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351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章末优化提升一、封建化与民族融合1封建化(1)封建制形成、确立的过程一般称为封建化过程。封建化是指在封建生产关系主导下,各种非封建因素向封建关系的转化。(2)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在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的官制、法律。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也是中原封建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2民族融合(1)含义: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频繁交流和密切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生产方式、语言文字、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同化现象。(2)表现:民族差异

2、、民族隔阂减小,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趋向一致。(3)实质:民族融合就是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被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所同化,最后丰富了民族内涵,促进了民族的发展。在封建社会,从直接的民族取向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就是少数民族农业化的过程;从社会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4)几种主要形式和途径民族迁徙,指东汉以来周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这既是民族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民族融合的前提。友好交往,指北方各族逐渐改变以前的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民;而汉族也学到了各兄

3、弟民族的畜牧业经济。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有助于民族融合。(5)作用:各民族在融合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从而提高了民族素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对应训练1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汉族大地主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A缓和民族矛盾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C平息阶级矛盾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

4、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孝文帝之所以这么做,是想通过这种政治联姻的方式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以巩固统治,因而只有B项符合题意,故选B项。二、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进行移风易俗的措施及共同原因1移风易俗的措施(1)梭伦改革:规定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将来可以拒绝赡养父亲;倡导节俭;禁止买卖婚姻。(2)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政策。(3)孝文帝改革: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2共同原因(1)社会风俗的滞后性和保守性,阻碍社会的变革。(2)移风易俗具有开风气之先,为改革开路的特殊作用。对应训练2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

5、述不正确的是()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解析:选D。移风易俗措施的推行,促进了鲜卑族积极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而非“走向衰落”。三、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比较 事件项目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不同点目的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不同点侧重点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侧重于富国强兵相同点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对应训练3与商鞅变法相比,北

6、魏孝文帝改革面临的不同问题是()A国力落后B实现统一C地方割据 D民族关系解析:选D。北魏政权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在孝文帝改革以前,北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强迫各族人民服役当兵,驱使他们冲锋陷阵,任意杀戮,毫不怜惜;北魏官吏没有俸禄,他们全靠搜刮来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进一步加重了各族人民的负担,所以北魏民族矛盾非常尖锐;再加上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都是相同点,故A、B、C项错误。1材料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 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

7、”。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据隋书(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解析 (1)根据材料“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新律废除苛惨之法”“删繁就简”可总结出

8、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2)可从法制发展史、对隋朝发展的作用等方面说明。答案 (1)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2)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2材料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律”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

9、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解析 (1)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儒家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等,从部落首领、孝文帝、异姓王等方面归纳改革的内容。(2)从削弱旧贵族的特权、减少改革阻力、促进民族融合等角度分析即可。答案 (

10、1)内容: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 (2)意义: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3材料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

11、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解析 (1)可从材料中“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等内容进行

12、概括。(2)根据谱牒改革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皇室的地位、维护统一和政权稳定、促进民族融合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 (1)内容: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2)作用: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4材料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

13、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解析 (1)依据材料“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钱币上不再

14、标识重量”等信息作答。(2)从材料“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等信息以及币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等角度作答。答案 (1)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2)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行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基础。5材料 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巨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成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

15、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解析 (1)注意提取材料信息“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2)根据材料“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依品级递减”“山林开

16、放成为常态”等分析。答案 (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推动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6材料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

17、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解析 (1)

18、应结合材料,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等角度思考作答。(2)要充分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赋不加敛而增入”“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答案 (1)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2)简化了税制,扩大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董仲舒说上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汉书

19、食货志材料二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桑蚕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据魏书卷一百一十译编(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两次土地制度改革的特征以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共同影响。(2)较之于商鞅变法时期的土地制度,北魏的均田制有何积极意义?谈谈你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认识。解析 (1)首先要判断是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两次改革在土地制度上的特征。前者强调私有化,后者是土地国有化基础

20、上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他们的共同作用都是实现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型。(2)这里需要回答相对于商鞅变法的土地制度而言,北魏均田制的积极意义是什么。商鞅变法的废井田,开阡陌,造成了土地兼并;北魏初年正是面临豪强兼并土地的困境,因此孝文帝的土地改革就是解决该问题。后一问是对土地兼并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需要从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统治者的应对措施两方面分析。答案 (1)特征:商鞅变法,变土地国有制为土地私有制,土地可自由买卖。北魏均田制,用来均田的土地属国有,授田后,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限制买卖。共同影响:促进了社会的封建化进程。(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土地兼并。认识:商鞅变法后,土地兼并严重

