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题三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完善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 知识串讲助学助记知识点一 中央与地方中央集权的发展1西汉:解决王国问题(1)背景:汉初郡县与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会与朝廷对抗。(2)措施:汉武帝颁布“_”。(3)作用: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推恩令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1)背景: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_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2)措施:把地方的财政权、_、兵权收归中央。(3)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3元朝:实行行省制度(1)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_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
2、设行中书省。加强了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_的开端。(2)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3)边远民族地区设_进行管理。藩镇割据行政权山东省制宣慰司史学新论行省的正名定义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发现问题 行省“不是地方政府”的说法比教材理解更深刻。思考角度 从汉至元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及趋势;元代政治制度的创新。知识点二 君权与相权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1)原因:汉初,丞相集决策、_、行政
3、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2)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_、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3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相权进一步削弱。_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司法尚书令三省六部制4宋朝:设立_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大权由皇帝总揽。5元朝:设_,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威胁着皇权。中书门下中书省教材批注微点拨形象理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归纳比较元朝的行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1)郡县是地
4、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形象地表示:中央郡县,直线行政。(2)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教材补遗唐宋时期中央行政制度的变迁(1)唐前期: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制下,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三省议政场所叫政事堂。(2)唐太宗时期: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3)唐玄宗后: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取代三省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使职差遣体制逐渐定型,形成了不同于三省六部
5、制的使职差遣体制。(4)宋代:唐中期以来形成的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对掌文武的二府体制,在二府体制下,户部、盐铁、度支在唐代财政使职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史学新论宋代的文官政治宋代文官政治体制的确立是唐五代以来社会结构变化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与宋代的科举制度、“崇文抑武”国策等因素密切相关。宋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承上启下的转型时期,从唐代开始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变化,在宋代得以最终完成。这种变化诱发社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门阀士族势力退出历史舞台,庶族地主取而代之,平民社会的因素开始显现,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杨宁一历史学习
6、新视野新知识发现问题 高考命题组成员北师大教授杨宁一认为:宋代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分析宋代的文官政治,要将政治、经济、文化结合起来,从唐代开始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变化,在宋代得以最终完成,也使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思考角度 宋代的文官政治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历史事件,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知识点三 选官与用官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的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_即可步入仕途。3隋唐宋元科举制(1)形成:隋炀帝时,开始设立_,科举制形成。(2)完善:唐宋元时期,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3)影响: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
7、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_;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门第进士科中央集权史学新论海外人士对科举制的认识视角我不赞同“科举制度是落后的”这种观点,我认为它是进步的,只是到了清朝末年,大家都把它与清政府联系在一起,因为清政府是腐败的,所以与之有关的东西都要废除。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科举考试被废除后,考试制度还是得到了继承,如孙中山时期的考试院,实际上是把科举制度现代化了。以科举为主的考试制度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美本杰明艾尔曼发现问题 材料作者从现代考试制度的视角评价科举制,代表了海外学者的一些观点。思考角度 科举制与现代考试制度的历史联系;科举制与社会公平正义
8、;科举制的“机会均等”原则与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契合。辨析比较唐朝中书省与元朝中书省的区别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三省中的一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令;元朝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唐朝的中央行政机构是尚书省。图解历史科举制框架图示2 读史用史史论结合主题一 汉唐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史料一(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
