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8江苏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七课.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283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江苏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七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08江苏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七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08江苏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七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08江苏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七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08江苏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七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08江苏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七课.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08江苏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七课.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08江苏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七课.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08江苏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七课.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08江苏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七课.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08江苏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七课.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08江苏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七课.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08江苏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七课.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08江苏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七课.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案 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 编写: 陈艳萍 审核:王家祥教学要求: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解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知识梳理:知识结构: 地位 基本内容和要求个 按劳分配为主体 按劳分配为主体 必然性人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意义收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入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按生产要素分配分 效率与公平的含义配 效率与公平 收入分配政策对效率的影响收入分配的公平 兼顾效率与公平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正确认识处理效率与公平的

2、关系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要求知识联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联系与区别;公民的投资方式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所有制的性质与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的关系;国家的宏观调控与效率与公平的原则重点难点:1、 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4、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处理办法疑点点拨:四个区别(1)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和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劳分配。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2)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第一,存在的范围不同。前者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后者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第

3、二,性质不同。前者是社会主义性质分配,后者是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3)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 (4)公平与平均主义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而平均主义意味着要取消任何差别。典型题解题分析:例1(单项选择题)下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的是( )A.、投资股票的风险收入 B、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D、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按劳分配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

4、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A、D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A是按资本要素分配,D是按劳动要素分配,C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答案:B例2(单项选择题)兼顾公平是指( )A、社会要消除收入差距 B、实行平均主义,消除差别 C、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D、社会收入能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公平的理解,公平只是相对的公平,一要反对两极分化的倾向出现,二不是搞平均主义,也要注重效率。答案:C。例3、(2005 江苏卷 双项选择)下列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它只适用于非公有制 B、它是社会主义市场

5、经济的主要分配形式 C、它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D、它是凭借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解、分析能力,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只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分配形式应该是按劳分配,故排除A、B。答案:CD例4、(2006 江苏卷 双项选择)农民工是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的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障。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 ( )A、坚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 B、更加关注社会公平 C、坚持平均主义 D、为了效率关注公平解析 本题以热点“农民工”为材料,考查效率与公平这一知识点。学生

6、要知道什么是效率与公平,为什么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及应该如何体现。答案:AB例5 (辨析)按劳分配原则体现公平原则,其他分配方式体现效率原则。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效率与公平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分析按劳分配也体现效率,其他分配方式也体现公平。实际上按劳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都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原则,只是体现的程度、角度、方面和方式不同,解题时需要学生全面分析。答案:(1)按劳分配不仅体现了公平原则,也体现效率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就是效率的体现。(2)其他分配方式不仅体现了效率原则,也体现了公平原则。生产要素投入的机会均等、规则平等,就是公平原则的体现。(3)在社会主义市

7、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可以有效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又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经济活力。(4)因此,题中的观点具有片面性。例6 (论述题)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差距不断扩大。到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差距约为5:1。有研究表明,城乡居民收入过分扩大问题,与我国国内市场销售不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滞后等有密切的关系。结合上述材料回答:(1)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有什么意义?(2)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当怎样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问题。解析

8、 本题考查学生对公平的意义及如何实现公平的理解,本题需要学生在解题时既要结合书本知识,也要结合材料事实、时政知识进行多角度综合分析。答案(1)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扩大内需,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的公平,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2)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采取多种手段调节收入差距,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多予少取”,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贴近实际: 例1 王某一家五口人,月收入23000元。其中,王某之

9、父是国有企业工程师,月收入6000元;王某之母是外商独资企业的技术员,月收入4000元;王某本人是私营企业的小老板,月投资利润收入7000元;王某之妻是一外资企业的会计,月收入3000元,王某之妹开了一个小商店,月收入3000元。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现阶段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你能说出该家庭成员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获得的收入?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的分配制度及各种分配方式的理解运用能力,要求学生了解各种分配方式的区别,增强识别能力。答:(1)体现了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王某之父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王某之母和王某之妻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王某之妹

