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考试(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读“次生盐渍化形成原理图”,回答下列问题。1. 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A. 海面上升B. 水土流失C. 不合理的灌溉D. 荒漠化2. 图示区域可能位于()A. 宁夏平原B. 三江平原C. 成都平原D. 密西西比河平原【答案】1. C 2. A【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加剧土壤盐碱化,所以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灌溉,故该题选C。【2题详解】根据材料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降水不足、太阳辐射强烈且需灌溉的集约农业区,宁夏平原
2、降水量少,需要引黄河水灌溉,且蒸发旺盛,易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三江平原纬度较高,蒸发弱,且春季有积雪融水,不易发生次生盐碱化,故B错误;成都平原为湿润区,不易发生次生盐碱化,故C错误;密西西比河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农业以热带种植园农业和迁移农业为主,不易发生次生盐碱化,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原因。次生盐渍化是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较低、地下径流不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因受人为不合理措施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
3、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渍化。下图是我国部分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图例所示的环境问题是()A. 湿地破坏B. 水土流失C. 土地荒漠化D. 环境污染4. 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A. 发展耕作业B. 退耕还草C. 修建水电站D. 人工增雨【答案】3. C 4. B【解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环境问题。【3题详解】读图,图例所示区域 主要是西北地区,区域的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农业区,应是土地荒漠化问题,C对。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湿地面积小,湿地破坏不是主要问题,A错。西北地区降水少, 水土流失不是主要问题,B错。工业活动少,环境污染问题少,D错。故选C。【4题详解】治理该
4、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退耕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封沙固丘,防止荒漠面积扩大,B对。降水少,不需要大力修建水电站,C错。缺少水汽条件,不适合人工增雨,D错。大力发展耕作业,会加剧荒漠化程度,A错。故选B。5.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雨林生态系统的特点。雨林由于生物循环旺盛,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而枯枝落叶分解,养分释放后,进入土壤,植被吸收,同时高温多雨的气候,地表径流和淋
5、溶作用强,淋溶作用导致养分流失。所以雨林的养分集中在植物体内,土壤很贫瘠。因此正确,故选A。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下列各题。6. 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A. 水资源B. 铁矿石C. 煤炭资源D. 水陆交通7. 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A. 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 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C. 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D. 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6、【答案】6. A 7. C【解析】本题考查能源资源的开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6题详解】山西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较强,降水少,水资源不足;而鲁尔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河流较多,水资源充足。故选A。【7题详解】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生产链,积极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及深加工是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短时间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不能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会使山西的发展深受资源制约,随着资源的枯竭其经济会衰退。故选C。8.田纳西河流域的水系、水文特征是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矿产资源丰富A. B.
7、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组合选择题可采取排除法,矿产资源丰富明显不属于河流特征,错误。田纳西河流域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丰富,故水量丰富,但流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且水系发达,支流较多;而该流域内地形以山地、丘陵、平原为主,地形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较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分析,注意解题方法的选择。9.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 河流的梯级开发B. 发展高耗能工业C. 旅游业开发D. 发展航运【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田纳西河开发。【详解】田纳西河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水量丰富但季节变化大;根据以上
