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629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4.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88页
第88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89页
第89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90页
第90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91页
第91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92页
第92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93页
第93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94页
第94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95页
第95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96页
第96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97页
第97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98页
第98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99页
第99页 / 共100页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与分配(新人教必修1).ppt_第100页
第100页 / 共10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考点一分配制度1(2010安徽文综)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 36000 元,奖金 8000 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 5000 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 15000 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 6000 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A44000元 26000元 B36000元 19000元C49000元 21000元D44000元 11000元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目前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的范围。材料中的工资和奖金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即36000800044000元,专利转让和房租收入属

2、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即5000600011000元,而个体杂货店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故本题应选D项。答案:D考点二效率与公平2(2011江苏单科)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 x 代表收入差距,纵轴 y 代表效率,原点 O 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BCD解析:本题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意,并能熟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x1之前,效

3、率与收入差距成正方向变化,说法错误;在x1之前,二者成正方向变化,即收入差距控制在小于x1之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在收入差距到达x1后,若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则效率反而会下降,符合题意;说法太绝对;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符合题意。应选D项。答案:D3(2011山东文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是山东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AB

4、CD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本题迷惑性较大,材料中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的目的是正确的,但是“农产品政府定价”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靠增加货币发行量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错误的,故均应排除。是实现目标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故本题应选A项。答案:A4(2009江苏单科)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解析:本题考查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解题关键是明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区别。A、D两项属于初次分配,不符合题干要求,应排除。B项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不属于注重公平的措施。只有C项属于再分配,同时有利于社会公平,故本题选C项。答案:C5(2009天津文综)2009年初,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项改革有利于()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分配制度、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等交叉知识点的理解,旨在考查学

6、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我国政府推出的新医改方案目标在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目的就在于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应选C项。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并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故A项不选;其目的也不是在于调节过高收入,故B项不选;该题容易错选D项,但是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其目的并非在于体现优势互补,应该是对于城乡尤其是农村都是有利的举措。答案:C6(2010广东文综)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颁行为契机,广东省政府

7、2009年以来相继编制了促进粤东、粤西、粤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整个规划、指导意见体系的推行,体现出广东省政府的施政更注重于地区差异的缩小,更注重于加强财政投放以促进民生的改善,更注重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更注重于发挥好政府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中的作用。材料二 下图显示广东省近年区域经济水平的变化状况。(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公平和财政职能等知识,说明广东省政府施政内容的理论依据。(2)结合材料二,请你对广东经济的地区差异变化状况作出简略判断。解析:第(1)问为限制类题型,从经济生活角度综合考查了实现社会公平、宏观调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知识点,考核学生阐释事物和分析

8、问题的能力。回答本题关键要明确设问的规定性:从经济生活角度,答题范围限定于政府促进社会公平和财政职能等方面,答案包括政府政策的目的及其原因两个方面。在本小题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关于第一方面的要求可通过对材料一的概括得出;至于第二方面原因的回答,综合性比较强,可以社会主义本质和共同富裕为支点,进而延伸到促进社会公平、宏观调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根本方法,当然答案的组织过程中要依据材料,并结合材料分析。第(2)问为图表类题型,考核学生解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在本小题审题过程中,仍可采用“三看(看标题、看内容、看注)两比(对图表内容横、纵比较)”。答案:(1)广东省政府编制和推行发

9、展规划、指导意见,注重于财政投放改善民生、地区差异缩小、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收入分配公平。这符合:社会公平需要合理的收入分配。政府对收入分配要进行调节。市场经济需要发挥财政的调控职能。财政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导致的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形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要求。(2)粤东、粤西、粤北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全省平均速度;地区差异正在缩小。考点三财政7(2011浙江文综)2011 年 4 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 5.3%。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

10、政策和措施是()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回答本题关键要准确把握题干设问的规定性。通货膨胀的出现表明经济过热,国家应运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消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A项与此相符,应选。B、C项均为国家的税收政策,与题干设问的主体不符,排除;D项为增加财政支出,与通货膨胀的要求不符,不选。答案:A8(2010天津文综)如图所示为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状况。图中曲线的变化,突出体现的财政作用是()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

11、活调控收支水平,促使经济平稳运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和谐生活环境ABCD解析:本题考查财政作用知识点,考核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回答本题关键要正确区分各种财政支出的具体作用。图表中的财政支出属社会保障支出和科教文卫事业支出,其作用分别为改善人民生活和推动社会和谐,故选。与题意不符,排除。答案:D9(2010上海单科)企业年金是指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企业及其职工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3.3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这一制度()A扩充了职工医疗保险品种B增加了职工工资收入C提高了职工社会福利水平D满足了职工较高层次保障需要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保障制

