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一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1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可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来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中DNA的复制2如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
2、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3由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可知,下列注射物能使实验小鼠死亡的是( )AR型活细菌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CR型活菌+S型细菌DNADR型活菌+S型细菌DNA+DNA酶4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如下: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将有毒的S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根据上述实
3、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整个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B实验、实验可作为实验的对照C实验和实验中的死亡小鼠体内都可分离到S型活细菌D重复做实验与,得到同样的结果,可排除S型活细菌由R型活细菌突变而来5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浸染,裂解后所释放的噬菌体中(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B只有35S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D只有32P6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有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7为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有人想用含32P噬菌体进行侵染细菌的实验,
4、关于此次实验的做法及分析正确的是( )A需用含有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T2噬菌体B需用已被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已标记的大肠杆菌C若此次实验上清液中出现了大量放射性,原因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D离心的目的是让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和细菌分离8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A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艾弗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D克里克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9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合成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 )A
5、细菌的DNA和氨基酸B噬菌体的DNA及氨基酸C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D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10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只含有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B只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D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DNA11S型肺炎双球菌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肺炎双球菌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菌混合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S型菌与R型菌的结构不同是由于遗传物质有差异C将S型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体内有S型菌产生,小鼠死亡D
6、肺炎双球菌利用小鼠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1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13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A复制出现差错B发生过交叉互换C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发生紊乱D发生了自由组合14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请
7、问最快在第几次细胞分裂的后期,能找到只有1条被32P标记的染色体的细胞( )A2B3C4D515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3H标记,并供给1H 的原料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3HDNA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 )A0B25%C50%D100%16用35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5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5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A0条B20条C大于0小于20条D以上都有可能17已知DNA分子中,碱基对A与T之间形成二个氢键,C与G之间形成三个氢键;在一个双链DNA分子片段中有2
8、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90个因此在这个DNA片段中含有游离的磷酸基的数目和氢键的数目依次为( )A200和400个B44个和510个C2个和400个D2个和510个18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C碱基与脱氧核糖相连接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19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下列有关结构数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脱氧核糖、磷酸; DNA是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 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ABCD20小麦的遗传物质中含有的碱基
9、种类是( )A1种B4种C5种D8种21在同一草场上,牛吃了草长成牛,羊吃了草长成羊,其根本原因是牛和羊的( )A染色体数目不同B消化吸收能力不同C蛋白质结构不同DDNA上的遗传信息不同22如图表示某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胞嘧啶核糖核苷酸B在DNA中的特定排列顺序可代表遗传信息C如果该片段复制两次,则至少需要游离的鸟嘌呤核糖核苷酸6个DDNA解旋酶作用于处的化学键23两条链均被32P标记的一个DNA分子在含31P的环境中连续复制3次后,所得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分子个数是( )A2B4C6D824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A碱基序列B碱基数目
10、C的比值D碱基种类25祭祖是我国民间的风俗在一起祭同一祖先的亲缘关系较远的两位男性,其体细胞中碱基排列顺序最相似的DNA为( )A线粒体中的DNAB常染色体上DNACY染色体上DNADX染色体上DNA26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B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C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D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3H标记2
11、7体外进行人体DNA复制实验,向试管加入有关的酶、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37下保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生成DNA,合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充足B不生成DNA,因为缺少DNA模板C能生成DNA,有催化DNA合成的酶D不生成DNA,因为实验中缺少酶催化的适宜温度28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中嘌呤占52%,嘧啶碱占48%此生物一定不是( )AT2噬菌体B大肠杆菌C青霉D人29某一双链DNA分子含有800个碱基对,其中含A 6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了数次后,消耗环境中含G的脱氧核苷酸6200个,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 )A7次B6次C5次D4次30DNA的一个单链中=0.2,该比值在其
12、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A0.4和0.6B5和1OC0.4和0.4DO.6和1.031经检测某病毒的核酸,得知其碱基的含量分别为:A23%,T36%,G21%,C20%,试问其核酸应为( )A双链DNAB单链DNAC双链RNAD单链RNA3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对模型,其中正确的是( )ABCD33如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和b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有1个C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连接起来的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是T34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
13、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B第三次复制需要2.1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35图表示DNA相关的某一生理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图示过程为转录B在解旋酶作用下,到过程将形成两条独立的母链C图中X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中共有4种碱基4种脱氧核苷酸36如图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圆圈中所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 )A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腺苷C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腺嘌呤37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
14、、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是四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38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39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 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A1小时B1.6小时C2小时
15、D4小时40有人提出“吃基因补基因”的观点,下面对该观点的辨析中,最合理的是( )A不赞成,因为基因被吃后会被消化分解,不可能补充或整合到人体原有的基因组中去B不赞成,因为基因被吃后会造成基因突变,导致出现不可预测的变异C赞成,因为基因只是一个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已,被吃下后不会被分解D赞成,因为基因被吃下后,可弥补缺陷的基因或修正原有基因的不足41将亲代大肠杆菌(15NDNA)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和),再将第一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用离心方法分离得到DNA的结果则和代大肠杆菌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分别是( )AABBCCDD4
16、2某双链DNA分子(如图)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B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1:2:3:4C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D图中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4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43在狗的精巢中,由A、T两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其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在细胞周期的Y期;DNA复制出的2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下列有关X、Y、Z的叙述正确的是( )A2、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5、分