8、自然背景分析,要想利用水能发电需要建坝修库,且能调节水量减缓落差利于航运,又能解决夏秋季因降水少而导致的农业灌溉用水问题,还可发展养殖所以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发展高耗能工业、旅游业开发、发展航运都是在梯级开发的基础上发展的。故选A。10.黑龙江、吉林两省粮食输出量大主要原因是( )A. 光热充足,复种指数高B. 耕地后备资源充足C. 人少地多,商品率高D. 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东北农业区位因素。【详解】黑龙江、吉林地处我国的高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一年只能一熟,但黑龙江、吉林的人均粮食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原因人少地多,商品率高,但耕地后备资
9、源充足,地势平坦,集中连片分布,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有利于农业发展,不是粮食输出量大的主要原因。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了解我国的粮食生产的基本格局及其成因,只要考生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结合所学的中国地理知识,完成本组题是不难的,属于基础性题目。11.三江平原成为水稻种植优势区的原因是( )A. 地势平坦开阔,多冻土和沼泽B. 夏季高温多雨,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长C. 北部有山地阻挡,不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D. 河流较多,有充足的灌溉水源【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特征。【详解】东北的冻土和沼泽区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东北位于中温带和寒温带,积温低,农作物生长期短;该地距冬季风
10、源地较近,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河流较多,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故选D。读某区域劳动力职业构成表,完成下面小题。12. 当前,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A. 第一产业的结构调整B. 工业化的加速推进C. 服务业的发展D. 乡村地域的支撑13. 该区域目前所处的区域产业结构对应正确的是A.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 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C.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D.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答案】12. B 13. C【解析】【12题详解】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是衡量城市化的最重要标志。从该区域的劳动力职业构成看,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所占比重达50%,说明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
11、重最大,这是工业化的加速推进的表现。故B正确,A、C、D错误。【13题详解】从该区域的劳动力职业构成可推知,该地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小,产业比重由大到小依次是“二、三、一”,故C正确。【点睛】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14.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将于2016年3月28日开始发售迪士尼乐园的门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上海市将在迪士尼旅游度假区内,对人群聚集程度进行分析、研判和预警。这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遥感技术B. 全球定位系统C. 地理信
12、息系统D. 北斗导航系统【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详解】对人群聚集程度进行分析、研判和预警要用的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主要用于监测,全球定位系统和北斗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都不能用于分析。故选C。15.以酥油茶、青稞酒为饮食特色地域文化属于A. 青藏高原文化B. 黄土高原文化C. 四川盆地文化D. 云贵高原文化【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地域文化相关知识,较为基础。【详解】青藏高原文化区是藏族聚居区,饮食以糌粑、酥油茶、青稞酒、牦牛奶为特色,BC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枸杞喜冷凉气候,耐寒力、抗旱能力强,在
13、干旱荒漠地仍能生长。花果期必须有充足的水分。长期积水的低洼地对枸杞生长不利,甚至引起烂根或死亡。多生长在碱性土和砂质壤土,最适合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上栽培。材料二:图示区域生产的构杞具有颗粒大而饱满,肉质肥厚而核少,色泽鲜艳而味甘等特性,且富有氨基酸、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图中M市枸杞产业发展以干果和果汁加工为主。(1)分析当地种植枸杞的有利自然条件。(2)简述当地发展枸杞产业对区域发展积极影响。(3)指出当地枸杞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光照充足,有利于枸杞生长发育;昼夜温差大,枸杞品质好;高山冰雪融水提供充足灌溉水源;砂质土壤,排水良好;海拔高,
14、气温低,病虫害少。(2)靠近原料地,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枸杞种植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减少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发展壮大枸杞产业,可以提升区域产品品牌和竞争力,提升城市形象。(3)大量用水,使该地区水资源更加短缺;交通条件差;距市场较远;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不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条件,发展枸杞产业的影响,面临的主要问题。【详解】(1)根据经纬度,结合海拔高度判断,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区,应是高原高山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有利于枸杞生长发育。大气保温效应差,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