9、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钱穆国史大纲史料二(唐朝前期)皇帝的旨意一般先交由中书舍人(中书省官员)起草。起草完毕,由中书令、中书侍郎和中书舍人署名后,交由门下省审查、署名,再呈送皇帝书面批准。已批准的诏令又送往门下省,正本存档,另抄一份副本注明“制可”,加盖骑缝印,再送交尚书省施行。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学会读史史料主旨信息解读史料一:反映了汉至唐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分割相权(相互牵制)史料二:叙述了唐朝前期三省运作的特点“由中书令、
10、中书侍郎和中书舍人署名后,交由门下省审查、署名”集体负责;“已批 准的诏令又送往门下省,正本存档”三省的决议最后交由皇帝批准,档案制度规范学会用史(1)据史料一,概括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归纳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提示 演变: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正式成为宰相。方式:(另设机构)转移相权;分割相权(相互牵制)。(2)据史料二,指出唐朝中央行政体制有何特点,并指出这些特点对唐代政治的影响。提示 特点:以皇权为中心,在皇权专制下集体决策,讲求程序,相互制约。影响: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统治;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主
11、题二 封建制度的重要保障选官制度 史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史料二 科举制一方面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学会读史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反映商周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强调商周选拔官
12、员的标准是“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史料二:评论了科举制的历史作用“科举制一方面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科举制的历史作用突出表现为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学会用史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提示 史料一体现了商周时期根据出身任命官吏,属贵族政治;史料二体现了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向科举制演变,以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扩大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趋势:选官标准由注重血缘、出身到注重品德、才干,趋于公平、公正、合理。3 深化拓展注重研思1.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制、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相权逐渐削弱,君权逐渐强化。(2)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在同一机构中,往
13、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3)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4)宰相的设置由实转虚: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
14、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索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以沿袭为主,变革为辅。(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 2 000 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3科举制度影响深远(1)科举制度是中华民族长期演进过程中凝聚起来的制度文化资源,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相互融汇难以分割,对中国社会诸制度亦产生深刻影响,其对我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的运行亦起着调节作用。(2)立足家国情怀分析科举制度的起源、演化规律、地位和影响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
15、的优秀传统,培育“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4 针对训练立德树人1.西汉初,列侯封地称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这反映了()A汉初与周分封制一脉相承B封国制利于强化中央集权C西汉的监察制度日益强化D郡国并行且以郡县制为主解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与周分封制不同,故 A 项错误;封国制下的诸侯权力过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 B 项错误;材料与监察制度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信息“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可知侯国置国相如县
16、令,受命于所在郡守,故 D 项正确。答案:D2东汉顺帝之前乡举里选,被推荐的多为“年少能报恩者”;汉顺帝时规定,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考试不合格的要“黜落”。这一规定()A确立了分科考试的录取方式B否定了重视德行的选拔标准C根除了察举制官士勾结弊端D削弱了豪强把持官场的特权解析: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A 项错误。这一规定是对被举荐者再次进行考核,并未否定重视德行的选拔标准,B 项错误。这一规定可以减少官士勾结弊端,但不能根除,C 项错误。这一规定可以对地方豪强举荐的人再次进行考核,改变了被举荐者直接做官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豪强把持官场的特权,故
17、 D 项正确。答案:D3唐朝实行集体宰相辅政制度。据记载,唐代 290 年间竟有 369位宰相,同一时期宰相的人数少则五六人,多则十数人,唐玄宗即位初期宰相达 17 人。这说明唐代()A宰相权力进一步扩大 B国家的行政效率提高C科举制利于官员选拔D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解析:集体宰相辅政制度本身就是对宰相权力的削弱,A 项错误。宰相人数越多,行政权越分散,行政效率越低,故 B 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科举制,C 项与题意不符。宰相人数众多,说明其权力被削弱,皇权得到加强,故 D 项正确。答案:D4元世祖忽必烈诏,“诸路管民官理民事,管军官掌兵戎,各有所司,不相统摄”。诸侯如真定史氏、保定张氏等,都一度
18、被削去军权,保留的都是文职。忽必烈此诏旨在()A保障中央政府集中控制军事大权B实行兵民分治以便削减军事力量C有效地抑制汉地世侯的割据势力D实现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解析:本题考查元代中央集权的加强。A、D 两项材料均不能体现。材料表明,忽必烈在各地实行兵民分治的制度,避免地方长官集军、民之权于一身,从而较为有效地抑制了汉地世侯的割据势力,B项错误,故 C 项正确。答案:C课题四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僵化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知识串讲助学助记知识点一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1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2)过程: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_,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3)影响:中
