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17.11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Cl 35.5 Fe56 Mn55一、选择题(共54分,每题3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只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B. 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C. 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制造出使人长生不老的“仙丹”D. 化学的研究层面越来越广,原子核的变化也已成为化学研究的范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既研究自然界存在的物质,也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故A错误;B、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等的学科,其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故B正确;C
2、、炼丹术士通过化学方法炼神丹妙药,不会使人得以长生不老,故C错误;D化学的研究层面越来越广,但原子核的变化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D错误;故选B。【考点定位】考查化学的研究对象【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对化学这一门科学的认识,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区域,化学是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的重要支柱。正确认识化学,不仅研究已知的物质,也研究和创造不存在的物质,化学可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好,比如衣服脏了,可利用化学反应把它洗干净。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B. 氯化铁溶液可应急止血,利用的是胶体的聚沉C. 用一束平行光线入射淀
3、粉溶液里,从侧面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 将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铁胶体中,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答案】A【解析】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故A错误;血液属于胶体,加入电解质氯化铁可以发生聚沉,故B正确;淀粉溶液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硫酸,开始时氢氧化铁胶体聚沉,后氢氧化铁沉淀溶于稀硫酸,故D正确;选A。3. 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后变为( )A. Na2O B. Na2O2 C. NaOH D. Na2CO3【答案】D 解析略4. 下列有关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
4、到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B. 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的第一步是预测物质的性质C. 可以用分类的方法预测物质的性质D. 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研究物质的性质,常用观察物质色、态等,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化学性质,进行分类,性质对比等方法,故说法正确;B、不能预测物质的性质,应通过观察、实验进行研究,避免造成伤害或危险,故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同主族性质具有相似性,故说法正确;D、根据选项A的分析,故说法正确。考点:考查物质性质研究的方法和程序等知识。5.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久置,不会变质的是()A. 新制氯水 B. N
5、a2O2 C. 漂白粉 D. NaCl【答案】D【解析】D试题分析:A、Cl2H2OHClHClO,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2HClO=HClO2,新制氯水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盐酸,故错误;B、过氧化钠跟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反应生成NaOH和Na2CO3,故错误;C、漂白粉有效成分是Ca(ClO)2,露置在空气中发生Ca(ClO)2CO2H2O=CaCO32HClO,漂白粉失效,故错误;D、NaCl久置在空气中不变质,故正确。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6. 按照物质不同的分类方法,HNO3应属于()酸 氢化物 氧化物 含氧酸 难挥发性酸 混合物 一元酸 化合物A. B. C. D.
6、 【答案】B【解析】HNO3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属于酸;1个硝酸分子最多能电离出1个氢离子,硝酸属于一元酸;HNO3有固定组成,酸性属于纯净物;硝酸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属于含氧酸;硝酸是由氢、氧、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氢化物是氢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硝酸是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以硝酸不属于氢化物;氧化物是氧元素与其它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硝酸是由氢、氧、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硝酸不属于氧化物; 硝酸是挥发性酸;故B正确。 7.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B. 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氧原子
7、数为NAC. 0.5molL1的AlCl3溶液中所含Al3+数目为0.5NAD. 0.1 mol 氦气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2NA【答案】A【解析】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氧原子,16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 NA,故A正确 ;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故B错误;根据 ,没有溶液体积不能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0.1 mol 氦气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1NA,故D错误。8. 下列物质能够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A. 稀盐酸 B. 蔗糖 C. 硝酸钾晶体 D. 熔融氯化钠【答案】D【解析】稀盐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蔗糖是有机物,属于非电解
8、质,故B错误;硝酸钾晶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硝酸钾晶体不导电,故C错误;氯化钠是电解质,熔融状态下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故D正确。9.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 SO4B. 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C. 石灰石溶于稀盐酸:CO32+2H+=CO2+H2OD. 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答案】D【解析】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2H+2OH-+SO42+Ba2+Ba SO4+2H2O,故A错误;稀H2SO4与铁粉反应: Fe+2H+=Fe2+H2,故B错误;石灰石溶
9、于稀盐酸:CaCO3+2H+=Ca2+CO2+H2O,故C错误;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Cu2+Fe=Fe2+Cu,故D正确。10. 在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Cu2+ 、K、Cl、NO3 B. Ag、Na、NO3、ClC. Zn2、Al3、SO42、Cl D. Ba2、NH4、Cl、CO3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Cu2+在溶液中显蓝色,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 Ag与Cl在溶液中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 Zn2、Al3、SO42、Cl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D. Ba2与CO32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不
10、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C。【考点定位】考查离子共存正误判断【名师点晴】掌握离子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了解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是:(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即生成沉淀,气体,水、弱酸、弱碱等难电离物质);(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如:Ca2+和 SO42-;Ag+和 SO42-);(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 、H+、NO3-;S2-、ClO-;S2-、 Fe3+等);(4)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11. 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 + 3C1O + 4OH = 2RO4n+3Cl +5H2O。则RO4n中
11、r 的化合价是 ( )A. +3 B. +4 C. +5 D. +6【答案】D【解析】根据方程式两端电荷守恒可知n(3+43)22,O元素是2甲,所以R的化合价是+6价,答案选D。1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C. 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D. 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3O2=2O3,该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B电子带负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升高,B项错误;C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还原
