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南开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313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南开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津市南开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漫溯(s) 火钵(b) 殒身不恤(x)B. 袅娜(nu) 芜杂(w) 混混沌沌(hn)C. 踌蹰(ch) 悚然(sng) 休戚相关(q)D. 惩罚(chng) 专横(hng) 稍纵即逝(j)【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逐项识别字音正误。本题D项,“惩罚(chng)”改为“chng”,“稍纵即逝(j)”改为“j”。故选D。【点睛】字音题是语文基础知识考查的基本题型

2、,考生要注意多音字、形近字和生僻字。做选择题时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婉惜 枯燥 义愤填赝B. 顷刻 包涵 十恶不赦C. 凑合 嬉笑 浊浪滔天D. 喋血 纱锭 百无聊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逐项识别字形的正误。A项中“义愤填赝”的“赝”应是“膺”。“婉惜”应为“惋惜”。故选A。【点睛】字形题是语文基础知识考查的基本题型,考生要注意多音字、形近字和生僻字。做选择题时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

3、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在两代独生子女家庭中,作为父母辈的四个人,几乎把全部心血都_在孩子的身上。(2)由于全球化的现实,如今美国新的对华大战略既不能以_为基础,也不能突然丢弃长期以来让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做法。(3)对于什么时候去银河广场参加公益活动,班长、团支书、劳动委员说法不一,令全班同学_。A. 灌注 遏制 无所适从B. 贯注 遏制 莫衷一是C. 灌注 遏止 莫衷一是D. 贯注 遏止 无所适从【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灌注”有浇进、注入的意思。句中说的是倾注“在孩子的身上

4、”,使用正确,而“贯注”指集中注意力于;“遏制”,遏制着重于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或不使随便活动。对象常是自己的某种情绪(喜怒哀乐等),有时是敌人或某种力量。“遏止”遏止着重于使停止,不再进行。对象常是来势凶猛而突然的重大事物。如战争、进攻、暴动、潮流等。对应“美国新的对华大战略”“也不能突然丢弃长期以来让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做法”,此处应为“遏制”;“无所适从”意思是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莫衷一是”意思是指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而原文前半句是“令全班同学”,强调让人不知怎么办才好,此处应为“无所适从”。故选A。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

5、的一项是( )A. 2014年12月17日,奥巴马与劳尔卡斯特罗共同宣布,两国将就恢复两国外交关系展开磋商,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和古巴之间半个世纪的恩仇涣然冰释?B. 任务重、工期紧、条件艰苦是水电建设的显著特性,对此,征战江河数十载,在水电站建设中屡建战功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的员工早已熟视无睹。C. 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让人刮目相看。D. 很多同学总是认为,因为时间关系,平时马虎点没关系,考试时认真就可以了,因而对平时的练习不以为意。【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

6、正误。本题A项,“涣然冰释”强调的是“美国和古巴之间半个世纪的恩仇将消除”,根据语境强调的是“误会、隔阂的消除”,所以运用“涣然冰释”恰当;B项,“熟视无睹”:看惯了却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本句中形容“屡建战功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的员工”沉着淡定地面对困难的状态,使用不正确;C项,“刮目相看”:别人有了进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里强调“韩晓鹏”会取得进步,使用正确;D项,“不以为意”:意思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这里强调“很多同学对平时的练习”不重视,使用正确。故选B。【点睛】此考点在备考中应对容易出错、义项较多、运用灵活的成语,尤其是近义成语、熟语的

7、积累,化整为零,分散记忆,并注意结合语境,在训练和运用中巩固。辨析成语的方法技巧总结如下:意义轻重,意义侧重点,范围大小,适用对象,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法搭配,关键语素。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B. 要尽快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关键问题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导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C. 中国倡导的“一带-路”不是私家小路,而是一条开放共赢之路: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D. 在不知电脑为何物的年代,他常常用手绘的方法画出诸

