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84.98KB ,
资源ID:5936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9367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西省南昌市莲塘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1、莲塘一中20202021上学期高三1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命题:高三备课组审题:高三备课组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共计48分)1商代国家事无大小,都要通过占卜。祝、宗、卜等神职人员对军国大事起着重要作用;西周时期,司巫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较低,明保、明公等宗教官职在政权机构中已不复见。神职人员地位的降低()A反映了商与周矛盾不可调和B说明周代摆脱了神学的束缚C适应了周代统治者的需要D有效防止殷商贵族的叛乱2秦汉时期,官员行使权力时所用的印章是盖在泥上的,从而形成封泥。通过留下的封泥可以得知当时具体有哪些职官,哪些地名。到现在为止,秦的这种封泥数量在两万枚以上,而汉四百年历史积累的封

2、泥也就万多枚。此现象()A与王朝治国方略密切相关B与中枢权力体系的调整相关C与秦汉时期疆域变迁相关D与王朝统治的盛衰密切相关3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均为1人。东汉时期进行改革,以户口为例,一般州郡每20万口得举1人,但边境州郡却例外,每10万口即可岁举1人,这一举()A造成了地区间政治力量失衡B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向心力C利于促使官员注重人口增殖D鼓励了官员到边远地区任职4唐朝,计赃计罚皆以绢帛计算,表1为唐律疏义中的相关规定。这反映出唐朝()表1出处规定卷十一受人财而为请求者,谓非监临之官。坐赃论加二等,即一尺以上笞四十,一匹加一等,罪止流二千五百里卷十一诸监临主司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

3、匹加一等,十五匹绞卷二十六诸负债违契不偿,一匹以上,违二十日笞二十,二十匹加一等,罪止杖六十;三十匹加二等,百匹又加三等。各令备偿A统治者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B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C绢帛具有货币的重要地位D封建政府重视吏治清明5唐代均田制承袭前制,永业田传诸子孙,口分田于本人死后归还政府。但实际作法有变化,如身死无以供葬及由狭乡(地窄人众之处)迁往宽乡者可卖永业田,迁宽乡及卖充住宅者亦可卖口分田。这种变化()A不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B突出反映社会矛盾的尖锐C反映了土地兼并的严重D为均田制的崩溃埋下伏笔6宋太祖即位后,不仅自己手不释卷,还经常督促文武大臣们读书明理,提高治事水平。大臣赵普文化水平低

4、,在宋太祖的劝说下,每天退朝后都读书到深夜,所以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宋太祖这样做的主要用意是()A克服藩镇割据祸患B贯彻崇文抑武政策C促成社会读书风尚D强化儒学正统地位7汉朝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宋朝程朱理学主张“天即理也”。二者本质的相同之处在于()A倡导天人合一B传承儒学精华C因时革新文化D宣扬封建迷信8北宋宋刑统规定,除极少特殊情况外,凡田宅、婚姻、债务之类的民事诉讼,必须在每年十月一日以后才能起诉,次年正月三十日停止受理;南宋时期,因南方气候与北方不同,对起诉时间又做了相应调整,缩短了受理时间。这些规定()A有效地防止了案件积压B体现了儒学息讼贱讼理念C意在维护农业生产稳定

5、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9黄宗羲在田制等书中提出,要允许“富民”运用经济手段购置土地和垦荒占有土地;国家对“富民”的土地,既不能“均田”,也不要“限田”。他的这一主张()A极大地助长了明清之际的土地兼并现象B有效地缓解了明清时期的人地矛盾问题C意在是古非今,以肯定宋代来否定清朝D肯定财产私有权,是商品经济发展产物101902年,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第12款规定:“中国深欲整顿本国律例,以期与各西国律例改同一律,英国允愿尽力协助,以成此举,一俟查悉中国律例情形及其审断办法及一切相关事宜皆臻妥善,英国即允弃其治外法权。”1903年的中美通商行船续订条约、中日通商行船续约也有基本相同的条款。这表明当