17、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4、分裂前期、有丝分裂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后期D3、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44有一对基因型为XBXb、XbY的夫妇,生了一个基因型为XBXbY的孩子(X和X、X和Y分别为一对同源染色体,B、b分别为染色体上的基因)如果这对夫妇中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则下列哪些原因可以造成上述结果( )精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正常、减数第二分裂异常;精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异常、减数第二分裂正常;卵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正常、减数第二分裂异常;卵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异常、减数第二分裂正常ABCD45若N个双链DNA分子在第i轮复制结束后,某一复制产物分子一条
18、链上的某个C突变为T,这样在随后的各轮复制结束时,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数与总DNA分子数的比例始终为( )ABCD46在双螺旋DNA模型搭建实验中,使用代表氢键的订书钉将代表四种碱基的塑料片连为一体,为了逼真起见,A与T之间以及C与G之间最好分别钉( )A2和2个钉B2和3个钉C3和2个钉D3和3个钉47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一组(甲组)不进行搅拌、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
19、强的放射性C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48有关豌豆植株的遗传,正确的是( )A由A、C、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种类有7种B控制豌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C一个标记为15N的双链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复制两次后,所得的后代DNA分子中含14N和15N的脱氧核苷酸单链之比为3:1D已知豌豆体细胞2n=14,进行“豌豆基因组测序”要测定其8条染色体49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
20、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50同源染色体之间与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共同点是( )A它们中的条都是以另一条为模板复制而来的B它们的形状、大小一般都是相同的C它们所含的基因都是相同的D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DNA分子数都是相同的51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给小鼠注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
21、S型细菌,小鼠均不死亡B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52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胸腺嘧啶“T”的是( )ADNA聚合酶B烟草花叶病毒CATPD线粒体53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C图乙沉淀物中新
22、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54下列关于遗传学有关概念和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是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有遗传效应的片段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C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则与此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Xb、aY、YD一个含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不含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原料中进行复制,若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占,则含31P的DNA分子占55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遗传物质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DNA分子彻底水解后得到4种脱氧
23、核苷酸B大肠杆菌的DNA中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C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与它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D若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交叉互换则往往不会导致其DNA分子结构的改变二、解答题56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采用该实验方法可判断进入细菌体内的是_具体是用32P标记_,用35S标记_(2)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_,再用噬菌体去感染_(3)上述实验中,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4)用32P标记一噬菌体,让此噬菌体去侵染含31P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检测到有
24、128个噬菌体放出,则所释放出的噬菌体中,含32P的噬菌体与含31P的噬菌体的比例为_(5)由细菌提供的复制噬菌体自身DNA必需具备的条件是:_(6)新合成的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外壳,组装出很多与亲代一模一样的子代噬菌体,其遗传情况_(填是或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7)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57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染液、龙胆紫溶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1)取材:用_作实验材料(2)制片: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_(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
25、加适量_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3)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58(13分)在某种小鼠中,毛色的黑色为显性(E),白色为隐性(e)下图示两项交配,亲代动物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1)动物C与动物D的表现型不同,说明表现型是_共同作用的结果(2)现将动物C与动物R交配:若子代在15中成长,其表现型及比例最可能是_若子代在30中成长,其表现型最可能是_(3)现有一些基因型都相同的白色小鼠(雌雄均有),但不知是基因控制的,还是温度影响的结果请设计实验确定它们的基因型,简
26、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A设计思路:_;观察子代小鼠的毛色B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若子代小鼠_,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若子代小鼠_,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若子代小鼠_,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一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1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27、D可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来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中DNA的复制【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分析】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
28、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解答】解:A、噬菌体是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用培养基培养,A错误;B、该实验分别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保温培养,但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B错误;C、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内,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若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所致,C正确;D、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
29、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如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30、: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解答】解: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而不能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培养,A错误;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且能将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B正确;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开,C错误;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只能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不是蛋白质,但不能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噬
31、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由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可知,下列注射物能使实验小鼠死亡的是( )AR型活细菌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CR型活菌+S型细菌DNADR型活菌+S型细菌DNA+DNA酶【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分析】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
32、亡【解答】解:A、R型活细菌没有荚膜,没有毒,所以注射后不能使实验小鼠死亡,A错误;B、将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没有活性的S型细菌不会引起小鼠死亡,B错误;C、注射S型菌的DNA+R型活菌,S型菌的DNA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因而会引起小鼠死亡,C正确;D、DNA酶能水解S型细菌DNA,所以注射R型活菌+S型细菌DNA+DNA酶,不会转化形成S型细菌,因而不会引起小鼠死亡,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如下: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
33、亡;将有毒的S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整个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B实验、实验可作为实验的对照C实验和实验中的死亡小鼠体内都可分离到S型活细菌D重复做实验与,得到同样的结果,可排除S型活细菌由R型活细菌突变而来【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
34、遗传物质【解答】解:A、整个实验证明S型菌种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A错误;B、实验、实验可作为实验的对照,B正确;C、实验死亡小鼠体内可分离到S型活细菌,实验死亡小鼠体内可分离到R型和S型活细菌,C正确;D、重复做实验与,得到同样的结果,可排除S型活细菌由R型活细菌突变而来,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要求考生识记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能结合题中实验过程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5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浸染,裂解后所释放的噬菌体中(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B只有
35、35S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D只有32P【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子代噬菌体的性状与亲代相同,由此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据此答题【解答】解:1个噬菌体(其中DNA被32P标记)侵染1个大肠杆菌时,只有DNA注入大肠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由大肠杆菌(被35S标记)提供,由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子代噬菌体中只有2个含有32P,但都含有35S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
