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358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适当扩展相

2、关知识。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内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内为分封制。要注意区别分封制、封建制、宗法制的概念和含义,避免混淆错误。2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强调:“以吏为师,三代之旧法也。秦人之悖于古者。禁诗书而仅以法律为师尔。”这说明A三代时期儒法并重B夏商周采用“刑主德辅”的法律思想C秦朝抛弃了以吏为师的做法D法律是夏商周秦相沿的统治工具【答案】DKS5UKS5U.KS5U【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以吏为师,三代之旧法也。秦人之悖于古者。禁诗书而仅

3、以法律为师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夏商周秦相沿法律,作为统治工具,故D正确。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三代没有儒家,故A排除。采用“刑主德辅”的法律思想,不符合“以吏为师,三代之旧法也”,故B排除。秦朝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故C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律【名师点睛】秦律的律文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生活等各个方面,使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皆有法式。秦律主要内容是保护封建基础,维护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经济制度;维护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镇压农民的反抗活动;保护官府和私人占有奴隶;保护官僚地主特权的诉讼制度和监狱管理制度。3自汉文帝、景帝时起

4、,汉代诏令一改汉高祖时期“既无典故,也不讲究对仗之美,直自道来,几近口述”的风格,开始注重文辞的修饰和句式的工整,且在措辞中称引儒家经传成为常态。这主要反映了A黄老之学在汉代消失B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C儒家思想已经取得统治地位D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日渐突出【答案】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4.德国汉学家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根本的社会变化”主要体现在文官政治取代了前朝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封建制度内部孕育出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封建社会继续发展,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A BCD【答案

5、】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至13世纪中国处于宋元时期,宋代文官政治取代了前朝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故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出现于明朝中后期,故错误;宋元时期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故正确;封建社会的顶峰在明清时期,故错误,故正确,故A正确。组合错误,故B排除。组合错误,故C排除。组合错误,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重文轻武;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农业 手工业 商业宋元时期5.雍正皇帝在山西巡抚刘与义上奏的折子上批道:“山西人,第一类是经商的,第二类是

6、务农的,第三类是谋入营伍,至中材以下方便之读书入仕,其俗殊属可笑。”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当时山西人非常重视商业 当时山西人已经厌倦读书入仕雍正皇帝信奉“重农抑商”政策 ABCD【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名师点睛】评价重农抑商,应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评判。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无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就将失去应有的历史意义。依此而论虽然重农抑商在中国古代曾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但同时它也起过某些积极作用。当然,我们对重农抑商的作用给予一定的肯定,并不是说它就没有与商品经济矛盾的一面。重农抑商与商品经济之间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和斗争

7、。6史学界认为:资本主义在西方逐步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世界各地由相互隔绝过渡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统一整体的历史,然而中国在这个时候却渐渐的游离于这个整体之外。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中国航海业地位一落千丈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掌握主动权C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推进工业化的契机,使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大趋势D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世界各地由相互隔绝过渡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统一整体的历史,然而中国在这个时候却渐渐的游离于这个整体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5-18世纪西方开辟新航路和殖民扩张,中国实行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推进工

8、业化的契机,使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大趋势,故C正确。明朝是中国航海业地位较高,如郑和下西洋,故A排除。中国实行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故没有在对外贸易中掌握主动权,故B排除。当时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故D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海禁政策【名师点睛】海禁(闭关锁国)政策虽是明清政府实行的防御自卫式的政策,在抵御外国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又有消极落后的一方面,海禁严重阻碍了中外联系,给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了工业化的契机。这种具有消极影响,落后、防御自卫式的

9、政策,显然与当时已经初露端倪的“全球化”贸易格格不入,严重违背了世界潮流,使中华民族长期游离在世界大家庭之外。直到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威胁下被迫逐步开放,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才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7管子君臣中说:“衣服所以表贵贱也”,成语“衣裳之会”、“衣锦还乡”等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服饰被赋予了许多文化内涵。以下关于中国社会服饰变迁的说法正确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服饰最主要的功能是区分等级秩序辛亥革命解放了中国人的思想,西装在中国流行开来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的涌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变迁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的服饰开始朝多元化方向发展ABCD【答案】B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

10、习俗的变迁过程8“壬寅立约后,朝野上下,一切如故,初未因外患而有所变革也”,下列材料能够为之佐证的是 A“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B“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风气日开,智慧日出”C“调夷之仇国以攻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D“米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壬寅立约后,朝野上下,一切如故,初未因外患而有所变革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壬寅立约指南京条约签订,“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符合“未因外患而有所变革也”,故A正确。“因其所长而用之,

