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452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首师大二附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2020.1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Mg 24 Al 27 S 32第卷(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0道小题,共60分1.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合成分子机器领域做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分子机器是一种特殊的超分子体系,当体系受到外在刺激(如pH变化、吸收光子、电子得失等)时,分子组分间原有作用被破坏,各组分间发生类似于机械运动的某种热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驱动分子机器时,需要对体系输入一定的能量B. 分子状态的改变会伴随能量变化,

2、属于化学变化C. 氧化还原反应有可能是刺激分子机器体系的因素之一D. 光照有可能使分子产生类似于机械运动的某种热运动【答案】B【解析】【分析】当体系受到外在刺激(如pH变化、吸收光子、电子得失等)时,分子组分间原有作用被破坏,说明反应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且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驱动分子机器时,需要对体系输入一定的能量,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需要对体系输入一定能量,才能驱动分子机器,故A正确;B分子状态的改变是物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电子的得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可刺激分子机器体系,故C正确;D光照可使光能转化为机械能,即光照能使分子产生类似于机械运动的某种热运

3、动,故D正确;答案为B。2. 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A. Na、K遇湿易燃物品B. TNT、NH4NO3爆炸品C. CH4、C2H5OH易燃气体D. 浓H2SO4、浓HNO3腐蚀品【答案】C【解析】【详解】ANa、K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易燃,故为遇湿易燃物品,故A对应;BTNT、NH4NO3碰撞能发生爆炸,为爆炸品,故B对应;C乙醇常温下为液态,属于易燃液体,故C不对应;D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属于腐蚀品,故D对应;故选C。3.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氧化性的是( )A. 漂粉精用于消毒游泳池水B. SO2用于漂白纸浆C. Na2S用于除去废水中的Hg2+D.

4、FeCl2溶液用于吸收Cl2【答案】A【解析】【详解】A漂白精中含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消毒游泳池中的水,故A选;BSO2用于漂白纸浆,是化合漂白,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Na2S用于除去废水中的Hg2+,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FeCl2溶液用于吸收Cl2,Fe元素化合价升高,利用了其还原性,故D不选;故选A。4.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甲基的电子式是 B. 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C. O表示中子数是18的氧原子D. 过氧化氢的结构式是 HOOH【答案】D【解析】【详解】A甲基为甲烷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

5、后的微粒,电子式是,A用语错误;B硫的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结构示意图是,B用语错误;C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则O表示中子数是10的氧原子,C用语错误;D过氧化氢中存在H-O、O-O键,结构式是H-O-O-H,D用语正确;答案为D。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甲醇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B. 2.4 g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C. 标准状况下,5.6 L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D. 1 L 0.5 mol/L CH3COONa溶液中含有的CH3COO-数为0.5NA【答案】C【解析】【详解】A甲醇分子中含有3

6、个碳氢键、1个碳氧键和1个氧氢键,所以1mol甲醇中含有5mol共价键,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5NA,故A错误;B2.4g镁物质的量为0.1mol,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0.5NA,故C正确;DCH3COO-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则1 L 0.5 mol/L CH3COONa溶液中含有的数小于0.5NA,故B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

7、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注意:气体的摩尔体积适用的对象为气体,而标况下水、CCl4、HF等为液体,SO3为固体;必须明确温度和压强是0,101kPa,只指明体积无法求算物质的量;22.4L/mol是标准状态下或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的气体摩尔体积。6. 已知物质X、Y、Z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将装满气体Z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溶液最终充满的试管体积的2/3。则X是( )A. NaB. SC. CH4D. NH3【答案】D【解析】A. 若X是Na,则Z是Na2O2,与Z是气体相矛盾,故A不符合题意;B. 若X是S,则Z是SO3,与Z是气体相矛盾,故B不符合题意;C. 若X是CH4

8、,则Z是CO2,CO2不易溶于水,与溶液最终充满试管体积的2/3相矛盾,故C不符合题意;D.若X是NH3,则Z是NO2,3NO2+H2O2HNO3+NO,溶液最终充满试管体积的2/3,故D符合题意。故选D。7. 如图所示为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程中断裂极性键键B. 过程可用方程式表示为C. 过程中是吸热过程D. 上述过程说明中的氯原子是破坏臭氧层的催化剂【答案】C【解析】【详解】A.过程中转化为和氯原子。断裂极性键键,故A正确;B.根据题图信息可知。过程可用方程式表示为,故B正确;C.原子结合成分子的过程中形成了化学键,是放热过程,故C错误;D.由题图可知中的氯原子

