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589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160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88页
第88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89页
第89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90页
第90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91页
第91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92页
第92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93页
第93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94页
第94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95页
第95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96页
第96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97页
第97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98页
第98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99页
第99页 / 共160页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1.2 课件.ppt_第100页
第100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考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核心知识通关】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1)实验过程: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F1 _ F2 9黄圆_3绿圆_ 黄色圆粒 3黄皱 1绿皱(2)结果分析。F1全为黄色圆粒,表明粒色中_是显性,粒形中 _是显性。F2中出现了不同性状之间的_。F2中4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_。黄色 圆粒 重新组合 9331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理论解释(提出假设)。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_控制。F1产生配子时,_彼此分离,_可以自由组合。两对遗传因子 每对遗传因子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 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_,且数量相等

2、。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的。4种 随机(2)遗传图解:P YYRR(黄色圆粒)yyrr(绿色皱粒)F1 YyRr(黄色圆粒)F2?试写出F2中4种表现型可能包含的基因型及比例。a.黄色圆粒:_,_,_,_。b.黄色皱粒:_,_。c.绿色圆粒:_,_。d.绿色皱粒:_。1/16YYRR 1/8YYRr 1/8YyRR 1/4YyRr 1/16YYrr 1/8Yyrr 1/16yyRR 1/8yyRr 1/16yyrr 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结果分析。a.纯合子共有_种,每一种纯合子在F2中所占比例均 为_。b.一对基因纯合、一对基因杂合的单杂合子共有_ 种,每一种单杂合子在F2中所占比例均为_

3、。c.两对基因均杂合的双杂合子有_种,在F2中所占比 例为_。4 1/16 4 1/8 1 1/4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1)验证方法:_实验。测交(2)遗传图解: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1 1 YyRr Yyrr 4.自由组合定律得出结论:(1)实质:_染色体上的_基因自由组合。(2)时间:_ _。(3)范围:_生殖的生物,真核细胞的核内_ 上的基因。非同源 非等位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即减数第一次分裂 后期 有性 染色体 5.孟德尔成功的4个原因:(1)正确地选择了_作为实验材料。(2)先分析_相对性状,再分析_相对性状。(3)应用了_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豌豆 一对

4、两对 统计学(4)科学设计了实验程序,即在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分 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_,并且设计了_实 验来验证假说。假说 测交【特别提醒】(1)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并不都是3/8。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3/16+3/16=3/8。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1/16+9/16=5/8。(2)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的时间发生在F1形成配子时,而不是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时。【深化探究】(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结果分析。F2中黄绿之比为_,圆皱之比为_,说明每对相

5、对性状分别遵循_。31 31 分离定律 F2出现的新类型为_和_,说明不同性状间 发生了重新组合,可以推知控制不同性状的_ _发生了重新组合。黄皱 绿圆 遗传因子(或基因)(2)某豌豆的基因如图所示,此豌豆自交时,遵循分离 定律的基因是_,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的是_。A与a、B与b、C与c A(a)与C(c)或B(b)与C(c)【典题技法归纳】(2014全国卷)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

6、具有_优良性状的新品种。(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_。(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_。【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三点:(1)明确育种的目的是获得优良性状。(2)预测杂交结果需满足一定条件,考虑两对相对性状与基因位置的关系。(3)书写测交实验过程时,不要忽视F1的来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及杂交育种知识。(1)杂交育种

7、的目的是获得多种优良性状于一身的纯合新品种,分析题意知,抗病与矮秆(抗倒伏)为优良性状。(2)孟德尔遗传定律研究的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的遗传特点,故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应位于细胞核中。只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测交是指用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杂交,而题干无杂合子,故应先杂交得到杂合子,然后再进行测交实验。答案:(1)抗病矮秆(2)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3)将纯合抗病高秆植株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母题变式】(1)如果在F2中出现180株抗病矮

8、秆植株,其中稳定遗 传的有_株,则F2的种植规模至少应达到_株。(2)F2中能稳定遗传的类型所占比例为_。60 960 1/4(3)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题(2)中 3个条件,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 _,观察后代 _。将纯合抗病高秆植株 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产生F1,让F1自交 是否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方法规律】判断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三种方法(1)根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判断:若两对或多对基 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它们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自交法判断: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 交,F1自交,若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或其变式),则这两对相对