10、的收入属于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王某本人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例2 材料一:收入分配问题既是经济学家长期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政治家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2004年,世界银行公布的我国基尼系数为046,大大超过了警戒线。随着城乡之问、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开始出现失衡。材料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要“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1、注重社会公平”成为我们党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上重新思考的课题。材料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进一步强调“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请根据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效率和公平”并重? (2)从经济发展、收人分配、就业等方面谈谈,如何做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效率与公平原则的理解,本题需要学生在解题时既要结合书本知识,也要结合材料事实、时政知识进行多角度综合分析。答:(1)做到“效率和公平”并重,即是兼顾效率和公平。首先,

12、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次,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即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悬殊。再次,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和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2)从经济发展上看,国家要继续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从而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从收入分配上看,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人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13、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以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群众的利益,特别是保障低收人者的基本生活。从就业上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对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完善就业服务;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现充分就业,重点抓好困难群体、大中专毕业生、被征地农民和残疾人的就业工作;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最终原因是( )A、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C、社会

14、主义的根本任务 D、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2、(2004上海高考)据上海高新科技成果技术转化服务中心统计,全市1300家认定转化项目企业中,科技人员持股总量逾5亿元,人均近50万元。科技人员的技术入股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资本要素分配 D、按经营成果分配人民日报在为科技下乡进一言一文中指出,和在乡镇搞一些热热闹闹的摆桌咨询活动相比,带着自己的科技成果进村入户要艰苦得多。要让科技真正进村入户,就得把农民和科技人员“绑”在一起,使农民的利益和科技人员的利益统一起来。这种“捆绑”不是要“生拉硬扯”而是要建立一种符合市场原则的激励机制。据此回答34题。3、为建立这种机制

15、,就必须对科技人员( )A、实行按劳分配 B、实行按技术要素分配 C、实行按资本分配 D、实行按劳动力分配4、材料所说的“使农民的利益和科技人员的利益统起来”,从经济学上看就是( )A、按土地要素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 B、按劳分配与按技术要素分配的统一 C、按信息要素分配与按技术要素分配的统一 D、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统一5、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相同的劳动,但获得的劳动报酬却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别。这说明()A、按劳分配只是一个抽象的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B、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实现程度是与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C、按劳分配的实行只有经过一个漫长过程才能实现劳动者收入均等

16、地获取报酬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与企业的效益联系在一起的6、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A、29760元;17000元 B、49760元;20000元C、48800元;20000元 D、44260元;3000元7、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分别强调不同的侧面。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

17、与公平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因为( )A、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公平的对立面已经消失B、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C、我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都以提高企业和国民经济效率为首要目标D、兼顾社会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基础,提高效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政治保证8、上海某民办医院实行收入分配向名医倾斜,身怀“一技之长”的名医的年收入可达到10万一20万元,从而在该院形成了一个“高收入”的名医专家群体,医生之间的收入差距最大相差10倍。施行这种分配方式后,好医生出诊、动手术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总数仅占全院职工8的技术骨干的工作量就占了全院的70。材料最集中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下列哪

18、个道理( )A、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B、收入分配要讲究公平C、收人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 D、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是合法的收入9、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在我国收入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实质是 ( )A、发展生产力优先 B、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D、资源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加10、在我国收入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有利于( )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 以最少的经济投人取得最大的经济成果 A、 B、 C、 D、 二、双项选择题11、

19、下列各项对按劳分配理解正确的是( ) A、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B、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C、按劳分配的实质是按劳动的时间进行分配 D、按劳分配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范畴12、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A、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B、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中获得的收入 C、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入 D、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中获得的工资收入13、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的到保护。这里所说的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包括( )A、企业职工所获得奖金收入 B、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的混合收入

20、 C、企业经营者的财产收入和风险收入 D、银行存款、购买债券、投资股市获得的收入14、下列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认识中,正确的有( )A、它只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 B、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分配方式C、它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配方式D、它是凭借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15、我国科技部、教育部规定高新技术成果可按注册资本的35%入股。这说明( )A、允许和鼓励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B、我国在政策上鼓励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C、按经营成果分配是我国个人消费品分配的补充原则和方式 D、我国在分配制度上坚持兼顾公平,有利于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

21、性16、我国的个人收人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原因是( )A、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而且发展很不平衡 B、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非公有制为基础 C、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7、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努力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等重大方针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 ( )A、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发挥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B、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同步富裕C、鼓励知识