36、侵染细菌过程,明确只有噬菌体的DNA注入细菌中,且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由大肠杆菌提供;还要求考生掌握DNA半保留复制方式,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答案6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有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研究着: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
37、,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由于DNA的元素组成为C、H、O、N、P,而蛋白质主要由C、H、O、N构成因此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3H的细菌时,噬菌体会利用细菌中的原料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中都会含有3H,因而待细菌解体后,3H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中的放射性标记、放射性出现的部位、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等知识,在解答过程中,
38、需要用对照实验的原则进行解题7为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有人想用含32P噬菌体进行侵染细菌的实验,关于此次实验的做法及分析正确的是( )A需用含有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T2噬菌体B需用已被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已标记的大肠杆菌C若此次实验上清液中出现了大量放射性,原因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D离心的目的是让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和细菌分离【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DNA;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
39、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4、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分子,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DNA分子进入大肠杆菌,经离心后处于沉淀物中由此可知上清液中不应该带有放射性,若测得上清液带有放射性,其原因可能是:(1)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的DNA还没有注入大肠杆菌内;(2)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大量繁殖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这样上清液就具有了少量放射性【解答】解:A、T2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A错误;B、需用已被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B错误;C、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
40、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随着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若此次实验上清液中出现了大量放射性,原因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导致子代噬菌体释放并离心到上清液中,C正确;D、搅拌的目的是让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而离心的目的是让较轻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分布在上清液,而较重的细菌分布在沉淀物中,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化学组成及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
41、的是( )A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艾弗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D克里克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构成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42、,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解答】解:A、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A错误;B、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正确;C、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并没有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错误;D、克里克等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要求考生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掌握不同时期各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9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合成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 )A细菌的DNA和氨
43、基酸B噬菌体的DNA及氨基酸C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D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解答】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合成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所需原料和酶来自细菌,模板来自噬菌体,A错误;B、模板来自噬菌体,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B错误;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氨基酸
44、原料来自细菌,C错误;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细菌,所以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原料和酶,由细菌提供,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只含有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B只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D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DNA【考点】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 【分析】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对于病毒来说,有一部分是DNA
45、,如噬菌体等;有一部分是RNA,如HIV、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解答】解:A、只含有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如噬菌体等,A正确;B、只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如HIV、SARS病毒,B正确;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C正确;D、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11S型肺炎双球菌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肺炎双球菌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杀
46、死的S型菌和R型菌混合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S型菌与R型菌的结构不同是由于遗传物质有差异C将S型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体内有S型菌产生,小鼠死亡D肺炎双球菌利用小鼠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分析】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解答】解:A、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菌混合
47、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是由于S型菌的部分基因整合到R型菌的DNA上,次此程发生了基因重组,A错误;B、S型菌与R型菌的结构不同是由于遗传物质有差异而表现的,B正确;C、只有将S型菌的DNA和R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体内才有S型菌产生,小鼠死亡,C错误;D、肺炎双球菌含有核糖体,可以自己合成蛋白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要求学生识记肺炎双球菌的特点,明确S型菌因有多糖类的荚膜而具有毒性;识记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结论,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
48、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烟草花叶病毒 【分析】遗传物质发现的实验及其内容:包括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解答】解:A、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并没有发现其化学本质,A错误
49、;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离开来,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各自在遗传中的作用,噬菌体利用生物结构自身的特点将DNA和蛋白质完全分开,说服力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强,B正确;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等于嘌呤数,故C错误;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说明有些病毒是以RNA作为遗传物质,而有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如噬菌体,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实验、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相关实验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3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50、)A复制出现差错B发生过交叉互换C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发生紊乱D发生了自由组合【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 仁消失(两失两现)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解答】解:A、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是有同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的,应该所携带的基因完成相同,但是复制时发生突变,则所携带的基因不完成相同,A正确;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只进行有丝
51、分裂,交叉互换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错误;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错误;D、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分裂后期,不会引起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14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请问最快在第几次细胞分裂的后期,能找到只有1条被32P标记的染
52、色体的细胞( )A2B3C4D5【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解答】解: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中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
53、培养,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细胞第一次有丝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为20条;第二次有丝分裂前期玉米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40条染色单体,而其中的一半,即20条染色单体具有32P标记当细胞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染色单体随机分开,末期时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2个子细胞,而某个细胞分到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的数目为020条因此,最快在第3次细胞分裂的后期,能找到只有1条被32P标记的染色体的细胞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DNA复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识记DNA分子复制的特点
