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575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X 页数:136 大小:3.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21页
第21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22页
第22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23页
第23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24页
第24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25页
第25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26页
第26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27页
第27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28页
第28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29页
第29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30页
第30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31页
第31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32页
第32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33页
第33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34页
第34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35页
第35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36页
第36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37页
第37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38页
第38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39页
第39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40页
第40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41页
第41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42页
第42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43页
第43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44页
第44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45页
第45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46页
第46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47页
第47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48页
第48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49页
第49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50页
第50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51页
第51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52页
第52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53页
第53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54页
第54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55页
第55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56页
第56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57页
第57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58页
第58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59页
第59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60页
第60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61页
第61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62页
第62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63页
第63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64页
第64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65页
第65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66页
第66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67页
第67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68页
第68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69页
第69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70页
第70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71页
第71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72页
第72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73页
第73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74页
第74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75页
第75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76页
第76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77页
第77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78页
第78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79页
第79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80页
第80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81页
第81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82页
第82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83页
第83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84页
第84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85页
第85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86页
第86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87页
第87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88页
第88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89页
第89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90页
第90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91页
第91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92页
第92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93页
第93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94页
第94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95页
第95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96页
第96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97页
第97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98页
第98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99页
第99页 / 共136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复习:专题11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pptx_第100页
第100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11 铝、氮及其化合物(加试)内容索引 考点一 金属铝及其化合物 考点二 从铝土矿中提取金属铝 考点三 氮气及其氮氧化物 考点四 氨气和铵盐 考点五 硝酸的性质及工业制法 考点六 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考点一 金属铝及其化合物(一)铝1.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知识梳理 1 答案 第3周期A族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答案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方程式的写离子方程式)阻止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

2、,从而防止铝进一步被氧化4Al+3O2 2Al2O3=点燃2Al2OH2H2O=3H2 答案 =点燃2Al3Cl22AlCl3钝化2Al+6H+=2Al3+3H2 2AlO2=高温2AlFe2O3 Al2O32Fe(铝热反应)4.铝合金的性能和用途(1)金属铝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铝合金。铝合金具有密度,强度,塑性好等优点。(2)铝及其合金优良的物理性质决定其重要用途,请把以下左栏列举的铝的重要用途与右栏列举的有关铝的性质用线连起来:答案 小高(二)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有很高的熔点。(2)化学性质 答案 Al2O3+6HCl=2AlCl3+3H2

3、O Al2O3+2NaOH=2NaAlO2+H2O 2.氢氧化铝(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性。(2)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l(OH)3的电离方程式为 答案 吸附Al(OH)3+3HCl=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受热分解:。(3)制备 向铝盐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离子方程式为。NaAlO2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答案 3NH4AlO2HCO33AlO22Al(OH)3 Al2O33H2O=Al33NH3H2O=Al(OH)3CO22H2O=Al(OH)3Al36H2O=4Al(

4、OH)33.常见的铝盐(1)硫酸铝钾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复盐。(2)明矾的化学式为,它是无色晶体,可溶于水,水溶液pH(填“”或“”)7。明矾可以净水,其净水的原理是。答案 KAl(SO4)212H2OAl33H2O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吸附水中杂质形成沉淀而净水4.Al3、Al(OH)3、之间的转化关系答案 AlO2写出实现上述各步转化的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铝制餐具可长时间存放碱性或酸性食物()(2)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不是活泼金属()(3)铝热反应可以冶炼某些熔点高的金属()(4)铝与酸反应都可以放出H2(

5、)(5)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6)明矾用作净水剂不涉及化学变化()(7)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正误辨析答案 题组一 铝的性质、用途判断 题组集训 2 1.下列关于铝单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于铝在空气中不会锈蚀,所以铝制品的使用寿命都很长 B.由于铝具有强还原性,所以常用铝来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 C.常温下,铝被浓硫酸钝化,所以可用浓硫酸除去铝表面的铜镀层 D.由于铝的导电性能比铜强,所以常用铝制造电线、电缆 解析 铜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与浓硫酸反应,加热时浓硫酸能与铝反应;铜的导电性能比铝强。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解析 2.下列