21、。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一种固有的现象,其根源是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会加剧社会矛盾,影响封建政权的巩固,封建统治者往往对土地兼并采取打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现象,但无法根除。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统治者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淝水一战失败后迅速崩溃,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从道武帝到太武帝,都在为此而努力,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在这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是文明太后冯氏和孝文帝拓跋宏。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北魏改革的结果,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但是改革也引起鲜卑上层贵族相当大的敌意,他们对皇帝偏爱汉人士族有所反感

22、,对削弱鲜卑贵族势力有所不满,宫廷政变与阴谋绵延了三十年。到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延续十六年,西魏延续二十一年,演化为北齐、北周。其后,北周吞并了北齐,隋又代周,继而灭了南朝的最后王朝陈,完成了中国的统一。统一局面形成于隋,基础却奠定于魏。樊树志国史概要(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从道武帝到太武帝,都在为此而努力,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的信息并结合统治者对汉族文化态度等概括答案。(2)依据材料二中“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

23、了基础”以及“改革也引起鲜卑上层贵族相当大的敌意,对削弱鲜卑贵族势力有所不满”等信息来概括影响。答案 (1)背景: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北魏统治者吸取前秦崩溃的教训,试图通过汉化来巩固统治;冯太后与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2)影响: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汉化过急过快导致强烈反弹,导致统治阶级内部出现混乱与内斗。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洛阳伽蓝记中记载:北魏洛阳城市场的布局较之前代,明显南移。洛阳的小市(粮食、牲畜市场)位于城东偏南, 四通市(多外国商品)位于城南, 大市(水产市场)位于城西偏南。这种变化源于北魏的平城宫城在北、坊市居

24、南的都城建筑布局。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云: “北魏洛阳城伊水、洛水旁乃市场繁盛之区, 其所以置市于城南者, 殆由伊、洛水道运输与当日之经济政策及营造便利有关。”结合材料和所学,概括北魏洛阳城市布局的特点及其成因。解析 第一小问布局的特点根据材料“这种变化源于北魏的平城宫城在北、坊市居南的都城建筑布局”归纳。第二小问成因根据材料“这种变化源于北魏的平城宫城在北、坊市居南的都城建筑布局”可以说明洛阳城市布局受旧都平城布局影响;“殆由伊、洛水道运输与当日之经济政策及营造便利有关”说明方便水运交通;市场交易便利。答案 特点:北魏洛阳宫城在北方;市与坊在偏南部。成因:洛阳城市布局受旧都平城布局影

25、响;方便水运交通;市场交易便利。4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大大推动了北魏社会政治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著受俸之秩。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魏书高祖纪材料二493年,孝文帝先利用卜筮制造舆论,令太常卿斋卜,筮以南伐之事,遇“革”,他立即说:“顺天应人之卦也!”群臣果被慑服会中,元澄稍露异见,他即厉声驳斥。会后,单独召见元澄时他又温言说:“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他与元澄坦诚相商,终于达成了共识。据朱兴和略论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朝议请回答:(1

26、)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主要影响。(2)据材料二,孝文帝为减少迁都阻力而采取的策略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孝文帝改革能取得成效的基本因素。解析 (1)第一小问措施,由材料一“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以为官司之禄”概括出制定官吏俸禄制;由材料一“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概括出严惩贪污。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一,结合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分别从这些措施实施的直接目的(吏治整顿)和根本目的(缓和矛盾、巩固统治)等方面分析概括即可。(2)第一小问策略,由材料二“利用卜筮制造舆论”概括出制造舆论,由材料二“以声色怖文武”概括出利用君主权威,由材料二“顺天应人之卦”“与元澄

27、坦诚相商,终于达成了共识”概括出凝聚人心;第二小问因素,依据材料一、二,分别从改革的内容以及改革者的意志、策略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答案 (1)措施:制定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影响:使吏治有所好转;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有利于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2)策略:制造舆论;利用君主权威;凝聚人心。因素:对先进政治制度的学习;改革者的决心和智慧。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但是,两者之间实际上存在不少差异:云冈石窟的佛像形状,一般是唇厚、鼻高、目长、颐丰、肩宽,有雄健的气概。龙门石窟则表现出更多的中国(中原)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

28、云冈的雄健可畏变为龙门的温和可亲。材料二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请回答:(1)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分别建造于北魏孝文帝迁都前后。其佛像不同的艺术风格说明了什么?(2)孝文帝改革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经济措施是什么?并简述其主要内容。为保障该措施的实施,进行了怎样的制度创新?解析 (1)应紧扣“迁都”这一提示语;(2)关键是明确经济措施是均田制,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答案 (1)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2)措施:实行均田制。内容: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一