54、,能与有丝分裂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5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3H标记,并供给1H 的原料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3HDNA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 )A0B25%C50%D100%【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1、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DNA分子复制形成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2、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复制一次,结果形成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解答】解:减数分裂细胞连续分裂两次,DNA分子复制一次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细胞减数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后,每个DNA上含有的一
55、条3H标记的母链和含有1H的子链,因此一个精原细胞的DNA用3H标记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都含有3H故选:D【点评】对于DNA分子复制特点和减数分裂过程的综合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6用35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5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5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A0条B20条C大于0小于20条D以上都有可能【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第
56、一次有丝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5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为20条;第二次有丝分裂前期玉米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40条染色单体,而其中的一半,即20条染色单体具有35P标记当细胞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染色单体随机分开,具有35P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2个细胞,而某个细胞分到具有35P标记的染色体的数目为02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7已知DNA分子中,碱基对A与T之间形成二个氢键,C与G之间形成三个氢键;在一个双链DNA分子片段中有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90个因此在这个DNA片段中含有游离的磷酸基的数
57、目和氢键的数目依次为( )A200和400个B44个和510个C2个和400个D2个和510个【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构成,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配对的碱基相等【解答】解:1、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构成,因此游离的磷酸基是2个;2、由题意知,某双链DNA分子片段中有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90个,则该DNA分子中A、T碱基对是90个,G、C碱基对是110个,因此该DNA分子中的氢键是:902+1103=510个故选:D【点评】对于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把握知识
58、点间的内在联系并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18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C碱基与脱氧核糖相连接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两条主链,中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使两条链连接起来【解答】解: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A正确;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接,B错误;C、碱基通过脱氧核糖和磷酸连接,C正确
59、;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DNA分子链的基本骨架,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19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下列有关结构数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脱氧核糖、磷酸; DNA是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 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ABCD【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两条链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排列在外侧,碱基排列在内侧,通过氢键连接形
60、成碱基对;A与T个之间通过2个氢键连接,G与C之间通过3个氢键连接,配对的碱基数量相等【解答】解: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磷酸交替连接形成的,正确;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正确;如果DNA中的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胞嘧啶碱基数是(n),因此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n)+2n=,正确;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目、碱基数目相同,都是m,正确故选:A【点评】对于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0小麦的遗传物质中含有的碱基种类是( )A1种B4种C5种D8种【考点】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
61、和R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NA中的碱基是A、T、G、C四种,RNA中的碱基是A、U、G、C四种【解答】解:小麦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遗传物质中的碱基是A、T、G、C四种故选:B【点评】对于核酸的分类、功能和组成成分的理解、识记是解题的关键21在同一草场上,牛吃了草长成牛,羊吃了草长成羊,其根本原因是牛和羊的( )A染色体数目不同B消化吸收能力不同C蛋白质结构不同DDNA上的遗传信息不同【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分析】蛋白质是由DNA控制合成的(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重要的步骤),因此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
62、直接原因是mRNA具有多样性,其根本原因是DNA具有多样性【解答】解:牛和羊是不同种生物,两者细胞核内的DNA(遗传物质)上的遗传信息不同,而蛋白质是DNA控制合成的,因此牛、羊虽然吃相同的草,但机体同化合成的蛋白质不同,因此牛肉和羊肉的口味存在差异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要求考生明确蛋白质是由DNA控制合成的,不同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不同,再结合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22如图表示某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胞嘧啶核糖核苷酸B在DNA中的特定排列顺序可代表遗传信息C如果该片段复制两次,则至少需要游离的鸟嘌呤核糖核苷酸6个DDN
63、A解旋酶作用于处的化学键【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DNA片段,其中为磷酸二酯键;为磷酸基;为脱氧核糖;为胞嘧啶;为鸟嘌呤;为碱基对【解答】解:A、形成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B、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因此在DNA中的特定排列顺序可代表遗传信息,B正确;C、图示DNA片段含有2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该片段复制两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221)2=6个,C错误;D、解旋酶作用于氢键,而为磷酸二酯键,不是解旋酶的作用位点,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某DNA片段结构示意图,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
64、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3两条链均被32P标记的一个DNA分子在含31P的环境中连续复制3次后,所得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分子个数是( )A2B4C6D8【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1个DNA复制3次后有8个DNA,由于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
65、制,所以无论复制多少次,2条32P标记的DNA链只能分开到2个子代DNA,故最终只有2个子代DNA含有32P的母链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要求学生理解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24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A碱基序列B碱基数目C的比值D碱基种类【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一般不同,因此DNA的碱基序列、所含的碱基数目和(A+T)与(G+C)的比值一般不同,但组成不同DNA分子的碱基种类(A、C、G、T)相同【解答】解:A、非同源染色体上
66、的DNA分子的碱基序列不同,A错误;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的碱基数目一般不同,B错误;C、不同DNA分子的(A+T)与(G+C)的比值不同,C错误;D、任何DNA分子都由四种碱基(A、C、G、T)组成,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要求考生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明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一般不同,再结合DNA分子结构特点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5祭祖是我国民间的风俗在一起祭同一祖先的亲缘关系较远的两位男性,其体细胞中碱基排列顺序最相似的DNA为( )A线粒体中的DNAB常染色体上DNACY染色体上DNADX染色体上DNA【考点】
67、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分析】人类DNA分子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少部分在线粒体中,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中的绝大多数细胞质进入卵细胞受精时,精子主要以精核进入卵细胞中所以,染色体与线粒体的DNA均可以在相关范围内作亲子鉴定的依据但题干中判断“祭同一祖先的亲缘关系较远的两位男性”,DNA最相似的是Y染色体,因为Y染色体只能由男性传递给男性【解答】解:A、线粒体中的DNA来源于母亲,与男性无关,故A错误;B、常染色体上DNA一半来源于母亲,一半来源于父亲,而同一祖先的亲缘关系较远的两位男性,常染色体上DNA相同的概率较低,故B错误;C、Y染色体只能从男性传递给男性,则判断两位男性的亲缘
68、关系,可判断Y染色体上的DNA,故C正确;D、男性的X染色体来源于母亲,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亲缘关系判断的方法,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特点26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B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C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D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3H标记【考点
69、】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从而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B、1个DNA复制n次后的数目为2n个,所以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B正确;C、通过检测DNA链上3