6、关于铝的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铝的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因此铝难被腐蚀 B.铝能溶解于冷的浓硝酸,被氧化成硝酸铝 C.铝能溶解于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D.铝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三氯化铝 解析 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3.(2016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5月月考)右图是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铝条点燃后,为维持燃烧继续,正确的操作是()A.铝条应始终置于集气瓶瓶口位置 B.迅速将铝条插入集气瓶接近瓶底位置 C.将铝条从瓶口位置慢慢伸向瓶底位置 D.铝条应不断上下移动 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4.(2016绍兴3月选考模拟)下列物

7、质不能与Al发生铝热反应的是()A.Fe2O3B.MnO2C.WO3D.MgO 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练后反思 解题指导 铝与酸、碱反应生成H2的量的关系铝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Al与酸、碱反应时生成H2的实质都是AlAl3,所以无论与酸还是与碱反应,Al与H2的关系都是2Al3H2。题组二 铝与酸、碱反应的定量判断与计算失3e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1)等量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体积比。(2)足量的铝分别

8、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3)一定量的铝分别与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则必定是a.铝与盐酸反应时,铝过量而盐酸不足;b.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铝不足而氢氧化钠过量。解题时应充分利用上述过量关系。VH2HClVH2NaOH11VH2HClVH2NaOH13VH2HClVH2NaOH1113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5.铝是中学化学学习阶段的唯一一种既能与酸(非氧化性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2的金属,根据铝的这一特殊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H2的体积之比

9、是_。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得Al与H2的关系式均为2Al3H2,故只要参加反应的Al的量相等,所得H2的量必相等。解析答案 11 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2)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H2的体积之比是_。解析答案 解析 因为在反应中Al过量,产生的H2的量由HCl和NaOH的量决定。根据化学反应中的关系式:6HCl3H2、2NaOH3H2,故当HCl、NaOH物质的量相等时,二者产生H2的体积比为13。13 1512345678910

10、11 12 13 14(3)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NaOH溶液中,二者产生的H2相等,则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_。解析答案 31 解析 因为铝足量且产生H2相等,根据关系式n(HCl)n(NaOH)31,又 因 为 两 溶 液 体 积 相 等,故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c(HCl)c(NaOH)n(HCl)n(NaOH)31。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4)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铝

11、粉的质量为_(填字母)。A.5.4 gB.3.6 g C.2.7 g D.1.8 g 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解析 6.(2016宁波效实中学期中)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A.稀硝酸B.稀盐酸C.硝酸铜D.氢氧化钠 题组三 Al2O3和Al(OH)3的两性及其应用 解析 钝化的实质是Fe、Al在浓H2SO4或浓HNO3作用下其表面被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由于铝的氧化物Al2O3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故A、B、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只有C选项中的 Cu(NO3)2不与Al2O3反应,故不可能与钝化的铝

12、条发生反应。解析 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7.下列各项不能用互滴法鉴别的是()A.AlCl3 NaOH MgCl2 NaCl B.NaAlO2 NaHSO4 BaCl2 MgCl2 C.AlCl3 NaOH H2SO4 KCl D.NaHCO3 H2SO4 NaCl KCl 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练后反思 8.利用下述操作步骤:加盐酸溶解 加烧碱溶液溶解 过滤 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 加盐酸生成Al(OH)3沉淀,由含少量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最恰当的组合是()A.B.C.D.题组四 Al(OH)3的制备 解析 向含少

13、量铁粉的铝粉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由于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可以除去铁粉;铝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通入过量CO2可使偏铝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解析 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答案 9.Al(OH)3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某课外兴趣小组用铝、稀硫酸、烧碱为原料,制备一定量的Al(OH)3。他们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AlAl2(SO4)3Al(OH)3 方案二:AlNaAlO2Al(OH)3(1)从节约药品的角度思考,你认为哪一种方案较好?_,方案一和方案二共同存在的问题是_。(2)请用相同的原料设计一个更为节约药品的方案,并写出有

14、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H2SO4NaOHH2SO4NaOH第二步操作很难控制试剂用量 方案二较好2Al 3H2SO4=Al2(SO4)3 3H2、2Al 2NaOH 2H2O=2NaAlO23H2、Al36H2O=4Al(OH)3 3AlO2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练后反思 10.(2016宁波效实中学期中)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中性溶液中:Cl、Mg2、Al3、K B.1.0 molL1的NaAlO2溶液中:Cl、K、Ca2 C.在强碱性环境中:、Na、K D.0.1 molL1明矾溶液中:、Na 题组五 有关Al3、参与的离子反应

