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671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唐朝孙过庭书谱:“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则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中国的书法何以会有这种特点?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里提及张旭善草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2、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他或在情感中同时反映出或暗示着自然界的各种形象,或借着这些形象的概括来暗示着他自己对这些形象的情感。东汉书法家蔡邕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象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他写“为”字时,习画鼠形数种,穷极它的变化,他从“为”字得到“鼠”形的暗示,因而积极地观察鼠的生动形象,吸取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为

3、”字更有生气、更有意味、内容更丰富。这字已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是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相,就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但宋朝大批评家董遖在广川画跋里说得好:“且观天地生物,特一气运化尔,其功用秘移,与物有宜,莫知为之者,故能

4、成于自然。”所以千笔万笔,统于一笔正是这一笔的运化。正如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古人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石涛画语录也说,“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正是因为这奇特的一笔一画,人们塑造了万千的艺术形象。中国书去从一笔入手,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这“永字八法”由“永”字的笔画而来,为侧(点)、勒(横)、弩(直竖)、趯(钧)、策(提)、掠(长撇)、啄(短撇)、磔(捺)。这些笔画,悬腕中锋,可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反映着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点,不称点而称为侧,是说它的“势”左顾右瞰,欹反映着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点,不称点而称为侧,是说

5、它的“势”左顾右瞰,欹侧不平。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一点之力真是石破天惊。横画称为“勒”,是说它的势牵缰勒马,跃然纸上。书法的“美”就是势、是力、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它倾向于壮美。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和笔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虚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品。中国书法艺术里这种空间美,在篆、隶、真、草、飞白里有不同的表现,尚待我们钻研。(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有删改)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书法家张旭内心有触动时就会写草书表达,看到天地间各种可喜可愕的变化

6、时也会全部寓之于书,其书法的目的是借自然界的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感。B. 中国书法与绘画、音乐等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是运用如笔画、线条、乐音等基本元素,加以千变万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相。C. 来源于“永”字笔画的“永字八法”如高峰坠石、牵缰勒马,反映着物象里的“势”和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体现了中国书法具有的壮美倾向。D. 点画的空白处在书法中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大书法家邓石如认为,空白处造就了汉字的妙境,在不同的字体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美。2. 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是A. 文章第一段采用引证法,用书谱中评价王羲之的话来引出了论题“中国书法艺术为何有较强的审美属性”。B.

7、 文章从中国书法取法自然的审美主张、书写工具的特殊性以及书法的空间美等角度论述了中国书法艺术性的来源。C. 文章中举蔡邕、赵子昂的例子证明了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从自然中获取灵感而创制的。D. 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层次清晰;运用了引用论证并穿插使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便文章更具说服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羲之书法作品反映出他愉悦快乐的心境、郁结不舒的愁苦和神思纵逸的气质,由此也能证明中国书法拥有可以抒写出人的内心情感的特点。B. 蔡邕认为书法字体必须“象其一物”,要通过认真摹写物象来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而元代书法家赵子昂写“为”字前先习画鼠形的做法深得此理

8、。C. 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相是通过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的。正是中国书法用笔的一笔一画,人们塑造了万千的艺术形象。D. 无论是点还是横,在书写时都要讲究“势”,集中全身之力于笔端,使笔迹体现出书法之美和生命的力量。【答案】1. B 2. D 3. B【解析】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其书法的目的是借自然界的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感”错误,目的关系不存在。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他或在情感

9、中同时反映出或暗示着自然界的各种形象,或借着这些形象的概括来暗示着他自己对这些形象的情感”,“抒发情感”和“表现自然界的形象”之间不是目的关系,而是递进关系。C项,“永字八法如高峰坠石、牵缰勒马”错误,倒数第二段说的是“点如高峰坠石”“横画似牵细勒马”,并非“八法”“如高峰坠石、牵缰勒马”,这是偷换概念。D项,“空白处造就了汉字的妙境,在不同的字体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美”有误,选项以偏概全,书法的妙境、空间美,不仅仅是空白处造就的,也有点画的作用。文中说“虚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品”。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10、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运用了引用论证并穿插使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有误,文章没有比喻论证,这是对论证方法的分析有误。本文主要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

11、保持一致。B项,“要通过认真摹写物象来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有误,从第三段元代赵子昂的事例中来看,直接摹写客观物象并非为了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而是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文字有自然界的神韵。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

12、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远山张世勤莽莽苍苍,四面青山。孤独的牛车,远

13、远望去像一个小黑点,在大山深处移动。父亲刚逝,连着下了数天的雨,青树的心情低沉而忧郁。望着连绵的雨,老天爷仿佛也为失去一位勤劳忠厚的山民而流下了眼泪。今天天气放晴,雨后的阳光格外明媚,山谷间升起薄簿的雾霭,有一处山头上还挂着几道炫炫的彩虹。今天他该出山了,但他只能一个人驾着牛车出山了。他和父亲在这深山里已经二十多年,早已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一套步调,从未感觉到日子丝毫的单调,因为一切都有父亲在。父亲不在了,从今天开始他得习惯一个人出山。山路崎岖,牛车不住地颠簸。悬崖上各色的花都挂出来了,路边的花也在怯怯地摇曳,花香弥漫,鸟儿飞翔。他的心境也渐渐开朗起来。又是一个转弯,转过弯去就是

