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弥勒市20152016学年高三年级模拟测试(一)文科综合试题卷-历史部分24据史记等史籍记载,秦始皇实现统一之后五次出巡,其中四次到了海滨。海滨之巡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的“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这也是秦始皇在咸阳以外地方居留最久的记录。其间秦始皇与随行权臣“议功德于海上”,发布阐述国体与政体的文告。这些表明当时A秦始皇对海洋有所关注 B秦朝政治中心准备东移C秦朝准备进行海洋开发 D东海已经成为秦朝领海25有人指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这肯定了中国的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分权制衡制度 D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6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美国这样做是因为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B美国需要进一步改善同中国的关系C美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D美国推行的外交政策没有原则27杨宁一认为,在开创现代民主的实践中,各国特点迥异:“重自由而轻平等”、“突出平等的价值而对自由的保护不足”、“较好地处理了自由与平等的关系,使之相对均衡”。与此相对应的事件应该是A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革命 法国革
3、命 B英国革命 中国革命 法国革命C英国革命 法国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D中国革命 法国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28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及欧洲联盟的东扩,西方文明的影响还在扩大。但这两个东扩还不一样。前者是战略性的,后者更加偏重于制度性,欧洲人的脑子里还有罗马帝国的影子。这主要反映了A欧洲两种社会制度的激烈对抗 B美国对西欧控制的强化C西方文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 D西欧人实现欧洲统一的历史情结29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白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永乐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白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至成化年间,白银大量流入我国,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
4、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A贵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 B白银大量流入推动白银货币化 C白银货币化是民间推动的结果 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 30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金融业形势发生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311933年10月,美国宣布政府购买黄金的计划。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
5、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A促使商品价格逐渐回落 B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利于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32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上述材料体现的是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 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C墨子的“除乱尚同”说 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33甲午战后,严复谈道:“四千年文物,九万里中原,所以至
6、于斯极者,六经五子亦皆责有难辞。六经五子以君子而束缚天下,后世其用意虽有公私之分,而崇尚我法,劫持天下,使天下必从己而无或敢为异同者则均也。因其劫持,而是非淆、廉耻丧,天下之敝乃至不可复振也。”材料反映了严复A对“中体西用”的继承 B借经学宣传维新变法C极力推崇儒家伦理道德 D反对传统的教化学术34约翰麦克李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社会主义理论的成败,判断标准是能不能因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个世界甚不相同。”该学者强调A 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 B 社会主义取代资
7、本主义是历史必然C 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 D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该相互借鉴35有学者分析,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社会上层精英一直把民主看作洪水猛兽。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康德这些先哲们,对民主最大的恐惧是所谓“多数暴政”。而19世纪中期,“到处都在促进民主”。这位学者认为民主制度形成的动力是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B民众广泛参与的革命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D欧洲君主制普遍瓦解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从周公“以德配天”、孟子的“民贵君轻”的主张,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从朱熹要求君主收拾身心去其私念、主张加强宰相和谏官的职权,到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
8、的“君臣共治、地方分治”,这些闪耀着分权制约光芒的思想越来越会搜到人们的重视。这些思想及其实践虽然不呢能从根本上动摇君主专制,但对封建君主专制多少起到一定限制作用。近代中国的分权思想来源于西方,雅典权力制约机制自梭伦改革始,如公民大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陪审法庭主要职能在于司法,但它同时也拥有一定的立法权。-据黄毅论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思想材料二 在西欧中世纪则出现了一些宪政雏形,到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进一步发展和实践了分权与制衡原则。19世纪中叶,清朝中央集权收到削弱和变形,这种局面为近代军阀分裂割据埋下了伏笔,但也使讲求经世致用、注重社会实际的地方督抚大员成为中
9、国早期近代化的领导者的推动者。20世纪初立宪派主导的分权立宪运动迅速开展起来,成为一股中药的整治革新力量,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化政治进程,对清王朝的覆灭起了重要作用。-据付兆龙国家权力制约论(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分权的特点(6分)。(2)据材料二归纳近代西方权力制约的主要思想(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背景(5分)(3)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政府权力演变历程(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6分)。41(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论文。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爱国主义应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都不相同。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与近代的爱国主义有很大的区别。历史发展到近代,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义和团时期的广大民众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欺侮面前表现了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表现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无比痛恨,不能说不是一种爱国主义。但是,义和团民众的泣血行动最终没有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请以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史实为主,论证说明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11、,表述清楚。)45(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宋)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材料二 宋军“每御敌,皆临时分领兵马,而不经训练服习,将未知士之勇怯,士未知将之威惠。”“以屡易之将,驭不练之士,故战必致败。”士兵所用武器,“铁刃不钢,筋胶不固,长短小大,多不中度。盖造作之所但务充数而速了,不计所用之不堪,经历官司,又无检责。”“至于平民,则素不知战”,“内地州县,人不习兵”,“养兵虽多,及用则患少,以民与兵为两故也。”-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1)材
12、料一对宋初“制兵”持怎样的态度?其依据是什么?(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采取的变法措施的效果。(11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对美国重要历史文献独立宣言的介绍,在辛亥革命时期曾五次全文发表,在国内广为流传。1901年,中国留日学生创办国民报,创刊号刊发美国独立檄文。1911年,由上海一些革命派学者创办的民国报创刊号,刊发了美利坚民主国独立文。-于沛近代早期中国对世界历史的认识材料二 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情。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一件叫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
13、自觉。-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1)据材料一,概括独立宣言在近代中国传播的特点。(3分)说明近代中国学术界广泛编译独立宣言的意义。(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梁启超所理解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6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英国和法国同样热衷于批准凡尔赛条约中关于“战争罪行”和“战争罪犯”的条款。德国和协约国政府经过长期的争吵之后达成了妥协,根据这一妥协,德国政府同意把12名被告带到设在莱比锡的德国最高法院,协约国则作为起诉人。经过审讯,6名被告被定有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如果在群情激昂的日子里,协约国政府同意做出相应的安排,而且如果他们也愿意把被德国指控
14、犯有同样违法行为的他们自己的任何国民交付审讯,那么整个诉讼程序或许会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创新,并且会成为人类要求使国际法成为一种现实有效的法律保证。-摘编自ER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材料二 德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尤其严重,面对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形势,政府显得软弱无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解决失业问题,希特勒提出了一整套大胆的公共工作计划,从而骗取了民众的支持。在1932年举行的大选中,纳粹投票支持率飙升到了37%以上,此后,纳粹轻而易举地成为了德国国会中的最大集团。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正式当选为德国总理。就这样,德国民主走向了毁灭的道路。-摘编自尼尔弗格森世界战争-二十世纪的冲
15、突和西方的衰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ER.卡尔关于审判战犯的观点并简析其合理性。(7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民主走向了毁灭道路”的原因。(8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自称为“第二提琴手”的恩格斯逝世后,作为第二国际的领导人之一的考茨基曾经说:“恩格斯的逝世使我们感到悲痛远远超过了马克思的逝世,因为我们觉得,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材料二 恩格斯反复教导各国社会主义者要独立决定本国的革命方针和策略。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也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的情况的本本主义。”邓小平也曾经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国亡党。”-世界历史参考资料(1)材料一中,马克思对伟大人物是如何认识的?(4分)(2)材料二的观点体现了什么共同原则?(4分)毛泽东、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是如何实践这一原则的?(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