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对小说文本基本特征和标题、主旨意蕴的考查,是近两年的热点。如“历史与现实”交织手法的分析,“科学”“幻想”的关系如何理解,如何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解读文本,都属于对小说文本基本特征的深度分析。对小说主旨意蕴的考查,往往通过把握小说的标题和主旨情感来体现。一、“3注意”解读小说的文本基本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人物、情节一般是虚构的,它不受时空限制,为了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作者往往借助多种艺术手段。分析命题角度题干示例审题定向(1)(2019全国卷)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理水(节选)(
2、2)(2018全国卷)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赵一曼女士)(3)(2018全国卷)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微纪元(节选)题干中往往有“简析”“谈谈”等作答动词和“基本特征”“叙述方式”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熟知类题通法鉴赏小说文本基本特征“3注意”1要注意以鉴赏表达技巧为基础在包括小说情节、人物、构思、手法、环境、主题风格、背景、读者在内的艺术领域内选择合适的角度作为探究点,不可遗漏,也不可强加。2要注意以分析艺术效果为中心明确手法技巧与环境、情节、人物形象、主题之间的关系,探究时,把手法技巧与“效果”结合起来,但不可架空
3、分析。3要紧扣文本有理有据分析探究题的解答应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点:试题虽然是开放性的,但始终离不开文本。从文本入手,从文本中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作分析论述。常见小说“文本特征”1虚(想象、梦境、回忆)与实(现实)交织穿插突破时空界限,丰富情节内容;呈现不同时期的人物,使人物更加具体;避免平铺直叙,结构更加灵活。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注重直观,浪漫主义注重想象;现象主义注重如实,浪漫主义注重夸张;现实主义注重实际,浪漫主义注重理想;现实主义注重现在,浪漫主义注重未来。3历史小说中的“历史”和“虚构”“历史”指大的历史事实、主要矛盾、人物命运都必须符合历史,不能对历史人物的命运进行臆造和歪
4、曲。“虚构”指适当的艺术夸张和必要的矛盾集中,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并对人物进行符合本身和时代背景的艺术加工。合理安排“历史”和“虚构”,可以艺术地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读者从中了解历史并受到启示。4穿插新闻报道、地方志、访谈添加这些内容,可以补充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和真实、人物形象更加丰满。5传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不寻常的故事,小说可以通过强烈的反差,详写其行为(叙述过程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6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现象挖掘深刻的社会内涵即以小见大,强调琐碎与深刻的鲜明对比,一般要充分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去思考。7突出群体、淡化个体塑造群像,渲染出一种普遍存
5、在的和谐温馨的环境氛围;这种写法使小说在叙述语言上有散文化倾向,带有一种恬淡闲远的韵味。8对话体小说小说以对话为主体,使情节更加紧凑;大量的语言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思想感情的变化;通过对话,小说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人物的论调隐含了作者的意图,易引发读者的思考。规范答题思路典例1(2019全国卷)阅读理水(节选)(阅读文本见“读文示范”),完成后面的题目。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尝试解答解题思维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题干明确要求考查文本基本特征,切入角度是“故事”与“新编”两个方向。解答这
