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二月考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下图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图中能正确表达区域内涵的是A. 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B. 不同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相似性C. 区域之间绝对独立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2. 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设立了南北分界线标志物,该标志物应位于图中A. B. C. D. 3. 位于界线以南地区的区域特征有土壤肥沃河流众多落叶阔叶林为主水热丰富,盛产甜菜A. B. C. D. 【答案】1. A 2. C 3. D【解析】【1题详解】图中反映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其多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不同,区域内降水量基
2、本一致,这体现了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故A正确。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故B错误。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故C错误。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区域界线十分明确,如国家、行政区等;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界线模糊,如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等,故D错误。【2题详解】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实际上首先是气候分界线。就热量带来说是北方暖温带和南方亚热带的分界;在水分区划中则是北方半湿润气候和南方湿润气
3、候的分界。故C正确。【3题详解】界线以南地区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当地降水丰沛,河湖众多;土壤以较贫瘠的红壤为主;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甜菜性喜温凉,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北方省区。正确,错误。故D正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 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A. 节约管道建设成本B. 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C. 补充气源D. 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5. 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A. 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B. 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C. 油气消费西多东少D. 油气消费东西平衡6. 图中各石
4、油进口路线中,方向的来源地是( )A. 俄罗斯B. 欧洲C. 新加坡D. 日本【答案】4. C 5. A 6. A【解析】【4题详解】西气东输绕道宁夏、陕西北和山西,管道线路增长,会加大建设成本,A错误;虽然绕道宁夏和陕西会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但不是主要原因,B错;从图中可见宁夏、陕西北部和山西也是我国的天然气区,所以为了保证气源的充足,绕道此地,C正确;与东部生态环境无关,D错误。故选C。【5题详解】图中我国主要油田、天然气田分布在西部地区,消费市场主要在东部地区,反映出我国油气资源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A对,B错。油气资源消费东多西少,消费东西不平衡,C、D错
5、。故选A。【6题详解】从图中可知线路来自于我国北部,所以为俄罗斯,A正确;欧洲、新加坡、日本均为石油进口国,BCD错误。故选A。7. 下图为某地区一次降雨与河流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在相同降雨状态下,若雨量高峰和流量高峰间的时距缩短,可能是因为A. 上游植被恢复较好B. 上游湿地大量破坏C. 下游城市化的快速推进D. 下游修建了大型水库【答案】B【解析】【详解】在相同降雨状态下,若雨量高峰和流量高峰间的时距缩短,说明径流受到的调节作用弱。上游湿地大量破坏,会降低湿地对流量的调节,降雨形成的径流汇集速度快,雨量高峰和流量高峰间的时距缩短,故B正确。下游修建大型水库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其上
6、游径流影响微弱,可不予考虑;植被可以涵养水源,上游植被恢复好,雨量高峰和流量高峰间的时距会延长。故A、C、D错误。8. 下图为雅砻江干流某河段梯级开发示意图。通过对雅砻江进行梯级开发,该流域适宜发展的工业是( )A. 甘蔗制糖B. 精密仪器C. 有色冶金D. 高档家具【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对雅砻江进行梯级开发,可以获得充沛的、廉价的水电,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用电量不大,因此当地适合布局高能耗的工业。有色冶金工业属于典型动力指向型工业,用电量大,适合在该域发展,C符合题意;雅砻江位于横断山区,图中显示,流域内海拔高,地形崎岖,不适合发展甘蔗种植,因此不适合发展原料指向型的甘蔗制糖工
7、业,排除A;精密仪器工业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技术力量雄厚的地区,当地技术力量薄弱,不适合发展布局,排除B;高档家具不便于运输,应布局在消费市场,当地离东部发达地区较远,不适合发展布局,排除D。故选C。【点睛】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有静止或有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和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同一地区湿地变化对比图(阴影部分为湿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 图示地区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湿地沿岸的企业大规模排放废水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大规模的围湖造田长江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A. B. C. D. 10. 图中湿地面积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A. 气温年较
8、差变小,降水减少B. 地下水水质恶化,海水入侵C. 气温年较差变大,旱涝灾害频发D. 灌溉水源增多,农业增产11. 保护和恢复该区域湿地可采取的措施是A. 跨流域调水B. 停止开发区域经济C. 退耕还湖D. 开挖新湖泊【答案】9. B 10. C 11. C【解析】【9题详解】对比1950年和2012年湿地分布可知该地湿地面积明显减少;可能是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有关。长江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加剧水土流失,长江含沙量增加,泥沙大量淤积河湖,导致湖泊萎缩,湿地减少。正确。水产养殖与排放污水会导致水体污染,而不能减少湖泊面积,错误。故B正确。【10题详解】湿地有调节气候、降解污