15、分积累,枸杞品质好。高山冰雪融水提供充足灌溉水源,砂质土壤,排水良好。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2)从经济角度看,当地发展枸杞产业,靠近原料地,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从生态保护方面看,枸杞种植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减少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从社会效益看,发展壮大枸杞产业,能够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提升区域产品品牌和竞争力,提升城市形象。(3)当地发展枸杞产业,需要大量用水,使该地区水资源更加短缺。区域内交通条件差,距东部发达区市场较远。枸杞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不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近十几年来,亚马逊流域内各国涌现水电开发热潮。在
16、亚马逊河的安第斯山脉支流上已经有48座装机量超过2兆瓦的水电站,未来的20年里还计划修建150座。在亚马逊平原地区,建水电站需要修建大型水坝,产生足够强力的落差,如乌阿图玛河的巴尔比那水电站和托坎廷斯河的图库鲁伊大型水电站。下左图示意亚马逊流域水电站分布,下右图示意亚马逊流域多年平均气候资料。(1)说明亚马逊流域土壤贫瘠的原因。(1)分析亚马逊流域内各国涌现水电开发热潮的原因。(2)简述亚马逊流域降水特征及其对发电量产生的影响。(3)分析亚马逊流域水电开发对流域内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答案】(1)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17、。(2)水资源丰富,支流径流量大;高原向平原的过渡地带,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大;水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3)降水特征:11月至次年5月多雨,6月至10月少雨,降水季节性变化大。影响:河流径流量不稳定,导致水力发电量波动较大。(4)砍伐森林,水库淹没森林,造成森林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失衡,陆地生物多样性减少;库区淹没等诱发引起崩岸、滑坡,诱发地震;水流减缓,河流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坏,并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库区泥沙沉积,导致下游土壤肥力降低;大坝建设阻断了洄游性鱼类路径,影响部分洄游性鱼类的生存环境。【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
18、差异性、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等知识点,内容虽多,但题目常规,较容易。【详解】(1)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分解对植物残体。因此肥沃土壤分布区应具备动植物资源丰富,分解缓慢,养分不易流失等特点。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气温高,湿度大,易于细菌等繁殖和生存,所以细菌的分解作用很强,树叶等有机物在掉落到地上,很快被细菌彻底分解,导致有机质残留少;过量的雨水带来强烈的淋溶作用,可溶解并带走差不多所有的有机质和可溶解性矿物,如钾、钠、镁、钙等,使土壤失去植物所需的养分而变得贫瘠;为了尽可能多的吸收植物营养元素,热带雨林的树木长有巨大的板状根,与地面接触面积大,迅速将地表面土
19、壤中的植物营养元素吸收,植物快速吸收了土壤中的养分,也是造成雨林土壤贫瘠的原因之一。(2)水电开发的原因一般从水量和落差分析水能是否丰富,水能本身的优势,市场需求,资金等方面分析。 亚马逊流域内各国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支流径流量大;亚马逊流域为平原地形,南北两侧为高原,西部为山地,处于高原向平原的过渡地带,落差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当地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大;水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3)结合流域降水特征示意图可知该流域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11月至次年5月多雨,6月至10月少雨,降水季节性变化大。热带雨林气候区,大气降水为河流的主
20、要补给水源,河流流量受降水的影响也会出现季节变化,导致水力发电受到波动。(4)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生物、土壤、水电、气候等因素。水电开发需要修建水库和大坝 ,在大坝和水库建设过程中,会改变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亚马孙河流域为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雨林在调节气候、和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该地区水电开发将造成大量雨林破坏或被淹没,温室效应增强,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受损;库区蓄水,可诱发引起崩岸、滑坡、地震等地质灾害;大坝建设阻断了洄游性鱼类路径,影响部分洄游性鱼类的生存环境;库区水流减缓,河流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坏,并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库区泥沙沉积
21、,导致下游土壤肥力降低。18.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増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水(0-700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下图为大气圈碳收支示意图”。说明导致近期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以及针对该原因可采取的对策。【答案】主要原因:CO2增加,全球变暖,海水温度上升;海水酸化。对策: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增加植被覆盖率;扩大国际合作;加强对珊瑚礁
22、的修复工作;加强环保教育,倡导低碳生活(任答4点)。【解析】【分析】本题以全球变暖对珊瑚白化的影响为素材,考查珊瑚白化的原因和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措施等,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当海水酸度、盐度、温度和透光度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 读图可知化石燃料燃烧和植被破坏导致大气圈中二氧化碳数量增加,全球变暖,海水温度上升;海水酸化。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措施,主要结合前面所述珊瑚白化的原因分析,如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增加植被覆盖率。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建立保护区;加强对珊瑚礁的修复;建立监测机制;加强立法;扩大国际合作等。【点睛】生态保护的措施一般从包括三个主体层面,国家、企业和社会,再从宣传、行政、法律、工程、生物等方面去论述具体的措施。同时,有些环境问题由于材料论述了具体的问题所在,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