8、如取材、制作、工艺等过程,为的是让众多不识字的芸芸众生掌握求生的本领。【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A项,搭配不当。“激发这种潜能”和“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存在一面对两面的问题;B项,结构混乱。“关键问题是”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存在杂糅的问题;D项,重复累赘。“众多”不能修饰“芸芸众生”,“芸芸众生”一般用来指众多的生命,也特指世间众多的普通人。故选C。【点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

9、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B. 情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C.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D.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修辞的正确使用。准确把握常见修辞手法,联系语境正确判断。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题中B项运用的是借代的修辞,“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

10、名词;A、C、D三项是比喻的修辞。故选B。【点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强烈的印象。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衬映,互相补充。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7.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感情,”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帶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B. 在万户的飞天

11、尝试过了六百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C. 你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可曾想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D. 鲁迅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题中A项,“自谓笔锋常带感情,”引号里的逗号应该发到引号外,使用不正确;B项,冒号应该管到一句话的结尾,这里应该去掉,使用不正确;C项,“心灵”后面用逗号,因其与后面是一个句子。使用不正确。故选D。【点睛】标点符号用法歌诀 :1、句号:句号是个小圆圈,表示句字意思完,陈述句未要使用,祈使用它气舒缓。2、问号:问号须加有

12、疑处,不看“谁”“哪”“为什么”,只有反问是例外,其他一概不照顾。3、逗号:分句之间表间隔,句内用它意未尽,主谓、动宾关系明,状语后边作停顿。4、顿号:句内词语若并列,停顿使用“瓜子点”,两数相连表约数,中间顿号不能添。5、分号:各项内容分行列,分句之间表并列,其他复句用分号,好把第一层次显。6、冒号:冒号形式两圆点,提起下文与总结,一个句子用一个,套用来两个应避免。7、引号:强调、引用、特殊义,引号“关门”作标志,引文末尾怎标点?独立使用放里边。8、括号:句内句外分两种,括号位置不相同,注释词语紧相连,释句放在句后边。9、破折号:解释、拖音、换话题,事项分承来排列,解说若在句中间,可以前后都

13、出现。10、省略号:省略号儿六圆点,句、问、叹号可留前,“等”或“等等”若使用,“六点”不能再出现。11、书名号:书报刊物文章名,使用标点“两头尖”,会议、节日、车船号,可用引号莫纠缠。8.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岁月逶迤而来,蜿蜒远去,。我们依旧喜欢翻阅那迷人的风景,因为我们都曾拥有那无悔的青春,那不灭的希望。迷人的季节总是如期而到迷人的季节总是匆匆地走了没有人拒绝,没有人推让很多人拒绝,很多人推让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此题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内容连贯,二是把握意

14、境,三是品味语感。 “匆匆地走了”与后文“因为我们都曾拥有那无悔的青春,那不灭的希望”表达的情感不一致,再者“匆匆地走了”用语毫无诗意,没有韵味,与描写的内容及语段创造的意境不合。故选;“很多人拒绝,很多人推让”与前后内容不连贯,和后文“因为我们都曾拥有那无悔的青春,那不灭的希望”表达的情感不一致,故选。故选A。9.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实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做。B. 小说包身工作者夏衍,现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C.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生活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那个动荡的年代,声声慢写于她南渡避乱之后,当

15、时她形单影只,境遇悲惨。D. 老人与海作者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开起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是“背运老人”桑迪亚哥。【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本题考查的是作者、作品、国家的对应,这就要牢记学过的文化常识,不能张冠李戴。题中B项,“小说包身工”错误,包身工属于报告文学。故选B。【点睛】对于文化常识,学生应注意平时积累,做到准确识记。10.对下面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A. 此词丄阕写九月九日重阳节

16、由白昼到深夜的生活感受,用洗练、本色的语言抒发独居的寂寞情感。B. “玉枕纱厨”写闺房陈设,“半夜凉初透”“凉不仅写秋气萧瑟,更写出心境凄凉。C. 此词下阕着重写重九黄昏东篱赏菊的一个生活片段,显示怀人之情之余,更要表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D. 此词上阕“愁”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下阕“瘦”将“愁”具体化,也深化了,因“黄花瘦”而触及自己瘦,物我交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