11、即因其所长而制之。风气日开,智慧日出”反映了师夷长技的思想,故B排除。“调夷之仇国以攻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反映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故C排除。“米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反映了介绍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影响【名师点睛】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旗帜,开展了30多年的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学制度。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学习马列主义。代表人物,李

12、大钊,陈独秀。这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近代化进程不断深入。9研究者发现,自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当时思想界在讨论中国的政治问题时,大家都不再使用传统的儒学语言,而改为运用近代西方社会的政治理论语言。这种现象说明A传统的君主政体已不再为资产阶级所认同B清朝专制统治的正当性受到质疑C戊戌变法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B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维新变法10.陈独秀在1921年发表青年的误会一文,其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

13、。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A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C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故B正确。追求独立自治与极端倾向不能等同,故A错误。材料中陈独秀没有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故C排除。极端倾向不是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

14、故D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陈独秀的相关知识,属于备考重点。陈独秀早年留学日本,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及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和李大钊等人举行了五四运动。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这两面旗帜。陈独秀提出了政治民主、信仰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和伦理民主的主张,陈独秀举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青年和北大成为宣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11.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

15、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从1909年起,美国将庚子赔款的“退款”用于办学。可见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是 A推动中国教育发展 B树立其主持正义的国家形象C建立中美友好关系 D培养中国精英控制中国发展【答案】D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12.1930年2月,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政治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扩大红军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迫切任务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A对中国革命的目标认识摸糊 B从时局出发做出了正确决策

16、C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 D摒弃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30年2月,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政治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扩大红军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迫切任务来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敌强我弱,这说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故C正确。中国革命的目标仍然是反帝反封,故A排除。材料体现了错误的决策,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国共的十年对峙特点13.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

17、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答案】A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名师点睛】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4.1976至

18、1977年中国领导人及各类代表团出访300多次,以欧洲为主。197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政府名义派团访问西方发达国家(西欧五国),归国后向中央政治局作访问汇报:在经济、科技方面,我们已经落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商品、技术方面要找市场,都看好与中国发展关系;国际经济运行中有许多通行办法,凡对我们有利的,都可以采纳。这些访问 A宣告新中国革命外交向务实外交转变B预示着中国重大发展决策正在酝酿C标志西方孤立新中国的战略开始调整D扭转了中国长期对外贸易的逆差【答案】B【解析】KS5UKS5U.KS5U试题分析:据材料“197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政府名义派团访问西方发达国家(

19、西欧五国),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商品、技术方面要找市场,都看好与中国发展关系;国际经济运行中有许多通行办法,凡对我们有利的,都可以采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重大发展决策正在酝酿,故B正确。新中国革命外交向务实外交转变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故A排除。西方孤立新中国的战略开始调整,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就开始了,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扭转了中国长期对外贸易的逆差,故D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背景15.2012年,凤凰网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开设了专栏,其中标题有“九州生气恃风雷,鲲鹏南徙启帷幕”、“打破玉龙飞彩凤,脱开金锁走蛟龙”,“

20、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历史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C邓小平南方谈话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答案】C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时期的理论探索邓小平南方谈话【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的相关知识,属于备考重点之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1、。南方谈话突破了当时改革开放的瓶颈问题,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16.苏格拉底曾感慨地说:“如每个人都是自己智慧的尺度,我们相对的无知又在哪里?如普罗塔哥拉的真理确实是在宣布真理,而不是在每个人的观点都正确的时候对各自的观点进行详细考察,那么哲学对话的整个事业只不过是在冗长而又可怕地展示愚蠢。”这表明: A苏格拉底强调以人的感觉为判断事物的标准B苏格拉底认为人应发现自我的本质改善灵魂C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对神的存在深信不疑D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理性是人的中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如每个人都是自己智慧的尺度,我们相对的无知又在哪里?如普罗塔哥拉的真理确实是在宣布真理

22、,而不是在每个人的观点都正确的时候对各自的观点进行详细考察,那么哲学对话的整个事业只不过是在冗长而又可怕地展示愚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苏格拉底认为人应发现自我的本质改善灵魂,故B正确。以人的感觉为判断事物的标准,属于智者学派思想,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对神的存在问题的探讨,故C排除。理性是人的中心,属于苏格拉底的主张,故D排除。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苏格拉底思想17“如果说人文主义者因此而发起一个崇古运动,那是由于他们看到其中有与自己相仿的精神。”英国史学家帕尔默在此所评价的思想解放运动A为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B从根本上打破了天主教会的一统局面