70、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C正确;D、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中只有一半带有3H标记,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7体外进行人体DNA复制实验,向试管加入有关的酶、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37下保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生成DNA,合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充足B不生成DNA,因为缺少DNA模板C能生成DNA,有催化DNA合成的酶D不生成DNA,因为实验中缺少酶催化的适宜温度【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DNA复制时间:有丝分
71、裂和减数分裂间期 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DNA复制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解答】解:由于DNA复制需要的条件有: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现向试管加入有关的酶、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37下保温,还缺少DNA模板,所以不能复制生成DNA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
72、考查学生理解知识点,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28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中嘌呤占52%,嘧啶碱占48%此生物一定不是( )AT2噬菌体B大肠杆菌C青霉D人【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双链DNA分子中,嘧啶总是与嘌呤配对,因此嘌呤与嘧啶相等,若某生物核酸的碱基中嘌呤嘧啶,则该生物肯定不只含有双链DNA一种核酸【解答】解:噬菌体中只含有双链DNA,因此嘌呤与嘧啶一定相等,该生物中嘌呤占52%,嘧啶碱占48%此生物一定不是噬菌体故选:A【点评】对于核酸的分类和分布、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把握总是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29某一双链DNA分子含有800个
73、碱基对,其中含A 6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了数次后,消耗环境中含G的脱氧核苷酸6200个,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 )A7次B6次C5次D4次【考点】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称为半保留复制DNA复制: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连结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解答】
74、解: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形成的子代DNA分子和亲代相同,不配对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所以G占200个,(6200+200)200=32,所以复制5次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0DNA的一个单链中=0.2,该比值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A0.4和0.6B5和1OC0.4和0.4DO.6和1.0【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
75、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4)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解答】解:(1)假设第一条链中=0.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1=T2,G1=C2,则=0.2,所以第二条链中=5;(2)由于两条链中,A=T,G=C,所以在整个DNA分子中=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应用,能运用其延伸规律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
76、考查31经检测某病毒的核酸,得知其碱基的含量分别为:A23%,T36%,G21%,C20%,试问其核酸应为( )A双链DNAB单链DNAC双链RNAD单链RNA【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分析】DNA与RNA的判定方法:(1)若核酸分子中有脱氧核糖,一定为DNA;有核糖一定为RNA(2)若含“T”,一定为DNA或其单位;若含“U”,一定为RNA或其单位因而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可探知DNA或RNA,若细胞中大量利用“T”,可认为进行DNA的复制;若大量利用“U”,可认为进行RNA的合成(3)但T不等于A或嘌呤不等于嘧啶,则为单链DNA,因双链DNA分子中A=
77、T、G=C、嘌呤(A+G)=嘧啶(C+T)(4)若嘌呤不等于嘧啶,则肯定不是双链DNA(可能为单链DNA,也可能为RNA)【解答】解:(1)该核酸含有碱基T,应为DNA分子;(1)该病毒的DNA分子中,AT、GC,说明其为单链结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该病毒所含核酸的种类及结构,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对模型,其中正确的是( )ABCD【考点】DNA分子的基本单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五碳糖,1分子
78、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两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碱基按照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碱基对,两个脱氧核苷酸形成了脱氧核苷酸对,脱氧核苷酸对的两个脱氧核苷酸是反向、平行的【解答】解:A、从五碳糖和磷酸基团的形态和位置可判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不是反向平行的,A错误;B、,与T这个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该是两个而不是三个,B错误;C、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中的脱氧核糖与磷酸基团之间的连接位置不对;而且,G与C这个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该是三个而不是两个,C错误;D、脱氧核苷酸对的两个脱氧核苷酸是反向平行的,核苷酸的连接方式和碱基对之间的氢键都正确,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的结构特点,DNA分子的组成单位,对于
79、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和结构特点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3如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和b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有1个C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连接起来的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是T【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由核苷酸形成的核苷酸链,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核苷酸链,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酸在活性组成上的不同是五碳糖不同,碱基不完全相同
80、【解答】解:A、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碱基组成,即图中的a,b中磷酸的连接位置不正确,A错误;B、由题图可知,每个五碳糖都只有1个碱基与之直接相连,B正确;C、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苷酸链,即图中,C正确;D、脱氧核糖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因此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是胸腺嘧啶碱基T,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分类、基本组成单位和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区别,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4一个双链均被
81、32P标记的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B第三次复制需要2.1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考点】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1、由题意知,该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A占20%,因此A=T=1000020%=2000,C=G=3000,DNA分子复制2次形成4个DNA分子,DNA分子复制3次形成了8个DNA分子,;2、DNA分子的
82、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且是半保留复制的过程【解答】解:A、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A正确;B、第三次复制需要的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数=3000(84)=1.2104个,B错误;C、由题意知被32P标记的DNA单链是2条,含有31P的单链是282=14条,因此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C正确;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DNA分子在两个,只含31P的分子数是6个,二者之比是1:3,D正确故选:B【点评】对于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DNA分子复制特点的理解,并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5图表示DNA相关的某一生理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83、 )A该图示过程为转录B在解旋酶作用下,到过程将形成两条独立的母链C图中X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中共有4种碱基4种脱氧核苷酸【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分析题图:I是DNA分子、是DNA的复制过程,表示个子代DNA分子【解答】解:A、该图示过程为DNA的复制过程,故A错误;B、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所以I到过程不会形成两条独立的母链,故B错误;C、图中X代表腺嘌呤,故C错误;D、I是DNA分子,DNA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含有四种碱基,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和DNA的复制,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36如图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圆圈中所对应的名
84、称正确的是 ( )A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腺苷C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腺嘌呤【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分析】是ATP,AP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核苷酸的一种,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或者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圆圈内是腺嘌呤;含有碱基T,说明是DNA分子,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圆圈内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含有U,说明是RNA,圆圈内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解答】解:A、的圆圈内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错误;B、的圆圈内代表腺嘌呤,B错误;C、代表DNA分子,圆圈内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C正确;D、代表RNA分子,圆圈内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脱
85、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异同、核酸的基本单位、ATP的结构组成,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易混知识点的记忆、辨析能力37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是四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分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解答】解;