9、染、调蓄径流等作用;该地湿地面积减少,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气温年较差变大,降水减少,早涝灾害频发,故C正确,A错误。该地在长江中游,海水影响不到,故B错误。湖泊萎缩,灌溉水源减少,故D错误。【11题详解】由第一小题可知,该地湿地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和长江上游植被的破坏,因此退耕还湖有助于保护和恢复该区域湿地,故C正确、D错误。在跨流域调水中,长江为水源调出区,因此跨流域调水不能保护和恢复该区域湿地,故A错误。停止开发区域经济阻碍区域经济发展,故B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我国洞庭湖湿地的作用、破坏的原因以及治理措施,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一般。读新疆土地类型及荒漠化土地形成原因图,完成下列问题。1
10、2. 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 风力侵蚀B. 流水侵蚀C. 冻融作用D. 盐碱化13. 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B. 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造成荒漠化C. 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D. 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森林造成的【答案】12. A 13. A【解析】【12题详解】从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原因图中可以看出,风力侵蚀是形成该地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故A正确。【13题详解】超载放牧是造成新疆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故A正确。从图中的相关信息
11、不能直接得出“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这一结论。新疆林地面积极少,滥伐森林不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右图中所反映的风力侵蚀。新疆的荒漠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到,即使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荒漠化也必然存在。故B、C、D错误。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下图为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原料丰富科技发达能源充足交通便利A. B. C. D. 15. 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有( )A.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B. 加快煤炭开采
12、C. 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D. 减少粉尘和酸性气体排放【答案】14. B 15. D【解析】【分析】【1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同时电解铝厂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因此该地发展电解铝厂既有丰富的原料也有充足的能源,正确。故选B。【15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建立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粉尘和酸性气体等污染物的排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D正确;该产业链的建立有助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但不是主要的目的和意义,A错误;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煤炭资源的消耗,B错误;有助于降低运费,但并不能降低劳动力的成本,C错误。故选D。【点睛】
13、循环经济的原则与特点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16. 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A. GPSRSGISB. RSGPSGISC. GISRSGPSD. RSGISGPS17. “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A. 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B. 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C. 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D. 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答案】16. D 17. B【解析】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6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定期获得农田长势影像资
14、料”利用的是RS,再经过“系统分析”利用的是GIS,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利用的是GPS,B选项正确。故选D。【17题详解】注意题目要求是“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的应用。应急避难场所的 “数量”与土地供应量有关,A能用。决策公交线路是否合理布局与交通用地等有关,C能用。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与土地供应量有关,D能用。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与土地利用信息无关,B不能用。本题要求选择不能用选项,故选B。近年来,一些瑞士跨国公司已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或将研发中心迁往中国,如瑞士医药公司罗氏集团已在上海建立了研究中心、瑞士电力及自动化公司ABB集团于北京设立了首家在华研发中心等。读下图回
15、答下列问题。18. 促使瑞士跨国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将工厂迁往东欧部分国家的最主要因素是A. 丰富的廉价劳动力B. 先进的科技水平C. 丰富的原料D. 广阔的市场19. 瑞士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的主要原因是A. 获得大量的廉价劳动力B. 中国的技术水平比瑞士高C. 拓展产品在中国的市场D. 获得丰富的原料供应【答案】18. A 19. C【解析】【分析】该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因素。【18题详解】考查产业转移的因素。20世纪90年代,工厂选址在中国东部地区,当时中国经济较落后,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A项正确。故选A。【19题详解】考查产业转移的因素。2000年以来,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目的是根