9、性状的遗传 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根据测交法判断: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对F1进行测交,若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或其变式),则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高考模拟精练】1.(2016洛阳模拟)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A.1/16 B.3/16 C.7/16 D.9/16【解析】选B。由题可知,基因型为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黑色有白斑的后代基因型为B_ss。BbBb后代中,B_出现的概率是3/4;SsSs后

10、代中,ss出现的概率是1/4,故B_ss所占的比例是3/41/4=3/16。2.(2013天津高考)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 黄色黑色 F1 灰色 F2 灰色 黄色 黑色 米色 9 3 3 1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F1的基因型。(2)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F2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

11、【解析】选B。本题考查显隐性性状的判断、对自由组 合定律的理解及相关计算。A项中,两对等位基因杂 交,F2中灰色比例最高,所以灰色为双显性状,米色 最少,为双隐性状,黄色、黑色为单显性,故错误;B 项中,F1为双杂合子(AaBb),与黄色亲本(假设为aaBB)杂交,后代为两种表现型,故正确;C项中,F2出现性 状分离,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灰色大鼠中有 1/9为纯合子(AABB),其余为杂合子,故错误;D项中,F2中黑色大鼠中纯合子(AAbb)所占比例为1/3,与米色(aabb)杂交不会产生米色大鼠,杂合子(Aabb)所占比例为2/3,与米色大鼠(aabb)交配,产生米色大鼠的概率为2/3

12、1/2=1/3,故错误。【加固训练】1.(2015临沂模拟)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1基因型为AaBB,且2与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A.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D.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解析】选B。根据1基因型为AaBB且表现型正常,2却患病可知,当同时具有A和B两种显性基因时,个 体不会患病,因为2一定有B基因,如果也有A基因则 表现型正常,而实际上患病,所以2一定无A基因,因此2的基因型暂时可以表示为aaB_,且3基因型 有

13、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aabb的任何一 种。如果2的基因型为aaBb,则子代都会有患者,所以2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再根据2和3两者都患病而后代不患病来分析,3的基因型也只能为AAbb,B项正确。由3为AAbb可推知,3的基因型为A_Bb,A项错误。1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C项错误。2基因型也为AaBb,与AaBb的女性婚配,若aabb为患者,则后代患病的概率为7/16,若aabb不为患者,则后代患病的概率为6/16,D项错误。2.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茎秆紫色(Y)对茎秆绿色(y)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以基因型为ddYY和DDyy的玉米为亲本杂交

14、得到的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的高秆绿茎植株种植,并让它们相互授粉,则后代中高秆绿茎与矮秆绿茎的比例为()A.51 B.81 C.31 D.97【解析】选B。F1自交产生的F2中高秆绿茎植株基因型有两种,分别是2/3Ddyy、1/3DDyy,其中只有Ddyy相互授粉后代中才会出现矮秆绿茎(ddyy),出现的概率是(2/3)(2/3)(1/4)=1/9,因此后代中高秆绿茎与矮秆绿茎的比例为81。3.(2016揭阳模拟)某二倍体豌豆种群有七对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性状等位基因显性隐性种子的形状A-a圆粒皱粒茎的高度B-b高茎矮茎子叶的颜色C-c黄色绿色种皮的颜色D-

15、d灰色白色豆荚的形状E-e饱满不饱满豆荚的颜色(未成熟)F-f绿色黄色花的位置G-g腋生顶生(1)若上述七对等位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则该豌豆种群内,共有_种基因型、_种表现型。(2)将高茎、花腋生、白种皮的豌豆与矮茎、花顶生、灰种皮的豌豆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高茎、花腋生、灰种皮的豌豆占27/64,则F2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_、_。(3)现有各种类型该豌豆纯合子和杂合子(单杂合子、双杂合子、多对基因的杂合子等)的豌豆种子,请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控制豌豆豆荚形状和豆荚颜色的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验方案是_。预期结果与结论:如果出现_,则控制

