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武清区城关中学2019高三上学期化学月考一1. 引起下列环境污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 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B. 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C. SO2、N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 CO2和氟氯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答案】C【解析】SO2和NO2能导致酸雨的形成,但CO2不能导致酸雨的形成,故C错。2.关于Na元素和F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半径Na+F- B. 原子半径NaFC. 原子的电子层数NaF【答案】A【解析】【详解】A钠离子和氟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离子半径NaF
2、,A正确;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就越大,Na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F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所以原子半径NaF,B错误;CNa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F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原子的电子层数NaF,C错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Na原子只有1个,F原子最外层有7个,所以最外层电子数NaF,D错误。答案选A。3.苹果汁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A. 氧化性 B. 碱性 C. 还原性 D. 酸性【答案】C【解析】【分析】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可知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而加入维生素C,
3、能使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详解】在空气中,氧气能够把+2价铁氧化成+3价;而加入维生素C则能防止这种氧化,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三价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应用,明确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来理解氧化反应的有关概念。4.下列反应中,水只作氧化剂的是氟气通入水中 水蒸气经过灼热的焦炭 钠块投入水中 电解水 三氧化硫溶于水中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D. 只有【答案】C【解析】【分析】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水只作氧化剂,说明该反应中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据此分析解答。【详解】氟气通入
4、水中:2F2+2H2O=4HF+O2,该反应水中O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所以水作还原剂;水蒸气经过灼热的焦炭生成CO和氢气,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是氧化剂。碳元素化合价升高,碳是还原剂;钠块投入水中:2Na+2H2O=2NaOH+2H2,该反应水中H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水是氧化剂;电解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三氧化硫溶于水中:SO3+H2O=H2SO4,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明确基本概念内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
5、大。5.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下列物质:FeCl3 Fe2O3 Cu(NO3)2 KNO3,铜粉溶解的是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或或 D. 上述物质中任意一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铜的化学性质判断,如:铜不能与弱氧化性酸反应,但可以和强氧化性酸反应,能与具有氧化性的FeCl3溶液、酸性条件下的硝酸盐等反应。【详解】铜能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所以铜能在氯化铁溶液中溶解,正确; 因Fe2O3能与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硫酸铁能与铜粉反应:Fe2(SO4)3+Cu=2FeSO4+CuSO4,所以铜粉溶解,正确;
6、向稀硫酸反应加入硝酸铜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所以相当于溶液中含有硝酸,硝酸能和铜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所以加入硝酸铜后能溶解铜,正确;依据的分析可知,加入硝酸钾,相当于加入硝酸根,也与硫酸中的氢离子构成硝酸致使铜溶解,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铜的化学性质,对于铜和硝酸的反应要特别注意,可以直接加硝酸也可以分步产生:先加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后加硝酸盐,铜一样能被溶解,注意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相当于是稀硝酸。6.某无色溶液能与镁粉作用产生氢气,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 K+、Ba2+、AlO2、CO32 B. A
7、l3+、Fe3+、HCO3、SO32C. Ca2+、H+、Cl、NO3 D. H+、Na+、Cl、SO42【答案】D【解析】【分析】无色溶液能与镁粉作用产生氢气,说明该溶液显酸性,结合离子的性质、发生的化学反应解答。【详解】无色溶液能与镁粉作用产生氢气,说明该溶液显酸性,则A. 在酸性溶液中AlO2、CO32均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 Fe3+在溶液中不是无色的,不能大量共存,且在酸性溶液中HCO3、SO32均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 H+、NO3与镁反应不能生成氢气,C错误;D. H+、Na+、Cl、SO42在酸性溶液中不反应,且均是无色的,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答案选D。7.二氧化碳通
