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560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152 大小:3.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88页
第88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89页
第89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90页
第90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91页
第91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92页
第92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93页
第93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94页
第94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95页
第95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96页
第96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97页
第97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98页
第98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99页
第99页 / 共152页
2013优化方案鲁人版语文必修1精品课件:第四单元第9课.ppt_第100页
第100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9课 赤壁之战古文品韵赤 壁 唐赵 翼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苍浪。【赏析】“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是对于赤壁景象的描写,突出了赤壁作为军事要地险峻的特点。作者以赤壁形胜起笔,借用曹操、苏轼经典名句展现历史画卷;再通过时空对吟,将显赫风云的“千秋人物”与怡然自在的“渔父放歌”两相对比,从而暗合诗人“淡于名利、弃官归隐”的坦然心境。本诗所用典故有三:曹操短歌行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句;苏轼念奴娇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句;屈原渔父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句。借用典故、工巧对仗,时空对照、昔今反差,既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永恒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思考】本诗突出的特色是什么?试赏析之。【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课前预习夯基固本 基础梳理 一、字音殷富(yn)枭雄(xio)遁逃(dn)长史(zhn)芟夷(shn)强弩(n)鲁缟(o)旌麾(hu)奄有(yn)累官(li)邂逅(xi hu)燥荻(d)走舸()舟楫(j)二、通假字1进住鄂县之樊口(_)2将军禽操(_)3五万兵难卒合(_)4卿能办之者诚决(_)5顷之,烟炎张天(_)6雷鼓大震(_)住,通“驻”禽,通“擒”

3、卒,通“猝”诚,通“请”炎,通“焰”,火焰;张,同“涨”,弥漫雷,通“擂”,敲击三、一词多义1治共治曹操_今表治水军_今治水军八十万众_2为今为君计_为操后患_安能复为之下乎_羸兵为人马所蹈藉_动词,对付动词,训练动词,部署介词,替动词,是动词,处在介词,被3乃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_蒙冲斗舰乃以千数_骑乃得过_乃罢会_4于方与将军会猎于吴_莫若遗腹心自结于东_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_言于孙权曰_动词,是副词,甚至,乃至副词,才连词,于是介词,在介词,跟介词,向介词,对5其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_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_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_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_其实汉贼也_失其所与,不知_代词,代前面所说

4、之事指示代词,那里,代荆州之地代词,代刘邦代词,代刘表代词,代曹操代词,代自己6卒鲁肃闻刘表卒_乘犊车,从吏卒_7士聪明仁惠,敬贤礼士_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_8将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_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_动词,死亡名词,兵、士卒名词,读书人名词,士兵动词,打算、想动词,率领9足岂足托乎_兵精足用_10次引次江北_余船以次俱进_11数统兵数万_蒙冲斗舰乃以千数_动词,值得形容词,充足动词,停驻名词,次序数词,几动词,计算12烈兼仗父兄之烈_火烈风猛_13事不足与图大事_去亲戚而事君者_事急而不断_名词,功业形容词,大名词,事业动词,侍奉,为服务名词,事情、事物14计备用肃计_窃计欲亡赵走燕_

5、愿早用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_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_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_可计日而待也_名词,计策、谋略动词,考虑、谋划名词,计谋、计划动词,考虑动词,商量动词,计算15难今操芟夷大难_五万兵难卒合_16略略已平矣_助画方略_17资多载资粮_此帝王之资也_名词,灾难、患难副词,难以副词,大致名词,策略名词,物资名词,凭借,资本18能表恶其能_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_19当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_当横行天下_操当以肃还付乡党_名词,才能助动词,能够动词,抵挡助动词,应当助动词,会20方助画方略_方与将军会猎于吴_操军方连船舰_挟天子以征四方_21并行将为人所并_将兵与备并力逆操_名词,方

6、法,计谋将要正名词,地区动词,吞并合22而若据而有之_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_备必喜而从命_事急而不断_连词,表承接,占据并拥有连词,表因果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却23以权以示群下_蒙冲斗舰以千数_挟天子以征四方_宜别图之,以济大事_余船以次俱进_动以朝廷为辞_介词,把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按照介词,拿四、词类活用1敬贤礼士(_)2必蹶上将军(_)3操悉浮以沿江(_)4乘犊车,从吏卒(_)形容词作名词,贤能之人;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使动用法,使受挫败使动用法,使浮使动用法,使跟从5诸人持议,甚失孤望(_)6可烧而走也(_)7兵精粮多,足以立事(_)8英雄乐业(_)9备南

7、走(_)使动用法,使失望使动用法,让逃走使动用法,使建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名词作状语,向南10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_)11兼有步兵,水陆俱下(_)12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_)名词作状语,在表面上;名词作状语,在心里名词作状语,从水、陆两路名词作状语,在江中心五、古今异义1地方数千里古义:_今义:地区,与中央相对;空间的一部分。2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古义:_今义:男子的配偶。土地方圆,纵横。妻子和儿女。3北面而事之古义:_今义:指方位,与“南面”相对。4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古义:_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北向,指面对北方。刚刚开始。5致殷勤之意古义:_今义:周到热情。6品其

8、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古义:_今义:致力于,投身于。7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古义:_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恳切慰问。古代官职名。他实际上。8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古义:_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9鼎足之形成矣古义:_今义: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或者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中原地区。局面形成。六、特殊句式 1此帝王之资也(_)2刘备天下枭雄(_)3我,子瑜友也(_)4子瑜者,亮兄瑾也(_)5与备会于当阳长坂(_)6豫州军虽败于长坂(_)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7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_)8亮见权于柴桑(_)9豫州今欲何至(_)10卿欲何言(_)1