14、一个长长的缓坡,然后再转弯。他不觉得这些弯有什么不好,转一个弯,就换一种风景,换一片不一样的树,换一群不一样的鸟,换一壁不一样的花。对这条通往山外的路他早已烂熟于心。这时牛车一阵抖动,他说,爹,转弯了。往常也都是这样,他耪着牛,父亲坐在车上,每到一处转弯,他都要提醒父亲:爹,转弯了。可他这次没有听到父亲说:知道。也没听到其他声响。他回过头,只看见一车的柴,并没有看见父亲。他再次深切地感受到,父亲的确是不在了。于是,他的心里又有些悲伤,眼睛愣怔怔地望着前方。不知什么时候,车竟然停下了,停在了一个转弯处。这种情况原来还从未有过,牛同他一样,熟悉这条山路,相信不用他跟着,牛也会自己沿着这条山路悠悠地

15、走出去,他跟牛说,怎么了,走啊!可牛一动不动。车停在悬崖的转弯处,从这里看得见山谷里的一潭湖水,蓝蓝的,像大山的一只眼睛。他用一根绵软的枝条轻轻抽在牛身上。他说,咱们赶路吧。牛却仍然未动。他抚着牛,竟看到牛眼里闪着迷惘。他想,牛对父亲看来也有感情了。父亲不在了,它也在沉痛和悲伤。这头牛,当年是父亲为它接生的,难道它还在记着父亲对它的好!他也再次想起父亲。他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哎,爹,转弯了。没想到,这一说牛迈开步子,轻松地走起来,很熟练地转过弯去,然后走上了那条长长的缓坡。走完缓坡,又要转弯了,牛却又无緣无故地停了下来。他心里想,父亲没有了,不和父亲在一起,就是不顺。若在往常,一到转弯,牛车

16、侧着,轮下又颠簸,很有些危险,他会提醒父亲:爹,转弯了。父亲都是说,知道。也不过这么一句话,也就安然无恙地过去了。这么想着,再次叹口气,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爹,转弯了。这一说,牛竟然燕练地转过了弯儿。他终于明白,数年来,牛跟他一样,都习惯了父亲坐在车上,每到转弯处的提醒,不单是提醒了父亲,也提醒了牛。现在到了转弯,他一言不发,牛就有些慌,不知该怎么办,是不是要转弯。他想,在父亲不在的日子里,他和牛都需要一个转弯的过程。明白过来之后,接下来的路,他和牛就顺畅得多了。虽然父亲已经不在车上,但到转弯处,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给父亲说一声:爹,转弯了。可父亲已经不在了,他这么喊,是在喊谁呢?他把手里绵软的

17、枝条抽在牛身上,说你这家伙该转不转,原是想賺赚我便宜呢!牛也真像赚了便宜一样得得地走起来。望着寡言少语老成持重的牛,他突然觉得把它看作父辈,似乎也没什么错。父亲和牛的秉性是一样的。爹,转弯了。在这大山深处,青树知道,转一个弯,就能换一种风景,看到一片不一样的树,飞过一群不一样的鸟,开一壁不一样的花。是不是过日子的路也要这样走,要不断地转个弯才好呢?一路上,青树跟牛说着话,青树说,你说是不是呢?牛愣了一下,却不搭话。青树小声说,爹,你说是不是呢?牛这时长长地“哞”了一声。青树把绵软的枝条抽在牛身上,牛仿佛有些得意地得得地走着。他到山外的小镇上采买各种种子:树种,瓜果种,蔬莱种。一年后,青树栽培种

18、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菜都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青树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青树出山的牛车上,不再像过去那样单调,只是一些硬邦邦的木柴,而是瓜果梨枣,色彩缤纷。青树忍不住回头看一眼,看一眼心里又多一遍舒服。打这,去一趟山外,青树就会装回一袋子钱。(选自小说选刊,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写到了“孤独的牛车”在大山深处移动,介绍了青树生活的环境,大山深处,引出下文写青树乘牛车出山。B. 多年来,青树已经习惯了父亲在时的生活,写出了对父亲的依赖,父亲去世,青树一直处在悲伤之中,不能自立。C. 父亲在时,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

19、柴这一套步调,青树从未感觉日子的单调,父亲不在了,青树开始思考,过日子的路也要转个弯,文章主题逐渐明朗。D. 小说中牛和父亲的秉性是一样的,寡言少语,老成持重,写出了父亲的本分和守旧。5. 文章很多笔墨写青树一个人出山的情景,请结合全文分析文章这样写的作用。6. “爹,转弯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多次,请结合全文,探讨这句话在文章主旨中表达的意义。【答案】4. B 5. 写出了父亲不在后青树自己出山的亲身体验。青树体会到了父亲的艰辛,这过程让青树认识到,父亲不在的日子里,他和牛都需要一个转弯的过程。 6. 表现了青树对父亲的思念。体现的是青树由依赖变得独立。父亲在时的转弯,体现的是一种对父亲的依

