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655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139 大小: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88页
第88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89页
第89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90页
第90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91页
第91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92页
第92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93页
第93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94页
第94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95页
第95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96页
第96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97页
第97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98页
第98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99页
第99页 / 共13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培优新方案课件:第二单元 第7课 陈 情 表 .ppt_第100页
第100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古代抒情散文第 7 课 陈 情 表平“语”近人习大大语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所,也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经典释义总书记这一段关于家风的讲话,是在 2016 年 12 月 12 日接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的时候说的。在这段讲话里,他引用了一句古人的话,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出自周易文言,意思是说那些常常做

2、好事的人家一定会福泽深厚,那些常常做坏事的人家一定会遭到祸殃。“积善”“积不善”重点都在于一个“积”,“积”就是“积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那这“余庆”究竟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要思考的。这个余庆,往大处说,就是家庭要为国家培育栋梁;往普通人家说,“余庆”首先是家庭里涵养出来的和睦之气。而这和睦之气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让老人安心地颐养天年。“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个“余殃”又指的是什么呢?往大处说,历史上的悲剧不少,有杀父弑君,家庭不睦的;有父子成仇,兄弟阋墙,妻离子散的。往小处说,小的矛盾积累在一个家庭里,会让生活在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愉快。正直、善良、有崇高理想的父母会培养出积极上

3、进的好孩子;而那些好吃懒做、惯于投机取巧的父母就没有理由责怪自己的孩子没有上进心了。家风之可贵是我们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语林撷英1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2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吕公著3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4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5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6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人日思归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8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诗海拾贝十五夜望月王 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赏析】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

4、远的七言绝句。“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练而含蓄。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净素洁、清冷之感。“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这句诗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

5、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在炼字上,“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资料链接一、作者档案【简历】李密(224287),西晋散文家,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及长,治春秋左氏传,博览多通,机警辩捷。早年曾任蜀尚书郎、大将军主簿等职。曾多次奉命出使吴国,颇有辩才。蜀汉灭亡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为主簿,不就。晋武帝立太子,征诏为太子洗马。因祖母年老,须亲自奉养,遂上陈情表固辞不受职。及祖母卒,服丧期满,以太子洗马征至洛阳。后出为温县令、汉中太守等职,为官耿直。

6、因写诗获罪免官,卒于家【作品】代表作陈情表【评价】苏轼云:“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二、人物颂歌“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李密一“孝”感动天下人,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即使是晋武帝在即将龙颜大怒的时刻,也不得不为你的孝心折服。李密,你一个前朝官员,“亡国贱俘”,不被杀就已经是万幸了,哪里还敢拒绝朝廷的征召呢?拒绝就是逆龙鳞,就犯了杀头之罪。况且你家境清贫,俸禄微少,生活“辛苦”。作为前朝官员,怀旧是免不了的,“矜名节”的心理也还是存在的。但你却毅然上呈陈情表,婉拒圣意,是什么让你如此坚定?因为含辛茹苦抚育你成人的祖母,如今卧

7、病在床,无人伺候。“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俩相依为命,情深意厚。历代统治者都标榜以孝治天下,主张用对父母的孝心来侍奉君主以显示其忠心,你也深知这一点。你把孝看成是头等大事,把亲情看得至高无上。高官厚禄,怎能代替得了人间亲情,怎能为此失天理丧人伦?三、背景探寻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

8、的要求。四、相关知识1表表,古代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书。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作“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2官吏选拔制度古代官吏的选拔途径很多,有世袭、纳赀、军功、荐举、郎选、恩荫和科举制等。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三种制度,即先秦的世袭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和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1)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

9、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让能的禅让制被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2)荐举制:即荐举贤才、授以官职的官吏选拔制度。举荐的标准主要是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它冲破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的藩篱。西汉的察举、征辟制的出现,是荐举制成熟的标志,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施行,表明其走向衰败。察举:它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它也是荐举制的精髓所在。察举分诏举与岁举。诏举是皇