17、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更要表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理解有误,属于无中生有。故选C。【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片段,完成下面

18、小题。夜縋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簿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泰,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成之,乃还。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夜缒而出 项王按剑而跽曰B. 越国以鄙远 君何以知燕王C. 行李之往来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成之,乃还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

19、之也12. 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烛之武善于辞令,去说服秦伯,目的是求和,但不露乞怜相。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是烛之武表明为秦着想立场的话,无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C. 烛之武先分析秦国“越国以鄙远”的难处,继而指出晋国强大就意味着秦国势力削弱。D. 烛之武站在秦国立场,为秦国未来着想,秦伯最终为烛之武的诚意感动,退兵助郑。【答案】11. A 12. D【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虚语的用法和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

20、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逐项对比。A项,分析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B项,分析两个“以”,分别为“连词,来”“介词,凭借”;C项,分析两个“之”,分别为“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D项,分析两个“乃”,分别为“副词,才”;“动词,是”。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D项“秦伯最终为烛之武的诚意感动,退兵助郑”有误,是因为烛之武指出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的土地,削弱了

21、秦的势力,接着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秦伯才退兵助郑。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阅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片段,完成下面小题。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13. 解軽文中加点字。(1)方蔺相如引璧睨柱 (2)相如一奋其气14.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退而让颇,名重太山。【答案】13. (1)动词,举(2)动词,振奋 14. 后来又对廉颇谦逊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

22、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根据语境,判断出“引璧”的“引”是动词,举;“奋其气”的“奋”是动词,振奋。【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退”“让”“重”的翻译各1分,“重太山”句式1分,句意1分。【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

23、“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史公说: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死并非难事,而怎样对待这个死才是难事。当蔺相如手举宝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侍从的时候,就面前形势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士人往往因为胆小懦弱而不敢如此表现。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敌国。后来又对廉颇谦逊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他处事中表现的智慧和勇气,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啊!1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齢醉別江楼橘柚香

24、,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首诗“凉”表面写_,更写出内心的感情_。【答案】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 凄凉伤感。【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本能力。要从诗歌题目到注释到作者,整体理解分析诗歌情感。这首诗的“凉”一语双关,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感凄凉的内心感受。【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

25、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填空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2)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3)还顾望旧乡,_。(古诗十九首渉江采芙蓉)(4)_,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5)千载琵琶作胡语,_。(杜甫咏怀古迹(其三)(6)羽扇纶巾,谈笑间,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 (1). (1)浪遏飞舟 (2). (2)风萧萧兮易水寒 (3). (3)长

26、路漫浩浩 (4). (4)暧暧远人村 (5). (5)分明怨恨曲中论 (6). (6)樯橹灰飞烟灭【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遏”“萧”“浩”“暧”“暧”“樯”。【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

27、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面小题自诩契诃夫有这么一位聪明的受人敬仰的警察区段长。他有个坏习惯:同许多人在一起时他喜欢吹他的天赋(应当十分公道地为他说一句:他确有多方面的才干)。他吹噓他的智慧、刚毅气力、思维方式,等等。“我力气大!”他说,“如果我想要,我就能把马蹄铁折断;我想要,我就能一口把人吃掉能捣毀

28、迦太基,我能一剑劈开高尔丟斯结,瞧,我有多棒!他自吹自擂,大家也对他感到惊讶。可惜,这位警察区段长从来没有好好学习过,也没有读过什么道德书籍。他不知道,自诩和骄傲乃是一种与高尚心灵不相配的毛病。但有一件事却开导他。有一天他到老朋友老消防队长家去。他看见那里人数众多,不禁吹嘘起来。他三杯白酒下肚,瞪大眼睛说道:“渺小的人们,你们看一看,你们想一想!太阳,天上的、与其它许多星星云彩在一起的太阳,这太阳的走向是由东向西,没有人能够改变它的路线!我呢,我能够!我能够!”老消防队长端给他第四杯酒,友善地说道:“我信,先生!人的智慧无所不能,它胜过一切。它能把马铁折断,能把消防嘹望台筑到天般高,能收取死人

