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305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

2、、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

3、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

4、,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B. “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C. “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5、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D. 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B. 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C. 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D. 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B. 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

6、”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C. “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D. “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答案】1. D 2. A 3. B【解析】这篇文章属于文化类论述文,考点包括理解(B)和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考查考生的理解词句、筛选整合、理解运用论证方法的能力。要提高这类题目的正答率,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还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然后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或者选项的内容与文章的信息是否一致,或者由文中的信息能否得出选项中的结论。【1题详解】此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

7、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D项混淆是非。“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错误,原文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而且结合“照着讲的意义,在于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可知,“新子学”是通过“照着讲”得到“理论之源”的。【2题详解】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错误。根据原文信息“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

8、样的品格”可知,文章并不是要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没有涉及正反对比论述。【3题详解】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A项“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曲解文意,根据原文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现实的过程看, 照着讲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可知二者并不是互相隔膜的。C项“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说法绝对。原文有条件限制是“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 无

9、助于思想的创新”。D项“从 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错误,曲解文意,从原文第五段“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可推知。(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8月10日,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的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国家气象中心天气业务内网建设小组历时一年研发,将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无缝接入中央气象台决策服务APP移动终端,标志着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服务正式跨入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时代。智能网格预报产品研发及其应用工作,是国家气象中心重点工作之一,下一步工作组会进一步明确定位,达成共识,打造以格

10、点化实况预报产品为核心、面向预报服务的多终端应用体系,持续创新、改进完善,加强网格产品在影响预报和决策服务中的业务应用。(摘编自中国气象局网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产品跨入移动互联云时代,有删改)材料二:网格化预报针对每一个网格开展。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以北京的预报为例,原来的预报仅以南郊观象台这一个点的气温、降水等来代表整个城市的天气情况;而通过开展网格化預报,针对北京的气象服务和天气预报可以精细地反映在整座城市每个不同的网格之中。目前,部分省份甚至可以做到分钟级的天气预报;在空间上,已有十几个省份可以实现3公里分辨率、25公里分辨率乃至更精细化的预报。网格

11、化预报的精细不仅体现在空间上,还反映在能以每天更高频次的更新和发布上。原来,一天的天气预报中只会涉及一种天气现象,现在网格化预报可以做到全国范围内逐3小时10天预报。随时随地,公众都能了解到自己当前所处网格是何种天气,能够清楚地了解气温、降水、风等多个基本气象要素。在原先的预报产品中,公众接触较多的就是气温、风和天气现象这3个要素,网格预报实现后,可以为公众提供更细致丰富的预报内容。当前的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4大类18个气象要素。(摘编自牧狐网“网格天气预报”,有删改)材料三:国家级智能网格气象预报特点协 调主客观预报融合,格点站点一致,落区格点一致协 同对接国省智能网格业务流程,实现

12、预报结果一致精 细10天内基本要素逐3小时预报,3天内逐小时预报滚 动24小时内逐小时滚动更新全覆盖陆面(5公里)与近海责任区(10公里)全要素基本要素+环境+海洋要素+强天气(短时)全球化年底前发布气温、温度、风的全球网格预报(资料来源于2017年8月17日光明日报)材料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也变得越来越智能,那么天气预报员是不是将无“用武之地”了呢?国家气象中心业务科技处副处长赵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气象是个复杂的系统,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降雨这种天气,即使水汽、湿度条件都满足了,但如果空气中没有“凝结核”,雨也下不下来。预报员的优势就在于其丰富的经验和对关键天气形势的把握。所以在

13、智能预报的初级阶段,预报员多年的经验可以用来“培养”机器;当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人工订正的空间越来越小时,一部分预报员将会转入枝术研发的工作中,另一部分预报员将主要转向对关键转折性天气过程的气象服务工作。因此,在短期内天气预报员并不会被完全替代。(选自网格化预报,服务百姓个性需求,有删改)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智能网格预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后,国家气象中心天气业务内网建设小组将重点转向打造更智能更高端的多终端应用体系。B. 网格预报实现后,天气预报的内容更丰富,预报也更准确,十分有利于公众对其所处网格的天气的了解,方便了他们的生活。C. 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