9、1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_)12行将为人所并(_)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被动句被动句13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_)14操军破,必北还(_)15羸兵为人马所蹈藉(_)16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_)17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_)18人马烧溺死者甚众(_)被动句被动句被动句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1走近作者资料卡片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夏县(今山西夏县)人,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在政治上是保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王安石推行新法时,他竭力反对,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退居洛阳,从事编撰资治通鉴。1086年宋哲宗即位,保守派掌权。司

10、马光出任宰相,废除全部新法,但是仅上任八个月便病逝了。去世后,他被追封为温国公,谥为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集传世。2写作背景赤壁之战发生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十月。当时,在割据一方的军阀中,曹操的势力最大。他以许昌为据点,利用朝廷的名义发号施令,对各军事集团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先后打败了袁术,消灭了吕布,并于208年7月,乘胜向荆州进军,打算征服荆州的刘表及依附刘表的刘备,然后再攻孙权,平定江东。当时割据江东的孙权,难以与曹操匹敌,而刘备尚无固定的地盘,他们不甘心被曹操消灭,便商定联合抗曹,出兵迎击。这年的十月,两军在赤壁(在今湖北)相遇,于是就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3

11、相关知识资治通鉴简介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6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由司马光主持编写,参加编写的还有刘颁、刘恕、范祖禹等人,所有文稿都经由司马光删削、润色、整理,文笔简洁流畅,如出一人之手。历经19年(10661084)才得以成书。编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课堂互动探究文本 1赤壁之战是一次有决定意义的大战役,整个战役涉及孙、刘、曹三个方面,事件繁,人物多,作者在叙述时为什么确定以孙权一方为主?细剖深析【点拨】赤壁之战由孙、刘、

12、曹三方参加,刘备军事力量小,不是抗曹的主力;而曹操以重兵威胁;孙权在劣势下,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作出正确决策,最后以弱胜强,因而作者重点突出了孙权一方,兼及其他两方。2周瑜在劝导孙权的过程中,对敌我力量对比作了精辟的概括,正确分析了当前形势,使东吴内部意见统一,孙权也坚定了抗曹的决心。试概括。孙权的优势 曹操的劣势 政治上 为汉家除残去秽 托名汉相,其实汉贼 地理上 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 远涉江湖 军事上 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且已久疲;尚怀狐疑【点拨】3.曹操“遗权书”的内容是什么?其用意何在?【点拨】(1)强调自己奉天子之命讨伐有罪的人;(2)强调声势浩大,势不可挡,威胁挑战。这是一封带有恫吓

13、、威胁意味的战书,其用意是给东吴施加压力,威胁其投降。这封信也暴露了曹操骄横不可一世的态度。古人云:“骄兵必败。”由此揭示了曹操必败的根源。4鲁肃为什么在会上“独不言”,待孙权“起更衣”时才“追于宇下”恳切进言?【点拨】第三自然段只寥寥数语便显示出曹操不可一世、目无东吴的骄横姿态。而东吴则“莫不响震失色”,刻画了群下多数怯懦的神态,衬托出主战派不因曹军貌似强大而束手的可贵。张昭是东吴老臣,发言有代表性,会上主降派占上风,所以鲁肃“独不言”。孙权听群臣的议论不合心意而“起更衣”,鲁肃趁此机会追上去恳切进言。鲁肃为孙权着想,把自己同孙权作对比,孙权无论从地位、前途都不能“迎操”,暗示只有抗曹才是惟

14、一出路。这番话正中孙权不甘人下的心意,得到了孙权的赞许。5诸葛亮是如何劝说孙权联合抗曹的?6孙权是作者用笔最多的人物,试分析其形象特征。【点拨】孙权是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善于采纳意见,有决断,指挥若定,是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带兵几十万,破荆州,下江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这一严峻形势,作为东吴首领的孙权,是必须慎重思虑、不能掉以轻心的。每遇大事,先慎重考虑,再作出决策,这才是主帅的严谨风度。张昭等投降派提出了“三虑”,孙权不能不深思熟虑,仔细掂量。孙权察觉到张昭等人的言论是错误的,但却没有立即显露出半点声色。这就表明孙权是一个头脑非常冷静,遇事从容、镇定、深思熟虑的“雄才”。拒曹,本是孙

15、权原有的想法。他派鲁肃去联合刘备,就是为了“共治曹操”,但由于张昭引出“三虑”,因而思谋未决。他仔细听了诸葛亮、鲁肃、周瑜关于敌我双方力量强弱的具体分析,权衡“拒”“迎”的得失之后,毅然决断“当击”;而且“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他的语言,他的态度,他的感情,何等坚决!孙权其实早有准备,在周瑜当夜请战时,孙权说“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就是明证。至于“前发”“后援”的军事安排,以及作战万一失利时的对策等,都作了周密的部署,孙权这种深谋远虑而又雄心勃勃的性格,是在曲折起伏、发展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因而显得非常细致、完备,人物形象十分鲜明。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

16、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但唐朝诗人杜牧则认为孙、刘联军的胜利靠的是“东风”,存在偶然性,你如何认为?探究争鸣 附:赤 壁 杜 牧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各抒己见】决定战争的首要因素是人。主帅的谋略和士兵的执行能力可以使战争的胜负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化。此战孙、刘一方谋略得当。东风起了作用。没有东风就实现不了火攻,而火攻正是这场战役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关键环节。古人做事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备,事半功倍。孙、刘占据了有利地形,上下一心,这是两个因素。东风到来表面看是偶然现象,但这是符合气象学规律的,这就是所谓“天时”。文脉图示 古今对译 初,鲁肃闻刘表