12、度的相关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题干材料,把握题目的主旨。根据材料中企业年金的含义可知,实行企业年金制度是为了补充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这有利于减轻职工的后顾之忧,满足职工的较高层次的保障需要,故D项符合题意,其余各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D10(2009辽宁、宁夏文综)2009年1至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8%;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1%,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7%。在此情况下,政府若要刺激经济增长,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有()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加大国企上缴财政的利润比例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扩大财政收支盈余ABCD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解题关键是准确理

13、解财政政策。由题目中给的限定可知,我国财政政策的目的是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因此要扩大财政支出,扩大发行国债,的说法是从紧的财政政策的内容,与题目要求相反,故排除,应选A。答案:A11(2011安徽文综)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描绘了安徽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聚焦十二五,心系安徽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目标解读在讨论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同学甲向大家出示了下表:安徽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部分)*指标2010年预计2015年目标年均增长(%)财政民生支出(亿元)10962403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4、)15788力争31576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5285力争10570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4151.5950018同学们围绕表中目标纷纷发表意见,请你谈谈提出上述目标的经济学依据。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财政的作用、生产与消费等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本题设问为“经济学依据”,在思考本题时从经济生活角度入手,审读材料中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的数据变化可看出,“十二五”突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通过财政支出关注民生,注重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问题。因此,组织本题答案可从贯彻科学发展观、经济可持续发展、财政的作用、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的解决、扩大居民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

15、角度入手,本题答案具有一定灵活性,若从统筹城乡发展、收入与消费关系方面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答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考生若从统筹城乡发展、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等方面作答,可酌情给分)12(2011山东文综)“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下图是山东省“十五”末、“十一五”末、

16、“十二五”末(发展目标)的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图。材料三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山东省政府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山东省政府的各项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我国产业结构的有关知识,包括两小问,第一问考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分析材料二可看出,从“十五”末到“十一五”末,再到“十二五”末(发展目标),第一、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表明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回答第二问的关键是结合

17、材料作答,首先根据设问明确山东省政府的措施,具体包括四方面即“财政支持”“人才队伍”“科技创新”“消费热点”,然后从以上四方面入手组织本题答案即可。答案:第一、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一,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13(2010江苏单科)材料一 图表1:江苏省GDP和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图表2:江苏省财政

18、支出有关情况(单位:亿元)年份项目 2007年2008年2009年财政总支出250632023956教育支出49058467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351157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6232288材料二 2010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使发展成效真正落实到人们福祉的提高上。(1)你从材料一中获得了哪些经济信息?(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阐述江苏省政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解析:本题以江苏省近几年财政收支状况及201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社会建设的任务目标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19、第(1)问要求从图表中解读和获取信息。分析表格,需注意分析表头、表格及小注。对表格中的数据应进行横向、纵向比较,从数据变化中获取信息。审图可知,近几年,江苏财政收入逐步增长,财政支出逐年增多,尤其是对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另外,注意分析两图表之间的内在联系。第(2)问考查政府关注民生的意义,要注意设问的主体是政府,可从科学发展观、财政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方面思考。答案:(1)图表1表明近年来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增长,财政收入随之逐年增多;图表2表明江苏省财政支出逐年增多,对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图表1、2表明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长

20、的基础。(2)江苏省政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强社会建设,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了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拉弗曲线考点四税收14(2011福建文综)“拉弗曲线”(见图)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A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ABCD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有关知识,回答本题关键要明确税收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的税收政策要

21、合理,既能保证国家税收收入的增加,又能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税率过低,不利于税收收入的增加,过高则不能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由此可知,说法正确。税率是国家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制定的,不是固定不变的,故说法错误;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取得的收入,只要发生了应税行为和收入就应纳税,故说法错误。答案:C15(2011天津文综)假定小张和老赵某月的工薪收入分别为1900元、5000元,结合下表,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2349不超过500元的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超过5000

22、元至2000元的部分超过100000元的部分510152045指个人月工资、薪金所得减去2000元以后的余额A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具有累进性质B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C小张该月不用缴纳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D老赵该月应缴纳450元的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解析: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回答本题关键要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准确计算应缴税额。根据题中所列内容及其注知,题中试用累进税率,小张月薪不到2000元不用缴个税,故A、C项正确,不选。征收个税有利于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故B项正确,不选。根据题中图表个人所得税税率知,老赵应缴个税为:5000元2000元3000元部分,其 计 算 公