6、时清政府()A要求逐渐摆脱列强的控制B开始重视法律制度的构建C已具有较为明晰的近代外交意识D认识到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11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的四批留美学生回国后备受批评;20世纪初,社会则希望留学生“拯救此将亡未亡之中国”。这一变化表明()A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逐渐加深B留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主体C清政府着力培养近代知识分子D民主共和思想冲击社会传统观念12表2为历史学家吕思勉对近代中国某一运动失败原因的总结。这一运动是()表2原因之一失败之责实不在军事而在于政治原因之二其宗旨虽然不错,其方策则决不能行全是极简单的思想,极灭裂的手段。知识浅陋如此,安能应付一切复杂的问题原

7、因之三政治上的失败,由于文化上的落后,传播不中不西的东西,使反对西教的士大夫,认他为文化上的大敌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 维新变法运动13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宣战上谕”:“与其苟且图存,贻害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御令各省督抚招抚义和团御侮。同时又电令驻外使节向各国政府说明,“即不自量,亦何至与各国同时开衅,并何至恃乱民以与各国开衅”,这些“乱民”还是要“相机自行惩办的”,请求各国“深谅”。上述行为反映了清政府()A注重反帝斗争的技巧B反对慈禧归政光绪C沦为帝国主义代理人D操纵和利用义和团14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倡导“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道德观,

8、即把个人“权利与义务”和国家自主、民族独立联系起来,并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相互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这表明革命派()A提升了人们的价值取向B维护了个人的权利与义务C摧毁了传统的伦理道德D促进了国人民族观的认同15有资料显示,近代中国社会自19世纪中叶洋纱大量进口后,手工织布不但没有在机织棉布面前立即败退,反而得到一度的兴盛和繁荣,日益从农家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行业。到1894年,手工织布工场已相当普遍。这一现象()A导致洋纱对中国的依赖性增强B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C表明进口机织棉布在中国滞销D推动了机器大工业发展16鸦片战争后,进口商品除鸦片外,纺织品占很大比重,随后

9、化工产品、煤油、钢铁机器等渐居重要地位。出口商品中丝、茶占70%以上,其后大豆、桐油等日居重要地位,矿产品出口亦日增。这种状况表明当时()A传统自然经济基本解体B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D市场价格被西方列强操控17郭嵩焘曾提出“各海口官商制造轮船,宜略仿宋元遗制,设市舶司领之,而稍变通其法。”“其市舶司由商人公举,督抚考其声名,察其才能檄委之,咨其名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三年一更易,而量授以官。”这一主张()A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B保证了外贸业的健康发展C说明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限制D突破了洋务派的核心思想18张謇在创办大生纱厂之初,遭遇“集资难”,被迫接受官股参与,官股

10、达5617%,官商双方规定“厂中用人、理财各事,全归商董经理”,官股只分官利和红利,不派官员到厂,不得干涉企业的经营权利,一切厂务全由商董做主。这反映了()A民族企业经营模式的近代化B洋务运动催生了近代民族工业C大生纱厂是官督商办的企业D民族工业发展的内部阻力消失19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通令全国使用阳历,但在农村仍然使用旧历;抵制剪辫者在偏远农村十分普遍,在城市也司空见惯;不少妇女对放足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这些现象说明当时()A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B民主革命缺乏群众大力支持C政府的法令不得人心D社会生活中守旧与革新并存20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主张在中央实行“议郎”制度,要求以府县

11、为范围,约每十万户中公举一个有学识有才能的“士”充当“议郎”,这些“议郎”不仅可备皇帝顾问,而且还可以“上驳诏书,下达民词”。康有为这一主张()A沿袭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理念B奠定了百日维新的思想基础C借鉴了西方的“民主共和”理论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21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资料记载:“在治安战期间的某战场。敌我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变化无常。有关敌人准确位置的情报很不可靠,甚至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下列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材料真实地反映了武汉会战后的战争特征B材料中的“某战场”是指中国的正面战场C“犬牙交错”是因为全民族抗战尚未形成D材料反映的相关情况主要出现