17、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当初,鲁肃听说刘表死了,就对孙权说:“荆州同我国邻接,江山险 固,接,江山险要牢固,初:当初、原先之意。叙事中追溯以往的说法。鲁肃:字子敬,孙权的重要谋士和将领。刘表:字景升,当时任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牧。国:指孙权统治的地区。沃 野 万 里,肥沃的土地广阔,士 民殷 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人民多而富裕,如果占据而且保有它,这是开创帝王事业的凭也。借。沃野:肥沃的土地。据而有之:占据而且保有它。而,表顺承。帝王之资:开创帝王事业的凭借。资,凭借。今 刘表新亡,二 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现在刘表刚死,他的两个儿子不和,军队将领,有的向着那此。边,有的向着这边。二

18、子不协:指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cn不和。协,和睦。各有彼此:有的向着那边,有的向着这边。意思是有的拥护刘琦,有的拥护刘琮。刘备天下枭雄,与刘备是天下的豪杰,同 操有隙,寄寓 于表,表恶其能 而 不能用也。曹操有仇,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嫉妒他的才能而不重用他。枭xio雄:豪杰。枭,骁勇,强悍。与操有隙x:跟曹操有仇。汉献帝的新信受密诏要杀曹操,刘备曾参与其事。隙,嫌怨,感情上的裂痕。寄寓于表:指刘备当时率领所部人马暂时依附于刘表。寄寓,寄居。恶w其能:嫉妒他的才能。恶,厌恶。若 备 与 彼协 心,上下 齐 同,则如果刘备同他们荆州方面的人同心协力,上下步调一致,我宜 抚 安,与结盟 好;们就

19、应该安抚他们,同他们结盟友好;彼:他们,指原属刘表手下的人。如有离违,宜别图 之,以如果他们不能合作,我们就应该另外筹划这件事情,以 济 大 事。完成我们的大业。离违:背离,指刘备和荆州将领不能合作。别图之:另外筹划这件事情。图,图谋,打算。肃 请 得 奉命吊表 二 子,并慰劳其军我请求奉您的命令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同时慰劳他们军队中用事者,中掌权的人,吊:慰问死者亲属。用事者:掌权的人。及 说 备 使 抚并且劝说刘备使他安抚 表 众,同心一意,共治 曹操,备 必 喜刘表的部下,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刘备一定会高兴地听从 而从命。我们的意见。表众:刘表的部下。治:这里是对付的意思。如其克如果

20、这件事能够圆谐,天下可 定 也。今 不 速 往,满成功,天下就可以安定下来了。现在如果不赶快前往,恐 为 操 所先。”恐怕要被曹操占了先。”克谐:能够成功。克,能。谐,和谐,这里有圆满、顺利的意思。为操所先:被曹操占了先。为,被。权即遣肃行。到夏 口,闻操孙权立刻派鲁肃前去。鲁肃到了夏口,已向荆州,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军,夏口:地名,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晨夜兼便日夜不停赶比至南郡,而琮 已路,等到鲁肃来到南郡,刘表的二儿子刘琮已向曹操投降,道,备南走,降,刘备向南逃跑,兼道:以加倍速度赶路。比:等到。南郡:郡名,故城在今湖北荆沙江陵区。肃径 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鲁肃就直接去迎刘备,同刘备在当阳

21、长坂坡相会。径:直接。当阳:今湖北当阳。长坂:就是长坂坡,在当阳市东北。肃宣权旨,鲁肃传达孙权的意旨,同刘备论天下事 势,致殷勤之意,讨论天下大事、当前形势,表示恳切慰问的心意,宣:说明,传达。旨:意旨,意图。致殷勤之意:表示恳切慰问的心意。且问备曰:“豫州 今欲并且问刘备:“刘豫州现在想到哪何至?”里去?”豫州:这是鲁肃对刘备的称呼,刘备曾任豫州牧。何至:“至何”的倒装,到哪里。备曰:刘备说:“与苍梧太守 吴巨有旧,欲往 投之。”“我同苍梧太守吴巨有老交情,现在想去投奔他。”苍梧:郡名,今广西梧州一带。有旧:有老交情。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鲁肃说:“孙权聪明仁惠,敬重礼礼 士,江表英豪

22、 咸归附之,遇贤能之士,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他,孙讨虏:就是孙权。曹操曾以汉献帝的名义授给他讨虏将军的名号。礼:动词,以礼相待。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从中原黄河流域说,江南在长江以外。表,外。咸:皆,都。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已经占有六个州郡,兵精粮多,足以创立事业。六郡:指会Kui稽、吴、丹阳、豫章、庐陵、新都今江苏、浙江、江西一带。今为君计,莫现在为您打算,不如若遣腹心自 结 于东,以 共 济派遣最亲信的人,主动同东边吴国结盟,以共同成就可以世业。传世的大业。腹心:也作“心腹”,最亲信的人。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而欲投但您却想投吴巨,巨是凡人,偏 在 远 郡,行将奔吴巨,吴巨是