10、帝下诏选取特殊人才。岁举是地方长官定期定员向朝廷推荐人才。征辟:它是皇帝及公卿郡守选拔任用属员的一种制度。皇帝特征、聘召人才为“征”,公卿郡守聘任幕僚属官为“辟”。东汉后期选拔官吏中钻营请托、结党营私和弄虚作假之风盛行,察举、征辟制渐趋败坏。九品中正制:曹魏时期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建议,施行“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在州、郡设大小中正官,负责按家世门第和道德才能品评地方士人,供朝廷按品级授官。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发展,它将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人分九等在人才分类上是一种创新,选才标准趋于周密。魏、晋时期门阀统治的加强,士族门阀把持中正,造成“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的局

11、面。九品中正制沦为门阀统治的工具。(3)科举制: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一、认读字音(1)险衅(xn)(2)夙(s)(3)闵凶(mn)(4)祚(zu)(5)强近(qin)(6)茕茕(qin)(7)孑立(ji)(8)日笃(d)(9)拔擢(zhu)(10)优渥(w)(11)矜悯(jn)(mn)二、积累成语1茕茕孑立:形容无依无靠,孤苦伶

12、仃。2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用日落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3气息奄奄:形容气息微弱,将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4朝不虑夕: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臣欲奉诏奔驰欲苟顺私情实为狼狈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三、积累名句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2 外 无 期功 强近 之亲,_,_,形影相吊。3_,则刘病日笃;_,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_。4今臣亡国贱俘,_,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朝不虑夕无以终余年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愿陛下矜悯愚诚臣生当陨首5_,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13、,_。6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_。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7_,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_,死当结草。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凶:形容词用作名词,不幸。见背:弃我而死去,背,抛弃。夺:改变;志:志向,心愿。一、诵读第 1 段,回答以下问题。环节一 梳理基础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_(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_(3)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_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成立:古今异义词,成人自立。少:小时候;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不行:古今异义词,不能行走。(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_(5)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_数量少,不多。缺少,短少。少顷,一

14、会儿。年轻人,青年。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寡人之于国也)_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_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_年少。幼年。年轻时。(2018高考全国卷)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后汉书王涣传)_(2013高考天津卷)敬恒少孤,其母贤妇也(姚敬恒先生事略)_(2012高考江苏卷)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伯父墓表)_ 祚:福分。婴:古今异义词,绕;蓐:通“褥”,垫子。躬亲:亲自。(6)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_(7)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_(8)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_2翻

15、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译文:(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译文:(3)而刘夙婴(于)疾病。译文:答案:(1)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童仆。(2)孤单无依靠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3)而祖母刘氏很早就被疾病缠身。(被动句)“于”表被动的句式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有以下几种情况:1“及物动词于施事者”,如: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2省略“于”字,“动词施事者”,如: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3“于”字句经常用于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复句里。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4“乎”(介词)的语法功能

16、与介词“于”同。环节二 分析文意3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以“险衅”“闵凶”备述孤苦,层层叙述,极言凄苦,最后落在“未曾废离”上,为表达主题蓄势。B开头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在全段中起到铺垫作用。为下文写父丧母嫁、零丁孤苦、祖母年迈卧床不起等内容做了铺垫。C本部分用“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作者身世的悲苦。D本部分从纵横两方面可分成两个小层次: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解析:选 B。B 项,开头句在全段中起到总摄作用,总领父丧母嫁、零丁孤苦、祖母年迈卧床不起等内容。秀才:优秀人才。拜:授官。除:古今异

17、义词,授予官职。二、诵读第 2 段,回答以下问题。环节一 梳理基础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_(2)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_(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_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上:名词作状语,向上。闻:使动用法,使闻。日: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_(5)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_(6)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_(7)则刘病日笃 _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根据表修饰或限制的不同情况,名词作状语可归纳为下面几种类型:1表比喻。名词作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

18、。2表动作处所。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3表动作趋向。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4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的名词充当,翻译时在时间名词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告诉:古今异义词,申诉。进退:动词用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8)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_(9)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_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译文:(2)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译文:(3)州司临门

