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22222201222014届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步步提升测试系列9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1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位于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等6处办事处所组成。到166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5万名员工、与1万名佣兵的军队,股息高达40%。认购股份的热潮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共释出650万荷兰盾供人认购,仅阿姆斯特丹就认购了一半的股份。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A商业资本是推动荷兰殖民扩张的主要动力 B荷兰的工业发达,基础雄厚C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的殖
2、民贸易公司 D荷兰垄断了当时的世界贸易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东周时期,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依据作者的观点,周天子的名号能够存在到战国时期是因为A中国统一民族的逐渐形成 B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C诸侯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 D周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3散在郡县的侯国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有限的职权,招徕流亡,增殖户口,奖励开荒,以图增加地税收入。许多侯国的户口迅速增长,远远超过了侯国以外郡县直接控制地区的增长。这说明A封国制度整体上要优于郡县制度 B强大的经济实力是
3、王国问题形成的根源C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发生是必然的 D地方自主权的扩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4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着这样的记载:“网疏而民富”;“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也”。司马迁在这里体现出的经济思想是A轻徭薄赋,劝课农桑B发展经济应该农工商并重C对私人营利采取一定的放任态度D发展商业应因地制宜5明太祖宝训指出,“我国家赋税制度已有定制,樽节拥堵,自有余饶。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尔户部政当究心,毋为聚敛,以伤国体”。明
4、朝政府推行的这一政策A推动了全国统一税制的形成和长期稳定B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培植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D推动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兴旺6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在讨论雅典政治文明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言权。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这两种观点A掩盖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 B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C有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 D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7.
5、十二铜表法第八表中有如下规定:“九、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十四、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佩欧岩下摔死。如为未适婚人,由长官酌处笞刑,并责令赔偿损失。”该材料A.体现了罗马法重罪轻罚的特点 B说明了罗马法严肃残酷的本质C显示了对私有财产的高度关注 D表现了对未成年人的适当保护8尚书召诰说:“有夏服(受)天命。”周代铜器“毛公鼎”铭文记载:“丕显文武,皇天宏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天命”。这一政治理论的思想核心是A天人感应 B君权神授 C天人合一 D敬天保民9“当
6、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这段材料所体现的思想,应属于A洛克 B伏尔泰C孟德斯鸠 D卢梭10普法战争对法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体现在A刺激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B实际上宣告了君主制度的终结 C推动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产生 D直接导致了巴黎公社的诞生111832年改革以前,英国的议会选举制度十分混乱。从中世纪延续下来的旧选举制度没有改造,议会为一小撮贵族寡头操纵,
7、议员或是由控制选区的特权人物指派、赠送,或是靠恫吓或贿赂选民当选,完全不是民主选举。这体现出A僭主政治是英国议会政治的一大特色 B1832年以前英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仍是封建性质的C英国的议会制度本质上是王权专制D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的政治仍然是贵族政治12. 读下图,从1750年到1865年,这是英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获取了大量殖民地,掌握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B持续的社会政治运动推动了上层建筑的渐进变革C最早开始并完成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转变D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推动13一位历史学家在总结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时说:“19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太平
8、天国运动,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社会阶层的支援,这不在于天国政权的封闭性,而是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声援的力量”。这说明A中国社会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B中国革命缺乏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的纲领C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D中国需要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14“在甲午战争时期,中国缺少战胜日本的实力。有某西人偶登其船,见海军提督正与巡兵团同坐斗竹牌也。”1888年原本预订购入300箱炮,后因为军费被挪用去修建颐和园,所以北洋海军只购入了3箱炮。这里说明 A军事将领的素质决定战争的胜负B洋务运动导致中国社会弊端丛生C中日两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巨大反差 D中国失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体制和涣散的军纪 15最近,一些学者针对史学
9、界长期存在的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观点提出质疑。指出义和团运动针对铁路和电线杆的破坏,并不是单纯的发泄,或者对西方文明的“敌视”,而有现实的原因。在攻陷涿州前,义和团从没有对铁路、电线杆进行过专门破坏。到涿州后,为阻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另外,切断清军、联军的交通与通讯,也是义和团破坏电线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观点说明,在评价历史事件时要 A根据立场确定观点 B坚持采用革命史观C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D正确对待西方文明16.民报创刊于1905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党人讨伐专制政府、抨击晚清虚假“宪政”的檄文都是从该报刊传播开来的。据此分析A近代传媒的发展有利于启蒙社会 B民报是当时中
