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新二中2019至2020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图为我国某省区按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图中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最可能是( )A. 积温的多少B. 地形和土壤状况C. 降水量和蒸发量关系D. 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2. 造成图中四大区域形成的因素是( )A. 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 太阳辐射由南向北递减C. 地形南高北低D. 河流南多北少【答案】1. C 2. A【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图示四大区域是我国的干湿度地区的划分,以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多少为指标来划分的,选C。【2
2、题详解】图示干湿地区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我国降水量的分布差异而形成的,选A项。【考点定位】我国的区域差异。【名师点睛】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代号干湿地区干湿状况分布地区A湿润地区年降水量8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的东部、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B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4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C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D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新疆、内蒙古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12年和2013年两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3、是A. 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B. 2013年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C. 2013年该市第三产业比重最大D. 三大产业应坚持均衡发展4. 目前该市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的处境。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禁止外来人口迁入,控制人口规模B. 实行区域合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C.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D. 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不足问题【答案】3. C 4. B【解析】【3题详解】由图可知,2013年的第二、三产业之和大于2012年的第二、三产业之和,说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A错误;2013年,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4、,发展较快,三大产业并非均衡发展,BD错误;2013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比重最大,为主导产业, C正确。故选C。【4题详解】限制外来人口进入,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A错误;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会增大环境承载力,改善城市环境,B正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会增加外来人口,加重城市人口负担,C错误;提高土地价格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土地不足问题,D错误。故选B。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
5、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5. 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 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C. 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 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6. 从万元产值能耗看()A. 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 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 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 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答案】5. D 6. A【解析】【5题详解】据材料可知,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人均GDP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
6、要指标,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据图,从Y轴信息看,山西低于湖北,说明山西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湖北,A错误;同理可判断湖北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C错误;从X轴信息看,上海低于江苏,说明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D正确,同理可判断广西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B错误。故选D。【6题详解】万元产值能耗受地区产业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山西省的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万元产值能耗最高,因此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故选A。区域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 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
7、二产业始终占绝对支配地位,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B. 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产值不断上升C. 成长阶段后期,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从而导致区域走向衰落D. 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8. 若乙图中各点分别代表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 ABCB. BACC. BCAD. CAB【答案】7. D 8. D【解析】【7题详解】根据图示曲线,在区域发展成长阶段,第二产业开始时占绝对支配地位,后期比重下降,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产值是上升状态;成长阶段后期,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但不是区域走向衰落的原因;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D项正
8、确。【8题详解】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A点第二产业比重大,是成长阶段;B点第三产业占比重大,是成熟阶段;C点第一产业占比重大,是初期阶段。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CAB,D项正确。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 无划分指标依据B. 与自然河道一致C.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10. 习惯上苏南、苏
9、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 人文地理分异影响C. 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11.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B. 技术C. 资金D. 交通【答案】9. C 10. D 11. D【解析】【9题详解】在区域特征中,区域之间界线有实有虚,秦岭淮河线是一个虚拟的界线。区域的划分总是有划分依据的,或单一,或综合,选项A是错误的;选项D两侧地理差异只能是过渡体现差异,不可能差异显著,所以也是错的;由于19世纪50年代黄河夺淮,使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实际洪泽湖以东并无淮河干流,所以C选项是错的。
10、正确选项为B,虽无对应的实际河流,但表达的是一个大致的位置。【10题详解】江苏以长江为界划分苏南、苏北,实际两地大部分地区自然地理区域一致(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也不存在人文地理区域上的显著差异,因为长江在历史上(桥梁较少时期)成为阻断南北交往的主要障碍而划分了南北,所以正确选项为D。【11题详解】从材料中可知,江苏境内修建多座长江大桥,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所以交通是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所以选D。【点睛】该题需要充分理解文字材料信息,江苏境内长江段建了好几座大桥的寓意:“由于长江的阻隔,历史上南北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现在两岸交通大大改
11、善”,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的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结合架桥和合作更加广泛的材料信息,有利于理解交通的主导作用。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 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广阔B. 原材料充足C. 劳动力素质高D. 国家政策倾斜13. 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 产业
12、结构调整B. 原材料枯竭C. 市场需求减小D. 企业竞争加剧14. 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 资金充足B. 劳动力成本低C. 产业基础好D. 交通运输便捷【答案】12. D 13. A 14. C【解析】【12题详解】由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值改革开放,佛山市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而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使得其陶瓷业迅速发展,市场、原料及劳动力均不是佛山陶瓷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从材料信息亦无法获知,故选D。【13题详解】 景德镇为我国“瓷都”,陶瓷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良好,这是吸引佛山陶瓷产业
13、转移的主要优势;景德镇的资金与交通均比不上佛山;比景德镇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有很多,劳动力成本低不是陶瓷转移的主要原因,故选C。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向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A. 节约管道建设成本B. 补充气源C. 为贫困的山区人民提供天然气D. 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16. 上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资源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A. 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B. 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C. 油气资源消费西多东少D. 油气资源消费东西平衡17. 上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的来源地是A. 欧洲B. 俄罗斯C. 新加坡D. 日本【答案】15. B 16. A
14、 17. B【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相关知识和读图能力。据图分析,在宁夏北部和山西有天然气分布区,补充气源是天然气绕道的原因,B正确;绕道会增加管道路线,提高建设成本,A错;宁夏北部与山西有天然气分布,本地天然气资源丰富,C错;而保护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是西气东输的环境效益,绕路不能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D错;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的相关知识。据图分析,我国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故A项正确,B项错误。我国需要把西部开发的油气资源输送到东部,说明油气资源的消费东多西少。故C项、D项均错误,故选A。【17题详解】上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的石油输
15、入到东北地区,来源地是俄罗斯,B对。欧洲不是石油主要输出区,A错。新加坡、日本石油资源短缺,依赖进口,C、D错,故选B。夜晚,我漫步在银行、公司、商店、事务所密聚的街头。高楼耸立夜空,像陡峻的山峰,墙壁是透明的玻璃,好像水晶宫。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走在路上,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汽车如风如龙,飞驰而过,车上的尾灯,似无数条红色丝带不断地向远方引伸(丁玲曼哈顿街头夜景)。思考并完成下面小题。18. 丁玲描述的区域处于区域发展的_阶段( )A.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B. 工业化C.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D. 高水平的开发19. 该区域( )A.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B.
