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第29课时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必修3)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570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第29课时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必修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第29课时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必修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第29课时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必修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第29课时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必修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第29课时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必修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4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第29课时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必修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4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第29课时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必修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4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第29课时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必修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9课时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时间: 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原创题)右图一团和气图乍一看好似一位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而细观之弥勒佛左耳处有一道冠老者,右耳处有一方巾儒士,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解析图片体现的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趋势,在宋代发展为理学,理学在宋元时期成为官方哲学,故选B项。三教并立出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排除A项;图片中

2、所示“佛、道、儒三教的人物于一图之中”并不能反映出“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排除C项;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在西汉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但当时儒家是融合了法家、道家及阴阳家的思想,排除D项。答案B2(2013潍坊模拟)宋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则主张“人道”应向“天道”学习,认为“道是世间万物之原”。基于此挑战,宋代儒学()。A提出“天人感应”学说 B首倡“格物致知”C提出“理”为万物本原 D充实了伦理纲常解析关键信息是:“道是世间万物之原”,而理学家提出“理”是万物的本原,故选C项。答案C3(改编题)下图是某道观朱熹、文昌帝君、孔子三人共同拜祭雕像,把朱熹与孔子放在道

3、观中同等地位一同祭祀。这主要是由于朱熹()。A奠定了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B规范了社会人群的伦理道德C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张解析朱熹与孔子在道观中一同受祭祀,主要是因为朱熹的理学思想规范了社会人群的伦理道德,故选B项。A项是孔子的成就;C项是董仲舒的成就;D项是朱熹的成就。答案B4(2013吉林期末)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约束人们,使之听从理性的指导,而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听从理性指挥的,因此,法律是人类本性的需要。以下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与之有相似之处的是()。A朱熹 B董仲舒 C李贽 D王夫之解析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

4、欲,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从这个角度看与斯宾诺莎的思想有相同之处。(当然,两者的阶级属性有质的区别)答案A5(2013南京模拟)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 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A程颢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解析题干所示信息,该先贤在求理方法上不主张“格物致知”,而主张“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通过内心反省。据此判断是心学代表王阳明。答案C6(2013江苏盐城)“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

5、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A为政以德 B刑、德并用C小国寡民 D无为而治解析题干中“不知有之”、“自然”,体现的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答案为D项,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答案D7(改编题)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贞节牌坊数量惊人,下表是歙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朝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数量2人5人21人710人7 098人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政府治国严谨 B世风每况愈下C儒学地位衰落 D理学摧残人性解析贞节牌坊唐宋较少,可见唐宋对妇女的约束较小,而自元代以来,理学成为正统思想,妇女受到的道德束缚越来越大,到了明清格外严重。牌坊是统治者和民间共同宣扬程朱理学

6、的见证,理学宣扬伦理禁欲,让封建礼教、贞节观念渗透到人的行为规范和心灵深处,导致节烈妇女人数的膨胀。答案D8(2013咸阳模拟)明朝思想家王艮(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的观点,从儒家世俗化的角度看,与之传承关系最密切的思想家是()。A程颢和程颐 B朱熹和陆九渊C王守仁和李贽 D黄宗羲和王夫之解析王艮的观点即是百姓之事即为圣人之事,与王守仁的“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李贽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观点是相似的,选择C项。答案C9(改编题)右图著作对梁启超的政治运动影响最早且最深, 他从该著作中受益最深的应该是 ()。 A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 B经世致用的学风C追求

7、个性自由的主张 D唯物主义的思维解析明夷待访录的主题思想是“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符合梁启超维新运动的政治需要,故选A项。答案A10(2013蚌埠模拟)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他()。A强调实地调查 B反对君主专制C维护儒家正统 D主张经世致用解析从材料看,顾炎武认为,凡是文章都要关涉到六经的宗旨,当世的事务,否则宁可不写。可见,顾炎武主张文章应关注当世事务,即他主张经世致用。答案D11(2013淮北模拟)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这反映

8、出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解析明代时期,使人们“天收”、“地管”、“不自由”、“不自在”的是封建伦理纲常,而不是君主专制思想。孙悟空追求的是个性解放,而不是追求民主平等。孙悟空的思想与“自我节制”相对立,也看不出注重气节和奋发立志,与拜金主义也没有联系。因此,本题该选A项。答案A12(2013烟台模拟)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

9、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主张“真心”解析从材料看,儒学一直由少数士大夫垄断,而李贽则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2013南通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材料二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

10、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万物皆有此理,理旨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朱子语类卷18材料四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及根本目的。(4分)(3)材料三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6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良知”的内

11、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4分)(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4分)解析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第(1)问,从材料主旨可得出结论。 第(2)问,从材料的“五常”、“天人感应”思想以及“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即可判断其出发点,根本目的则从其阶级立场出发。第(3)问,把握朱熹理学基本思想即可,历史影响从正反两面解答即可。 第(4)问,考查王阳明的心学,根据材料中的“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结合儒家修身、齐家等思想解答。 第(5)问,开放性题目,从思想理论与政治、经济的联系以及思想的传承性方面解

12、答即可。答案(1)仁;克己复礼。(2)出发点:规劝统治者实行仁政。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3)见解: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道德规范是天理,即万物的本原。历史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内涵: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方法:努力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本性。(5)传统伦理道德存在为政治服务的一面;传统伦理道德不断传承发展;要善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剔除糟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14(2013大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

13、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6分)(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8分)(3)结合所学知识

14、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第(1)问,关键是晚周时期和儒家学者即孔子、孟子、荀子。第(2)问,主要结合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可。第(3)问,主要考查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内容及时代背景。答案(1)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用。(2)胜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3)时代信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腐败。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