6、类题,首先要找准文中依据。第二步:抓角度,细分析角度分析内容上在理水中,作者一方面依据史有所载的神话传说,塑造了上古时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形象,“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同时又大胆突破传统历史小说的形式规范,组成了一个古今杂糅的怪诞世界。手法上作者有意将现代生活和事物植入到古代的时空环境中,采用“新编”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使时间错综交叉,呈现出非古非今、亦古亦今的特征,使文本呈现出一种穿越感。语言上在讲历史故事的同时糅进了诸如“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新词,使小说呈现出反讽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具有深
7、刻的思想性。第三步:依要求,组答案题目要求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因此,可以把小说在内容、手法、语言上的表现整合成两点:“故事”指内容上的特点,“新编”指手法和语言上的特点。组织答案答案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
8、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她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失重中的铅笔飘在空中。我问她想去哪里。“那就去我们起航前去过的地方吧!”她说。这里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她沉默了,但几秒钟后,她突然惊叫:
9、“呀,花儿,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是没有的!”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能闻闻它吗?”她问。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屏幕中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
10、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夜里我刚睡着,她就通过眼睛叫醒了我:“请带我出去好吗?我们去看月亮,月亮该升起来了!”我在睡意蒙眬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对着夜空说:“你在太空中不也一样能看到月亮?喂,告诉我你的飞船的大概方位,说不定我还能看到呢。”她没有回答我的话,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她说:“这是德彪西的月光。”第二天清晨,阴云布满了天空,我从眼睛中听到了她轻轻的叹息声。“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听,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又回到了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以上的经历很快就淡忘了。但在我
11、的意识深处,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虽然是无意识的,当一天的劳累结束后,我已能感觉到晚风吹到脸上时那淡淡的诗意,鸟儿的鸣叫已能引起我的注意世界在我的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点点的嫩绿在其中出现,并在增多。有一天,上班时我走进航天中心高大的门厅,一幅见过无数次的巨大壁画把我吸引住了,壁画上是从太空中拍摄的蔚蓝色的地球。那支飘浮的铅笔又在我的眼前出现了,同壁画叠印在一起,我又听到了她的声音:“我怕封闭”一道闪电在我的脑海里出现。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我发疯似的跑上楼去找主任,“是为了小姑娘来的吧。”主任说。“她到底在哪儿?!”我
