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424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60分)和第卷(非选择题40分)两部分,试卷共6页,共两道大题,32小题。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 百家争鸣的前期,主要是儒墨两家显学相互攻击和辩难。到中期,则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学派都非常活跃。到战国末期,参与争鸣的主要是儒法两家,并出现综合和杂取各种学派观点的杂家。这一发展变化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 儒学地位相对稳固 B. 儒

2、学主流地位确立C. 儒法思想趋向一致 D. 文化统一成为共识2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A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导致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C有利于培养大批实用人才D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3宋代私人设书院讲学之风盛行,书院最多时达300多所,成为文人思想传承与交流的主要阵地,自由论辩的氛围空前浓厚。书院的大量出现A确立了两宋重文轻武的格局B导致文人脱离现实崇尚空谈C说明宋代官学发展严重滞后D推动了宋代理性精神的发展4王夫之认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

3、了人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是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知识分子关怀现实的情怀C理学对人性的压制 D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5某思想家常谓:“我有耳目,我物我格,我有心思,我理我穷,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其于古人也,吾时而师之,时而友之,时而敌之,无容心焉,以公理为衡而已。”下列与他的思想比较相似的是A程颐 B程颢 C朱熹D李贽6.在圣经的新约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祭司们对一名麻风病人无能为力,而当他遇到耶酥时,喊了一句:“主啊,你若肯,就请救救我吧!”于是,耶酥用手触碰了他,便救治了这名病人。这个故事反映了A 人们对神的迷信根深蒂固 B“因信称义”的主张C 反对教皇教会的权威

4、 D 当时医疗水平不发达 7路德的新教学说一改中世纪愤怒的上帝形象,上帝成了可亲可敬的人类保护神,使人类与上帝和解, 同时也使人与自然和解。加尔文派认为自然界是“我们眼前的一本佳作,其中一切受造之物,无论大小,都引导我们观摩上帝不可见的事”。材料表明 A. 教会的权威受到了严重冲击 B. 宗教推动自然科学发展 C民族国家形成推动科学发展 D. 宗教改革思想蕴含理性 8“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欧洲启蒙运动中,与此相对立的关于国家起源的主张是 A社会契约 B三权分立 C天赋人权 D君主立宪9康熙年间,名医朱方旦发现了“脑”才是思想中枢,而不是传统医学认定的“心”,“古号为圣

5、贤者,安知中道?中道在我山根之上,两眉之间”。此说一发表,引起当时医学界极大的震撼。这说明明清时期 A近代科技已经诞生 B中国积极向西方学习C科学技术有所创新 D心学的地位开始动摇 10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A经济停滞倒退B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11有学者对明清文学发展的阶段特征进行了概括:风格代表作品明朝中叶以后浪漫主义西游记牡丹亭明清之际感伤主义桃花扇长生殿聊斋志异清代批判现实主义红楼梦儒林外史这表明,明清时期的

6、文学作品A其艺术风格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B突出表现对个体命运的关注C折射出对儒学正统的大胆挑战D主要聚焦于普通的市民生活12汉字演变的脉络是 A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行书B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C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篆书D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13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认为,思想和科学的进步是由新范式代替旧范式所构成的,当旧的范式变得日益不能解释新的或新发现的事实时,能用更加令人满意的方法来说明那些史实的范式就取代了它。下列各项不能支持该论断的是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万有引力定律B牛顿力学体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C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爱因斯坦揭示光的波粒二象14文

7、艺复兴以后,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的风气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取得了很多划时代的成果。下列成果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A B C D15. 牛顿运用数学进行分析推导,从而得到有关自然规律的恰当理论。在牛顿的科学方法中排除了一切神秘的、感受性的因素,每一个公式都是理智可以理解的。这一认识A. 融合了自然与社会法则B.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C. 意在揭示物体运动规律D. 旨在强调数学基础作用16有学者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

8、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该学者旨在说明近代中国的“先觉者”们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而觅路前行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过程孤独而行,缺乏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解决了“历史向何处去”的历史课题ABCD17在讨论对欧陆诸国的战和问题上,郭嵩焘认为:“窃见办理洋务三十年,中外诸臣一袭南宋以后之议论,以和为辱,以战为高,积成数百年气习。洋人情势,尤所茫然,无能推测其底蕴而窥知其究竟。”据此判断,郭嵩焘A用开放的视野分析战前形势B反对求和力主出战C认识到中体西用观念的不足D对战争结果较乐观18. 1860 年11月容闳查访太平天国上书建言“七策,提出了

9、按正规军事制度组织军队,设立军事学校培养教官;建立善良政府;改革教育制度、创立各种实业学校等。容闳的“七策”A. 系统阐释了洋务理论 B. 体现“西学为用主张C. 继承“师夷长技以制夷” D. 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19梁启超批评李鸿章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此评论表明A李鸿章坚持“中体西用”观B洋务运动的探索具有全面性C梁启超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D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日益增强20“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

