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822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区域位于大陆以西的大洋是( )A. 大西洋B. 印度洋C. 太平洋D. 北冰洋2. 若甲乙两地同时位于晨昏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白昼更长B. 两地昼长相同C. 太阳直射赤道上D. 乙地昼夜差异大【答案】1. C 2. D【解析】本题组以中美地峡局部地区地理位置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大洲大洋的分布、地球运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1题详解】根据经纬度位置和简单的大陆轮廓形态判断,该地位于中美地峡

2、,再根据中美地峡的位置特征判断,东侧为大西洋的边缘海,西侧为太平洋。故选C。【2题详解】甲乙同时位于晨昏线分两种情况,一是同时位于晨线,则甲乙连线的右侧为白昼,可以看出,白昼向北递减,甲地白昼更长,太阳直射南半球,乙地白昼更短,黑夜更长,昼夜差异大;二是同时位于昏线,则甲乙连线的左侧为白昼,可以看出,白昼向北递增,甲地白昼更短,太阳直射北半球,乙地白昼更长,黑夜更短,昼夜差异大。两种情况下,均成立的选项是D,因此D符合题意。两种情况下,B、C选项均不成立,A选项只在一种情况下成立。故选D。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在深圳成立,并创立了某电视机品牌;该企业于2010年荣获深圳经济特区

3、30周年杰出贡献企业称号。下图示意该企业发展历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该企业选址于深圳的优势在于A. 科技发达B. 政策支持C. 便于外销D. 利于外运4. 2004年该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建立生产基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A. 市场B. 劳动力C. 交通D. 能源【答案】3. B 4. A【解析】本题组以一家合资企业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工业区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和我国区域特征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3题详解】题中表明,该企业成立在深圳成立于1980年,1979年成立深圳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此时的深圳最大优势就是改革开放政策,选项B

4、符合题意。深圳成立初期还不具有科技发达的优势,选项A不符合题意。该企业成立初期,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因此选项C、D不符合题意。故选B。【4题详解】该企业产品主要销往国内,而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居民购买力强,消费市场广阔,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2004年,深圳和长三角地区在劳动力、交通、能源等因素上具有相似的特征,劳动力均丰富,交通均便利,能源均紧张,因此该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建立生产基地的主要考虑因素不会是劳动力、交通和能源,排除B、C、D选项。故选A。读某山的植被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5. 该山最可能为A. 山东泰山B. 新疆天山C. 福建武夷山D. 吉林长白山6. 有关该山地中的地理现

5、象描述正确的是A. 高山云雾茶最适宜种植在山地草甸土B. 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土层也最薄C. 水热条件是图中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D. 植被与土壤的对应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答案】5. C 6. C【解析】【5题详解】该山的山麓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红壤,是典型的亚热带自然带和土壤,根据山麓自然带往往就是山所在水平自然带,可以判断此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东泰山,吉林长白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新疆天山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福建武夷山在中国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C。【6题详解】高山云雾茶适宜种植水热条件较好、酸性红壤、黄红壤处,不宜种植在山地草甸土,A错;红壤分布处坡度缓,水土流失较弱,

6、土层较厚,B错;垂直地带分异是热量与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气候、土壤、植被等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一定气候对应一定的土壤,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D错。【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题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但二者存在差异。如落叶阔叶林带在典型的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的山地。另一方面,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植被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垂直

7、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 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A. 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B. 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C. 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D. 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8. 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B.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C. 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D. 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9. 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水、陆交

8、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A. B. C. D. 【答案】7. B 8. A 9.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东南亚自然和人文特征。【7题详解】结合经纬度分析:甲乙河段位于我国的横断山区,由于山高谷深,支流少,故河流流域面积小,B正确。【8题详解】丙地区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二季,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A正确。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B错误。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区起伏小,C错误。纬度低受寒潮影响小,D错误。【9题详解】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有利的区位条件: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

