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13 ,大小:2.39MB ,
资源ID:605730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0573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届高三二轮语文复习课件:第四章 古诗词鉴赏4-特别专题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届高三二轮语文复习课件:第四章 古诗词鉴赏4-特别专题 .ppt

1、命题梳理 高考轨迹 江苏卷历年考题分析年份考查内容作者体裁题材2016八声甘州宋辛弃疾词怀古类2015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唐刘禹锡诗赠友类2014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唐韦应物唐李商隐诗寻隐类2013醉眠宋唐庚诗咏怀类2012梦江南唐温庭筠词闺怨类【考情提要】通过对江苏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古诗词鉴赏有如下几个特点:1.鉴赏材料选取的多为考生比较熟悉的时代、知名度高的诗人,并且,根据最新的高考说明变化的解析来看,更贴近了教材。2.注重思维过程的考查,每年高考在命题上都有所创新,为防止先入为主、固化思维,故强调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文本进行解读。3.“内容”题设题都属于

2、“是什么”的问题,而高考重点考查的是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但是要切实地提高此题的分值还得从根本内容上把握,即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技巧的赏析之上。备考建议 鉴赏离不开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鉴赏。很多考生只是停留在朦胧空泛的理解上,从而造成局部不懂或整体不懂的情况。要使诗词的理解不浮于表面,能深入主旨,关键是读懂诗歌。从题材入手解读诗歌,不失为一种快捷的方法。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然而高考中涉及的题材可以进行分类归纳,如:送别、怀人、思乡、怀古、记游、咏物、咏史、抒怀、闺怨、田园山水和边塞类。相同题材的诗歌在“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往往有相似、相近、相

3、通之处。从题材入手,可以激活已有的知识积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可以迅速、准确地解读。备考时,首先要进行准确、全面、合理地分类。进行归类复习时,要对“形象”“语言”“技巧”的运用进行总结。因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要以情感内容为引领形式进行理解、赏析。因此,解答技巧型试题要与内容的分析结合起来思考,这是得高分的关键所在。一、赠友送别类诗词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很多诗人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常见标志: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常见意象:“柳”“酒”“月”“水”

4、等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在赠友送别诗中出现过)常用技法: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亲友的留恋和关切。常见情感: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会杂乱无章。例 (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6 分)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

5、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选自宋诗精华录)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答案:“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2分)(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答案: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意思对即可

6、。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4分)二、羁旅行役类诗词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前途、理想、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常 见 标 志:诗 题 中 多 含 有“客 舍”“登 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常用技法: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或叫乐景写哀)。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

7、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因梦寄情,虚实结合。常见情感: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不定的孤苦。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8分)临 江 仙 宋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

8、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例(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答案: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离别在即的愁绪。(3分)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有一定难度。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结合注释对诗歌进行分析概括。词人贬任异乡,同第友人远道来访,词人回顾过去金銮同第,意气风发;而如今官老天涯,久别重逢之喜、宦海沉浮之悲自然托出。而朋友又将赴任阆州,离愁难尽,其情其感尽显。(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

9、家”两句简要赏析。(5分)答案: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2分)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3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形象,理解关键句的能力,较难。解题时要从写法效果及景情的关系角度入手,对词作进行赏析。下片承上片宦海之悲、离多聚少之愁写起,由“闻说”而入传说,对友人远去之地赋予神话般的美丽,以虚幻之景慰藉友人,同时又以远望不见君家而寄离恨,其飘逸之感、

10、灵动之意全面展现。三、咏史怀古类诗词 咏史怀古类诗词是作者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常见标志: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词。常见意象:古人、古迹、历史典故等。常用技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常见情感:咏史怀古类诗词是

11、“诗”与“史”、“咏史”与“言志”、“古”与“今”的统一结合。鉴赏时首先要弄清史实,其次要分析写法,领悟情感,体会意图。这类作品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比较苍劲悲凉,语言一般较含蓄委婉,风格或雄浑壮阔、格调悠远,或含蓄沉郁。咏史怀古类诗词通常:表达希望能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或抨击;感叹古人能一展抱负,而自己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担忧国家前途命运。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10分)金 陵 晚 望 唐高 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金 陵 图