19、,急于星火。译文:(4)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译文:答案:(1)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判断句)(2)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并推辞不去就职。(省略句,状语后置句)(3)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状语后置句)(4)我进退维谷,处境十分狼狈。环节二 分析文意3根据语境,在空格处填写名句。李 密 形 象 表 明 自 己 对 是 否 应 诏,进 退 两 难 的 句 子 是_。答案: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4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部分分为两层:第一层叙朝廷征召的殷切,第二层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B这一段

20、表现的情感不是平直的,前一部分辗转两难,后一部分急迫焦灼。C用“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表明事态的严重和紧迫,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矛盾心理,情辞悲切,动人肺腑。“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解析:选 B。B 项,前一部分急迫焦灼,后一部分辗转两难。伏惟:俯伏思量。故老: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终。三、诵读第 3 段,回答以下问题。环节一 梳理基础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_(2)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21、 _(3)但以刘日薄西山 _(4)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_死。自始至终。终究,终归。全,整。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_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_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六国论)_ 吾 尝 终日 而 思 矣,不 如 须 臾 之 所 学 也(劝 学 )_ 一直。最终。死。(2013高考北京卷)吾终拒之,是近名也(宋史曹彬列传)_(2012高考山东卷)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后汉书阴兴传)_(2013高考辽宁卷)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王尧臣墓志铭)_ 区区:古今异义词,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远:形容词用作动

22、词,远离。(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_形容词用作动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处在谓语的位置或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且臣少仕伪朝。译文:(2)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译文:(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译文:(4)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译文:答案:(1)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蜀汉做过官。(省略句)(2)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判断句)(3)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

23、朝不保夕。(4)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固定结构)环节二 分析文意3根据语境,在空格处填写名句。(1)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的句子是:“_。”(2)文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_”的地位,对晋武帝的“_”感到无比荣幸,所以不可能“_”,委婉得体。答案:(1)本图宦达,不矜名节(2)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4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第一句话提出“以孝治天下”,为自己终养祖母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之合情合

24、理又合法。B作者提起自己在前朝为官的经历,属于陈情的败笔,晋武帝最大的疑虑在此,自己陈述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C作者感谢圣朝对自己的器重,表明他“辞不就职”与“名节”无关,让晋武帝明白自己的忠心,求得谅解。D李密以祖母“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深深打动晋武帝,让晋武帝明白他“辞不就职”就是因为祖母病重,别无他意,趁势提出了“不能废远”的请求。解析:选 B。B 项,自己在蜀国做官的经历,李密深知这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的心迹:做官是“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打消晋武帝的疑虑。有:通“又”。报:报答。四、诵读第 4 段,回答以下问题。环节一 梳理基础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25、 _(2)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_报仇。答复。到去,前往。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_ 计 未 定,求 人 可 使 报秦 者(廉 颇 蔺 相 如 列 传 )_卿 但暂还家,吾今且 报府(孔雀 东南飞 并 序)_ 汇报。回复。(2013高考安徽卷)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说苑奉使)_(2011高考课标全国卷)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宋史何灌传)_辛苦:古今异义词,辛酸悲苦。愚诚:形容词用作名词,愚拙的诚心。卒:使动用法,使终。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闻:使动用法,使闻。(3)臣 之 辛 苦,非 独

26、蜀 之 人 士 及 二 州 牧 伯 所 见 明 知 _(4)愿陛下矜悯愚诚 _(5)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_(6)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_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译文:(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译文:(3)谨拜表以闻。译文:答案:(1)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为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2)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相报,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3)恭敬地呈上此表希望把我的心情愿望让您知道。(省略句)环节二 分析文意3根据语境,在空格处填写名句。(1)陈情表中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_”。(2)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

27、人神共鉴的句子是“_”。(3)陈情表结尾用“_”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答案:(1)乌鸟私情,愿乞终养(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4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前三段的情感充分表达之后,作者在本段提出陈情目的之前还进行了许多铺垫,有点多余。B李密在本段提出了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先尽孝后尽忠。C作者以祖孙二人的岁数做对比,提出了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D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感情真挚、悲恻动人,进一步让皇帝消除疑虑,达到陈情的目的。解析:选 A。A 项,并不多余,用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