23、KS5UKS5UC为理性社会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构想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依据【答案】A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名师点睛】文艺复兴的实质,当时西欧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运动包括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主要的是:“人文主义”的兴起,艺术风格的更新,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发展,印刷术的应用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等等。这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与其说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与其说是“复兴”,不如说是“创新”。18.顾炎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卢梭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

24、导之下,而且我们的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者的共同点是 A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C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设想D推动了当时社会变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的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二者的共同点是主张限制君权,故C正确。只有卢梭思想属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故A排除。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也只符合卢梭,故B排除。只有启蒙思想推动了当时社会变革,故D排除。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卢

25、梭19.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利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出作者的核心主张是 A维护各州的权利 B争取民族独立C强化中央政府权力D建立民主制度【答案】C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联邦制【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美国联邦政府的相关知识,属于高考的热点。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有联邦政府、州政府之分,宪法起草人根据政府必须接近百姓才不致剥夺人民自由的原则,将有关各州自治权保留给州政府,各州政府本身拥有立法、司法、行政诸权限,联邦政府的权力系以一州政府无法单独行使者为限,如课税、财政、国防、外交

26、、货币银行、出入境管理、对外贸易、国民福利、邮政,以及科学艺术的发展援助等。20.一艘货船在1910年离开英格兰,带着铁轨和普通货物前往墨尔本,然后为阿根廷捎上联合收割机,此后装载运往加尔各达的小麦,在此装载运往纽约的黄麻。它在17个月里跨越了六大洲,而它的一切航程都是由身处伦敦的经纪人通过电报安排的。这主要表明 A世界范围劳动分工形成B科技创新助力世界市场发展KS5UKS5UC商品是世界联系的纽带D英国对海外市场有严重依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10年”、“它在17个月里跨越了六大洲,而它的一切航程都是由身处伦敦的经纪人通过电报安排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

27、命电报的作用,体现了科技创新助力世界市场发展,故B正确。世界范围劳动分工形成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已经形成,故A排除。商品是世界联系的纽带,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英国对海外市场有严重依赖,故D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报21.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虽然苏联经济的落后和低效、斯大林集体化和大规模镇压的残暴与无情也引人注目,但这些都不及苏联经济不受萧条影响的成就让人印象深刻。一时间模仿苏联五年计划之举纷纷出现,计划和规划成为政坛术语。” 据此可知,该学者 A肯定计划经济体制的完美无瑕B否认苏联经济存在的诸多问题C认识到斯大林体制的可取之处 D坚信社会

28、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答案】C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名师点睛】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

29、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22.下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B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美国C甲是英国、乙是中国、丙是法国D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美国与苏联对抗,敌视中国,中苏友好;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三国相互对抗;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故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故A正确。甲是美国,故B错误。丙是苏联,故C

30、错误。乙是中国,故D错误。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世界的形成特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表现 影响23下图是有关亚太局势的一幅政治漫画,对其解读正确的是中美两国是维系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将打破亚太地区的平稳发展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形成 AB CD【答案】D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特点【名师点睛】当今国际关系具有建设性的多极化进程,有助于建立一个平衡、稳定、民主、不对抗的新秩序,这一趋势客观上符合所有国家的根本利益。大国关系因其长远性、全面性和多维性,无不具有一定的战略

31、含义。“战略关系”、“伙伴关系”而不具结盟性质,是冷战后多极化进程中的新鲜事物,成为重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一种过渡现象。其中,中美两国是维系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24有人评价某一剧作时说:“看了这些戏,我们我们都感到好笑,忍俊不禁,但在笑声中却隐藏着深深的悲哀与寂寞。尽管剧情虚妄、台词荒唐,我们不难发现剧中人有些方面跟我们十分相似,而剧中的荒诞现象正是我们不合情理的生活现实的极度夸张。”对这一剧作特点的概括正确的是剧情虽荒诞不经,但寓意深远体现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衰落反映了作者对人类处境的焦虑现实与传统相互冲突驱使下的精神探索 ABCD【答案】D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繁荣现

32、代主义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5年12月25日,亚投行在法律意义上宣告成立,就好比一家公司获得了营业资格。根据亚投行协定,至少有十个签署方已交存批准书、接受书或核准书,且他们初始认缴股本的总和数额不少于认缴股本总额的50%,协定就可以生效。截至去年12月25日,有1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批准了亚投行协定并提交了批准书,他们的股本总和占比达到了501%,满足了协定生效的条件。因此,亚投行就算正式成立了。材料二 新华网北京(2016年)1月16日电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于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这也标志着历经800余天筹备,由中国倡议成立、5