19、国封建社会的宰相制度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丞相2内阁的出现(1)过程:废除丞相后,明太祖设置_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明成祖时,“内阁”出现。后来地位提高,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2)地位: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_,决策大权仍紧握在皇帝手中。殿阁大学士内侍机构史学新论明朝国家体制的独特性废丞相、罢中书省,是明初政治体制的一个重大变革,也是朱元璋立法创制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以上创制,明朝的国家体制形成了以下格局:“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
20、之。”(洪武实录卷239)这里的朝廷就是皇帝而已,不同于宋朝皇帝加宰执等于朝廷的政治概念。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发现问题 明朝皇帝集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于一身。思考角度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内涵;明朝的制度创新与社会转型;明朝国家体制的特点。知识点二 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1背景: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2措施(1)康熙帝时,设_,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2)雍正帝时,设_,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3影响: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南书房军机处教材补遗 清代密折制度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密折制度始
21、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时期。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制度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得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二是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比如一省之内,督抚、布政使、按察使、道台都可以独自上折密奏。密折制度使得官员间相互牵制,彼此监视,使政权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教材批注微点拨漫画说史丞相与内阁首辅信息提取:丞相是法定的中央官职,是百官之首,参与决策,“位高而权重”,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内阁属于皇帝的内侍机构,仅备顾问,没有决策权,对皇权专制缺乏制约。知识延伸明代地方管理体制明代废行省,设三司,改元朝的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
22、司,俗称为“省”,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监察和司法;设立都指挥使司,管理地方军政。三者统称三司,三司分立,相互牵制,各不统属,大权统归中央。归纳升华军机处的特点“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勤”:地近宫廷,便于宣召;“速”:办事速度快,效率高;“密”: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图解历史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整体图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2读史用史史论结合主题 明朝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强化了君主专制 史料一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明神宗实录史料二 到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因西北用兵
23、,往返军报频繁,内阁距内廷太远,皇帝不便亲授机宜,故在这年元月,在内廷设立军机处,其全称为“办理军机事务处”。史料三学会读史主旨归纳信息解读 史料一:反映了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体现了内阁仅是皇帝咨询的内侍机构史料二:反映了清朝设立军机处“西北用兵”说明军机处设立的背景是西北用兵史料三:表明了军机处的运作流程“皇帝阅览(需征询意见,则召见军机大臣)”说明军机处只是备皇帝顾问咨询的机构;说明决策权依然操于皇帝一人之手学会用史(1)根据史料一,指出内阁与宰(丞)相在与皇帝的关系上的根本不同。(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军机处的特点。提示 根本不同:体现在丞相参与决策,而内
24、阁只备皇帝顾问,无决策权。丞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内阁对皇权无约束力。提示 特点: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以及具有政治决策封闭性。(3)根据史料三中军机处的运作流程图,概括军机处的基本职能。提示 职能:备皇帝咨询之用,上传下达,跪受笔录。3深化拓展注重研思1.明代中央官制的调整(1)行政:废丞相、设内阁进行政府体制的调整。明太祖时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为解决废除丞相后的政务繁忙问题,明太祖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是内阁制的雏形;明成祖时,置文渊阁,命亲信参与机务,谓之“内阁”。其后阁臣获得票拟权,即代拟诏书、批答奏折,内阁不仅供咨询顾问,且掌实权。(2)军
25、事: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牵制。(3)监察: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负责纠察百官,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三者相互牵制;为确保臣下的忠信,采用特务手段侦查臣僚私下言行,设立锦衣卫。2明清时期封建制度僵化的表现(1)政治: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机构的专制主义色彩空前浓厚,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2)经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强化小农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3)思想文化: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文化专制钳制了思想,失去创新发展能力,阻碍了思想解放和科技进步。(4)对外实行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中国与世隔绝,错失工
26、业文明发展机遇。4针对训练立德树人1.2020商丘市模拟“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这表明()A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B朱元璋具有极为强烈的小农意识C皇权强化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D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解析:材料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的变化趋势,与中央集权无直接关系,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君权的膨大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与朱元璋的小农意识无关,故 B 项错误;君权的膨大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因此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故 C 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没有涉及宰相