16、 豌豆豆荚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出现_,则控制豌豆豆荚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1)单独考虑每对基因可形成3种基因型,2种 表现型;同时考虑7对基因自由组合,则最多可形成37 种不同基因型,27种不同表现型。(2)根据题意,F2中 高茎、花腋生、灰种皮(B_G_D_)占27/64,说明F1的基 因型为BbGgDd,由此可推出双亲的基因型为BBGGdd、bbggDD,F2中纯合子占1/21/21/2=1/8,所以杂合 子占1-1/8=7/8。(3)探究植物的基因型或者验证两对 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最简单的方法是取双杂合子

17、进行自交(自花传粉),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9331,说明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如果后代出现2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31或者4种表现型,但比例不是9331,说明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答案:(1)37(2187)27(128)(2)7/8 BBGGdd bbggDD(3)取豌豆豆荚饱满、豆荚颜色为绿色的双杂合子豌豆种子种植并自交,观察子代豆荚的形状和颜色 4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9331 2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或4种表现型,但比例不是9331 考点二 自由组合问题分析 【核心知识通关】1.基本方法:分解组合法(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1)原理:_是

18、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分离定律(2)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_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定律:AaAa;Bbbb,然后按照数学上的乘法原理根据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分离定律 2.基本题型分类:(1)配子类型问题。规律:多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数是每对基因产生相应配子种类数的乘积。举例: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数:Aa Bb CC Dd _ _ _ _=_种 2 2 1 2 8(2)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规律:基因型不同的两个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举

19、例:AABbCcaaBbCC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为_。42=8(3)基因型问题。规律。a.任何两个基因型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单独杂交所产生基因型种类数的乘积。b.子代某一基因型的概率是亲本每对基因杂交所产生相应基因型概率的乘积。举例:AaBBCcaaBbcc杂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子代中基因型种类:_种。子代中AaBBCc所占的概率为_。8 1/8(4)表现型问题。规律。a.任何两个基因型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表现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单独杂交所产生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b.子代某一表现型的概率是亲本每对基因杂交所产生相应表现型概率的乘积。举例:AaBbCc

20、AabbCc杂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AaAa2种表现型,比例为3A_1aa。Bbbb2种表现型,比例为1Bb1bb。CcCc2种表现型,比例为3C_1cc。子代中表现型种类:_种。子代中A_B_C_所占的概率为_。8 9/32【特别提醒】遗传计算中的“算少不算多”(1)针对问题:具有多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求后代杂合子所占比例。(2)问题难点:后代杂合子种类较多。(3)解决方法:纯合子种类较少,可先求出纯合子比例,杂合子比例=1-纯合子比例。【深化探究】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1)性状分离比为9331,可分解为两对“杂合 子自交类型”,即AaAa和BbBb,则亲本基因型为 _和

21、_。AaBb AaBb(2)后代中性状的比例为3311,可分解为一对“杂合子自交类型”和一对“测交类型”,即AaAa 和Bbbb或Aaaa和BbBb,再进行组合即可得到亲 本的基因型:_或_。AaBbAabb AaBbaaBb(3)后代中性状的比例为1111,可分解为两个“测交类型”,即Aaaa和Bbbb,再进行组合即可 得到亲本的基因型:_或_。AaBbaabb AabbaaBb【典题技法归纳】(2013全国卷)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

22、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_;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_(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该实验的思路:_。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

23、该紫花品系为显性纯合子,5个白花品系各含有一对隐性基因,且5个白花品系所含的隐性基因各不相同。(2)明确属于同一品系的白花自交,后代仍是白花。【解析】本题以多对等位基因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控制为命题线索,综合考查孟德尔定律等知识。(1)题干已强调“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 株白花植株”,说明该紫花品系为显性纯合,因此,其 基因型为AABBCCDDEEFFGGHH。由于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 品系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因此5个白花品系的基 因型只有一对基因为隐性纯合,如aaBBCCDDEEFFGGHH或 AAbbCCDDEEFFGGHH等。(2)依据题意,紫花品系中偶然发现1株白花植株,