20、赖,父亲不在时的转弯,写出了青树已经懂得自己要独立。表达出青树生活方式的转变。青树由独立变得有主见,没有再沿着父亲的老路走下去。【解析】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B项,“不能自立”错,由“他只能一个人驾着牛车出山了”“他到山外的小镇上采买各种种子:树种,瓜果种,蔬莱种”“一年后,青树栽培种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菜都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青树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这些内容可知,文中的青树可以独自出山,生活。5.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

21、很多笔墨写青树一个人出山的情景,请结合全文分析文章这样写的作用”,这是属于作用题。首先应圈出青山一个人出山的内容,圈出其中描写青山心理活动的内容,如“他终于明白,数年来,牛跟他一样,都习惯了父亲坐在车上,每到转弯处的提醒,不单是提醒了父亲,也提醒了牛。现在到了转弯,他一言不发,牛就有些慌,不知该怎么办,是不是要转弯。他想,在父亲不在的日子里,他和牛都需要一个转弯的过程”“在这大山深处,青树知道,转一个弯,就能换一种风景,看到一片不一样的树,飞过一群不一样的鸟,开一壁不一样的花。是不是过日子的路也要这样走,要不断地转个弯才好呢”,还有青山在出山过程中的感受,然后分析这些内容,这些句子写出了父亲不

22、在后青山一个人出山的亲身体验,在这一过程中,青山体会到父亲的艰辛,也明白了以后的日子,自己与牛都要有一个转弯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青山的成长的过程。6.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爹,转弯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多次,请结合全文,探讨这句话在文章主旨中表达的意义”,这是考查句段的作用,题干的提问中侧重考查内容上的作用。首先圈出“爹,转弯了”这句话,如“这时牛车一阵抖动,他说,爹,转弯了”“每到一处转弯,他都要提醒父亲:爹,转弯了”“他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哎,爹,转弯了”“若在往常,一到转弯,牛车侧着,轮下又颠簸,很有些危险,他会提醒父亲:爹,转弯了”“这么想着,再次叹口气,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爹,转弯

23、了”“虽然父亲已经不在车上,但到转弯处,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给父亲说一声:爹,转弯了”“爹,转弯了”,然后分析这些内容,有的是青山的习惯性问话,有的是青山回忆当初和父亲所说的话,有的是他明白后与牛所说的话,多次想到和说这句话表现了青树对父亲的思念;而每到转弯处就说这句话,原来是对父亲的依赖,父亲不在后则是青山独立起来的表现;由依赖到独立,由独立到有主见,这体现出青树的转变。本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圈出这些设题的内容,然后结合人物进行分析。(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中兴通讯被美国制裁一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此事虽已发生了一段时间,但热度不减。被奉为中国高科技发展龙头和先驱

24、的中兴,被美国的一纸禁令就扼住了喉咙,戳到了整个行业的软肋。以集成电路为例。据海关总署数据,截至2017年10月底,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已高达2071.97亿美元,同比上涨14.5%。同期,中国原油进口额为1315.01亿美元,中国芯片进口已是原油的1.57倍。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量近3770亿块,同比增长10%,约为同年我国产量的2.4倍,由此可见自给率很低,尤其是在高端领域,中国目前完全依赖进口。另外一组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高达2271亿美元,连续4年进口超过2000亿美元,同时集成电路出口金额仅为613.8亿美元,贸易逆差达1657亿美元。(数据来自20

25、17-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材料二芯片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复杂程度不可同日而语。芯片行业的投资非常大,研发周期极长,投资回报率低,投资风险大。而芯片工业是建立在一次次迭代上,每次迭代有收益,然后用收益支持下一次迭代。目前美国芯片的工业水平是依靠过去几十年挣来的钱持续投入达到的。但是我们现在必须直接追到相近的水平才能开始赚到钱。算上通货膨胀,这个投资额是个天文数字。-国内自研CPU参与工程师 张健中国有自己的显著优势,比如正在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拥有庞大的市场等。中国在芯片等高技术领域发展速度极快,未来10年到20年,将有望补齐短板,进入第一梯队。-北

26、京邮电大学教授 张平中国集成电路与国外最高水平的差距由5代编短到2代,由20年缩短到5年。-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所长 魏少军材料三未来中国能否破解“缺芯”之痛?专家指出,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夜郎自大、掉以轻心。在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看来,中兴事件给中国敲响了一记警钟。现在必须统一思想,摒弃“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做法,痛下决心、坚持不懈把关键技术设备掌握在自己手上,否则会持续受制于人。得益于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资金优势和市场优势,一些芯片制造、设计公司正逐渐转向中国,半导体行业高端人才也不断向中国汇聚。截至2017年底,我国在建的12寸芯片厂,共有12个公司、15个项目,总计产

27、能为81万片/月,其中51.5万片/月(63.6%)为外资或合资。在建项目分布如下(前瞻经济学人)(选自如何破解“缺芯”之痛?,有删改)材料四4月18日,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在京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生存还是死亡,面对禁芯,中国的高技术产业怎么办?”的特别论坛。在论坛上,中科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名誉理事长李国杰强调:“芯片的研发和生产水平反映的是国家整体的科技水平。可怕的不在于差距,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掌握主动权。”追赶需要时间,但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不是没有希望。呼吁最多的是,中国对于自主研发元器件的推广利用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大,要给国产芯片试用和迭

28、代的机会。李国杰,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龙芯处理器负贡人胡伟武,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秘书长杜子德等均在发言中表达了这一观点。从长远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绕不过去的关卡。多位与会人士指出,国内计算机专业过于注重应用,轻视基础教育。从专业设置看,计算机专业对于系统结构和芯片等基础方面的培养能力较弱;从待遇上看,芯片研究人员的收入较从事人工智能等应用类领域研究的低不少;而在人才考核机制上,因为芯片研究领域发论文难,研究人员在各类人才评选中处于劣势。(通信世界杂志2018年第12期)7.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已连续五年超过2000亿美元,贸易逆差金额巨大。B.