9、是破坏臭氧层的催化剂,故D正确;故答案:C。8. 联氨(N2H4)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 N2H4(l) + 1/2 N2O4(l) =3/2N2(g)+ 2H2O(l) H546.45 kJ/mol H2O(g) =H2O(l) H44.0 kJ/mol则2 N2H4(l) + N2O4(l) =3N2(g)+ 4H2O(g) 的H是A. 916.9 kJ/molB. 458.45 kJ/molC. 916.9 kJ/molD. 458.45 kJ/mol【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盖斯定律,2-4可得2N2H4(l)+N2O4(l)=3N2(g)+4H2O(g)

10、,H=-546.45 kJ/mol2+44.0 kJ/mol4=-916.9 kJ/mol,答案为A。9.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Y和Z的最高正化合价相同B.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H3H2YH2ZC. 原子半径的大小:r(W)r(Y)r(Z)D.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答案】D【解析】【分析】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次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Y为O元素;由图中的位置可知,X为N,Z为S,W为Cl,然后利用元

11、素周期律及物质的性质来解答。【详解】AY为O元素,氧元素一般没有正化合价,故A错误;BX为N,Y为O,Z为S,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NS,则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H2YXH3H2Z,故B错误CY为O,Z为S,W为Cl,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r(W) r(Y),故C错误;DW为Cl元素,最高价含氧酸HClO4是最强的含氧酸,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根据图中信息可知X、Y是第二周期元素,Z、W为第三周期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为O,根据位置推断出元素是解本题的关键。10. 下列事实

12、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 蒸干AlCl3溶液,无法得到无水AlCl3B. 用稀H2SO4洗涤BaSO4沉淀,可减少沉淀损失量C. 氯水中加入少量CaCO3粉末,可以提高漂白能力D. 滴加CuSO4溶液可以加快Zn与稀H2SO4反应的速率【答案】D【解析】【详解】AAlCl3溶液在加热时水解生成Al(OH)3和HCl,加热HCl挥发,平衡右移,得Al(OH)3,无法得到无水AlCl3,所以符合平衡移动原理,故A正确;B硫酸钡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所以加入硫酸,硫酸根离子浓度变大,平衡逆向移动,可减少沉淀损失,所以符合平衡移动原理,故B正确;C氯水中存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加入碳酸钙与盐酸

13、反应,而HClO和碳酸钙不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则HClO的浓度增大,所以符合平衡移动原理,故C正确;D滴加少量CuSO4溶液,少量的锌与铜离子反应生成铜,铜与锌和硫酸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不符合平衡移动原理,故D错误;答案选D。11. 关于下图所示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是CO2B. 丙中液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C. 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烧杯中c(Cl-)不发生变化D. 若在丙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组成与甲相同【答案】D【解析】【详解】A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水解显酸性,氢离子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是CO2气体,A说法正确;B丙中最终所

14、得红褐色液体为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B说法正确;C铁离子水解显酸性,碳酸钙和酸反应促进水解形成氢氧化铁胶体,最终所得红褐色液体为氢氧化铁胶体,烧杯中c(Cl-)不发生变化,C说法正确;D丙中液体组成为氢氧化铁胶体,加入过量盐酸,水解平衡破坏,丙中既有盐酸又有氯化铁,而甲中只有氯化铁,D说法错误。答案为D。12.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实验室用Al2(SO4)3和氨水制取氢氧化铝:Al3+ + 3NH3H2O =Al(OH)3 + 3NH4+B. 用稀HNO3清洗试管内壁上的铜:Cu + 2H+ + NO=Cu2+ + NO2 + H2OC. 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

15、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 + 2OH =SiO + H2OD. 向Mg(OH)2沉淀中滴加FeCl3溶液,沉淀变为红褐色:3Mg(OH)2 + 2Fe3+ = 2Fe(OH)3 +3 Mg2+【答案】B【解析】【详解】A实验室用Al2(SO4)3和氨水制取氢氧化铝,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保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故A正确;B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水,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故B错误;C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因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SiO