8、入下列溶液中,不可能析出沉淀或晶体的是A. 氯化钙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饱和碳酸钠溶液 D. 硅酸钠溶液【答案】A【解析】【分析】二氧化碳通入下列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说明二氧化碳不和该物质反应或生成可溶性物质,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碳酸的酸性小于盐酸,所以二氧化碳和氯化钙溶液不反应,则不可能产生沉淀,A正确;B少量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过量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为Ca(OH)2+2CO2=Ca(HCO3)2,所以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可能不产生沉淀,也可能产生沉淀,B错误;C二氧化碳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为CO2+H2O+Na2C
9、O3=2NaHCO3,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C错误;D硅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为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所以有沉淀生成,D错误;答案选A。8.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Cl-、Fe3+、SO32-,向该溶液中加溴水,溶液无色。由此可知原溶液中A. 肯定不含I- B. 肯定不含Cl- C. 肯定含Fe3+ D. 肯定不含有SO32-【答案】A【解析】【详解】溴水呈橙黄色,具有氧化性,能和还原性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I、SO32离子具有还原性,溴能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溴离子,碘单质在水中颜色不是无色的,而该溶液反应后为无色,说明一定不
10、含碘离子,则与溴单质作用的一定为亚硫酸根离子。又因为铁离子能氧化亚硫酸根离子,二者不能大量共存,因此一定不存在铁离子,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氯离子。答案选A。9.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KOH Na2SO4 AlCl3 NaHCO3 Ba(OH)2 H2SO4HCl NaAlO2 NaHSO4 Ca(OH)2 Na2CO3 BaCl2A. B. C. D. 【答案】A【解析】不用其他试剂的鉴别通常用互滴的方法。中Na2SO4不与其他物质反应,首先可以鉴别出来,KOH、AlCl3相互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也不同,可以不加试剂就可以鉴别;将三种物质相互滴加,当一种物质加入到另两种中均有
11、白色沉淀的是Ba(OH)2,然后再把另外两种试剂分别滴加在白色沉淀上,有气泡产生的试剂是H2SO4,可以鉴别;HCl、NaHSO4两者都显强酸性,与NaAlO2溶液反应的现象相同:产生白色沉淀,随着酸的增多,沉淀会逐渐溶解,不能鉴别;Ca(OH)2、BaCl2与Na2CO3产生白色沉淀,不能鉴别,答案选A。考点:元素及化合物知识10.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A. 3.0mol B. 1.5mol C. 1.0mol D. 0.75mo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利用电子守恒作答。当2molCr3
12、+被氧化生成1mol Cr2O时,失去的电子为6mol,而1molPbO2被还原只能得到2mol电子,因此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3mol,选A。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11.由于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可能呈现金属性。下列事实能够说明这个结论的A. 已经制得了IBr、ICl等卤素互化物B. 已经制得了I2O5等碘的氧化物C. 已经制得了I(NO3)3、I(CIO4)3H2O等含I3+离子的化合物D. 碘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形成I3-离子。【答案】C【解析】【分析】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可能呈现金属性,说明它可以失电子形成阳离子,类似金属失电子形成金属阳离子,据此判断。【详
13、解】AIBr、ICl是共价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都不存在单个碘原子的阳离子,所以不能根据这些事实证明碘元素呈现金属性,A错误; BI2O5等碘的氧化物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单个碘原子的阳离子,所以不能根据这些事实证明碘元素呈现金属性,B错误;CI(NO3)3、I(CIO4)3H2O等化合物中碘呈正价,含I3+离子,体现了金属性,C正确;D碘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形成I3离子,但不存在单个碘原子的阳离子,D错误。答案选C。12.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是A. 向稀硝酸中加入铁粉B. 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的NaAlO2溶液C. 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D. 向MgSO4、H2SO4的
14、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 2溶液【答案】D【解析】A铁粉的量不一定,铁粉与稀硝酸反应可生成Fe2+或Fe3+,可能为二者的混合物,故A错误;B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的NaAlO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铝溶液,溶质有两种,故B错误;C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生成NaHCO3或Na2CO3,可能为二者的混合物,故C错误;D向MgSO4、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生成Mg(OH)2和BaSO4,溶质只有Ba(OH)2,故D正确;故答案为D。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刚落下的酸雨随时间酸性逐渐增强是由于雨水所含成分被不断氧化的原因B. 卤素元素从上到下,由于
15、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氢卤酸的酸性依次减弱C. 因为氧化性:HClO稀H2SO4,所以非金属性:ClSD. 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的电子比铝原子少,故钠的金属性在理论上应弱于铝的金属性【答案】A【解析】【详解】A、以硫酸型酸雨为例,H2SO3与空气中的O2作用转化为H2SO4,使雨水的酸性增强,A正确;B、非金属性强弱与氢化物的酸性强弱没有关系,B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不能依据含氧酸的氧化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强弱,C错误;D、金属性的强弱与失去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Na失去电子比Al容易,所以钠的金属性强于铝,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酸性形成原理、