29、的贿赂什么都能。但是,彼得。叶夫特罗佩奇,我斗胆补充您一句,有一样东西,别说人的智慧不敌它,就连您的力气也不行。”“这又会是什么东西呢?”自诩者鄙薄地冷笑一声。“您能战胜一切,但不能战胜您自己。是的,先生!古人说:要有自知之明。而您呢?您既无自知之明,也不能战胜自己。违反天性是行不通的,是这样,先生!”“不对,我能行,我也能战胜自己!”“噢,您绝对战胜不过,请相信我老头子的话,绝对战胜不过!”一场争论开始了。结果还是老消防队长把傲气十足的人领到了一个小货摊前,他说:“现在我来向您证明这位小摊主的钱盒里有一张十卢布的钞票。如果您能战胜自己,您就别拿这钱!”“我决不会拿。我一定能战胜!”傲气十足的

30、人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了一场同他自己的较量。他争斗了好久,他痛苦。半个钟头里他瞪着眼睛,涨红了脸,紧握双拳。最后,他顶不住了,机械地将手伸向钱盒,抽出一张十卢布钞票,忙乱地塞进他的衣袋。“是啊!”他说,“现在我明白了。”打那时起他再也不吹嘘他的力量了。注释古代的北非国家。古希腊传说:弗利吉亚国王戈尔季打了一个结子,并宣布亚细亚之王。后来亚历山大。马其顿用剑劈开此结。17. 请概括彼得叶夫特罗佩奇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18. 鉴赏小说中的画线句子。19. 列夫托尔斯泰称契诃夫是一位“一流的幽默作家”,自诩正体现了这位俄国短篇小说巨匠幽默讽刺的风格。请问这篇小说讽刺了什么?小说

31、中“高尚心灵”指什么品格?【答案】17. 虚荣、自诩、爱吹牛。他喜欢吹嘘他的各种天赋。非常贪财。和别人打赌输给了自己的贪欲。骄傲、没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无可战胜。 18. 从人物形象层面,通过神态、动作和细节描写表现了彼得叶夫特罗佩奇傲慢又贪财的性格特征。从小说主旨层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讽刺了傲慢无礼、虚荣贪婪的人。 19. 讽刺了虚荣贪婪的人,小说中“高尚心灵”指的是诚实正直的品格。【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要求“请概括彼得叶夫特罗佩奇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

32、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彼得叶夫特罗佩奇爱吹牛,“同许多人在一起时他喜欢吹他的天赋(应当十分公道地为他说一句:他确有多方面的才干)。他吹噓他的智慧、刚毅气力、思维方式,等等”;他认为自己最强大,可以战胜包括自己在在内的任何人和事,“我能行,我也能战胜自己!”;他非常贪财,“最后,他顶不住了,机械地将手伸向钱盒,抽出一张十卢布钞票,忙乱地塞进他的衣袋”。18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内容。然后结合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其含义和它在文中的作用。这段话是主人公彼得叶夫特罗佩奇针对“您能战胜一切,但不能

33、战胜您自己”“我决不会拿。我一定能战胜”和别人打赌时的表现,彼得叶夫特罗佩奇最终败给了自己的贪欲,“他顶不住了,机械地将手伸向钱盒,抽出一张十卢布钞票,忙乱地塞进他的衣袋”。表现了彼得叶夫特罗佩奇傲慢又贪财的性格特征,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讽刺了傲慢无礼、虚荣贪婪的人。【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探究能力。关键是审好题,抓住文本主旨。解答此类题目时,1、务必要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才分析(阐述);2、采用提纲挈领式,层次清晰,分点罗列;3、表达准确连贯,避免出现病句。本题要求分析“这篇小说讽刺了什么?小说中“高尚心灵”指什么品格?”这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彼得叶夫特罗佩奇的表现,讽刺了虚荣、贪财又没有

