次重演。他指出,核武器及核材料的扩散是人类在安全领域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恐怖分子一旦拥有核武器,将给世界带来重大灾难。摘自联合国网2005年8月4日新闻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及相关知识指出美国对待核武器问题的立场。(3)当今世界,核危险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D 2.B 3.A 4. C 5.D 6.B7.1)几本
492、摧毁了广岛,并致使数十万人死亡;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败亡;大大提高了美国的军事威慑力量,成为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资本之一。(2)美国在核武器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和强权外交。(3)美国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部分国家极力发展核武器;美国等国家在核武器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考点五 高考热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问题”一、中国近代史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1)1921年中共一大: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定为奋斗目标,坚持以革命手段实现这一目标. (2)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方针.
493、(4)1927年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思想. (5)“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共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相结合. (6)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内的统治,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7)1935年底的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8)1937年的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9)1938年持久战理论: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明了抗战发展的正确道路
494、. (10)1942年整风运动:中共开展了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倾和右倾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11)1945年春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2)1949年春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 二、中国现代史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1)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1956年召开的八大,确定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
495、业国,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 (3)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同年在全党重新进行了一次普遍深入的整风运动. (4)”文化大革命”后,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5)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 (6)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496、. (7)1982年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8)1987年召开的十三大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中共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平息了1989年政治风波后,十三届四中全会,清算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 (10)1992年的十四大提出了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还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1997年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2)2002年的十六大确定的考点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
497、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注意: 确立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 实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会议:八七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纠正党内的错误的会议: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七大(毛泽东思想)、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十六大(三个代表)考点六 儒家思想逐渐融入世界文化主流【背景材料】2005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孔子诞辰2556周年。9月28日,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儒联、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国家旅游局、山东省人民政府
498、共同主办的“2005全球联合祭孔”活动在世界各地孔庙同时展开。28日上午,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2556名儒家思想推崇者冒着绵绵秋雨在全球联合祭孔主会场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万仞宫墙前,隆重举行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曲阜孔庙祭孔大典,揭开了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的序幕。【知识串讲】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创立的儒家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不仅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作用。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演变(1)春秋时期,孔子创始儒家学派。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499、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2)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与孔子合称孔孟。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他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 “虐民” 、“暴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同一时期的荀子提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以水喻民,以舟喻君,强调民心的作用。(3)秦朝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使儒家学说遭受灭顶之灾。(4)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他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提出“罢黜百
500、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得到汉武帝的采纳,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5)两宋时期,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了新儒学理学,理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6)明朝时期,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创立了八股取士制度,规定科举考试仅从儒家的四书、五
501、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从而使儒学的地位空前加强。(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这样,理学实现了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的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明朝后期的进步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8)洪秀全吸取儒家大同思想,将其与西方基督教义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9)十九世纪末,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将儒家思想赋予了新的内容。(10)民国初年,袁世凯
502、大搞尊孔复古,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号,彻底否定儒家思想。新文化运动严重动摇了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儒学的统治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11)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文化大革命”时期,儒学再次受到猛烈批判,影响进一步减弱。(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界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肯定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主流,同时存在许多封建落后的内容。二、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以
503、“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它既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主流,如仁政爱民、以德治国和尊师重教等等;同时存在许多封建落后的内容,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我们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既不能妄自菲薄,全盘否定;又不能陶醉于历史,在故纸堆中被束缚。我们应当继承其精华,弘扬其优秀部分;剔除其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典例分析】1、(05江苏,2)孔于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仁者,爱人” 贵贱有“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A B、 C D 答案B。2、(05全国三,13)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