27、制度的废除,故 D 项错误。答案:C21367年,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给事中,洪武六年(1373年)始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设置了六科给事中,下表中内容为六科给事中的具体职权。据表可知,明朝六科给事中的设置()吏科监督文官的选拔、任命、考核等事项户科监督国家钱粮收支、仓储等礼科监督各项祭祀、封赠等兵科监督军事方略的制定、实施以及武官的考选、任命、赏功罚罪刑科对审判等进行监督工科监督各项建筑、水利工程的建造A.沿袭了唐朝三省六部制度B确立了直属六部的监察机关C利于维护封建秩序的稳定D改变了当时的行政决策方式解析:据材料中的“监督”说明六科给事中的具体职权是监督六部的工作,利于维护封建秩
28、序的稳定,故选 C 项;唐朝三省六部掌握行政权而不是监督权,排除 A 项;据所学,六科给事中直属皇帝,排除 B 项;材料体现的是监察权而不是行政权,排除 D 项。答案:C3雍正帝即位后,严令各省在限期内补足国库的亏空,对查实的贪污官员严加惩处,追回赃款,抄没家产,并认真落实。这一举措()A使军机处最终取代了南书房B打击了贪腐,整顿了吏治C有效加强了对中央官吏的管控D从根本上解决了财政危机解析:材料“严令各省在限期内补足国库的亏空,对查实的贪污官员严加惩处,追回赃款,抄没家产,并认真落实”是雍正帝整顿吏治的措施,与军机处的建立无关,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对查实的贪污官员严加惩处,追回赃款,抄没
29、家产,并认真落实”可知这一举措打击了贪腐,整顿了吏治,故 B 项正确;C 项与材料“严令各省”不符,故 C 项错误;整顿吏治,打击贪腐有利于缓解财政危机,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危机,故 D 项错误。答案:B4康熙五十五年(1711年),热河行宫正式更名为“避暑山庄”,每年四月开始避暑塞外,乾隆在位期间,“避暑山庄”还是重要的政治舞台,在重大政治活动、日常生活等方面体现了游牧与农耕文化的整合。据此推断,“避暑山庄”这一舞台有利于 ()A满族全国性统治地位确立B各民族政治地位平等的实现C长城对外防御功能的增强D统一多民族国家局面的巩固解析:题干中“避暑山庄还是重要的政治舞台,在重大政治活动、日常生
30、活等方面体现了游牧与农耕文化的整合”,推知这有利于中原农耕地区与边疆游牧地区的融合,再结合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带来的积极影响,故选 D 项;满族在全国确立统治是在 1644 年,排除 A项;皇帝避暑地点的变化与各民族平等关系不大,排除 B 项;长城主要防御游牧民族,明清时期长城不需要防御游牧民族了,因为满族就是游牧民族的代表,排除 C 项。答案:D考情分析(1)从考查内容看,“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是命题最重要区域,主要集中在汉、唐、宋三个朝代的相关知识点上,君主专制制度、中央集权制度、选官制度等都有涉及。明清部分考查相对较少,2018、2019两年均未在明清政治部分命题,2021年备考应注意。
31、(2)从考查形式看,主要以文字史料为载体,选择微观场景考查政治制度的传承发展,通过对历史现象的透析,得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的认知。从近五年考查情况看,本部分的考查仍以选择题为主。(3)从命题方向看,2021年命题仍会以汉、唐宋、明清加强中央和地方的统治以及选官制度的演变为主,通过创设新情境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注意挖掘其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已考视角讲练考法一 以史料为载体考查唐宋时期政治制度的成熟与发展1.命题点:北宋实行募兵制的影响2019全国卷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
32、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关键点拨:北宋实行的募兵制,使北宋政府掌握了大量军队,而且士兵待遇较为优厚,分析这一制度带来的影响。解析:材料“兵员最多时达 120 多万人”反映军队规模庞大,庞大的军队开支必然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A 项正确;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政策,军队战斗力较弱,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军队兵员数量多,与弱化对地方控制、加剧社会贫富分化无关,C、D 两项错误。答案:A2命题点: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政局2018全国卷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 数量(个)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33、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解析:从表格可知,从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类型、数量、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等信息可知,除河朔型藩镇公开与唐政府对抗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在表面上仍服从唐中央的政令,这表明安史之乱后,虽然藩镇林立,但唐朝的政治统治并未结束,D项正确;材料中只是反映了藩镇上供的现象,但不能据此得出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的结论,A 项错误;B 项材料中没
34、有体现,排除;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C 项错误。答案:D3命题点:不同典籍对唐朝同一历史事实的不同叙述2017全国卷2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
35、败解析:两部史书都记载了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及其结果。旧唐书提及“我师败绩”“不利而旋”,新唐书谈到“败绩”“诸将为举所败”,二者在此问题上相互印证。因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C 项正确。史书中对李世民有两种不同称呼,即“秦王”“太宗”,因此不能认定李世民在成为皇帝后与薛举战于泾州,A 项错误;四处文献记载中,只有新唐书高祖本纪中提到刘文静,因此不能认定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B 项错误。四处文献记载中,只有新唐书太宗本纪中提到李世民患病,因此不能认定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D 项错误。答案:C真题品悟题号命题特点 第1题知识延伸以北宋实行的募兵制,兵员人数多的
36、兵员待遇较为优厚,分析这一制度的影响第2题转换思维从表格中“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看,官员任免还是以朝廷任命为主,判断这一时期藩镇割据的社会现状 学术研究判断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对同一事件历史叙述的真实性第3题角度创新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认识历史以及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的能力考法二 汉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变革常考常新4.命题点:武则天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变动2018全国卷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