24、这 株白花植株可能是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或是5个白 花品系外的一个新的白花品系。若是前者,新发现的 白花植株(隐性的那一对基因表示为:aa)应与前5个白 花品系之一有相同的隐性纯合基因(即其中之一必然也 含有aa);若为后者,新发现的白花植株应为新突变的 隐性基因(纯合可表示为:bb),且此基因在前5个白花 品系中表现为显性纯合(即都没有bb,而是BB)。故可通过将该白花植株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一代花色:若后代出现白花,则为前者;若后代没有白花,则为后者。答案:(1)AABBCCDDEEFFGGHH aaBBCCDDEEFFGGHH(2)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

25、,观察子代的花色 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子代全部为紫花,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1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花,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母题变式】(1)若控制紫色与白色的8对基因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 体上,紫花品系与5个白花品系之一杂交,F2表现型的 比例为_。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 等位基因存在差异,其遗传符合_定律。31 基因分离(2)新发现的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 交,若其中一个杂交组合的F2中,出现_,则 说明控制该白花的基因与控制原白花的基因位于_对 同源染色体上。9紫7白 两【方法规律】具有n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

26、定律)的个体遗传分析(1)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n,其比例为(11)n。(2)自交产生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为3n,其比例为(121)n。(3)自交产生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为2n,其比例为(31)n。【高考模拟精练】1.(2015海南高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孟德尔定律”。(2)关键知识:孟德尔定律的适用范围、实质及应用。【解析】选D。本题考查孟德尔定律的有关知识

27、。孟德尔定律的假设是遗传因子独立存在,互不融合,A项错误;孟德尔定律发生在真核生物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B项错误;基因型为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333=81种,C项错误;对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测交,子代基因型有222=8种,D项正确。2.(2016大同模拟)牵牛花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叶的形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基因型RRWWRRwwRrWWRrwwRRWwRrWw比值111122A.双亲的基因型组合为RrWwRrWW B.测交是验证亲代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 C.等位基因

28、R、r位于复制时产生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D.基因型为RrWw的个体自交,与上表中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1/4【解析】选D。牵牛花子代的基因型中无rr,但有Rr,说明双亲关于花色的基因型组合为RrRR;WWWwww=121,说明双亲关于叶形的基因型组合为WwWw,因此双亲的基因型组合为RrWwRRWw。对植物来说,自 交是验证亲代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复制时产生的两条 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相同,而等位基因一般位于同源 染色体上。基因型为RrWw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 例为9331,而表格中所有个体的表现型为双显性和单显性,因此与表格中不同的表现型有双隐性和另一个单显性,占(1+3)/16=1/4

29、。3.(2016广州模拟)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只,其基因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该个体可以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C.该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D、abd或Abd、abD D.该基因型的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中可能出现的表现型有8种【解析】选B。分析题图,控制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该个体可以

30、产生AbD、abd、Abd、abD 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卵细胞,它的基因型只能是AbD、abd、Abd、abD中的一种;基因型为AabbDd的雌雄个体杂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加固训练】1.如果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 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 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亲本的基因型是()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解析】选B。由题意知,YY与Yy的比例为11,RRRrrr的比例为121,所以第一对是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杂交的结果,第二对是杂合子自交的结果,

31、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2.已知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黄色毛(R)对白色毛(r)为显性,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黄色毛个体的基因型为RR或Rr,白色毛个体的基因型为rr B.如果一只黄色毛个体与一只白色毛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毛雄性个体,则黄色毛个体一定为母本,白色毛个体一定为父本 C.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交配,子代中雄性个体均为黄色毛,雌性个体均为白色毛 D.基因型为AaBbRr的雌雄个体自交,子代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种类均为8种【解

32、析】选C。雄性个体中黄色毛个体的基因型为RR或Rr,白色毛个体的基因型为rr,但雌性个体中基因型为RR、Rr、rr的个体均表现为白色毛;雌性个体不可能为黄色毛,因此,亲本中黄色毛个体一定为父本;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交配,子代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为Rr,因此,子代中雄性个体均为黄色毛,雌性个体均为白色毛;基因型为AaBbRr的雌雄个体自交,子代中雄性个体的表现型有8种,但雌性个体的表现型只有4种。3.(2016郑州模拟)拉布拉多犬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第一对基因控制毛色,其中黑色为显性(B),棕色为隐性(b)。第二对基因控制颜色的表达,颜色表达为显性(E),颜色不表