16、2 + 2OH =SiO + H2O,故C正确;D向Mg(OH)2沉淀中滴加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镁,离子方程式为:3Mg(OH)2 + 2Fe3+ = 2Fe(OH)3 +3 Mg2+,故D正确;故选B。1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O3- = 3Fe3+NO+2H2OB. 因为Fe3+有氧化性,所以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C. 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稀HNO3将Fe氧化为Fe3+D. 用酸性KMnO4溶液可以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答案】C【解析】【详

17、解】A磁性氧化铁为四氧化三铁固体,溶于稀硝酸,3Fe3O4+28H+=9Fe3+NO+14H2O,A说法错误;B因为Fe3+有氧化性,能与铜反应生成铜离子,不能得到Cu单质,即不能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B说法错误;CFe粉中加入稀HNO3,滴入KSCN溶液,出现红色,说明产生Fe3+,即稀HNO3将Fe氧化为Fe3+,C说法正确;D酸性KMnO4可与氯离子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D说法错误;答案C。14. 通过卤素间的反应实验,可以比较出卤素单质氧化性的强弱。实验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Cl4起到萃取、富集I2的作用B.

18、 a中下层变无色,说明I2 转化为IC.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 + 2I= I2 + 2BrD. 依据a、b中现象,可以证明Cl2的氧化性比 Br2强【答案】B【解析】【详解】A、碘单质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下层呈紫色,所以CCl4起到萃取、富集I2的作用,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四氯化碳不溶于水,比水重,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于水中,四氯化碳层为紫红色,上层主要溶质是氯化钾,加氯水后,I2被氧化为碘酸根离子,能溶解在水中,而不是将I2转化为I-,故B错误;C、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所以溴单质能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发生了Br2+2I-= I2+2Br-,所以C选项是正

19、确的;D、滴入氯水能将碘单质氧化成无色的碘酸根离子,而滴入溴水下层仍呈紫色,所以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单质,故D正确;答案:B。15. 粗制的CuSO45H2O晶体中含有Fe2+。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少量H2O2,然后再加入少量碱至溶液pH=4,可以达到除去铁离子而不损失硫酸铜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溶解CuSO45H2O晶体时要加入少量稀H2SO4B. 加入H2O2,将Fe2+氧化,2Fe2+ + H2O2 + 2H+ =2Fe3+ + 2H2OC. 由于CuSO4的催化作用,会使部分H2O2分解而损失D. 调溶液pH=4的依据是Cu(OH)2比Fe(OH)3更难溶【答案】D

20、【解析】【详解】A为防止铜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使溶液浑浊,溶解CuSO45H2O晶体时要加入少量稀H2SO4,A说法正确;BH2O2具有强氧化性,可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 =2Fe3+ + 2H2O,B说法正确;CH2O2在硫酸铜催化作用下可发生分解反应,C说法正确;D在pH=4时,Fe3+可水解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Cu(OH)2比Fe(OH)3的溶度积大,D说法错误;答案为D。16.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b的M层上有1个电子,a与c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1、A. 原子半径:bcdB.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acC. 简单阴离子还原性:dcD. ab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a为O元素;b的M层上有1个电子,则b为Na元素;a与c同主族,则c为S元素;再结合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可知d为Cl元素;A. Na、S、Cl为同周期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NaSCl,故A正确;B. 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性,O的非金属性比S强,则H2O比H2S稳定,故B正确;C. 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弱,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则S2

22、-还原性比Cl-强,故C错误;D. Na和O形成的Na2O2,是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答案为C。点睛:解答此类试题明确元素种类是关键,要熟悉常见的元素推断的描述性用语,如: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n倍,一般认为n1,此时次外层只能为K层,X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2n,即X的原子序数为2+2n。如: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C;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有:O;再如,X的阳离子和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常见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般有两种(2,8和2,8,8)。满足2,8的阳离子有Na+、Mg2+、Al3+,阴离子有N3、O2、F;满足2