29、中国有着自身显著的优势,大量芯片企业和高端人才不断向国内聚集,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还需要时间。C. 在“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上,与会专家都认为应该给国产芯片试用和迭代的时间和机会,以摆脱芯片受制于人的局面。D. 我国的计算机专业过于注重应用,而对于基础性较强的系统结构和芯片等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8. 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美国政府对中兴通讯的制裁,戳到了中国整个芯片行业的软肋,说明中国在芯片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长期受制于人。B. 美国目前芯片工业水平是建立在一次次迭代的基础上的,每次迭代都有收益,中国如果直接追到与美国相近的水平,那是不可能有收益的。C. “中国制造2025”等

30、政策的实施将使芯片产业快速发展,未来十年,中国就能达到世界水平,集成电路领域甚至可以实现超越。D. 中国体制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目前我国己经形成一条以上海、成都、合肥、南京为主,涉及10个城市、12个公司、15个项目的芯片产业带。9. 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概括我国芯片行业的现状如何?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改变这些现状?【答案】7. C 8. A 9. (1)现状:需求量大;因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给率低,严重依赖进口;企业因研发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回报率低而不愿投资;发展速度虽快,差距仍然较大;人才培养和储备不足。(2)途径:统一思想,摒弃错误做法。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资金优势和市场优

31、势。从专业设置、待遇、考核机制等方面,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解析】7.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项,“与会专家都认为应该给国产芯片试用和迭代的时间和机会,以摆脱芯片受制于人的局面”有误,“与会专家都认为”错误,扩大范围;材料四第二段说“李国杰,胡伟武,杜子德等均在发言中表达了这一观点”,选项表述为“与会专家都”,范围扩大。8.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两项”。B项,“中国如果直接追到与美

32、国相近的水平,那是不可能有收益的”错误,选项表述与文中意思相反,材料二第一段的表述是“我们现在必须直接追到相近的水平才能开始赚到钱”。C项,“未来十年,中国就能达到世界水平,集成电路领域甚至可以实现超越”错误,选项表述绝对化,材料二中说的是“中国在芯片等高技术领域发展速度极快,未来10年到20年,将有望补齐短板,进入第一梯队”。D项,“目前我国己经形成”错误,材料三中说的是“截至2017年底,我国在建的12寸芯片厂,共有12个公司、15个项目,总计产能为81万片/月,其中51.5万片/月(63.6%)为外资或合资”,文中说的是“在建”并未“已经形成”。9.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上述材料,简

33、要概括我国芯片行业的现状如何?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改变这些现状”。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本题有两个问题,一是“我国芯片行业的现状”,二是改变这些现状的途径。首先圈出写现状的内容,如“如材料一中“由此可见自给率很低,尤其是在高端领域,中国目前完全依赖进口”“另外一组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高达2271亿美元,连续4年进口超过2000亿美元”,如材料二中“芯片行业的投资非常大,研发周期极长,投资回报率低,投资风险大”,如材料四“从长远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绕不过去的关卡”,等等,考生可以依据这些内容概括现状。再看第二个问题,如材料三中“现在

34、必须统一思想,摒弃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做法,痛下决心、坚持不懈把关键技术设备掌握在自己手上,否则会持续受制于人”“得益于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资金优势和市场优势,一些芯片制造、设计公司正逐渐转向中国,半导体行业高端人才也不断向中国汇聚”,材料四中“从专业设置看,计算机专业对于系统结构和芯片等基础方面的培养能力较弱;从待遇上看,芯片研究人员的收入较从事人工智能等应用类领域研究的低不少;而在人才考核机制上,因为芯片研究领域发论文难,研究人员在各类人才评选中处于劣势”,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概括改变现状的途径。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谢深甫,字子肃,台州

35、临海人。少颖悟,刻志为学,积数年不寐,夕则置瓶水加足于上,以警困怠。知处州青田县。侍御史葛邲、监察御史颜师鲁、礼部侍郎王蔺交荐之。孝宗召见,深甫言:“今日人才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昂者急于披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故言未及酬而已龃齬,事未及成而已挫抑。于是趣时徇利之人,专务身谋,习为软熟,畏避束手,因循苟且,年除岁迁,亦至通显,一有缓急,莫堪倚仗。臣愿任使之际,必察其实,既悉其实,则涵养之以蓄甚才,振作之以厉其气。”上嘉纳。谕宰臣曰:“谢深甫奏对雍容,有古人风。”江东大旱,擢为提举常平,讲行救荒条目,所全活一百六十余万人。光宗即位,知阁门事韩侂胄破格转遥郡刺史,深甫

