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终结性评价(二)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990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终结性评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终结性评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终结性评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终结性评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终结性评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终结性评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终结性评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终结性评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终结性评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终结性评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终结性评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终结性评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终结性评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终结性评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终结性评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终结性评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终结性评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模块终结性评价(二)(第一至第四章)(7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021枣庄高一检测)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发射,这是我国完全自主实现火星探测的第一步!火星探测器到达火星后会被火星引力捕获,然后环火星飞行,将为后期设立火星基地提供资料。据此完成1、2题。1.探测器被火星引力捕获环绕火星飞行阶段,属于()A.恒星B.行星C.卫星D.流星2.科学家推断火星上可能有生物存在,与这一推断无关的

2、依据是()A.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更远B.火星上有大气C.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D.火星上曾有液态水【解析】1选C,2选A。第1题,探测器被火星引力捕获环绕火星飞行阶段,成为火星的卫星,不是地球的卫星。第2题,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稳定的太阳光照是生命物质存在的必要条件;火星上有大气可供生物呼吸;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昼夜更替的周期相差不大,昼夜温差相差不大;火星上曾有液态水,有利于生命存在;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更远,但是距离相差不大,对生物存在影响不大。(2021淮安高一检测)2019年10月28日,出现了11年来最大的太阳黑子,网民称清晰可见。下面上图为1940年

3、-2000年地磁活动年均值图,下图为太阳黑子年均数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信息最能直接反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B.在南北极形成极光C.产生“磁暴” D.诱发自然灾害4.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两极地区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农历不同日期看到的月相变化 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某地降水量的多少发生有规律地变化A.B.C.D.【解析】3选C,4选B。第3题,读图可知,地磁活动周期约为11年,和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周期大体一致,所以图中信息最能直接反映太阳活动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磁暴”现象。第4题,极昼极夜现象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结果,故错误

4、;月球围绕地球公转,月球、地球和太阳位置关系不断变化产生月相的变化,故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影响,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故正确;太阳黑子与降水量之间呈一定的相关性,故正确;所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2021枣庄高一检测)格尔木河位于柴达木盆地,属内流河,下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 2008-2012年洪水期地下水平均抬升幅度。据此回答5、6题。5.图示区域的地貌是()A.三角洲B.洪积扇C.冰碛平原D.风蚀洼地6.图中甲处地下水位上升幅度较大,其主要原因是()A.大气降水较为丰富,水源充足B.沉积物厚度大,储水较多C.沉积物颗粒大,下渗较强 D.农业活动较少,耗

5、水不多【解析】5选B,6选C。第5题,三角洲出现在河流入湖或入海口处,结合图中所示甲地位置,显然并非三角洲地形;洪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是由于河流经山口流出后落差减小,流速降低而沉积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之一,在流速降低的过程中,粒径较大的沉积物先发生沉积,因此存在分选性,即由山口向洪积扇边缘,沉积物粒径逐渐减小。沉积物粒径较大的地区土壤孔隙大,透水性好,下渗强,所以在洪积扇上自山口至冲积扇边缘下渗量也逐渐减小,与图中信息相符;冰碛平原是冰川搬运的碎屑物堆积而成的一种冰川堆积地貌,冰川携带的碎屑物一般粒径较大,且不存在分选性,冰碛平原一般具有较小的起伏,其上发育的水系一般为树状,由此可以判断甲地不

6、是冰碛平原;甲地位于格尔木西河上游地区,地势应当较高,所以甲地不是风蚀洼地。第6题,该地位于柴达木盆地,降水少;沉积物厚度大不一定使地下水位抬高;图示甲处位于河流的上游,沉积物颗粒大,下渗强,使地下水位抬升幅度较高;农业活动少,耗水少,对地下水位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新龙红山丹霞地貌位于四川省西部雅砻江河谷,青藏高原东南边缘。远远望去,雄伟壮观,经长期内外力和独特气候环境演化而成(如图),是高原藏区独有的高寒丹霞地貌地质遗迹。据此完成7、8题。7.成景阶段峡谷和方山不同地貌的形成原因是()A.岩层厚度差异B.沉积物质差异C.地壳运动差异D.外力侵蚀差异8.该处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的外力作用有()