9、形平坦;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正确。本区的农业属于自给农业,故对交通的要求小,错误。本区人口稠密,错误;本区为发展中国家,科技、机械化水平低,错误。B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日本东北部水稻栽培方法为春季在温室育苗,等到晚春气温上升时再在大田栽培,利用夏季高温生长,秋季收获确保产量。每年春季到秋季,来自北方寒冷海域的空气被称作“山背风”,对下图所示地区水稻种植有重要影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 日本东北部水稻种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降水B. 土壤C. 气温D. 地形11. “山背风

10、”对图示地区太平洋沿岸水稻种植的主要影响是( )A. 降水量增多 增产B. 气温降低 减产C. 降水量减少 减产D. 气温升高 增产12. “山背风”被日本海沿岸农民称为“宝风”,主要因为“山背风”引起当地( )A. 降水增多B. 病虫害减少C. 气温升高D. 蒸发减小【答案】10. C 11. B 12.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不大。【10题详解】根据材料提示,日本东北部水稻栽培方法为春季在温室育苗,等到晚春气温上升时再在大田栽培,利用夏季高温生长,秋季收获确保产量,说明气温对日本东北部水稻种植影响大,故

11、选C。【11题详解】根据材料提示,“山背风”来自北方寒冷海域,其性质最可能是冷湿,会导致太平洋沿岸地区气温降低,降水量增多。结合上题可知,该地区水稻种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气温,故气温降低会导致水稻产量减少,故选B。【12题详解】读图可知,日本海沿岸地区处于“山背风”的背风坡,风越过中部山地气流下沉,产生焚风效应,气温升高,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所以“山背风”被当地农民称为“宝风”;气温升高,蒸发应该增大,且影响该地水稻生长的主导因素是热量,蒸发大小对其影响较小;下沉气流不会导致病虫害减少。故选C。山东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由中国首家特种纤维企业烟台

12、氨纶厂发起设立,是专业从事高性能纤维研发、生产及应用开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据报道,在氨纶产业整合加速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大趋势下,泰和新材料收购宁夏越华氨纶资产,并将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本部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芳纶(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产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3. 促使烟台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 中西部劳动力丰富B. 中西部产业基础好C. 降低生产成本D. 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14. 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主要是A. 增加劳动力需求B. 向西迁移研发中心C. 制约制造业发展D.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15. 在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

13、地区的同时,泰和新材料公司本部的发展战略是A. 加大政策支持,吸引国外资金B. 进口国外产品,替代国内生产C. 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 加强技术研发,强化竞争优势【答案】13. C 14. A 15. D【解析】【13题详解】促使烟台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价格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C对。相对于东部,中西部劳动力少,A错。中西部经济落后,产业基础差,B错。中西部地区技术水低,D错。【14题详解】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主要是就业岗位增多,增加劳动力需求,A对。产业的研发中心仍在东部,B错。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C错。产业迁入,可能降

14、低区域环境质量,D错。【15题详解】在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同时,本部专业从事高性能纤维研发、生产及应用开发。泰和新材料公司本部的发展战略是加强技术研发,强化竞争优势,D对。加大政策支持,吸引国外资金,是初期发展措施,A错。进口国外产品,替代国内生产,不能升级产业结构,B错。扩大生产规模,不能降低成本,保持价格优势,C错。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大桥使港珠澳三地的陆地通行时间从4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港珠澳大桥有东西两个人工岛,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其中东人工岛建设有环岛步道用以观光。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6. 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对香港影响最大的产业是A. 金融

15、保险B. 房地产C. 旅游观光D. 国际航运17. 图中东西两个人工岛的主要功能有桥隧衔接 养护救援 旅游观光 港口转运A. B. C. D. 18. 2019年元旦,澳门市民准备乘坐大巴车前往香港,为了能在桥上看到海上日出,应该选择的出发时间和座位是A. 5:40出发,左侧靠窗B. 5:40出发,右侧靠窗C. 6:40出发,左侧靠窗D. 6:40出发,右侧靠窗【答案】16. C 17. A 18.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建设区位因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空间思维能力,难度一般。【16题详解】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港珠澳三地的时间距离