12、唐韦 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注: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例(1)高诗前两句写景,试分析其表现手法和作用。(4分)答案:采用拟人手法,(1分)情景交融,(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傍晚浮云落日映照金陵古城的景象,(1分)抒发了作者的沧桑凄凉之感。(1分)(2)高诗说“一片伤心画不成”,韦诗却说“谁谓伤心画不成”,各有何道理?(4分)答案:“一片伤心”是抽象的情感,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2分)但是这六幅图通过老木寒云表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现实忧思,“画”出了伤心之情。(2分)(3)两首诗都是怀

13、古咏史诗,表达了怎样的共同主题?(2分)答案:两首诗都借六朝旧事,(1分)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1分)四、山水田园类诗词 中国山水田园诗词源远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的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常见标志: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常用技法:(1)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白描

14、与工笔;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化静为动)。(3)常用的抒情方法有: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乐景写哀情(反衬)。常见情感: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8 分)山 居 即 事唐王 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

15、处采菱归。例(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3分)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3分)(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5分)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5分)五、边塞征战类诗词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又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还因为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常见标志:标题往往有“行”“军”“征”“塞

16、”“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常用技法: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常见情感: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

17、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6 分)征 人 怨唐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例(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3分)答案: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3分)解析:解答本题应以诗中所写地名为切入点,而玉关、黑山等也是常见的边塞地名,所以该题难度也不太大。(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简要赏析。(3分)答案: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3分)解析:解答

18、本题应抓住作者含蓄的抒情手法,可以诗中作者的语气为切入点,细细品味,找寻答案。六、咏物抒怀类诗词咏物抒怀类诗词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词,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歌咏的对象。作者一般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比喻、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常有松、竹、梅等意象)中。常见意象:这类诗词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象征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涵。常用技法:托物言志,在具体描写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整体构思上,咏物诗通常运用侧面烘托的

19、手法。如陆龟蒙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这首诗就是用“月晓风清”的背景,写出白莲独特的气质、神韵来。常见情感:或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情操志趣,或托物显示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2012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子 规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例(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

20、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3分)(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5分)七、其他类诗词1.哲

21、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类诗词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抽象的哲学道理蕴含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大都是四句的绝句,如苏轼的题西林壁。2.隐逸诗是古代的一些文人因对封建统治不满而归隐田园生活,或者描绘田园自然风光,或者描绘一些隐者人物形象,以隐居生活为题材的一类诗词。这类诗词中有对秀美风光的描写,也有对时代的不满,还有表现抑郁不得志的情怀。3.民生诗“民生”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关注民生就是关注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古代不乏关注民生的诗人,从他们的诗句中能看到诗人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和关怀。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

22、咏怀五百字)4.闺怨诗 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这种诗,有的是女性作者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模拟女性的口吻或塑造一个女性来表达情感,又称“代言体”。闺怨类诗词是以女性为主题、描写女性心理情感的诗篇,归结于“怨”字。其特点可概括为“浅而能深”。“浅”即诗词语言都朴素自然、浅显易懂;“深”是指这类诗词的意境往往深婉悠长、含蓄无尽。闺怨类诗词主要有如下几种:宫怨反映皇宫内妇女生活的怨诗,写皇帝喜新厌旧和封建社会红颜衰老而被遗弃的可悲结局。征妇怨妇人独守空闺,对远在边关的良人(丈夫)的思念、牵挂。良人可能是为了功名,但更多是因为被征调入边关。商

23、妇怨商人重利轻别离,留下妻子独守空房,商妇因爱而生怨。情人怨担心自己命运,或抱怨自己被抛弃。也有写对爱情的向往,或者对游子的思念、期盼之情。常见标志: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等字词,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常用技法: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