23、式 为:500 元 5%1500 元10%1000元15%325元,故D项中数据不准确,应选。答案:D16(2011浙江文综)假如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000元,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所有居民应缴个人所得税减少B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所有居民没有得到实惠C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增加D初次分配更加合理解析: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回答本题关键要明确提高个税征收标准有利于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居民也能得到实惠。A项错误,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居民不缴个税;B项错误,月收入超过了3000元的居民也能得到实惠;D项错误,税收

24、属再分配的范畴。答案:C17(2011江苏单科)“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9500亿元。2011年中央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也将进一步向西部和“少边穷”地区倾斜,其中以车辆购置税安排的投资额将超过300亿元。这说明()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形式国家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公民自觉纳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前提ABCD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性质和作用,解题关键是理解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材料讲述了我国税收的用途,体现了我国税收的性质,符合题意;材料属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无关,不选;材料与公民纳税无关,不选;材料体现了财政支出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

25、薄弱环节,体现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符合题意。应选B项。答案:B18(2010北京文综)按收入高低把总人口等分为高、中、低三组,如图所示为各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的是()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降低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ABCD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回答本题的关键明确各选项的内涵。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减少高收入者的比重,因此有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的转变。与此相反,应排除。答案:A19(2009北京文综)下表是一个建筑公司某年度的部分经营信息,其中“税金及附加”包含了该公

26、司应缴纳的某种税,这种税的名称及计算正确的是()项目金额(万元)工程收入1000减:工程成本税金及附加65033工程利润317A.营业税1000万元税率B增值税1000万元税率C营业税650万元税率D增值税650万元税率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种类,解题关键是要熟悉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含义。营业税是以纳税人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根据含义,我们看图表中的营业额应该是工程收入1000万元。所以营业税1000万元税率。增值税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它的一般计税方法是:本企业商品销售额乘以税率减去上一经营环节已纳税金。所以,增值税1000万元税率(上一环

27、节已纳税金)。所以本题应该选A。答案:A20(2010江苏单科)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是因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税收是国家财政支出的基础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具有无偿性和固定性ABC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公民依法纳税的必要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排除无关题肢。虽说法正确,但不是公民依法纳税的原因,故应选A项。答案:A1系统把握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问题(1)原因: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当前,启动并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

28、众消费能力。复习中应特别注意。(2)措施:A.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B.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C.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3)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平效率不

29、一致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效率亦指把“蛋糕”做大)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分配公平亦指把“蛋糕”分好)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

30、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2.正确认识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免费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等)。(2)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等。)(3)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

31、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供大于求),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支大于收),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供小于求),经济的正常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收大于支),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支大于收)。3经济运行态势与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经济运行态势及表现对策二者联系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增长迟缓时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

32、长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经济过热时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物价上涨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减少货币发行量;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4.全面把握税收(1)税收和财政收入的关系。税收是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是区别于财政收入其他形式的基本标志。(3)税收的作用。一

33、是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二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税收是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是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4)我国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目前在我国,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5)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在我国对公民而言,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通过税收实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国家而言,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因此,公民应自觉诚信纳税。(6)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7)公民要自觉增强纳税人的权利意识,行使纳税人的权利。1按劳分配就是付出一样的

34、劳动获得等量的报酬按劳分配并不承诺等量劳动会取得等量报酬,因为劳动者的个人收入是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相联系的,这就是目前不同企业的职工收入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2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还是扩大收入差距?一般地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是拉开收入差距的,因为允许多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那些提供生产要素较多的人会获得更多的收益。有人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属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内容,它当然会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这种观点是片面的。3贫富差距存在有利还是有弊?正面作用论认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激励作用和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主要的。负面作用论认为:贫富差距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但是过大的基尼系数就会适得其反,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不仅会导致效率的破坏,而且还会引发社会的不安定,成为经济发展的消极因素。实际上,贫富差距的存在有利有弊,关键是控制好贫富差距的程度。4工薪阶层作为中低收入者不在个人所得税应税范围吗?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第一款是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有规定的起征点,即超过一定收入水平才真正需要缴纳税款。起征点以下的收入部分并非是不征税,而只是适用税率是零。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纳税人所得越多,课税越重;所得越低,课税越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