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步步高》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学案32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607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学案32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步步高》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学案32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步步高》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学案32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步步高》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学案32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步步高》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学案32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步步高》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学案32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步步高》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学案32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步步高》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学案32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步步高》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学案32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步步高》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学案32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案32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学案目标1.能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分析它的含义和作用。2.掌握解答意象类题目的一般步骤。1(2009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答:_2(2005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注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

2、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的诗友。“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_考点探讨鉴赏古诗中的形象在江苏卷中不是常考点、必考点。该题命题考查角度主要是概述形象特点。有两类形象:(1)人物形象。设题方式: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2)意象。这是考查重点。设题方式:诗(词或某句某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诗中使用了哪些意象?诗(词)中的某一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有时把形象和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结合起来考查。如:某某意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另外,由意象衍生

3、出的意境题,要求根据意象揣摩出意境特点和人物心情。设题方式:诗(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几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一、意象类意象是诗歌鉴赏中最常见的术语,也是一个重点。什么是意象?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含诗中所写的景和物;意就是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而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具有意象的作品往往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一)鉴赏人物形象1知识梳理诗歌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前者即诗中的诗人形象“我”,如登幽州台歌中抒情主人公陈子昂的形象;后者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4、琵琶女的形象。鉴赏人物形象的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把握。首先需要知人论世,准确记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只有如此,才能对人物形象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其次要对所描写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概括形象特点,理解形象意义;再次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关注反映心情的词语,揭示作者情感。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采莲曲(唐)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词(唐)张潮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1)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但形象有所

5、不同,请简要说明。答:_(2)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答:_(二)鉴赏景物形象1知识梳理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即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所谓“意象”主要指的是这类形象,因而也是高考重点。高考设题,一般考查景象(意象)的含义及表情达意的作用。鉴赏景物形象,首先要感知景象特征,它的形、声、色、动、静,进而体会深层含义;其次要与感情结合分析。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中田园作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

6、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答:_(三)鉴赏事物形象1知识梳理诗歌的事物形象,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鉴赏事物形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高考设题角度一是物象的特征,二是物象所寄托的思想感情。鉴赏物象先要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句来把握事物的特征,分析诗中的描写,再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深层分析。做题的思路为: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

7、,情为何端。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梅花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注陈亮:南宋爱国诗人。东君:司春之神。(1)这首诗着重表现了梅花的哪些特点?你认为诗中梅花的形象和作者本人有着怎样的联系?答:_(2)“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已成为千古名句。在本诗里,这一联写的是什么意思?后人引用这一联,可用来表达什么意思?答:_二、意境类1知识梳理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因此,情与景是构成意境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抽象的意和情,不能构成意境;孤立的纯客观的景物,也不能构成意境

8、。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艺术境界才是创作诗的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与全篇对应。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则主要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鉴于意境的高度综合性、复杂性,高考诗歌鉴赏很少涉及。即便涉及,多简单考之,如只要求描述一下画面特点,或者分开考查,如把境(画面)与情分成几问考,以降低难度。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

9、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答:_如何分析意象的含义和作用鉴赏诗歌形象的要点和重点在于鉴赏意象。高考考查意象往往从三个方面入手:找意象,析意象(含义),品意象(作用)。重点在后两者。一、如何分析意象含义1方法点拨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分析意象的含义就要围绕“象”与“意”展开。首先,据“象”分析其表层含义,即分析“象”的特征;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分析其深层含义,即分析“情”“意”含义。分析深层含义,不仅

10、要看形象的形、声、色、动、静所综合构成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而且要结合语境及写作背景,准确把握其深层含义。另外,分析深层含义要借助该意象的固定寓意,但到具体诗歌中会有变数,故要把二者结合起来。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悲秋(南宋)黄公度注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注诗人黄公度因反对朝廷推行投降求和政策,被扣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颈联中“山鸟”和“井梧”是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请指出“山鸟”和“井梧”分别喻指哪类人。答:_二、如何分析意象的作用1方法点拨意

11、象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营造意境的作用。什么样的意象决定了营造什么样的意境。如“松风山月”营造出高洁之境,“寒村残月”营造出冷清之境。二是表情达意的作用,这是最主要的。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具体诗歌中的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则由具体诗歌决定。三是结构上的线索作用。有的意象贯穿始终,那么该意象则起到线索作用。分析意象的作用主要围绕这三方面展开。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江上董颖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注董

12、颖:南宋诗人,一生穷困潦倒,漂泊异乡。摩挲:用手抚摩。前两句写景寄情,选取意象“一双鸥”的妙处何在?答:_听课记录:(1)审题注意提问方式,明确答题方向a形象类常见提问方式:描写了哪些景象(意象)?刻画了怎样的形象?某形象有着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一形象?(某)意象有怎样的作用?b意境类常见提问方式: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把握思考模式会分析、品味诗中形象(意象)。“象”是人物活动的背景材料。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先要明确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对象,选择了哪些物象,是什么季节、什么特点的物象,它有哪些特征,尤其是