14、产品服务跨入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时代,这一系统已经能够全面适应各种用户对天气预报的需要。D. 虽然天气预报愈发智能,但天气预报员并非再无用武之地,至少他们可以在智能预报初级阶段凭借多年经验“培养”机器。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前两则材料都是围绕智能网格预报服务平台进行的报道,其中材料二突出介绍了网格化天气预报的优越性,对其发展表示了认可。B. 材料二和材料四都聚焦网格化预报的优势,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介绍网格化预报的精细化,后者侧重介绍天气预报员承担的工作。C. 材料三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国家级智能网格气象预报在协调、协同、精细、滚动、全覆盖、全要素、全球

15、化这七个方面的特点。D. 材料四主要介绍了天气预报智能化的时代,天气预报员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对天气预报员的发展前景作出了预言。6. 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说明目前我国智能网格预报服务的优越性。【答案】4. C 5. A 6. 空间上更加精细,更具针对性,覆盖全面。时间上更高频次的更新和发布。有些省份可以做到分钟级天气预报。预报内容更细致丰富,要素齐全。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4大类18个气象要素。具有协调性和协同性。能实现主客观预报相结合,能对接国省智能网格业务流程。【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

16、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已经能够全面适应各种用户对天气报的需要”言过其实,文中并无此意,属于无中生有。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B项,“材料二和材料四都聚焦网格化预报的优势”不当,材料四没有谈到网格化预

17、报的优势;C项,“材料三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不当,不是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是主要运用用了分类别、画图表的说明方法;D项,“天气预报员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说法是是错误的,原文是“在短期内天气预报员并不会被完全替代”。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

18、性”“针对北京的气象服务和天气预报可以精细地反映在整座城市每个不同的网格之中”分析,我国智能网格预报服务空间上更加精细,更具针对性,覆盖全面。结合“网格化预报的精细不仅体现在空间上,还反映在能以每天更高频次的更新和发布上”分析,我国智能网格预报服务时间上更高频次的更新和发布。结合“在原先的预报产品中,公众接触较多的就是气温、风和天气现象这3个要素,网格预报实现后,可以为公众提供更细致丰富的预报内容。当前的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4大类18个气象要素”“公众都能了解到自己当前所处网格是何种天气,能够清楚地了解气温、降水、风等多个基本气象要素”分析,预报内容更细致丰富,要素齐全。结合材料三“国

19、家级智能网格气象预报特点”分析,我国智能网格预报服务具有协调性和协同性。【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

20、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跛 哥李世袭跛哥的大号叫郭苇。我想,应该是那种有思想的芦苇。因为脚跛,他上学没少受人欺负。跛哥上初二的时候,新任的语文老师上第一次课时,让学生解释“蹒跚”的意思。这个调皮的学生却

21、说:“让郭苇给我们表演一下吧。”学生们一阵哄笑,老师也笑了,说:“郭苇,既然大家都同意,你就上来学一学吧。”跛哥听了,脸红得像灌了半斤老白干。他拿起语文书朝说话的那个学生砸过去,然后背起书包往外走。跛哥走的时候,一拐一拐地,正是“蹒跚”的“生动解释”。可学生们却不再笑了,老师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后来老师来到跛哥家,道了歉,希望郭苇能回去接着上学。跛哥说:“我早该不上了,家里没钱供我了。老师您不用过意不去。”说来说去,说去说来,老师还是没有劝动跛哥。跛哥退学以后,就去大城市当了几年维修钟表的学徒。回来后到镇上开了个修钟表的小店,店名就叫“跛哥钟表维修店”。跛哥想开了,跛就是跛,为什么不让人家说?

