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开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Na23、S32、Cl35.5 Ba137第卷 选择题1. 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是A. 烧瓶B. 锥形瓶C. 烧杯D. 试管【答案】D【解析】【详解】A. 烧瓶不能直接加热,烧瓶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A错误;B. 锥形瓶不能直接加热,锥形瓶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B错误;C. 烧杯不能直接加热,烧杯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C错误; D. 试管可以直接加热,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实验室中直接加热的仪器主要是试管、坩埚、燃烧匙、蒸发皿;烧杯、烧瓶、锥形
2、瓶不能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量筒、容量瓶、集气瓶不能加热。2. 下列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A.该容器是烧瓶,A错误;B.该容器为容量瓶,B正确;C.该容器为蒸馏烧瓶,C错误;D.该容器为分液漏斗,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3. 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主火炬塔燃料是天然气。储存天然气时应张贴的标志是A. 放射性物品B. 氧化剂C. 腐蚀品D. 易燃气体【答案】D【解析】【详解】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主火炬塔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无毒,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储存天然气时应张贴的标志易燃气体标识,答案选D。
3、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过滤C稀释浓硫酸称量固体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量筒不能进行加热,A错误;B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的尖嘴处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B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烧杯内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C正确;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D错误。答案选C。5. 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蒸馏时,先点燃酒精灯,再通冷凝水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实验室制取某气
4、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分液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塞子,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H2还原CuO实验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酒精灯使用托盘天平称盘物体质量时,先放质量较小的砝码,后放质量较大的砝码蒸馏时加热一段时间,发现忘记加沸石,应迅速补加沸石后继续加热A. B. C. D. 全部【答案】B【解析】【详解】蒸馏时,应先通冷凝水,再点燃酒精灯加热,故错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为防止液体倒吸炸裂试管,应该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故正确;制取气体时,一定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故正确;分液操作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塞子,使内外压强相同,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旋
5、塞,故正确;做H2还原CuO实验开始时要排除空气,先通入氢气,结束时要防止金属铜被氧气氧化,先撒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故正确;托盘天平的砝码在加取时,先放质量较大的砝码,后放质量较小的砝码,故错误;蒸馏时加热一段时间,发现忘记加沸石,应冷却后再补加沸石,再继续加热,故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选B。6. 关于粗盐提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解粗盐时,加水越多越好B. 滤去不溶性杂质以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C. 当蒸发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D. 将制得的晶体转移到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答案】C【解析】【详解】A.溶解粗盐时,加水过多,后续蒸发结晶时将消
6、耗大量能量和时间,加入水量以能充分溶解粗盐就可以了,A项错误;B. 坩埚是用来对固体进行高温锻烧的仪器,蒸发滤液应该将滤液放在蒸发皿中加热,B项错误;C.蒸发操作中的“余热蒸干”,既可以节省能源,又可防止固体因受热不均而迸溅,C项正确;D.大量水冲洗氯化钠固体,必然造成氯化钠大量的溶解损耗,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点睛】注意蒸发和灼烧所使用仪器的区别。7. 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 )A. 蒸发、蒸馏、过滤、分液B. 过滤、蒸馏、蒸发、分液C. 过滤、蒸发、蒸馏、分液D. 分液、蒸馏、蒸发、过滤【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可知,四个装置中分别有的主要仪器为:漏斗、蒸发皿、
7、蒸馏烧瓶、分液漏斗,漏斗用于过滤分离,蒸发皿用于蒸发分离混合物,蒸馏烧瓶、冷凝管等用于蒸馏分离,分液漏斗用于萃取、分液操作,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过滤、蒸发、蒸馏、分液,答案选C。8. 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水B. 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 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震荡后立即分液D. 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答案】C【解析】【详解】A为防止漏液,使用前要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故A正确;B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可用四氯化碳萃取,故B正确;C震