12、在抗战初期221958年底,毛泽东在郑州召开部分中央和地方领导人会议,广泛讨论了人民公社运动中出现的问题。他说,在社会主义时期废除商品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我们不能避开一切有积极意义的诸如商品、价值法则等经济范畴,而必须使用他们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国是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的一个国家,商品生产不是要消灭的问题,而是要大力发展。这表明毛泽东()A否定了人民公社化运动B着手纠正一些“左”的做法C主张部分恢复资本主义D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231964年,我国经济建设转向战备轨道,中央做出工业由沿海向内地,由东部向西部纵深发展的部署。到1965年,在西北、西南建设项目达300多个;东北迁往西部的企业及技术支援

13、项目就有140个,涉及多个行业,调出约8万人左右。这些举措旨在()A建立完整的工业制造体系B改变西部地区的落后状态C扭转近代畸形的工业布局D保持工业化进程的连续性24表3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三个阶段。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表3阶段时间内容第一阶段19171949“新文学”研究阶段第二阶段19501985“现代文学”研究阶段第三阶段1985“20世纪文学”研究阶段A第一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革命文学”B第二阶段的文学题材较窄,工农兵文学是主流C第三阶段文学的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D中国的文学研究主要服务于文学形式的创新2516世纪英国议会在制定国家政策时,很容易让人感到“上议院比主要由中产阶级组

14、成的下议院更加同情穷人”这一显著特征。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的激化B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某些需要C“优胜劣汰”进化论思想的异化D两院之间开始形成有效制衡机制26圣西门根据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和整个意识形态的严重弊病指出,这个“制度必须彻底改造。改造已经成为燃眉之急,势在必行”。把资本主义制度“当作永久的制度,那显然是荒谬绝伦了”。可见,圣西门这一论述()A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指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的必然性C运用了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D成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27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指出,俄国是介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特殊国家,既具有西方发达文明的印记,又

15、同时兼有东方落后腐朽的烙印,“俄国能够表现出而且势必表现出某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指的是()A率先发生政治革命B革命与改革交叉进行C战争必然引起革命D革命爆发具有偶然性28欧洲经过16世纪宗教和政治改革的大变动之后,至17世纪下半叶进入了一个政治上转为安宁,经济上趋于繁荣的时期。欧洲的主要国家特别是英、法两国的政府和统治阶级对于贸易、航海、制造业和农业都给予共同的关切,这就给科学的发展以推动力。这充分说明()A科学发展需要统治阶级的支持B思想解放是科学发展的必备条件C社会环境是科学发展的决定条件D科学发展受特定时代和环境影响29历史的语言有“史料”“史实”“史论”之分,有的偏向于“事实”,有的

16、偏向于“观点”。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陈述中,其中属于更偏向于“事实”的一项是()A政治领袖本应该解决经济危机B公平劳动标准法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的一项改革成果C罗斯福修建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D罗斯福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美国人民解释新政30任期11年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对英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任职英国首相期间,撒切尔夫人一直把推动英国进行根本性改革当成自己的职责,她尤其希望扭转英国走向衰退的局势。以下史实属于其政策的()A采用计划经济的方式B改行货币主义政策C掀起国有化浪潮D实行“福利国家”政策31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从2000年的1727万人下降至201

17、0年的1153万人,2016年也仅恢复至1235万人。而制造业就业在社会总就业中的占比也持续下滑,由1943年最高的387%下降到2016年底的84%。由此,美国国内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声音越来越高。这一现象说明经济全球化()A造成美国国经济陷入了衰退局面B导致发达国家面临新的挑战C使发展中国家掌握世界主导权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32韦勒克总结为:“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席勒曾这样评论:“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以(真)实。”下列作品属于他们共同评价的流派的是()A人间喜剧B复活C红与黑D悲惨世界二、材料解析题(33题25分,34题12分,

18、35题15分,共计52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唐朝继承发展了历代粮食问题的思想和制度。前期沿用均田制并鼓励开荒,大部分皇帝都能做到“省徭赋,不夺其时”,建立太仓、常平仓等仓廪体系和相应的机构、法规,同时完善灾害救济和扶助。755年,户数由唐初200万增至近900万,扩大了兵源、劳役和税收来源。粮食价格长期稳定在较低水平。摘编自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材料二清代康乾以降,政府允许并鼓励从他国输入粮食,鸦片战争以前粮食进口数量较小,单向的粮食进口贸易主动权完全操于中国之手。近代以来,中国无力抵制洋粮进口,逐渐沦为粮食进口大国。国内粮食没有满足自给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实