22、一开始,跛哥的生意只是勉强有些进项,但他能钻研,肯努力,生意很快就火了。周边的人们都知道,没有跛哥修不好的钟表。几年过去,跛哥的店名换成了“跛哥钟表家电维修部”,生意多得忙不过来。但跛哥娘也开始发愁了:儿子老大不小了,上哪儿找个媳妇呀!跛哥却说:“急什么急,您儿子心眼好,脑子灵,挣钱多,咋都不愁个媳妇。说不定还会有人送上门来呢。”跛哥娘便勉强笑笑,一天,跛哥店前来了个讨饭的孩子,脚也一拐一拐的。跛哥很是可怜他,给他了些钱,孩子便哭了。他告诉跛哥,他是出来找活干的,活没找着钱却花光了,又没脸回家,只好一边讨饭一边找活干。他还说跛哥对他最好,希望能收他做学徒。跛哥犹豫了一下答应了。这孩子心眼灵,又

23、勤快,很快就能独当一面。跛哥把活儿干完,不等顾客来取,他就主动给人送去。维修部的生意更火了。时针一圈又一圈地跑个不停,转眼间,孩子在跛哥这儿待了多半年了。这天,跛哥拿出一沓钱对孩子说:“这是你的工钱。你也该回家了。你手艺学得也差不多了,回去后自己开个店,只要勤快点,好好干,日子肯定错不了。”孩子接过钱,对跛哥谢了又谢,依依不舍地走了。半年时间又在“嘀嗒嘀嗒”声音中过去了,跛哥娘的叹息越发重了。春节快到的时候,跛哥家来了两位客人,一位就是那孩子,另一位是那孩子的姐姐,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孩子和跛哥叙旧,姑娘和跛哥娘边唠嗑儿边准备饭菜。这天晚上,姐弟两人住了下来。晚上,孩子对跛哥说,他想把姐姐介绍

24、给跛哥。跛哥听了问:“你不是说梦话吧?”孩子说:“不是,你心眼好,又有本事,将来肯定会成大事,我们家里人都说,我姐跟了你肯定能享福。”跛哥不说话了,跛哥不是不想媳妇,有时想得还挺厉害。但跛哥想:找媳妇,得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呀。跛哥想好了,就说:“我怕委屈了你姐。”第二天,姐弟俩走了。后来孩子的姐姐嫁了人,日子过得挺不错。孩子每次来看跛哥,总免不了说上一句“你当初不该回绝这门婚事”的话。跛哥总是笑笑,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说:“我的爱情,总会来的。”(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一段寥寥数语,在交代跛哥名字的基础上,写了“我”对名字的理

25、解,为的是突出小说主人公身体残疾,像芦苇一样柔弱。B. 调皮的学生说让郭苇通过表演解释“蹒跚”的意思,同学们一阵哄笑,老师就让郭苇上台表演,跛哥看到大家都歧视他,生气地走了。C. “跛哥娘的叹息越发重了”这一段的交代既符合跛哥的职业特点,也说明跋哥岁数一天天增大,跛哥娘为给跛哥找媳妇越来越发愁了。D. 受过跛哥照顾的“孩子”,要把自己的姐姐介绍给跛哥,但是跛哥拒绝了,他看出了姐弟俩的庸俗,和他的爱情观不相符。8. 小说中跛哥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9. 有人认为应把标题“跛哥”改为“有思想的芦苇”,你认为哪个标题更合适?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7. C 8. 自尊心强又能面对现实:受同学讥

26、笑时,拿起语言书朝他砸过去;后来想开了,连店名都叫“跛哥钟表维修店”。朴实善良、有同情心:收留残疾的孩子,鼓励他奋发向上。身残但有思想,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信心:拒绝不符合自己爱情观的婚姻,相信自己美好的爱情必然会到来。 9. 看法一:以“跛哥”为标题更合适。理由:跛哥是全文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更生活化,更接地气,符合中国人的阅读口味;主人公因跛而退学,因跛而学维修,因跛而找媳妇难,因跛而发愤图强。“跛”跟主人公命运相关,能推动情节发展;“跛”是腿有毛病的意思,“哥”含有敬意的意思,以“跛哥”为标题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看法二:以“有思想的芦苇”为标题更合适。理由:具有象征意义,突出