7、流水侵蚀冻蚀作用雨水淋溶冰川堆积A.B.C.D.【解析】7选D,8选A。第7题,根据图中信息,峡谷处岩层发生断裂,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方山处岩层虽有断裂但基本完整,相较不易被侵蚀。第8题,结合信息“新龙红山丹霞地貌位于四川省西部雅砻江河谷,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和“高寒丹霞地貌”可知,该处受到外力一是流水侵蚀,二是高寒引起的冻蚀作用。雨水淋溶是将表层土壤中盐分物质淋溶至下层;此处地貌以侵蚀为主,没有堆积作用。(2021保定高一检测)某地理研学小组通过下图所示装置,做了自然界的水循环模拟实验。据此完成9、10题。9.该实验不能模拟出自然界水循环的环节是()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下渗10.

8、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换成火焰更大的酒精灯更换为更长的玻璃导管在玻璃板上多放置一些冰块换成更大的托盘A.B.C.D.【解析】9选D,10选B。第9题,据图分析,烧瓶中的水受热蒸发,形成水蒸气,通过玻璃导管输送到玻璃板下方,遇冷凝结形成降水,降水落到托盘形成径流。但是托盘上的水无法下渗,因此该实验不能模拟出自然界水循环的环节是下渗,可以模拟出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第10题,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应该是要增加降水量,可以通过换成火焰更大的酒精灯,提供更多热量形成更多的水蒸气,在玻璃板上多放置一些冰块,增加冰块覆盖面,增加降温幅度、增加降温区域,从而使更多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9、达到增加托盘中的水量的目的。正确。更换为更长的玻璃导管、换成更大的托盘无法增加水量。错误。【补偿训练】(2021滨州高一检测)弱水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具有“春汛、夏洪、秋平、冬枯”的特点。弱水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的居延海。20世纪八九十年代,居延海逐渐干涸。后来国家采取了一定措施,居延海于2003年恢复了水乡泽国的江南风光。据此回答(1)、(2)题。(1)弱水春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湖泊水B.山地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高山冰雪融水(2)关于居延海的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B.干涸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C.恢复后可减少北方风沙危害D.恢复后成为秋季北迁候鸟

10、的驿站【解析】(1)选C,(2)选C。第(1)题,“弱水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弱水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的居延海”说明弱水注入的居延海是一个内陆湖泊,同时也表明了弱水的河流水补给居延海的湖泊水,而不是湖泊水补给河流水;夏季气温最高,暖湿空气较多,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最多,所以弱水夏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随着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增多,所以弱水春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第(2)题,“弱水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 说明弱水注入的居延海是一个内陆湖泊,所以居延海没有参与海陆间循环,只参与陆地内循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居延海逐渐干涸”,在较短时间内湖泊出现干涸的情况

11、,推断干涸的主要原因不是气候变暖,而是人为原因,如过度取水等;居延海属于湿地资源,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作用,所以居延海恢复后可减少北方风沙危害;秋季候鸟南迁,不是北迁。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注:漏断:漏声已断,指深夜,约半夜时分)。据此回答11、12题。11.词中描写的情景发生在()A.阴雨的白天B.阴雨的夜晚C.晴朗的白天D.晴朗的夜晚12.从大气受热过程分析,出现“沙洲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辐射强B.地面反射强C.大气逆辐射弱D.大气削弱作用弱【解析】11选D,12选C。第11题,“注:漏

12、断:漏声已断,指深夜,约半夜时分”已经提示半夜,即夜晚。“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词中提到“月”,表明描写的是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所以词中描写的情景发生在晴朗的夜晚。第12题,因为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夜晚大气逆辐射减弱;若地面辐射强,气温就会比较高,就不会出现“沙洲冷”的现象了;夜晚没有太阳辐射,所以晚上的地面反射也比较弱;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气温低,所以会出现 “沙洲冷”的现象;晚上大气的主要作用是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白天才是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021天津高一检测)下图为福建武夷山某地土壤有机质与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完成13、14题。13.甲地典型自然植