86、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B、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B错误;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脱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了DNA的特异性;C正确;D、染色体是DNA的载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分子,在没有复制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在复制后着丝点没有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D正确故选:B【点评】考查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判断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38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87、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解答】解:A、基因绝大多数在染色体上,A错误;B、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C错误;D、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注意,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
88、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39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A1小时B1.6小时C2小时D4小时【考点】细胞周期的概念;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本题是对DNA分子复制和复制特点的考查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n个,其中含有母链的DNA分子数是2个【解答】解:假设该细胞分裂了n次,则DNA分子复制了n次,由题意可得关系式:2:2n=1
89、:16,2n=32,n=5,8小时细胞分裂了5次,因此该细胞分裂的周期是85=1.6小时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根据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推断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对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40有人提出“吃基因补基因”的观点,下面对该观点的辨析中,最合理的是( )A不赞成,因为基因被吃后会被消化分解,不可能补充或整合到人体原有的基因组中去B不赞成,因为基因被吃后会造成基因突变,导致出现不可预测的变异C赞成,因为基因只是一个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已,被吃下后不会被分解D赞成,因为基因被吃下后,可弥补缺陷的基因或修正原有基因的不足【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 【分析
90、】涉及到的知识点: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2、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3、基因是生物大分子,吃下后不会被分解;【解答】解:A、基因是生物大分子,被吃后在相关酶的作用下会被消化分解,不可能补充或整合到人体原有的基因组中去,A正确;B、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性、随机性等特点,与是否被吃,B错误;C、基因只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被吃下后会被分解,C错误;D、因为基因被吃下后,会被分解,不可弥补缺陷的基因或修正原有基因的不足,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与DNA的关系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
91、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1将亲代大肠杆菌(15NDNA)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和),再将第一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用离心方法分离得到DNA的结果则和代大肠杆菌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分别是( )AABBCCDD【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由于15N与14N的原子量不同,形成的DNA的相对质量不同,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15N,DNA分子的相对质量最大,离心后分布在试管的下端,如果DNA分子的两条链含有14N,相对质量最轻,离心后分布在试管上端,如果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
92、4N,另一条链是15N,相对分子质量介于二者之间,离心后分布在试管中部【解答】解:(1)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繁殖一代后,中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繁殖二代后,中有一半是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另有一半DNA分子的两条链含有14N(2)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后,中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再将其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则中有一半是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另有一半是DNA分子的两条链含有15N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意
93、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2某双链DNA分子(如图)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B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1:2:3:4C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D图中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4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考点】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已知一条链上A:T:G:C=1:2:3:4,即A1:T1:G1:C1=1:2:3: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
94、原则可知A2:T2:G2:C2=2:1:4:3该基因中含有400个碱基,则A1=T2=20,T1=A2=40,G1=C2=60,C1=G2=80,即该DNA分子中A=T=60个,C=G=140个据此答题【解答】解:A、该DNA分子中含有腺嘌呤的数目是60,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221)=180个,A错误;B、根据题干A:T:G:C=1:2:3:4,设这是第一条DNA单链,则A1:T1:G1:C1=1:2:3:4,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第二条链的碱基比例为:T2:A2:C2:G2=1:2:3:4,所以两条链中的A:T:G:C=3:3:7:7,B错误;C、总
95、共有400个碱基,则每一条链上的碱基总数是200个,该DNA分子中碱基比例已经确定,所以碱基排列方式小于4200种,C正确;D、图中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产生的4个DNA分子中,只含一条14N的DNA链,所以子代含14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能根据题干信息计算出该DNA分子中四种碱基的数目,再结合其延伸规律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3在狗的精巢中,由A、T两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其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在细胞周期的Y期;DNA复制出的2个
96、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下列有关X、Y、Z的叙述正确的是( )A2、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4、分裂前期、有丝分裂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后期D3、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1、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2、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
97、: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3、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98、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1)动物睾丸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由A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有2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由T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有1种(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因此,由A、T两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3种(2)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而DNA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3)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此时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而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核酸的种类及化学组成、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核酸的
99、种类及化学组成;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44有一对基因型为XBXb、XbY的夫妇,生了一个基因型为XBXbY的孩子(X和X、X和Y分别为一对同源染色体,B、b分别为染色体上的基因)如果这对夫妇中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则下列哪些原因可以造成上述结果( )精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正常、减数第二分裂异常;精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异常、减数第二分裂正常;卵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正常、减数第二分裂异常;卵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异常、减数第二分裂正常ABCD【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Y,根据父母的基因型可以确定,XB肯定来自于
100、母方,Y肯定来自于父方,因此其中的Xb可能来自于父方或母方如果来自于母方,则卵细胞的基因型为XBXb;如果来自于父方,则精子的基因型为XbY,然后讨论即可【解答】解:精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正常,表明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分裂异常,则可能产生XbXb或YY的精子,该精子与正常的卵细胞(XB或Xb)结合,不可能产生XBXbY的孩子,错误;精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异常,可能导致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即X和Y染色体进入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而减数第二分裂正常,通过着丝点的分裂产生XbY和没有性染色体的两种精子,XbY精子与XB的卵细胞结合可以产生XBXbY的孩子,正确;卵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正常,表明同源染色体
101、分离,减数第二分裂异常,则可能产生XBXB或XbXb的卵细胞,该卵细胞与正常的精子(Xb或Y)结合,不可能产生XBXbY的孩子,错误;卵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异常,可能导致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即XB和Xb染色体进入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中,而减数第二分裂正常,能够产生XBXb的卵细胞,该卵细胞与Y的精子结合可以产生XBXbY的孩子,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伴性遗传,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能结合亲本的基因型,并根据子代的基因型判断异常的精子或卵细胞的基因型;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明确减一时期同源染色体分裂等位基因也分离,减二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102、45若N个双链DNA分子在第i轮复制结束后,某一复制产物分子一条链上的某个C突变为T,这样在随后的各轮复制结束时,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数与总DNA分子数的比例始终为( )ABCD【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DNA分子复制的过程: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力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103、【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DNA分子一共复制了i次,则DNA复制后的分子总数为N2i,一个分子一条链上的某个C突变为T,这样在随后的各轮复制结束时,突变位点为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数与总DNA分子数的比例始终为(N2i)=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6在双螺旋DNA模型搭建实验中,使用代表氢键的订书钉将代表四种碱基的塑料片连为一体,为了逼真起见,A与T之间以及C与G之间最好分别钉( )A2和2个钉B2和3个钉C3和2个钉D3和3个钉【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1、DNA分子的基本组成