13、具有哪些特定的文化内涵,表达了民族怎样的特定心理,进而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更要思考景物怎样组合,总体色调如何,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要借助想象走进意境。要随着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去联想、去想象,去勾连、去填补诗中的留白,从而走进意境,去揣摩意境特点,揣摩作者寄寓的感慨。(2)答题形象类题目答题步骤: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一般可筛选描绘形象的词语),概括形象特点,揭示作者情感。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是什么形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形象的意义是什么。当然,要根据题干要求看你应该答到哪一步。意境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景、情、境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即要求答出“写了什么景,

14、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现了什么情感”。具体为: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如是仕途失意还是长年漂泊)。这三个要点可根据题干要求看答到哪一点。一、对点训练(一)高考题组1(2010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作答。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

15、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答:_2(2010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人归京师陈与义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答:_(二)模拟题组3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发庾岭汤显祖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注作者上书抨击朝政,触怒权贵,被贬为徐闻典史,此诗写于赴任途中。(1)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6、答:_(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孤鹊”这一意象。答:_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注谷口:指蓝田县辋川谷口,钱起筑别墅于此,名之曰“故山草堂”。辛夷:木兰树的花。(1)前两句写出了谷口怎样的景象?写这样的景象,在全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答:_(2)简要分析“幽竹”这一形象在本诗中的作用。答:_二、综合训练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一鹭图刘羽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1)诗歌中的“雪衣公子”是什么?根据诗歌的意境说说“清意”指什么。答:_(2)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

17、,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答:_(3)这首诗歌托物言志,说说作者借白鹭抒发了什么情感。答:_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忆秦娥(南宋)刘克庄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注垣:矮墙。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即后来的北宋首都汴京。宣和:北宋徽宗年号。(1)词的上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说说词人的情感寄托物是什么?选用这样的意象有何好处?答:_(2)词的下阕,词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我们展现了怎样一幅画面?答:_(3)你觉得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答:_学案32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高考体悟1“铁骑

18、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2清冷、幽静。孤单、寂寞。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题的揣摩能力。可以从诗的意象入手,枝上露珠不时滴落,说明幽静;台阶下有了苔藓,说明人迹稀少、冷清。由此可以看出诗歌的意境特点并进一步推想出诗人的心情。知识整合一、(一)2.(1)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或“多情”)、腼腆羞涩(或“羞涩”,或“腼腆”)的采莲姑娘;张诗描写的是一群互助(或“团结”,或“友爱”)、勇敢的采莲姑娘。(2)相同: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或“衬托”)人物形象(或“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不同:白诗后两句采用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勾画人物形象,而张诗后

19、两句采用了白描手法。解析第(1)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应重点关注这两首诗的三、四句。第(2)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两首诗都是先景后人、以景衬人,这一相同点不难看出;白诗采用了细节描写(“欲语低头笑”),也属显而易见,较难的是“张诗后两句采用了白描手法”。(二)2.诗人借助斑鸠、杏花、泉脉、归燕、故巢以及人(的活动)等,表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示下,满怀憧憬,追求美好的未来,透露出社会生活安定,人们精神面貌健康、饱满的景况。解析诗人凭着他敏锐的感受,捕捉到春天较早发生的景象,从淡淡的色调和平静的活动中成功地表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先要整体感

20、知基调,然后再具体到每一个意象。(三)2.(1)开花早,报春信,不畏严寒。作者以梅花自比,梅花的形象寄寓着作者坚强的性格、高洁的品质。(2)梅开花早,竞吐芳香的百花都落在了梅花的后面。敢于首开风气,敢为天下先。解析(1)梅花的特点从二、三两联可以看出。(2)这一联实际强调了梅花开花之早。至于后人引用之意,只要扣住“先”字,可表达的意思较广泛。二、2.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解析由词中所描绘的“桑”“蚕”“细草”“黄犊”“斜日”“暮鸦

21、”等意象构成的意境可知,叙述时要抓住关键词,注意每个事物的情态和特点。重点突破一、2.“山鸟”喻指那些只求一时的欢乐和和平、沉湎于偏安局面的权贵们;“井梧”喻指那些看到暂时繁荣背后隐伏着危机的、关心国家命运的有识之士。解析解题时要注意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及身世遭际。作者关切时事,借眼前实景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对朝廷投降政策的不满。“雨意欲晴”和“寒声初到”,是自然气候的变化,又实中寓虚,隐喻政治气候的变化。诗人赋予“山鸟”“井梧”以人的性格,用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抒情的笔调,告诉人们:山鸟只是为目前的晴天而高兴,井边的梧桐却敏感地觉察到季节的变易。作者借此表现在宋金对峙的那个时代,那些沉湎于偏安局面