15、 解析 A项,Al3易水解,在中性溶液中水解生成Al(OH)3沉淀;B项,H2O=Al(OH)3;D项,Al3与、因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解析 AlO2HCO3AlO2SiO23NH4 AlO2HCO3HCO3AlO2CO23HCO3AlO2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答案 11.按要求写离子反应方程式(1)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少量NaOH溶液;物质的量之比14混合 ;过量NaOH溶液 。NH4 NH4 AlO2Al33OH=Al(OH)3Al34OH=NH3 H2OAl(OH)3Al35OH=NH3 H2O2H2O15123456789

16、10 11 12 13 14答案(2)向含有NaOH、NaAlO2、Ca(OH)2的混合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按先后顺序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32AlO2CO23CO232HCO32HCO3答案 Ca22OHCO2=CaCO3H2O;2OHCO2=H2O;CO23H2O=2Al(OH)3;CO2H2O=;CaCO3CO2H2O=Ca2。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练后反思 解题指导 1.可溶性铝盐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图像 题组六 Al(OH)3沉淀图像的综合分析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操作 可溶性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17、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可溶性铝盐溶液至过量 现象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渐少消失 无沉淀(有但即溶)出现沉淀渐多最多沉淀不消失 图像 离子 方程式 Al33OH=Al(OH)3 Al(OH)3OH=2H2O Al34OH=2H2O Al36H2O=4Al(OH)3 AlO2AlO23AlO2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操作 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稀盐酸中逐滴加入偏铝酸盐溶液至过量 现象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渐少消失 无沉淀出现沉淀渐多最多沉淀不消失 图像 离子 方程式 HH2O=Al(OH)3 Al(OH)33H=Al33H2O 4H=Al32H2O

18、Al36H2O=4Al(OH)3 2.偏铝酸盐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图像 AlO2AlO23AlO2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12.下列曲线图(纵坐标为沉淀的量,横坐标为加入物质的量)与对应的选项相符合的是()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A.为向1 L浓度均为0.1 molL1的Ba(OH)2、NaAlO2混合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稀H2SO4 B.为向1 L浓度分别为0.1 molL1和0.3 molL1的AlCl3、NH4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稀NaOH溶液 C.为向烧碱溶液中滴加明矾溶液 D.为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

19、水 解析 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13.如图所示是向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紧接着再加入一定量稀盐酸,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加入溶液的体积x的关系图。根据图示判断,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解析 A.N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B.M点之前加入的是NaOH溶液,M点之后加入的是盐酸 C.c(NaOH)c(HCl)D.原混合溶液中c(MgCl2)c(AlCl3)11 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SO24Al(OH)3OHBa2=BaSO42H2O14.向含有1.0 mol明矾的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回答下列

20、问题。(1)当nBa(OH)21.5 mol时,化学方程式:。(2)再加入0.5 mol Ba(OH)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KAl(SO4)23Ba(OH)=3BaSO42Al(OH)3K2SO4KAl(SO4)22Ba(OH)2=2BaSO4KAlO22H2O (3)当nBa(OH)22.0 mol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题组七 有关明矾与Ba(OH)2反应的定性、定量分析AlO2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答案 答案(4)分别画出沉淀的物质的量、沉淀质量的变化图像。答案 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A.OA段的反应离子方程式:2Al33

21、Ba26OH=2Al(OH)3 3BaSO4 B.AB段的离子方程式只有:Al(OH)3OH=2H2O C.A点的沉淀为Al(OH)3和BaSO4的混合物 D.B点溶液为KAlO2溶液 15.如图是在明矾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SO24AlO2解析 返回 1512345678910 11 12 13 14考点二 从铝土矿中提取金属铝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氧化铝中。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冶炼金属铝很重要的一个过程是Al2O3的提纯。由于Al2O3是两性氧化物,而杂质SiO2是酸性氧化

22、物,Fe2O3是碱性氧化物,因而可设计出两种提纯氧化铝的方案。方案一:碱溶法讨论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写出、两步骤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答案 Al2O32OH=2AlO2 H2O,SiO22OH=SiO23 H2OAlO2 CO22H2O=Al(OH)3HCO3,SiO23 2CO22H2O=H2SiO32HCO3因为与酸反应生成的Al(OH)3具有两性,可溶于强酸,不易控制酸的量;CO2廉价而且生成的副产物NaHCO3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好 答案(2)步骤中不用盐酸(或H2SO4)酸化的理由是_ _。AlO2(3)步骤中得到较纯的Al2O3,可能含有_杂质,在电解时它不会影响铝的纯度

