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达标检测(时间:7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五四运动爆发后,日本报纸将运动称为“学生义和团”,并称这场运动是英美利用中国排日的手段。这种看法()A从侧面反映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B表明日本与欧美国家的矛盾无法调和C是日本维护在华利益的必然结果D说明五四运动与义和团运动性质相同【答案】A【解析】材料“学生义和团”“中国排日”反映了五四运动反对日本攫取原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的爱国主义特点,这从侧面反映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反映中日矛盾,并不是表明日本与欧美国家的矛盾无法调和,
2、故B项错误;日本报纸的看法与日本维护在华利益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与义和团运动性质并不相同,故D项错误。2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这说明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A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促进了各个阶层的觉醒【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得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实践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促进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主要涉及青年知识分子寻找新的救国方法和思潮,并未涉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教育的改进等问题,排除A、B两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青年知识分子而非各个阶层,排除D项。3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们感到“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嫌薄弱”,须要找一个共同奋斗的同盟军,于是一部分学生领袖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这一转变促进了()A工农武装割据的兴起B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C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D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答案】C【解析】材料“于是一部分学生领袖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体现的是知识分子同工人运动相结合,这促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4、,故C项正确。4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红船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A发动武装起义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C开展国共合作D领导工人运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可知该次会议是中共一大,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故D项正确。5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这些规定说明中国共产党()A未能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5、B认识到人民军队的重要性C坚持共产主义基本原则D照搬俄国的民主革命道路【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中共一大制定的最高革命纲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切实际,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故A项正确;B项是在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排除;C项反映的是材料现象,排除;D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6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指出:由于中国的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以适应国民革命的需要,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能够成为国民革命运动的大本营。这一决议案的发表()A表明我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B
6、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C加快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到来D奠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共三大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国共合作的基本事宜,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的到来,故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遵义会议的召开,排除A项;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排除B项;新三民主义奠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排除D项。71923年,有共产党员指出:“我们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媚外军阀、买办地主、劣绅土豪、贪官污吏。凡此种种犹如莠草,势在铲除。”为此,中国共产党()A组织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B制定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目标C积极推动建
7、立革命统一战线D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答案】C【解析】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当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排除A项;材料“我们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媚外军阀、买办地主、劣绅土豪、贪官污吏”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立场,为此,应该和其他革命政党和团体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故B项错误,C项正确;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排除D项。81925年12月,毛泽东指出:“我们为了革命得罪了一切敌人全世界帝国主义,全国大小军阀,各地买办阶级土豪劣绅等一切反动派。”这次革命()A实现了各革命阶级联合B以工农联盟为斗争形式C达到了革命的最终目标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进行【答案】A【解析
8、】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处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此次合作实现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四大革命阶级的空前联合,故A项符合题意;这次革命斗争形式是国共合作,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以失败告终,故C项错误;土地革命是在国民革命失败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故D项错误。9下图漫画描述了中国近代的一件大事。漫画中有“北伐、南征”字样,两个漫画人物身上的文字是“吴湖南、孙江苏”。该历史事件()A彻底结束清王朝腐朽统治B使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C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D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答案】D【解析】材料“吴湖南、孙江苏”指的是吴佩孚和孙传芳,“北伐”指的是国民革命
9、军的北伐,因此漫画描述的是国民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D项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项;北伐时期,袁世凯已经去世,排除B项;国民革命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结果,排除C项。10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正廷提出了“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的条约、协定与惯例的前提下,运用大胆而强烈的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的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的目的”的“革命外交”策略。这表明()A国民革命推动了群众爱国运动蓬勃发展B国民政府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有所增强C西方列强对华的外交政策已经发生质变D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一股民
10、族自决的潮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28年7月”“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的条约、协定与惯例的前提下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的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的目的”可知,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使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的中央政权,且南京国民政府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也试图通过外交谈判达到废除旧的不平等的条约,签订平等互惠的新约的目的,这些表明了国民政府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有所增强,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国民政府的外交行为,而不是群众爱国运动,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且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只是强调的国民政府的外交行为,未涉及其他国家,排除D项。111931
1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1936年底,中兴煤矿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子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此时,中兴煤矿公司的发展主要得益于()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B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兴起D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答案】B【解析】1936年底正值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当时国民政府鼓励发展民族企业,故B项正确;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故A项错误;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早已兴起,故C项错误;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属于外部环境,故D项错误。12南昌起义军南下失利后,朱德、陈毅率领余部在
12、江西南部农村进行三次整顿,建立了党支部,规定了部队的组织纪律和群众纪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军事训练。这些整顿()A推动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答案】A【解析】由材料“建立了党支部,规定了部队的组织纪律和群众纪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军事训练”可知,这些整顿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推动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故选A项。13中共中央某次会议决议指出:“工人阶级应时刻的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据此可知,当时()A工农武装割据