12、大声问。“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一切都明白了,我无力地跌坐在地毯上。“落日工程”是潜入地球深处的一系列的探险航行,“落日工程”的前五艘飞船都成功地完成了地层航行,安全返回地面。但“落日六号”飞船发生事故,误入了地核区域,就如同登月飞船偏离月球迷失于外太空,获救的希望是丝毫不存在的。在“落日六号”上,航行组上的其他两名航员因事故相继去世,只剩下她一个人。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6 3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
13、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我听到了她同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这时来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今后,我会按照整个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在以后的岁月中,地球常常在我脑海中就变得透明了,在我下面6 000多公里深处,我看到了停泊在地心的“落日六号”地航飞船,感受到了从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听到了她吟唱的月光。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
14、离她都不会再远了。(有删改)科幻作家童恩正在谈谈我对科学文艺的认识中阐明科学文艺的写作目的时谈到科学幻想只是手段,“它是作为塑造人物性格和展开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充当背景使用的”,请指出本文与童恩正“手段”“背景”说的契合之处并作简析。解析此题考查对科幻小说的表现手法与文本基本特征的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白“科学幻想”是塑造人物的“手段”,是“背景”,而小说的真正目的是塑造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人公面对绝境时从容、坚韧、顽强的品质。答案(示例一)“传感眼镜能发射视觉嗅觉味觉信号”是科学幻想背景,通过传感眼镜,小姑娘表现出对花、草等事物的喜爱,读者可以从中感知到一个热爱生活的小姑娘形象,通过传感眼镜,
15、小姑娘表现出的“沉默”和“叹息”,又为下文揭示小姑娘的身份埋下了伏笔。(示例二)“人类已经能潜入地球深处探险”“落日六号飞船发生事故,误入地核区域”是科学幻想背景,小姑娘是“落日六号”飞船领航员的身份与“有一支失重中的铅笔飘在空中”等多处伏笔形成呼应,情节设置严谨,具有震撼力,小姑娘在飞船发生事故后、面对绝境时体现出的坚强勇敢的品质、敬业奉献的精神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一个拥有着崇高精神世界的小姑娘形象跃然纸上。二、“3步骤”探究小说标题意蕴常见的标题类题目有2种:一是理解标题意蕴型,二是分析标题作用型。无论哪一种,均需关注2个方面:一要关注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要关注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
16、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对于理解标题意蕴,特别要关注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或比喻义等)。分析命题角度题干示例审题定向(1)(2019浙江卷)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呼兰河传(节选)(2)(2019江苏卷)小说刻画了两个人物,作者以“表妹”为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表妹)(3)(2016全国卷)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战争)(1)题干中一般有“题目”“标题”“为题”,“好处”“意蕴”“寓意”等字样。(2)题干中有“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观点、理由)”等要求。熟知