16、,加强了三地的交流和联系,珠海、澳门、中山等珠江口西岸居民去香港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有利于促进香港旅游观光业的发展。故选C。【17题详解】读图可知,港珠澳大桥两个人工岛之间是海底隧道,即港珠澳大桥为桥隧结合,东西两个人工岛是水上桥梁与水下隧道的衔接部分,能为过往车辆提供养护救援;根据东人工岛建设有环岛步道用以观光可知,其有旅游观光功能;两个人工岛之间设置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保障海面上船只通行,该海域已有大型深水良港(如香港维多利亚港),且桥面和海底隧道通行能力有限,不适宜发展港口转运。故选A。【18题详解】元旦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日出时间是地方时6点之后,根据图中经度位置可知,港珠澳大桥日出

17、的地方时约比北京时间晚24分钟,即看到日出至少在北京时间6:24之后,车辆通行时间约30分钟,所以北京时间5:40出发肯定看不到日出;元旦期间日出东南方,从澳门坐车去香港,右侧靠窗位置面向东方,便于欣赏东南方向的海上日出。故选D。每年9月,副热带高压南移,我国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和来自较高纬的冷干气流相遇,在我国部分地区形成“秋雨”现象。下图为我国大陆2017年9月23日的气压形势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9. 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图示地区最可能形成“秋雨”的地区是()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20. 关于图中“副热带高压”的说法,正确的是()其成因主要是高低纬度间的

18、热量差异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是东亚夏季风的动力源地受其影响使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A. B. C. D. 【答案】19. A 20. C【解析】【19题详解】据图,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图示地区只有甲处于低压区域,处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来自较高纬的冷干气流相遇的区域,最可能形成“秋雨”,故选A。【20题详解】“副热带高压”主要是动力成因,A错误;该气压带与南下冷气流相遇形成降水,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这也是东亚夏季风的动力源地,正确;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是反气旋天气,并非“副热带高压”的作用,错误。故选C。瓷胎竹编起源于清代中叶,当时主要用做贡品。它

19、以景德镇名瓷为胎,精选四川邛崃山一带阴面生长23年、节距2尺左右,无划伤斑迹的壮竹,经过破竹、烤色、抽匀等十几道手工工序,“百斤原竹只抽丝八两”。生产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制作一套竹丝扣瓷耗时达数月之久。20世纪50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古法生产,以其纪念性、地方性成为中外宾客优选的旅游纪念品。2010年,仅有70多名师傅会此手艺,现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1. 近些年来,“瓷胎竹编”得以重新发掘和传承的主要原因是( )A. 政策扶持B. 原料替换C. 市场需求扩大D. 生产工艺改进22. 当今“瓷胎竹编”产业从业人员极少的根本原因是( )A.

20、地域性强,传承手段单一B. 纯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C. 技术要求高,制作周期长D. 选材苛刻,瓷胎与竹丝要求严格23. 下列城市最适合把“瓷胎竹编”纳入旅游规划的是( )A. 杭州B. 景德镇C. 成都D. 北京【答案】21. A 22. A 23. C【解析】20世纪50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古法生产,近些年来,“瓷胎竹编”得以重新发掘和传承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扶持。“瓷胎竹编”产业从业人员极少的根本原因是选材地域性强,传承手段单一,纯手工生产。【21题详解】20世纪50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古法生产,以其纪念性、地方性成为中外宾客优选的旅游纪念品。近些年来,“瓷胎竹编”得以重新发掘和传承的主要原因