37、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关键点拨: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一是架空相权,如汉武帝设立的中朝,其成员由皇帝挑选的亲信组成,重大决策由皇帝和中朝商议做出,这样就架空了宰相的决策权,二是分散相权,如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通过增加宰相的数量来分散相权,从而削弱相权。解析:从材料可知,武则天通过改革中书、门下二省官制,使得低品级官员也取得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的资格,从而使“宰相数量大增”,再通过缩短宰相任职时间,来分散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从而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 C 项正确。答案:C听课笔记 5命题点:汉承秦制,又有损益变化2016全国卷25东汉王充
38、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真题品悟题号命题特点 历史现象议政机构改名,议政人数增加,议政人员更替历史认识议政人数增多,更替频繁熟悉朝政的人数不固定相权被削弱皇权加强第4题历史思维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加强皇权,维系统治 第5题立意新颖“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所体现的是汉代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汉代对秦代政治制度的继
39、承关系。材料中的“文书”泛指古代的国家档案文献,文书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材料表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重视秦朝的文书,意味着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即汉承秦制,故 B 项符合题意。汉初推行被称为“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故排除 A 项。汉初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以便继承前代的政治制度,故排除 C 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官吏是否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故排除 D 项。答案:B考法三 挖掘历史题源,以官修史书为载体考查君主专制6.命题点:官修史书修撰中的思想专制意识2017全国卷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
40、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关键点拨:从汉代史书由私家撰著到魏晋以后则官修史书,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分析判断这种变化体现倾向。解析:从官修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很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了官修史书的政治性。答案:C听课笔记 7命题点:宋代重史传统对君主专制的影响2016全国卷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解析:题干材料反映
41、的是宋太祖因为史官对帝王“误失必书之”而不乐,这就反映了重史传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君主个人行为,故选 A 项;B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史官秉笔直书,故排除 C 项;D 项是现象而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答案:A真题品悟题号命题特点 第6题历史探究 以官修史书为切入点,从汉朝到魏晋以后,由私家到政府主导,判断史书修撰的特点第7题视角独特 经筵经史讲读制度与帝王政治行为的关系考法四 以全新视角考查科举制8.命题点: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2018全国卷25下表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宰相人数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
42、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关键点拨:上表是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曾祖父、祖父或父亲任官中,官员人数的减少,反映了两宋科举制的发展对祖辈任官现状的冲击。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宰相中祖辈无官职的占三分之一以上,南宋时期,这一比重增加到一半以上,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为没有贵族身份的人能够跻身社会上层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故 B 项正确。答案:B9命题点:从选拔人才方式角度考查古代选官制度的影响2016全国卷25两汉实行州郡
43、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真题品悟题号命题特点 强化比较通过表格中数据的分析,联系宋代科举制的发展进行解读第8题呼应热点从公正、公平的角度看待历史上科举制对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宏观架构横跨两汉、魏晋、隋唐三大历史时期,整合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大选官制度,体现知识的横向整合第9题微观设疑 试题落脚在科举制相对于其他选官制度的社会功用上解析:题干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44、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出身卑微的读书人为了入仕,刻苦读书,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故选 D 项。官员的文化素养和能力是两个概念,故排除 A 项。题干信息与选官制度沿革下的官员道德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 B 项。自由投考与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矛盾,故排除 C 项。答案:D考法五 创设新情境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10.命题点:明代宦官识字与君主专制的强化2017全国卷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
45、策权力关键点拨: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事。中后期内阁地位上升,阁臣权力增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明朝中后期,司礼监太监获得了代皇帝“批红”的权力,这样司礼监太监利用这一机会,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干预明朝的中枢决策。解析: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后内阁地位上升,阁臣权力增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明朝中后期,司礼监太监获得了代皇帝“批红”的权力,这样司礼监太监利用这一机会,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干预明朝的中枢决策。故出现题干