33、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备工作就此收官,正式开张运营。这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中国外交部此前宣布:(2016年)1月16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并致辞。1月16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出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理事会成立大会并致辞。根据“中国新闻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词条编辑整理请回答:(1)有人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是对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改革与冲击。该秩序是什么?其主要支柱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能够开业的原因是什么?(6分)你是如何看待亚洲基

34、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的?(8分)【答案】(1)秩序: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2)原因:符合亚投行协定的规定;各参与国家的重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看待: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亚洲地区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等。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影响【名师点睛】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

35、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73年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各主要货币由于受投机商冲击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亚洲地区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都为亚投行的成立提供了条件。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初的

36、晚清变革大事记时间事件1901年设立外务部;成立新军体制1903年设立商部,出台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破产律等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成立各省代议机构咨议局1910年成立中央代议机构资政院1911年行内阁制,设总理大臣及民政等10部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晚清变革的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的改革最终失败的原因。(6分)【答案】(1)内容:设立新机构;制定法律;变专制为立宪。(2)原因:国际环境恶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丧失民意基础,镇压戊戌变法,签订辛丑条约等;反清力量不断积聚,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改革目的和本

37、质具有落后性,维护其反动统治。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清末的改革内容 结果原因【名师点睛】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从积极意义看,它推动经济自由发展、中国法律现代化、政权机构现代化、中国军队近代化、新学教育兴隆、促进民主革命;从消极方面看,改革目的和本质具有落后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其反动统治。27.(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1870年普法战争后,德国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阿尔萨斯是法国最先进的纺织工业基地和发达的工矿业区,特别是洛林的铁矿,日后与鲁尔

38、的煤矿联合起来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保证了德国钢铁生产国的地位,还直接影响到德国机械技术的确立。同时,德国从法国得到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德国利用这笔巨款用于工业建设和加强军备。材料二 近代早期,德国在教育普及的程度居世界各国之首。1821年设立以技术教育为主的柏林实业学校,各地纷纷设立中等技术教育学校。政府还十分重视职业教育,还规定18岁以下青少年必须进补习学校学习。德国大力发展工科大学,1898年,德国9所工科大学在校生超过万人。在高等教育方面,教学与科研、基础训练与专业训练相结合以及倡导学术自由的原则,已成为高等教育办学的普遍模式。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潮中,德国不仅出现了威廉“伦琴

39、、马克斯”普朗克等一批科学巨匠,而且还出现了一系列应用性的新技术成果。苯胺染料、电动机制造等从理论到应用,德国比英、法等国要快3-5年。1929年,德国的人均汽车拥有量落后于英法两国。希特勒上台后不久宣布了“国民轿车”的概念:让每人都拥有自己的轿车。在希特勒大力鼓励汽车生产的战略下,大部分汽车企业在纳粹统治经济中追求自主战略,适时调整自己的生产,赢得了战争时期的生存和发展。德国长期以来实行严谨的工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一是建立完善、统一的行业标准,二是建立公正、客观的质量认证和监督体系。既有效协调了本土企业间的竞争,又确保了“德国制造”的质量,还整体提升了“德国制造”的竞争力。在德国制造业公司

40、的营业额中,27%以上是来源于创新产品。尖端技术产品的营业额中,7%以上用于研发。经过几十年的锤炼,“德国制造”随着西门子、奔驰、宝马、阿迪达斯等品牌成了享誉全球的高品质产品的代名词。材料三 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性格、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普法战争给法德两国经济发展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成德国制造业实现世界领先的因素。(8分)(3)综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就德国民族精神对国家

41、发展的影响,谈谈你的认识。(4分)【答案】(1)影响:德国:得到巨额赔款,有经济发展的充裕资金;得到丰富的矿藏,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能源;拥有经济发展较好的阿尔萨斯和部分洛林地区,壮大了实力,使德国完成了国家统一,形成了完整的国内市场,促进了德国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法国:由于割让阿尔萨斯和部分洛林地区,丧失了重要的自然资源;对德国的巨额赔款加深了政府和人民的负担,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影响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政局动荡,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2)因素:加强科研开发,注重成果转化,重视知识传播,加强人力培训,政府强力推动,利用有利时机(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大战),发扬民族精神。(3)认识:德国

42、的专注精神、理性严谨、标准主义秩序、厚实精神,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上升为民族意志并能在经济发展、国际竞争中得到积极运用,成为促进民族发展、国家繁荣的有利保证。(3)本题要求综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就德国民族精神对国家发展的影响,谈谈你的认识。据材料三“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性格、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德国的专注精神、理性严谨、标准主义秩序、厚实精神,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上升为民族意志并能在经济发展、国际竞争中得到积极运用,成为促进民族发展、国家繁荣的有利保证。言之有理即可。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 法国;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