16、据我国市场的需要设计产品。C项正确。研发中心是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业。A项、D项错误。中国的技术没有瑞士高,B项错误。所以选C。【点睛】产业转移(1)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2)产业转移形成的原因从本质上讲,企业生产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当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变化而使生产成本提高,或扩大产品销售市场面临一些障碍时,企业在原产地的生产利润就受到影响。为了降低生产、扩大销售市场,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设立工
17、厂等方式,将产品生产的部分甚至全部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转出区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减轻人地矛盾;可能产生产业空心化,失业人口增加。对转入区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增加就业机会;加速了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可能带一定的环境污染,人地矛盾突出。薰衣草原产于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78 月花期时要有充足的阳光,耐旱怕湿。我国新疆伊犁河谷是世界薰衣草三大种植基地之一。左图为“普罗旺斯气候资料图”,右图为“新疆伊犁河谷伊宁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 普罗旺斯、伊宁两地有利于薰衣草种植的共同气候条件是
18、( )A. 冬季温和湿润B. 夏季光照充足C. 全年干旱少雨D. 全年水热丰富21. 在新疆若盲目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最有可能造成( )A. 物种灭绝B. 水源枯竭C. 湿地消失D. 土地荒漠化【答案】20. B 21. D【解析】【分析】【20题详解】读普罗旺斯和伊宁气候资料图可知,伊宁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远低于0,且持续时间较长,气候寒冷,降水量小,而普罗旺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降水较多,气候温和湿润,因此两地冬季气候特征明显不同,A错;读图可知,普罗旺斯和新疆伊犁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因此两地夏季光照充足,有利于薰衣草种植(根据材料“78月花期时要有充足的阳光”可知,夏季对光照的要求较
19、高),B正确;读图可知,普罗旺斯冬季温和湿润,并不是全年干旱少雨,C错;读图可知,普罗旺斯夏季炎热干燥,新疆伊犁河谷全年干旱少雨,因此两都不具有全年水热丰富的气候条件,D错。故选B。【21题详解】在新疆若盲目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会导致当地薰衣草成为优势植物,对生物多样性有一定影响,但不一定会造成物种灭绝,A错;在新疆若盲目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薰衣草的灌溉和生长需要一定水源,因此有可能导致当地水资源紧张,但不一定会导致当地水源枯竭,B错;薰衣草种植面积扩大,可能用水量增加,但也可能会增加当地植被覆盖率,具有一定的涵养水源的功能,因此不一定导致湿地消失,C错;如果在新疆若盲目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有
20、可能破坏当地原有植被,容易在区域整体干旱背景下使得土地荒漠化加剧,D正确,故选D。【点睛】该题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首先,根据材料信息明确薰衣草的生长习性;其次,加强对普罗旺斯与伊宁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的判读,注意气温与降水的年变化特征即可。衢州市位于浙江西部。下图为衢州市不同时期主要交通线路分布图,甲、乙、丙、丁为该区域的四个聚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2. 图示期间()甲地衰落明显乙城规模最大丙地发展缓慢丁为后起之秀A. B. C. D. 23. 近年来衢州市形成了清水鱼养殖村、食用菌村等“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新农业发展格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土壤B. 气候C
21、. 政策D. 技术【答案】22. D 23. C【解析】【22题详解】由清末到20世纪末,甲地的交通地位下降,聚落衰落明显;丙地陆上交通加强,发展较快;丁地成为陆上交通中心,聚落规模会变大,成为后起之秀。据此分析选D项。【23题详解】“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新农业发展格局应该是政策引导,近年来衢州市形成了清水鱼养殖村、食用菌村等,是得益于新农村发展政策的鼓励。据此分析选C项。【点睛】交通对聚落的选址、形态及发展影响深远,具体而言,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可用下表表示:读 “辽中南工业区图”,完成下面小题。24. 辽中南工业区形成初期的优势区位条件有矿产资源丰富 科技力量雄厚 交
22、通便利 水能丰富A. B. C. D. 25. 目前,图示地区在资源开发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A. 劳动力资源短缺B. 矿产资源日趋枯竭C. 土地资源减少D. 森林资源锐减【答案】24. A 25. B【解析】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区域发展问题。【24题详解】由图可知辽中南工业区形成初期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正确;有海运、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利,正确;该工业区临近河流,水源充足,但该区域在平原地区,落差小,水能资源不足,错误;在工业区的形成初期,科技力量落后,错误;辽中南工业区形成的初期主要考虑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故选A。【25题详解】结合辽中南地区的相关基础知识可知:目前,在图示地
23、区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A错误;该地矿产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利用,资源储量日趋枯竭,B正确;该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面临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C错误;该地区山地面积较少,森林资源问题不突出,资源型工业区发展过程中容易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D错误。故选B。下图示意我国19852005年不同地区劳动力导向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情况。并回答下列各题。26. I区劳动力导向型制造业向外迁始于 ()A. 1985年B. 1995年C. 2000年D. 2005年27. 导致区劳动力导向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 ()A. 西部大开发的推进B. 国内外的产业转移C.