19、质是中国经济乃至中国社会处于病态和衰败之中。摘编自徐畅表象与事实:近代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研究材料三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新中国成立70年来,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约26%。中国能比较稳定地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生产世界1/4的粮食,养活世界1/5的人口。自1982年开始,中央连续多年发布聚焦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出台了有关粮食生产、粮食流通、耕地制度、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涉农资金支持等多项政策。2002年修订通过的农业法对粮食安全进行了立法保障。2015年通过的国家安全法明确将粮食安全上升到了国家安全战略层面。摘编自王钢、钱龙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粮食安全战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

20、朝粮食政策的特点及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粮食危机出现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有利条件。(7分)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历史是一条长河,永远向前流动。在历史的潮流里,转型期是一个瓶颈,是个“三峡”。近一个半世纪中国变乱的性质,就是两千年一遇的“社会文化大转型”现象,其间死人如麻,痛苦之极。不过,不论时间长短,历史“三峡”终必有通过一日。搞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质变” 也非一人一代,便可“毕其功于一役”的突变。它是“缓慢”的,经验“累积”的,分“阶段”前进的“渐变”。它(中国固有文化)要经过一个痛苦的

21、西式“现代化”的洗刷,才能属于转型期以后的次一形态或现代形态。我国固有文明里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孔孟之道、四维八德无一不需“现代化”的处理始能适应于次一形态的社会。所谓“西方文明”,非本质优于我“东方文明”也。近300年来西风之所以能压倒东风者,(由于)他们通过这个“现代化程序”,早于我们300年。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请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3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从1952年起,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设立国家计划委

22、员会,逐步形成由国家计委、中共各部计划司、各省市自治区和县级计委等组成的自上而下的计划机构体系。财政方面,实行中央、省(市、自治区)、县三级财政,由中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但绝大部分资金集中在中央。工业领域,重要物资分为统配和部管两种,分别由国家计委和主管部平衡分配,国营、公私合营企业所需重要物资,均纳入国家物资分配计划。商业流通领域,从1953年起,国家根据不同商品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分别采取了统购统销、派购、议购等不同购销形式,对外贸易,始终实行国家统购政策,进出口业务均由国家所设外贸公司负责。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基本形成。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根据材料和所学

23、知识,概括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系形成的背景和特点。(7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系进行评价。(8分)莲塘一中20202021上学期高三1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BCDACC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ADABBADD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BDBBCADDB题号3132答案BD二、材料题33【答案】(1)特点:继承发展历史经验;措施比较全面。(4分)影响:推动了农业和经济恢复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加;改善了民众生活;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6分)(2)人地矛盾尖锐;

24、列强侵略;政局动荡;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近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8分)(3)党和政府的重视与立法保障(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科技投入和生产力水平提高;政府土地政策调适;人民劳动积极性增强。(7分)34【答案】示例: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论述:近代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逐步开始由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变。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文明的转型。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19世纪60-80年代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进行了实践,他们先后开办了近代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建了近代海军和近代学堂。他们主

25、要集中在经济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随着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中国文明转型进一步展开。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戊戌变法,目标是要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由于遭到顽固派的阻挠,最后以失败告终。与此同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三民主义,最终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但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说明民主共和在中国并没有真正实现,制度转型并没成功,国民“头脑中的皇帝”并没有消除。因此,陈独秀、胡适等人又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他们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

26、旧道德,希望实现中国的文化转型,并以此来推动实现中国的制度转型。总结: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文明转型必然是艰难的、缓慢的、渐进的、分阶段的。但不论怎样,这种走向现代化的文明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其他观点:“近代中国转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渐进性)”、“近代中国转型是艰难的”或“中国文明必须像西方一样经过现代化的处理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等合理者即可给分。35【答案】(1)背景: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国家实施“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任答两点,4分)特点:经济决策权、管理权高度集中和统一;国家、政府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实行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产品生产。(3分)(2)评价:这种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在当时物资缺乏、经济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起到了积极作用。它有利于把有限的资金、物力和技术力量集中起来,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但是,国家包揽过多、统得过死,不利于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其弊端愈加突出。(8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