104、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每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脱氧核糖组成,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糖核苷酸链,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2、在双链DNA分子中,双链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C与G配对,其中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有3个氢键【解答】解:在双螺旋的DNA分子中,双链间的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C与G配对,其中每个A与T之间通过2个氢键连接,每个C与G之间通过3个氢键连接,所以在双螺旋DNA模型搭建实验中,使用代表氢键的订书钉将代表四种碱基的塑料片连为一
105、体,为了逼真起见,A与T之间最好钉2个钉,C与G之间最好钉3个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的知识,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双链间的碱基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并能应用其延伸规律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明确DNA双链上的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有3个氢键是解题的关键47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一组(甲组)不进行搅拌、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
106、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DNA注入到大肠杆菌内,通过搅拌
107、、离心,上清液中仅含噬菌体的外壳,下层是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外壳和大肠杆菌分离如果搅拌、离心后,仍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则会导致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而沉淀物中有少量的放射性,所以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解答】解: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如果不进行搅拌,外壳很难与噬菌体分离,导致甲组的沉淀物中有较强的放射性,上清液中可能会出现少量的放射性;用32P标记的乙组噬菌体,保温时间过长,导致部分细菌破裂,释放出子代噬菌体,所以乙组的上清液中有较强的放射性,但仍有少量存在于沉淀物中,所以乙组的沉淀物中有少量的放射性故选:A【点评
108、】本题考查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考查学生对教材实验的掌握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48有关豌豆植株的遗传,正确的是( )A由A、C、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种类有7种B控制豌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C一个标记为15N的双链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复制两次后,所得的后代DNA分子中含14N和15N的脱氧核苷酸单链之比为3:1D已知豌豆体细胞2n=14,进行“豌豆基因组测序”要测定其8条染色体【考点】DNA分子的复制;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分析】由A、C、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种类有6种,;控制豌
109、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豌豆是雌雄同体的植物,因此进行“豌豆基因组测序”要测定其7条染色体【解答】解:A、由A、C、T三种碱基组成3种脱氧核苷酸,由A、C、U三种碱基组成3种核糖核苷酸,共6种核苷酸,A错误;B、控制豌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C、一个标记为15N的双链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复制两次后,形成DNA分子4个,共8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15N的脱氧核苷酸单链2条,则含14N的脱氧核苷酸单链是6条,则比为3:1,C正确;D、已知豌豆体细胞2n=14,而豌豆没有性染色体,则进行“豌豆基因组测序”要测定7条染色体,D错误故选:C【点
110、评】本题考查核苷酸的种类、豌豆的遗传物质、DNA的半保留复制、基因组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49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考点】DNA分子的复制;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DNA复制是以亲
111、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解答】解:A、若进行有丝分裂,第一次有丝分裂后,都含有标记;当细胞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染色单体随机分开,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2个细胞,所以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2个或3个或4个,A错误;B、若进行减数分裂,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说明DNA只复制一次,因此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B正确;C、若子细胞中的
112、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C错误;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不是进行减数分裂,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及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0同源染色体之间与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共同点是( )A它们中的条都是以另一条为模板复制而来的B它们的形状、大小一般都是相同的C它们所含的基因都是相同的D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DNA分子数都是相同的【考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
113、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所含的基因可能相同,也可能是等位基因;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其形态、大小和结构相同,所含的基因也相同【解答】解:A、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形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A错误;B、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结构一般相同,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其形态、大小和结构也相同,B正确;C、姐妹染色单体所含的基因相同,但同源染色体所含的基因不一定相同,也可能是等位基因,C错误;D、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2个或4个DNA分子,而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DNA分子数不一地相同,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同源染色
114、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除了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和姐妹染色体单体的形成,还要求学生能从来源、形态、大小和结构、所含基因、DNA分子数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1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给小鼠注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均不死亡B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 【分析】1、T2
11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亲代噬菌体寄主细胞子代噬菌体实验结论32P标记DNA有32P标记DNA DNA有32P标记DNA分子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35S标记蛋白质 无35S标记蛋白质 外壳蛋白无35S标记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R型细菌无毒,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失去侵染能力,
116、因此分别给小鼠注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均不死亡,A正确;B、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是由细菌提供的,因此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子代噬菌体中不含有35S,B错误;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RNA是遗传物质,C错误;D、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并随着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沉淀物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这就要求考生掌握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进行的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2下列
117、物质或结构中含胸腺嘧啶“T”的是( )ADNA聚合酶B烟草花叶病毒CATPD线粒体【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DNA与RNA的异同 【分析】DNA与RNA相比,DNA特有的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RNA特有的是核糖和尿嘧啶 DNARNA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碱基A(腺嘌呤)、C(胞嘧啶)、G(鸟嘌呤)T(胸腺嘧啶)A(腺嘌呤)、C(胞嘧啶)、G(鸟嘌呤)U(尿嘧啶)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磷酸磷酸磷酸【解答】解:A、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基本单位是氨基酸,A错误;B、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特有碱基是尿嘧啶,B错误;C、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A包括
118、腺嘌呤和核糖,P代表磷酸基团,C错误;D、线粒体含有DNA,DNA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酶、RNA、ATP、线粒体的化学成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解题的关键是胸腺嘧啶“T”是DNA特有的碱基53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C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D图乙中若用3
119、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ab段由于细菌刚进入小鼠体内,小鼠还没有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R型细菌会增多,该实验中部分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然后大量增殖从理论上讲,乙图中的放射性只会出现在上清液中,但在实际操作中沉淀物中也会出现部分放射性乙图中的实验如果没经过搅拌过程,则很多噬菌体会附着在细菌表面,经过离心后会进入沉淀物中,使得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强【解答】解:A、小鼠产生抗体需要经过体液免疫过程,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导致R型细
120、菌数目增多,A正确;B、由于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所以甲图中最初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但之后产生的S型细菌有的是由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增殖而来,B正确;C、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所以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C正确;D、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所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4下列关于遗传学有关概念和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