13、被类型是()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阔混交林14.图中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甲地向乙地()A.成土母质粒度变大B.有机质分解速度变慢C.植被类型趋于丰富D.物质迁移的速度加快【解析】13选B,14选B。第13题,甲地海拔低,位于福建武夷山山麓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自然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植被;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的植被;针阔混交林位于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区。第14题,在高温多雨的环境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分解快,有机质含量低。图中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甲地向乙地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有机质分解速度变慢;成土母质粒度不影响有机质含量

14、;海拔升高,植被类型趋于简单;热量条件减弱,物质迁移的速度减慢。2018年10月10日和11月3日,A处两次发生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形成堰塞湖,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漫溢形成泄流。在泄流中,造成下游桥梁、道路损毁。下图为滑坡位置和堰塞湖示意图。完成15、16题。15.从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发生过程看,泄流导致的桥梁道路损毁的灾害是()A.地质灾害B.气象灾害C.生物灾害D.海洋灾害16.与甲区相比,乙区太阳能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B.天气C.土壤D.植被【解析】15选A,16选B。第15题,从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发生过程看,堰塞湖是由于山体滑坡造成,山体滑坡属于地质灾害,因此堰塞湖决口泄流导致

15、的桥梁道路损毁的灾害也属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由天气和气候变化而导致;生物灾害由于生物变化而引起;海洋灾害主要发展在沿海地区。第16题,根据图中位置信息判断,甲区为青藏高原,而乙区为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而四川盆地,多云雨雾天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能资源贫乏,因此,与甲区相比,乙区太阳能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天气;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纬度。土壤和植被对太阳能资源分布影响很小。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2021滨州高一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20年暑假,某中学组织学生到山东某地进行以“植被与地

16、形关系”为主题的研学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1)为完成该考察主题,学生研学途中需要观察的内容有哪些?(2)在PQ剖面上,最大高差可能是()A.230米B.298 米C.338米 D.407 米(3)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4)考察中学生发现A坡植被长势明显好于B坡。分析A坡植被长势好的原因。【解析】第(1)题,以“植被与地形关系”为主题,所以学生研学途中需要观察与地形有关的坡度、坡向、地貌类型、海拔高度等内容,与植被有关的植被类型、分布、长势特征等内容。第(2)题,在PQ剖面上,海拔最低的点在P点附近的陡崖下方,海拔高度为200-250米,海拔最高的点位于右侧的山峰,海拔高度为

17、550-600米,通过交叉相减的方法,得知最大高差为300-400米。第(3)题,描述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时,首先分析地形的分布情况,然后点明地势高低。结合图示,可知北部等高线密集,最高点海拔为550-600米,说明北部起伏较大,为丘陵(低山丘陵);南部很大部分海拔在100米以下,且等高线分布稀疏,说明南部地势平坦,为平原;总体来说该地的地势特点为北高南低。第(4)题,图中没有经纬线,也没有指向标,所以方向的判定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该地为山东,为北半球,所以 A坡位于阴坡,阴坡蒸发比较弱,所以土壤水分条件更好;A坡等高线分布较稀疏,说明地形相对平缓,土层较厚,保水保肥能力强。答案:(

18、1)坡度、坡向、地貌类型、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分布、长势特征。(2)C(3)北部为丘陵(低山丘陵),南部为平原北部起伏大,南部地势平坦;地势北高南低。(4)A坡位于阴坡,蒸发弱,土壤水分条件好;地形相对平缓,土层厚,保水保肥能力强。18.(2021北京高一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湘西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边缘,这里多岩溶台地。岩溶台地是类似于平顶山或桌状山的一种岩溶地貌,多与峡谷伴生。下图分别为岩溶台地-峡谷示意图(图1)和景观图(图2)。(1)描述岩溶台地地貌景观的特征。(2)分析湘西岩溶台地的形成原因。湘西岩溶台地的绝壁上多悬挂式洞瀑(如图3)。它是由地下溶洞或暗河中的地下水

19、体,从崖壁上岩溶洞穴口流出而成。其形成与地壳运动、地表河流下蚀与地下河溶性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3)推断悬挂式洞瀑的形成过程。【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岩溶台地类似于平顶山或者桌状山地貌,说明顶部较为平缓,而该地台地发育众多,与峡谷相伴而生,说明四周坡度较陡,为陡崖绝壁。第(2)题,湘西岩溶台地的形成原因与岩层性质及气候等有关。湘西位于我国季风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流水侵蚀作用明显。从岩石来看,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石灰岩广布,容易与流水发生溶蚀作用,喀斯特地貌发育。从地壳运动看,地壳运动使部分岩层发生断裂,地表水沿裂隙下渗,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作用明显,形成峡谷,部分岩体崩塌,面积广