33、达为隐性(e)。无论遗传的毛色基因是哪一种(B或b),颜色不表达基因(e)总导致拉布拉多犬的毛色为黄色。一位育种学家连续将一只棕色的拉布拉多犬与一只黄色的拉布拉多犬交配,结果产生的犬有黑色的,也有黄色的。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判断亲本的基因型是()A.bbee和Bbee B.bbEE和Bbee C.bbEe和Bbee D.bbEe和BBee【解析】选D。据题意可知,黑色犬的基因型为B_E_,棕色犬的基因型为bbE_,黄色犬的基因型为_ _ee。题中亲本是一只棕色犬与一只黄色犬,子代有黑色和黄色犬,而无棕色犬,因此亲本中黄色犬的基因型为BBee。而且双方至少都有一个e基因,因此亲本中棕色犬的基因型为b

34、bEe。4.(2015邯郸模拟)白化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一对夫妇,女方的父亲患色盲,本人患白化病;男方的母亲患白化病,本人正常,预计他们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A.1/2 B.1/8 C.3/8 D.1/4【解析】选A。解题时先将两种病分开考虑,单纯考虑 白化病的遗传情况,则女方基因型为aa,男方基因型 为Aa,后代患病概率为1/2,正常概率为1/2;单纯考 虑色盲的遗传情况,女方基因型为XBXb,男方基因型 为XBY,后代患病概率为1/4,正常概率为3/4。将两种 病综合考虑,只患一种病包括白化但色觉正常、色盲 但肤色正常两种情况,故概率为1/23/

35、4+1/21/4=1/2。考点三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分离比 【核心知识通关】根据自由组合定律,正常情况下F2性状分离比为9331,如果基因之间相互作用,也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总结如下表: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97 当双显性基因同时出现时为一种表现型,其余的基因型为另一种表现型 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934 存在aa(或bb)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961 双显性表现为一种性状,单显性表现为另一种性状,双隐性表现为第三种性状 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原因分析151有显性基因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双隐性

36、表现另一种性状 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原因分析1231双显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原因分析133双显性、双隐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一种性状,另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原因分析146 41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 越多,其效果越强1(AABB)4(AaBB+AABb)6(AaBb+AAbb+aaBB)4(Aabb+aaBb)1(aabb)【特别提醒】(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结果是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特殊分离比问题的基础,此类问题不需对两对基因的遗传结果分别进行分析。(2)双杂合子自交和测交后代表现型

37、种类相同,且一一对应,据此可推出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深化探究】(1)若任意一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双杂合子自交,后 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_。(2)双杂合子自交,其中一对显性基因纯合会导致个体 死亡,后代表现型比例为A_B_A_bbaaBbaabb=_。4221 6321(3)若显性基因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且显性基因越 多,其效果越强,双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_。14641【典题技法归纳】(2014四川高考改编)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

38、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亲本组合F1F2实验一甲乙全为灰鼠 9灰鼠3黑鼠4白鼠实验二乙丙全为黑鼠3黑鼠1白鼠(1)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2)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子)占的比例为_。(3)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_。【解题指南】(1)根据实验一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判断F1的基因型,进而推知F2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2)根据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

39、的关系图和基因型,可推知有色物质的种类。【解析】(1)由实验一可知,两对基因控制的F2性状比 例为9331的变型(934),符合自由组合定 律,故A/a和B/b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 因,而且A_B_为灰色,A_bb、aabb为白色,aaB_为黑 色(A/a控制灰色合成,B/b控制黑色合成)。亲本中甲 应该为AABB,乙为aabb。(2)由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可知F2中白鼠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三种。灰鼠 中AABBAaBBAABbAaBb=1224。除了AABB外皆为杂合子,杂合子比例为8/9。(3)由解析可知,有色物质1是黑色,实验二中,乙为aabb,丙为aaBB,

