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节 物体运动的速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 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3、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坐标图上讨论物体的运动,领略分析研究自然规律时的作用。2、在讨论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的过程中,初步领会数学与物理相结合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从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与物理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区别教学难点 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质点的各式各样的运动,快慢程度不一样,那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呢?二、新课教学1、速度提问:运动会上,比较哪位运动员跑的快,用
2、什么方法?学生:同样长短的位移,看谁用的时间少。提问:如果运动的时间相等,又如何比较快慢呢?学生:那比较谁通过的位移大。老师:那运动物体所走的位移,所用的时间都不一样,又如何比较其快慢呢?学生: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来比较,就找到了比较的统一标准。老师:对,这就是用来表示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在初中时同学们就接触过这个概念,那同学回忆一下,比较一下有哪些地方有了侧重,有所加深。 板书:速度是表示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用vs/t表示。 由速度的定义式中可看出,v的单位由位移和时间共同决定,国际单位制中是m每,符号为m/s或ms1,常用单位还有km/h、cm/s等,
3、而且速度是既具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 板书: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2、平均速度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是相等的,那vs/t是恒定的。那么如果是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那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就用在某段位移的平均快慢即平均速度来表示。 例:100m运动员,10s时间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 学生:每秒平均跑10m。 老师:对,这就是运动员完成这100m的平均快慢速度。说明:对于100m运动员,谁也说不定他在哪1跑了10m,有的1钟跑10m多,有的1钟跑不到10m,但它等效于运动员自始至终用10m/s的速度匀速跑完全程
4、。所以就用这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但这个=10m/s只代表这100m内(或10内)的平均速度,而不代表他前50m的平均速度,也不表示后50m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 板书:由公式vs/t可求出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或是位移S)内的平均速度 例:一辆自行车在第一个5内的位移为10m,第二个5内的位移为15m,第三个5内的位移为12m,请分别求出它在每个5内的平均速度以及这15内的平均速度。学生计算得出:由此更应该知道平均速度应指明是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瞬时速度 如果要精确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应怎样描述呢?那就必须知道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程度,这就是瞬时
5、速度。 板书:瞬时速度:运动的物体在(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比如:骑摩托车时或驾驶汽车时的速度表显示,若认为以某一速度开始做匀速运动,也就是它前一段到达此时的瞬时速度。 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即物体在这一位置的运动方向,所以瞬时速度是矢量。通常我们只强调其大小,把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为速率,是标量。 4、巩固训练:(出示投影片) 一物体从甲地到乙地,总位移为2s,前一s内平均速度为v1,第二s内平均开速度为v2,求这个物体在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师生共评:有的同学答案为这是错误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要严格按照平均速度的定义来求,用这段总位移与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也就只表示这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三、小结 1、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平均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3、瞬时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4、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拓展:本节课后有阅读材料,怎样理解瞬时速度,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请看一下,这里运用了数学的“极限”思想,有助于你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四、作业 P13练习三1、2、3、4、5五、板书设计(见右虚线框)标量 速率:只表示速度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