22、的权贵们,仅希求一时的和平和欢乐,唯有关心国家命运的有识之士,才能看到隐伏着的危机。二、2.写天空飞翔的鸥鸟,为首句寂静的秋江点缀了生机,组成一幅动静相间的江上秋色图(要点:“生机”或“动静”);成双的鸥鸟反衬了诗人的孤单,使诗人孤寂的心情跃然纸上(要点:“孤寂”或“孤单”)。解析作者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因此他的一生很可能为生计所迫而长年奔走异乡。全诗由江上景写到心中情,虽然传递了诗人一缕轻愁,但景象开阔,格调明快,并不陷于颓丧,表现出诗人阔大开朗的精神气质。“待汝成阴系钓舟”一句可谓石破天惊,神来之笔,出人意表。千百年来,诗人们的笔下,“柳”总与“别”相关,诗人在这里却不落窠臼,另翻新意,用

23、拟人化的手法,把“柳”与“不别”搭在一起,运思既妙,立意也高,字面上并不曾诉说羁旅孤客之怨思离情,而读者却能心领神会,这就比明白道出显得更动人、更隽永。着一“系”字,不仅抒写出自己惜别的心情,而且切合柳枝修长的特点,造语堪称天然而含蓄,新颖而贴切。巩固提升1暮春。飞花。解析峡口花已飞落,知道春将逝去。惜春之情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情调。“天涯”二字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分离,“泪沾巾”则表达了思念之切。离情伤感,别意悲苦。客居异地他乡,则比一般的送别更加悲凄。身居异乡,物质和精神都没有依靠和寄托,难得结交一挚友,可是如今却要离别,别情可谓凄凉入骨。作者将别情融入自己的身世处境,情感更加的深沉复杂。2思

24、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解析该题考查了意象,“子规”即杜鹃,中国几千年来的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为一种悲鸟,一种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再联系作者的经历,就可以确定“子规”意象的含义了。3(1)点明时令特征;描写秋天萧条景色,烘托诗人的思想感情,为全诗定下凄凉感伤的基调。(2)“孤鹊”体现了愁苦与茫然;作者以“孤鹊”自喻,表现了内心的孤寂与伤感。解析(1)既要注意景中有情的特点,又要结合首联特点分析其结构作用。(2)重点分析它包含的情感内涵。4(1)写出了谷口暮春之景:黄鸟的鸣唱已稀,辛夷、杏花已谢。说春色固然美好,但毕竟短暂易改,以此来反衬“不改清阴”、待“我”始终如一的窗下幽竹。(2)诗中

25、的“幽竹”不慕浮华,不改气节,朴实而庄重,执著而超拔;深情待“我”,令“我”怜爱,它实际上是诗人厌弃浮华、崇尚气节的心志的写照。解析(1)以“谷口”开篇点明故山草堂的所在。“春残”紧扣诗题“暮春”,也为下面的叙写作铺垫。黄莺鸟声稀、辛夷花飞尽、杏花乱纷纷,虽都是在写春残景色,但又是在为后两句的出场作陪衬。正是在暮春时节,鸟语已稀、花香将尽的时候,才会突然间感觉到幽竹以及清阴迎“我”归来的可爱。这里诗人用了对比与拟人两种手法来突出幽竹的使人怜爱。(2)“幽竹”“清阴”与“待我”则写出了尚有幽清之境迎“我”的欣喜。拟人则是诗人赋予幽竹以人的品格和情感,“不改清阴”是说幽竹具备始终如一忠于朋友与主人

26、的品性。“待我归”是说幽竹保持着一竿绿阴等待“我”归来的亲情,“不改”与“待我”四字让人顿感一股真气扑面而来。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5(1)白鹭。清高、高洁的志向。(2)首句,以“芳草”“垂杨”“碧流”组合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以优美的背景烘托白鹭美好的形象。次句,“雪衣公子”以拟人手法描写了一个洁白美好的白鹭形象。“立”字写出了其孤独、寂寞之状。第三句表现了白鹭心存高洁、无人理解的一腔愁苦之情。末句,“独”“叹”两字直抒悲、愁之情,“斜阳”以景衬情。(3)抒写虽有高洁的志向却不被人理解的愁苦之情。6(1)表达了对北方同胞的思念之情以及无法收复中原的苦闷之感。情感寄托物是归鸿。词人委托北去的鸿雁问候长期处于金人统治下的宋朝遗民,个中滋味,难以尽表,真是蕴藉深致。(2)词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山河破碎图。宋金前线,边声悄寂,防务废弛,昔日大好河山,哀鸿遍野,了无生机,昔日繁华的宫殿,也满目凄凉。(3)感情基调是沉痛、悲愤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