504、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A佛教和道教思想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答案A。3、(04上海,3)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 C.孟子 D.荀子答案C。4、(04上海,4)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 董的对策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答案D。5、(04上海,34)“苛政猛于虎”。秦、隋二世而亡是后世许多开国君主的前车之鉴
505、。“天子者,道则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一个“畏”字,促使不少统治者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社会繁荣。请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的繁荣时期,简要分析其原因与表现。答案名称、原因、表现。例:名称:贞观之治或唐前期.。原因:勤于政事,吸取前朝教训,轻徭薄赋,爱惜民力,重视人才,善于纳谏。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民族融洽,国力强盛,边疆巩固,邦交和睦如答其他,参照上例给分。【跟踪演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不包括A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B反对社会改革,维护旧
506、制度C主张以德治民,取信于民 D 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2孔子思想中,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接受,并传承的道德规范是 A“仁”的思想 B“礼”的思想 C“有教无类”的思想 D“为政以德”的思想3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这里的“德”,主要指的是A以道德教化百姓 B任用贤德之人治理国家C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D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4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所体现的进步意义主要是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有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A B C D5下列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 有教无类6孔子“仁”的思想和
507、孟子“仁政”的思想都重视A人的生存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 C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人的自由与平等7古代思想家孟子认为:使百姓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这是对孔子的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和发展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客观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站在平民的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A B C D8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制天命而用之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选择天下之贤者,立以为天子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
508、夫9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10下列对先秦儒家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仁”强调个人修养,规范社会伦理 B诗经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C它关注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能力 D它在当时利于结束分裂,实现统一11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从根本上反映了A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B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步加强D封建制的确立阻碍了思想文化的进步12从宋代理学提出“灭人欲”到明代心学提出“内心反省”克服私欲,说明
509、A主流思想文化维系了专制统治 B儒学的发展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C儒学的演变已阻碍了社会的进步D孔子的仁学被发扬到极端13朱熹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儒学宗师,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A他最早把儒家思想发展为理学 B他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 C其思想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法家、道家思想D他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人欲”与“天理”的辩证统一14理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特点包括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压制人性认为“理”是客观规律是极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A B C D15下列对明清两代儒家思想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儒家的理学和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 B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
510、的先驱C王夫之否定了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 D黄宗羲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16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B孔子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C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其它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17儒家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中的主要表现有大一统 存百姓工商皆本 以德治国A B CD18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于发展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 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C宋朝时,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
511、文化取而代之19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 A不断修改自己的学说 B保持正统思想不变 C吸收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 D压制其他思想发展20中国近代史上,康有为在宣传维新变法时,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这主要说明了 A维新变法运动带有浓重的封建性 B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C西方的政治学说开始在我国传播 D孔子是历代改革的先师21.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封孔子、祀孔庙、倡读经,这主要是由于A辛亥革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孔子思想仍符合时代潮流C孔子、孔庙、儒家经典是都国宝 D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需要22.儒家思想在前期新文化运动中被彻底否定,激进民主主义者提出了“打到孔家店”
512、的口号,下列评论正确的是与尊孔复古逆流针锋相对 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人们思想的空前解放对待传统文化有偏激情绪A B C D23.全球首次联合祭孔,说明德治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德治与法治的区别主要是德治属于思想建设,法治属于政治建设 德治是公民的事,法治是国家的事 德治注重感召力和劝导力,法治强调权威性和强制性 德治的对象是全体公民,法治的对象是违法犯罪分子A B C D24.儒家思想体系包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这些优秀思想传统包括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 轻徭薄赋 “仁”A B C D25.儒家思想的许多积极部分不仅对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被东亚一些国家、民族
513、所包容,被世界所推崇。这表明 A儒家思想已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B世界文化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C人类社会的文化最终将会走向统一 D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二.非选择题26(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材料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材料三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孟子回答:(1)分别归纳三则材料的主要观点,(6分)并指出其共同之处。(2分)(2)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评价上述观点。(3分)27(
514、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如孔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用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主张统治者以德治民,反对苛政贺任意刑杀;主张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材料二 忠、孝、贞节三样,却是中国固有的旧道德,中国的礼教(祭祀教孝,男女防闲,是礼教的大精神),纲常、风俗、政治、法律,都是从这三样道德演绎出来的;中国人的虚伪(丧礼最甚)、利己、缺乏公共心、平等观,就是这三样旧道德助长成功的;中国人分裂的生活(男女最甚),偏枯的现象(君对于臣的绝对权,政府官吏对于人民的绝对权,父母对于子女的绝对权,夫对于妻男
515、对于女的绝对权,主人对于奴裨的绝对权),一方无理压制一方盲目服从的社会,也都是这三样道德教训出来的;中国历史上现社会上种种悲惨不安的状态,也都是这三样道德在那里作怪。” -陈独秀调和论与旧道德请回答:(1)孔子的主要道德观是什么?他的道德观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3分)(2)陈独秀为什么要大肆抨击旧道德?(3分)(3)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待传统道德?(2分)28(13分)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举行联合祭孔,参加祭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黛丽霍尔说:“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