28、刘之日短也”,便于提出两全之策。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下李密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到不幸。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好。险,坎坷。衅,祸患。夙:早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凶:不幸。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四岁那年,舅舅夺母志。强行改变了母亲想守节的志向。见背:弃我而死去。见,由被动句发展而来,但这里已不再表示被动,类似的结构有“见访”“见谅”等。背,违背,抛弃。行年:经历的年岁。行,经历。祖母刘悯臣孤弱,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体弱多病,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便亲自抚养我。臣下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不行,零

29、丁孤苦,至于成立。九岁时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悯:悲痛、怜惜。不行:不能走路。这里是说柔弱。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成立:成人自立。既无伯既没有叔叔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家门衰微,福气浅薄,很晚才有儿子。终:又,也。鲜:没有。鲜,本指少,这里是“无”的意思。门衰:家门衰微。祚:福分。息:子。外无期功强近在外面没有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什么近亲,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童仆,孤单无依靠地孑立,形影相吊。独自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外:指自己一房之外的亲族。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期(j):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

30、: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强(qin)近:勉强算是接近的。应门:照应门户。僮:童仆。茕(qin)茕:孤单的样子。吊:安慰。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不曾停止侍奉。婴:绕。蓐:通“褥”,垫子。废:废止。离:离开。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晋朝清明的教化。逮:及、至。奉:承奉。圣朝:指晋朝。圣,敬辞。清化:清明的教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察:考察和推举。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

31、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臣以供养无主,臣下因为供养祖母之事没人来做,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辞谢未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典,任命我为太子洗马。主:主持、做。郎中:尚书省的属官。猥以微贱,当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能够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担任服侍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的。猥:自谦之词,犹“鄙”。当:任、充当。东宫:指太子,因太子居东宫。陨首:头落地。陨,坠。臣具以我将以上苦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衷在奏表中上报,并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

32、道;州司责备我有意推脱,怠慢上命。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临门,急于星火。督促,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具:详尽。闻:使上闻。切峻:急切严厉。切,急切。峻,严峻、严厉。逋(b):逃脱。慢:怠慢、轻慢。州司:州官。星火:流星的光。臣欲奉诏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沉重;想要姑且顺从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自己的私情,但申诉又不被准许:我现在进退维谷,处境十分尴尬。笃:病重。告诉:申诉(苦衷)。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的情状。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有功德的旧臣,犹蒙矜育,况臣孤苦

33、,特为尤甚。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伏惟:俯伏思量。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伏,俯伏。惟,想。故老:指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矜:怜惜。育:养育。且臣少仕伪朝,历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就希图官职显达,并不想自命清高。伪朝:对晋称被灭掉的蜀国。郎署:郎官的衙署。李密在蜀国曾任郎中和尚书郎。宦达:官职显达。矜:自夸。名:名誉。节:节操。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受到过分的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

34、有所图呢。拔擢:提拔、提升。优渥:优厚。盘桓:犹疑不决的样子。希冀:希望、企图。这里指非分的愿望。但以只因为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祖母刘氏已是日落西山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薄,迫近。奄奄:气息微弱、将要断气的样子。危浅:活不长。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正是因为区区不能废远。这种感情让我实在是不忍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更相:交互。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废远:废止奉

35、养祖母而远离。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臣下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今年九十六岁了,我为陛下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为祖母刘氏尽孝尽心的日子短也。乌鸟私情,愿已经不多。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为乞终养。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乌鸟:即乌鸦。据说乌鸦能反哺其亲,所以常用以比喻人的孝心。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我的辛酸悲苦,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梁州、益州的长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官所亲眼看见、内心明白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的。辛苦:辛酸悲苦。二州牧伯:这里指太守逵与刺史荣。二州,指梁州和益州。伯,长。鉴:察。愿陛下希望陛下