20、大的岩层留存,形成台地。第(3)题,读图可知,绝壁处有地下暗河的出水口,说明悬瀑应在河流流水溶蚀后发生在陡崖处形成悬挂式瀑布,应先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断裂,岩层破碎后,流水沿断裂处溶蚀,地下暗河溶洞发育,后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剧烈,形成峡谷,后来纵向及横向处岩层分离,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崩塌,地下暗河出露,悬挂式洞瀑形成。答案:(1)顶部相对平缓,四周为陡崖。(2)石灰岩广布;地壳运动相对剧烈;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明显。(3)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断裂,岩层破碎,流水沿断裂处溶蚀,地下暗河溶洞发育,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剧烈,形成峡谷,纵向及横向处岩层分离,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崩塌,地下暗河出露

21、,形成悬挂式洞瀑。19.(2021淄博高一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长江入海口海域表层含沙量的水平分布及变化受入海河水、潮汐等多因素影响,且海区与海区变化规律不同。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呈正相关。入海口处的营养盐主要由径流带来,水体中光照条件受含沙量影响较大。长江入海口海域浮游植物数量有从近岸向远岸显著增大的规律。如图为长江入海口海域示意图。(1)推断长江入海口海域表层含沙量和盐度由近岸向远岸的变化规律。(2)与低潮(海水水位最低)时相比,说明涨潮过程中海区与海区表层含沙量的变化趋势及原因。(3)分析长江入海口海域浮游植物数量从近岸向远岸显著增大的原因

22、。【解析】第(1)题,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是影响长江入海口海域含沙量的主要因素,距离海岸近,受河流携带泥沙的影响大,含沙量大;入海河流的淡水也是影响该海域盐度的主要因素,距离海岸远,受入海河流的淡水影响较小,盐度较低。第(2)题,涨潮时,海水水位上升,阻碍河流入海泥沙向海洋方向扩散,高浓度沙石集中在近岸,近岸海区含沙量增大;涨潮过程中,随着海水水位升高,海区接受海区的沙石减少,故含沙量下降。第(3)题,近岸受河流携带泥沙的影响,含沙量大,海水中太阳辐射弱,水温和光照条件差,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远岸海域受河流携带泥沙的影响较小,含沙量小,太阳辐射强,水温和光照条件好,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答案:(1

23、)含沙量:减小;盐度:增大。(2)海区增大;海区减小。原因:涨潮时,海水水位上升,阻碍河流入海泥沙向海洋方向扩散。(3)含沙量减小;水体中光照增强。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山东省中北部的广饶县花官乡是我国著名的大蒜生产基地,地处华北平原地势低洼地带。该地土壤中盐分随水沿土壤空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导致土壤盐碱化,春季最严重。当地农民在秋分前后大蒜播种时同时覆盖一层地膜(如图),直到来年5月份收获时一并清除并回收,不仅防止了土地盐碱化,而且还有保温的作用,保证了大蒜的优质高产。(1)说明花官乡春季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自然原因。(2)说明花官乡地膜覆盖

24、技术可防止土地盐碱化的原因。(3)分析地膜可起到保温作用的原因。【解析】第(1)题,结合土地盐碱化的形成过程可知,花官乡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春季降水少,但是升温快,蒸发旺盛,土壤中的盐分被带到地表,在土壤中积累,因此就形成了土地的盐碱化。第(2)题,地膜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覆盖地膜可以减少土壤蒸发,因此盐分在地表聚集的少,因此可以防止土地盐碱化。第(3)题,地膜是透明的,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因此地面对太阳辐射吸收的多,但是地膜可以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同时冷空气对地面的影响较少,因此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答案:(1)春季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分在地表累积较多。(2)覆盖地膜,可控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少盐分向土壤表层的运动(累积)。(3)地膜对太阳辐射无遮挡(地面可以接收太阳辐射);地膜可阻滞地面辐射;减小冷空气的影响。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