27、人物形象身残志坚的特点;让人联想起帕斯卡尔的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增强文章的哲理内涵;更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进而感染读者。【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项“像芦苇一样柔弱”错误。B项“老师就让郭苇上台表演”,不合原文。D项“和他的爱情观不相符”错误。【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变相的考查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跛哥的性格特点,自尊心强又能面对现实;朴实善良、有同情心;身残但有思想,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信心。点睛:本题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人

28、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人物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标题的内涵。理解标题的本义和象征义,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明确观点,结合文本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

29、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仁宗始不豫,国嗣

30、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光见韩琦等曰:“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琦等拱手曰:“敢不尽力。”未几,诏英宗判

31、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英宗遂受命。(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B. 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C. 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D. 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11. 下列对文中

32、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B. “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C. “故事”,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还可以解释为旧事、先例、典故等涵义,在本文中的意思是先例。现多指一种叙述类的文学体裁。D. “春秋”一词有多种含义。一般指公元前770年前476年这个时期;另外,在古代,一年只有春秋两季,所以春秋就是一年的代称,也泛指岁月、光阴、年龄和历史;它还指鲁国编年史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并成为古代史书的通称。12. 下列

3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光性情不喜华靡,禀赋迥异。七岁时,就能说出左氏春秋的大意;“闻喜宴”独不戴花,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胆识和品性。B. 司马光为人忠厚笃诚,重情重义。在庞籍因事受牵连后,他能连续上书承担罪责,庞籍死后又能善待其家人。C. 司马光做事坚持原则,见解独到。在异兽和日食事件中,他设譬引喻,据理劝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D. 司马光为臣鞠躬尽瘁,尽忠尽职。在关乎国嗣问题上,他与范镇等人一起劝说天子为国家长远考虑,早立储君。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2)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

34、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答案】10. D 11. A 12. C 13. (1)庞籍死后,司马光上堂拜见他的妻子,待她像母亲一样,抚养他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时的人都认为他很贤能。(2)四方都看得见,京师看不见,这说明君王被阴险邪恶的小人所蒙蔽;天下的人都知道,唯独朝廷不知道,它所带来的灾害会更厉害,不应当庆贺。【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交趾贡异兽”和“谓之麟”是两套

35、句子结构,“异兽”做谓语动词“贡”的宾语,“之麟”做谓语动词“谓”的宾语,所以中间应该断开,排除选项AC,“光言”的意思是“司马光说”,所以“言”后断句,“使其真”的意思是“即使是真的”,所以“真”后断句,“愿还其献”的意思是“希望送还他们的所献之物”,所以“愿”前断句。排除选项B。故选D。【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A项,“是我国

36、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错误,应该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著作。因它是用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史书的体裁)写成的,所以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A错误。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C项,“设譬引喻,据理劝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错误,异兽事件并没有提到“听从他的意见”,原文为“又奏赋以风”,是他又写了一篇赋进行讽谏,但没有交代结果。C错误。故选C

37、。【13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没:死。升:上。昆弟:兄弟。贤:认为贤能。(2)为所:表被动。阴邪:阴险邪恶的小人。蔽:蒙蔽。独:只有,唯独。【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

38、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译文: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待制。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如同成年人,听别人讲左氏春秋,他特别喜爱,回家后将所听

39、到的讲给家人,竟能说出其中的大意。此后,他整天手不释卷。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这年他刚二十岁。他不喜欢华丽,“闻喜宴”唯独司马光不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君王赏赐的花,不可违背。”于是司马光才戴上一枝。司马光跟随庞籍,担任并州判官。麟州屈野河西良田颇多,西夏人蚕食这一带土地,已成为河东的祸患。庞籍命令司马光去巡视,司马光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和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虑。”庞籍听从了他的计策。麟州将领郭恩勇敢却有点狂妄,率兵在夜间渡河,不设防备,被敌方消灭,庞籍因此获罪,离开了麟州。