36、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能怜恤我愚昧至诚的心,成全我一点小小的心愿,或许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能够使刘氏侥幸地寿终。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相报,死了当结草。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矜悯:怜恤。卒:终。结草:春秋时晋大夫魏颗的父亲魏武子临终遗嘱要将宠妾殉葬,魏颗没有照办,而是把她嫁出去了,后与秦将杜回交战,见一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因而将杜回擒回,夜间梦见老人,自称魏武子妾的父亲,特来报恩。(见左传宣公十五年)后世用结草代指报恩。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希望把我以闻。的心情愿望传达给您。不胜:不尽。犬马怖惧之情:这是臣子谦卑的话,用犬马自比。

37、拜表:拜上表章。文言文的分析综合文言文阅读的分析综合包括如下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综合是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叙述的事件或所主张的观点归纳概括,理解分析。近年来,高考试卷均把对文意总体把握的考查作为文言文阅读的重头戏。文言文分析综合题呈现在高考试题中,可分为两种题型:一是筛选信息题,二是概括分析题。全国卷考查概括分析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三项很多时候是结合在一起的,很难区分开来。三项内容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在试卷中,表现为一个综合分析选择题。这是考查考生全面把握文言阅读

38、材料内容与主旨的“压轴题”,每年必考。这类题常常以选出错误选项的形式来设置,因而探究命题者设置错项陷阱的类型,进而掌握应对方法,对提高考生的辨别能力,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文意理解的正误,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一、选项命制的三大特点1四个选项基本按行文顺序设置,用现代汉语表述,且内容属于文章主要部分。按顺序设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对。2每个选项常是先用一个或两个四字格式短语对人物进行概括,然后举事例印证分析。3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且该项错误也并非全错,而是错一点,往往是“概括”无错,“分析”有瑕,故在比对时可重点关注分析印证部分的文字。二、明确五大比对角度、十个命题设误点比对法就是把

39、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参照以下五个比对角度和十个设误点,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判断正误。角度一:比对人物命题设误误解形象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张冠李戴即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把甲事件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结果比对方法要围绕“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品质”比对,要着重比对选项在这几方面的表述与原文是否一致角度二:比对时间、地点命题设误时序颠倒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空间错位把不同空间地点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故意在时间、地点方面颠倒关系比对方法分

40、析时应特别注意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词语,并与原文比对,厘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角度三:比对关键词语命题设误曲解文意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归纳不全概括主要信息不完整,故意遗漏关于人物、事件、观点等方面的内容比对方法要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角度四: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命题设误无中生有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或观点等内容,致使选项的分析概括于文无据以偏概全将原文对某一方面的判断通过增加或删减表范围或程度及其他类

41、的词语,故意扩大或缩小判断对象的范围比对方法辨析时应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是否有故意添加的而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或词语,或者筛查选项中有无漏掉原文关键词(尤其是表范围或程度的副词)的情况角度五:比对关系命题设误改变因果命题人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或给句子强加因果关系,或将因果关系改成了其他关系事件杂糅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杂糅混编,或把多个人做的事说成一个人做的,故意制造事实的混乱状态比对方法辨析时厘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事件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将选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关系是否恰当【考题印证】(2018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

42、题目。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

43、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 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下列

4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名。B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C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D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峻,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解析:选

45、D。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仍然忙得无法分身”这一句理解错误。文中的意思是:任峻提拔任用文官武吏,都能竭尽他们的才能,纠察剔除奸盗之人,没有畏避退缩。王涣字稚子,广汉郪县人。其父王顺,担任安定太守。王涣年少时喜好行侠仗义,崇尚气力,多次与强悍轻捷的少年交往。后来改变了自己的志向,重视研习儒学,学习尚书,诵读法令,大体了解了其主要旨义。他担任太守陈宠的功曹时,敢于决断,即使对豪强大户也绝不留情。陈宠名声大震,入朝担任大司农。汉和帝问他:“你在郡中是用什么办法治理政务的?”陈宠叩头辞让说:“臣任用功曹王涣,让他选拔贤明有才能的人;让主簿镡显弥补疏漏、匡正过失,我不过是奉命宣读皇