24、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先扬后抑。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此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常见情感: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10分)寒 闺 怨

25、 唐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寄回家中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例(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4分)答案: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4分)(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6分)答案:女主人公灯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觉得凉了。(2分)诗人不直接写出女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这一丝细腻的心理感受,表达女子内心之“怨”,虽简实丰,含蓄蕴藉,余

26、味无穷。(答“手先知”为拟人也可。4分)解析 解法(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例 1月 圆唐杜 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未缺:指月圆。列宿:众星。(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4 分)参考答案: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4分)解析:鉴赏诗歌的意境美,首先要明确诗句

27、大意,前六句写满月当楼,寒江潮涌,月洒波中,金光摇而不定;月临席上,光彩柔美;空山静寂,月明星稀。其次是要找准意象,前六句描绘的意象有“月”“楼”“江”“扉”“席”“山”“列宿”等。最后用简明的语言归纳出画面即可。(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要赏析。(4 分)参考答案: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4分)解析:虚,指回忆或想象;实,指眼前实景。回答本题只要弄明白虚指什么、实指什么即可。本诗最后两句中,上句诗人遥想故园秋景,是虚写;下句回到现

28、实,是实写。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标题注释 细读:“月圆”及注释中的写作背景。品味:“月圆”应该是万家团圆的时候,作者却流寓他乡。本诗是典型的羁旅行役诗。(涉及第2题)形象技巧 细读:全诗一直在写月,从天上写到地上,从江上写到屋里,从眼前写到山林,从身边写到万里之外。围绕着“月”还有“楼”“江”“扉”“席”“山”“列宿”等意象。品味:写月的角度不断变化,既有眼前景,又有回忆和想象,虚实结合,寓情于景,意境开阔,但清冷寂廖。(涉及第12题)情感主题细读:无论怎么写月亮、写月光,都始终摆脱不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感觉。作者远在他乡,根本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借月亮遥寄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品味:既然无

29、法团聚,才会有“万里共清辉”的愿望,才会有对故园亲人的思念。(涉及第2题)(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例 2卜 算 子宋张元幹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简要赏析。(4分)参考答案:“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4分)解析:鉴赏诗句中的关键词,首

30、先要弄懂词义。本题中,“湿”用作动词,沾湿;“迷”,使动用法,使迷路。然后结合词句内容理解关键词的表达效果。风清露冷,弄湿了行云;沙水一色,使归艇迷失了方向,描绘出一片苍茫浩渺之景。最后指出由关键词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寓情于景,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4分)解析:鉴赏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知人论世,这首词的作者张元幹是宋代爱国词人。其次要结合语境,分析词句内容。“

31、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两句的大意是:心中沉闷极了,只想一醉方休,不料醉中也挥舞起宝剑来;沙溪的潮水退下去了,深夜的秋江变得更加凄清寒冷。“起舞闻鸡酒未醒”一句运用了“闻鸡起舞”的典故,闻鸡起舞是为了报效国家,却是在“酒未醒”之时;“潮落秋江冷”一句写眼前之景,让人倍感凄凉。最后总结出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标题注释 细读:注释“宋代爱国词人”。品味:知人论世,把握住“爱国”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内容。(涉及第2题)形象技巧 细读:作者选用了“风”“露”“云”“水”“艇”等几个典型意象。风清露冷,弄湿了行云;沙水一色,使归舟迷失了方向,描绘了一片苍茫浩渺之景。品味: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意象阔

32、大,衬托了悲壮情怀。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涉及第1题)情感主题 细读:心中沉闷,想一醉方休,不料醉中挥舞起宝剑来;沙溪的潮水退去,深夜的秋江更加凄清寒冷。品味:结合注释,分析语境。下片后两句寓情于景,化用“闻鸡起舞”的典故,寄寓了爱国情感的主题。(涉及第2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11分)例 3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宋辛弃疾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注:博山:位于今江西永丰县,作者闲居上饶时,曾多次游览此山。鞚(kng):马勒。(1)“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写得饶有趣味,请简要分析。(6 分)参考答案:

33、运用拟人和想象手法,描摹细腻,生动有趣(2分):白鹭栖宿,窥视沙滩,孤影轻轻晃动,用拟人写出动态;(2分)应该是有鱼虾进入它的梦境,想象合理有趣。(2分)解析:赏析诗词中的句子,要正确理解句子在诗词中的含意,然后再进行赏析,赏析时一般要指出句子运用的修辞等艺术技巧和表达出的艺术效果。(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5 分)参考答案:表达了词人对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和淳朴和乐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是通过写景来表现的,这首词全篇写景,没有一句抒情,但处处融情于景,寄意言外。(3分,意思对即可)解析:古诗一般是写景诗居多,“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古

34、人常用的艺术手法。赏析写景抒情类诗歌要先定“调”,即“感情基调”简洁明快还是幽暗阴晦,高兴愉悦还是忧愁悲伤,积极乐观还是消极悲观,豁达狂放还是寂寥低沉,慷慨雄壮还是低吟悲歌等,然后再去总结。这首词通过描写乡村的风景风情,表达了对自然风光和淳朴和乐生活的喜爱之情。标题注释细读:注释中的“闲居”“游览”。品味:博山是一处绝佳的风景地。作者“闲居”,多有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涉及第2题)形象技巧细读:驱马从柳树旁边疾驰而过,柳枝上的露水拂落在行人身上,衣衫就沾湿变重了(上片一、二两句)。一只白鹭栖宿在沙滩上,不时向沙面窥视,它映在沙上的身影也轻轻摇晃,或是梦见了鱼虾(上片三、四两句)。溪山沐浴在疏

35、星明月的清光中,浣纱女美丽轻盈的身影映在水中和沙上(下片一、二两句)。宁静的村舍门前忽然响起孩子的哭声,正在溪边浣纱的母亲立即起身往家赶,路上遇见陌生的行人,则羞怯地低头一笑,随即背转身来匆匆离去(下片三、四两句)。品味:景物描写,虽有想象之辞,但又合情合理。既能极细致地观察,又能极深微地体会,真实而自然。全词不仅具有浓厚的生活情味,而且表现了山村妇女淳朴温良的心性和略带几分羞涩的天真,显得生动、多趣。词人使用的语句极其简淡,却能把环境和人物写得清雅秀洁,风韵悠然。(涉及第1题)情感主题 细读:总观此词,全篇都是写景,无一句抒情,但又处处融情于景中,寄意言外。品味:从描写月光柳露的文字中,可以

36、感知作者对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从描写浣纱妇女的文字中,可以感知他对淳厚朴实的民情风俗的赞赏。(涉及第2题)技巧归纳 从鉴赏的认知规律来看,古诗词鉴赏,动乎心,发乎情,培养诗词的感觉与悟性是根本。而从高考备考上来看,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也是必要的。对于考场上的古诗词鉴赏,“读懂吃透是前提,准确审题是关键,规范答题是收尾”。鉴于此,进行小专题复习,着眼点主要是重视对诗词知识的积累、概念的梳理,并在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方面做一些尝试。力求能读懂吃透诗词的内容,摸索考试中的命题点,并结合阅卷的特点来总结归纳出一些答题方面的思路和方法。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审题和答题方面的能力的提升,获取高考时高分的突破

37、。一、赠友送别类诗词【相关链接】(2010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 分)送 魏 二唐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3分)答案:送别季节从“橘柚香”见出;联想到的诗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3分)解析:后一问可依靠平时的积累来解答。而前一问则可从其中的信息中反推:这个词语要能点明“季节”特征。(注:“橘柚香”是一个短语,所以题干的说法或答案的设置欠妥)(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简要说明。(4分)

