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 第24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与科教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4611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 第24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与科教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 第24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与科教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 第24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与科教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 第24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与科教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 第24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与科教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 第24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与科教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 第24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与科教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 第24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与科教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 第24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与科教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 第24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与科教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9单元第24讲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与科教文艺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天津武清区月考)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周恩来说:今天的主要问题,是先做到不失业、不饥饿。为此,共同纲领规定公私企业目前一般应实行八小时至十小时的工作制。这说明当时最紧迫的问题是()A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B改善工人生产条件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答案A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49年,再结合材料信息“先做到不失业、不饥饿”可知,当时最紧迫的问题是恢复国民经济,故A项正确。改善工人生产条件与材料“实行八小时至十小时的工作制”的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C、D两项与1949年的时代

2、背景不符,故排除。2(2020河北衡水摸底)据统计,我国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29.2%上升到1957年的32.1%。由此可知()A“一五”计划加速了工业化B国民经济重心转向了内地C沿海工业仍占据主导地位D工业“大跃进”局面已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内地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但未超过50%,沿海工业仍占据主导地位,C项正确。材料只能反映内地工业的发展,但不能反映出工业化的加速,A项错误;内地工业产值没有超过沿海,国民经济重心不在内地,B项错误;“大跃进”是1958年开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3(2020广东东莞开学考)1955年3

3、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对陈云主持起草的“一五”计划草案进行了审议,决定原则通过这一草案。6月,中共中央对草案进行了最后一次修改。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并正式通过了“一五”计划。据此可得出()A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实践进展快B“一五”计划时期存在冒进的倾向C中共中央对“一五”计划较为慎重D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共中央从3月对陈云主持的“一五”计划草案进行审议到6月最后一次修改,再到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正式通过,说明中共中央对“一五”计划比较重视和慎重,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一五”计划实践进展快,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国家高度重视“一五”

4、计划,不断修改,不存在冒进的倾向,故B项错误;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三大改造完成后形成的,故D项错误。4(2019辽宁阜新月考)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为64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3%,比1952年增长84%。其中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5.5%,现代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1.6%。这说明()A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党和政府不重视农业的发展C我国已基本上实现工业化D“一五”计划得到很好执行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一五”计划得到很好执行的结果,D项正确。材料反映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3%,则农业产值占48.7%,工

5、农产业基本均衡,并非比例失调,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党和政府不重视农业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我国通过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并没有实现工业化,排除C项。5(2019河北邯郸月考)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这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A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C修改了“一五”计划的部分指标D加快了三大改造的步伐答案A解析材料“提出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反映的是农业、轻工

6、业、重工业协调发展,这与苏联片面强调重工业不同。可见,中共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时间“1956年”可知,当时中国在经济上还没有犯“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1956年“一五”计划即将完成,故C项错误;D项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6(2020江西新余四中检测)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和收入拿到集市上出售”。至此,党中央关于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方面的政策,用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条例()A是对农业合作化成果的否定B说明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C是党对社会主

7、义建设的探索D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时间信息“1962年9月”及内容可以得出,材料反映的是三年困难后党中央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探索,C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史实不符,排除;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工业化的进步,D项错误。7(2019浙江杭州高二期末)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习俗发生很大的变化。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的结婚照和结婚证,这反映出()A穿衣打扮完全革命化、军事化B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彻底摒弃C婚姻自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D社会习俗受时代政治的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时间“20世纪50年代”、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国与苏联建立了联盟关系,而人

8、民的衣着大多是列宁装,这反映了社会习俗受时代政治的影响,故选D项。A项“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彻底摒弃”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体现婚姻自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排除C项。8(2020河北衡水摸底)1941年,毛泽东曾说:“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共产党的这个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原则,是固定不移的。”毛泽东这一思想()A奠定了社会主义政党理论的基础B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经建成C发展了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理论D发展为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原则答案A解析建国后新中国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9、协商制度,“共产党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的思想为建国后社会主义政党理论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是在建国后,故B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政党合作理论,不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故C项错误;D项为1954年宪法原则,不符合题意,排除。9(2019四川成都月考)1952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一大批学生的考试分数都超过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材料反映了()A干部选拔注重学校和专业素质B北京钢铁学院生源素质较高C青年学子建设国家的高涨热情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时代背景答案