16、氧化性、还原性、非金属性的判断等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一般,注意氧化性、还原性、非金属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14.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A.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 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D. 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因乙醇与水混溶,二者不分层,不能
17、进行萃取,A错误;B碱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B正确;C硫酸钡、氯化银均为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沉淀,则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可能有SO42,可能含有Ag+,若原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也能被硝酸根在酸性溶液中氧化生成硫酸钡沉淀,C错误;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得到氯化铁溶液,但加热,铁离子水解会生成氢氧化铁,所以最终得不到纯净的FeCl3溶液,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明确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气体或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除杂等知识
18、即可解答,选项C为解答的易错点,注意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题目难度中等。15.以下各物质间的每步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就实现的是A. CCOCO2Na2CO3 B. FeFe3O4Fe(OH)3FeCl3C. NaNa2O2Na2CO3NaOH D. N2NONO2HNO3【答案】B【解析】【详解】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A不符合;B、铁在氧气中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不溶于水,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铁,B符合;C、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19、和碳酸钙,C不符合;D、氮气和氧气放电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反应生成硝酸,D不符合;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物质之间的转化等,比较基础,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mol钠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Na2O和Na2O2混合物时,失去电子数为0.1NAB. Na2O2与H2O反应生成11.2L O2(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6.021023C. 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D. 5.6gFe和一定量的浓硝酸或稀硝酸完全反应,转移电子均为0.3NA【答案】
20、A【解析】【详解】A、0.1mol钠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与转化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没有关系,A正确;B、Na2O2与H2O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11.2LO2(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是0.5mol,转移1mol电子,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B错误;C、5.6g铁是0.1mol,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错误;D、5.6gFe是0.1mol,和一定量的浓硝酸或稀硝酸完全反应,由于生成物可能是硝酸铁或硝酸亚铁,则转移电子不一定为0.3NA,D错误。答案选A。17.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沸水中滴加Fe
21、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Fe(OH)33H+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 CO2H2OC. 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2H+2ClCl2Mn2+H2OD.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 = Fe2+Cu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Fe(OH)3(胶体)3H+,故A错误;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 CO2H2O,故B正确;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4H+2ClCl2Mn2+2H2O,故C错误;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2
22、Fe3+Cu = 2Fe2+Cu2+ ,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18.根据所列试管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试管甲试管乙试管丙试管丁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向苯酚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把饱和的FeCl3溶液煮沸向FeCl3溶液中滴入少许盐酸A. 试管甲中溶液显红色,可用于检验Fe3+B. 试管乙中溶液显紫色,可用于检验苯酚C. 试管丙中呈现红褐色,可用于制备氢氧化铁胶体D. 试管丁中溶液显棕黄色,可使FeCl3溶液保存较长时间【答案】C【解析】【详解】A三价铁离子能与KSCN溶液反应使溶液显红色,可用于检验Fe3+,A正确;B三价铁离子能与苯酚溶液反应使溶液显紫色,可
23、用于检验Fe3+,B正确;C把饱和的FeCl3溶液煮沸会得到氢氧化铁沉淀,应该把新制的饱和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沸腾的蒸馏水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C错误;D氯化铁水解溶液显酸性,向FeCl3溶液中滴入少许盐酸抑制氯化铁水解,可使FeCl3溶液保存较长时间,D正确。答案选C。19.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存在的是 过量的Fe在Cl2中燃烧 Fe与过量稀H2SO4反应后,再向其中加KNO3 Fe与过量浓硫酸加热反应 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稀盐酸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D. 全部【答案】C【解析】【分析】物质反应时生成三价铁的化合物,一般是金属铁、二价铁遇到强氧化剂可以生成;三价铁的