23、的原因:_。由于SiO2的熔点很高,在加热到1 000 左右时不会熔化,因而不影响铝的纯度 SiO2方案二:酸溶法 答案 答案 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Al34OH=AlO2 2H2O,Fe33OH=Fe(OH)3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两步骤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步骤中不用氨水沉淀Fe3的原因:_。Al(OH)3只能溶于强碱,不能溶于氨水,用氨水不能将Fe(OH)3和Al(OH)3分离 解 析 酸 化 发 生 的 反 应 是 NaAlO2 CO2 2H2O=Al(OH)3 NaHCO3,属于复分解反应;灼烧发生的反应是2Al(OH

24、)3 Al2O33H2O,属于分解反应;电解发生的反应是2Al2O34Al3O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也属于分解反应。题组集训 题组一 提取金属铝的原理 1.在铝土矿制备金属铝的三个主要操作:酸化、灼烧、电解中,没有发生过的化学反应类型是()A.氧化还原反应B.复分解反应 C.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通电=1234解析 2.电解法炼铝时,冰晶石的作用是()A.助熔剂B.催化剂 C.还原剂D.氧化剂 12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反应、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

25、(OH)3NaHCO3 3.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题组二 对铝土矿提取铝工艺流程的理解 解析 1234答案 4.(2016绍兴4月选考模拟)铝土矿中的主要成分是Al2O3,还含有少量Fe2O3等杂质。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1”、“操作2”相同,操作的名称为_,实验室进行此项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过滤 漏斗、烧杯、玻璃棒 1234(2)向NaAlO2溶液中通入了一种过量气体,这种气体是下列中的_(填字母)。a.HClb.NH3 c.CO2d.O2(3)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气体的

26、目的是_。c 使 AlO2 完全转化为 Al(OH)3 沉淀(4)冶炼铝需要纯度较高的氧化铝,检验得到的氧化铝中不含Fe2O3的化学方法是_。(5)工业常在溶解之前将铝土矿粉碎,其目的是_。取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解,滴加KSCN溶液,不变血红,证明不含Fe2O3 使铝土矿与NaOH充分接触,提高反应速率和原料的利用率 返回 答案 1234考点三 氮气及其氮氧化物 知识梳理 1 1.氮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答案 3MgN2=点燃 Mg3N2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N2O2=放电或高温 2NO2.氮氧化物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

27、N2O5等。完成下表中NO和NO2的比较:NO NO2 物理 性质 颜色 _ _ 毒性 _ _ 溶解性 不溶 能溶 化学 性质 与O2反应 2NOO2=2NO2 与H2O反应 3NO2H2O=2HNO3NO 答案 无色 红棕色 有毒 有毒与人体、环境的关系 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转化成NO2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 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 答案 正误辨析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常温条件下,N2和O2不反应()(2)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涉及氧化还原反应()(3)在实验室里NO和NO2均可用排水法收集()(4)NO能够与人体里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5)标准状况下

28、,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6)NO2通入到FeSO4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题组一 氮气及氮氧化物的性质1.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 N2 性质很稳定,所以 N2 可以在电焊时作保护气B.N2O2=高温 2NO,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C.N2 在空气中约占质量比的45D.在反应 3MgN2=点燃 Mg3N2 中 N2 作氧化剂 题组集训 2 解析 12342.某集气瓶内充满了红棕色的气体,加入水后盖上盖子充分振荡后瓶内呈无色,打开盖子后发现在瓶口附近又变为红棕色,则原来瓶内装有的气体是()A.氮气B.一氧化氮 C.二

29、氧化氮D.溴蒸气 解析 1234解析 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与氧气反应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题组二 NO、NO2对环境的污染和治理3.汽车尾气在光照下,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它的形成过程可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表示:NO2=NOO,2NOO2=2NO2,OO2=O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此过程中,NO2是催化剂 B.在此过程中,NO是反应的中间产物 C.该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3=3O2 D.光化学烟雾能引起人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 1234解析 4.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选项 氧化物 环境问题 主要来源 A CO

