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一、选择题1公元前8世纪周平王东迁后,出现的现象是()周室衰微,王命不行迁都频繁,异姓反叛列国内乱,诸侯兼并“尊王攘夷”,大国争霸ABC D解析:选C。周平王东迁后,都城一直在洛邑,故错误,排除含的选项。2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 B周王室的衰落C诸侯争霸 D周朝统治腐朽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本原因应从生产力角度去考虑,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C、D三项均为上层建筑层面,故A项正确。3春秋管仲改革中最易推动社会形态转变的是()A“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B对政治的改革C对军事的改革D“
2、相地而衰征”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地而衰征”的实质是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土地由公有制转化为私有制,奴隶制开始瓦解,封建制开始形成,故选D项。4春秋时期,管仲相齐,提出“相地而衰征”的改革措施。其实质是()A确立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B巩固与维护井田制C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D建立封建地主的经济制度解析:选C。“相地而衰征”的含义是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征收实物税,从而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5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分析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齐桓公曾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B管仲改革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C管仲改革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D管仲改革是一场封建
3、性质的改革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管仲改革是春秋时期一场成功的改革,它顺应了当时的发展潮流,在齐桓公的支持下,使齐国强大起来,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故A、B、C三项说法均正确,不符合题意。这次改革是在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前提下,为实现富国强兵,侧重于经济领域的改革,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6李悝以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禄有功,使有能,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A奴隶主贵族 B商人C新兴地主 D农民解析:选A。材料中李悝指出只有对国家有功劳才能享受高的待遇,并且提出要赏罚分明。这一主张使得原先世袭各种特权的奴隶主贵族受到打击
4、。7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所反映出来的实质问题是()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D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解析:选D。材料中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从西周时期土地不准买卖到战国时期土地可以自由买卖,由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是生产关系所有制形式的改变,故其实质体现了生产关系的变化。8关于魏文侯变法的评述,正确的是() 是战国时期最早的变法包括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内容相同强调法治A BC D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魏文侯变法的认识。魏文侯变法是战国时期最早的改革,由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构成,强调法治,李悝变法涉及政治、经济
5、、法治等内容,吴起变法主要涉及军事改革,内容并不相同,排除含的选项即可。9魏文侯变法与管仲改革的相同点是()A废除了世卿世禄制 B废除了井田制C破坏了井田制 D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解析:选C。本题考查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A项管仲改革没有涉及;B项废除了井田制的表述不准确;D项表述不正确。10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变法的主要不同是()A是否有利于富国强兵 B是否任用有识之士进行改革C是否触及上层建筑 D是否加速井田制瓦解解析:选C。春秋时期的改革涉及经济层面,没有触及上层建筑,战国时期的改革则深入到政治层面,这是两者的主要不同。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五谷者,万物之主也。谷贵则万物
6、必贱,谷贱则万物必贵。两者为敌,则不俱平。故人君御谷物之秩相胜,而操事于其不平之间。故万民无籍,而国利归于君也。材料二故善者委施于民之所不足,操事于民之所有余。夫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敛积之以轻,散行之以重,故君必有什倍之利,而财之櫎可得而平也。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矣。均摘自管子国蓄(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管仲提出的解决粮价波动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解析 (1)可由材料一中“人君御谷物之秩不平之间”、材料二中“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等得出答案。(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对政府、农民及后世等方面的影响来回答作用
7、即可。答案 (1)措施:宏观调控,打击投机倒把。(2)作用:增加政府收入;稳定物价;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稳定统治;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战国初期,吴起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主持变法。与其他国家相比,楚国旧贵族保守势力强大,他们把持许多重要职位,而且盘根错节,动弹不得。吴起对楚悼王说:“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吴起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两条:第一,废除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规定封君“三世而收爵禄”。即贵族只要传了三代的,一律收回封爵和俸禄、世袭特权。第二,整顿吏治,淘汰冗官,吴起提出“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精简机
8、构。司马迁说吴起“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摘编自孙立群吴起改革的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吴起改革的国内外背景和改革目的。(2)根据材料,分析吴起改革的重心并做简评。解析 (1)第一小问据材料中“楚国旧贵族保守势力强大”可以得出国内背景;据“战国初期”并结合教材中相关知识得出外部环境;第二小问结合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目的可得出吴起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废除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和“整顿吏治,淘汰冗官”回答改革的重心;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以刻暴少恩亡其躯”等信息及其触犯旧贵族利益等简单评价吴起改革。答案 (1)背景:楚国国内保守势力强大;外部各国弱肉强食,兼并战争激烈。目的:实现国家富裕,增强军队战斗力。(2)重心:打击保守的奴隶主贵族势力,整顿吏治。简评:吴起改革触犯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改革的民众力量基础薄弱,结果导致改革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