24、 产品质量的提升D. 当地政府政策的支持【答案】26. C 27. A【解析】【2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方法(三步:找零点,找邻边,做平行)。图示2000年以前I区劳动力导向型制造业所占比重一直在上升,2000年以后比重开始下降,说明该产业已开始向外迁移。选项C正确。【27题详解】区(河北、山东)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力指向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在增加,其原因不可能是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因西部大开发主要对中西部地区经济起促进和推动作用,西部大开发一般会导致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向中西部迁移,使东部劳动力指向型产业的市场份额减小。选项A正确。【点睛】三角形坐标统计图的判读:三角形坐标统计图表
25、示的是某一事物(由三个要素组成)中各要素所占的比重,判读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 第一,因为是构成现象,所以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 第二,这种统计图表示的事物只能由三个要素所构成,因而读出两个要素后,第三个要素只需用100%减去前二者之和。 第三,三项要素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的方向一致。 第四,判读时遵循“右增左平,左增右平”的原则。即若坐标轴上的数值向右增大,则过图中的点作三角形左边的平行线与该坐标轴相交,交点处的数值即为该要素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若坐标轴上的数值向左增大,则过图中的点作三角形右边的平行线与该坐标轴相交,交点处的数值即为该要素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注意当为斜边时,可先将该
26、边旋转为水平边,然后再判读。28. 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中国制造面临“哭泣曲线”的影响,下图为哭泣曲线示意图,下列受“哭泣曲线”影响的企业最可能是( )A. 有色冶金B. 玩具制造C. 汽车制造D. 飞机制造【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图中曲线反映了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劳动力、土地成本提高,产业转移国外,出口减少,利润降低,所以受“哭泣曲线”影响最明显的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有色冶金是动力导向型产业,A错误。玩具制造是劳动力导向型,B正确。汽车制造和飞机制造是技术导向型企业,CD错误。故选B。【点睛】五种指向型工业:(1)原料指向型工业,如制糖厂,水果罐头厂等。(2)市场指向型工业,如
27、家具厂、印刷厂、食品厂等。(3)动力指向型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厂等。(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如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5)技术指向型工业,如电子制造工业、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29. 导致图中道路呈环状的主要因素是A. 河流长短B. 地势高低C. 气候D. 城镇分布30. 本区石油资源丰富,开采后多用管道输送,其运输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有 流沙掩埋、风蚀严重 挥发强烈,亏损严重管道易断裂,养护困难 地形阻隔,运量有限A. B. C. D. 【答案】29. D 30. A【解析】【29题详解】读图可知,塔里木盆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
28、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严重,故图中城镇呈环状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盆地边缘处有冰雪融水补给的区域,为了区域联系和经济发展,道路连接了山麓地带众多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D正确,ABC错误。故选D。【30题详解】管道运输的优势是气体不易挥发,液体不易外流,且连续性较好,运输量大;但是新疆地区气候干旱,流沙掩埋或风蚀作用强,对管道运输影响较大;且该地区温差大,管道易断裂,养护困难,正确。故选A。二、综合题(共40分)(一)必做题(31,32题为必答题)31.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包头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2)简述鄂尔多斯地区能源开发对
29、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答案】(1)接近白云鄂博稀土产地,原料丰富;靠近鄂尔多斯煤田,能源丰富;京包、包兰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靠近黄河,水源充足(答够三点) (2)大量开采煤炭引起地面塌陷(造成地下采空区);破坏地表植被,引起土地沙化;造成环境污染等(答够两点)【解析】试题分析:(1)稀土冶炼,耗能多,耗水多,交通运输量大,读图可以看到,包头北面距白云鄂博稀土产地近,原料丰富。南面靠近鄂尔多斯煤田,可以提供火电,能源丰富。包头有京包、包兰铁路经过,交通便利。南面距黄河近,水源充足。包头位于河套平原,农业基础较好,人口较多,劳动力资源丰富。(2)从图上可以看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被
30、黄河环绕,南面与黄土高原相接,库布其、毛乌素两大沙漠位于鄂尔多斯市中部,大量开采煤炭首先会破坏地表植被,引起土地沙化。地下采煤留下的坑道,如不回填,会引起地面塌陷。煤炭工业的发展,会造成大气环境污染。考点:该题考查区域资源的开发。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甲是英国的轮廓图。 材料二 图乙是新西兰的轮廓图。(1)两国的气候类型均属于 。 (2)英国自甲到乙、以及新西兰南岛地区,降水量均是西多东少,试分析其原因。(3)北海渔业资源丰富,其主要成因 。(4)新西兰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是 。(5)我国某大型企业将在新西兰建立大型乳制品生产基地,其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答案】(1)温带海洋