36、封还内降云:“人主以爵禄磨厉天下之人才,固可重而不可轻;以法令堤防天下之侥幸,尤可守而不可易。今侂胄蓦越五官而转遥郡,侥幸一启,攀援踵至,将何以拒之?请罢其命。”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知建康府,改御史中丞兼侍读。上言:“比年以来,纪纲不立。台谏有所论击,不与被论同罢,则反除以外任;给、舍有所缴驳,不命次官书行,则反迁以他官;监司有所按察,不两置之勿问,则被按者反得美除。以奔竞得志者,不复知有廉耻;以请属获利者,不复知有彝宪。贪墨纵横,莫敢谁何;罪恶暴露,无所忌惮。隳坏纪纲,莫此为甚。请风厉在位,革心易虑,以肃朝着。”礼官议祧僖祖,侍讲朱熹以为不可。深甫言:“宗庙重事,未宜遽革。朱熹考订有据,

37、宜从熹议。”拜少保。乞骸骨,授醴泉观使。明年,拜少傅,致仕。有星陨于居第,遂薨。(选自宋史谢深甫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今日/人才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昂者急于披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B. 今日人才/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昂者急于披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C. 今日/人才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昂者急于披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D. 今日人才/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昂者急/于披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1

38、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爵禄,官爵和俸禄。爵制最早出现在秦朝,西汉沿袭秦制,设爵以赏功。禄制为西汉首创,禄,既指官员的等级,也是官员官俸的数额。B. 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践阼等等,史记太史公自序:“迎王践祚,天下归心”中的“践阼”就是此义。C. 纪纲,即纲纪,文中指法纪纲常。诗大雅棫朴中“勉勉我王,纲纪四方”的“纲纪”即是法纪纲常的意思。D. 宗庙,宗,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庙,供奉祖先的房屋。我国古代有王室祀祖的宗庙,士大夫祀祖的家庙。庙不单祭祖,也可敬神。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谢深甫多

39、次进言国事,且很有见地。他对当世人才的评论得到了皇帝的肯定和采纳,并因此得到提拔重用。B. 谢深甫一心为国为民,关心人民疾苦。他推行救荒措施得当,严格选拔人才的制度,慎重对待宗庙制度。C. 谢深甫性格耿直,敢于直言。他指出朝纪纲的诸多不合理之处,建议采取严厉措施改变官员思想和朝廷风纪。D. 谢深甫一生仕途较顺利。他曾先后担任青田知县、提举常平、建康知府等职,被封为少傅后得以告老退休。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愿任使之际,必察其实,既悉其实,则涵养之以蓄其才,振作之以厉其气。(2)今侂胄蓦越五官而转遥郡,侥幸一启,攀援踵至,将何以拒之?请罢其命。【答案】10. B 11.

40、C 12. C 13. (1)臣希望任用使用人才的时候,一定要细察他的实际,全部了解他的实际之后,就涵育保养他来储蓄他的才能,振作他来激励他的志气。(2)现在韩佗胄突然超越五级而转任遥郡,侥幸的门户一开,攀比援引接连到来,拿什么去拒绝他们?请求罢免这项任命。【解析】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今日人才/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昂者急于披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这句话的含义是“今天的人才,中心空虚外表华丽的人多妄言夸诞,矫情直言沽名偏激的人多炫耀自售。激昂扬厉的人急于表现自己,但有时接近于喜

41、欢自夸;刚直耿介的人勇于树立,但有时接近于锋芒毕露”,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才”“枵中侈外者”“矫讦沽激者”“激昂者”“刚介者”等,然后依据句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今日人才”指“今天的人才”,后面举出几种情况来说明“今日人才”的情况,如“枵中侈外者”“矫讦沽激者”“激昂者”“刚介者”,把这不同人的情况断开即可选出答案。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

42、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勉勉我王,纲纪四方”中的“纲纪”应为动词,“用法纪和纲常治理”。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建议采取严厉措施改变官员思想和朝廷风纪”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二段说的是“振作之以厉其气”,这不是采取严厉措施,而是“请求(皇帝)讽示激励”。“厉”,同“励”。韩非子五蠹中有“振奋坚甲厉兵以备难”,扬雄解嘲中有“矫翼厉翮”。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

43、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C项对应的内容,设题区域在第二段,本选项属于曲解实词“厉”的意思。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

44、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愿”,希望;“际”,时候;“其实”,古今异义,他的实际情况;“既”,已经,之后;“悉”,动词,全部了解;“则”,就;“涵养”,涵育保养;“以”,连词,表目的,来;“蓄”,储蓄;“厉”,激励。第二句中,“蓦”,突然;“转”,转任;“启”,开;“踵至”,一个接一个的来;“何以”,宾语前置,即“以何”,凭什么;“罢”,停止,罢免。文言文参考译文:谢深甫字子肃,台州临海人。少年时就聪颖灵悟,立志求学,连续几年睡眠很少,晚间就打一瓶水把脚放在上面,来警醒困倦劳乏的自己。为处州青田县知县。侍御史葛郊、监察御史颜师鲁、礼部侍郎王蔺交都推荐他。孝宗召见,谢深甫进言:“今天的人才,