29、定的徭役和兵役。制度:三长制。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拓跋宏从小受到的是汉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围绕在他身边的大臣是一批具有极高文化修养的汉族士大夫。魏书高祖纪说他“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冯太后还亲自将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义等道德思想传授给拓跋宏。材料二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民族在隋唐时期以青春焕发的面貌和绚丽多彩的文明行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打下了基础。(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概括指出这一现象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2)结合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说明材料二的论断。解析 (1)第一小问现象,从材料一中“拓跋宏从小受到的是汉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汉族士大夫”的信息来归纳答案;第二小问影响

30、,结合所学从“使汉化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的角度来回答。(2)依据所学从孝文帝改革内容“均田制、三长制,整顿吏制”及其影响的角度说明。答案 (1)现象:北魏最高统治集团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影响:使汉化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2)说明:改革推行均田制、三长制,整顿吏制,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进步;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了丰富和发展。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府兵制创始于西魏北周。起初,府兵是职业兵,不属于州县管理,“兵民分治”给州县治理带来不便。早期的府兵,不是六镇鲜卑,便是关陇豪右,后来,地方豪强私家武装的乡兵也被纳入府兵系统,

31、“兵民合一”的趋势加强。590 年,隋文帝颁诏改革府兵制,下诏军人既保留军籍,连同家属又隶属于州县,可以按均田令分得土地;其次,沿袭“魏周十二大将军之遗制”,设置十二卫府,卫府各置大将军,享领兵权,但调兵权总隶属于皇帝,武官选授、兵籍管理和军械保管等具体事务归尚书省兵部。据漆侠主编中国改革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文帝兵制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文帝兵制改革的积极意义。解析 (1)据材料“兵民分治给州县治理带来不便”得出“兵民分治”不利地方治理;据材料“早期的府兵,不是六镇鲜卑,便是关陇豪右”结合所学得出,府兵与豪强结合造成地方割据;据材料“兵民合一的趋势加

32、强”得出“兵民合一”趋势加强;据材料“590 年”结合所学得出隋统一南北,迫切希望加强中央集权。(2)据材料“下诏军人既保留军籍,连同家属又隶属于州县,可以按均田令分得土地”得出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有利于保障国家赋役来源;据材料“设置十二卫府,卫府各置大将军,享领兵权,但调兵权总隶属于皇帝,武官选授、兵籍管理和军械保管等具体事务归尚书省兵部”得出兵权三分有利于专制集权的加强;结合所学得出推动了府兵制的汉化。答案 (1)背景:“兵民分治”不利地方治理;府兵与豪强结合造成地方割据;“兵民合一”趋势加强;隋统一南北,迫切希望加强中央集权。(2)意义:使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保障国家赋役来源;有利于专制

33、集权的加强;推动了府兵制的汉化。章末综合检测(三)学生用书P122(单独成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陈寅恪先生指出:“从北魏前期崔浩与鲜卑贵族的冲突来看,似乎汉化与鲜卑不能相容。因此,孝文帝推行汉化,目光落到了如何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合而为一,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材料反映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本民族本阶级的利益B促进民族融合C提高鲜卑族的地位D推动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解析:选A。根据“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本民族本阶级的利益,故

34、A正确。题干是维护鲜卑贵族的地位,不是提高鲜卑族的地位,故C错误;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2叶适旧学纪言卷十三称:“刘、石、苻、姚与夫慕容,虽曰种类不同,然皆久居中国,其豪杰好恶之情,犹与中国不甚相异。独拓跋氏,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以变华人。”材料反映了鲜卑族解决统治问题的核心应该是()A如何缓和阶级矛盾B如何统治汉人C如何解决民族问题D如何发展封建经济解析:选C。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根据“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以变华人”可知鲜卑族解决统治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如何解决民族问题。A、B、D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故答案选C项。3北魏孝文帝曾对一项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做过一个形象的

35、比喻:“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这项措施是()A均田制B三长制C俸禄制 D迁都洛阳解析:选B。根据题干材料“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可知这项改革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就如同身体使用手、树干聚束枝条一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长制改变了之前宗主督护制之下的豪强地主权势过大的局面。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综上,本题选B项。4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A整顿吏治 B实行府兵制C汉化政策 D颁布均田令解析:选D。孝文帝改革中具有开创性的一项措施是“颁布均田令”,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按人口分配土地,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并被隋唐沿用,故D项正确