46、上您的诏书罢了。”和帝十分高兴,王涣由此开始出名。州里举荐王涣为茂才,朝廷让他担任温县县令。温县境内有很多奸猾之徒,长期以来成了当地人的大患。王涣采取策略加以讨伐打击,把他们全都杀了。境内安定太平,商人可以在道路上停宿。那些放牛的人,总说将牛交给王涣,始终没有发生互相侵犯之事。王涣担任温县县令三年后,升为兖州刺史,他依法整肃下属各郡,教化和声威大行。后来由于考核妖言不实而被定罪。一年多后,又被征召任命为侍御史。永元十五年,王涣随从皇帝南巡,返回后被任命为洛阳县令。他以公平正直立身处世,处理政事能做到宽严得当。那些含有冤情、长期诉讼,而历届官员不能判决、按法律情理难以评判的案件,王涣无不详尽细致

47、地弄清事情的真伪,消除大家的疑惑。他又能用奇异的方法,多次揭发隐藏未露的坏人坏事。京城的人都对他称颂叹服,认为王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王涣病逝。无论是城中百姓还是路过此地的人没有不叹息的。男女老少都相互集资,引来上千人以酒洒地祭奠他。王涣的灵柩向西运回家乡,路过弘农县,老百姓都在路旁摆设盘子、桌子加以祭奠。官吏问这样做的缘故,老百姓都说平常带粮食到洛阳,被士卒和官吏掠夺,经常要损失一半。自从王涣任洛阳县令,再没有被官吏侵夺冤枉,所以前来祭奠以报答他的恩情。王涣的政治教化令人怀念感激达到这样的地步。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延熹年间,桓帝喜好黄老之术,

48、将各种祭祀的祠堂全部毁掉,只特别下诏让密县保存已故太傅卓茂的祠庙,洛阳保留王涣的祠庙。自从王涣去世以后,朝廷连续下诏书给三公,要他们专门选拔洛阳县令,(但挑选出来的)都不称职。永和年间,以剧县县令渤海人任峻补任洛阳县令。任峻提拔任用文官武吏,都能竭尽他们的才能,纠察剔除奸盗之人,没有畏避退缩,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任峻字叔高,在太山太守的职位上离世。融情于理【课内挖掘】陈情表陈情的方式是融情于理、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感人至深。据实陈说与视情陈说相结合,家庭处境、祖母卧病、朝廷催责等均据实陈说,以取得同情和信任。而盛赞朝廷的“以孝治天下”以及“少

49、仕伪朝”等陈说,则显示其经验老到,明哲保身。【技法指导】所谓“融情于理”,就是在议论之中渗入感情,使“情”与“理”交融为一。对读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读者、感动读者。一、“融情于理”的方法1语言要生动、有感情。议论文的语言往往逻辑严密、论辩色彩浓厚。要把感情融于说理中,这就得多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把枯燥的语言形象化、生动化。2要多用修辞手法。语言要有感情,生动、形象,就必须多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等。3要选用合适的“句式”。句式语气本身就是感情的体现,因此,写作时选用合适的“句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情达意。比如:反问句就有反诘说理的语气;感叹句可以是惊喜、愉悦感情的表现。4

50、“说理”与“抒情”紧密结合。写作时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要以说理为主。二、使用“融情于理”方法时的注意事项:1严格地说,“融情于理”并不等于以抒情代议论,只不过说理更具感情罢了。所以,在表述上还应注意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语言上的逻辑推理,而不能只是为抒情而抒情。2要精心选择修辞手法,哪种修辞手法最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感情,就用哪种。3要注意抒情的“度”。“融情于理”是有感情地说理,但抒情程度不可太浓,抒情方式也不能太露,只能是情理交融、互相糅合。4融情于理的位置。此法既可通篇运用,也可以局部使用。【实战演练】运用“融情于理”的写法,写一段关于“友情”的 200 字左右的短文。答:参考示例:

51、友谊,一生的财富是否还记得与你共撑一把伞漫步在春雨中,共同欣赏这“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他;是否还记得与你一同爬山去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他;是否还记得与你一起高谈“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他。用心将这些感人至深的情记住,它是无价的,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友谊,是人生最珍贵的感情之一,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多少优美的诗句来歌颂与赞美它。曾经有一位伟人说过:“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朋友就是友情的代言人,他们不曾嫌弃任何人与放弃任何人,而是用他们那博大的心去容纳与接受别人,使别人在他们身上感受到友谊的温暖与关怀。友