34、自知之明的人,“ 自诩和骄傲乃是一种与高尚心灵不相配的毛病”。而小说中“高尚心灵”指的是作者赞扬的高尚人格,即与主人公彼得叶夫特罗佩奇品行相反的诚实正直的品格。写作题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如果你拒绝改变,成长就只是变老而已。”一边羡慕别人成绩好,一边继续拖延散漫;佩服他人能力强,却不反思自己差在哪儿。比焦虑更可怕的,是你拒绝成长。人生像一场长跑,没有踏上起点的勇气,就永远无法体会冲过终点的荣光。现在因你而生,未来因你而来。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安逸青春。共勉,早安!人民日报4月29日微博各位同学,你正在成长路上,请针对材料,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积极正

35、面,文体不限,文体特征明显,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答案】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天下间,凡成一番霸业者,无不以其气吞山河之气魄,开拓一方天地。古人云:“适莽苍者,三餐而返,适千里者宿舂粮。”吾辈少年何不效那南海鲲鹏,振翅云霄。李白有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坚信: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俯仰之间,先人已为陈迹。凡留芳千古者无不以其拼搏坚毅成就一方伟业。古有少年霍去病抗击匈奴,孙权在其父兄去世后,年纪轻轻便可坐镇执麾百万东吴大军。可谓是年少有为,先贤之勇激励吾辈少年奋起而追之。我们当以其奋斗的汗水让青春绽放最艳丽的花儿。因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君记否,北大才女刘媛媛,家徒四壁,在

36、漫漫求学路宵衣旰食,北大之门终为她而打开。既然我们拥有青春的激情与活力,拥有绚丽的梦想,那么我们就应该用激情去耕耘青春,用青春编织梦想,用梦想指引前行。从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这四个方面去努力。当脚坚实地去闯荡,去实践。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敢闯敢干,大胆实践,问题才会逐渐解决,知识才会逐渐积累,能力才会逐渐提升。我不求似刘媛媛般一鸣惊人,但求最美好的年华不被虚度。青春是一首歌,无怨无悔地选择、锲而不舍地努力,使我的这首歌变得更加高亢激昂。在青春这条路上,我做好了自己的选择,我选择了奋斗与希望。我会谨记:青春,唯有燃烧之后才会更加绚烂夺目。青春是一首歌,我无悔奋斗

37、!我一路唱响,让旋律美好悠长。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用毅力,撑起一片蓝天;要用奋斗,架起一道桥梁;要用坚持,为梦想铺就前行的道路。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悟进行作文。这就要求考生要先理解材料的内涵,抓住“改变”“奋斗”与“成长”的关联,把握材料的重心所在,再联系自己的感悟或经历立意作文。【审题】首先解读材料,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第

38、一部分主要是谈“改变”和“成长”的关联,“如果你拒绝改变,成长就只是变老而已”,这里展现了“成长”与“改变”的关系,在成长的过程中,改变是无法避免的,相比他人的优秀,我们要改变自身的陋习;面对自己的所为,要反思自己的不足,思考自己的为人处世的原则第二部分主要是谈“奋斗”与“成长”“青春”的关联,设题者把人生比作“长跑”,如果连踏上起点的勇气都没有的话,就不可能拥有冲过终点的荣光,“奋斗”是青春的代名词,只有经过奋斗才能拥有未来,作为青年人,不能在应该奋斗、奋发的年龄而选择安逸。材料的情感倾向非常明确,肯定“改变”“奋斗”对于成长的意义,只有改变自己,奋起向上,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然后要分析文

39、体,本次作文既可以写作议论文,谈论自己对“成长”“改变”“奋斗”等的认知,分析“改变自我”“奋斗拼搏”在人成长过程中的意义,也可以写作记叙文,选取学习生涯或者日常生活中因改变自我而有所收获的事例来体现其价值。参考立意:在蜕变中成长;勇于改变自我;成长来自改变;成功从改变自己开始;奋斗与青春同行;奋斗,青春的底色。可用素材:1.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习近平2. 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雨果3. 青春仿佛是一种宣言,它昭示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青春也是一种姿态,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青春也是一种勇气,带着加速度在奔跑,渴望找到未来的答案。4. 苔花没有牡丹花雍容华贵