21、是政策扶持,A对。原料没有替换,B错。作为旅游纪念品,市场需求不是主要原因,C错。生产工艺仍是古法生产,D错。【22题详解】它以景德镇名瓷为胎,精选四川邛崃山一带阴面生长23年、节距2尺左右,无划伤斑迹的壮竹,经过破竹、烤色、抽匀等十几道手工工序,当今“瓷胎竹编”产业从业人员极少的根本原因是地域性强,传承手段单一,纯手工制作,A对。生产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纯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制作一套竹丝扣瓷耗时达数月之久,制作周期长,是直接原因,B、C错。选材苛刻,瓷胎与竹丝要求严格是技术原因,D错。【23题详解】“瓷胎竹编”用材料是精选四川邛崃山一带阴面生长23年、节距2尺左右,无划伤斑迹的壮

22、竹。选项城市最适合把“瓷胎竹编”纳入旅游规划的是成都,距邛崃山最近,C对。杭州、景德镇、北京距邛崃山远,不适宜,A、B、D错。城市常住人口不等同于户籍人口,下图为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 导致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直接原因是A. 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B. 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C. 城市商品房价格的不断上涨D. 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25. 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将有益于A. 抑制城市房价上涨B. 增加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C. 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D. 提高更多人口的公共服务待遇【答案】24. B 25. D【解析】本题组以城

23、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异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我国城市化特征及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我国城市化特征的了解程度,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24题详解】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约为52.6%,有超过7亿人居住在城市,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到40%,说明我国有大量人口工作生活在城市,但户籍在农村,这部分人员就是进城务工人员,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此差异影响不大;城市商品房价格的不断上涨对此差异有一定的间接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会使此差异减小或消失,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5题详解】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无非是

24、两个途径,一是让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务农,二是让进城务工人员把户籍迁移到城市,前者显然不现实,因此要缩小两个城市化率的差距,大量农村户籍的人口入户城市,增加住房的刚性需求,不利于抑制房价上涨;进城务工人员把户籍迁移到城市对增加就业机会影响不大;进城务工人员把户籍迁移到城市,政府要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养老等,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进城务工人员把户籍迁移到城市后,将享受过去享受不到的许多公共服务待遇,因此提高了更多人口的公共服务待遇,D正确。故选D。某旅行者在下左图地区旅游,发现甲地分布着以泥土混合茅草盖成、圆形墙体厚达80厘米的“蜂巢屋”(下右图)。当地居民说:“土塔每半年便要修补一次,要不然

25、会溶掉的。”完成下列小题26. 对当地土塔“溶掉”起重要作用的大气环流是A. 副热带高气压带B. 东南信风带C. 盛行西风带D. 季风环流27. 蜂巢屋“圆形墙体厚达80厘米”的主要目的是隔热,降低夏季室内温度 御寒,抵御冬季严寒防潮,保持夏季屋内干燥 加固,抵御雨水侵蚀A. B. C. D. 【答案】26. C 27. D【解析】【26题详解】造成土塔溶解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水汽,据图示意该地位于地中海东岸,属于地中海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故土塔应在冬季溶解较快因为冬季地中海气候区受盛行西风影响,C正确。【27题详解】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较厚的墙体主要是在

26、炎热的夏季隔热降低室内温度正确。冬季使当地降水较多土制建筑容易受到雨水冲刷侵蚀而被破坏较厚的墙体有利于抵御雨水防止建筑受损正确。该地位于亚热带,冬季气候温和无需御寒,错误。夏季炎热干燥无需防潮,错误。故选择D。下图示意我国劳动力供给量及其增长率(含预测)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 下列关于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长率逐年下降B. 2020-2030年劳动力供给下降缓慢C. 2035-2045年劳动力供给加速下降D. 我国劳动力供给量逐年下降29. 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将产生的可能影响是A. 制约产业结构升级B. 短期内国外劳动力大量输入C. 劳动力山沿

