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124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 图中三个箭头所代表的辐射依次是A.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2.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对应的字母主要是A.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 大气的反射作用C. 大气的吸收作用D.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答案】1. B 2. D【解析】根据图中箭头指向及来源,判断序号代表的辐射类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指的是大气的逆辐射作用,箭头方向

2、由大气指向地面。【1题详解】根据图中箭头指向及来源,图中三个箭头所代表的辐射依次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B对。A、C、D错。【2题详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指的是大气的逆辐射作用,箭头方向由大气指向地面,对应的字母主要是,D对。A、B、C错。3. 下图表示反气旋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曲线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详解】反气旋中心为高压,所以受反气旋控制,气压较高,反气旋过境以后气压降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4. 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简图中的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A. 是极地高气压带B. 是副极地低气压带C. 是盛行西风带D

3、. 为多雨带【答案】B【解析】【详解】从简图中可以看出两处是冷暖气团相遇形成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气压,两处应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处盛行下沉气流,位于副热带地区,应该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介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位于南半球,应该是东南信风带,故答案选B。5. 杭州西湖边的居民,一天里能感受到风向的变化。以下示意图,正确表示西湖边空气运动变化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试题难度容易。【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陆地和湖泊比热不同,白天陆地增温比西湖快,陆地温度高,形成低压,吹湖风,正确;晚上陆地降温比西湖快,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吹陆风

4、,正确;故选B6. 下图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 甲处海洋,乙处是陆地B. 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C. 气流较气流湿润D. 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季风环流及对天气的影响。【详解】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亚欧大陆为低压,太平洋为高压,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甲为陆地,甲处气流上升,乙为海洋,乙处气流下沉,A错误;乙为海洋,乙处气流下沉,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B正确;气流是由陆地流向海洋,气流是由海洋吹向陆地,气流较气流干燥,C错误。气流由近地面流向高空,D错误。故选B。7. 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 极地高气压带和副热带高

5、气压带都是空气遇冷下沉堆积形成的B.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都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C. 高、中、低纬度近地面风向与高空风向都是正好相反的D.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地区降水都较多,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地区降水都较少【答案】D【解析】【分析】气压带的形成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热力因素形成的,如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另一种是由动力因素形成的,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于大气分子的不断聚集重力下沉而形成的特殊的热高压。【详解】极地高气压带是因为空气冷却下沉所形成的,而南北半球的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是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造成高空气流下沉而形成的,A错误;副极地低压带,它是

6、由于极地东风与中纬度的盛行西风相对运动辐合抬升而成。B错误;在大气环流的风带中,近地面的风向受摩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有一定夹角,而在高空,没有摩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C错误;在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降水,多为晴朗天气;而在低压控制下,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成降水,多为阴雨天气,D正确。【点睛】本题的关键要求考生熟悉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属于识记性较强的题目,难度不大。8. 以下地区降水类型主要由暖锋造成的是( )A. 北方夏季的暴雨B. 江淮地区的梅雨C. 长江流域的对流雨D. 清明时节雨纷纷【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锋面。【详解】

7、北方夏季的暴雨为快行冷锋,江淮地区的梅雨为江淮准静止锋,长江流域的对流雨为气旋,清明时节雨纷纷为暖锋造成的,故选D。9. 下列四幅气压分布图中(气压单位:百帕),箭头分别表示:a水平气压梯度力;b风向;c地转偏向力;d摩擦力。其中正确反映南半球状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图示均为近地面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风向向左偏并与等压线斜交,据此选C。10. 下图中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陆地比热容小,温差较海洋大,排除BC。晴天云层薄大气对太阳

8、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保温作用弱,故而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多云的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故温差最大的是晴天的陆地,排除A,D正确。故选D。读世界某区域6月6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1. 甲地的气压最可能是( )A. 1005hPaB. 1007hPaC. 1008hPaD. 1011hPa12. 图中乙地的风向是( )A. 东北B. 西北C. 东南D. 西南【答案】11. B 12. D【解析】【1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甲位于1005和1008两条等压线之间,则气压最可能为1007hPa,故选B。【12题详解】读图可知,乙地位于

9、低压中心的东南部,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正北,地转偏向力使其右偏,形成西南风,故选D。【点睛】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近地面的风还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而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13. 2017年初某地发生的雪灾与大气逆温现象有关。典型逆温现象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西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当在对流层出现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为逆温。对流层之上为平流层。图中A在对流层出现了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