23、平庸的人,又在偏僻边远的州郡,快要被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别人吞并,这样的人难道可以托身吗?”行将:将要,快要。托:托身。备 甚悦。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刘备听了很高兴。鲁肃又对诸葛亮说:“我是子瑜的朋友。”即共 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就同刘备等交了朋友。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他避乱到江东,现在做孙权的长史。长史:官名。备用肃刘备采用了计,进住鄂县之樊口。鲁肃的主意,进驻鄂县的樊口。樊口:地名,在今鄂州西北。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曹操从江陵将要顺着长江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紧急了,请奉

24、命向孙将军求救。”于是就同鲁肃一起去拜见孙权。亮见权 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权。诸葛亮在柴桑会见了孙权,劝孙权说:“现在天下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 共将军在江东起兵,刘豫州在汉南招收人马,同曹操共同争天下。争夺天下。柴桑:地名,在今江西九江附近。收众:招收人马。汉南:汉水以南。今 操 芟现在曹操削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平大乱,中原地区大致已经平定了,就南下攻破荆州,威 震 四海。势震动天下。芟shn夷大难:削平大乱,指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芟,除草,这里是消除的意思。难,灾难。略:大致。英雄无用武 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英雄没有施展武力的地方了,所以刘豫州逃到这里

25、,愿将军量力而 处之!希望将军估计自己的力量来对付这个局面!遁:逃。处:处置,对付。若能以吴、越之众 与中国抗衡,不如早如果能够用吴、越的兵力同中原曹操对抗,不如趁早同他 与之绝;曹操断绝关系;吴、越:指江东地区,春秋时属吴国和越国。中国:中原地区,当时曹操占据的地方。抗衡:对抗。若不能,何 不 按 兵束 甲,如果不能对抗,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北 面 而 事 之!向北朝拜而服从侍奉他曹操呢!按兵束甲:放下武器,捆起铠甲。意思是停战言降。北面:北向。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面北朝拜。事:服侍,侍奉。今 将军 外 托现在将军表面上假托服从之名 而内怀犹豫 之计,事急服从曹操的名义,而内心打着

26、犹豫不决的主意,事情紧而不断,祸至 无日矣!”迫而不能决断,大祸临头没有多少日子了!”外托服从之名:表面上假托服从曹操的名义,指孙权接受计虏将军的称号。外,表面上。无日:没有多少时候,很快。权曰:“苟如孙权说:“如果君言,刘豫州何不 遂事之乎?”像您所说,刘豫州为什么不服从侍奉曹操呢?”苟:假如。如:像。亮曰:“田横,齐之 壮士耳,犹守义诸葛亮说:“田横,只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还能坚不 辱;守节义,不肯受辱;田横:秦末人,秦亡后自立为齐王。刘邦统一天下,他带着部下五百余人逃到海岛今山东即墨田横岛。后来刘邦召他入朝做官,他认为这是一种耻辱,走到洛阳附近就自杀了。况何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27、众士慕仰,刘豫州是汉朝王室的后代,英才超过当世,众人思慕敬仰他,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好像水流归大海一样。如果大事不能成功,这是天意啊,安能复为 之下乎!”怎能做他曹操下面的人呢!”胄:帝王或贵族的后代。济:成功。天:天意。权勃然曰:“吾不能举 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孙权激愤地说:”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十多万的将士,来于人,吾计决矣!受别人的控制,我的主意已经定了!勃然:发怒的样子。举:以,拿。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除了刘豫州没有人能抵挡曹操了,可是刘豫州刚打了败仗,安 能 抗 此 难乎?”怎么能够经受住这样大的灾难呢?”莫可以当:没有人可以抵挡。亮曰:“豫

28、州军 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诸葛亮说:“刘豫州的军队虽然在长坂坡打了败仗,可是还者及 关羽水军 精甲万人,现在士兵归队的以及关羽率领的水军精兵还有一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 亦不下万人。刘琦集合江夏的士兵也不少于一万人。关羽:字云长,刘备的将领。精甲:精兵。甲,铠甲,这里指兵士。合:集合。江夏:郡名,今湖北黄冈一带。刘琦做江夏太守时,驻军在这里。曹操曹操之众 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的军队远道而来疲劳不堪,听说追赶刘豫州时,轻装一日一夜行 三百余里,的骑兵一天一夜急行三百多里,疲敝:疲劳不堪。轻骑:轻装的骑兵。此所谓 强弩之 末势 不能这就是常说的强弓射出的箭到了射程的尽头,力量不能穿鲁缟 者也,穿透

29、鲁地的薄绢啊,弩:一种利用机械发箭的弓。鲁缟:鲁地出产的绢,最为轻薄。鲁,指山东一带。缟,未经染色的绢。故兵法 忌之,曰必所以兵法很忌讳这种情况,说这种蹶 上将军。情况一定会使主帅受挫折。兵法:指孙子兵法,相传为春秋时军事家孙武所著。忌之:忌讳这种情况。意思是说按兵法忌讳这种情况。必蹶上将军:一定会使主帅受挫。蹶,使动用法,使受挫折。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况且北方来的士兵,不习惯水上作战;再说,荆民 附操者,逼兵 势耳,非心服州的人民归附曹操的,只是受到武力逼迫罢了,不是真心也。今将军诚能命 猛将统兵 数万,与豫州降服。现在将军如果能派勇猛的大将统率几万军队,同刘豫协规 同力,破操军