27、海流向内地D. 劳动力工资水平持续上涨30. 下列措施能够增加城市劳动力供给的是A. 改善城市企业用工环境B. 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C. 提高工业产品市场价格D. 扩大农副产品销售市场【答案】28. D 29. D 30. A【解析】【28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并非逐年下降,A错。2020-2030年劳动力供给下降较快,B错。2035-2045年劳动力供给下降速度趋缓,C错。我国劳动力供给量逐年下降,D对。故选D。【29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时间段,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呈下降趋势,会降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A错。虽然劳动力供给减少,但是

28、短期内劳动力不会从国外大量输入,B错。沿海地区经济较内地发达,劳动力从内地向沿海迁移,C错。由于劳动力数量减少,工资水平上涨,D对。故选D。【30题详解】改善城市企业用工环境,可以增加城市劳动力数量,A对。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增加,不利于城市劳动力数量增加,B错。提高工业产品价格,不会吸引劳动力进城,C错。加大农副产品销售市场主要影响农业生产,D错。故选A。读大西洋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31. 海上航行的船只最可能遭遇漂浮的冰山威胁的地点是A. a处B. b处C. c处D. d处32. 某日,在c处航行的船只遭遇沙尘天气,输送沙尘的是A. 西南季风B. 副热带高压C.

29、 热带气旋D. 东北信风【答案】31. A 32. D【解析】【3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由图可知,c、d两处海域纬度偏低,水温较高,不会遭遇漂浮的冰山威胁,C和D选项错误;a、b两处海域纬度位置偏高,且a处海水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流动,且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遭遇漂浮冰山威胁的可能性极大,b处海水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升高,遭遇漂浮冰山威胁的可能性小,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故选A。【3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环流。由图可知,c处位于非洲北部大陆的西岸,为北半球东北信风带。故在 c 处航行的船只遭遇沙尘天气,输送沙尘的是东北信风,D选项正确。故选D。读

30、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3. 形成图中海岸线特征的最主要原因是()A. 流水侵蚀B. 冰川侵蚀C. 海浪侵蚀D. 地壳下陷34. 甲地气候要素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差异明显,最主要的原因是受 ()A. 气压带的影响B. 夏季风的影响C. 地形的影响D. 洋流的影响【答案】33. B 34. D【解析】【3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海岸线特点的成因。由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欧洲北部的西海岸,形成图中海岸线特征的最主要原因是受第四纪冰川的侵蚀作用,B选项正确。故选B。【3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气候的影响。由图可知,甲地位于60N附近,全年温和,降水较多,主要是受沿岸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D

31、选项正确。故选D。咸海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位每年降低20厘米,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2007年水域面积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其中“北水南调”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下图为咸海“北水南调”输水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35. 20世纪60年代以后,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是()A. 流域内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减弱B. 咸海水域渔业发展过快C. 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农垦D. 从咸海向里海大量调水36. 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还有()A. 咸海流域作物生长期明显变长B. 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增加C. 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D.

32、 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急剧减少【答案】35. C 36. C【解析】本题组以咸海面积变化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湿地面积缩小的原因、跨流域调水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和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35题详解】流域内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减弱,既不符合现实,也不会导致咸海面积缩小,反而会因流域内降水增加而使面积扩大,选项A不符合题意。咸海水域渔业发展过快,可能导致湖泊生物多样性受损,对面积影响不大,选项B不符合题意。流域内过度农垦,大量引河水灌溉,使得阿姆河、锡尔河注入咸海的水量骤减,从而导致咸海水量不断减少,面积迅速缩小,选项C符合题意。从咸海向里海大量调水,既不符合现实,也没有何

33、必要性,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36题详解】北水南调是把鄂毕河的河水调入里海。该工程不可能明显改变热量条件,作物生长期受热量条件制约,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该工程会改变鄂毕河下游的水源条件,可能会影响下游湿地水量,从而可能使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受损,而不是增加生物多样性,选项B不符合题意。该工程会大大改善沿线地区的水源条件,从而促进沿线地区的粮食生产,增加粮食产量,选项C符合题意。该工程为中亚地区地表增加了湿地面积,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增加的可能性增大,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读“非洲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37. 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为热带草原气候B.