40、F1为aaBb,F2中黑鼠基因型为aaBB、aaBb。答案:(1)2 aabb(2)3 8/9(3)黑 aaBB、aaBb【母题变式】(1)图中基因为_,基因为_。(2)若对实验一中的F1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为_。B A 1灰鼠1黑鼠2白鼠【方法规律】由基因互作引起的特殊比例的解题技巧(1)判断F2的表现型比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F2中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2)合并同类项:利用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图解,写出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9331),根据题意将具有相同表现型的个体进行“合并同类项”,如1231即(9+3)31,12出现的原因是前两种性状表现一致的结

41、果。(3)推断亲代及子代各表现型:根据(2)推断确定F2中各表现型所对应的基因型,然后推断亲代基因型及子代各表现型个体出现的比例。【高考模拟精练】1.(2016西安模拟)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4种 9331 B.2种 133 C.3种 1231 D.3种 1033【解析】选C。由题干信息“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 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知,等位基因之间会相互 作用,导致后代出现异常分离比。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

42、传,所以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后代可表示为:9W_Y_3wwY_3W_yy1wwyy,由于W存在时,Y和y都不能表达,所以W_Y_和W_yy个体 都表现为白色,占12/16;wwY_个体表现为黄色,占 3/16;wwyy个体表现为绿色,占1/16。2.(2016广州模拟)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 C.控制花色的基

43、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 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解析】选D。根据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6231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子代中红色白色=21、窄叶宽叶=31,可知红色、窄叶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花色的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子代中只有白色窄叶和白色宽叶中有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12,即1/6。3.(2016淄博模拟)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根据F2表现型及比例可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

44、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图中亲本的基因型应分别为AABB和aabb C.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31 D.F2三角形果实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应占1/16【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1)根据F2的表现型比例推断控制荠菜种子形状的等位基因对数。(2)掌握9331中各种基因型及其比例的变式。【解析】选D。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变式。从F2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151看出,应为9331的变式,所以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F1测交后代为三角形卵圆形=31。F2中三角形果实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应

45、占1/5。4.(2016郑州模拟)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有叠加性。用麦穗离地27 cm的mmnnuuvv和离地99 cm的MMNNUUVV杂交得到F1,再用F1与甲植株杂交,产生的F2中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90 cm,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A.MmNnUuVv B.mmNNUuVv C.mmnnUuVv D.mmNnUuVv【解析】选B。由题意可知,该性状由四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每对基因对高度的累加效应相同,且mmnnuuvv离地27 cm,MMNNUUVV离地99 cm,可知这四对基因构成的个体基因型中

46、含有显性基因数量的种类有8种,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则离地高度增加9 cm,题中F1基因型为MmNnUuVv,与甲植株杂交产生的F2中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90 cm,说明后代含有17个显性基因,说明甲至少含有一对纯合显性基因,只有B项符合要求。5.(2014海南高考)某种植物的表现型有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其中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则表现为白花。用纯合的高茎白花个体与纯合的矮茎白花个体杂交,F1表现为高茎紫花,F1自交产生F2,F2有4种表现型:高茎紫花162株,高茎白花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42株。请回答:(1)根据此杂交实

47、验结果可推测,株高受_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在F2中矮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2)如果上述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则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和矮茎白花这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_。【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则表现为白花”。(2)关键知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隐含知识:利用基因分离定律解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1)根据F2中,高茎矮茎=(162+126)(54+42)=31,可知株高是受一对等位基因

48、控制的;假设紫花 和白花受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高茎和矮茎受基 因D、d控制,根据题干可知,紫花基因型为A_B_;白 花的基因型为A_bb、aaB_、aabb。根据纯合白花和纯 合白花杂交出现紫花(A_B_),可知亲本纯合白花的 基因型是AAbb和aaBB,故F1的基因型为AaBbDd,因此F2中矮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四种,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和aabbdd五种。(2)F1的基因型是AaBbDd,控制花色的基因一起考虑,D和d基因单独考虑,分别求出相应的表现型比例,然后相乘即可。