30、 必矣。州协同规划,一起出力,击败曹操军队是必然无疑的了。诚:如果,果真。协规:协同规划,合谋。操军 破,必北 还;曹操的军队被打败了,一定撤回北方;如此 则荆、吴之势 强,鼎足之 形像这样,那荆州和东吴的势力就会增强,三国分立的局面就形成矣。成了。鼎足之形:指三国分立的形势。成败之机,在于今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就决定在今日!”权 大 悦,与其 群下 谋天!”孙权听了非常高兴,就同他下面许多官员商量这之。件事。机:关键。是 时 曹操遗权 书曰:“近者奉辞这时候曹操派人送给孙权一封信说:“近来我奉伐 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大军南下,刘琮投降。奉辞伐罪:奉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

31、的人。旌麾:军旗。束手:捆起手来,意思是投降。今治水军八十现在我部署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万之众,正要同将军在东吴一同会战。”治:这里是部署的意思。会猎:一同打猎。这里是会战的委婉说法。权以示 群 下,孙权把曹操的信给下面大臣看,没有一个莫 不 响 震 失 色。不像突然听到巨大响声一样受到震动而改变脸色。莫:没有人。响震失色:受到震动而改变脸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长史张昭等人说:“曹公是凶狠的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豺狼老虎一样的人,他挟持皇帝来征讨四方,动不动拿朝廷的为辞,名义说话,动:动不动,常常。今 日拒之,事更不顺。今天如果抗拒他,事情更不顺情理。且将军大势可以

32、拒操者,长江也;今 操得再说,将军可以凭借来抗拒曹操的优势是长江;现在曹操取得了荆州,奄有其地,荆州,完全占有了那个地方,奄有:完全占有。奄,覆盖,包住。刘表治水刘表训练的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水军,大小战船多到以千来计算,曹操把这些全部沿江沿江,摆开,蒙冲斗舰:指各种战船。蒙冲,小型战船。斗舰,大型战船。乃:乃至,甚至。悉浮以沿江:把战船全部沿江摆开。浮,泛,开动船只的意思。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同时还有陆军,水陆齐下,这样,长江险要之 险 已 与我共之矣。而势的形势敌方已经同我方共同拥有了。而双方兵力的多力众寡又不可论。少,又不能相提并论。共:动词,共有。之:指长江之险。不可

33、论:不能相提并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我认为万全的计策不如迎降曹操。”愚:我或我们的谦称。迎之:意思是投降曹操。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群臣中只有鲁肃不说话。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到屋檐下。更衣:上厕所的委婉说法。宇:屋檐。权知 其意,执孙权知道他追来的意思,就握着肃手曰:“卿欲何言?”鲁肃的手说:“你想要说什么?”卿:古代对下级的客气称谓。肃曰:鲁肃说:“向 察 众 人 之 议,专 欲 误 将“我刚才仔细分析大家的议论,他们完全是在误将军军,不足与图大事。您的大事,不值得同他们谋划国家大事。向:刚才。察:分析。与图:“与之图”的省略,与他们谋划。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现在我鲁肃可以迎

34、降曹操,像将军您不可也。何以言之?就不可以。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何以言之:“以何言之”的倒装。今现在肃 迎 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我鲁肃迎降曹操,曹操会把我送回乡里,评定我的名位,犹 不 失下 曹 从事,还少不了让我做个低级的从事,还付乡党:送回乡里。付,交给。乡党,乡里。品:品评,评定。犹不失下曹从事:还少不了做个低级的从事。曹,古代官署内分科办事的单位。从事,官职名。乘 犊 车,从 吏 卒,交 游 士 林,累我可以坐着牛车,带着吏卒,同士大夫们交往,以后逐官 故 不 失 州 郡 也。步升官,仍然少不了当个州郡的长官。从吏卒:意思是带着吏卒。从,使动用法,使跟从。交游士林:与士大夫

35、们交往。士林,士大夫们。林,表示数量多。累li官:逐步升官。累,积累,故:仍然。州郡:指州郡长官。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将军您迎降曹操,您将得到什么结局呢?欲安所归:要回到哪里呢?意思是想要得到什么结局。安,哪里。愿 早 定 大计,希望将军早定大计,莫 用 众 人 之 议 也!”权 叹 息 曰:“诸不要采用张昭那些的意见啊!”孙权感叹地说:“那些 人 持 议,甚 失 孤望。今卿 廓 开 大计,人提出的主张,使我非常失望。现在你阐明远大的计谋,正 与 孤同。”正同我的想法一样。”廓开:扩开,阐明。时周瑜受 使至番阳,肃劝权 召瑜还。当时,周瑜奉命到番阳去了,鲁肃劝孙权召周瑜回来。周瑜:字公瑾,孙

36、权部下的高级将领。瑜至,谓权曰:“操 虽托名周瑜到后,对孙权说:“曹操虽然自封是 汉相,其实 汉贼也。将军 以神武汉朝的宰相,他实际上是汉朝的奸贼。将军凭着非凡的武功雄才,兼仗父兄 之烈,割据江东,和英雄的才干,同时又凭借着父兄的功业,割据江东,仗:倚仗。烈:功业。地方 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 乐土地方圆几千里,军队精锐,物资充足,英雄们乐意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为您效力,您应当打遍天下,替汉朝除去坏人;方数千里:方圆数千里。足用:物资充足。用,器用,物资。乐业:这里是乐意效力的意思。业,职守。残:残暴。秽:丑恶。“残”“秽”这里都指坏人。况操 自送死,而可迎何况曹操现在是自己是来送

