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1-3 地球的演化过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1761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1-3 地球的演化过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1-3 地球的演化过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1-3 地球的演化过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1-3 地球的演化过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1-3 地球的演化过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1-3 地球的演化过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1-3 地球的演化过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1-3 地球的演化过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1-3 地球的演化过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1-3 地球的演化过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三地球的演化过程【基础性训练】 共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三叶虫属于古海洋无脊椎动物,下图为古生物野外科考时,在地表下 2.5 米处的地层中发现的三叶虫化石标本。据此完成1、2题。1.三叶虫空前繁盛的时期属于()A.冥古宙B.侏罗纪C.新生代D.古生代2.三叶虫化石的发现,可以证明该地层发生过()A.风沙侵蚀B.火山爆发C.泥沙沉积D.洋流运动【解析】1选D,2选C。第1题,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了。可知三叶虫空前繁盛

2、的时期属于古生代。第2题,三叶虫属于古海洋无脊椎动物,在地表下 2.5 米处的地层中发现的三叶虫化石标本,表明该地层发生过泥沙沉积。(2020杭州高一检测)下图示意某地局部地层剖面,地质学家根据各地层埋藏的化石绘制了其形成时期的场景想象图。据此完成3、4题。3.该地地层的主要形成时期是()A.太古代B.元古代C.古生代D.中生代4.该地地层的主要形成时期,地球环境()A.由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B.由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演化C.由水域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转变 D.由物理演化阶段向生物演化阶段转变【解析】3选C,4选C。第3题,三叶虫、原始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时期。第4题,随着海陆变迁,鱼类开始走向

3、陆地,出现了两栖动物蝾螈,代表了动物开始由水域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转变。读下图,回答5、6题。5.图中甲、乙两地同一时代的地层是()A.、B.、C.、D.、6.关于图中地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到地层的厚度一样B.每个地层中都含有化石C.年龄最老的是D.甲地地层比乙地相同高度地层形成早【解析】5选D,6选C。第5题,由图中各岩层所含的化石,可知与、与是相同时代的地层。第6题,在地层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地势不同,沉积有差异,地层厚度不可能相同;图中地层中没有化石;与地层相同,地层最老;甲地地层比乙地相同高度地层形成晚。(2020德州高一检测)下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

4、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读图,完成7、8题。7.地质时期,地球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海陆变迁B.频繁的火山爆发C.生物的呼吸作用D.植物的出现和发展8.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A.海生藻B.裸子植物C.被子植物D.蕨类植物【解析】7选D,8选D。第7题,读图可知,地质时期地球上CO2浓度下降,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植物的出现和发展,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CO2并释放氧气,从而导致地球上CO2浓度下降;海陆变迁对地球CO2浓度影响不大;频繁的火山爆发,以及生物的呼吸作用都会使得地球上CO2浓度上升。第8题,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2021济南高一检

5、测)2019年7月,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矿工在当地矿区发现了完整的海王龙化石(见下图),这种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7 000万年前,它与恐龙属于同一时代。曾经是海洋里的一代“霸主”。据此完成9、10题。9.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A.古生代B.新生代C.中生代D.元古代10.关于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铁矿总储量的60%成于该地质年代B.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C.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D.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解析】9选C,10选C。第9题,材料中海王龙生活在7 000万年前,属于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 600万年),与恐龙属于同一时代,恐龙在中生代盛行。第10题,海王

6、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盛行。地球的铁矿等金属矿成矿时期是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新生代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知识拓展】中生代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的哺乳动物虽然分化成很多不同的类群,但所有这些哺乳动物都是些体型非常小的动物。中生代时裸子植物空前繁盛,有的高达数十米,到了中生代末期被子植物才逐渐繁盛。今天的煤炭石油绝大部分是中生代时期的裸子植物埋藏在地下形成的。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

7、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1)考察名称: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考察工具准备:_。(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层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岩;按地质年代分类,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