10、象。据此选A。【点睛】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即是说在数千米以下,总是低层大气温度高,高层大气温度低,显得头重脚轻。这种大气层结容易发生上下翻滚,即对流运动,可将近地面层的污染物向高空乃至远方输散,从而使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减轻。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头轻脚重从而导致大气层结(层次结构)稳定,气象学家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它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罩在城乡上空,上下层空气减少了流动,近地面层大气污染物无路可走,只好原地不动,越积越多,空气污染势必加重。一般来说逆温层分为辐射逆温平流逆温和地形逆温

11、层 1.辐射逆温主要是冬季晴朗的夜晚,由于地面的辐射作用很强,地面降温速度很快,从而导致地面温度非常低,于是靠近地面的大气温度就低于高空,当第2天太阳出来后,地面温度逐渐升高,逆温层会逐渐消失 2.平流逆温是由于冷空气的密度比较大,如果冷空气南下时往往贴近地面,而暖空气被抬升,于是出现逆温层-锋面附近比较典型 3.地形逆温是在山谷地带,冷空气沿着山坡下沉堆积而成的。14. 读四地气候资料统计图,按图中顺序,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正确的是( )A.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B. 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12、、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答案】B【解析】【详解】图,最冷月气温0-15,雨热反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图,全年温度大于15,为热带气候,每个月降水都大于100ml,降水丰富,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图,最冷月气温在-15-0,为温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雨热同期,为温带季风气候。图,最冷月气温0-15,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正确,ACD错误。故选B。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5. 该地最可能位于

13、A. 亚欧大陆东岸B. 亚欧大陆西岸C. 北美洲东岸D. 北美洲西岸16. 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洋流C. 纬度D. 海陆分布【答案】15. A 16. D【解析】【分析】考查区域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5题详解】读图,东南部降水量年较差大,降水量没有负值,年较差大,降水量最多月数值也大,说明该地东南部降水量季节变化大。西北部降水量年较差小,可能降水量小。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符合亚欧大陆东岸的降水特征,A对。大陆西岸在该纬度范围内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季节变化小,B、D错。北美大陆东岸是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年较差小,图中西北部降水量差值小,可能是沙漠区

14、,北美洲沙漠面积少,图示区沙漠面积广,所以是北美洲东岸可能性小些,C错。故选A。【16题详解】根据降水量年较差数值,结合前面分析,该地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季风等气候的降水年较差较大。图中等降水量年较差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说明由东南向西北受季风影响总体递减,因由东南向西北距海越远,季风影响越小,故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D对。地形、洋流、纬度都是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A、B、C错。故选D。【点睛】由定义上来看降水量年较差越大说明降水的季节变率最大,只有草原、季风等气候的降水年较差最大,从图中可看该地位于北半球由东向西递减说明东部降水变率大,北半球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降变率比较小,

15、所以由此可以判断位于大陆东岸,再由北美大陆东岸是大陆性气候所以年较差小,所以只能是亚欧大陆东岸。由上题可知该地应为温带季风区降水差异最大的原因是季风风向变化,海陆分布是主要原因。17. 下图是某地区气压及相关天气系统分布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甲处云系比丁处窄B. 甲处云系比丁处宽且厚C. 甲处比丙处气温高且气压低D. 即将出现阴雨天气的是丙处【答案】A【解析】【详解】云系的宽窄与降水时间长短有关,降水时间长,云系宽,反之云系窄,冷锋降水时间短,所以云系窄;云系的厚薄与降水强度有关,降水强度大云系厚,由图可知,甲、乙 位于冷锋位置,丙、丁位于暖锋位置,所以甲比丁

16、处云系窄且厚,故A对,B错;甲为冷气团,丙为暖气团,甲比乙气温低气压高,C错;暖锋降水在锋前,冷锋降水在锋后,即将出现阴雨的是甲和丁,所以D错。故选A。18. 一月份,被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A. 副热带高气压带B. 赤道低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答案】C【解析】【详解】一月份,亚洲高压形成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地处北纬60附近,故被切断的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故选C。19. 下图是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珠江三角洲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台风什么时候最接近该地( )A. 14 时B. 16 时C. 19 时D. 22 时【答案】C【解析】【详解】从上图的风速可以看出