52、谊,如同夏天的风,当你酷热时给你清凉;友谊,如同秋天的菊,当你孤独时为你绽放;友谊,如同冬天的火,当你寒冷时给你温暖。曾记得,当我考试失利一蹶不振时,是他们为我默默流泪,是他们鼓励着我,“失败是成功之母”让我再战,使我在挫折面前不低头、不屈服。高兴快乐时,我们一起笑,一起分享这瞬间即逝而又美好的时光。【课内挖掘】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申述自己不能应召出仕的理由的一封奏章。有四种感情,一是李密对祖母刘氏的孝敬之情;二是进退两难的为难之情;三是李密对朝廷重用自己的感激之情;四是对皇帝的忠诚之情。其中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李密写陈情表,将内心对祖母朴实而深厚的情感

53、化作诚挚感人的奏表,感动了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感动了芸芸众生。它如同击破平静深潭的一枚石子,激起层层波浪,于是世间流传着: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于是有人说: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李密用拳拳孝心温暖了人世,他那诚挚的话语拉近了心灵的距离。适用话题 亲情、孝心【运用范例】1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不可能事事经历;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洞察。因此,以史为镜,在每一个人的事业和人生中是至关重要的。祖母用关爱为李密打造了一面镜子,成就了李密天下至孝的美名。李密自幼身边没有双亲,零丁孤苦。祖母刘氏悯其不幸,躬亲抚养;精心照料,无微不至;苦心教导,至于成立。祖母的关爱就像一面镜子,照出骨肉之情、仁厚

54、之心,使李密恳切尽孝的孝举千载流传。祖母的关爱不就是栽培李密成才、成全李密美名的一面宝镜?以君子为镜,可照出高尚品德,给人一个对镜自省自勉的机会。如果韩愈以刘氏为镜,那么该不会有愧对十二郎的遗憾吧。现代的家长们,如果也以刘氏为镜,那么能养育出多少有为人才啊!2本来已极尽凄凉的身世,由你写来,只觉得每一个字都闪着盈盈泪光,每一句话都让人的鼻端忍不住阵阵的酸楚。那寥寥的几百字像几万根细密的小针,绵绵地刺着人的心,一股热热的潮流从心里向外涌着,布满全身每一个毛孔,说不清是酸,是涩,还是苦。这感觉并不是像潮水那样排山倒海般地袭来,而是像潺潺的小溪,有无数的支流,缠绵,悠长,细密,在胸臆间、脑海里久久地

55、徘徊。你真的是用自己的那颗心、那腔血来写陈情表。40 年相依为命的祖母,就是你全部的世界,就是你整个的灵魂。祖母的恩情,已不是山高海深这样的语言所能够形容,对于你来说,即使倾尽了整个生命也无法报偿其万一。所以,名望、官位、利禄,一切加起来也比不上对祖母多一天的奉养;一丝的亲情,即使用全部的世界也无法换取。难怪晋武帝读完后,非但没有追究你的怠慢之责,反而赞赏你的孝心,赐你奴婢二人,并让郡县供你祖母膳食。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的感恩。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感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恩。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

56、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六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生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做宰是多少读书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

57、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己,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曾震惊一时的云南大学血案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阴影。马加爵一时的冲动让四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我不想说他残忍。我只想说,他真的不懂感恩。云南大学用知识培养他,而他却使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养大,他却让他们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与同学的情谊他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当感恩的心不在,那一刻,他的幸福之花开在哪里

58、?荆轲赌命,是为报太子知遇之恩;数十年为战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陈健对战友的感恩;袁隆平数十年专注研究杂交水稻,是对祖国的感恩。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将别人无私的帮助,深深铭记,并将之传递,这世界因感恩而美丽。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感恩却有其不老的风情。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灼灼其华。(有删改)【佳作赏析】文章以“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为题,以阐明感恩和幸福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内容,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跨越时空,让诸葛亮、李密和马加爵形成鲜明的对比,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的道理。文章十分注意过渡和照应的安排,标题和内容照应,开头和结尾照应,议论抒情的句