40、,没有牡丹花绚烂夺目,没有牡丹花清香四溢。她渺小,渺小到几乎看不见;她平凡,平凡到少有人知;她柔弱,柔弱到无力与任何花朵争奇斗艳。但当月上柳梢头,牡丹花拢蕊酣睡时,她却在积蓄力量,努力地向花苞汇集能量,因为她心装志向要在明日像牡丹一样绚丽地绽放。午夜凌晨苔花未眠,只为明朝阳光下盛放心中华彩。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看到牡丹的惊艳,小小苔花彻夜未眠,她要付诸行动来实现心愿。作为观者,我们是不是也深受感染和触动?5. 当青春你在奋斗中失去毅力,失去信心时,不妨看看面前含苞待放的花儿,要知道,午夜花未眠。即使像依米小花一样用数年的艰辛只换取一回的绽放,它也从未停止过奋斗。只要绚丽地开

41、过,奋斗过努力过,就会有收获和结果。凌晨四点海棠花仍未眠,而青春的你起床开始奋斗了吗?6. 喜欢不停尝试新的事物,体验新的生活,追求丰富多彩的世界。有人说,00后的我们太随意,有人说00后的我们不成材!其实不然,我们一样有执著的信念!为了梦想,我会一路坚持,不论酷暑严冬。为了来年的金榜题名,操场上不知留下了多少个奔跑的足印,教室里不知流淌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一切的付出只为明日的辉煌,只为我梦的青春舞曲激情飞扬光彩夺目!7. 珍珠被吐出蚌腹的那一刻,它所经历的磨砺早已无法计算;雄鹰展翅翱翔蓝天的那一天,它所承受的伤痛早已不可枚举;棱石被冲击成圆滑的那一年,它所遭遇的拍打早已数不胜数8. 自然万物尚且

42、要“千磨万击还坚劲”,为何自诩为高级动物的我们就不能承受痛苦,勇于坚持呢?高考状元刘宁名校毕业,却几年都没找到理想的工作;虽有高学历,却终日里沉迷网络。如此悲剧,不免让人扼腕唏嘘。但细想来,应该有其自身不努力的原因吧。9. 不要总是等待机会,在幻想和虚无间蹉跎青春韶光。现实一些吧,足踏黑土地,低下头来,俯下身去,让双手结满硬茧,让汗水恣意流淌。辛勤耕耘,用心收获,打造美丽人生。10.启功先生,书法家兼绘画大师,但你未必知晓其出身。启老,原名爱新觉罗启功。是的,皇亲贵戚!有如此显赫家世背景的他却没有荣华富贵享尽一生。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辍学后,发愤自学而成才。在他的字画中,我们从未

43、看到过爱新觉罗这四个字。启老有“三怕”,其一就是被称为“皇家祖荫”。一代大家,山高水长。启老虽出身显贵,最终却依靠自己的双手博得世人的美赞,这耆儒硕功真是启人深思啊!行文结构:议论文的思路和结构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并列式等结构方式。本文可用并列式结构,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其次,提出分论点,进行并列式阐述。可列举一些名人事例,加强论证力度。最后,总括全文,再次点题。结构上,做到首尾呼应。【点睛】对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行文要注意如下几点。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知道,许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特别是当前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面

44、对一件事情,我们首先应当“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探究其内在原因。也就是说,面对作文材料,我们首先可以考虑从事件发生的原因或反映的本质这一角度立意。二、从辩证的角度分析问题。作文材料中的事件,很多情况下是利弊互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使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对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从而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三、明确主体作分析。众所周知,一件事情会涉及不同的主体。因此,对于作文材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涉事主体出发,引发不同的议论角度。组织成文时,可以以其中一个角度为主,其他角度为次;也可几个角度的议论内容平分笔力。四、联系现实求拓展。为了增强作文的思想深刻性,使作文更具现实意义,材料作文还须在就事论事之外,联系现实作拓展议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