40、司马光三次上书陈述是自己的过失,但没有得到答复。庞籍死后,司马光上堂拜见他的妻子,待她像母亲一样,抚养他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时的人都很称赞他。后来,司马光改任直秘阁、开封府推官。这时,交趾贡纳一种奇怪的野兽,说是麟,司马光说:“真假不得而知,即使是真的,不是自己来的也不能说明是祥瑞之兆,希望送还他们的所献之物。”他又写了一篇赋进行讽谏。他又修撰起居注,供职礼部。有关部门说有日食,按惯例,日食不满度数,或京师看不见,都应当上表祝贺。司马光说:“四方都看得见,京师看不见,这说明君王被阴险邪恶的小人所蒙蔽;天下的人都知道,唯独朝廷不知道,它所带来的灾害会更厉害,不应当庆贺。”朝廷听从了他的意

41、见。仁宗身体不好,可国家的继承人还没有确定,天下的人都很忧虑却不敢说。谏官范镇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司马光在并州听说后,也发表意见,并且赠送书信给范镇,劝他以死抗争。到这时,司马光又对皇上当面说:“我过去在并州作通判,所上的文书三章,希望陛下果断笃行。”皇帝深思了好久,然后说:“莫非想要挑选宗室后代作为继承人吗?这的确是忠臣说的话,只是别人不敢说罢了。”司马光说:“我说这个,自己认为一定会招来死罪,没想到皇上如此开明,竟然接受了。”皇上说:“这有什么不好,古今都有这类事。”司马光退朝后没有听说有诏令,就又上书说:“我前面所说,心想立即就会施行,现在却没听到什么,这中间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怎

42、么立即(就)做不吉祥的事?那些小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只是想在仓促之间,拉拢他们所看重的和友善的。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能说得完吗?”皇帝大为感动,说:“将司马光的上书送到中书省。”司马光见到韩琦等说:“诸公趁早商定,他日宫中半夜传出寸纸,把某人作为继承人,全国的人不敢违背。”韩琦等双手作揖说:“不敢不尽力。”不久,下诏让英宗负责宗正事务,英宗一再推辞,不肯答应,于是被立为皇子。英宗又说自己有病,不肯入宫。司马光说:“皇子推辞富贵,已经快一个月了,可见他比一般人贤惠得多。然而,对父亲的召唤不答应,君王征召,却不肯应征,希望以臣下的道义来责备皇子,想必他一定会入宫。”英宗果然接受了征召。(二)古代

43、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浪淘沙秋夜感怀刘辰翁无叶著秋声。凉鬓堪惊。满城明月半窗横。惟有老人心似醉,未晓偏醒。起舞故无成。此恨难平。正襟危坐二三更。除却故人曹孟德,更与谁争。【注】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词人,宋亡后,矢志不仕。14. 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无叶著秋声”两句写深秋时节,树叶已经落光,虽无秋声,但鬓角的凉意让人难耐。B. “惟有老人心似醉”一句写出作者放下了俗世忧愁,借酒沉醉,希望不用醒来。C. “起舞故无成”使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抒发了词人渴望收复失地却又无能为力的情感。D. “此恨难平”中 “恨”字具有深意,对于词人来讲,国家灭亡的痛苦令他

44、难以释怀。15.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了“曹孟德”,这首词的下片也写到了“曹孟德”,两处都借“曹孟德”表情达意,请分析两处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答案】14. B 15.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建功立业的曹孟德为周瑜所困,最终消失在历史深处,作者借此表达了看淡功名利禄的豁达心态;(2)本词不能忘却曹孟德,表达了词人希望建功立业、有所成就的理想,抒发了词人执着于收复故土的宏大抱负。【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整首诗词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

45、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项,“放下了俗世忧愁,借酒沉醉”错,“似醉”是好似喝醉,并不是选项说“借酒沉醉”。根据下阕“恨难平”“正襟危坐二三更”“除却故人曹孟德,更与谁争”可知词人并没有放下。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诗词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找出题目的比较鉴赏点所在,比如本题,题目是: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了“曹孟德”,这首词的下片也写到了“曹孟德”,两处都借“曹孟德”表情达意,请分析两处的情感有什么不同?是要求学生比较两篇作品中写“曹孟德”表达