10、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报刊C早期报刊的发展与政治运动相伴而生 D立言议政、通达民情是早期报刊的主要功能17辛亥革命以后的政治精英,引入了多党竞争的议会民主制度。当时中国出现了三百多个政党,各党派运用自己的政治资源,不遵守游戏规则,在议会中进行权力博弈,最后出现了总统独裁,多元民主政治失败。这说明A议会民主制度弊端丛生 B多党并存必然会导致无政府状态。C辛亥革命导致中国政治败坏 D中国社会缺乏法制传统18中国家庭结构的明显变化是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根据调查显示,尽管一些富裕之家仍然保持传统的大家庭,但是4-6口之家的小家庭在北洋政府时期已较为普遍。这样的家庭规模已经不是多代同堂或多个已婚子孙或兄弟
11、共存的大家庭,而多半是夫妻与已婚子女组成的“直系小家庭”。上述家庭结构的出现A标志着中国传统宗法制的崩溃 B是中国社会人权和个性解放的结果C标志着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渐解体 D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结果19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 “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据此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文学革命”的目的是A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实现民主共和 B促进文化和教育的普及 C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D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20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尖锐地指出:“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
12、,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他着重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毛泽东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党内坚强领导核心的形成 B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C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实践211870年以后,欧美国家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生产流程日趋复杂,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技术的复杂性与19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因此, 垄断组织在重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发展很快。这说明A资本主义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B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催化剂 C垄断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D垄断贯穿于资本主义生
13、产的整个过程 2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或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与条约这一内容相关的国际背景是A美国推行全球扩张的战略 B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231992年以前,在中国的思想理论界,很多学者把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每一个动向都视作为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这说明A中国理论界缺乏对市场经济的概念界定 B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面临巨大阻力C计划经济体制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D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教训深刻24一般认为,通过“1953年到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我
14、国建立了走向现代化的制度基础。这说明A我国将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进现代化B我国建立起适应多层次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经济体制C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D我国已经形成一整套的经济管理制度25学者潘君祥说:“国家机器是一种政治上层建筑,始终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它充当了近代化的组织者的角色”因此,在落后国家的近代化初期,国家政权日益成为近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下列事件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20世纪初期,清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发展 B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D1992年,中国宣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目标第卷(非选择
15、题 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共50分)26. (1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后期)美国认为,“一个稳定、统一、亲美的中国,会是整个亚洲的关键”。 1945年1月,美国国务院在为罗斯福总统出席雅尔塔会议所准备的文件中说:“我们建议由我国负起领导责任,帮助中国发展一个强大的、稳固的和统一的政府,以便它可以成为远东的主要稳定因素”;“它必定会成为抑制日本、排斥老殖民主义势力和遏制苏联向亚太地区扩张的有力因素”。 美国支出几十亿美元和派出大批军事顾问帮助国民党打内战。 -郭新昶美国西太平洋地区战略透视(1)根据材料一归纳二
16、战后期美国西太平洋战略的主要内容。(4分)材料二 1951年9月8日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和约签订,并单独与日本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使日本实际上摆脱了被占领状态,同时决定美军长期驻扎日本,日本为美军提供军事基地,日美最终以结盟的方式结束了占领,由敌国变成了盟国。旧金山和约和日美安全条约,把日本拉入美国阵营,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条约体系,即人们通常所称的“旧金山体制”,日本在形式上恢复了主权。 -根据相关材料整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和约出台的影响。(6分)材料三 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紧张和动荡都与美国当时的亚太战略有关。冷战结束后,美国并未因为苏联的解体而解散西太平洋集体防御
17、体系,更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存在。 范丽萍 冷战初期美国建立西太平洋集体防御体系原因探析(3)根据所学知识,为什么说“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紧张和动荡都与美国当时的亚太战略有关”?(8分)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发展重工业所需的能源和工业原料应有尽有。1931年以后,日本在东北强化军事统治,使国民经济军事化,苦心经营东北,使东北成为全国重工业比重很高的地区。1948年年末,东北全境解放,是人民解放战争中解放最早的,土地改革进行得较早并较为彻底。东北又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前沿与后方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出现冷
18、战局面,我国的国际大环境十分险恶。但是东北的地缘环境对我国十分有利,东北直接与蒙古、苏联和朝鲜接壤,形成了十分安全的地缘环境。(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新中国建设东北工业基地的经济、社会基础和地缘因素。(6分)材料二 东北地区企业规模大,大型企业数量多,中小企业数量少,以致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出来。许多重点工程项目远离城市,有的即便建在城市边缘,也支撑不了几万乃至上十万人的生活保障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办社会保证了企业的生产和生活以及职工队伍的稳定与提高。东北的大型企业中,国有经济占82.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6个百分点。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竞争力持