30、2 酸雨 化石燃料的燃烧 B SO2 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的排放 C NO2 温室效应 工厂废气的排放 D CO CO中毒 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解析 返回 练后反思 1234考点四 氨气和铵盐 电子式 密度 气味 水溶性 _ 比空气_ 强烈_ 性气味 极易溶于水(1700)知识梳理 1 答案 1.氨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小刺激(1)氨气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NH4 OH,氨气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氨水为可溶性一元弱碱,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NH3H2O=。2.氨的化学性质答案 NH3H2ONH3H2O、NH3、H2O、NH4、OH、H答案(2)氨气与酸的反应 蘸有浓盐酸的

31、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将浓盐酸改为,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化学方程式:。(3)与盐溶液的反应 如过量氨水与Al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氨气的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 化学方程式:。4NH35O2=催化剂4NO6H2O有白烟生成浓硝酸HClNH3=NH4Cl、NH3HNO3=NH4NO3Al33NH3H2O=Al(OH)33NH43.氨气的制法(1)工业合成氨的原理 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2)实验室制取NH3的原理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4.铵盐及的检验(1)铵盐的物理性质 铵盐都是色固体,均易溶于水。(2)铵盐的化学性质答案 N

32、H4 易NH4Cl NH3+HCl=NH4HCO3NH3+CO2+H2O=NH4+OH-NH3+H2O=(3)的检验 答案 NH4 未知液OH呈碱性湿润的色石蕊试纸变色,则证明含 NH4红蓝5.氮肥的性质与科学使用(1)常见的铵态氮肥硫酸铵(俗称硫铵)、氯化铵(俗称氯铵)、碳酸氢铵(俗称碳铵)、硝酸铵(俗称硝铵),它们都是色、溶于水的晶体,受热,因此应保存在处。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因此应避免将混合使用。(2)常见的硝态氮肥。答案 白易易分解阴凉NH3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硝酸盐和尿素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2)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

33、气()(3)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氨气是碱()(4)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与挥发性酸相遇时能形成白烟()(5)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6)能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的原因是NH4Cl加热易升华()答案 正误辨析 题组一 氨和铵盐的性质 题组集训 2 1.(2016绍兴高二期中)检验氨气可选用()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B.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C.湿润的品红试纸 D.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解析 解析 氨气遇水生成NH3H2O,NH3H2O是弱碱,从而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12345672.下列关于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易

34、液化,常用作制冷剂 B.氨易溶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 C.氨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解析 氨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A项正确;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NH3、HCl等)可用来做喷泉实验,B项正确;氨水不稳定,受热发生分解反应(NH3H2ONH3H2O),放出氨气,C项错误;氨水显弱碱性,可使酚酞溶液显红色,D项正确。解析=1234567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 B.硝酸铵受热易分解爆炸,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备氨气 C.在盛有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

35、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D.铵盐都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解析 解析 铵盐分解不一定产生氨气,如NH4NO3在400 以上分解生成N2、NO2和H2O,A项错;Fe2比更易结合OH,因而加入少量NaOH不会产生NH3,C项错;NH4HCO3溶液、(NH4)2S溶液等均呈碱性,D项错。NH4 12345674.某同学探究氨气和铵盐的性质,对相关实验操作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室温下测定等浓度氨水和NaOH溶液的pH,比较氨水和NaOH碱性强弱 B.向试管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不变蓝,则原溶液中无NH

36、C.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4NH35O2 4NO6H2O D.加热可除去NH4Cl中的少量NaHCO3 解析=催化剂1234567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水也可直接作化肥 B.“雷雨发庄稼”属于自然固氮 C.“肥田粉”属硝态氮肥 D.铵盐氮肥都是白色易溶于水的晶体,易分解,要保存在阴凉处 题组二 氮肥 解析“肥田粉”是硫酸铵的俗称,应属于铵盐类氮肥。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N2)转变为含氮的化合物,氮的固定分为生物固氮、自然固氮和工业固氮等,在自然条件下,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属于自然固氮。解析 12345676.下列氮肥中,不含铵根离子的是()A.碳铵B.硫铵C.硝酸