45、中心空虚外表华丽的人多妄言夸诞,矫情直言沽名偏激的人多炫耀自售。激昂扬厉的人急于表现自己,但有时接近于喜欢自夸;刚直耿介的人勇于树立,但有时接近于锋芒毕露;静退简默的人很少迎合,但有时接近于标新立异。所以话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已经意见不合,事还没来得及办完就已经受挫被阻。从此趋向时俗追寻利益的人,专门为自己打算,习惯做软熟迎合的事,胆小怕事東手无为,因循旧例苟且度日,年逝岁迁,也能做到达官显贵,一旦事情紧急,却不可以倚仗。臣希望任用使用人才的时候,一定要细察他的实际,全部了解他的实际之后,就涵育保养他来储蓄他的才能,振作他来激励他的志气。”皇上嘉许接受。对朝堂大臣们说:“谢深甫上奏应对从容大气,有

46、古人的遗风。”江东大旱,提升他为提举常平,研究推行救荒条目,救活了一百六十多万人。光宗即位,知阀门事韩佗胄破格转官为远郡刺史,谢深甫封还内廷降出的批示说:“君王用爵位官禄来考验激励天下的人才,本来只可重视不可轻视;用法律命令来防止天下的侥幸干进,更是应该谨守而不可改变。现在韩佗胄突然超越五级而转任遙郡,侥幸的门户一开,攀比援引接连到来,拿什么去拒绝他们?请求罢免这项任命。”宁宗即位,授任焕章阁待制、建康府知府,改为御史中丞兼侍读。进言:“近年以来,法纪纲常都没有树立。台谏官有所议论抨击,不是和被论列者一同罢免,就是反被授予外任;给事中、中书舍人有所缴还驳奏,不是命令下一个官员书读施行,就是反被

47、改迁其他官职;监察部门有所考核纠察,不是被放在一边不予过问,就是被纠察的人反而得到美差。靠奔走竞争得逐愿望的,不再知道还有廉耻;靠请托依附获得利益的,不再知道还有常刑。贪污秽行纵横肆虐,没有人敢拿它怎么样;罪恶公然进行,没有顾虑忌怕。毁坏法纪纲常,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请求讽示激励在官位的人,洗心革面改变想法,来严肃朝廷风纪。”礼官商议祧祭僖祖,侍讲朱熹认为不可以,谢深甫上言:“宗庙大事,不应突然改变。朱熹考订有根据,应当听从朱熹的建议。”拜为少保。请求退休,授任醴泉观使。明年,拜少傅,退休。有颗星陨落在他的府第,于是逝世。(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送綦毋潜注落第还乡王维

48、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注】綦毋潜,綦毋为复姓,潜为名,字孝通,荆南人,王维好友。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诗的第一句写出了作者在长安道上摆好酒席为自己的朋友送行的场景。B. 诗中的“同心”即志同道合的朋友,表达与知心好友将要分别的不舍。C. “拂荆扉”实写好友乘舟上路,不久后便回到家里,把自家的木门扣开。D. 作者认为,好友的落第只是偶然失败,劝慰他切不要感伤于知音的稀少。E. 全诗和常见的的送别诗题材相类,整体表达的是对落第好友的送别之情。15. 本诗写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4.

49、 CE 15. 离别之情。首联写作者在长安道上设下酒席,为自己的知心朋友送别,表达出不舍之情。宽慰之情。颔联颈联写作者设想对方回乡的快捷与沿途风光,给人以温暖之感,意在安慰对方,不要背上落第的包袱,要开心起来。劝勉之情。尾联规劝对方,这次落第只是偶然,切莫以为朝中赏识英才的人稀少,表达期望之情。【解析】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

50、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拂荆扉实写好友乘舟上路,不久后便回到家里,把自家的木门扣开”错误,内容是作者想象的,不是实写;诗歌标题是送綦毋潜注落第还乡,这是送别诗,第一句“置酒长安道”点明现在正在送别,“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意思是“你行将驾驶着小船南下归去,不几天就可把自家柴门扣开”,“行当”意思是“将要”,“未几”意思是“不久”,由此可知这是作者想象,属于虚写。E项,“整体表达的是对落第好友的送别之情”不准确,从诗中来看,除了送别之情,还有宽慰、劝勉之情,如“吾谋适不用,勿谓知

51、音稀”。15.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诗写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诗歌标题送綦毋潜注落第还乡已经点明这是一首送别诗,且对方是“落第还乡”,包含的情感主要有不舍之情、劝勉安慰之意;如“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意思是“我们又在长安城外设酒饯别,知心朋友如今又要与我分离”,“置酒”相送、“同心”相勉,足见诗人对綦毋潜的深情厚意与殷殷期望;如“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意思是“你行将驾驶着小船南下归去,不几天就可把自家柴门扣开。远山的树木把你的身影遮盖,夕阳余辉映得孤城艳丽多彩”,这是设想对方回乡的快捷与沿途风光,给人以温暖之感,意在安慰对方,不

