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文化与社会2012高考导航本课考点 复习重点 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2.文化的力量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4.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2.文化的力量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4.文化与综合国力 社会生活链接 速效提能训练 第一课 文 化与社会 考点内容解读 1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_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_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_的部分。考点内容解读 精神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_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
2、有文化,文化是人们_的产物。(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_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_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_,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类社会社会实践社会文化知识物质活动深化拓展1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1)正确把握文化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而不是指人们从事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产品。文化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2)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3)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3、,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4)我们所讲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概念,它既不是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些狭义的“文化”。2正确理解文化的特点(1)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2)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3)从文化与人类个体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个人所具有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4)从物质载体与精神
4、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产品,往往是这个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2010年高考广东卷)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文化具有继承性 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 B CD 例【解析】本题以孟浩然诗与诸子登岘山为切入点,考查文化的有关知识。依据诗句内涵可知该诗句体现了文化的产生、特点及其作用,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观点错误,故选C。【答案】C【点拨】文化的内涵是文化生活的一个基本概念,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概念及其特
5、点,有利于解读和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学习时要注意把握文化的内涵及特点。文化的形式理论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_、信念、信仰、_、教育、_、文学、_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_活动。道德科学艺术文化文化的社会作用物质力量个人国家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_,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_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_的历史中。深化拓展正确理解文化的作用(1)不能把文化直接看作是一种物质力量。(2)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并非任何文化对社会发展都起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会促进社会的
6、发展。(3)文化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也就是第二课中文化对人的影响和塑造作用,在这里教材并没有展开;文化对民族、国家发展所起的作用与第二框中所讲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是一致的,因此,需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把握。(2007年高考山东卷)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表 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 例 农业科技贡献率(%)每万人农村人口中农业科技人员数(人)中国 发达国家 中国 发达国家 48 7080 1.7 40 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7、的占12.4%。针对上表反映的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程度状况,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原因。【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可从文化的社会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亿万农民群众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点拨
8、】对文化的社会作用,常常有的同学认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本身并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决定反作用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_,又_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_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_
9、社会的发展。促进阻碍传承性独立性(3)文化有其自身的_和相对_。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_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_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_、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_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_。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_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
10、内容。科学技术人才生产力教育素养文化霸权主义深化拓展1正确理解文化的反作用(1)文化是依存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的精神力量,但它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2)文化虽然也能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第二位的,它不可能与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等量齐观。(3)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表现为不同性质的文化促进或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或变革。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对文化的作用要作具体分析。(4)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
11、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和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可能会超前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或者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2注意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在当今时代的显著特点,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010年高考北京卷)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文化以经济发
12、展为基础 AB CD 例【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阿凡达创造了可观的票房,带动了3D产业的发展,体现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正确;题目强调的是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与题意不符。本题选B。【答案】B【点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热点内容之一,要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尤其是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等角度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1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_和_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_。凝聚力创造力重要因素软实力精神动力2我国应对日益严峻
13、的文化挑战的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_,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_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深化拓展文化竞争力的内涵 文化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的统一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1)文化产品竞争力。是指文化产品引起消费者注意、唤起消费者共鸣、促使消费者购买的能力。(2)文化企业竞争力。是指文化企业的原创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和抓住消费者的营销能力等。(3)文化品牌竞争力。是指通过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效提升该品牌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竞争力的能力。(4)文化形象竞
14、争力。文化形象竞争力,是指文化整体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文化整体形象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文化产品竞争力、文化企业竞争力和文化品牌竞争力,而且还影响到普遍产品的竞争。例(2008年高考山东卷)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 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AB CD【解析】本题以十七大有关文化建设的内容立意,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可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党为什么提出这一
15、重大任务,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二是从文化的重要性角度分析,即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所以正确。中国共产党不能履行政府职能,所以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所以颠倒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错误的。【答案】A【点拨】一个国家文化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课知识归纳社会生活链接 广州亚运会 中国很给力【背景材料】(链接生活实例!)材料1:精彩绝伦的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圆满结束。对于本届亚运会的主办城市广州来说,留下的不止是中国军团精彩的表现和奖牌纪录,更有在经济领域上诸多有形和无形的财富及资
16、产。亚运会建设创造的GDP保守估算至少有1000多亿元,直接带来的经济效应高达8000亿元,拉动今年广州GDP过万亿。旅游方面,15万人次的外国游客为广州带来8000万美元左右的旅游收入;大约50万国内游客和观众来到广州,带来10亿元左右的额外旅游收入。材料2:广州亚运会筹备和举办期间,广州市委市政府本着“和平、发展”的善意广交朋友,让更多的国外朋友增进对亚运精神的了解,关注亚运、参与亚运、共赴盛宴,共同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亚运会,增强了亚洲人民的团结,广州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得到了明显地提升。材料3:在美轮美奂的开闭幕式和精彩的亚运赛事上,有一串串创新的信息技术的美丽绽放:首次采用立
17、体电视技术拍摄亚运赛事、城市文化景点和闭幕式;开幕式上令人目不暇接的LED帆船显示和城市7万盏LED照明灯,高技术、高精准的立体安保,世界领先的数字集群指挥调度系统;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4G)通信技术试验网广州亚运会虽然谢幕,但创新的技术、创新的数字生活方式,使城市在瞬间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强大冲击波,点燃了城市的创新意识和生活激情。【命题视角】(打开思维之窗!)命题角度1:广州亚运会在经济领域带来诸多有形和无形的财富及资产反映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1)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有力地促进了广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18、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的崛起使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命题角度2: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有哪些文化意义?(1)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有利于增强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友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有利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3)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有利于加强亚洲各国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促进亚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繁荣。(4)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
19、的源泉和动力。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繁荣。命题角度3:利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点燃城市的创新意识和生活激情”。(1)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点燃城市的创新意识和生活激情,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点燃城市的创新意识和生活激情要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3)点燃城市的创新意识和生活激情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4)点燃城市的创新意识和生活激情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5)点燃城市的创新意识和生活激情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创新设计】(提升做题能力)1.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
20、办,为广州市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盖高达8000亿元,拉动2010年广州GDP过万亿。这说明()A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B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广州亚运会这一文化盛会的成功举办,拉动了广州经济的发展,说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应选B。2.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让广州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升,这是因为()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A B CD 解析:选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亚运会让广州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及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符合题意,故选C。3创新贯穿于亚运会筹办和举办的全过程,创新的意义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创新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AB CD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创新的意义,从“是什么”的角度认识创新,与题干不相符,排除。从不同角度正确认识了创新的意义,符合题意。速效提能训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