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4届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步步提升测试系列60一 选择题1、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的演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及其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肯定地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国民政府:()A开始全面抗战的政策 B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D应对日本扩大侵华作抗战准备2、“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
2、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 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3、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是:( ) 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4、行商是清朝实行广州一口通商的产物。在十三行行商制度下,外商投行后,报关纳税以及出售购办等一切贸易事务均由行商代理,日常生活也受行商约束,如不得擅自出入商馆(商业会馆)、雇佣华人不得超规定
3、之数。从这一叙述中可以确认:( )A十三行是拥有垄断外贸特权的外商组织 B行商是清朝重要的商人资本集团C十三行是清朝保障关税防范外商的工具 D行商兼有商务和外交的双重职责5、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A山水画 B人物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6、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 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
4、的发展 C元朝的高压统治 D科考功名的需要7、(唐)杨国忠专权时,“多征诸州县农人令铸钱”因农民无专门技术,结果是“费力无功”。韦纶建议“厚悬市估价。募下晓者为之”,“由是役用减而鼓铸多”。这个变化反映的是:( )A为政者应轻徭薄赋 B韦纶重农抑商 C杨国忠滥用民力 D雇募制提高了劳动效率8、明史中记载:明朝初年并没有“银法”(即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规定),到明英宗时规定“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这一规定:()A意味着传统经济政策的改变 B使白银成为唯一的货币C有助于白银的货币化 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9、余姚六仓志风俗载:在过去浙江宁波慈溪一带,嫁妆中“必预备凶服”。所谓“凶服”,即办丧事
5、穿的缭农麻裙,是女儿在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而公婆对此“嫁妆”不仅不觉得晦气,还很高兴,觉得亲家想得周到,体贴女儿。材料所涉习俗反映了:()A“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B“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C“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 D“惠帝四年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10、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称:“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法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用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出现政府赛议所称情况主要是由于:()A秦朝为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B西汉初的“无为而治”引起匈奴南侵和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C唐朝中期,地方节度使形成了严重威
6、胁中央的藩镇割据局面D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埋下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祸根11、黑格尔曾这样评价苏格拉底,“他的生活和他的哲学是一回事,但他的哲学活动绝不是脱离现实而退避到自由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的哲学以研究自身的生活为主要命题B苏格拉底的哲学关注世界的本源 C黑格尔对苏格拉底的哲学持否定的态度D黑格尔肯定了苏格拉底哲学对古希腊城邦的现实影响12、孔雀东南飞通过描写因家长反对,刘兰芝、焦仲卿夫妻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表达了古代中国的广大人民要求争取婚姻自由的强烈愿望!然而在古罗马时代,“孔雀东南飞”这种悲剧并不会经常出现。对此你如何解释?() 罗马法强调“
7、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罗马法强调“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主权得到保证” 罗马法制约或消除父家长权、夫权 奴隶、平民和贵族之间可以通婚A B C D13、1904年,时任头等顾问的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同”,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后来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史实:( )A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 B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C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D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14、“(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晋之宗家祁俱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晋益弱,
8、六卿皆大。”“(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以上材料表明:( )A秦统一中国以前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 B秦之前郡县制已经在全国普遍实行C政治和血缘纽带日益加强 D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斗争激烈15、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亦不足异。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 A盲目效法成为当时报界的笑话 B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 C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 D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嬗变16、1884年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
9、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这反映了:( ) A欧美各国关系的改善 B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C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 D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17、据资料显示,英国小麦产量在1650年-1800年间提高了77,英格兰人均农业工人产量1600年-1800年间增加了73,法国只17。1697年-1765年每年出口谷物50万夸特,英国的谷物出口到俄国、荷兰、美洲等地,一时间英国被誉为“欧洲粮仓”。上述材料表明:( )A英国农业领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B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C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农业的发展 D英国是当时的世界的经济霸主18、1
10、9世纪中后期,“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来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一个年薪100镑的下院书记官一年受贿5000镑;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财,有了钱就在自卑驱使下拼命讲排场”。这最能体现出:( )A工业革命引发了道德危机 B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更加混乱C工业革命引发阶级关系的变动 D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9、18世纪初荷兰医生曼德维尔出版一本长篇讽喻诗蜜蜂的寓言。他在书中宣称:“个人的恶行对公众而言就是一种美德;奢侈腐化的社会享受极大的繁荣,而勤俭节约的社会将饱受经济萧条的折磨,纯粹的美德不能为国家带来繁荣”。曼德维尔的观点体现的这种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强调:( )A政府的作用 B消费的作用