19、续下降。产品类型单一,主要工业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多数在下降。1991-2001年14种主要工业品只有3种市场占有率上升.-陈才、佟宝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本建成及其历史经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竞争力持续下降”的原因。(6分)材料三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东北振兴战略开始实施。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 (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中央政府提出“实现东北工业基地振兴”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目的。(4分)28(16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清因明之旧制,世祖始修葺北京国子监。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监为太学。顺治元年,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官。设六堂为讲习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学子多来自官宦之家。由于政治腐败,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监生多纳粟入学,为科名声利而学,致于积重难返。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学部,国子监归入学部。 -中国古代教育史话材料二 不同于中世纪的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学校教育,多为个人、教会所办,注重人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出为世俗社会所
21、需要的人才,为此人文主义教育家对当时教育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革新,还增加了艺术、政治、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教育。学校主要是贵族子弟,人文主义教育家以古代希腊的体育传统为依据,主张通过一般体育和军事锻炼发展学生的体格。一方面仍然进行虔信上帝的宗教道德教育,同时又强调培养勇敢、勤勉等品质的世俗道德教育。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大学,不仅汇聚了一大批人文主义思想家,而且拥有一批一流的自然科学家在传递着近代科学思想。这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才产生了第谷、开普勒等近代科学的先驱人物。 -外国高等教育史论集(1)比较清代的中国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向、管理体制上有哪些不同?(6分)(2)造
22、成中国明清时期教育不同于西方的政治、经济因素有哪些?(4分)(3)分析清代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在教育发展的差异对欧洲和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6分)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D4【参考答案】C5【参考答案】C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D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C10【参考答案】B11【参考答案】D12. 【参考答案】C13【参考答案】D14【参考答案】D15【参考答案】C16. 【参考答案】A17【参考答案】D18【参考答案】B19【参考答案】C20【参考答案】B21【参考答案】B22【参考答案】A23【参考答案】B24【参考答案】A25【参考答案】A二、
23、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共50分)26. (18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归纳二战后期美国西太平洋战略的主要内容。(4分)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政府;压制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排斥欧洲老牌殖民势力;阻止苏联。(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和约出台的影响。(6分)影响:使日本成为一个主权国家,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美日逐渐结成军事同盟;扩大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加剧了亚太地区的局势紧张(3)根据所学知识,为什么说“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紧张和动荡都与美国当时的亚太战略有关”?(8分)美国战后的对日政策,成为日本今
24、日军国主义复活的历史渊源;对日本的扶植政策,助推了日本的崛起;直接插手朝鲜战争,造成朝鲜半岛分裂至今;插手中国台湾问题,成为台海两岸局势不稳的因素。27(16分)阅读下面一组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方面的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新中国建设东北工业基地的经济、社会基础和地缘因素。(6分)因素:经济基础:原料丰富、日伪时期的基础社会基础:社会改革较早和比较彻底。地缘基础:抗美援朝为东北建设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环境;与三个社会主义国家接壤,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竞争力持续下降”的原因。(6分)建
25、立时间早,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所有制结构方面: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经济比重过高。企业大而全,企业办社会成为企业发展负担。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答出三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但总分不超过6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中央政府提出“实现东北工业基地振兴”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目的。(4分)目的:实现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平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发展稳定的大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1)比较清代的中国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向、管理体制上有哪些不同?(6分
26、)不同:教育内容:中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欧洲则引进了人文主义的新知识。教育方向:中国培养官吏;欧洲-培养出为世俗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管理体制:中国属于官办;欧洲民间(2)造成中国明清时期教育不同于西方的政治、经济因素有哪些?(4分)经济:中国仍然是封建自然经济,缺乏改变教育的土壤和社会力量政治:中国政治上厉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施行文化高压政策。(3)分析清代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在教育发展的差异对欧洲和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6分)欧洲:开启了西方近代教育制度的先河;为西方培养了一批近代化的人才,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促进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 中国:本质上为封建统治服务,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禁锢了思想,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制约了社会进步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