8、于_代。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_。(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_环境向_环境的演变;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命名时应突出生物化石这一关键主题。第(2)题,野外考察应有地质锤、指南针、记录工具、该区岩层等资料。第(3)题,含有化石为沉积岩的特征。图中最古老的生物化石为三叶虫化石,三叶虫繁盛的时代为古生代。三叶虫生活在海洋环境中;恐龙主要生活在陆地环境中;

9、恐龙繁盛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第(4)题,三叶虫生活在远古海洋中,因此三叶虫化石的存在说明青藏高原地区经历了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演变,地壳经历了抬升运动。答案:(1)生物化石(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3)沉积古生海洋陆地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4)海洋陆地抬升【提升性训练】 共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020北京高一检测)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地质年代表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12.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C.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13.人类

10、出现于()A.太古宙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解析】12选B,13选D。第12题,植物演化应为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三叶虫鱼类恐龙,三叶虫是寒武纪的远古动物;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排列错误;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排列错误。第13题,由图可知,人类出现时间为新生代。恐龙统治了地球长达一亿六千万年之久,突然间消失灭绝了。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有不同的猜测,但都缺乏科学的依据,这也成为生物史上的难解之谜之一。据此回答1416题。14.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A.中生代和新生代B.古生代寒武纪和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纪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1

11、5.和恐龙同时代灭绝的生物物种是()A.原始鱼类B.古老的两栖类C.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D.蕨类植物16.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A.生物灭绝与环境变迁无关B.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C.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毫无意义【解析】14选D,15选C,16选C。第14题,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古生代末期主要是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及部分的无脊椎动物灭绝,中生代末期主要是恐龙灭绝;中生代是恐龙的繁盛期,新生代是哺乳动物繁盛期,寒武纪是生命大爆发期。第15题,中生代末期

12、恐龙和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灭绝;原始的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蕨类植物在古生代末期灭绝。第16题,中生代恐龙的灭绝与环境变迁有关;是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的;中生代恐龙灭绝,不是所有生物灭绝,不能说明地球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有助于研究人类与环境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二、非选择题(共15分)17.读下面一则报道,回答下列问题。 (15分)美国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一篇文章说,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地球在6 500万年前遭受一颗小行星撞击而导致恐龙灭绝,但这并非是地球唯一的“飞来横祸”。另一颗小行星(也可能是彗星)在距今约2.5

13、亿年前也撞击过地球,触发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有关证据是科学家们在对远古时代的沉积物进行研究时发现的,这些从日本、中国和匈牙利的不同地点搜集的沉积物来自地质史上的二叠纪和三叠纪之间这颗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撞击的威力相当于地球上最大地震的100万倍,由此还引发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火山运动。火山灰和撞击引起的灰尘覆盖整个地球达数百年。当时地球上的主要物种,包括1.5万种三叶虫全部灭绝,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生脊椎动物被毁灭(1)“二叠纪和三叠纪之间”应该是距今约_年,这也是_代和_代的时间界线。(2)简要分析当时全球气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简述当时地球上生物遭毁灭的直接原因。【解析】第(1

14、)题,结合材料中提供的时间即可判定。第(2)题,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热量及火山喷发将导致地球上的温度很高。撞击后产生的灰尘遮天蔽日,太阳辐射被极大地削弱,地球上气温降低。第(3)题,撞击发生后产生大量灰尘遮挡阳光照射,许多植物因为得不到充足的阳光而大片的死亡。由于植物的大片死亡,许多动物也因食物缺乏而大量死亡。答案:(1)2.5亿古生中生(2)在撞击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撞击所产生热量及火山喷发的热能的作用,地球上的温度很高。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大量的灰尘遮天蔽日,太阳辐射被极大地削弱,地球上气温降低。(3)撞击发生后,地球上暗无天日,许多植物因为得不到充足的阳光而大片的死亡。由于植物的大片死亡,许多动物也因食物缺乏而大量死亡。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