121、是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有遗传效应的片段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C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则与此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Xb、aY、YD一个含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不含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原料中进行复制,若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占,则含31P的DNA分子占【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细胞的减数分裂;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基因是DNA分子双链上的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不正
122、常,则与此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aXb、Y、Y,由于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则含31P的DNA分子占的比例为1【解答】解:A、基因是DNA分子双链上的有遗传效应的片段,A错误;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B正确;C、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则与此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aXb、Y、Y,C错误;D、由于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则含31P的DNA分子占的比例为1,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遗传学有关概念和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一般55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遗传物质DNA的叙述,正确
123、的是( )A一个DNA分子彻底水解后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B大肠杆菌的DNA中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C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与它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D若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交叉互换则往往不会导致其DNA分子结构的改变【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分析】1、DNA分子初步水解产物是4种脱氧核苷酸,而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2、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1)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上;(2)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3、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
124、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解答】解:A、一个DNA分子彻底水解后得到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A错误;B、大肠杆菌的DNA呈环状,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B正确;C、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与它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密切相关,C错误;D、若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交叉互换则往往会导致基因重组,这会导致其DNA分子结构的改变,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生物变异等,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的化学组成及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DNA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含义;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二、解答题56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
125、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采用该实验方法可判断进入细菌体内的是DNA具体是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2)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去感染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3)上述实验中,不能(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N元素(4)用32P标记一噬菌体,让此噬菌体去侵染含31P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检测到有128个噬菌体放出,则所释放出的噬菌体中,含32P的噬菌体与含31P的噬菌体的比例为2:128(1:64
126、)(5)由细菌提供的复制噬菌体自身DNA必需具备的条件是:原料、能量、酶(6)新合成的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外壳,组装出很多与亲代一模一样的子代噬菌体,其遗传情况不(填是或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7)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2、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
127、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4、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这样就可以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采用该实验方法可判断进入细菌体内的是DNA具体是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2)噬菌体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增殖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去感染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3)上述实验中,由于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N元素,故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4)用32P标记一噬菌体,让此噬
128、菌体去侵染含31P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检测到有128个噬菌体放出,根据半保留复制的原则,所释放出的噬菌体中,含32P的噬菌体只有2个,含31P的噬菌体有128个因此含32P的噬菌体与含31P的噬菌体的比例为2:128(1:64)(5)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而DNA复制所需的原料、能量、酶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6)新合成的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外壳,组装出很多与亲代一模一样的子代噬菌体,不属于有性生殖,故其遗传情况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7)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故答案为:(1)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 DNA DNA 蛋白质(2
129、)大肠杆菌 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3)不能 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N元素(4)2:128(1:64)(5)原料、能量、酶(6)不(7)DNA是遗传物质【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57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染液、龙胆紫溶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1)取材:用睾丸作实验材料(2)制片:取少量组织低
130、渗处理后,放在解离液(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龙胆紫溶液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3)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考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装片制作的步骤为:取材解离漂洗染
131、色制片观察【解答】解:(1)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是在动物的性腺中进行的,所以用小鼠的睾丸作实验材料(2)有丝分裂过程中装片制作的步骤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因此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解离液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染色时用碱性染料染色,即材料中的龙胆紫溶液;经过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并压片,使其成为均匀的单层细胞层,便于观察(3)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因此该同学发现3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表明是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分别是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故答案为:(1)睾丸(
132、2)解离液 龙胆紫溶液 (3)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时参照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58(13分)在某种小鼠中,毛色的黑色为显性(E),白色为隐性(e)下图示两项交配,亲代动物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1)动物C与动物D的表现型不同,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现将动物C与动物R交配:若子代在15中成长,其表现型及比例最可能是黑
133、色:白色=1:1若子代在30中成长,其表现型最可能是全为白色(3)现有一些基因型都相同的白色小鼠(雌雄均有),但不知是基因控制的,还是温度影响的结果请设计实验确定它们的基因型,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A设计思路:让这些白色小鼠相互交配,在15的温度下培养;观察子代小鼠的毛色B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若子代小鼠都是白色,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ee;若子代小鼠都是黑色,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EE;若子代小鼠既有黑色也有白色,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Ee【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是表现型、基因型
134、、环境之间的关系,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基因的分离定律,转录和翻译过程,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解答】解:(1)根据题干A的基因型是EE,B为ee,C和D的基因型都是Ee,由于C、D所处的温度环境不同导致C和D性状不同,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由题意知,动物C的基因型为Ee,R的基因型为ee,动物C与动物R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Ee:ee=1:1若子代在15中成长,Ee表现为黑色,ee表现为白色,因此黑色:白色=1:1若子代在30中成长,Ee表现为白色,ee表现为白色,因此全是白色(3)在15的温度下培养,Ee为黑色,ee是白色,让这些白色小鼠相互交配,在15的温度下培养后,观察子代小鼠的毛色若子代小鼠都是白色,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ee;若子代小鼠都是黑色,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EE;若子代小鼠既有黑色也有白色,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Ee故答案为:(1)基因型和环境因素(2)黑色:白色=1:1 全为白色(3)A让这些白色小鼠相互交配,在15的温度下培养B都是白色 ee都是黑色 EE既有黑色也有白色 Ee【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利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