49、即AaBb自交,后代紫花(A_B_)白花(A_bb、aaB_、aabb)=97,Dd自交,后代高茎矮茎=31,因此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272197。答案:(1)一 F2中高茎矮茎=31 4 5(2)272197【加固训练】1.燕麦中,黑颖品系和黄颖品系杂交(基因用A-a、B-b、表示),杂交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黑颖和黄颖中黄颖为显性性状 B.控制燕麦颖颜色的基因最可能是两对 C.将F2中的黄颖与白颖植株种在一起,让它们自由交配,出现黑颖性状的植株占后代的比例是0 D.黄颖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AAbb或Aabb)【解析】选A。F1

50、黑颖自交后代黑颖黄颖白颖=1231,实际为9331的变式,因此,控制燕麦颖颜色的基因最可能是两对;黑颖的基因型为A_B_、A_bb(或A_B_、aaB_),黄颖的基因型为aaB_(或A_bb),白颖的基因型为aabb,F2中黄颖与白颖植株自由交配,后代中不会出现黑颖性状。2.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

51、B D.AABB和aabb【解析】选C。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扁盘形,说明亲代全为纯合子,F2表现型比接近961,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可得出:基因型为双显性的个体表现为扁盘形,基因型为单显性的个体表现为圆形,基因型为双隐性的个体表现为长圆形。据此可知,亲代2株圆形南瓜的基因型应该是AAbb、aaBB。3.(2015成都模拟)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实验2:红白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实

52、验3:白甲白乙,F1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实验4:白乙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_。(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解析】(1)根据实验2或实验4中F2的性状分离比可以判断由两对等位

53、基因控制花色,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因为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实验2和实验4中F1紫色的基因型均为AaBb,F1自交后代有以下两种结论:或 由以上分析判断:实验1中紫色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红色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从而写出实验1的遗传图解,注意遗传图解书写的完整性:表现型、基因型、比例及相关符号。(3)实验2的F2植株有9种基因型,其中紫花植株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占4/9。单株收获后的所有株系中,4/9的株系为AaBb的子代,其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9紫3红4白。答案:(1)自由组合定律(2)遗传图解如下:(3)9紫3红4白

54、阅卷案例7 遗传基本规律的应用 说明:【解析】见【满分规则阅卷体验】后。找错纠错 请找出题目中的错误答案并纠正 错答1:序号_ 正答:_ 错答2:序号_ 正答:_ 非同源染色体 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 错答3:序号_ 正答:_ 错答4:序号_ 正答:_ 错答5:序号_ 正答:_ 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 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1 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31【全国卷题型特训】简答式(1)在所有F3株系中,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株系有_ 种,其表现型分别是_ _。4 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 (2)在所有F3株系中,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抗锈病 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9331

55、的株系所占的比例为_,理由是 _ _。1/4 出现该性状分离比的株系是由F2中的双杂合子自 交而来,F2中双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4 【满分答题规则】【解析】(1)由题可知,由4个品种组成的两个杂交组 合,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其F2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 全一致。出现这种情况只能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解 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判断在亲本中控 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非同源染 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自由组合,在受 精时雌雄配子要随机结合,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 存活率也要相等。若分别用T、t和D、d表示抗锈病、感锈病和无芒、有芒的基因,根据题干信息可知,4个 纯合亲本

56、的基因型可分别表示为TTDD、TTdd、ttDD、ttdd,若要使两个杂交组合产生的F1与F2均相同,则 两个亲本组合只能是抗锈病无芒(TTDD)感锈病有芒(ttdd)和抗锈病有芒(TTdd)感锈病无芒(ttDD),得 F1均为TtDd,其F2均为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 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9331。(2)由(1)解析 可知,F1基因型为TtDd,F2植株将出现9种不同的基因 型:TTDD、TtDD、TTDd、TtDd、TTdd、Ttdd、ttDD、ttDd、ttdd,可见F2自交最终可得到9个F3株系,其中 4种纯合子自交所得F3株系不发生性状分离,基因型 为TtDd的双杂合子自交所得F3株系两对性状均发生分 离。只有基因型为TtDD、TTDd、Ttdd、ttDd的4种单 杂合子自交后所得的F3株系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发生分离,其每种株系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依次是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1、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1、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有芒=31、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