37、钾D.氨水 解析 解析 碳铵为NH4HCO3,硫铵为硫酸铵又称为“肥田粉”,它们都属于铵盐,含铵根离子;氨水中也含铵根离子,硝酸钾中不含铵根离子。1234567基础实验 中学教材中喷泉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是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则烧杯中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题组三 喷泉实验1234567(1)喷泉实验的原理 因为烧瓶内气体易溶于水或易与水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压强差,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烧瓶而形成喷泉。(2)能形成喷泉的条件 从原理上讲,气体要易溶于水或易与水反应,以形成足够大的压强差;从实验条件上讲,烧瓶内气体要充满,气体和仪器均要干燥,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38、。1234567(3)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能形成喷泉实验的气体和吸收剂如下表:气体 HCl NH3 CO2、SO2、Cl2、H2S NO2O2 吸收剂 水或NaOH 溶液 水或 盐酸 浓NaOH 溶液 水 12345677.(2016温州高二期末)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1234567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至有气泡从水中冒出,然后移去热毛巾如果只提供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该实验的原理是 _。2NH4ClCa(OH)2=CaCl22NH32H2

39、O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NH3溶于少量水中,使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烧杯内的水进入圆底烧瓶,形成喷泉1234567解析 答案(2)利用图3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填字母)。A.Cu与稀盐酸 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硫酸 D.NH4HCO3与稀盐酸 解析 能在锥形瓶内反应产生气体,压强大于圆底烧瓶内压强方可,故应选NH4HCO3和稀盐酸,其他要么不反应,要么反应不生成气体或产生气体很少。1234567解析 (3)从产生喷泉的原理分析,图1、2是_(填“增大”或“减小”,下同)上部烧瓶内的压强。图3是_下部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

40、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装置图_原理相似。减小 增大3解析 图1、2是上部压强减小导致喷泉,图3是下部压强增大导致喷泉;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均与图3原理相似。解析答案 返回 1234567考点五 硝酸的性质及工业制法 知识梳理 1 1.物理性质硝酸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2.化学性质(1)不稳定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强氧化性 硝酸无论浓、稀都有强氧化性,而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按要求完成下列反应的方程式:与金属反应:稀硝酸与铜反应:;浓硝酸与铜反应:。答案 4HNO3(浓)=或光照2H2O4NO2O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u4HNO3

41、(浓)=Cu(NO3)22NO22H2O与非金属反应:浓硝酸与C的反应:。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硝酸可氧化H2S、SO2、Na2SO3、HI、Fe2等还原性物质。稀硝酸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答案 C4HNO3(浓)CO24NO22H2O3Fe24H=3Fe3NO2H2O=NO3(3)与有机物反应 硝化反应: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颜色反应:含有苯基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变黄色。HNO3 H2O答案 浓硫酸3.用途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和硝酸盐等,也是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4.工业上氨氧化法生产硝酸的过程(1)生产流程。(2)生产设备主要有热交换器、转化器和。

42、(3)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转化器:;热交换器:;吸收塔:。答案 4NH35O2=催化剂4NO6H2O吸收塔2NOO2=2NO23NO2H2O=2HNO3NO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盛放浓硝酸应选用带有玻璃塞的棕色细口试剂瓶()(2)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溶有NO2的缘故()(3)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是因为Al与浓硝酸不反应()(4)稀H2SO4与Na2S反应可制得H2S气体,稀HNO3与Na2S反应也可制得H2S气体()(5)浓、稀硝酸都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6)浓硝酸、浓硫酸的浓度大,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写分子式,不拆写为离子形式()答案 正误辨析

43、题组一 硝酸的性质判断 题组集训 2 1.下列物质与硝酸反应时,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的是()A.CuO与稀硝酸反应B.C与浓硝酸反应 C.HBr与浓硝酸反应D.Cu与稀硝酸反应 解析 12345672.下列关于浓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挥发性,因而浓硝酸略带有黄色 B.具有不稳定性,实验室里应保存在棕色瓶中 C.具有氧化性,常温下可以跟铜缓慢反应 D.具有酸性,实验室可以用它来制氢气 解析 解析 浓硝酸见光或受热会分解,具有不稳定性,应保存在棕色瓶中。1234567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B.铜与浓硝