38、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出悲凉的心情。(4分)解析:前一个词是直接抒发因“别”而“醉”:好友离别,内心愁闷,举杯相送,浇愁而醉。后一个词是间接表达明写天气,实写心情;看似因自然的“风雨”而“凉”,实是因内心的伤感而“凉”。(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具体分析。(3分)答案:三、四两句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3分)解析:首先要把握陆时雍评价的意思,明白这是运用想象手法,从对方的角度去设想、去表达,以此来拓展丰富诗歌的意境。这种写法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月夜、白居易

39、邯郸冬至夜思家等诗中都有所运用。【技法图解】二、羁旅行役类诗词【相关链接】(2012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江 城 子 宋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便做:纵使。(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答案:“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2分)这首词抒发了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2分)(2)词中“便做春江都

40、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答案: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2分)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2分)【技法图解】三、咏史怀古类诗词【相关链接】(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 分)春日秦国怀古唐周 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周朴(?87

41、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5分)(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答案: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6分)【技法图解】四、山水田园类诗词【相关链接】(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 分)余 杭 四 月元白 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42、。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注:朱樱:樱桃的一种。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答案:示例一:使用对比(映衬)手法。(1分)如上下句之间的“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的鲜明对比(上句中“朱樱”的“朱”与“青豆”的“青”,下句“绿草”的“绿”与“白鹅”的“白”的对比),表现出景物色彩的鲜丽。(2分)示例二:使用渲染手法。(1分)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朱樱”“青豆”),表达悦目愉情的情操;用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

43、(2分)示例三:使用了名词排列(意象并列)的手法。(1分)如上句由“朱樱”“青豆”“酒”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下句由“绿草”“白鹅”“村”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使人产生一种画面感。(2分)(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一晴生意繁”指雨过天晴,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2分)“一晴生意繁”体现在:初夏成熟的樱桃鲜红,豆子青青,绿草茵茵,白鹅成群。雨过天晴,江河水满,船只轻快地行驶;微风吹拂,袖影飘逸。村庄里门户紧闭的人家寂然无声,而里面蚕事正忙。(一点1分,两点2分)【技法图解】五、边塞征战类诗词【相关链接】(2012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

44、成题目。(8 分)度破讷沙(其二)唐李 益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破讷沙:沙漠名。鹈泉:泉水名。(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2分)答案:通过“破讷沙、战初归、铁衣”富有边塞特征的景象和生活场景来判断这首诗的题材,是一首边塞诗。(2分)(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

45、,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6分)【技法图解】六、咏物抒怀类诗词【相关链接】(2012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子 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3分)(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

46、分)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5分)【技法图解】七、其他类诗词【相关链接】(2012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思 远 人 宋晏幾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

47、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5分)(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6分)【技法图解】即讲 即练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

48、答问题。(11 分)临江仙送钱穆父宋苏 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改火:指年度的更替。筠:竹。(1)“送行淡月微云”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5分)参考答案: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凄清幽冷(凄冷、冷清、凄凉)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惆怅、失落、忧伤、惜别、依依不舍)的心情。(5分)(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示例一:

49、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作者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示例二: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作者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感叹。(如说既有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亦可。6分)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幽 州 夜 饮 唐张 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50、)参考答案:这两句通过对“凉风”“夜雨”“寒林”的描写,突出了边地之夜萧瑟、荒寒的特点。(2分)一方面渲染了“夜饮”的氛围,另一方面也为全诗奠定了愁苦的感情基调。(2分)(2)诗歌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参考答案:(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1分)表达了诗人因年老及仕途坎坷所生的愤懑之情。(2分)(3)清人姚范评论最后一联“托意深婉”,请具体分析。(3分)参考答案:表面上感激皇上派遣他来边城为将的深恩,(1分)实际上表达了他对朝廷的怨愤之情。(2分)3.(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 分)山 寺 夜 起清江 湜月升

51、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参考答案: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二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4分)(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参考答案: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4分)4.阅

