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 知道财政的含义及本质;了解预算和决算的含义;理解财政的作用。2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途径;懂得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以及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二、预习内容一、财政及其作用1、财政的含义及实质(1)财政是国家的 (2)实质:财政是对社会产品的分配,其实质是 。 2、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 ,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 【点拨】正确认识财政:从财政的内容看,它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两
2、个方面;从财政的实现途径看,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来实现的;从财政的实质看,财政是一种分配关系。3、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 (2)国家财政具有 (3)国家财政具有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收入(1)含义: ,就是财政收入(2)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 、 、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和 2、财政支出(1)含义: , 就是财政支出(2)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 、 、 、 (3)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不外有三种情况: 、 、 财政收支平衡是指 财政盈余是指 财政赤字是指 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 促进 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 知道财政的含义及本质;了解预
3、算和决算的含义;理解财政的作用。2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途径;懂得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以及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际问题的能力。二、学习过程自主探究1:结合课本64页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仅靠个人出资能修建地铁吗?应该由谁来办?(2)你还知道哪些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自主探究2:国家财政收支计划审查批准的法定程序是什么?合作探究1;国家财政是怎样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 合作探究2:结合课本65页材料,谈谈应该怎样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远行?自主探究3:你知道税收与财政收入的
4、关系吗?合作探究3: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是怎样的?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合作探究4:在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什么样的分配政策是合理的分配政策?为什么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三、反思总结四、当堂检测根据2008年中央与地方财政预算方案,2008年中央和地方将安排财政收入58486亿元;全国安排支出60786亿元,增加11220亿元。回答15题。1.财政是A.税收收入 B.国家的支出 C.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D.债务收和税收收入2.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是A.债务收入 B.税收收入 C.利润收入 D.行政性收费3.财政支出是国家A.对社会总财富进行分配的过程 B.筹集资金平衡预算的过程C.发行债券投入基
5、础设施建设的过程 D.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4.国家财政收入过少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 会直接减少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A. B. C. D.5.要增加财政收入,就必须减少企业和个人收入 努力发展经济,增加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努力搞好税收工作 扩大积累,抑制消费A. B. C. D.6.减少财政赤字和国债资金规模说明要给经济降温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目的在于抑制总需求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A. B. C. D.7.所谓财政收支平衡是指A.财政收入完全等于支出B.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C.收入大于支出,
6、略有节余D.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8.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在财税方面,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继续增收超过三成,为更好发挥财税政策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据此,有人认为国家财政收入越多越好。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课后练习与提高自 1988 年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至今,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猛。特别是 1998 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包括公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年均通车里程超过 4000 公里。回答12题。1.国家之所以加大包括公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从财政的作用来看是因为A.基础设
7、施建设存在较大风险B.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取得较高利润 C.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D.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和保障2.国家投入包括公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资金属于A.经济建设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C.科教文卫事业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迅猛发展,这得益于该地区自身的优势和国家财政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而占国土面积一半的西部则相对落后得多,鉴于此,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各项优惠政策(尤其是财政)向西部地区倾斜,重点是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科技教育项目。这说明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整资源配置 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
8、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财政在平衡地区差异方面有重要作用 财政可以保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A. B. C. D.来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7月10日,中央财政投入应急抢险救灾资金又增加近30亿元,达到236.96亿元。回答910题。4.中央财政投入的应急抢险救灾资金属于A.国防支出 B.债务支出C.行政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5.中央财政拨款拨物对受灾居民进行安置,表明A.国家财政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B.国家财政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C.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D.国家财政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具体体现为应对成品油等价格调整对城乡低保家庭基本生活的
9、影响,2008年6月20日中央财政再次宣布下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37.8亿元,其中城市低保为18.5亿元,农村低保为19.3亿元。回答68题。6.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财政支出的A.债务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C.行政管理支出 D.经济建设支出7.中央财政加大“低保”投入,目的是A.调节资源配置 B.实现国家职能C.调节社会分配,促进社会和谐 D.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8.根据价格上涨情况,国家适当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加强了对城乡困难居民的临时救助。这说明财政A.是解决物价周期性波动的物质基础 B.是实现收入完全公平分配的物质保证C.能够从根本上遏制物价
10、上涨造成的不利影响D.具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2008年3月6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记者招待会上说,2008年我国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国债资金规模,全年安排中央财政赤字1800亿元,比上年实际赤字减少200亿元,比上年预算赤字减少650亿元;安排国债投资300亿元,减少200亿元。回答1619题。9.下面关于财政赤字的正确认识是A.任何时候都不应出现财政赤字 B.不需要对财政赤字加以控制C.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法 D.必须向中央银行透支来弥补财政赤字10.关于发行国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发行国债属于财政支出 B.发行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之一C.国债是国家财政
11、部门在国外向老百姓借的钱D.国债发行量过多,会直接引发对外债务危机11.为了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某市财政局在2008年的工作中,紧紧围绕发展与和谐这一主题,在财政预算支出方面,重点向“三农”以及教育、科技、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倾斜,着力解决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贫困家庭取暖等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结合材料,按照具体的用途指出财政支出的类型。12.材料一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1304.03亿元,同比增长32.4%。2007年全年税收收入4944
12、9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上年增加11813亿元,增长31.4%。材料二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就是要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财政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加对薄弱环节、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出,较大幅度地增加“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节能减排和廉租住房建设等方面支出。(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财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参考答案课内探究学案:17 CBDDC CD8.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加,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可持续
13、发展创造条件。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但是,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加,从根本上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必须在社会财富总量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增加财政收入。课后练习与提高11O DACDB BCDCB11.财政支出按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材料中用于“三农”的支出属于经济建设支出,用于教育、科技、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支出属于科学、教育、文化、
14、卫生事业支出,用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贫困家庭取暖等方面的支出属于社会保障支出。12.(1)材料一反映了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2007年财政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材料二反映了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2)材料二表明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方向、数量的控制,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总量平衡及结构优化,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作用。2008年我国财政较大幅度地增加“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节能减排和廉租住房建设等方面支出,有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改善人民生活,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