34、 、为热带草原气候C. 、为热带雨林气候D. 、为热带雨林气候38. 当埃塞俄比亚高原流水作用增强时A. 湖水位下降B. 区东非野生动物向北大迁徙C. 河水位上升D. 城受副高控制【答案】37. A 38. B【解析】试题分析:37题详解】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可知,非洲区域图中、 均为热带草原气候,位于非洲南端,结合当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可知,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故选项A正确。【38题详解】埃塞俄比亚高原位于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当流水作用增强时,北半球为夏季,此时热带草原气候区是雨季,所以湖水位升高;区东非野生动物向水草丰美的北方大迁徙;河位于南半球,此时属于冬季,而且处于旱季,水位

35、下降;城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西风控制,故选项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读我国大兴安岭东西坡积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39. 图中积温最小处的海拔高度大约是A. 1000 米左右B. 800 米左右C. 300 米左右D. 200 米左右40. 造成东西坡积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地势高低受冬季风影响的强弱 纬度高低太阳辐射植被类型的不同A. B. C. D. 【答案】39. A 40. A【解析】本题组以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统计图判读、影响气温的因素等相关知识和方法,考查学生对统计图中地理信息获取能力,考查学生对影响气温因

36、素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39题详解】首先在图中找到积温曲线的最低点,然后找出该点对应的地形剖面上的点,最后读出地形剖面对应点的海拔高度,约1000米。故选A。【40题详解】影响积温的因素有很多,如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势、洋流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兴安岭东侧海拔低,积温高,西侧海拔高,积温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冬半年盛行冬季风,大兴安岭西侧为冬季风迎风坡,气温低,导致积温低,东侧因大兴安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相对较小,且下沉增温,气温较高,导致积温较高,正确;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纬度相同,获得的太阳辐射相似,从天气状况分析,西侧晴天多,太阳辐射更强,这与积温高低相反;大兴安岭东西两侧都以

37、草原或草甸植被为主,东侧森林面积稍多,但这对积温影响不大,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可鲁克湖和托素湖(见下图)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两湖一大一小、一咸一淡,一湖水天一色,一湖鱼类丰富。图中B河流入可鲁克湖,A河流入托素湖。B河常年带着大量的牛羊粪和其他有机物注入湖内,使湖底泥质肥厚,杂草丛生,尤其是浮游生物极其丰富。托素湖周围全是茫茫的戈壁滩,湖心岛面积约1平方千米,每年初春,鱼鸥、棕头鸥、野鸭等大都来到托素湖中的岛上群聚,岛上的鸟儿成千上万,整个岛屿窝巢遍地、鸟蛋累累,简直是“鸟的乐园”“蛋的世界”。(1)判断两个湖泊的湖水咸淡性质,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指出鱼

38、类资源丰富的湖泊,并分析其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3)简述每年初春开始,托素湖的湖心岛成为“鸟的乐园”的主要原因。【答案】(1)可鲁克湖为淡水湖,托素湖为咸水湖。可鲁克湖有 B 河流入,又有A河流出,湖中盐类物质被A河带出,使盐分在湖中不易富集,可鲁克湖成为淡水湖;托素湖只有A河流入,没有河流流出,盐分不断积累,成为咸水湖。(2)可鲁克湖。该湖盐度较低,适合鱼类生存;该湖浮游生物丰富,鱼类饵料充足,所以渔业资源丰富。(3)初春气温逐渐回升,湖心岛气候温和;湖心岛周边多浅滩,鸟的食物来源丰富;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环境幽静。【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柴达木盆地东北的两个湖泊为背景,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湖