16、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C. 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大规模转移D. 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答案】18. C 19. D【解析】【18题详解】材料中无法体现以传统农业为主体;“银行、公司、商店、事务所密集”说明这里的金融、贸易、信息等第三产业高度发达,说明工业化已经完成,属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高水平的开发”是区域开发的一种方式,不是“区域发展的阶段”;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9题详解】A、B选项属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发展阶段的特征,不符合材料所描述的现象;选项C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属于工业化阶段的特征。根据上题结论,该区域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加工
17、制造业逐渐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D正确。故选D大数据中心一度被认为是超清洁的行业之一,但高能耗(主要是机房冷却)是数据中心产业向大型化、高密化、绿色化和自动化演进的一大障碍。截至2016年底,中国数据中心保有量约为5.6万个,总面积约为1650万平方米,其中以贵州贵阳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深受垂青,三大运营商、BAT、苹果、华为纷纷入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0. 大数据中心运转过程中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 排放废水B. 放射性污染C. 噪声污染D. 加剧热岛效应21.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贵阳建成我国大数据中心的突出优势在于A. 人才技术B. 市场C. 资源与环境D.
18、政策22. 大数据中心的建立,对贵阳首先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 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改善B. 促进高技术人才集聚C.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D.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答案】20. D 21. C 22. B【解析】【20题详解】大数据中心耗能多,主要是机房冷却能耗多。运转过程中排放大量废热,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最大影响是加剧热岛效应,D对。大数据中心一度被认为是超清洁的行业之一,是因为没有废水污染、放射性污染、噪声污染,A、B、C错。故选D。【21题详解】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贵阳建成我国大数据中心的突出优势在于资源与环境,动力充足,环境污染少、干扰信号少,C对。地处僻静山区,人才技术没有优势,A错。市场通过
19、物联网完成,政策各地一样,没有明显优势,B、D错。故选C。【22题详解】大数据中心产业向大型化、高密化、绿色化和自动化演进,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大数据中心的建立,对贵阳首先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促进高技术人才集聚,B对。对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有积极作用,不是最先的影响,A、C、D错。故选B。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如图为我国综合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3. 有关图中各能源基地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山西基地-区域气温年较差最小B. 蒙东基地-区域河网稠密,水资源丰富C. 新疆基地-区域土地资
20、源广阔,土壤肥沃D. 西南基地-区域地表崎岖,对外交通不便24. 对于各能源基地优势能源及其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山西基地煤炭资源丰富;加强煤电、煤化工等能源综合开发利用B. 新疆基地油气资源丰富;利用沿边的区位优势,加大能源开采与出口C. 西南基地风能资源丰富;加大风能基地建设,加强新能源开发D. 蒙东基地水能资源丰富;加强能源外运等基础设施建设25. 各能源基地所在地区环境问题及主要调整方向是( )A. 鄂尔多斯荒漠化严重,应全面转向第三产业的发展B. 新疆水资源短缺,应大力开采地下水,保证矿区用水C. 西南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应加大保护力度,恢复地表森林植被D. 蒙东地区草场
21、退化严重,应禁止畜牧业的发展【答案】23. D 24. A 25. C【解析】【23题详解】西南基地多山地,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对外交通不便,故D正确。区域气温年较差最小是西南基地,A错误;蒙东基地位于非季风气候区,区域降水较少,河网稀疏,水资源不丰富,B错误;新疆基地土地资源广阔,但多为沙漠,土壤较贫瘠,C错误。故A、B、C错误。故选D。【24题详解】山西基地煤炭资源丰富,应加强煤电、煤化工等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故A正确。新疆基地油气资源丰富,以能源开采加工和东输为主,但我国天然气资源不足,需从国外进口,故B错误。西南基地交通不便,水能资源丰富,以水电开发、输电建设为重,故C错误
22、。蒙东基地水能资源缺乏,故D错误。故选A。【25题详解】西南地区土壤侵蚀加剧,应保护并恢复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故C正确。鄂尔多斯荒漠化严重,应优化产业结构,但不能全面转向第三产业的发展,故A错误。新疆水资源短缺,应提高生产技术,发展节水技术,提高循环利用率,故B错误。内蒙古草场退化面积增大,应控制畜牧业规模,严禁超载放牧,合理发展,而不是禁止,故D错误。故选C。“银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 333公里,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6. 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来自于 ()A. 水能发电B. 风力发电C. 火力发电D. 核能发电27.