516、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1)指出孔子的身份地位。我们研究孔子主要依据什么资料?(4分)(2)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他的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6分)(3)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3分)29(18分)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起了重要的作用。自从明朝以后,儒家思想逐渐僵化保守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请回答:(1)“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4分)
517、 (2) 唐朝初期,统治者运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2分)(3) 李贽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4分)(4) 中国近代经济、政治的发展对儒家传统思想产生了影响和冲击,对此,洋务派和维新派分别采取了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对他们的政治改革主张有何影响?(4分)(5) 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中,卢梭猛烈抨击中国的儒家学说,而罗伯斯庇尔却推崇孔子,两人的思想是否相互矛盾?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D 3、C 4、A 5、C 6、A 7、C 8、B 9、A 10、D 11、C 12、A 13、B 14、A 15、D 16、C 17、D 18、D
518、 19、C 20、B 21、D 22、B 23、A 24、C 25、D二、非选择题26(11分) (1)材料一:爱人并推己及人;材料二:以德治民;材料三:得民心者得天下。(6分)共同之处:主张建立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2分)(2)评价:上述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值得弘扬;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法实现。(3分。文字表述不一定与参考答案雷同,有所发挥并言之有理的也可同等给分)27(8分)(1)“爱人”、“以德治民”。春秋晚期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礼崩乐坏。(3分)(2)袁世凯北洋政府以尊孔复古来抵制民主共和,以封建纲常伦理来维护专制统治,陈独秀作为激进民主主义者向专制、愚昧、迷信等传统道德发
519、起了猛烈的进攻。(3分)(3)今天我们对传统道德应采取扬弃的态度。(2分)28(13分)(1)孔子春秋末期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依据是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4分)(2)“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维护周朝之“礼”,主张贵贱有序。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仁”、“礼”思想适应封建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但在战乱纷争的年代,其主张距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遭到统治者的冷落。(6分)(3)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贺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
520、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汲取的营养。(3分)29(18分)(1)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备受后代推崇;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历史封建统治者注重“三孔”的修建和保护等。(4分)(2) 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采用儒家思想,调整统治。如轻徭薄赋,实行租庸调制,通过完善科举制选拔人才,任用贤能。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
521、秩序安定,国力强盛,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2分)(3) 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随着封建制度衰落和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4分)(4) 洋务派极力推崇儒家思想,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维新派主张改造、利用儒家传统思想,建立君主立宪政体。(4分)(5) 两人的思想并不相互矛盾。他们都从当时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出发,借助对中国文化的评价表达自己反对法国专制王权,提倡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政治主张。(4分)考点七 党风建设专题一、从党的代表大会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调整及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一)1921年中共“一大
522、”1方针政策(1)确定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2)将工作重心放在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2实施(1)出现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2)由于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而失败。(二)1922年中共“二大”1方针政策:确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最低纲领。2实施:参加民主革命,以完成反帝反封建为革命的首要任务。(三)1923年中共“三大”1方针政策:确定了国共合作方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促进国民党的改组。2实施(1)与国民党实现合作,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兴起。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但由于中共放弃领导权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四)1927年中共“八
523、七会议”1方针政策(1)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2)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2实施:(1)组织工农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2)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民主革命新道路。(五)1935年中共遵义会议1方针政策(1)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2实施(1)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实现了伟大转折,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六)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1方针政策: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2实施:(1)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抗日救亡团体纷纷出现。(
524、2)奠定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七)1937年中共洛川会议1方针政策: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抗战路线。2实施:八路军、新四军开进敌后,开展了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战的前线。(八)1945年中共“七大”1方针政策(1)提出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实施(1)战略大反攻,取得抗战最后胜利。(2)与国民党进行斗争。(九)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河北西柏坡
525、)1方针政策(1)确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由革命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2)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3)确定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2实施(1)建立新中国。(2)巩固政权。(3)恢复经济。(4)1953年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十)1956年中共“八大”1方针政策(1)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在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3)提出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4)经济建设上提出了既反冒进又反保守,
526、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2实施(1)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2)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但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1方针政策: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2实施:“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十二)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方针政策(1)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2)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3)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实行改革开放。(5)进行拨乱反正。2实施: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上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十三)1982年中
527、共“十二大”1方针政策:把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作为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2实施(略)(十四)1987年中共“十三大”1方针政策(1)比较系统地论述了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2)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规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大致上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2实施:已基本实现前两步,正在实现第三步。(十五)1992年中共“十四大”1方针政策(1)提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即坚持党是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2)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528、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目的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实施(略)(十六)1997年中共“十五大”1方针政策: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2实施(略)二、从党的纲领与章程看我党的理论建设及发展进步(一)1921年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制定了党的纲领与章程,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二)1922年中共“二大”在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完善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三)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四)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明确