46、的情感不同之处。是考查鉴赏诗歌情感能力。明确比较阅读的比较点,然后仔细阅读所要比较阅读的作品,圈画出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答案。本题,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有赤壁时看到赤壁的景象,通道客人吹的洞箫特别悲伤,就问客人为什么,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是说当时曹操当时是何其勇武,意气风发,后被周瑜所困,最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借此表达自己看淡功名利禄的豁达心态。本词说“除却故人曹

47、孟德,更与谁争”,意思是说已经故去的历史名人的曹孟德,其伟大的抱负和建立的伟大功业领自己敬佩,曹孟德理想抱负和建立功绩,另自己难以忘怀,感觉历史上没有谁能与之相比。“除却”“更与谁争”表达了词人对曹孟德的敬佩。结合注释“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词人,宋亡后,矢志不仕”,可知此处词人是借助曹孟德表达了希望自己也能像曹孟德一样建功立业、有所成就,能够收复故土。表达了词人希望建功立业、有所成就的理想,抒发了词人执着于收复故土的宏大抱负。【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

48、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诗文中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用“_,_”两句表现了诗人在春日之晨和秋日之夜的孤独与苦闷。(2)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

49、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3)在师说中,韩愈指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其原因是“_,_”。【答案】 (1). 春江花朝秋月夜 (2). 往往取酒还独倾 (3). 月出于东山之上 (4). 徘徊于斗牛之间 (5). 闻道有先后 (6). 术业有专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

50、巧: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此题中需注意“朝”“独倾”“徘徊”“斗牛”“闻道”“术业”“专攻”等字在语境中的意思和字形的正确书写。【点睛】名句的识记,除了反复诵读外,就是要注重理解记忆,也可以用一下趣味性的联想记忆来帮助。目的是记准、写对。情景式默写,一定要抓题干中的关键字眼,然后所填的诗句一定要呼应、紧扣这些字眼。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论文收集网站arXiv具有文本检测功能,该网站在1991年至2012年收集了75

51、万篇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等领域的论文中,6372名中国作者中有688人被标记抄袭,所占比例超过10左右。英国大型学术医疗科学文献出版商现代生物出版公司曾撤销了43篇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该公司解释,这些论文出现“伪造同行评审的痕迹”,而这些问题也只是 。尽管抄袭严重,但相应的处罚却是 。在被曝光学术造假后,一些人的名字还堂而皇之出现在各种高精技术人才的名单内。当没有足够严重的违法成本要承担,抄袭者就会 、为所欲为,( )对那些抄袭者类似“什么是脸”的狂妄回复,就应该有一个干脆利落的强力回击,不仅原作者可以对其进行民事诉讼,中科院等机构也应该对其职务一免到底,其享有的相应政策支持也该应声而

52、止。唯有如此,才能关紧学术不端的旁门,造假者们才会 ,才会明白“什么是脸”有多么可耻。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该网站1991年至2012年收集了75万篇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等领域的论文,6372名中国作者中有688人被标记抄袭,所占比例超过10。B. 该网站在1991年至2012年收集了75万篇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等领域的论文中,6372名中国作者中有688人被标记抄袭,所占比例超过10。C. 在该网站1991年至2012年收集的75万篇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等领域的论文中,6372名中国作者中有688人被标记抄袭,所占比例超过10左右。D. 该网

53、站在1991年至2012年收集了75万篇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等领域的论文,6372名中国作者中有688人被标记抄袭,所占比例超过10左右。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冰山一角 蜻蜓点水 肆无忌惮 黔驴技穷B. 九牛一毛 蜻蜓点水 暴虎冯河 江郎才尽C. 冰山一角 走马观花 暴虎冯河 黔驴技穷D. 九牛一毛 走马观花 肆无忌惮 江郎才尽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而最终受损害的则是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某个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景。B. 他们损害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乃至某个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景。C. 而最终受损害的则是相关领域的学术

54、研究,乃至某个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景。D. 而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乃至某个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景将被损害。【答案】17. B 18. A 19. 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划线句子中,“超过”与“左右”相矛盾,排除CD两项。另外A项,缺少介词,应该构成“在中”,否则主语不明,表达不合逻辑,在语意上6372名中国作者,没有了来源。排除A项。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