52、要背上落第的包袱,要开心起来,表达宽慰之情;如“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意思是“你暂不被录用纯属偶然的事,别以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规劝对方,这次落第只是自己的才华恰好未被主考官赏识,切不要因此怪罪于开明的“圣代”,不要怨天尤人,切莫以为朝中赏识英才的人稀少。这一恳切安慰之辞很能温暖人心,激励綦毋潜继续仕进。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

53、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诗,从标题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内容来看,此诗围绕送友还乡,层层深入,娓娓道来。诗人对綦毋潜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一事反复地进行慰勉,鼓励友人不要灰心懊丧,落第只是暂时的失意,要相信世上还会有知音,如今政治清明,有才能的人最终是不会受埋没的,表达了对朋友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劝慰,写得委婉尽致。(三)名篇名句默写16. 补

54、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情表现自己高瞻远瞩、不畏困难、勇于改革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_,_。”(2)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描述了类似的现象:“_,_,_。”【答案】 (1). 不畏浮云遮望眼 (2). 自(只)缘身在最高层 (3). 士大夫之族 (4). 曰师曰弟子云者 (5). 则群聚而笑之【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如第一句中“借景抒情表现自己高瞻

55、远瞩、不畏困难、勇于改革的豪迈气概的诗句”,第二句中“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描述了类似的现象”,考生可以根据这些提示进行默写。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畏、遮、缘、群聚。三、语言文字运用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中华五千年,兴亡万千事。光风霁月之时,诗人们大多吟诵承平盛世的繁华,阴雨晦冥之时,诗人们大多悲唱忧国忧民的挽歌。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有人误将贵阳目前的经济总量与一线城市同日而语,是因为过去的一年里,贵阳奇迹般地创造出五个“中国第一”,大有弯道超越的势头。闺蜜感

56、叹:“时间流逝,孩子渐渐长大了,我们慢慢变老了,到那时,作为老爷爷和老奶奶的我们,会有白头如新的情感吗?”在为老人提供经济赡养的同时,子女更要重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使他们能够好好地享受生活,拥有美好的桑榆暮景。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华美的“北京8分钟”源于高科技智能技术的设计与创作团队在幕后不断地交流磨合,坐而论道。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使用正确,“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政治清明,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此处是说政治清明,使用正确。使用正确,“养痈遗患”,比喻姑息坏人坏

57、事,结果受到祸害。也说养痈成患。此处说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防止酿成大祸,使用正确。不合语境,“同日而语”,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同一时间比较,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常用于否定式,用在此处不恰当。望文生义,“白头如新”,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此处误理解为 “到老了还像当初一样”。使用正确,“桑榆暮景”,落日的余晖照在桑树、榆树的树梢上,比喻老年的时光。望文生义,且情感色彩不当,“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比如“白头如新”,从句

58、中来看,误把该成语理解成“到老了还像当初一样”。第二,辨析感情。比如 “坐而论道”这个成语,这是一个贬义词,而句中的语境并无贬义,故错误。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A. 昨日,中央文明办发布的11月“中国好人榜”名单,经过网民推荐、网络展示和评议,连续12年摆

59、免费茶摊的“茶水婆婆”黎宗先等108人上榜。B. 拜年是中国人春节的重头戏,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微信拜年已部分取代了传统的登门拜年方式,且越来越受欢迎。C. 除了要在食品安全方面继续细化监管,对于如何保证网上订餐平台所掌握的大量用户信息,也是加强网络餐饮监管所应该关注的问题。D. 青州地处温带,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玉米、西瓜,此外,还适宜栽种蜜桃和山楂。【答案】B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比如C项,“保证”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

60、,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您的大作收悉,语言隽永,弟自愧不如,我冒昧地做了一点雅正,谨供参考。B. 学生看望多年未见的班主任,紧握老师双手说:“老师,久仰了,很是想念。”C. 喜闻敝校五十周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诚表歉意。D. 今日家父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

61、,特略备薄酒,以敬答厚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考生应关注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D项,“家父”,称自己的父亲,使用正确。A项,“雅正”敬辞,是请人校正,句中说自己修改对方的作品,不当。B项,“久仰”敬辞,与人初次见面时的客套语,此处的语境是“学生看望多年未见的班主任”,并非是“初次见面”,故错误。C项,“敝校”,“敝”是谦辞,指与自己有关的事物。从语境来看,当为说话人面对其校友而言。校友之间称自己的学校,怎能说是“敝校”呢?应将“敝校”改为“母校”,但不能改为“贵校”。如果向非校友介绍自己的学校

62、,可用“敝校”,以示谦虚。“躬临”是“亲自到达”的意思;这个词是对别人到达你处的敬称。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

63、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拴马环是砌于墙体上的拇指粗的铁圈,是旧时富贵家庭的产物。通常,_,是衡量一户人家是否显贵通达的重要标志。_ ,是因为中国人做事向来喜欢“讨彩头”,圆形寓意“圆满”和“团圆”的含义。那些连接墙体与拴马环的铁鼻子,_,有的做成莲花状,有的做成蝙蝠状,有的做成瑞兽状,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愿望。【答案】 (1). 门前拴马环的有无(或多