44、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Cu22NO22H2O C.1.0 molL1的KNO3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Fe2、Cl、D.硫化铜溶于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CuS2H=H2SCu2 解析 解析 酸性条件下能溶解铜,A项错;Fe2在稀HNO3中不能大量存在,C项错;硝酸与CuS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而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2NO3SO24NO31234567反思归纳 解题指导 金属与硝酸反应计算题的一般方法(1)思维模型 题组二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简单计算1234567(2)计算中的守恒思想的应用 原子守恒法 HNO3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HNO3起酸的作用,以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为氧化剂转

45、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氮原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HNO3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得失电子守恒法 HNO3与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NO3中氮原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NO31234567电荷守恒法 HNO3过量时反应后溶液中(不考虑OH)则有:c()c(H)nc(Mn)(Mn代表金属离子)。离子方程式计算法 金属与H2SO4、HNO3的混合酸反应时,由于硝酸盐中在H2SO4提供H的条件下能继续与金属反应,因此此类题目应用离子方程式来计算,先作过量判断,然后根据完全反应的金属或H或进行相关计算,且溶液中要符合电荷守恒。NO3NO3NO312345674.(2016台

46、州高三期中)0.3 mol Cu与足量的稀硝酸完全反应时,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A.0.3 molB.0.6 molC.0.4 molD.0.2 mol 解析 解析 由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可知,Cu与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2345675.在标准状况下将1.92 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随着铜粉的溶解,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1.12 L,则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A.0.8 molB.0.6 mol C.0.11 molD.无法计算 解析 12345

47、676.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 H2SO4和 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4 molL1和 2 molL1,取 10 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设反应中 HNO3被还原成 NO)()A.0.448 L B.0.672 L C.0.896 L D.0.224 L 解析 1234567氧化炉 4NH35O2 4NO6H2O 题组三 硝酸的工业制法7.工业上制取硝酸铵的流程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在上述工业制硝酸的生产中,B设备的名称是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催化剂1234567可使NO循环利用,全部转化成HNO

48、3(2)在合成硝酸的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3)生产硝酸的过程中常会产生一些氮的氧化物,可用如下两种方法处理:碱液吸收法:NONO22NaOH=2NaNO2H2O NH3还原法:_NH3_NO2=_N2_H2O 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以上两种方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_。答案 86712NH3还原法1234567(4)某化肥厂用NH3制备NH4NO3。已知:由NH3制NO的产率是96%、NO制HNO3的产率是92%,则制HNO3所用去的NH3的质量占总耗NH3质量(不考虑其他损耗)的_%。53.1 xxx96%92%解析 NH3 HNO3 x x96%92%HNO3 NH3=NH4NO3

49、x96%92%x96%92%100%53.1%。解析答案 返回 1234567考点六 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知识梳理 1 1.转化关系注意 箭头指出可体现物质的性质,指向可寻找该物质的制备方法。2.不同价态的含氮物质相互转化的几种形式(1)歧化同一种物质中同一价态的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在同一反应中既升高又降低。如:3NO2H2O=2HNO3NO 2NO22NaOH=NaNO3NaNO2H2O(2)归中同种元素的不同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两种化合价向中间靠拢。如:6NO4NH35N26H2O NO2NO2NaOH=2NaNO2H2O=(3)含氮物质的连续氧化 NH3NONO2HNO3

50、N2NO NO2 HNO3 O2H2OO2H2OO2O2 题组集训 2 1.将红热的固体单质甲放入显黄色的乙的浓溶液中,剧烈反应产生混合气体A,有如下变化关系:12解析答案(1)推导出各物质的化学式:甲_,乙_,丙_,A_,B_,C_,D_。(2)写出甲与乙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 HNO3 Cu CO2、NO2 NO CaCO3 Cu(NO3)2C4HNO3(浓)CO24NO22H2O=解析 根据蓝色溶液D,判断单质丙是Cu,结合红热的固体单质甲放入显黄色的乙的浓溶液中,剧烈反应产生混合气体A,判断为单质碳和浓硝酸的反应,生成混合气体A:CO2和NO2。122.某化学课外小组模拟工业生产制取HNO3,设计下图所示装置,其中a为一个可持续鼓入空气的橡皮球。12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A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先将A中导管下端浸入水中,再 _。(3)装置C中浓H2SO4的作用是_。答案 2NH4ClCa(OH)22NH3 CaCl22H2O=用 双 手 紧 握大试管底部,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双手离开,导管上升一段水拄,说明装置A不漏气 干燥气体、吸收多余的氨气 返回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