55、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第一空,“冰山一角”指所暴露出来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九牛一毛”思是这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渺小、轻微,或很大数量中的极少数。语境中指暴露出来的人数很少,实际造假人数会很多。应选“冰山一角”,排除BD两项。第二空,“蜻蜓点水”意思是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也形容轻轻一吻。“走马观花”意思是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情愉快。

56、后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根据语境,抄袭严重,处罚很轻,应选“蜻蜓点水”。排除C项。第三空,“肆无忌惮”指恣意妄行,毫无顾忌。“暴虎冯河”意思是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从下文“为所欲为”可知,应选“肆无忌惮”。第四空,“黔驴技穷”指仅有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江郎才尽”比喻才情减退。根据上文“关紧学术不端的旁门”,可知此处应选“黔驴技穷”。故选A。【19题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根据上文,

57、“当没有足够严重的违法成本要承担”,“抄袭者就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可知,下文应指出最终将损害的对象,即“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乃至“某个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景”。受损害的对象有递进关系。分析可知,C项衔接最恰当。故选C。【点睛】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

58、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

59、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_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答案】 (1). 压力大的人更容易变胖 (2). 本来应该是低谷时 (3). 压力产生的时间【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本题属于语句补写题,答题思路如下。阅读:拿到题目后,首先要阅读语段,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几个层次;其次,把握文段语脉,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关系,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并列、转折、因果、条件等),要特别注意关联词语。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

60、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连贯、贴切、严密。(1)空,分析句子,前后是因果关系,关键词是压力大糖皮质激素增多-脂肪细胞增多,很容易得出答案。(2)空,打破节律,就是夜晚加班,夜晚糖皮质激素水平相对低,加班压力增大,会变高,结合后面句子,可知答案为糖皮质激素水平低时。(3)空,找关键词。前面提到“打破节律”“顺应节律”及对应的结果,人们基本都不想变胖,所以就要保持有节律的生活。21.下面是某大学举办迎新晚会通知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

61、书面语体以及语气等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为了招呼大一新生,我校打算举办迎新晚会,校团委和校学生会牵手组织,经过精心走台,9月20日晚八点在学校万人体育场正式演出,恳请全体大一新生按时参加。【答案】“招呼”改为“欢迎”;“打算”改为“计划”;“牵手”改为“牵头”或“联合”;“走台”改为“排练”或“排演”;“恳请”改为“希望”。【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及运用中得体掌握的能力。多注意生活中的对话,多看一些书信、广告,体会它们用语得体的妙处;对有些谦敬词要强记,再与同学多练习几次,就可能掌握语言表达时如何运用敬词谦词,做到得体;对一些外交声明、外交辞令可多加揣摩,分析一下,说这句话时的场合、背

62、景、双方的身份等。语段中,“招呼”“打算”“牵手”“走台”等为口语,与“通知”的语体色彩不合,应改为书名语,如“欢迎”“计划”“牵头”“排演”。“恳请”等不符合主办者的身份和语气,应改为“希望”。【点睛】语言表达要做到“得体”,应学会“三看一理解”:(1)看文体,注意语体色彩。语体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书面语又有几种变体:公务语体、文艺语体、科技语体和政论语体等。口语通俗易懂,自然灵活,适用于日常交际对话及广播稿等。(2)看场合,注意“因境设辞”。(3)看对象,注意讲究分寸。(4)理解常见敬词与谦词的意义和用法。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

63、字的文章。要求:请综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例文:为官之道,行胜于言史记儒林列传中80岁的申培对汉武帝说:“为治者不在多,顾力行何如耳” 申培的意思是说做官的人,不要多说,要实干。清朝有一位姓唐的官员被任命为长子县县令,当地土地贫瘠,但特别适宜种桑养蚕。唐子不靠文书行天下,而是深入民间,遍访百姓,让妇孺都明晓种桑养蚕的好处,结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当地就种桑80万株,后来桑蚕丰收,百姓解困。不是古代有这样行胜于言的官员,当代更不胜枚举。环境恶劣的大庆油田,当油井出现“井喷”的时候,时为钻井队长的王进喜不顾腿上的伤痛,扔掉拐杖,跳进泥浆之中,