22、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D、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18、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各地都要合理调整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制定和推行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为了达到调整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的目的,就需要政府( )A、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B、取缔非法收入C、对高收入者征收高额税收,以此补偿低收入者 D、只要兼顾困难群众的利益三、简答题19、2005年4月,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的采访时指出,必须健全中央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他表示,与经营业绩考核相配套,今年要

23、在中央企业普遍实行负责人年薪制。下一步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与市场机制全面接轨的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在央企实行与经营业绩考核相配套的年薪制,体现了我国的什么分配原则?简述这样做的理由。20、在学习党和国家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精神时,高一()班甲、乙两位同学对:“公平”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甲同学认为: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要“兼顾公平”,因此,应消除收入差距,人人平均。乙同学认为:公平的分配不在于没有差距,只要采取有效措施,这个差距不引起两极分化,能给人们以激励,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就仍是公平的分配。你对两位同学的观点有什么看法?为什么?四、辨析题21、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

24、配,必然会带来贫富差距,导致两极分化、五、论述题22、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正确处理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十分重要。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必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中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1)运用经济生活回答,为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 (2)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解决我国社会公平问题的主要经济措施。六、综合探究23、材料一:我国近三年来城乡居民家庭生活和收入情况表表(一):我国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年度城市居民农村居民200337

25、.1%45.6%200437.7%47.2%200536.7%45.5%表(二):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度城市居民农村居民20038472元2622元20049422元2936元200510493元3255元注:联合国粮农组织恩格尔系数的划分标准:60%以上者为绝对贫困;50%-60%者为温饱;40%-50%者为小康;30%-40%者为较富裕;30%以下者为富裕。 材料二:据波士顿咨询的统计显示:中国富有群体持有的现金水平很高,大约占他们个人财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中国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即使在这些富有的群体内部,也有大约70%的财富掌握在资产超

26、过50万美元的家庭手中。地区收入差异更加明显,上海市的人均年收入是西部落后地区的10倍以上。社会财富分配的过大悬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材料三: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督等。请以“我国居民收入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为课题,开展研究性

27、学习。(1)你准备通过哪些渠道收集材料,开展此课题研究?(2)结合材料一、二,请指出收入差距拉大的具体表现及形成原因。(3)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并就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和比重,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巩固练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B 3、B 4、B 5、D 6、B 7、C 8、C 9、A 10、B二、双项选择题11、AB 12、BD 13、CD 14、CD 15、AB 16、AC 17、AC 18、AB三、简答题19、(1)央企的这一做法,体现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起来的分配原则。(2)把按劳分配

28、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对央企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实际上就是按其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收入分配。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央企负责人按年薪制所获得的收人,属于按管理要素分配取得的收人,体现了社会对企业经营者的管理劳动的尊重。(3)只有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0、(1)甲认为社会主义收入分配要兼顾公平是正确的。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而他认为公平就应消灭收入差距,人人

29、平均,则违背了效率优先的原则,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因而是错误的。(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既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又提倡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国家通过税收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控制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所以乙的观点是正确的。四、辨析题21、答:题中的观点是不科学的。(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2)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

30、参与分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但同时也会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一方面我们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另一面国家对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加以适当调节,有效地防止两级分化。 五、论述题22、(1)注重效率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只有注重效率,才能调动各类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防止平均主义,为实现社会公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注重公平是社会主义根本目

31、标的要求。只有注重公平,才能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实现共同富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调节过高收入、保障过低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立完善合理的税收制度,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六、综合探究23、(1)互联网查询;查阅相关报纸

32、、新闻、图书馆文献资料;社会调查,走访相关行业、跟相关人员和部门咨询;比较和讨论、小组合作等。(2)主要表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财富过于集中在一部分先富阶层,中低阶层收入低,且比重大;地区差异大。形成原因:分配制度的变化,允许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收入分配的体制;国家参与的再分配手段不完善;地域差别、非法收入造成的差距。(3)原因: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目标的实现。(两点即可)建议:(最根本;制度;国家或政府责任。)缓解收入差距过大,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完善我国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同时要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的力度,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公共财政对公用事业的支持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