23、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重要意义表现为( )A.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B. 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环境问题C. 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D.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答案】26. C 27. D【解析】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及其意义。26题详解】宁夏煤炭资源较为丰富,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来自于火力发电。所以C正确。【27题详解】将宁夏的火电输往东部有利于缓解东部能源需求压力,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D正确。“第六产业”是指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
24、产品加工与销售,即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23),正好都等于6,故名“第六产业”。成都市浦江县成佳镇有着“中国西部绿茶之乡”的美誉,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茶叶种植园又成为茶叶新品种培育基地、高端茶叶产业园和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8. 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A. 茶叶种植B. 茶叶加工C. 茶园销售D. 茶叶旅游29. 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主要是为了A. 改善茶叶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B. 延长茶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C. 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D. 创造优美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30. 与传统的种植茶园相比,现
25、代茶叶产业园发展模式的突出优势是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B.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C.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D. 投入更少,生产成品更低【答案】28. A 29. B 30. B【解析】【28题详解】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茶叶种植;茶叶加工、销售、旅游都是在种植茶叶的基础上派生出的次要产业。选A正确。【29题详解】“第六产业”是指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主要是延长茶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拓展销售的渠道,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但不能改变茶的品质,不能促进城市化,对创造优美环境影响不大。选B正确。【30题详解】与传统的种植茶园相比,
26、现代茶叶产业园发展模式是多元化发展,产品更多,效益更高;茶园一般有一个品牌,而不是多个;市场更广,但产品的价格不是更低;投入增加,生产成品更高端了。选B正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图所示)。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答案】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松柏(常绿针叶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会遮挡阳光)。【解析】
27、【分析】该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影响。【详解】注意文字材料提示,坐北朝南的房子,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理解落叶和常绿的区别,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常绿针叶的松柏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而常绿针叶的松柏会遮挡阳光。【点睛】此题难度较大,明白坐北朝南房屋地理意义,需要充分对比落叶阔叶树和常绿针叶树的区别,并且要能够根据图中树种植的位置,推出传统居民种植的地理作用,夏季遮阴,冬季让阳光射入室内。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太行山脉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地理界
28、线,其东麓有一条“盛产”古都(北京、邯郸、邢都、邺城、安阳等)的大走廊。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历时11年终告完成,正式通水。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下图为黄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较大的原因。(2)简述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答案】(1)穿越黄河等多条河流,技术难度大;穿越多条山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2)可缓解华北地区城市居民缺水状况,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农业用水,有利于农业发展;有利于缓解工业用水短缺状况,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恢复沿途湿地,改善生态环境。【解析】【详解】(1)南水北调中线
29、工程是从丹江口水库调水至京津地区。建设技术难度较大的原因应从所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角度分析。据右图中线工程的线路可知,要穿越黄河等多条河流,穿越秦岭等多条山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高。(2)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分析。首先可缓解华北地区城市居民缺水状况,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从社会生活角度,有利于保障日常生活、农业用水,有利于人们生活的改善和农业发展。从经济发展角度,有利于缓解工业用水短缺状况,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从生态环境分析,有利于恢复沿途湿地,改善生态环境。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广东制造”曾是一张
30、享誉全球的名片。名片的过去,写的是“产业加工”,如今,这张泛黄的名片已经要改写产业转移,腾笼换鸟,升级为“广东创造”。下图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示意图”。 (1)分析粤东、粤西、粤北及邻省吸引产业进入的有利因素。(2)为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粤东、粤西、粤北等地需要对新迁入的企业设置必要的门槛。请你对门槛的设置提出合理化的建议。(3)你认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将对广东省产业结构、产业分工、生态保护三方面带来哪些有利影响?【答案】(1)资源和劳动力丰富,价格较低;内部交易成本较低;开辟和扩大新市场;环境压力较轻。(2)迁入企业环境污染较小,限制或禁止污染严重的产业迁
31、入;迁入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限制技术落后难以升级的企业迁入。(3)产业结构:珠三角通过产业转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并使第三产业得到发展和提升;粤东、粤西和粤北及邻省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并优化第一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分工:促进广东省及邻省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生态保护:使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得到缓解、【解析】【分析】该题考查产业转移。【详解】(1)粤东、粤西、粤北及邻省的有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成本、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和环境压力方面。(2)为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门槛的设置应从环境和技术两方面考虑。环境方面,迁入的企业对环境污染较小,限制或禁止污染严重的产业迁入,减小迁入企业对迁入地区的环境污染;在技术方面,要求迁入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限制技术落后难以升级的企业迁入。(3)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了广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展了第三产业;促进了广东省及邻省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使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得到缓解。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