23、,8,8的阳离子有K+、Ca2+,阴离子有P3、S2、Cl;阳离子在阴离子的下一周期,等等。17. 某同学做如下实验实验现象溶液无色,试管上方呈红棕色产生大量气泡,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产生气泡,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试管上方呈现红棕色的原因是:2NO + O22NO2B. 根据实验、的气体检验结果,说明都有NH3产生C. 实验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Al+6H+3NOAl3+3NO2+3H2OD. 在实验、中,NO在酸、碱及中性溶液中都被还原【答案】C【解析】【详解】:ANO是无色气体、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Al和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的NO,NO不稳定,易被氧

24、气氧化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则发生反应2NO+O2=2NO2,故A正确;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是氨气,根据实验、的气体检验结果及现象知,说明、都有NH3产生,故B正确;CAl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其离子方程式为Al+4H+NOAl3+NO+2H2O,故C错误;DI中生成NO,、中生成氨气,I中溶液呈酸性而溶液呈碱性,中溶液呈中性,则在实验、中,NO在酸、碱及中性溶液中都被还原,故D正确;故答案选C。18. 实验室现需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NaOH溶液480mL。下列操作会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大的。A. 溶解固体溶质时,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B. 定容摇匀后,静

25、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C.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D. 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答案】A【解析】【详解】A溶解固体溶质时,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导致配置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浓度偏大,A符合题意;B定容摇匀后,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B与题意不符;C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则配置溶液浓度不变,C与题意不符;D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导致溶液体积偏大,配置溶液浓度偏低,D与题意不符;答案为A。19.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与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装置实验现象结论A铜丝稀硝酸中出现红棕色

26、气体稀硝酸与铜生成了NO2中需要碱溶液吸收尾气B铜丝Fe2(SO4)3溶液中溶液黄色变浅Cu与Fe2(SO4)3溶液发生置换反应C铁丝饱和食盐水中导管内液面上升铁钉发生吸氧腐蚀D铁丝浓硫酸无明显现象铁与浓硫酸不反应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稀硝酸与铜生成NO,故A错误;B.Cu与Fe2(SO4)3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酸铜,不是置换反应,故B错误;C.铁在中性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故C正确;D.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20. 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通入

27、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过程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Oa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CO2BaCO3+H2OB. ab段与cd段所发生的反应相同C. de段沉淀减少是由于BaCO3固体消失D. 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O2+3H2O+CO22Al(OH)3+CO32【答案】B【解析】【详解】A.只要通入CO2,立刻就有沉淀BaCO3产生,首先Oa段发生反应Ba(OH)2+CO2=BaCO3+H2O,将Ba(OH)2消耗完毕,A正确;B.接下来消耗KOH,ab段发生反应2KOH+CO2=K2CO3+H2O,因而此段沉淀的量保持不变,然后沉淀量增大,bc段发生反应2A

28、lO2+3H2O+CO2=2Al(OH)3+CO32,沉淀量达最大后,cd段再发生CO32+CO2+H2O=HCO3,ab段与cd段所发生的反应不相同,故B错误;C.最后de段发生反应BaCO3+CO2+H2O=Ba(HCO3)2,沉淀部分溶解,故C正确;D. bc段发生反应2AlO2+3H2O+CO2=2Al(OH)3+CO32,故D正确;故答案选B。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21. 化合物甲(只含两种元素)由FeSO4和半胱氨酸(一种含硫-氨基酸)在160下反应所得。为研究甲的组成,某研究小组设计了方案,其流程如下:(1)为研究氧化物A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量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

29、滴黄色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未见蓝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不含_离子。 经确认黄色溶液中一定含有Fe3+,其实验为:_。(2)为研究气体B的成分,研究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将气体B通入水中,向其中滴加品红溶液,充分振荡后红色褪去,加热后颜色恢复。因此气体B中含有_。 将气体B通入盐酸酸化BaCl2溶液中,一段时间生成了少量白色沉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为确定甲的化学式,需要收集的数据是甲的质量和_。【答案】 (1). Fe2+ (2). 取少量黄色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变为红色 (3). SO2 (4). 2SO2+O2+2H2O+2Ba2+=4H+2BaSO4