24、化合物溶解发生复分解反应也可以生成;根据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判断。【详解】Cl2是强氧化剂,Fe与Cl2反应生成氯化铁,固体和气体的反应,铁过量不会与生成的氯化铁反应,正确;Fe与过量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氢离子的氧化性弱只能把铁氧化为二价铁,再向其中加KNO3,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正确;浓硫酸是氧化性酸,Fe与过量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铁,正确;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Fe2O3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铁,由于生成的氯化铁与铁可发生Fe+2FeCl3=3FeCl2,所以不一定生成三价铁,错误。答案选C。20.已知下列两个反应:Cl2+2KI=I2+2KCl I2+2
25、KClO3=Cl2+2KI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属于置换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B. 中的I2是氧化产物,中的Cl2是还原产物C. 反应说明KI的氧化性比KCl强D. 反应说明I2的氧化性比Cl2强【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Cl2+2KI=I2+2KCl、I2+2KClO3=Cl2+2KIO3均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A错误;B、反应Cl2+2KI=I2+2KCl中碘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I2,反应I2+2KClO3=Cl2+2KIO3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氯气,B正确;C、反应中氧化剂是Cl2,氧化性强
26、于氧化产物I2的氧化性,反应说明KI的还原性比KCl的还原性强,C错误;D、反应中还原剂I2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Cl2的还原性,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规律以及有关判断,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注意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去分析和解答。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CaCO3粉末后,溶液的pH减小B. SO2、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但原理不同C. NaHCO3、CH3COONH4都能分别和盐酸、烧碱溶液反应D. FeSO4溶液、Na2SO3溶液在空气中都易因氧化而变质【答案】A【解析】【详解】A氯水中存在平衡:C12+H2
27、OH+C1-+HC1O,由于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碳酸的酸性比HClO强,则若向氯水中加入少量CaCO3粉末,会和溶液中的盐酸反应,溶液pH增大,A错误;B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二者原理不同,B正确;C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H3COONH4与盐酸反应生成醋酸和氯化铵,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一水合氨,C正确;DFeSO4溶液、Na2SO3都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D正确。答案选A。22.在不同条件或不同用量时,下列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物不同的是 AlCl3和NaOH溶液 P和Cl2 Ag
28、NO3溶液和氨水 C和O2 CO2和NaOH溶液 Fe和浓HNO3 乙醇和O2A. B. C. D. 全部【答案】D【解析】【详解】AlCl3和NaOH溶液,氢氧化钠少量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钠过量生成偏铝酸钠,所以氢氧化钠少量和过量产物不同,正确; P和Cl2反应,氯气过量生成五氯化磷,氯气不足生成三氯化磷,产物不同,正确;AgNO3溶液和氨水,氨水少量生成氢氧化银,氨水过量生成银铵络合物,产物不同,正确;C和O2,O2少量生成一氧化碳,氧气过量生成二氧化碳,产物不同,正确;CO2和NaOH溶液,NaOH溶液少量生成碳酸氢钠,氢氧化钠过量生成碳酸钠,产物不同,正确;Fe和浓HNO3常温下发
29、生钝化,加热时浓HNO3少量生成硝酸亚铁,浓HNO3过量生成硝酸铁,产物不同,正确;乙醇和O2,O2少量生成一氧化碳,氧气过量生成二氧化碳,另外还可以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产物不同,正确;答案选D。23.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KI(淀粉溶液) B. FeCl2溶液(KSCN)C. Na2SO3溶液(BaCl2) D. HCHO溶液(石蕊试液)【答案】C【解析】【详解】AKI变质生成碘单质,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可检验是否变质,A正确;BFeCl2溶液变质转化为FeCl3,则加KSCN可检验铁离子,能检验是否变质,B正确;CNa2SO3溶
30、液变质转化为Na2SO4,均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则加氯化钡不能检验是否变质,C错误;DHCHO溶液变质转化为甲酸,溶液显酸性,加石蕊试液可检验是否变质,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和检验基本方法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变质混有的物质及离子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原物质与变质生成的物质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题目难度不大。24.在前一种分散系中慢慢滴加后一种试剂,能观察到先有沉淀生成后变澄清的是( )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 蛋白质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 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 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 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硫酸A.