37、死,怎么可以迎降他曹之邪?请为将军 筹之。今北土 未操呢?请让我替将军谋划这件事。现在北方还没有平平,马超、韩遂尚 在关西,为操后患;定,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成为曹操的后患;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指当时马超、韩遂割据凉州今甘肃一带。而操舍鞍马,杖舟楫,与吴、越而曹操放弃骑兵,依靠水军,同东吴争衡。今又盛寒,马无稿草。比高下。现在天气又严寒,战马没有饲料。舍:丢弃,放弃。鞍马、舟楫:分别指代陆军与水军。争衡:比高下。稿草:禾秆做的饲料。稿,禾秆。驱中国 士众远他赶着中原的士卒老远地涉 江湖 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跑来江湖地区涉水作战,水土不服,必定生疾病。这几点数者用兵 之患也,而 操

38、皆 冒行之。都是用兵的顾忌啊,可是曹操都冒失地不加考虑地去做。患:忧虑,这里是顾忌的意思。冒行之:不加考虑地去做。冒,鲁莽,轻率。将军禽操,宜将军捉拿曹操,应当在今日。就在今天。禽:通“擒”。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我周瑜请求得到精锐军队几万人,进住夏口,保 为将军 破 之!”权曰:“老驻夏口,保证替将军打败他曹操!”孙权说:“曹操这个老贼 欲 废 汉 自 立 久矣,徒 忌 二贼想废掉汉朝皇帝自己做皇帝已经很久了,只是顾忌袁绍、袁、吕布、刘表与孤耳;袁术、吕布、刘表和我罢了;二袁、吕布:袁绍、袁术、吕布,汉末年的割据者。都是东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现在几个大的割据势力已经消灭了,只有我还存在

39、。我同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贼势不两立,您说应当出击,同我的意见非常一致,这是老天 以君授 孤也。”因 拔刀斫 前 奏 案,曰:“诸天,让您帮助我啊!”于是拔刀砍面前放置奏章的几案,说:“诸 将 吏 敢 复有言当 迎 操 者,与 此 案 位武将文臣,谁敢再说应当迎降曹操的,就同这几案一同!”乃罢会。样!”于是就散会了。斫:砍。前奏案:面前放奏章的几案。案,几案,长形桌子。乃罢会:于是就散会了。罢会,休会,散会。是 夜,瑜复见权曰:“诸人徒见操这天夜里,周瑜又去见孙权说:“那些人只看到曹操信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里说水军和步兵八十万,因而被吓住了,水步:水军和步兵。慑:恐惧,害怕

40、。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不再估计他的真假,就提出这迎降的主张,是很没有道理的。料:估计。开此议:提出这种迎降的主张。甚无谓也:是很没有道理的。今 以 实校现在按照实际情况查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核敌情,他所率领的中原军队不过十五六万,而且久已疲劳;以实校之:按照实际情况查核敌情。校,核对。之,指敌情。所得表 众 亦他所得到的刘表的军队,极 七 八 万耳,尚怀 狐疑。夫以疲病之也至多七八万罢了,尚且都怀着猜疑的心理。他用疲病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的军队控制怀着疑心的士兵,人数虽然多一些,也很不值 足畏。得畏惧。狐疑:怀疑,猜疑。御:驾驭,控制。瑜得精兵 五 万

41、,我周瑜如果得到五万精兵,自足制之,愿将 军 勿虑!”自然足以制服他,希望将军不必忧虑!”虑:忧虑。权 抚其孙权轻拍周背曰:“公瑾,卿言至 此,甚合孤 心。子布、元瑜的背说:“公瑾,你说到这里,非常符合我的心意。子布、元表 诸 人 各 顾 妻子,挟 持 私 虑,表等几个人,各人只顾自己的妻子儿女,怀着个人打算,使 深失所望;我非常失望;子布:张昭的字。元表:应作“文表”,秦松的字。挟持私虑:怀着个人打算。独 只有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 天以卿 二人赞 孤你和子敬的意见同我一致,这是老天让你们二人辅助我也!呀!赞:辅助,协助。五 万 兵难 卒 合,你说的五万军队,难以在仓猝之间集合 已 选 三 万

42、 人,船、粮、战 具 俱 办。起来,我已经选好三万人,船只、粮食、战斗装备都齐备了。难卒合:难以在仓猝之间集合起来。卒:通“猝”。办:备置。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你同子敬、程公在前面先发,孤 当续 发人众,多 载资粮,为卿后援。出发,我一定继续调派军队,多多装载粮食,做你后援。程公:程普,东吴老将。卿 能 办 之者 诚 决,邂 逅你能够对付他曹操的话,就请同他决一胜负,万 不 如 意,便还 就孤,孤 当与 孟德决一遇到战事不如意,就回来找我,我一定同曹孟德决一胜之。”负。”办:处置。诚决:请同他决一胜负。诚,通“请”。邂逅:一旦,万一。不如意:指战事不利。孟德:曹操的字。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

43、将 兵 与 备 并力逆操;子是以周瑜、程普做正副统帅,率领军队同刘备协力迎击曹操;左右督:正副统帅。逆:迎,这里是迎击的意思。以 鲁 肃为赞军校尉,助并用鲁肃做赞军校尉,帮助周 画 方 略。瑜、程普谋划作战的策略。赞军校尉:官名。画:谋划,筹划。方略:作战的策略。进,与操 遇于 赤壁。周瑜进军后,同曹操的军队在赤壁遭遇。时操军 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这时曹操的军队已经发生了瘟疫,刚一开始交战,曹军就不利,引 次 江 北。不利,退却后驻扎在长江北岸。初:刚开始。次:驻扎。瑜等在周瑜等驻扎南岸,瑜 部 将 黄 盖 曰:“今 寇众我寡,难 与在南岸,周瑜部下将领黄盖说:“现在敌多我少,很难同他们