64、少)。 (2). 拴马环一般做成圆形。 (3). 形状不一,各有寓意。【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这是一段说明性的文字,说明的对象是“拴马环”,第一处,前面先说“拴马环是旧时富贵家庭的产物”,后面说“是衡量一户人家是否显贵通达的重要标志”,显然“门前拴马环的多少”是衡量是否显贵通达的标志;第二处,后面说“是因为中国人做事向来喜欢讨彩头,圆形寓意圆满和团圆的含义”,可见前后内容应为因果关系,前为果后为因,从后面所说的原因来看,此处应是说“拴马环一般做成圆形”;第三处,前面说“那些连接墙体与拴马环的铁鼻子”,后面说“有的做成莲花状

65、,有的做成蝙蝠状,有的做成瑞兽状,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可见此处应是说“铁鼻子形状不一,各有寓意”。21. 2016年11月30日,一份古老的历法“二十四节气”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许是世上最有诗意的历法,阅读下面诗句完成题目。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请根据诗歌描写的内容,推断诗歌对应的分别是二十四节气中

66、的哪个节气。_【答案】 (1). 惊蛰 (2). 霜降 (3). 立夏 (4). 立冬 (5). 白露【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诗歌描写的内容,推断诗歌对应的分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这是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把握能力。首先要明确二十四节气的名称,然后要明确二十四节气代表的含义、所处的季节。“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由“新年”“蛰虫惊动”“春风起”等可知这应是“惊蛰”,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

67、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由“霜草苍苍”“虫切切”可知,应为“霜降”,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由“谢却海棠飞尽絮”“日初长”可知,应为“立夏”,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

68、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由“孟冬”“北风”等可知应为“立冬”,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立冬期间,有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由“秋”“露从今夜白”等可知,应为“白露”,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

69、在上面,故名白露。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四、写作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迅速发展。从“微博打拐”到“免费午餐计划”,微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诸如“食用碘盐能防核辐射”的谣言、虚假广告的传播、“僵尸粉丝”的买卖也层出不穷。为此,人民日报评论说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谣言是一支凭着推测、猜疑和臆度吹响的笛子。(莎士比亚)谣言世家的子弟是以谣言杀人,也以谣言被杀的。(鲁迅)两个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正如两根树枝接近,蜘蛛就要

70、挂网。(围城)谣言重复多遍就成了事实。(民谚)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荀子大略)自由同时意味着责任。(俞敏洪)一句话代表一个人的素质,一个字代表一个人的胸怀!(大众网)对第一段材料谈到的现象,你是如何认识的?请以下面的两三句名言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第一段材料的认识和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言论的责任世上本没有末日,传谣的人多了,也便成了末日。在这个纷乱喧嚣的浮世绘中,在这个争名夺利的名利场上,我们常常因无知而被谣言的乌云蒙蔽了双眼。谣言止于智者。我们要运用智慧,对谣言

71、坚决说“不”。我们要有一双明辨真伪的眼,不信谣言。古有“三人成虎”的故事,今有“谣言代购和鸡汤”的“微信三宝”。由此可见,谣言从未远离我们的生活,它是真相面前的轻纱,永远迷惑着我们的双眼。2012年最具威力的谣言就是“世界末日”,打着玛雅人日历的幌子横行社会,但现在,你还相信吗?拥有了知识,一双火眼金睛便扯碎了谣言的面具。我们要有一张言之有据的嘴,不传谣言。虽然伏尔泰说过:“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但言论自由也应局限于真理和法律的枷锁。曾经的“抢盐风波”闹得人心惶惶,食盐脱销;曾经的“马航找到啦”的谣言让人空欢喜一场;曾经的“某明星婚变”的谣言让人失去了对爱的信任

72、为什么这些谣言会掀起轩然大波?因为背后有千千万万个传谣者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作为公民,我们在享有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应负起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安定的义务。管好自己的嘴巴,让“无腿骆驼”之类的谣言无路可传,还社会一片清明澄澈的天空。拥有了自制力,一张守之如瓶的嘴,便封死了谣言的出路。我们要有一颗笃守真相的心,不默认谣言。韩愈说:“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陆游也说:“绝知此事要躬行。”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方舟子为击破“转基因食品不能吃”的谣言,积极发动志愿者品尝;柴静为揭露雾霾事件的真相,自费拍摄纪录片穹顶之下;白岩松为纠正国人对日本的非客观认识,出版著作发表考察印象;还有为什么这些人显得如此正

73、义而勇敢?因为他们不默认谣言,因为他们勇于用实践追求真相,因为他们有一颗信仰真理的心。拥有了勇气,一颗求真之心便照亮了谣言的黑暗。倘使我们轻信“华南虎惊现”的谣言,又怎会有保护珍稀动物的警醒?倘使我们疯传“中国威胁论”的谣言,又怎会有中外和睦相处的美好?倘使我们默认“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谣言,又怎会有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盛况?不制造谣言,是我们的责任;抵制谣言,对谣言说“不”,是我们的义务;不传播谣言,做谣言的粉碎机和终结者,是我们共同的选择。当谣言的重重乌云散去,真相的光芒刺破天际,世界将洁净而美好。让我们为抵制谣言而努力,共创和谐美好的未来。参考命题如下:谣言止于智者扼住网络谣言的喉咙对网络谣言说“不”“谣”若不及,遥不可及争做“智、勇、仁”构建诚信网络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