46、所述现象,A 项正确;明中后期内阁、司礼监虽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但其都依附于皇权,最后集权于皇帝,君主专制强化,B 项错误;内阁与司礼监相互制约,其议政功能并没有丧失,C 项错误;宦官虽然权力增强,但是最后的决策权仍在皇帝手中,D 项错误。答案:A11命题点:明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2016全国卷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真题品悟题号命题特点 第 10 题能力立意由最初的严禁宦官读书识
47、字到宦官读书识字制度化这一变化所体现的中枢机构变化,体现了发散思维与逻辑推理思维能力的运用第 11 题逻辑推理废行省,设三司引发问题 政出多门,效率低下解决措施 派巡抚总理地方军政与民政解析:巡抚虽然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但材料没有反映其行政权力的扩大,故 A 项错误;明初地方分设三司,分权的同时也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有助于提升地方行政效率,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司、巡抚与六部的关系,因此不能说明六部的权限被削弱,故 C 项错误;派遣巡抚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权力的扩大,因此没有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对立的缓解,故D 项错误。答案:B待考视角预测 考向一 从古
48、代中国政治制度革新的角度命题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史之长久,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无可比拟的。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1命题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020河北石家庄模拟秦汉时期,丞相是朝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魏晋时“门下”发展为侍中寺,凡属重要政令,皇帝都要征求其意见,东晋时,改为门下省,权势渐重,南北朝时,成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
49、治核心机关。这一历程反映了()A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B门下省成为监察百官机构C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D宰相逐渐退出了权力中心解析: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与材料的内容门下省的演变历程不符,故 A 项错误;门下省成为审核机构,而不是监察机构,故B 项错误;“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演变为负责审核的机构,丞相的决策权被削弱,故 C 项正确;宰相退出权力中心与史实不符,门下省的演变历程,反映了宰相的权力削弱,故 D 项错误。答案:C2命题点:唐朝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钱穆在评述唐朝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
50、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材料反映唐朝的政事堂()A是独立于三省的议政机构 B确保宰相掌握了决策权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政事堂有权开会议决政府法令,不经政事堂决议、盖印的诏书没有法律效力,这说明唐朝政事堂具有决策职能,故 D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政事堂最初设于门下省,后来又改在中书省,故 A 项错误。唐朝时政事堂会议由三省的重要长官参加,讨论后形成决议,并没有使宰相掌握决策权,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政事堂是决策机构,而尚书省是执行机构,政事堂并没有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故 C 项
51、错误。答案:D3命题点: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影响“科举家族”“进士家族”的概念在学界颇有影响,台湾学者黄宽在诸多宋代家族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宋代家族“能否长期维持家声,科举仍是最关键的因素”。其意在说明,宋代()A家庭门第制约人才选拔 B科举制更加趋向完善C宗法观念决定科举取士 D科举制影响家族地位解析:家庭门第制约人才选拔强调的是九品中正制,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的影响而非发展情况,故 B 项错误;“宗法观念决定科举取士”的表达过于绝对化,故 C 项错误;由材料“能否长期维持家声,科举仍是最关键的因素”可知科举制对于维护家族声誉有重要影响,故 D 项正确。答案:D4命题点:明朝内阁
52、制的出现及其影响内阁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这表明明朝内阁制()A实现了分权与制约平衡 B有利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C缓和了国家的阶级对立 D有效地限制了君主的专权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的内阁是皇帝的秘书咨询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所以它既不能实行分权与制衡,也不能限制君主专权,排除 A、D 两项。材料所述为内阁“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而非缓和国家的阶级对立,故排除 C 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内阁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这有利于国家机器的合理运作,故
53、B 项正确。答案:B考向二 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角度命题从地方制度的演变及地方管理的治乱兴衰与社会稳定有密切的关系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促进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延续的重大意义。解答时要注意我国不同时期,中央对地方的不同的管辖措施及地方机构的设置。5命题点:宋代变革地方行政制度的探索2020河北保定模拟宋朝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 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C打破了市坊的界限 D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解析:州、道、路都是地方制度,不能起到扩大疆域的作
54、用,故A 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路制下,官员的文武出身,故 B 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地方行政制度,而不是城市商业状况,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有利于更有效地控制地方及官员,故 D 项正确。答案:D6命题点:元朝地方官吏的选派元代从七品以下至从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正三品至正七品的官员,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的官员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这反映出元代()A丞相权力的削弱B行省的实际权力受到限制C科举制度被废止D排斥前代汉族政权的制度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亲自选拔,正三品至正七品的官员可由中书省选拔,从七品以下至从九品的官员由吏部选拔,中书省、吏部都是元代的中央机构,行省是地方机构,这说明中央掌握着行省的官员任命权,反映出行省的实际权力受到限制,故 B 项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