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二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1答卷前,将姓名、考号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卷一、单项选择(每题4分)24.羁縻政策源自战国时期,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完善,为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羁縻政策的实施( )A有利于扩大中原王朝的统治区 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有利于缓和边地与中央的矛盾 D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 25.1793年清政府规定:驻藏大臣(由中央派驻)监督办理西藏
2、事务,地位与达赖、班禅相等;地方政府噶伦以下大小文武宫员,其升迁赏罚,由驻藏大臣全权办理:西藏外交权归中央,有关西藏的一切对外交涉事务,统归驻藏大臣全权处理,上述规定不能表明清朝()A.强化了中央对西藏的行政管理 B.对西藏采取大事集权小事放权C.维护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对西藏采取了双重管理的策略26.“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这说明科举制()A.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公平性 B.打破贵胄子弟世代为官传统C.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D.使知识分子创新意识被限制27.下表可以
3、用来说明,元至清初()景德镇瓷窑性质统计表(单位:座) 元代 明初 明末 清初 官窑 47 58 34 6 官搭民烧(窑) 2 69 42 民窑 2 20 285 356A. 制瓷业利润日趋下降 B. 官营作坊垄断地位被打破C. 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D. 政府丧失了对经济的控制28.“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是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的重要思想主张。这一思想主张的提出对当时社会的重要意义是( )A推进了各国变法改革,使这些国家的实力逐渐强大B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C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了礼乐文明的社会D推崇夏朝的政治,立天下最贤之人为天子29.一位大学者的诗:“闻
4、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 A人性本善 B心即理也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知行合一30.“以史为鉴,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致力改革社会现实;有求实精神,注重实践和实证,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考察:有强烈的社会责仟感。”下列概念与此说法相匹配的是( )A. 格物致知 B. 经世致用 C. 知行合一 D. 与时俱进31.西游记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习道家的法术甚至医术,后来却皈依佛教“明心见性”的故事。而他们取经的目的又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这表明()A
5、. 唐朝实现了三教合归儒 B. 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C. 唐朝道家地位开始衰弱 D. 三教合流符合政治需要32.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西汉设立中朝 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北宋设立枢密院A B C D 33.殷人尊神事鬼、崇尚巫术,周人则敬天保民、崇尚礼乐教化。这反映出商周时期()A政权和神权结合越来越紧密 B从神本到民本的文明发展轨迹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趋于严密 D已经出现人民主权的思想倾向34.请根据下列图片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皇权和相权之争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之中B
6、.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D.反映了秦朝、唐朝、元朝、明朝四朝的中央机构的设置情况3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B主要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C制作工艺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D畅销海内外,备受青睐第卷二、非选择题41.(25分)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与政府的经济政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无论商王或周王室,都有大批商贾为之采购珍奇物品。如商王室设有“多贾”管理王室商业。多贾还供献香酒,参与商王祭祀祖先的仪式。“丁已小雨,
7、佑多贾以鬯chng,祭祀用的香酒”,可见多贾在王室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材料二:末作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意为工商业一日之利,可供五日之需)。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管子治国材料三: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宋)陈亮四弊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商周时期的商业状况。由此看出当时政府的商业
8、政策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时期管仲提出了怎样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二分析管仲提出这种经济政策的理由。 (3)材料三反映的主要经济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此观点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业发展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42. (12分)阅读材判,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时期史实秦汉张霽出使西城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至波斯湾而还中国的锈钢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隋唐唐朝高丽乐盛行玄奘西行胡椒、波斯枣、无花果、开心果等传入中国日本参照汉宇草书和书的偏旁,创制了自已的文罕宋元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指南针、火药相继传到欧洲刺桐