64、用身体当搅拌机搅拌泥浆,最终保住了钻井队辛苦了几个月的油井。在危险来临时候,王进喜没有喊“共产党员,跟我上”,也没有说“大家怎么不跳入泥浆中搅拌”的话,而是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行胜于言的道理。黄沙弥漫的兰考,遭受严重灾荒的当地百姓要扒火车出外逃荒要饭时,焦裕禄冒着凛冽的寒风,带着领导一班人到了火车站,走进灾民中间。随后,他率领兰考百姓种植梧桐、整治狂沙,深翻土地、治理盐碱。最终,兰考人民在他的带领下,生产自救,甩掉了“讨饭县”的帽子。面对要背井离乡的百姓,焦裕禄没有用口号来表达要带领兰考人民脱贫致富决心,而是脚踏实地,访贫问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亲力亲为,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

65、,努力改变兰考面貌。荀子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即便是事情很小,如果不做就不会成功。这就如孟子中的一句话:“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再漂亮的话语:如果没有实际的行动,任何事情都不能成功。要做到“行胜于言”,就要少虚言、多行动。清谈误国,虚谈误事。面对要解决的事情,就要深入实际、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做事;不用虚言鼓动,不当“演说家”,要干“实干家”。要做到“行胜于言”,就要少妄言,多行动。为官之道,不能口言是、身行非,要心口合一、身心合一,怎么想就怎么干,不是怎么说而不怎么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人心者:莫先乎

66、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命题方式:材料作文审题过程及要点: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漫画有两个人,一个是领导,要求下属“必须加大安全措施”

67、;一个是下属,已经在没有井盖的窅井周围插上了“危险”小心注意”“绕行”等牌子。顺着这个思路深入下去分析可以知道,解决窅井没有井盖的最好的办法是给窅井盖上盖子,由此看出漫画中的这种方法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明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这样,但还装模作样地要求下属一定要加大安全措施;明知道插上牌子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下属还是一直按照领导的意图或者自作主张用插牌子提醒来解决问题。立意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要把安全放到第一位、如何保证百姓出行的安全)。行胜于言(重要的是行动、言和行)。对问题是提醒还是根本解。 结构层次:范文为官之道,行胜于言,紧扣漫画题旨,写出了漫画的寓意,更主动联系生活实际

68、,非常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文章开篇讲述史记儒林列传中80岁的申培和清代一位唐姓县令的故事,引出中心论点“为官之道,行胜于言”的道理。紧接着,作者通过举例:铁人王进喜、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的故事进一步说明为官之道,行胜于言的重要性。最后作者深切地说到,要做到“行胜于言”,就要少虚言、多行动。清谈误国,虚谈误事。面对要解决的事情,就要深入实际、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做事;不用虚言鼓动,不当“演说家”,要干“实干家”。整篇文章事例详实,分析透彻,论证有力,堪称议论文的典范。素材积累:1.鲁迅说: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几百年前,大诗人陆游便悟出了这

69、个道理。在我看来,行便胜于言。一个伟人的成功并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写于纸上的。一个人的豪言壮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将其表现出来从现在行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苏轼曾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者。所以说,不努力怎能成功?一肚空话,一纸滥文,又有何用?3.言与行不仅是相对而立的关系,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行胜于言,一个人只有脚踏实地,顽强拼搏,积极进取,才能够造就一番事业,才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4.鹰选择了飞翔的努力,收获的是翔于云端的非凡;蝉选择了“知了”的自得,收获的事栖于枝梢的平庸;当仲永年少即崭露头角时,可曾想过日后的泯然众人?当赵括一味夸夸其谈时,可曾想

70、过作战时的身死人手?当马谡军帐中信誓旦旦时,可曾想过败逃时的两泪涟涟?【点睛】材料作文准确审题立意的方法: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