31、 B. C. D. 【答案】A【解析】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后氢氧化铝溶液氢氧化钠生成偏铝酸钠,故正确;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后氢氧化铝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铝,故正确;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先生成偏铝酸钠溶液,后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错误;蛋白质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蛋白质变性生成沉淀,故错误;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错误;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先生成氢氧化银沉淀,后生成银氨溶液,故正确;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硫酸,先聚沉,后氢氧化铁沉淀溶于硫酸,故正确;故选A。25.溶液中有如下反应(未配平):FeSO4NaClO3H2SO4Fe2(S
32、O4)3NaClH2O,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当有1mol电子转移时,消耗硫酸1molB. 消耗3molFe2+,有0.5molClO3被氧化C. 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6:1D. 若用浓HNO3代替NaClO3,当生成等量的Fe3时,n(HNO3)n(NaClO3)【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配平后方程式为6FeSO4+NaClO3+3H2SO4=3Fe2(SO4)3+NaCl+3H2O,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由+2价升高为+3价,当有1mol电子转移时,参加反应的硫酸亚铁为1mol,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5mol,A错误;B、反应中只有
33、铁元素化合价升高,由+2价升高为+3价,只有氯元素化合价降低,由+5价降低为-1价,ClO3-被还原,消耗3molFe2+转移3mol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被还原的ClO3-为3mol60.5mol,B错误;C、反应中只有铁元素化合价升高,由+2价升高为+3价,还原剂为FeSO4,铁元素化合价变化为1,只有氯元素化合价降低,由+5价降低为-1价,氧化剂为NaClO3,氯元素化合价变化为6,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1:6,C错误;D、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由+5价降低为-1价,当生成等量的Fe3+时,转移电子数目相等,若用浓HNO3代替NaClO3,N元素的化合
34、价变化小,由+5价降低为+4价,所以消耗硝酸多,D正确。答案选D。26.有一瓶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Mg2、Ba2、Al3、Fe3、SO42、CO32、NO3、I,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用pH试纸测得该溶液呈酸性。取部分溶液,加入数滴新制的氯水及少量CCl4,经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紫红色。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整个滴加过程中无沉淀生成。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问题:(1)由步骤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_。(2)由步
35、骤知,溶液中含有_,一定不存在_和_。(3)由步骤可排除_、_的存在。(4)由步骤知,溶液中含有_,由此可排除_的存在。(5)由步骤知,溶液中含有_。(6)实验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可用_(操作名称)进行检验。【答案】 (1). CO32 (2). I (3). NO3 (4). Fe3 (5). Mg2 (6). Al3 (7). Ba2 (8). SO42 (9). NH4+ (10). 焰色反应【解析】【详解】用pH试纸测得该溶液呈酸性,说明溶液中肯定含有H+,而H+与CO32发生反应而不能共存,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CO32;取部分溶液,加入数滴新制的氯水及少量CCl4,经振荡、静置后
36、,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有I2生成,这是由于I-被氯气氧化所产生的,从而说明溶液中含有I-,而I-与Fe3+或NO3-、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Fe3+、NO3;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整个滴加过程中无沉淀生成,而Mg2+、Al3+能与碱反应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Mg2+、Al3+;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肯定含有Ba2+,而Ba2+能与SO42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SO42;将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气体为氨气,说明溶液中
37、肯定含NH4+;则(1)由步骤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O32;(2)由步骤知,溶液中含有I,一定不存在NO3和Fe3。(3)由步骤可排除Mg2、Al3的存在。(4)由步骤知,溶液中含有Ba2,由此可排除SO42的存在。(5)由步骤知,溶液中含有NH4+。(6)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钾离子,可用焰色反应进行检验。【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和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实验设计能力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题目难度中等。27.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固体,C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实验室中常用E溶液吸收多余的C。(
38、图中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与B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固体E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是_,C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将B的浓溶液与H的浓溶液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气体C,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某课外小组的同学用E溶液吸收C,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向吸收液中持续通入SO2气体。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如下现象:开始时,溶液上方出现白雾,试纸a变红。甲同学认为是HCl使a变红,乙同学不同意甲的观点,乙同学的认为使a变红的是_(写出一种即可)。片刻后,溶液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试纸b变蓝。用离子方程式解释b变蓝的原因_。最终试纸b褪色。同学们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两种:一是I