13、思想萌发B党内“左”倾思想基本消除C会议给党指明新的出路D工人运动从低谷走向高潮【答案】C【解析】中共中央强调革命的领导权和武装斗争,重视农村、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指的是国民革命失败后召开的八七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给党指明了新的出路,故C项正确;早在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民和农村革命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成果就说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始萌发,故A项错误;八七会议纠正的是党内右倾错误而非“左”倾思想,故B项错误;八七会议后工人运动并未从低谷走向高潮,故D项错误。14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
14、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这实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要走()A城市中心道路B坚持国共合作的道路C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坚持农村与城市相结合的道路【答案】C【解析】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选C项。15. “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行动。在连续冲破四道封锁线后,从8万6千人锐减为3万多人。这种严酷事实,迫使红军中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再也不能照原来的办法打下去了,必须下决心有一个根本的改变。”后来发生的“根本改变”是()A召开遵义会议,纠
15、正“左”倾错误B红军一往无前,克服艰难险阻C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壮大革命力量D抓住主要矛盾,建立统一战线【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指挥权,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从而挽救了党,抗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因此这个“根本改变”就是指遵义会议,故A项正确。16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在吴起镇召开会议,决定党和红军今后的战略任务是建立西北苏区,以领导全国革命。材料表明红军长征实现了()A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B民族革命任务的转变C革命发展区域的转移D革命领导核心的调整【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党中央作出了以陕北作为全国革命大本营的战略决策,这意味着红军通过长征
16、把革命发展的区域从南方转移到了北方,故C项正确;从1927年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直到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都是放在农村,排除A项;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的任务没有发生转变,故B项错误;革命领导核心从遵义会议后没有发生过变化,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中华民国国歌材料二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
17、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的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摘编自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材料三民国时期的外交官员,几乎都被愤怒的青年学生殴打过。五四运动时期,甚至发生火烧赵家楼的事件。鲁迅针对排日思潮说:“在这排日声中,我敢坚决地向中国青年进个忠告,就是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我们应该看现代兴国史,现代的新国的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孙
18、中山在捍卫“民国荣光”的过程中有何重大理论创新?(5分)(2)材料二中的作者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对此,你如何理解?(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鲁迅对外交官员被打的态度,他认为国人要做的是什么?对此你有何启示?(3分)【答案】(1)体现:倡导民主共和(三民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分)理论创新:提出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2分)(2)理解: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五四运动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正是由于辛
19、亥革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才激励着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新的救国出路。(6分)(3)态度:反对殴打外交官员,反对过激的排日情绪。(1分)观点:鲁迅认为国人要做的是研究和学习外国强大的办法。(1分)启示:要理性爱国。(1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社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1920年7、8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为正式建党做准备。在当年亲历者的记忆中,早期的上海党组织发挥了“临时中央”的
20、作用。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座城市从此成为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舞台。摘编自熊月之、高俊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时间党员人数1921年7月(中共一大)531922年6月(中共二大)1951923年6月(中共三大)4321925年1月(中共四大)9941927年4月(中共五大)5.7万1927年4月后1万1928年6月(中共六大)4万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和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有利条件。(4分)(2)材料二中“1927年4月后”党员人数锐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
21、对中国共产党有何教训?(6分)【答案】(1)有利条件:以新青年为阵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发挥重要作用。(4分)(2)原因: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出现右倾错误。(4分)教训:要掌握武装力量和革命的领导权。(2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口号是供口头呼喊的带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单句子。下表所示为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口号(部分)。领域口号国共关系“扩大左派”“反对右派”“国民党统一,反对分裂国民党者”妇女运动“解放妇女所受资本制度的压迫”“要求妇女劳动权、平等教育权、平等工
22、价权、女子参政权及一切妇女应得之权”农民运动“反对地主压迫”“耕者有其田”学生运动“反抗国际帝国主义”“反抗国内军阀”“反抗一切反动教育”“为一切被压迫民众和学生的利益而奋斗”五卅运动“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退外国军队”“收回租界”“经济绝交”“为死难同胞报仇”北伐战争“拥护反抗帝国主义的广州革命政府北伐”“人民、国民政府、国民军,联合起来消灭直奉卖国军阀”“为民众争自由而战”“反对英帝国主义援助吴佩孚攻击北伐军”“武力和民众结合”“城乡政权归人民”据刘扬雄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口号宣传研究整理提取材料中两条以上的口号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
23、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论题:中国共产党的口号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2分)阐述:在国民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根据所处的不同的客观形势,提出了一系列的宣传口号,如“扩大左派”“反对右派”“国民党统一,反对分裂国民党者”等口号,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巩固并扩大统一战线,处理好国共两党关系的意愿;“解放妇女所受资本制度的压迫”“反对地主压迫”“为一切被压迫民众和学生的利益而奋斗”等口号,推动了各地妇女运动、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的发展,使广大妇女、农民、学生及其他社会阶层投身各种形式的国民革命斗争中;“拥护反抗帝国主义的广州革命政府北伐”“反对英帝国主义援助吴佩孚攻击北伐军”等口号,宣传
24、了北伐的方针和意义,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8分)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时期提出的这些口号准确地把握和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主流民意的变动,推动了中国民众的意识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2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摘编自黄允升等红色档案: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材料二192
25、7年11月9日至10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件当然,最激烈的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会后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新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一系列要求组织暴动的指令,但都一一痛遭失败。摘编自叶永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材料三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鉴于当时党内
26、大多数同志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的错误尚未清醒认识,决议上写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摘编自郑广谨等中国红军长征记(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党内在探索革命道路上存在着何种分歧,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特点。(4分)(3)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和历史作用。(6分)【答案】(1)分歧: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还是走城市中心道路。(2分)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后,革命面临严重危机,而八七会议仍然坚持革命“城市中心论”
27、;缺乏革命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借鉴,照搬了苏联革命道路;党的主要领导人犯了“左”倾错误,对国情缺乏科学认识;共产国际错误的指示。(4分)(2)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迫使红军进行长征,由于“左”倾错误仍在党内居于统治地位,革命处于危急时刻。(2分)特点: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党内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2分)(3)特点: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不断吸取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在不断与右倾和“左”倾错误斗争中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3分)历史作用:使中国革命多次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了成熟,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妥善处理了党内的分歧,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