52、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 分)望 蓟 门唐祖 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1)请写出尾联中运用的两个典故。(2分)参考答案:(东汉班超)投笔从戎;(西汉终军)请求长缨出使南越。(2分)(2)诗以“惊”字开头,并贯穿全篇,请简要说明。(5分)参考答案:“惊”是“震惊”“震撼”之意,(1分)写出了诗人初到边塞的特有感受,(1分)领起下文的景物描写。(1分)边塞景象和稳固军营是诗人产生“惊”的缘由,(1分)结尾两句抒发“惊”后的感慨。(1分)(3)这首边塞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53、3分)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要在边塞建功立业的思想情感。(3分)5.阅读下面两首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塞 下 曲唐常 建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塞 下 曲明苏 佑将军营外月轮高,猎猎西风吹战袍。觱篥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注:玉帛:指乌孙使者朝觐汉武帝时携带的礼品。乌孙:汉朝时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觱篥(b l):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1)同为边塞诗,这两首诗在内容和感情上有何不同?(4分)参考答案:常诗写了边塞无征战(和平、安宁、无战事)的景象,抒发了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或赞美化干戈为玉帛)之情;苏诗写了将士寒夜戍

54、边的场景,表达了对戍边将士不畏艰苦、保家卫国(戍边卫国)的精神的赞扬。(4分。其中内容与情感各1分)(2)第二首诗的前两句写景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说出其中一种并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示例一:动静结合。明月高悬,清辉洒边关,此为静。西风劲吹,战袍随风拂起,此为动。二者相结合,再现边地旷远,戍边将士风餐露宿的情景。示例二:融情于景。塞外明月悬,突显塞外风光的壮阔。寒夜西风吹,战袍猎猎作响,则是再现戍边将士的生活艰辛。更传达出诗人对戍边生活的复杂心态,既有钦佩赞叹之情,亦有同情慨叹之感。示例三:视听结合。月洒清辉遍军营,风吹战袍猎猎声。一视一听,形象再现边关特有的自然风光、军营情境。(3分。

55、手法1分,简析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 分)踏 莎 行宋贺 铸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注:贺铸:北宋词人。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1)这是一首咏物词,作者所咏为何物?“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表现其什么特点?(5分)参考答案:荷。(2分)夏天开花,秋天凋零。(3分)(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断无蜂蝶慕

56、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托物言志(或“以物喻人”)。(3分)以荷花的幽香比自己的品德,以蜂蝶断然不来比统治者对自己的不欣赏,最终只能是凋零、苦悲的结局。(3分)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的问题。(10分)玉楼春红梅 宋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注:道人:作者自称。(1)此词咏梅,用词新巧。请结合“红酥肯放琼苞碎”一句具体赏析。(5分)参考答案:首句以“红酥”比拟梅花花瓣宛如红色凝脂,以“琼苞”形容梅花花苞美丽,抓住了梅花的典型特征。(2分)一个“碎”字写出

57、了静中之动,使人仿佛看到了梅花破蕾绽放的美妙瞬间,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由衷的喜爱之情。(3分)(2)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5分)参考答案:下片先是表明了自己当时困顿窗下,愁闷煞人,连阑干都懒得去倚的愁苦心情,(2分)然后又写出趁着花还没有凋零,应该及时赏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自我宽慰之情。(3分)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采 桑 子宋晏 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1)下片词人借许多典型意象营造了什么气氛?在写景方面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借典型意象“梧桐、西风、淡月、归雁”渲染凄冷孤寂的气氛;视觉、听觉描写巧妙结合,以声衬静。(在写景手法上,如果写成用疑问句或者虚实结合也可以)(每点2分)(2)有人说“好梦频惊”中的“频”字用得好,请你结合全词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频”有“频频”之意,说明词人经常从好梦中惊醒。因为时令正值深秋,西风的骤起,月色的惨白,高楼的雁叫无不触发词人心中的愁思。(1分)而最主要的原因是流逝的时光无情,别后的思念深重。“频”字充分地表现了一个人处在思念中的痛彻心扉。(2分)放映结束,谢谢观看!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