17、类题通法标题意蕴探究“3步骤”规范答题思路典例2(2019浙江卷)阅读呼兰河传(节选)(阅读文本见“第2讲典例2”),完成后面的题目。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6分)尝试解答解题思维第一步:分析标题的表层含义“磨房里外”是故事发生的空间地点,对故事情节的展开具有重要作用;“冯歪嘴子”是本文的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都离不开这一形象。第二步:分析标题的深层含义“磨房里外”中的“外”是纯净的美好世界,“里”则与艰难的现实世界相连;“冯歪嘴子”形象的塑造体现出作者关注弱势群体的悲悯情怀。组织答案答案选“磨房里外”。理由:交代故事发生的空间。小说
18、通过“磨房里外”来架构故事情节。富有意蕴:磨房外的后园是个童话般的美好世界,磨房内则是艰难的现实世界,但“我”与冯歪嘴子能够友好相处。选“冯歪嘴子”。理由:他是本文的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冯歪嘴子这一形象牵出小说其他人物,串联故事情节。关涉小说主旨:寄托了对善良又寂寞的底层劳动者的亲近和同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把你的脚捆起来苏童一鸣几乎走遍了中国。他的青春时光就像无数箭头标向这里、那里,他要到这里去,他又要到那里去。一鸣的父亲是这么批评儿子的:中国那么大,你每个地方都要去吗?在家里呆着你就会死吗?就会死吗?我没说呆在家里就会死,我不过是想去看看洞庭湖。一鸣说,
19、你发那么大火干什么?我已经在家呆了二十多天了,我没去过洞庭湖,我一定要去一次洞庭湖。一鸣很少去正视父亲的脸和眼睛,他认为这是一种减少冲突和口角的好办法。一鸣也很少想起父亲,但是在开往邵阳的火车上一鸣做了一个梦,他在梦中感到了某种危险,他看见父亲在身后摸索着什么,摸出了一条绳子,他听见了父亲的声音:我要把你的脚捆起来,把你的脚捆起来,捆起来。一鸣的双脚乱踢乱蹬了一番。后来一鸣和美丽的修兰恋爱了。一鸣记得他第一次向父亲出示修兰的照片时,父亲的眼光近乎审视一个危险的罪犯。我们就要结婚了,一鸣说。结婚?刚刚认识就要结婚?父亲怔了一会儿,突然有点忸怩起来,结婚当然好,不过我还没有准备,什么准备都没有呢。
20、不用你准备,我们当然是旅行结婚。一鸣说,是我结婚,要你准备干什么?我猜到你们会旅行结婚。父亲皱起了眉头,他的双手不安地揉着膝盖,而他的目光也沉下去,凝视儿子的腿,儿子的脚,父亲的手轻轻拍着膝头,我是说你们旅行回来,结婚,总得办一办,总不能弄得偷偷摸摸的吧?我和修兰都不喜欢这一套。一鸣挥了挥手说,修兰家在厦门,就在海滨,我喜欢那地方,也许结了婚就住那儿了。一鸣记得父亲就是这时候开始沉默的,父亲盯着他的脚,一鸣觉得他的双脚脚背似乎被乱针刺着,他就来回挪移着他的脚。他听见父亲的呼吸声很急促,父亲的手伸到桌上摸索着什么,一鸣冲过去抓过小药瓶,把高血压药片塞进父亲的嘴里,但父亲把药片又吐出来了,与此同时
21、他的手继续在桌上摸索着,一鸣听清了父亲的嘟囔声,他在说,绳子,绳子,绳子呢?绳子?一鸣突然想起了他在去洞庭湖的旅途上做的那个梦,他说,你真的想找绳子?你真的想把我的脚捆起来?父亲的神情恍然若梦,他慢慢地开始安静下来,不,谁说我要绳子?父亲终于摇了摇头,我的血压太高了,我老了,谁捆谁还不知道呢。新婚旅行的目的地是一鸣以前想去而未去的西双版纳森林。就在他们离开厦门登上火车的时候,一封加急电报送到了修兰的家中,内容恰恰是所有人最害怕的那种:父病危,速归。修兰的母亲拿着电报冲进站台时,火车已经远去,她只好返身来到邮局给一鸣家里回了份电报,言简意赅:一鸣已在途中。一鸣不知道父亲的事情,也不知道父亲在脑溢
22、血的情况下又转危为安了。一个月后一鸣回到家中,看见家里的每扇门窗都贴着双喜剪纸,所有的墙壁都粉刷过了,所有的旧家具都油漆过了,而新家具都在一鸣的房间里摆放得有条不紊。一鸣的两个妹妹都在家里忙碌着,她们用谴责的眼神扫视着一鸣和他的行囊,一鸣觉得家里的气氛有点异样,他推开父亲的房门,看见父亲坐在床上,父亲枯瘦的脸上有一种灿烂的微笑一掠而过。你还是回来了,父亲说,你还知道有个家。你又病了吗?一鸣走近父亲的床边。什么叫又病了?好像我老在给你添麻烦?父亲表情又归于漠然,他说,天有不测风云,可我这里什么都安排好的,不会给你添麻烦。一鸣后来从妹妹手里接过了那封电报。一鸣已在途中。他念出了声音。一鸣念那封电报
23、时觉得那六个字像六颗钉子钉在心上。一鸣的妹妹说,你把电报撕了吧,别让父亲看见它,他一看见它就伤心。我把它收起来。一鸣说着小心地折叠好那份电报,把它塞进了衬衣口袋,然后他站在父亲的房门口沉默了很久。后来,一鸣成了他父亲的好儿子。一天,一鸣看见父亲的脚后跟在地上磨蹭着,他听见父亲说,鞋底下沾着什么东西?一鸣蹲下来看父亲的鞋底,果然沾着东西,是一张皱巴巴的纸。是什么纸?上面写着什么字?父亲说着把膝盖慢慢抬高,右手慢慢地伸向鞋底。父亲戴上了老花眼镜凑近了那张纸,是份电报,父亲说,我想起来了,是那份电报,说你已经走了,走了。一鸣已在途中。一鸣也已经看清了那份电报,他觉得奇怪的是它早被藏起来了,什么时候掉