9、港(泉州港)成为世界笫一大港拉伯数字传入中国明清郑和七下西洋,远至非洲、红海沿岸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译成多种外国文流传海外广州十三行统一经管对外贸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45.【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材料 自曹魏到西晋初年,土地荒芜和 人口逃亡问题严重. 豪势之家占有大量土地和 依附人口,“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 锥之土.”公 元 年,晋 武帝颁行户调式,包 括占 田制、品官占田荫客制和户调制.占田制规定了诸侯和编户民所占土地的数量,“国 王公侯大国田十
10、五顷,次国十顷,小国七顷.”(编户民)“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品 官占田荫客制则规定了官员所占土地和荫客(依 附人口)数 量,“各 以贵贱占田,品 第一者占 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九品十顷.”户 调制规定按户征收户调 (绢、绵)和 田租,按 照 贫富分为九等,按等定数.改革后,“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出现了“牛马被野,余 粮栖亩”的景象.年,西晋户数从万户上升到万户.张鹤泉?魏晋南北朝史?()根据材料,概括晋武帝实施户调式的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晋武帝实施户调式的影响. 46. 【选修: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 1940年10
11、月14日,蒋介石召见英国大使卡尔:“我等中国人素讲信义,既不甘屈服于强国之威胁,亦不鄙视战争失利之国家。法国屈服之后,中央领袖确有大部分主张重新考虑我国策者,然我人仍主张坚守此项原则,不应更张。我人绝不改变我国家之特性。”1940年11月1日,蒋介石约见卡尔及美国驻华大使詹森,面交中美英三国合作方案。其原则部分认定中国之独立自由为远东的和平基础,提出英美与日本,或英美两国中任何一国与日本开战,中国陆军全部参战;英、美派遣军事与经济、交通代表团来华,组织远东合作机构。1942年,戈林的亲信洋克与桂永清谈判,要求中国“突攻印度,与德合作”,企图使德、日两军在印度洋会师。蒋介石6月18日日记云:“对
12、德国路线,勿再探索为宜,以桂永清非长于此,不如严令拒绝之。”随后,蒋介石即命陈布雷以陈本人的名义复桂永清一电:指示其“谢绝”,“以为此种提案,决不可能,亦难转达其意,覆绝为要”。 摘编自杨天石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蒋介石召见英、美大使时的二战形势。(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蒋介石的对德态度及影响。47【选修: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桑弘羊是具有法家思想的理财家,他具有兴功利的思想,肯定商业活动,认为要使国家富强,必须本末并重。颁布了算缗告缗令。所谓算缗,就是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所谓告缗,就是向朝廷揭发工商业者
13、和高利贷者隐产漏税的违法行为。实行盐铁官营,禁止私卖私铸。实行“酒椎”即酒类专卖,由官府统一销售。改革币制,废除一切旧钱,由国家统一铸造货币。实行均输和平准。所谓均输,就是调剂物资运输;所谓平准,就是平抑物价。这次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解决了当时的财政困难,从而使正在进行中的对匈奴战争和对边疆的经营能够继续进行下去;其次,基本上解决了汉初以来豪商大贾和地方割据势力;再次,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的政策,不仅是有益于当时的国计民生,而且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桑弘羊的经济思想及其措施。(2)根据材料,分析桑弘羊经济改革的作用。历史参考答案
14、24、B 25、A 26、A27、C 28、A 29、C 30、B 31、D 32、D33、B 34、D 35、D41、【答案】(1)状况:商业受政府监督,并为王室服务。政策:保护和扶持商业发展。(2)政策:重农抑商。理由:发展农业,制约游民;富国强兵(拓展疆域);弃农经商,易导致土地荒鞠和国家贫弱。(3)观点:农商并重,相辅相成。原因: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传统经济观念受到一定的冲击;农商并重,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商并重可以达到国家治理的最好状态。(4)关系:相互影响。 【考点】商业的发展,主要经济政策 42. 【答案】本题是一道开放型试题,解答本题时首先读取材料,从材料“张霽出使西城甘英
15、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至波斯湾而还中国的锈钢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郑和七下西洋,远至非洲、红海沿岸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译成多种外国文流传海外广州十三行统一经管对外贸易”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如“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促进中外文明的交融”,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做到史论结合,表述清楚,有逻辑性即可。 故答案为: 看法: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促进中外文明的交融。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中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交流。汉武帝时开辟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传统贸易的重要通道。活跃在丝绸 之路上的中外使者、商人络绎不绝。丝绸、瓷器、茶叶、四大发明等传到国外,胡椒、波斯枣、
16、高丽乐等传入中国,中外贸易互通有无,贸易品种多样,丰富了中外人民的生活,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45.【答案】()特点:把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相结合;贵 族根据品级高低享有不同特权;一 方面保证 贵族享有特权,一方面又加以限制;赋税 体现均平思想 (或 “按 贫富等级交纳赋税”).()影响:抑制了豪强兼并土地;赋税均平,一定程度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获得一定数量 土地,促进了西晋社会经济的发展;户口增加,扩大了税源,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推动了世家大族经济势力的发展.46. 【答案】(1)形势:德国闪击西欧、北欧取得成功,法国等国家败亡;英美等国对日实施禁运政策;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2)态度:拒绝德国的拉拢。影响:打乱了德国的战略计划;巩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47. 【答案】(1)经济思想:兴功利,肯定商业活动,本末并重。 措施:颁布算缗告缗令,实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改革币制,实行均输和平准。 (2)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汉武帝反击匈奴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有利于削弱豪商大贾和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计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