10、D解析根据材料“19521966年”“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可知这是“一五”计划以及“大跃进”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影响下的产物,故D项正确。材料“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可知北京钢铁学院学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但不能等同于干部选拔注重学校和专业素质,故A项错误;北京钢铁学院生源素质较高是对材料断章取义,故B项错误;报考清华大学,也能体现青年学子建设国家的高涨热情,故C项错误。10(2019辽宁阜新月考)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1970年我国第

11、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究其原因是()A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B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C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 D雄厚物质基础的保障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排除B项;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科技工作者们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C项正确;20世纪60、70年代处于“文革”时期,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不可能存在雄厚的物质基础,排除D项。11(2019河北蠡县月考)新中国成立伊始,1950年就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会上确立了“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的教育方

12、针。此方针的主要目的是()A通过教育壮大工农革命力量B以人民教育服务于国家建设C培养提高国民民主政治意识D变旧教育为新型的人民教育答案B解析材料“1950年”说明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革命已基本结束,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工农教育会议”“识字教育”体现出当时教育的性质,而从当时背景看,教育主要是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服务,而不是革命,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强调以识字教育为主,故C项错误;D项是教育的性质,不是材料的主要目的,故排除。12(2019江西南昌十中月考)评弹是一种盛行于江南地区的曲艺门类,在新中国成立前曾广为流传。1951年3月后评弹书目一度停演。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评

13、弹再次焕发了新春,许多传统书目被保存、整理和传承,同时大量新的评弹书目不断推出。评弹艺术的再度发展主要得益于()A社会民众强烈需求 B国民经济恢复发展C“双百”方针的提出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答案C解析材料以评弹艺术为例,揭示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文艺繁荣发展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促成了文学艺术科技的繁荣,故C项正确。社会民众对文艺一直有需求,故A项错误;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是在1952年底结束,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二、非选择题13(2019江苏如皋调研)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

14、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道路。摘编自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材料二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可以“一五”计划为标志。这个经济发展战略,可简单概括为: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一部分农

15、产品、矿石等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并用国内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代替它们的进口;改善旧中国留下的工业生产布局极端不合理和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畸形状态;随着重工业的建立和优先发展,用重工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摘编自武力从二百年的大视野看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简要评价。答案(1)因素:朝鲜战争威胁国家安全;国

16、内经济发展的要求;强大的政府权力;社会主义目标的追求。(2)特点:借鉴苏联模式;以高速发展为首要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用重工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资金积累;实施“进口替代”政策;改变原有工业的畸形布局;逐步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3)简要评价:限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这一战略是必要的、正确的选择;初步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化基础;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一些弊端;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等。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得出朝鲜战争威胁国家安全;根据材料一“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

17、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得出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材料一“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得出强大的政府权力;根据材料一“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得出社会主义目标的追求。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是我国借鉴了苏联模式;根据材料二“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得出以高速发展为首要目标;根据材料二“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根据材料二“用重工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得出用重工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二“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得出主要依靠国内资金积累;根据材料二“实施进口替代政策”得出实施“

18、进口替代”政策;根据材料二“改善旧中国留下的工业生产布局极端不合理和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畸形状态”得出改变原有工业的畸形布局;根据材料二“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得出逐步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第(3)问,应辩证地评价,既要看到在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是必要的,且初步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化基础,又要看到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弊端。14(2019北京朝阳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制定正确的科技战略,推动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大力发展和科技大国的成长,并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不朽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果断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把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列为发展重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先后研制成功。材料二鉴于斯大林时期由苏联最高领导人裁决科学与艺术争论,并在文化学术领域扶持一派打击另一派的恶劣做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双百”方针。陈立中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高新技术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并简述“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意

20、义。答案(1)成就: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影响:“两弹一星”等高新科学技术成果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增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为世界农业科技做出了重大贡献。(2)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暴露;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成为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意义:推动了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成

21、为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核武器、空间技术、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第二小问,从增强国防实力、增加粮食产量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斯大林时期造成的严重后果”得出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暴露;根据材料二“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双百方针”得出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成为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第二小问,结合“双百”方针的影响得出推动了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成为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