59、子和叙述的内容结合得也十分紧密。文章还用“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这样的句子来组织文段,显得完整、缜密而富有韵味。【写作借鉴】1学开头文章开头由物及人,引用诗文名句,组成排比段落,点出本文的话题“感恩”,再用三个排比句顺势提出中心论点“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语言优美,句式整齐,令人耳目一新。2学正反对比论证诸葛亮和李密懂得感恩,名垂青史,马加爵不懂得感恩,害人害己,正反对比更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3学段内排比倒数第三段连举“荆轲、陈健、袁隆平”三个事例,一个事例一句话,构成一组排比句,极大地丰富了文章内容,更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4学点题在议论文写作中,特别强调“金鸡三点头”,

60、即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都要适时地点题,保证结构的严谨和中心的集中,本文作者深谙此道,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及中间部分不失时机地强调论点、突出中心。博士帮父母扫马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近日,一则“同济博士生替父母扫马路”的微博火了:29岁的河南小伙田俊涛在上海同济大学读博,由于家境贫困,父母为了供他读书就到嘉兴做环卫清洁工,而小田暑期也来到嘉兴,一大早就帮父母扫两个小时的马路,以减轻他们的劳苦。面对记者,小田坦然地说:不管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士生,我都是我父母的儿子,他们在老家种地,我就帮着种地,他们在嘉兴扫地,我就帮着扫地,这不就是儿子天经地义该做的嘛!小田的回答让人很暖心,甚至有点热泪盈眶

61、了。是啊,有这样一个儿子,我想他的父母做什么心里都甜!有个网友说得很好:不是每个人都能考上博士的,不是每个考上博士的人都能有这份孝心,不是每个有孝心的博士都能放下架子,抛开面子。有道是寒门出贵子,小田就是这种寒门“贵子”,贵在人格高贵,贵在孝心满满!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认为,小田的做法不对,他不应该读博。父母那么辛苦,应该早点出来工作减轻父母的负担。还有些人认为,身为博士生的小田,暑期应当去一些高大上的地方打工,这样赚的钱远比扫大街多许多,小田是“典型的死读书的书呆子”。我很不赞同这类说法。我想,如果因为家境不好,就不能深造读博,这只会造成阶层固化,只会造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打地洞”的现象

62、。事实上,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只有读书才能真正改变命运。以小田为例,的确今天他们家比较贫困,但有没有想过,一旦他从同济大学博士毕业,即便去一些二本院校工作,光安家费也可能会有几十万,还不算年收入。到时一个贫困家庭就能变成小康之家了,小田的父母也真的不需要再起早摸黑扫大街而可以颐养天年了!另外,对于小田“典型的死读书的书呆子”的说法,也有待商榷。报道里不是说,小田只是每天帮着扫地两小时,而且是四点就起床了,你怎么知道在这之后他就没有去勤工俭学贴补家用而是如你一般睡懒觉了呢?我以为,小田之所以到嘉兴来帮父母扫大街,这是他陪伴父母的一种方式。因为小田在上海读书,而父母却在嘉兴工作,一家人一年到头相聚的

63、时间不多。同时,年逾五十的父母还在为他的未来起早贪黑扫大街。而他在完成学业之前尚不能帮家里很多,所以他想尽可能帮一帮年迈的父母,让他们少呛一点灰尘,少受一点夏日的酷热。更重要的是,这可以多陪伴父母,而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是慰藉父母最好的礼物。温室里长大的花朵,能不能不要以你们所谓的爱和美来质疑别人的善?周杰伦有首歌叫外婆,有段歌词是:“大人们以为出门之前,桌上放六百就算是孝敬,一天到晚拼了命赚钱,少了关怀有什么意义,外婆她的期待,慢慢变成无奈,大人们始终不明白,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块,比你给的还简单。”而小田明白,虽然他们家如今缺钱,但是无论哪个家庭,无论贫富与否,亲情永远比钱更重要!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