31、性气候;(2)两地区均受西风带控制影响;西侧为迎风坡降水量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3)位于北大西洋暖流和和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处,饵料充足,渔业资源丰富;(4)国土面积小;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少;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5)奶源丰富,奶源品质好;政策支持;中国市场广阔。【解析】【分析】本题以英国和新西兰为材料背景,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降水的因素、渔场的成因、农业生产类型以及农业区位因素分析,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由两国所处的经纬度及其海陆位置可知,两国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多雨,各月降水均匀。(2)根据纬度可
32、知,两地区均受西风带控制影响,西侧为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因此英国自甲到乙、以及新西兰南岛地区,其降水分布均是西多东少。(3)北海位于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处,饵料充足,渔业资源丰富。(4)根据所学以及图示可知,新西兰国土面积小,平地少,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少;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光照条件较差,热量不足,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5)由上题分析可知,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奶源丰富,奶源品质好;其次,有国家政策支持,国内市场广阔。(二)选做题(33,34任选一个题作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上面对应方框用铅笔
33、涂黑)33.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丝绸之路”是横跨欧亚大陆、举世闻名的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2000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材料二下图为古“丝绸之路”路线图。(1)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沿古“丝绸之路”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2)指出古“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答案】(1)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迷路。(2)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景点分布分散,地域组合状况差;交通通达度较差,远离客源市场;经济落后,开发资金短缺。【解析】【详解】(1)古“丝绸之路”横跨亚欧大陆,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经过区域以温带大
34、陆性气候为主,沿古“丝绸之路”旅游应注意水源、风沙、光照、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等问题。(2)古“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不利条件从资源状况(地域组合状况)、交通状况、市场距离、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承载力等角度来综合分析。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多风沙,自然条件恶劣;地域广阔,景点分布分散,地域组合状况差;深居内陆地区,交通通达度较差,远离客源市场;经济落后,开发资金短缺。34.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读“我国东南某区域简图”,回答问题。(1)分别说出图中A、B两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简要说明理由。(2)若A地区过度开垦,将会对乙河流下游及其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答案】(1)A 地区以保护
35、森林,保持水土,保护水质为主。理由:位于湿润的山区,河流上游源地。B 地区以防 治水污染,保护湿地(湖泊)为主。理由:位于河流中下游湖泊沿岸,人口密集,城镇较多,经济较发达。(2)河流下游旱涝灾害增多;三角洲面积可能加速扩大;水质下降,污染加剧,可能使河口地区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也可能因营养盐类增多,渔业资源更丰富【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过度开垦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时,首先要了解当地的地理背景和人类活动方式。不同的地形适于发展不同的产业,治疗方法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一地的变化有可能导致整个环境的变化。【详解】(1)读图可以知道
36、,图中A处位于武夷山脉,是乙河流的发源地,所以A地区要以保护森林为主,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B地区位于河流入湖口的湖泊沿岸,因为地形平坦,水资源充足,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城镇较多,经济较发达,所以要防治水污染,保护湿地(湖泊)。(2)读图可以知道,图中A地区位于河流的发源地,如果过度开垦,导致气候异常,降水变化大,导致河流下游旱涝灾害增多;过度开垦,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三角洲面积可能会加速扩大;过度开垦,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有机质含量增加,水质下降,污染加剧,可能使河口地区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过度开垦,径流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污染加剧;也可能因营养盐类增多,渔业资源更丰富。- 2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