44、持久。坚持长久。黄盖:字公覆,东吴老将。操 军 方 连 船 舰,首尾相接,曹操的军队连接战船,首尾相接,可 烧 而走也。”我们可以用火攻使他们败逃。”烧而走也:用火烧而使他们逃跑。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于是就用大小战船十艘,装载干燥的荻和枯柴,浇上油,荻:形似芦苇的一种草本植物。裹以帷幕,上建旌旗,外面用帷帐包裹,上面插着旗帜,还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准备轻快的小船,系在战船后面。建:竖起,竖立。走舸:轻快的小船。先以先写书遗操,诈云欲降。信给曹操,假说要投降。遗:送给。诈云:假说。时东南风急,这时东南风很大,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黄盖把那十艘战船排在最前面,到江中心就拉起

45、帆蓬,余 船 以 次 俱 进。其余的战船按次序在后面一起前进。最著前:排在最前头。著,居于。中江:江中心。以次:按次序。以,介词,按照。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曹军官兵都走出军营站着观看,指 言 盖 降。去 北 军 二里着说黄盖来投降了。黄盖的十条战船离曹军二里多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远的时候,同时点着火,火烈风猛,船像箭一样驶往曹营,去:距离。烧 尽 北 船,延及岸上营落。把曹军泊在江北的船只烧掉,火还蔓延到岸上的军营。延及:蔓延到。营落:营盘,军营。顷之,烟炎张天,人马霎时间,烟和火焰布满天空,曹操的的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烧死淹死的很多。炎:通“焰”,火焰。张天:布满天空。张,同“

46、涨”,弥漫。瑜等率周瑜等率轻 锐 继 其 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领轻装的精锐部队跟在曹军后面,擂鼓震天响,曹军大败。轻锐:指轻装的精锐部队。雷:通“擂”,敲击。坏:溃败。操引军从华容道曹操带着军队从华容道步行逃步走,遇泥泞,道不通,跑,遇上泥泞,道路不通,华容道:通往华容县的路。华容,故城在今湖北监利西北。步走:步行逃跑。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天又刮着大风,叫瘦弱的士兵都来背草填路,骑兵才能得过。过去。羸:瘦弱。羸兵为人马所稻藉,陷泥中,死者甚众。瘦弱的士兵被人马践踏,陷在泥泞里,死的很多。蹈藉:践踏。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刘备、周瑜水军陆军一齐前进,追击曹操一直追到南郡。时

47、操 军 兼以饥疫,死者太半。南郡。当时曹操的军队加上受饥饿和瘟疫,死的人有一大半。兼:加上。太半:大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曹操就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 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 军 北 还。卫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卫襄阳,自己带领部队撤回北方。襄阳:今湖北襄阳。技法借鉴素材挖掘 技法借鉴 一、写法归纳1重点突出,使文章详略得当。详写战前孙、刘联盟联合抗曹。三方矛盾的焦点在孙权“战”与“降”的决策,所以对东吴写得多,曹操只是侧面写及而已。这就有力地突出了战争胜负的先决条件是正确分析形势,采取正确策略。2对话展开情节并使人物个性化。同是劝孙权,鲁肃设身处地、推心置腹,表现

48、出对主人的忠诚;诸葛亮善于辞令,讲求语言的艺术效果;周瑜则是斩钉截铁,直言快语,对孙权表示一片坦诚。这些个性化的语言,皆由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处境所决定。情节的展开、人物的个性化,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谈话来表现的。这样做既简练了情节,又鲜明地展示了谈话人的性格特征,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3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这就交代了双方驻兵的地理位置,为后文周瑜火烧曹营埋下伏笔。曹军把船连起来,是曹操克服曹军不习水战的措施,而这一点恰恰又是曹军的致命弱点,使周瑜有机可乘。这又为下文周瑜“火攻”作了铺垫。这样,不仅使文章曲折生动,结构严密,而且使人读起来有趣、有味,扣

49、人心弦,引人入胜。二、技法指导文学艺术作品中运用对话来展示人物性格的做法很多。运用对话来展示人物性格需要注意:1主次分明。对话是两个人或两人以上进行的,但就写作而言,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只有一个,所以必须能够让主要人物的性格在对话中得到较为充分的展现。2逻辑严密,用词准确。只有做好这一点,人物的语言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当然,如果主要人物是受批判的对象,那就反其道而用之。三、随堂练笔你有过与别人精彩的对话吗?你观察过别人精彩的对话吗?请把它写下来。四、他山之石师生间关于迟到的对话(教室外)“老师,我这次是真没迟到,你听,铃声还没有停下来。所以,我应该算按时到了。”“既然你讲时间,那我问你一个问题:是

50、时间到了打铃还是打完铃到时间?想想,电台报时的顺序。”“”(生)“你不但不承认迟到,还想找理由企图蒙混过关,这就是错上加错了。”关于宿舍内务整理检查不合格后的师生对话生:“老师,我们平时都是认真干值日和整理内务的,今天上午就没有通报,下午却通报了,不知道是为什么。”师:“老师并未说你们不认真。我只想问一句:你们的整理能否达到宿舍内务整理的标准?”生:“老师,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今后一定会按标准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一、课内素材开发“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孙刘联军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正确分析当时形势,做出正确的部署。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审时度