36、。5北魏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这里的调是指()A田租B户税C丁税 D徭役解析:选B。“调”是指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北魏时指的是农民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绢帛等物。6北魏前期的新政卓有成效,主要表现为 ()形成了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政权使鲜卑族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变A BC D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前期改革作用的全面认识能力。前期改革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方面,针对北魏社会矛盾,为解决社会问题而改革,但得益于后期改革。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B

37、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两次改革的相同影响较多,但最主要的是促进政权的封建化,即社会制度的变化。8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在当今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也要注重借鉴历史经验。从孝文帝改革中得到的认识有()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不断创新改革注意策略,要有坚定的决心改革要体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一帆风顺A B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辨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要注意结合改革措施的推行及改革结果。明显错误,排除带的选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9

38、阅读下列材料: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许多逃避战乱的农民投奔他们,成为坞堡中的一员。坞堡主又称为宗主,与堡户结成牢固的依附关系。北魏统一北方后,无力消灭遍及大河南北的坞堡,被迫承认坞堡组织的合法性。北魏政府任命这些坞堡主为地方行政官员,由他们代管征收赋税和徭役。这就是“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制”作为地方基层政权,有许多的弊端,宗主往往隐匿户籍,“五十、三十家为一户”,借此逃避赋役。请回答:(1)“宗主督护制”的推行有何危害?(12分)(2)它的推行与孝文帝改革有何关系?(8分)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史料、综合迁移历史知识的能力。

39、依据史料并结合教材理解“宗主督护制”及其危害影响。答案 (1)剥削农民,隐匿户籍,逃避赋税,造成国家税收的减少,也造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2)它的推行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使改革迫在眉睫,促使孝文帝进行改革。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到6世纪初,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6世纪初年,北魏全国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他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田的发展。材料二北魏的洛阳城中有不少“资财巨万”的富商大贾,有的富商住宅非常华丽,车马服饰可以同王侯相比。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材料三请回答:(

40、1)据材料一,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农业明显发展。你认为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起了重要作用?(6分)(2)从材料二中你获取了什么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8分)解析 (1)农业发展与孝文帝改革农业方面的政策有关;(2)北魏贵族经商,可见商业比较活跃;(3)展示的是汉族与鲜卑族相互影响。答案 (1)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和新的租佣制,重视兴修水利。(2)北魏贵族来到中原后经商。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商业在当时比较活跃。(3)鲜卑族汉化,汉族生活习惯也深受鲜卑族文化的影响。原因: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促进了北方各民族大融合,

41、有利于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影响。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为人君,患于不均,不能推诚御物。苟能均诚,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魏书高祖纪材料二高祖曰:朕昨入城,见车上妇人冠帽而著小襦袄者,若为如此,尚书何为不察?澄曰:著犹少于不著者。高祖曰:深可怪也!任城意欲令全著乎?魏书任城王元澄传材料三魏孝文帝的厉行改革,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这种观察,也是谬误了的。议论他的人,不过说他是:从此以后就同化于汉族,失掉本来雄武的特质。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籍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吕思勉中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

42、改变“不均”推行的经济措施及其政治目的。(6分)(2)材料二中孝文帝为何批评元澄?这说明了什么?(6分)(3)材料三作者是如何评价孝文帝改革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8分)解析 (1)第一小问措施,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济措施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目的,从材料一“凡为人君,患于不均,不能推诚御物。苟能均诚,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可知政治目的是缓和民族矛盾,加强统治。(2)第一小问批评的原因,从材料二“见车上妇人冠帽而著小襦袄者尚书何为不察”,可知孝文帝批评元澄的原因是仍然有人穿胡服,元澄未能尽职贯彻诏令;第二小问说明,从元澄认为出现“著犹少于不著者”的局面就已经满足,可知说明了传统旧俗难以根除,改革阻力大,从孝文帝批评元澄,可知孝文帝主张彻底改革,说明了孝文帝坚决推进改革。(3)第一小问评价,从材料三可知作者肯定孝文帝的改革,概括材料三内容即可总结作者的评价;第二小问认识,总结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答案 (1)措施:推行均田制。目的:缓和民族矛盾,加强统治。(2)原因:仍然有人穿胡服;元澄未能尽职贯彻诏令。说明:传统旧俗难以根除,改革阻力大;孝文帝坚决推进改革。(3)评价:认为改革促进民族融合;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政策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认识:改革缓和社会矛盾,是国家发展的动力。(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