11、 C生产的作用 D道德的作用20、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叙及“来克星顿的枪声”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殖民地民兵同英军的对峙交火,十分肯定地指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英军士兵首先向民兵开了枪。随之,“各殖民地带着同样的冲动,飞快地拿起了武器;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发誓要准备应对这一极端事件,整个大陆万众一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对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描述,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来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吗? 各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敌视态度是一致的吗?能肯定是英军首先开枪吗? “不自由,毋宁死”是“万众一心”的声音吗?A B C D21、据1932年的财富杂志统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人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失业
12、人数占当时美国总人口的近3成,这还没有把将近1000万的农民包括在内,否则情况还要严重。后来罗斯福新政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是:()A B C D22、1959年2月,美国时代周刊文章写道:“尽管中国政府号称粮食增产了102%,但是城市粮食配给的定量却被削减了,在北方最普通不过的卷心菜居然成了配给物资。”下列对此报道理解正确的是:( )A.时代周刊在故意丑化中国 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良好成效C较客观地报道了中国的经济状况 D中国正在压缩消费以进行工业建设23、下表是纽约时报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部分新闻的标题,从中反映出:( ) 新闻标题时间外蒙古试图赶上20世纪的发展1959年8月3日民间音
13、乐在肯尼亚衰颓1959年11月8日埃及学生要刷牙,学校免费提供牙刷和牙膏1960年4月22日巴布亚人离开石器时代1960年7月1日牧童上了开罗的电视1962年11月25日电视的影响在日本扩大1967年8月17日西贡姑娘的服装用超短裙代替了袄代1969年3月31日A资本扩张的加速趋势 B不同文化背景的多样化趋势C文明的同质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4、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是一首并非直接表现爱情的曾被列为靡靡之音的禁歌乡恋解禁的日子。当时,晚会现场设置了4部观众点播电话,越来越多的点播条都是要求李谷一演唱乡恋的。乡恋的解禁表明:( )A中国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B流
14、行音乐已成为音乐发展的主流C文学艺术仍受左倾思想的束缚 D大众传媒对政府决策起决定作用25、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这里“新的框架”可以理解为:()A两极格局 B单极世界 C多极化和多元化 D“一超多强”第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英国国王不断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1215年,伦敦25名贵族迫使英王约翰签署了大宪章。大宪章明确规定:贵族和教会的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全体自由民
15、享有自由权;国王征税必须同贵族会议商量并听取民众的意见。不经过合法裁决和法律的审判,国王不得逮捕和囚禁任何人;不得剥夺他们的财产,不得宣布他们不受法律保护,也不得将他们处死。大宪章还规定,如果国王违背他的诺言,贵族们有权拿起武器来反对国王的统治。在英国的宪法术语中,大宪章是基石,是通向民主政治的台阶。 据岳麓版教材改编(1)、据材料一,归纳大宪章所体现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指出权利法案与大宪章相比有何创新之处。(10分)材料二 在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紧张局面,促使议会授权总统紧急时刻的特别权力,罗斯福据此得以实施其“新政”措施。在英国,战争极大扩大了劳合乔治和丘吉尔的权
16、力,丘吉尔为保证战争的胜利,很多重大的决定都是绕过议会而由战时内阁直接做出,这种做法的结果自然是首相权力的巨大增长。二战后,德国重建时期,联邦德国的首任总理阿登纳及其办公室成了实际上的政府中枢。在法国,戴高乐制定的第五共和国宪法剥夺了议会选举总统的权利,赋予总统以任命总理的权力、特殊情况下的“非常权力”以及越过议会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国家大事的特殊权力。(2)、对比材料一、二,指出议会地位发生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6分)27、近代以来,中国在变,世界在变,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即狭义的“世界观”)也在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 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
17、:“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摘自清实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的“世界观”,并结合具体史实,说明这一世界观对战争的影响。(4分)材料二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的改变了对西方的认知: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2)、对比材料一
18、,材料二中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材料三 过去60年,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沿着一条螺旋轨迹不断向前迈进,由相对简单逐渐走向相对成熟。具体而言,中国“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60年代,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理念。 江涌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60年剧变(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第三阶段中国政府对外部世界的作法有什么区别?(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阶段中国政府在“和谐世界”理念的指导下采取了
19、哪些措施?(4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以来中国 “世界观”的变化轨迹。(4分)28、孔子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材料二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
20、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材料三 大思想家伏尔泰从18世纪后期起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做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同时代人“矮化”孔子的原因。(2分)(2)、依据材料二中的两则材料,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对儒学看法的异同。(6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伏
21、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4分)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CBCCADCCDDB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DDAABDACCAC二、材料解析题:26题、(16分)(1)(10分)原则:王权有限,法律至上;保护公民权利(财产权和人身安全);肯定臣民对君主的反抗权。(6分)创新:明确议会权力;确立君主立宪制。(4分)(2)(6分)变化:议会失去了议会至上的地位,行政权力日益超过议会权力,成为了事实上的权力中心。(2分)因素:经济危机发生后,西方国家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要求政府发挥作用;自由主义的弊端日益显现;二战及战后
22、的重建促进了政府权力的增强。(4分。任答两点即可)27题、(22分)(1)世界观:以天朝上国自居。(2分)影响:造成战前中国盲目自大,不了解敌情,成为鸦片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2分)(2)变化:放弃以自我为中心,逐渐形成近代世界观;对西方从鄙视到平等再到尊崇。(4分)原因:近代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加剧;开眼看世界,对西方了解的深入。(4分)(3)区别:主动开放,积极融入世界。(2分)措施:加入APEC和WTO,融入全球化进程;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地区内交流合作;发展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倡导成立上合组织,维护地区稳定和安全。(任4点得4分)(4)从以世界中心自居到向西方学习,从被动开放到积极主动开放。(4分)28题、(1)当时百家争鸣,各学派之间相互攻击;孔子思想不适合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2分)(2)同:都认为儒学强调“贵贱有序”的统治秩序;(2分)异:康有为认为儒学具备平等、进化的思想(2分);梁启超认为儒学是维护专制的思想根源,是民主的障碍。(2分)(3)儒家的某些观点是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的说教。(4分)w.w.w.k.s.5.u.c.o.m- 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