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周考二2 WORD版缺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466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周考二2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周考二2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周考二2 WORD版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周考二2 WORD版缺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周考二2 WORD版缺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二语文周考(二)组稿人 焦倩倩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国书法理论诞生较早,始见于汉代。崔瑗所谓“观其法象,俯仰有仪”,蔡邕所谓“书肇于自然”的书法评论,可算是书法理论的萌芽。此后,“自然”二字出现频率极高,且在不同时段、不同理论家的认知中有着不同的内涵。汉代的书论中,“观物取象”意识普遍存在。在此观念下,当时的书论家不但关注汉字点画形状的书写方法,而且注重以自然物象来对应说明点画的形状与面貌。到了魏晋,书论对点画的描述更加微观细致。卫夫人笔阵图中提到“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以自然之形比附书法之形;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中的“屈脚之法,弯如角弓之张”,则揭

2、示了书法点画形状与自然物象之间的相似性。这种从形状上把自然物象与书法点画紧密相连的理论,属于第一自然“眼中自然”。在后世有关“永字八法”的讨论中,这种理论被进一步细化,但对自然内涵的拓展上并没有多大进展。用这一自然概念理解书法,具体可感,真实可信,但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毕竟有限。因为,它只能停留在书法具体点画外形的层面,一旦超出点画外形,进入到点画姿态以及整个字的造型与姿态问题时,这种以物对应的办法就陷入了尴尬。于是,书法理论的构建中就出现了“第二自然”,即“胸中自然”。“胸中自然”基于生命意识与书法审美。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用自然物象来喻说书家的个人风格,并以此来表达不同书家作品中流露出来的生命意

3、象,如梁武帝说“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到了唐代,孙过庭书谱中讲到书法“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这就是说,书法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视觉感官上的相似性,而是自然与人心妙合的产物,需要感受与体悟。怎样将胸中的“第二自然”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呢?这就进入了基于法道观念与心性表现的“第三自然”“手中自然”。宋代以后,在尚意思潮的影响下,书法的主要追求已经不是妙悟自然,更不是眼观自然,而是心性的自然流露,以及表达方式上的“自然而然”。苏轼的书写状态“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便是他本人真性情、真情感的流露。此类作品,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一切

4、都自然而然。自然而然即为自由自在,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必然是书法的最高境界。历代书家正是在观察、体悟、回归自然的过程中,提炼了书法的点画样式,丰富了书法的生命意象,升华了书法的审美境界,终将书法内化为书家的人格修养和心性表达。 (摘编自史忠平中国古代书论中的“自然”变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汉代崔瑗的“观其法象,俯仰有仪”、蔡邕的“书肇于自然”的书法评论,可证明我国书法理论在很早以前就诞生了。B.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从形状上把自然物象与书法点画紧密相连,这种理论不断细化并影响了历代对“永字八法”的讨论。C.用“眼中自然”概念理解书法,如果遇到点画姿态以及整个

5、字的造型与姿态问题时,这种以物对应的方法就陷入了尴尬。D.苏轼的书写状态“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体现了尚意书法追求的心性的自然流露和表达方式上的“自然而然”。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汉代的书论家不仅关注汉字点画形状的书写方法,还注重以自然物象来对应说明点画的形状与面貌,这说明当时已存在“观物取象”的意识。B.卫夫人笔阵图中提到“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以自然之形比附书法之形,对点画的描述微观细致。C.梁武帝评价王羲之的字“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韦诞的字“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这是用自然物象来喻说书家的不同风格和流露出的不同的生命意象。D.

6、孙过庭书谱认为,在感受与体悟之后,可知书法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简单的视觉感官上的相似性,而且是自然与人心妙合的产物。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自我国书法理论萌芽后,“自然”二字出现频率很高,它的内涵在不同时段、不同理论家的认知中存在着不同之处。B.古代书法理论中的“眼中自然”“胸中自然”“手中自然”三个阶段互为因果,体现了从偏重自然精神到偏重人格精神的发展过程。C.宋代书法在尚意思潮影响下,主要追求心性的自然流露以及表达方式上的“自然而然”,以“一切都自然而然”为书法的最高境界。D.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体悟与回归,历代书家对书法的认识不断深化,由注重点画形状,到

7、注重生命意象和审美风格,再到注重心性表达。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田家行【唐】王建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诗开头两句,写村子里男男女女的因丰收而面带喜悦之色,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一个“别”字,暗示村民平日生活的辛酸。B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檐下缫丝图”,虽然天气热,但蚕妇们愉快地忙碌着,似乎只感受到带着麦香的怡人清风。C五六两句写村民忙于家蚕的丰收,无暇顾及野蚕。野蚕化娥出

8、茧,在桑叶间扑扑地飞来飞去,衬托出村民们兴奋喜悦的心情。D七八两句写出村民们拿辛勤劳动所得的粮食、绢匹交租,因丰收而足够应付官家,隐含着村民们的喜悦心情。E本诗运用了白描手法,前八句精练地勾勒出一幅幅丰收年景图,整首诗前后映衬对比,突出了诗歌的主旨。5简析本诗后四句的内容及其传递出的思想感情。(6分)三 、名篇名句默写(5分)(1)李白蜀道难,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地句子是。“ , ”。(2)一个积极上进的人,看到他人的长处,就会主动向那人看齐;看到他人的不足,就会如论语中所说的“ ”那样认真反思自己。(3)在赤壁赋中,苏子以“ , ”两句,告诉我们获得快乐其实很简单:把自然美景当

9、作无穷无尽的资源,与朋友一同享用。四、语言文字运用6.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红楼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经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八十回。 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址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在对待利比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 王校长的一席话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与会的人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写

10、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一时间网络平台的文坛泥沙俱下,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 读古代典籍,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否定古代的一些人士,其实我们没有资格对古人嗤之以鼻,因为我们现在自以为是的观念意识又有多少不属于发昏之列呢?A. B. C. D.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 社会化网络尽管看似包罗万象,但社会化网络的发展却有迹可循,其中经历了一个从技术到理念、从虚拟到现实的延伸转化过程。B. 82年前,伴随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人类壮举,出现的以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为代表的一大批记叙描写长征的书籍。C. 建设丝绸之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彼此充分交流碰撞的基础上创造出新

11、的文化形态、艺术作品,才能在百年之后,让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后人。D. 7月25日,2016年度“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名单出炉,泸州、杭州等39个城市榜上有名,至此,全国共评出117个“宽带中国”示范城市。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很早就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这是符合一般学习规律的正确方法。因为学习不但要靠理解力,还要靠记忆力。 。哪一个妄人如果想抛弃这个过程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A而无论一个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有多强,他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B而一个人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无论他的理解力和

12、记忆力有多强C而无论一个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有多强,没有一个过程,他难以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D而一个人没有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不是他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弱,而是没有一个过程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5 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整体关联。 ,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孤立到整体之外去,更不能用它来说明整体的问题。只有把部分放到整体里面去,才能正确认识它。部分在整体里面的任何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同样地, 。同时,中国的思维方式也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强调此离不开彼,彼离不开此,强调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强调此会转变为彼,彼会转变为此,总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