12、剂,C项错误;D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D项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13. 下列变化中,加入氧化剂可实现的是 ( )A. II2 B. Fe3Fe2 C. FeOFe D. HClAgC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I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A正确;BFe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加入还原剂,B错误;CFe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加入还原剂,C错误;D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为复分解反应,D错误,答案选A。【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名师点晴】该题为高频考点,明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还原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中升高,则需要加入氧化
13、剂实现氧化还原反应。另外需要注意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14. 下列相关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可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可确定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B. 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试管口竖直向上C. 实验室需要800mL0.1molL1NaOH溶液,需要称取4.0gNaOH进行配制D. 实验室中可用碱石灰干燥氯气【答案】C【解析】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可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l、CO32,故A错误;用试管加热固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B错误;实验室需要800mL0.1molL1NaOH溶液,用1000
14、mL容量瓶,根据m=cvM, 需要称取4.0gNaOH进行配制,故C正确;氯气与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氯气,故D错误。15. 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是()A. 将40gNaOH溶解在1L水中B. 将1L10mol/L的浓盐酸加入9L水中C. 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D. 将10g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250m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40gNaOH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L,体积1L是指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故A错误;B、溶液体积不具有加合性,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是10L
15、,故B错误;C、氯化氢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体积一定,影响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因素有温度、压强,22.4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故C错误;D、10gNaOH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250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故D正确答案选D.考点:物质的量浓度16. 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 向氯水中加入NaHC
16、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 H+D. 新制的氯水能使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溶液中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A只有氯气有颜色,为黄绿色,氯水呈浅黄绿色是由于含有氯气,故A正确;B溶液与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只能是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得到AgCl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故B正确;C溶液呈酸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C正确;D新制的氯水能使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存在次氯酸,故D错误,故选D。【考点定位】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氯水的性质。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溶液中存在平衡Cl
17、2+H2OHCl+HClO,只有氯气有颜色,为黄绿色,氯水中含有氯气而呈浅黄绿色,溶液中HCl与硝酸银反应产生AgCl白色沉淀,而溶液呈酸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溶液中氯气、HClO都强氧化性,都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而使溶液变为棕黄色。17. 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中正确的是()A. 1molOH的质量是17B. 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44gC. 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 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约等于【答案】D 点睛: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的数值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18. NA为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lmol
18、Cl2与足量的铁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 标准状况下,11.2L水所含分子数为0.5NAC. 常温常压下,22.4L氖气含有NA个氖原子D. 124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离子数为2NA【答案】A【解析】Cl2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1,lmol Cl2与足量的铁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2mol,故A正确;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故B错误;在标准状况下,22.4L氖气含有NA个氖原子,故C错误;Na2O溶于水后生成氢氧化钠,溶液中不含O2,故D错误。点睛: 只适用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物质;常温常压下,22.4L氖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二、填空题(每空2分,
19、共46分)19. 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Cu; 1molL1的FeCl3溶液; CuCl2溶液;CO2;H2SO4;酒精;CaCO3;FeSO4;Ba(OH)2(1)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的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将混合配制成浓度均为1molL1的混合溶液100mL,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若铁粉无剩余,且有铜生成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_阳离子,可能含有_阳离子.(4)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请完成下列问题: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下列三种
20、情况下,离子方程式与相同的是_( 填序号)A向NaH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显中性B向NaH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C向NaH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答案】 (1). (2). (3).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4). Fe2+ (5). Cu2+ (6). Ba2+2OH+2H+SO42BaSO4+2H2O (7). A【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电解质、非电解的定义质判断;(2)氯化铁与水加热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氢;(3)Fe3+的氧化性大于Cu2+,铁粉加入FeCl3、C
21、uCl2、FeSO4的混合溶液中,铁依次发生 、 两个反应。(4)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钡和水;分别写出ABC三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作对比。解析:(1)Cu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molL1的FeCl3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CuCl2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O2不能自身电离出离子导电,CO2属于非电解质;H2SO4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酒精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CaCO3能电离出钙离子、碳酸根离子,属于电解质;FeSO4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Ba(OH)2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所以属于电解质的是H2SO