30、 (5). 氧化物A的质量或者气体B的质量【解析】【分析】已知化合物甲中只含有两种元素,由FeSO4和半胱氨酸(一种含硫-氨基酸)在160下反应所得,充分煅烧后含有Fe元素,则氧化物A为铁的氧化物,根据溶于盐酸后溶液的颜色,可判断含有铁离子,加入铁氰化钾可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亚铁离子;气体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判断为二氧化硫气体。【详解】(1)取少量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黄色铁氰化钾溶液,未见蓝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不含Fe2+离子;经确认黄色溶液中一定含有Fe3+,其实验为取少量黄色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生成Fe(SCN)3溶液变为红色;(2)将气体B通入水中,向其中滴加品红溶液,充分

31、振荡后红色褪去,加热后颜色恢复。因此气体B中含有SO2;二氧化硫与氯化钡不反应,但空气中的氧气参与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O2+O2+2H2O+2Ba2+=4H+2BaSO4;(3)甲中含Fe、S元素,为确定甲的化学式,需要收集的数据是甲的质量和氧化物A的质量或者气体B的质量。22. 电解铝厂的实验室为测定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杂质是Fe2O3 、SiO2)样品中Al2O3的质量分数,操作如下:将铝土矿样品粉碎后加入足量稀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a.向滤液a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b.向滤液b中通入足量CO2,充分反应后过滤、

32、洗涤,得Al(OH)3沉淀.(1)滤液a中阳离子有_(写离子符号)。(2)操作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操作是_。(4)要测定铝土矿样品中Al2O3的质量分数,所需数据是_(质量数据用x、y表示,单位是g);铝土矿样品中Al2O3质量分数表达式是_(用含x、y的式子表示)。【答案】 (1). H+、Al3+、Fe3+ (2). H+ + OH- H2O、Al3+ + 4OH- + 2H2O、Fe3+3OH-Fe(OH)3 (3). 干燥Al(OH)3沉淀、称量 (4). 铝土矿样品质量x g、Al(OH)3质量y g (5). 【解析】【详解】(1)铝土矿中的氧化铝、氧化铁均与稀硫酸反应,

33、而二氧化硅不反应,且硫酸过量,则滤液a中阳离子有H+、Al3+、Fe3+ 。(2)向滤液a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则实现中和氢离子,然后再沉淀金属阳离子,最后溶解氢氧化铝,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OH- H2O、Al3+ + 4OH- + 2H2O、Fe3+3OH-Fe(OH)3。(3)从溶液中分离出沉淀的方法是过滤,然后洗涤、干燥后称量即可。(4)要测定铝土矿样品中Al2O3的质量分数,则需要知道样品的质量(用x表示)、氢氧化铝的质量(用y表示)。根据铝原子守恒可知铝土矿样品中Al2O3质量分数表达式是。23. 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

34、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1)采用装置A,在高温下x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CO2、SO2。气体a的成分是_。若钢样中硫以FeS形式存在,A中反应:3FeS+5 O21_+3_。(2)将气体a通入测硫酸装置中(如右图),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_。用NaOH溶液滴定生成的H2SO4,消耗z mLNaOH溶液,若消耗1mL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克,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_。(3)将气体a通入测碳装置中(如下图),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含量。气体a通过B和C目的是_。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_。【答案】 (1). CO2、SO2、O2 (2)

35、. Fe3O4 (3). SO2 (4). H2O2+SO2=H2SO4 (5). zy/x (6). 除去SO2对CO2测定的干扰 (7). 吸收CO2气体前后吸收瓶的质量【解析】【详解】(1)钢样中的碳、硫在装置A中被氧化为CO2、SO2,故a的成分为CO2、SO2以及未反应的O2;FeS中的-2价的硫被氧化为SO2,+2价的Fe被氧化为+3价的铁,结合所给化学计量数,可知产物应为Fe3O4和SO2,故方程式为3FeS+5O2Fe3O4+3SO2;(2)H2O2具有氧化性,可氧化SO2使S的化合价升高为+6价,在溶液中反应产物应为硫酸,故反应方程式为:H2O2+SO2=H2SO4;1mL NaOH相当于yg S,故z mL NaOH相当于 zy g S,则该样品中硫的质量分数为zy/x 。(3)测定碳的含量需将气体a中的SO2除去,故装置B和C的作用是除去SO2;计算碳质量分数须利用CO2的质量进行分析,故需测量CO2吸收瓶在吸收CO2气体前后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