51、势,就可以以弱胜强。素材挖掘 战争需要审时度势,同样的道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在竞争中取胜同样需要审时度势。我们在学习中也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时我们不要畏惧,要冷静分析,深入思考,勇敢地去面对,最终会走出困境取得胜利。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可适用“以弱胜强”“审时度势”“勇敢面对”等相关话题作文中。二、课外素材储备女教师留守打工子弟学校,孜孜以求教育平等2011年11月02日 石家庄新闻网刘静今年30岁,先后毕业于石家庄一中、北京师范大学。如今,她已经在北京朝阳区金盏乡皮村同心实验学校教书4年。这是一所位于北京城郊结合部的打工子弟学校,设施简陋,条件艰苦。也许,从小就习惯

52、了父母百般呵护的刘静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要生炉子取暖,冬天要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戴着手套给学生讲课。她说:“打工子弟学校的条件确实难以满足孩子们的成长需要,但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特别懂事,因为家庭原因,几乎没有娇气或逆反的孩子。面对他们,我总想倾尽所有,总希望他们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平等,已经逐渐变成一个含义模糊的词汇。但是当这个词放到一个城里孩子和打工子弟面前,它又变得无比真实、直观起来。刘静大概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了让这些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孩子享受到平等的教育。也许如今的现实下说“平等”是一种奢侈。但平等从不是天赐之福,仍需更多像刘静一样的人们去争取,去创造。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可适用“现实与理

53、想”“追求”“坚守”“平等”“平凡与伟大”“教育公平”“关爱”等相关话题作文中。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美文欣赏 情飞大赤壁蔡常维先前游过黄州的文赤壁,再来到位于长江与陆水汇合处的三国古战场赤壁,我有了一些准备,暗中提醒自己:一定要从苏东坡“创作”的赤壁走出来,去文还武,看一个真实的大赤壁,真正体会一下“火烧战船”的滋味儿,领略一回争雄斗智的谋略,提高一次作为当代军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站在蒲圻市西北39公里处长江南岸的赤壁山上,虽然眼前“黯淡了刀光剑影”,耳边“远去了鼓角争鸣”,但是“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李白诗)的古战场地理环境赫然在目:茫茫江水,滚滚东流,赤壁山形如利剑一柄,直插江心

54、,溅起层层拍岸惊涛;隔江就是洪湖乌林,这是一壁面江、一壁靠湖的窄长走廊;其下游四公里即陆口,陆水于此注入长江如画的江山不忘历史,为我们收藏了一幅1700多年前皇皇的战争大画。“赤壁山”如今已成为赤壁古战场的标志。据地形和史料分析,曹、刘、孙三家当年在蒲圻赤壁会战并不是一般的遭遇战,而是双方都看清了赤壁、陆口的战略地位,是专门选择此地会战的。此地关系江东安危,交战双方都在拼命的争夺。曹操率领26万大军南下,日夜兼程,不惜在洞庭湖冒雾进军,结果迷了路,耽误了两天行程。周瑜带领5万孙刘联军,车轻路熟,比曹军提前两天占领了赤壁。曹军未登上南岸,就遭到迎头痛击,而后退江北,屯兵乌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

55、其时,曹军帆樯蔽日,旌旗遮天,兵多将广,阵势甚是雄壮。在如此强大的对手面前,周瑜反复筹划,出台了“反间”制乱、“苦肉”诈降、设计“连环”、巧借“东风”等一系列战略战术,终于创造了“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的光辉战例。“水阔山雄能者用”,在这里,大赤壁用历史的名义,证明了“代代英杰方能保万古家邦”的深刻道理。“东风烈火,扫荡了铜雀春梦”。站在现代文明的制高点上,把“赤壁大战陈列馆”里的盔甲、战车、剑戟、弩机、艋艟等作最深情的怀想,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三国战将,在当代画家笔下,以其栩栩如生的造型,被长江上下卷动的硝烟、战云有力地烘托出来,而犬牙交错的城垛和高高耸立的烽火台,让人呼吸到了历史长河

56、中那血雨腥风的悲壮气息。“江风有情传千古遗恨”,看初嫁的小乔在寂寞的闺房里,穿针引线地为前方的征夫绣制征衣现代蜡像艺术所表现出的仿真美丽,让我们又一次在战争与和平的严肃主题面前,刻骨铭心地读懂了生命和爱情的宝贵。“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矗立在“乱石崩云,惊涛拍岸”的赤壁摩崖石刻前,任浩荡的江风吹得我心潮起伏脚下的赤壁,眼中的赤壁,心上的赤壁,统一化作了新世纪最想实现的一件事:我们的先辈“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在第一个千年之初就谱写了陆地江上的赤壁大战壮丽画卷,成为世界战争史上难得一见的奇观壮景;今天,我们新时代的军人要借鉴前人的智慧和力量,抢占“知识军事”的制高点,“运筹帷幄,决

57、胜千里之外”,谱写出新的海上空中的赤壁大战壮丽画卷,对准危害和平的战争顽魔来一个“东风扫荡”、“烈火西焚”,在第三个千年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赏评】赤壁鏖兵的辉煌一幕曾令多少文人墨客泼墨挥毫,谱写华章无数,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军人,作者在游览赤壁时的所见、所感则又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作者旁征博引,思绪飞扬,从客观的史实、历史的演绎等角度,用一个现代军人的眼光分析了“赤壁大战”的军事价值。当年火烧赤壁的硝烟早已随着历史的烟尘飘散无迹,但古代那些曾经的英雄形象却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中。面对历史的陈迹,追思先辈的军事思想,作者表达了以强大的军事力量维持世界和平的主题。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