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691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7.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88页
第88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89页
第89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90页
第90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91页
第91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92页
第92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93页
第93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94页
第94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95页
第95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96页
第96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97页
第97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98页
第98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99页
第99页 / 共11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ppt_第100页
第100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真题一】(2010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访 隐 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准确解读第三、四句的含意,之后从外在形象、内在情怀两个方面赏析诗中“隐者”的形象。作答时,概括要简明,有条理。参考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误区警示】回答本题一定要扣紧题干中“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

2、形象”的限制要求,而不少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忽略了对第三、四两句诗描写内容的分析,或分析不到位,致使对“隐者”形象的分析失去了依托,成了架空分析。这是我们做题过程中很容易忽视而造成不必要失分的主要原因。【真题二】(2010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雨 雪 曲 江 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注】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榆溪:指边塞。陇西:在今甘肃东部。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5分)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

3、古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能力。解答这一问题,要有整体意识,根据诗中所提供的“雨雪”“榆溪”“天寒”“地暗”“鼓声低”“愁云”等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塞外阴沉的自然气氛,从而概括出环境的特点。从诗歌第二句可以看出这是从军的戍卒刚刚来到了陇西,由此联想,这里的“别路”应该是指从家乡到边关的路,即别后之路。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指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真题三】(2009宁夏、海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

4、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重点在鉴赏意象和意境上。解答此类题目注意在抓住诗歌描写对象的基础上,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加以叙述。由词中所描绘的“桑”“蚕”“细草”“黄犊”“斜日”“暮鸦”等意象构成的意境可以揣摩出本诗描绘的景象。叙述时抓住关键词,注意每个事物的情态和特点。参考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

5、息。【真题四】(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怆悢(lin):悲伤。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此题的回答可以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地进行。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饮醴泉”“栖山冈”“鸣彻九州”“望八荒”这几个画面。接着,我们要逐步深入理解一下这些画面的内在含义。如“醴泉”指清冽甘甜的泉水,凤

6、凰非“醴泉”不饮,用在这里,我们可以推断出凤凰品性的高洁;“栖山冈”,在高处栖息,表明了凤凰光明磊落的品行;“鸣彻九州”“望八荒”可以引申为志向高远,才能出众。这首诗表面上是写了凤凰的遭遇,其实是诗人自己心迹的曲折表达。参考答案:品性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真题五】(2009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考生很容易找出诗中写“月”的三处,难点在于分析

7、每处所写景物的作用。在分析写景作用时,考生不能单纯地看写“月”的三处,而应联系上下诗句的内容,从整体出发,进行赏析。参考答案: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的孤独;第五句用拟人手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清幽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渔人伴着歌声匆匆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注】胡令能,隐居蒲田(在今福建省),是中唐时期人。蓬头:头发乱蓬蓬的。稚(zh)子:小孩儿。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莓苔:生长在阴湿地方的青苔类植物。怕得

8、:生怕、恐怕,表示假设。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答:_ 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这首诗写出了一个很有特点的钓鱼儿童的形象。诗的前两句,用“蓬头”、“侧坐”描绘了山野孩子不拘形迹、随随便便的样子;用“莓苔”、“草映身”描绘了小孩儿学钓鱼选择的安静、隐藏的环境。诗的后两句,通过“路人借问”这一细节,小儿“遥招手”的特有动作和“怕得鱼惊”的心理,把儿童初学垂钓时认真、专注的神态写活了。参考答案:(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2)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

9、”“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2.(2011哈尔滨模拟)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六 幺 令 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李 纲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注】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玉树,指玉树后庭花,为南朝陈后主为其爱妃张丽华所制。词的下片提到了“

10、渔翁”的形象,请简要概括这一形象的特点,并说明诗人写到这一形象的用意。答:_ 参考答案:渔翁是一个独立不移、坚韧不拔的形象。诗人化用柳宗元江雪中的诗句,以渔翁的形象自比,来表达自己虽境遇多舛,但仍矢志不移,坚持抗金,挽救民族危亡的决心。3.(2010东北三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高冠谷口招郑鄂 岑 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注】然:通“燃”。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形象。答: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诗人来谷口访邀朋友却不见人影,也就是说郑鄂这个人物并没有正面出场,因此作者

11、也就不是正面描摹。对郑鄂的形象展示主要是通过对他所隐居的环境的描摹而烘托出来的。因此,分析这个人物形象就要从景物描写入手。谷口山花欲燃,高树接 天,人迹罕至,鹿群常来,何其幽静!居住在此处的人也一定是一位高雅而又恬淡闲适的隐者了。而将“衣裳与枕席”喻为“山霭碧氛氲”就更显现出郑鄂的高雅闲适。答题时,既要有对环境场景的分析,又要有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或定位。参考答案: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4.(2011吉林实验

12、中学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昭 君 怨 郑 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本词上阕咏赞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答:_ 参考答案:梅。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进而写花枝旁逸、栽种在农家院内的姿态。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描写的景色有海浪、北风、急雨等,要结合

13、特点加以分析。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特别提醒】诗歌“情景交融”题型的答题技巧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典诗歌尤是这样,作者所写之景与所抒之情在方寸之间往往实现了绝佳的融合(用术语概括为“情景交融”)。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对“情景交融”的考查相当频繁,答题时可按以下三个步骤来总结答案。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

14、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如上题中,考生应先读懂全诗,用准确到位的语言展现诗中的图景画面。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如上题中,展现画面景物特点时,可用“壮美雄浑”或“雄浑壮阔”来概括景物的特点。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上题考生在分析展现出景物的基础上,从情因景生、情景交融的角度自然得出“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的答案。6.(2011东北师大附中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浣 溪 沙 苏 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15、。此情惟有落花知!【注】沈郎: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此处是诗人自指。这首词上阕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其用意是什么?答:_ 参考答案: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的画面:春日照耀大地,和风吹拂,薄云贴水迅飞,天气初晴,衔泥新燕正软语呢喃;以乐景写哀情(或“以乐衬哀”“反衬”“先扬后抑”);面对如此良辰佳景,作者却用沈约之典,说自己腰围带减,瘦损不堪,这与万物盎然形成反差,乐景、哀情相衬,愈见诗人的感伤。7.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这支

16、小令咏赞江南的美景,写出了江南景物什么样的特色?请结合诗句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此曲写秋,曲中景物迭出,各具情态,诗情画意,风格清逸,情调欢快。描写时远时近:望大江远山,写两岸人家,芰荷池塘,沙洲水禽,忽而放纵开去,极目天际之画船,倏地又收回至村落酒帘,于是一片江南秀丽风光,便一览无余。参考答案: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秀丽。满江的烟波和岸边山中的雾气相映生辉,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沙鸥正在江面上飞舞盘旋。江南水乡城市繁华富庶。“画檐”是南方富裕人家砖瓦房屋脊房檐上的彩绘装饰,房屋相接说明人烟稠密,“十里珠帘”更是体现江南水乡城市的繁华富庶。8.(2011大庆模拟)阅

17、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攲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答:_ 参考答案:词人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词人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9.(2011银川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答:_ 参考答案:作者既以“春残”二字概括点题,又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来具体表现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一“稀”、一“尽”、一“飞”,三字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