17、,当19时该地的风速最小,说明此时是台风中心经过该地,台风中心风力很小,台风中心附近风力很大,故选C。20.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 偏东风B. 偏南风C. 东北风D. 西北风【答案】B【解析】【详解】图中是14日6时的气压形势,根据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14日69时甲地还是位于低压中心东侧,先作出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可知甲地风向为偏南风,B正确。故选B。21. 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A. B. C. D. 【答案

18、】A【解析】【详解】图A为30N60N,属于北半球西风带,故A正确;图B为30S60S,属于南半球西风带,故B不符合题意;图C为030S,属于南半球信风带,故C不合题意;图D为60N90N,属于北半球极地东风带,故D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意在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关键信息、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北半球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于A. B. C. D. 23.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增强了A. B. C. D. 【答案】22. B 23. 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22题详解

19、】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近地面地面辐射,图中为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为地面辐射,为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为大气逆辐射。B正确。【23题详解】全球变暖主要是温室气体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后大气温度升高形成的。为大气逆辐射,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增强了。C正确。读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下图),完成下列问题。24. 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 )A. B. C. D. 25.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增加CO2排放可以使( )A. 增强B. 减弱C. 增强D. 减弱【答案】24. A 25. C【解析】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24题详解】读图可知,各箭头的含义,为太阳辐射,为大

20、气反射,为大气逆辐射,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为地面辐射,而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为太阳辐射,A正确。故选A。【25题详解】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增加CO2排放,CO2增多增强对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的吸收,使大气逆辐射增强,C正确;对太阳辐射无影响,A错误;大气反射增强,B错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D错误。故选C。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6. 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最适宜布局在()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27. 城市绿化最适宜布局在()A. 甲地 乙地B. 乙地 丁地C. 丙地 丁地D. 丙地 甲地【答案】26. A 27. B【解析】【26题详解】

21、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热岛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市中心温度较高,气流上升,郊区温度较低,气流下沉,在同一水平面产生高低气压差,使得上空气流由市中心流向郊区,在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市中心,因此为了防止城市热岛环流会把市中心与郊区间的污染物带到市中心,需要把污染重和高耗能的企业及卫星城布置在环流圈外。读图分析甲地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外,故答案选。【27题详解】城市热岛环流把市中心的气流带到郊外,在郊外净化后在回到市中心,这样使得城市的空气得到净化;因此城市绿化适宜建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可以净化进入城市的空气,对应图中的乙地和丁地。故答案选。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下图示意近地面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

22、面小题。28. 如果图示现象为近地面A、B两地热力环流引起,当两地冷热差异增大后,形成风的原动力会( )A. 增大B. 先小后大C. 减小D. 先大后小29. 关于图中A点和B点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处风力大于A处B. B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小于A处C. A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D. A、B两处地转偏向力都平行于等压线【答案】28. A 29. A【解析】【28题详解】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当两地温差加大时,气压差也会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加大,风力增加,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29题详解】B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大于,A项正确。B处水平气压梯度大于A处;近地面风向与等压

23、线斜交;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风向垂直于等压线时平行于等压线;故BCD项错误。故选A。【点睛】热力环流是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是由地表冷热不均导致的大气垂直运动,然后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进而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使得大气产生水平运动,从而形成热力环流。30. 一段时期内,我国东部某区域受某天气系统影响,出现多日晴好天气,该天气系统中心位于图中B地。图a为摄影爱好者在该地一公园内所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若受此天气系统持续影响,则该地区可能A. 空气质量越来越差B. 风力明显增大C. 昼夜温差减小D. 阴雨连绵【答案】A【解析】【详解】受该天气系统影响,出现多日睛好天气,结合图片中树叶飘

24、零,该天气系统应冷高压。若受此系统持续影响,则该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污染气体不易扩散,可能空气质量越来越差,A对。高压中心是下沉气流,风力小,B错。晴天为主,昼夜温差增大,C、D错。故选A。二、综合读图题(共40分)31. 读下图,回答问题。(1)从性质上看,甲图中B是_气团,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_地。(2)甲图为_锋天气图。该锋面过境后,E地气温会_,气压会_。(3)乙图所示天气系统从气压状况看为_,从气流状况看属_;该天气系统位于_半球,在其控制下多为_天气。(4)下列天气现象受图中甲天气系统影响形成的是_。A.江南地区的春雨 B.福建沿海登陆的台风C.北方的秋高气爽 D.寒潮【答案