39、水性质分析、影响渔业资源的因素分析、生物多样性分析等相关知识和方法,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第(1)题,湖泊湖水性质主要取决于湖水的排泄方式,湖水的盐份主要由径流注入带进,如果湖水排泄主要以蒸发为主,盐份就会积累,盐度升高,形成咸水湖;如果湖水通过河流排泄,河流会把径流注入的盐份带出,盐份不易在湖内积累,形成淡水湖。从图可以看出,可鲁克湖有B河注入,A河流出,容易形成淡水湖,而托素湖只有A河注入,没有其他河流流出,容易形成咸水湖。第(2)题,影响渔业资源的主要因素饵料和水质,从材料中可知,B河常年带着大量的牛羊粪和其他有机物注入可鲁克湖,营养元素丰

40、富,浮游生物繁盛,为鱼类准备丰富的饵料,同时从前一题判断可知,该湖为淡水湖,适合多种鱼类生长,因此该湖渔业资源丰富。第(3)题,鸟群在迁移途中,往往会停留在自然条件优势、食物来源丰富、受外来干扰较小的区域,从这一思路再结合题中信息进行梳理即可得出答案。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2016年2月共有67797人在德国联邦移民与难民局申请避难,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9.9%。2016年1至2月德国接收的难民人数已超过10万人。汉堡港是德国最大的港口,基尔运河是北海和波罗的海的重要通道。近些年来,易北河入海口水域出现了水运拥堵严重等问题。下图为欧洲局部简图和甲、乙两地各月降水量统计图。(1

41、)分析甲、乙两地降水差异及原因。(2)评价大量难民涌入对德国产生的影响。【答案】(1).乙地降水量少于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大于甲地;甲地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时间长;甲地地势较高,地形雨更丰富。(乙地纬度较低,受副高影响大;地形相对平坦,地形雨不明显)(2).有利:增加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不利:影响社会安定;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加重社会负担。【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图示区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主要是受西风带影响。甲地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时间长。甲地地势较高,地形雨更丰富。乙地纬度较低,受副高影响时间长,受西风带影响时间少。地形相对平坦,地形雨不明显。所以 乙地降水量少于甲地,且降水量

42、季节变化大于甲地。(2). 德国是人口负增长国家,劳动力不足,大量难民涌入德国,能够增加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大量难民涌入,会影响社会安定。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加重社会负担。【考点定位】区域气候类型,降水差异原因,人口迁入的影响。【名师点睛】根据气候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区域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比较降水 差异的原因。分析大量人口迁入对区域环境、生态、经济、治安等方面产生的影响。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冰川,主要流经印度东北部阿萨姆河谷地区,流域面积29.2万千米。干流多数河段河道宽阔、沙洲众多,为当地农民种植水稻提供了珍贵的土地资源。人们往往

43、选择在高沙洲的洲头以下地区栽种冬稻(冬半年种植)。材料二 下面左图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等高线图,右图为H城气候图和附近河谷沙洲图。(1)说出布拉马普特拉河的含沙量特征,并分析原因。(2)分析“人们往往选择在高沙洲的洲头以下地区栽种冬稻”的原因。【答案】(1)含沙量大。原因:降水多,强度大;地形坡度大,易受侵蚀。(2)地处低纬度,全年都可以种植水稻;高沙洲地势较高,不易被水淹没;洲头以下地区流水侵蚀作用相对较弱,土壤不易被侵蚀;冬半年为枯水期,水位低,沙洲出露面积大。【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为背景,设置两道小题,涉及河流水文特征分析、农业区位等相关知识和方法,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详解】第(1)题,该河含沙量大小判断有明确的信息支持各类沙洲广布,从而判定含沙量大。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主要是流域内流水侵蚀强度,流水侵蚀强度取决于降水强度、径流流量、径流流速、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根据这一思路再结合图中信息进行梳理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本题主要从审题中得出答题方向,题中有三个关键信息点指示答题思考方向,一是冬季种稻,二是在高沙洲种植,三是洲头以下地区种植,沿着这些思路结合当地地理特征及水稻的区位要求即可得出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