39、2有还原性,黄绿色气体等物质将其氧化成IO3,从而使蓝色消失;二是_。【答案】 (1).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 离子键、极性键 (3). Cl2+2OHCl+ClO+H2O (4). ClO+Cl+2H+Cl2+H2O (5). SO2(或H2SO3) (6). Cl2+2I2Cl+I2 (7). I2有氧化性,SO2能将I2还原成I,从而使蓝色消失【解析】【分析】A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固体,C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则A为MnO2,B为浓盐酸,C为Cl2,常用E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则E为NaOH,H为NaClO,F为NaCl,氯气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40、硫酸和HCl,则所以装置图中液上方出现白雾,然后结合物质的性质及化学用语来解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是MnO2,B为浓盐酸,C为Cl2,E为NaOH,F为NaCl,H为NaClO,则(1)A与B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2)E为NaOH,含离子键和O-H极性共价键,C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3)B的浓溶液与H的浓溶液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气体氯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4)氯气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Cl,则试纸a变红,说明有酸性物质存在,若二氧化硫过
41、量,试纸a变红还可能与SO2(或H2SO3)有关系;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即氯气,试纸b变蓝,说明有单质碘生成,发生反应Cl2+2I2Cl+I2;最终试纸b褪色,可能与碘的还原性、氧化性有关,则可能的原因二为I2有氧化性,SO2能将I2还原成I-,从而使蓝色消失。【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侧重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氯、碘化合物之间转化的考查,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框图中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4)中现象与反应的推断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中等。28.氯化铜晶体(CuCl22H2O)含有FeCl2杂质,为制得纯净氯化铜晶体,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下列操作步骤进行提纯:先加入氧化剂X,再加入物质Y,过
42、滤得沉淀Z。将滤液蒸发结晶得纯CuCl22H2O晶体。已知:三种离子在溶液中完全变成氢氧化物沉淀所需pH值如下表。离子Fe3+Cu2+Fe2+pH3.76.46.4试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氧化剂X的目的是_。(2)下列物质都可以作为氧化剂,其中最适宜于本实验的是_。AH2O2 BKMnO4 CNaClO DK2Cr2O7此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物质Y可以用_(填一种物质),沉淀Z是_。(4)为分离出沉淀Z采取的实验操作是_。(5)步骤所用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和_,如要获得无水CuCl2,应采取的操作是_。【答案】 (1). 将Fe2氧化为Fe3,便于除杂 (
43、2). A (3). 2Fe2+H2O2+2H+=2Fe3+2H2O (4). CuO或CuCO3或Cu(OH)2 (5). Fe(OH)3 (6). 过滤 (7). 蒸发皿 (8). 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脱水【解析】【分析】根据流程可知,向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氧化剂X,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然后加入Y调节溶液的pH,使铁离子完全转化成氢氧化铁沉淀,加入的Y不能引进新的杂质,所以Y可以为CuO或CuCO3或Cu(OH)2;除去杂质后的溶液为氯化铜溶液,将溶液在HCl的气流中低温加热蒸发,得到氯化铜晶体,据此解答。【详解】(1)根据框图,加入氧化剂X可把Fe2+氧化为Fe3+,便于除杂;(2
44、)由于不能引入新杂质,双氧水的还原产物是水,所以X可以为H2O2,KMnO4会引入K+、Mn2+,次氯酸钠会引入钠离子,K2Cr2O7会引入钾离子、铬离子,答案选A。H2O2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3)结合已知信息调节pH使Fe3+全部沉淀,同样不能引进新杂质,所以Y最好为CuO或CuCO3或Cu(OH)2;加入氧化铜和铁离子水解生成的酸反应,促进铁离子水解平衡正向进行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沉淀Z是Fe(OH)3。(4)氢氧化铁不溶于水,为分离出沉淀Z采取的实验操作是过滤。(5)CuCl2属于强酸弱碱盐,加热蒸发时促进其水解(H
45、Cl易挥发),所以应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脱水,以抑制CuCl2水解,采用浓缩后冷却结晶的方法,以得到CuCl22H2O的晶体,所用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和蒸发皿。【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及实验操作方法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涉及了物质制备、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等知识,正确理解制备流程、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相关物质的性质为解答关键,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29.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1)若A为金属单质,B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请写出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
46、程式_,B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若A为非金属单质,A与水反应时,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则E的结构式为_,写出B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若A为化合物,E为离子化合物,请写出E的电子式_,写出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2Na+2H2O2Na+2OH-+H2 (2). OH-+HCO3-CO32-+H2O (3). H-O-Cl (4). H+HCO3-CO2+H2O (5). (6). 2CO+O22CO2【解析】【详解】(1)若A为金属单质,B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A是钠,B是氢氧化钠,E是氢气,X是二氧化碳,C是碳酸钠,D是碳酸氢钠,则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B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CO3-CO32-+H2O。(2)若A为非金属单质,A与水反应时,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则A是氯气,B是氯化氢,E是次氯酸,X是碳酸钠,C是二氧化碳,D是碳酸氢钠,则E的结构式为H-O-Cl,B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CO3-CO2+H2O。(3)若A为化合物,E为离子化合物,则A是过氧化钠,E是氢氧化钠,B是氧气,X是碳,C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则E的电子式为,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