25、】 (1). 冷 (2). C (3). 暖 (4). 升高 (5). 下降 (6). 高压 (7). 反气旋 (8). 北 (9). 晴朗 (10). A【解析】【分析】本题以锋面和反气旋示意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常见的天气系统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详解】(1)气团根据性质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读图可知,B位于锋面下方,密度大,所以应为冷而重的冷气团。C位于暖气团一侧,DE位于冷气团一侧,气温最高的为C。(2)甲图为暖气团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暖气团势力强于冷气团,为暖锋。该锋面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3)读乙图可知,气压自中间向外降低,应为高压系统,从水平气流运动状况看,为顺时

26、针辐散气流,为反气旋。由于反气旋水平气流为顺时针的,所以地转偏向力为向右的,应为北半球反气旋。在反气旋控制下,中心气流下沉,出现晴朗天气。(4)图中甲为暖锋,在暖锋影响下,江南地区一场春雨一场暖,福建登陆的台风为气旋系统,北方的秋高气爽是受反气旋控制形成的,寒潮为冷锋系统影响导致的剧烈降温。故选A。32. 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答下列问题。(1)A地区夏秋季节的降水类型是_雨和_雨。(2)B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_”天气,影响它的天气系统是_。(3)锋面雨带到达图中C和D两地区的时间大致是_;此时B地区出现_天气。(4)如果登陆我国的夏季风势力强,我国会出现北_南_。

27、【答案】 (1). 锋面 (2). 台风 (3). 梅雨 (4). 江淮准静止锋 (5). 7、8月份 (6). 伏旱 (7). 涝 (8). 旱【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气候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A地区为我国的华南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其在45月形成华南准静止锋,为锋面雨;5月以后,随着夏季风增强,湿润的暖湿气流推动冷空气北移,锋面雨带随之北移,形成暖锋雨;夏秋季节,西太平洋地区多台风,受台风影响,多形成台风雨。(2)B地区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

28、,形成梅雨天气。(3)C地区为华北平原,D地区为东北平原,锋面雨带到达图中C和D两地区的时间大致是7、8月份。此时B地区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出现伏旱。(4)如果登陆我国的夏季风势力强,锋面雨带会迅速到达北方,在北方停留时间长,我国会出现北涝南旱现象。33.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由图可知,甲图是_季,判断理由是_。(2)甲图中C处受_控制。(3)乙图中a处受_控制,e处受_控制。(4)甲图中A处气候类型为_,成因是_。(5)甲图中E处气候类型为_,此季节的特点是_。(6)若图中大陆为亚欧大陆,试根据甲、乙两图分析甲图中B地区气候的特点及成因。【答案】(1)冬;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受西风

29、控制(2)副热带高气压带(3)盛行西风;副热带高气压带(4)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5)地中海气候;温和多雨(6)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沛,高温多雨。【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分布的差异。因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详解】(1)从甲图所示的大气环流形势可以看出,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西风控制,而该地区受西风控制时为冬季。(2)甲图中C处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其北侧是中纬西风带,南侧是东北信风带,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3)乙图中a处位于40-60N

30、之间的大陆西岸,受盛行西风控制。f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此时吹东南风,说明北半球为夏季,e处位于30-40N之间的大陆西岸,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4)甲图中A处位于40-60N之间的大陆西岸,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是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5)甲图中E处在30N40N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此时受西风带控制,是冬季,温和多雨。(6)若图中大陆为亚欧大陆,B地处于40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特点是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沛,高温多雨。34. 读某月亚洲季风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图表示_月份气压形

31、势,图中低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此季节我国东部地区盛行_风,气候特点是_,大部分河流进入_(丰水或枯水)期。(2)该时段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_的影响,出现伏旱天气,但如果有台风登陆,则可以缓解_和_。(3)南亚夏季风的成因有_和_。【答案】 (1). 7 (2). 亚洲(印度)低压 (3). 东南 (4). 高温多雨(炎热多雨) (5). 丰水 (6). 副热带高压 (7). 高温(酷暑) (8). 干旱(旱情) (9). 海陆热力差异 (10).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环流的季风环流。【详解】(1)据图,风由海洋吹向大陆,说明大陆上分布有低气压,所以该图表示的是7月份气压形势,图中低气压中心的名称是亚洲低压(印度低压),此季节为夏季,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风,东南风来自温暖湿润的太平洋地区,所以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炎热多雨)。由于降水较多,大部分河流进入丰水期。(2)该时段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出现伏旱天气,但如果有台风登陆,会带来狂风暴雨,可以缓解高温和旱情(干旱)。(3)南亚夏季西南风的成因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其中“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详细说来就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