24、到了地上?但一鸣来不及细想了,他看见父亲的手指突然松开了那份电报纸,父亲的身体突然歪倒在他的臂弯里。一鸣的父亲最后死在一鸣的怀抱里。一鸣梦见父亲的亡灵,父亲的亡灵年轻而健壮,他抓着一根绳子朝一鸣走过来,他说,别害怕,儿子,现在我要把你的脚捆起来。(节选自苏童蝴蝶与棋,有删改)文章以“把你的脚捆起来”为题并在文中多次提及,请探究其丰富意蕴。答案一语双关。父亲想用绳子捆住喜欢远行的儿子;父亲因爱而想束缚儿子;表现了一鸣对父亲这种束缚的抵触和反抗;揭示了父辈渴望掌控年轻人与年轻一代渴望自由之间的矛盾;启示人们:两代人之间要相互理解,彼此尊重。三、“5抓法”挖掘小说主旨意蕴主旨意蕴类探究是一种基于文本
25、内容的探究,探究的内容多是小说的主旨及小说所表现的丰富意蕴或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它既可以要求直接探究主旨,还可以要求挖掘主旨的丰富性或深刻性。分析命题角度题干示例审题定向(1)(2018江苏卷)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小哥儿俩)(2)(2016全国卷)“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锄)(3)(2016江苏卷)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会明)题干中往往有“主旨”“主题”“创作意图”“情感态度”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和“分析”“探究”“评价”等作答动词。熟知类题通法落实
26、“5抓”,探究小说主旨1抓标题有的小说标题除了表层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等,往往隐含着小说的主旨。2抓情节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抓住矛盾冲突就可挖掘小说揭示的主旨。3抓人物形象小说中“主题性人物”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旨。把握其典型性格及其生成的历史,即可窥见作品的主旨。4抓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往往能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旨,有时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可以从中揣摩主旨。5抓作者的思想倾向抓住文本里不同的人、事、物,分别探究作者对他们(或它们)的情感态度;抓住小说中流露作者思想倾向的关键性词语或语句来把握。规范答题思路典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
27、,完成后面的题目。房东庐隐当我们坐着山兜,停在一座山坡上时,兜夫“哎哟”的舒了一口气,意思是说“这可到了”。那里有一所三楼三底的中国式洋房。在这所房子的对面,峙立着无数的山峦,当晨曦窥云的时候,我们睡在床上,可以看见万道霞光,从山背后冉冉而升,跟着雾散云开,露出艳丽的阳光,再加着晨气清凉,稍带冷意的微风,吹着我们不曾掠梳的散发,真有些感觉到环境的松软。这种幽丽的地方,我们城市里熏惯了煤烟气的人住着,真是有些自惭形秽,虽然我们的外表强于他们乡下人,但是他们乡下人至少要比我们离大自然近得多,他们的心要比我们干净得多。就是我那老房东,虽然她的样子特别的朴质,然而她却比我们这些好像知道什么似的人,更知
28、道些自然的趣味。她已经五十八岁了,她的老伴儿比她小一岁,可是他俩所做的工作,真不像年纪这么大的人做的。他们的儿媳妇一天到晚不在家,早上五点钟就到田地里去做工,到黄昏的时候,她有时肩上挑着几十斤重的柴就来家了。在他们的家里,从不预备什么钟,他们每一个人的手上也永没有戴什么手表,然而他们看见日头正照在头顶上便知道午时到了,除非是阴雨的天气,他们有时见了我们,或者要问一声:师姑,现在十二点了罢!据他们的习惯,对于做工时间的长短也总有个准儿。住在城市里的人每天都能在五点钟左右起来,恐怕是绝无仅有,然而在这岭里的人,确没有一个人能睡到八点钟起来。说也奇怪,我也喜欢上了早起,朝旭未出将出的天空和阳光未普照