529、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五)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党的主刀思想并写入党章。三、关于党风建设(一)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1内容: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2作用(1)通过整风,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2)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二)1949年,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关于党风建设的报告(两个务必)。1内容(1)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告诫共产党人要警
530、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2作用:加强即将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建设。(三)1951年,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开展“三反”运动。1内容: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2典型事例:国家高级干部刘青山和张子善堕落成为大贪污犯而被处决。3作用(1)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纯洁了干部队伍。(2)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新政权起了重大作用。(四)1957年,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1内容: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2目的:通过整风,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3作用:前期作用较大;后期由于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逐步导致了政治上阶级斗争的扩大化
531、,产生了许多不利的消极影响。(五)新时期的党风建设:发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要把反腐倡廉放在突出的位置,这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严重的政治斗争。四、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一)十年对峙时期(1)党在各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政权。(2)1931年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制定了宪法大纲。(二)抗战时期:在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组建抗日民主政权。(三)抗战胜利后:中共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四)建国后:确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五、中国共产党的建设1.思想教育活动(1)1942年延安整风运
532、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2)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用以指导广大党员的思想和行动。(3)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防止出现对个人歌功颂德的现象。(4)1951年“三反”运动:表明了中共从严治党的决心,教育了大多数干部,挽救了一批犯错误的同志,纯洁了队伍。(5)1957年整风运动:使全党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了新的认识。(6)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7)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533、完成拨乱反正,开始形成新时期党的基本思想路线。2.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1)中共二大认清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解决了革命的对象和动力问题,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发展方向。(2)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纠正了右倾错误。(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长期的斗争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4)根据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调整斗争策略,先后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促进了革命的发展。(5)调整工作重心,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大革命失败后,工作重心从领导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创造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
534、武装割据”理论。全国解放前夕,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入城市,确立了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正确方针。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正确探索:实施“一五”计划,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八大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十二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2)建设中的失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4.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1)十年对峙时期,党在各革命根据地建立政权,1931年成立中华苏
535、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2)抗日战争时期,根据“三三制”原则,组建抗日民主政权。(3)抗战胜利后,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4)建国后,确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5.基本认识(1)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唯一的正确选择。(2)中国共产党必须紧密联系群众,革命和建设才能取得成功。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不可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3)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走过了曲折的历程,但成绩是主要的,说明中共是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照搬
536、外国经验,必须符合本国国情;必须适时调整生产关系;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6、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理论成就与突出贡献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革命的途径、方式等问题,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又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途径,取得了重大成就。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领导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武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21世纪建设什么样的党和
537、如何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7、中国古代廉政兴国、腐败亡国的史实(1)廉政兴国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爱惜民力,出现治世景象。光武帝吸取王莽败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出现“光武中兴”。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强调“存百姓”思想,出现“贞观之治”。唐玄宗力图改革,形成“开元盛世”。周世宗严惩贪官,减免苛捐杂税,使国力强盛。(2)腐败亡国秦朝实行暴政,滥用民力,修宫殿,造陵墓,经二世而亡。东汉中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瓦解了东汉政权。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激化矛盾,隋朝败亡。唐玄宗后期沉湎声色,政治黑暗,唐朝败亡。宋、辽的灭亡
538、都是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导致一系列社会危机造成的。明朝后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明朝败亡。清后期,政治腐败,官场黑暗,最终无力抵抗列强侵略而走向灭亡。8、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灵魂(1)形成:从1935年遵义会议,经过1942年延安整风,到1945年七大召开,正式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党确认并沿着毛泽东开辟的革命正确道路,运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民主革命不断发展。(2)发展: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为即将开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建国后,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取得了过渡时期的一系列成就和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3)偏离: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8年又树立起“三面红旗”,1959年“反右倾”斗争,1962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理论,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文革”结束后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都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重新确立: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打破了个人崇拜,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伟大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