22、4、CaCO3、FeSO4、Ba(OH)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CO2、酒精;(2)氯化铁与水加热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氢,离子方程式是FeCl3+3H2OFe(OH)3(胶体)+3HCl;(3)Fe3+的氧化性大于Cu2+,铁粉加入FeCl3、CuCl2、FeSO4的混合溶液中,铁依次发生 、 两个反应,若铁粉无剩余,且有铜生成,说明完全进行,可能完全进行,也可能部分进行,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可能含有Cu2+。(4)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是Ba2+2OH+2H+SO42BaSO4+2H2O;A向NaH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
23、液显中性,离子方程式是Ba2+2OH+2H+SO42BaSO4+2H2O;B向NaH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离子方程式是Ba2+OH+H+SO42BaSO4+H2O;C向NaH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离子方程式是Ba2+OH+H+SO42BaSO4+H2O;故A正确。点睛:铁粉加入FeCl3、CuCl2、FeSO4的混合溶液中,铁依次发生 、 ,若铁粉无剩余,且有铜生成,说明完全进行,可能完全进行,也可能部分进行,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可能含有Cu2+;若固体中有铁和铜,说明 、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Fe2+
24、,一定不含Cu2+。若没有固体剩余,说明 反应可能完全进行,也可能部分进行;没反应,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有Fe2+、Cu2+,可能含有Fe3+。20. 已知某市售“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下图所示,该“84 消毒液”通常稀释100 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84 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mol/L( 保留小数点后 1 位)(2)该同学参阅此“84 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 与市售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84 消毒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填序号)A如下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
25、溶液配制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0g(3)“84 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其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 98%( 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 500mL 2.3mol/L 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 消毒液”的消毒能力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_mL取用任意体积的浓硫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A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C溶液的质量 D溶液的密度对浓硫酸稀释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使所配制的硫酸浓度大于2.3mol/L有_。A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B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26、再加水至刻度线C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D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答案】 (1). 4.0 (2). C (3). 62.5 (4). BD (5). AD【解析】试题分析:(1)c(NaClO)=c=4.0molL-1,故答案为:4.0;(2)A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O固体,需用烧杯来溶解NaClO,需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和引流,需用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来定容,图示的A、B、不需要,但还需玻璃棒和胶头滴管,故A错误;B配制过程中需要加入水,所以经洗涤干净的容量瓶不必烘干后再使用,故B错误;C由于NaClO易吸收空气中的H2O、CO2而变质,所以商品NaClO可能部分变质导致NaClO减少,配制的溶液中溶
27、质的物质的量减小,结果偏低,故C正确;D应选取5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然后取出480mL即可,所以需要NaClO的质量:0.5L4.0molL-174.5gmol-1=149g,故D错误;故答案为:C;(3)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浓硫酸的浓度为c=18.4mol/L,假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则V18.4mol/L=0.5L2.3mol/L,V=0.625L=62.5mL,故答案为:62.5;A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n=cV,与体积有关,错误;B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的浓度与体积无关,正确;C溶液的质量m=V,与体积有关,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的密度与体积无关,正确;故选
28、BD;A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正确;B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错误;C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对结果无影响,错误;D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正确;故选AD。【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以及溶液的配制【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以及溶液的配制,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在做此类试题时,要记住常见的计算公式,如体积为VL、密度为g/cm3的某溶液中,含有摩尔质量为M,则溶液物质的量浓度c=等;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29、的误差分析,要紧扣公式c=。21. 现有金属单质A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B、C、D、E、F、G,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浓)+MnO2Cl2+MnCl2+2H2O,MnO2做_剂,如果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况下体积为2.24L,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mol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金属A和水_。物质B和气体乙_。(3)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固体G可做呼吸系统供氧剂原因_。(4)用化学方程式解释F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失效的原因_。(5)红热细铁丝能在气体乙剧烈燃烧,现象是_
30、,将燃烧产物配成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可以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该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直径在_之间。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答案】 (1). 氧化 (2). 2 (3). 2Na2H2O2Na+2OH-H2 (4). 2OHCl2 ClClOH2O (5). 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 +O2 (6). 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2HCl+O2 (7). 产生棕红色的烟 (8). 1-100nm (9). 先产生红褐色沉淀最后溶解为黄色溶液【解析】试题分析:金属A是食盐中的元素,则A是钠,和水
31、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则甲是氢气,B是氢氧化钠。黄绿色气体是氯气,则乙是氯气,和氢气反应生成丙是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得到盐酸。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漂白粉,则E是氢氧化钙,F是次氯酸钙。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即G是过氧化钠。(1)根据方程式4HCl(浓)+MnO2Cl2+MnCl2+2H2O可知Mn元素化合价降低,MnO2做氧化剂,如果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况下体积为2.24L,即氯气是0.1mol,所以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0.2mol。(2)金属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2、2Na2H2O2Na+2OH-H2;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Cl2ClClOH2O;(3)过氧化钠能与CO2或水反应生成氧气,可作供氧剂,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 +O2;(4)次氯酸钙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转化为次氯酸,次氯酸易分解,因此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失效,有关方程式为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2HCl+O2;(5)红热细铁丝能在气体氯气剧烈燃烧,现象是产生棕红色的烟。将燃烧产物配成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可以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该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过量稀硫酸,首先据此,产生氢氧化铁沉淀,然后是中和,所以实验现象是先产生红褐色沉淀,最后溶解为黄色溶液。【考点定位】考查无机框图题推断【名师点晴】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