29、的山景,实在别有一种情趣。到了晚上,大家同坐在院子里讲家常,我们从楼上的栏杆望下去,老女房东便笑嘻嘻地说:“师姑!晚上如果怕热,就把门开着睡。”我说:“那怪怕的,倘若来个贼呢?这院子又只是一片石头叠就的短墙,又没个门!”“呵哟师姑!真真的不碍事,我们这里从来没有过贼,我们往常洗了衣服,晒在院子里,有时被风吹了掉在院子外头,也从没有人给拾走。”我听了那女房东的话,不由得称赞道:“到底是你们村庄里的人朴厚,要是在城里头,这么空落落的院子,谁敢安心睡一夜呢!”我们的女房东,天天闲了就和我们说闲话儿。他们家里有上百亩的田,据说好年成一年仅粮食就有几百块钱的裕余。另外还有一块大菜园,还有白薯地五六亩,猪
30、牛羊鸡和鸭子,一样不缺。并且那一所房除了自己住,夏天租给来这里避暑的人,也可租上一百余元。老母鸡一天一个蛋,老母牛一天四五瓶牛奶,倒是纯粹的好汁子,一点不掺水的,我们天天向她买一瓶。他们吃用全都是自己家里出的,每年只有进款加进款,却不曾消耗一文半个,可说是“外干中强”。我们却是“外强中干”,只要学校里两月不发薪水,简直就要上当铺。有一天夜里,月色布满了整个的山,青葱的树和山,更衬上这淡淡银光,使我恍疑置身碧玉世界,我们的房东约我们到房后的山坡上去玩,她告诉我们从那里可以看见福州。我们越过了许多壁立的巉岩,一带的松树被风吹得松涛澎湃。东望星火点点,水光泻玉,那便是福州了。那福州的城子,非常狭小,
31、民屋垒集,烟迷雾漫,与我们所处的海中的山巅,真有些炎凉异趣。日子飞快地悄悄地跑了,眼看着就要离开这地方了,又要到那充满尘气的福州城市去了。那一天早起,老房东用大碗满满盛了一碗糟菜,送到我的房间,笑容可掬地说:“师姑!你也尝尝我们乡下的东西,这是我自己亲手做的,这几天才全晒干了,师姑你带到城里去,管比市上卖的味道要好,随便炒吃炖肉吃,都极下饭的。”我接着说道:“怎好生受,又让你花钱。”那老房东忙笑道:“师姑!真不要这么说,我们乡下人有的是这种菜根子,哪像你们城市的人样样都须花钱去买呢!”我不觉叹道:“你们满地的粮食,满院的鸡鸭和满圈子的牛羊猪,是要什么有什么这怎不叫人佩服!再说你们一年到头,各人
32、做各人爱做的事,舒舒齐齐地过着日子,地方的风景又好,空气又清,为什么人不羡慕?!”那老房东听了这话,点头笑道:“可是的呢!我们在乡下宽敞清静惯了,倒不觉得什么去年福州来了一班耍马戏的,我儿子叫我去见识见识,我一清早起来带着我大孙子下了岭,八点钟就到福州,我儿子说离马戏开演的时间还早咧,我们就先到城里各大街去逛,那人真多,房子也密密层层,弄得我手忙脚乱师姑!你就多住些日子下去吧!”我笑道:“我自然是愿意多住几天,只是我们学校快开学了,我因为职务的关系,不能不早下去”我们的房东听了这话,只点了一点头道:“那么师姑明年放暑假早些来,再住在我们这里,大家混得怪熟的,热剌剌地说走,真有点怪舍不得的呢!”
33、可是过了两天,我依然只得热剌剌地走了,不过老女房东的印象却深刻在我的心幕上;还有她的家庭,她的小鸡和才生下来的小猪儿(有删改)小说的结尾一段言有尽而意无穷,包含着“我”的复杂情感,请联系全文,探究小说结尾一段的意蕴。(6分)尝试解答解题思维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探究小说结尾一段的意蕴”,是对主旨意蕴进行探究,看似只就“小说结尾”命题,实则要求“联系全文”,要有整体阅读意识。第二步:抓角度,细分析思考角度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标题角度小说标题为“房东”,最后一段写老女房东、她的家庭以及她的小鸡和小猪儿等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表达出对热情而诚恳的老女房东的喜爱,以及对乡下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物角度老
34、女房东和她的小鸡、小猪儿代表的是一种回归自然、质朴富足、充满生机的生活方式,而“我”回归的却是忙乱拥挤的城市生活,暗含着作者对城市忙乱拥挤生活的厌倦。作者思想倾向角度“我”在此实际表达的是对乡下生活的不舍与不得不离开的无奈,对老女房东的喜爱,对农村生活的留恋和向往,对城市生活的厌倦等。第三步:依要求,组答案组织答案答案对乡下生活的不舍与离开的无奈;对热情而诚恳的老女房东的喜爱;对乡下自然质朴、富足而充满生机的生活的留恋;暗含了对城市忙乱拥挤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乡下美好生活的向往。阅读房东(阅读文本见“典例3”),完成后面的题目。(原创)在“房东”的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探究分析。答案岭中的生活寄寓着作者的人生理想,在“房东”的身上也有着作者要追求的美好理想;“房东”的质朴恰好与自然环境之美完全统一,成为作者的一种理想寄托;作者意欲过清闲而又绝俗的生活,这样的“房东”,恰能让她体味到“人间第一幸福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