10、则材料反映了 A近代学校广泛开展女权运动B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D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21卢国琪在论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的传播中指出,在三次论战中,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尝试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通过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对中国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可见三次论战A消除了救亡方式的分歧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使中共影响力不断扩大D使民众民族意识开始觉醒221915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说提到“消灭商人的垄断,多征资本家的所得税和遗产税,增加国家的财富,更用这种财富来把运输和交通收归公有,以及改良工人的教育、卫生和工厂的设备,来增加社会上的生产力。”据此可以推断出,孙

11、中山A受到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B主张“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C对民生主义的认识已有所更新D认为交通运输业是国家富强的根本23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两者的相似点是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D土地国有和绝对平分土地24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这两阶段理论成就分别是A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和“依法治国”方略确立B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C毛泽东思想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D毛泽东思

12、想萌发和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思想确立25比较历史上被过早中断发展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实践和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不难发现二者有众多相似之处,后者似乎表现为对前者的“复归”。而“复归”体现出A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B对初级阶段国情的尊重C改革开放决策的保守性D对新中国初期探索的批判26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提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内,在文学艺术上提倡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提倡百家争鸣。这实质上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A多层次和多样化 B先进性和革命性C排他性和兼容性 D合作性和共生性27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出了恢复高考的文件。学生报考资格的政治审查主要

13、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这是我国当时A提出“三个面向”的需要 B教育拨乱反正的需要C开展“教育革命”的需要 D科教兴国提出的需要28下表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50年本科第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政治课在总课时中占比最大B课程设置受到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C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D课程安排体现面向工农的时代要求29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14、30近现代西方某画家说:“我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并没有兴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最基本的人类情感,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这表明当时A人文主义精神成为新的时代风尚B工业化开始暴露严重的社会弊病C科技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视野D西方浪漫主义思潮面临严峻挑战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儒家思想提倡尊卑型伦理,主张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仁义礼智信”的和谐关系,注重社会的家庭本位,而反对个人主义,期望在一种共识道德体系的规范下实现“社会大同” 辛允星儒家伦理的当代反思中国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

15、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伯恩斯、拉尔夫合编世界文明史 中华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对中华各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与古希腊先哲相比,中国古代儒家学者有何思想特色?(10分)材料二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明夷待访录原臣天子之所是未尽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以为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明夷待

16、访录学校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明夷待访录置相重设方镇(藩镇)外有强兵,中朝自然顾忌。 明夷待访录方镇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明夷待访录原法(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黄宗羲未来的民主设想有哪些举措。(5分)材料三 明夷待访录这本书,光绪年间我们一般朋友曾私印许多送人,作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该书(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原臣也曾被用作兴中会的宣传品。2019年北京卷高考第37题材料(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维新派和革命派发现了黄宗羲思想的什么价值?(5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

17、列要求。(20分)材料一 中世纪的英国,教育机构几乎全部掌控在基督教会的手中,教会将教育看成是其传播宗教思想和培养信使的重要手段。l5世纪起。英国出现延续半个世纪的办学热,主教、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建立学校。这些学校除了培养神职人员、高官等社会精英外,还增加了培养自由职业者、工匠等大众教育。l546年,亨利八世在剑桥设立了五个钦定教授席位,除神学以外,都是直接与社会事务相关的科目,如医学、民法等。1575年到l663年间,英国大学中新增的教授席位绝大部分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l8世纪初,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摘编自FH欣斯利

18、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二 l977年以恢复高考制度为标志,掀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l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l00所左右重点大学。同时“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到2000年基本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是l99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l72倍多。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韩梦洁、宋伟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的制度安排与反思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l5-l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原因

19、及存在的问题。(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教育和l5l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影响的共同点。(8分)第二次阶段检测高二历史评分参考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1.A 2.D 3.D 4.D5.D 6.B 7.D 8A 9.C 10.D 11.A 12.B 13.A14.A 15.B 16.A 17.A 18.B 19.D 20.C 21.B 22.C 23.B 24.B 25.B 26.A 27.B 28.B 29C 30C二、非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0分)31、 (20分)(1)中国

20、古代儒者都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不是人的平等;都强调社会的人,而不是个体的人;都要重建社会秩序,侧重伦理道德;都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忽视对自然的研究;都对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等产生了深远影响。(10分,每点2分)(2)答案:君臣共治;设立学校监督;设立丞相监督;重设方镇;由人治走向法治。(5分,每点1分)(3)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早期民主启蒙的作用,(2分)在中国近代挽救民族危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1分)这一时期的黄宗羲的书籍和思想主要是借用。(2分)32、(20分)(1)原因:基督教会掌控减弱; 私人捐赠办学;国王重视助推。(3分,每点1分)问题:主要依靠私人捐赠办学;培养社会精英为主 ;不注重社会科学的教育(或注重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3分,每点1分)。(2)成果: 建成一批重点大学;形成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或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6分)(3)共同影响: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