8、荡后需静置分层后分液,故C错误;D下层液体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以免污染液体,故D正确;故选C。【点睛】考查分液与萃取,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萃取剂的选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9. 下列仪器名称错误的是( )A. 坩锅B. 蒸发皿C. 干燥器D. 研钵【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图示知,该仪器名称为坩埚,故A错误;B.根据图示知,该仪器名称为蒸发皿,故B正确;C.根据图示知,该仪器名称为干燥器,故C正确;D.根据图示知,该仪器名称为研钵,故D正确;故选:A。10. 生活中可能遇到
9、下列混合物,能按“溶液一过滤一蒸发”步骤加以分离的是.A. 食盐和细沙B. 纯碱和烧碱C. 水和酒精D. CaCO3和Mg(OH)2【答案】A【解析】【详解】A食盐和细沙加水溶解后形成溶液,细沙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过滤后得到氯化钠溶液,对氯化钠溶液进行蒸发结晶,最后得到固体氯化钠,故A符合题意;B纯碱是碳酸钠,烧碱是氢氧化钠,二者均易溶于水,溶解后无法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B不符合题意;C水和酒精任意比互溶,二者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故C不符合题意DCaCO3和Mg(OH)2都难溶于水,二者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11. 实验室中,一般使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少量Cl2
10、,涉及的主要操作如下:将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合适位置,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高度,固定铁圈,放上石棉网;向烧瓶中加入MnO2,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盐酸,并将导管放入集气瓶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烧瓶上装好漏斗,连接好导管;选取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最好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进行实验时,先选取合适的仪器及试剂;再安装实验装置,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该从左到右,从下到上;安装好仪器后检查装置气密性;最后加入试剂,进行气体制备。因此顺序为,C符合题意。答案选C。【点睛】一般进行实验时,先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好实验装置,再按照从左到右,从下到生的顺序搭建
11、实验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再添加药品。12.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镁粉25.2g(1g以下用游码),他把镁粉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所称取的镁粉的实际质量是A. 25.2gB. 24.8gC. 24.2gD. 26.8g【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实际称得镁粉的质量=25g-0.2g=24.8g,故答案为B。【点睛】明确天平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是解题关键,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
12、=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进行计算。13. 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 )A. Na2CO3、NaCl、NaOHB. NaOH、NaCl、Na2CO3C. NaCl、NaOH、Na2CO3D. NaCl、Na2CO3、NaOH【答案】C【解析】【详解】A. 由于碳酸钠电离产生的碳酸根离子能与溶液中Mg2+、Ag+、Ba2+均形成沉淀,先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出现三种沉淀,不符合每次得到一种沉淀的要求,A错误;B. 由于氢氧化钠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
13、子能与溶液中的Mg2+、Ag+形成沉淀,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象两种沉淀,不符合每次得到一种沉淀的要求,B错误;C. 氯化钠电离产生的Cl-只能够与溶液中Ag+形成AgCl沉淀,然后加入的NaOH,只与溶液中Mg2+形成Mg(OH)2沉淀,最后加入的碳酸钠,能够沉淀溶液中的Ba2+形成碳酸钡沉淀,满足每次只得一种沉淀的要求,C正确;D. 氯化钠溶液沉淀溶液中Ag+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却能同时沉淀溶液中Mg2+、Ba2+,不符合每次得到一种沉淀的要求,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14. 装置如图:关闭装置A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
14、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则关于A、B两装置是否漏气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装置肯定不漏气,B装置肯定漏气B. A装置肯定漏气,B装置可能不漏气C. A装置肯定不漏气,B装置肯定不漏气D. A装置肯定不漏气,B装置可能漏气也可能不漏气【答案】D【解析】【详解】当通过长颈漏斗向装置A中的试管内加水时,水在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试管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橡皮管将B装置中两个容器内的气体连通,不管是否漏气,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总能往烧瓶中流,因此无法确定装置B是否漏气。即A装置肯定不漏气,B装置可能漏气也可能不漏气,故选D。15. 下列说法中正
15、确的是()A. 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B.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 kg 12C中含有碳原子数C. 1 mol水分子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1 mol氧原子D. 一个NO分子的质量是a g,一个NO2分子的质量是b g,则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是(ba) gmol1【答案】C【解析】【详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A错误;B.国际规定:0.012kg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故B错误;C.一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因此1molH2O分子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1 mol氧原子,故C正确;D.一个NO分子的质量是ag,一个NO2分子的质量是bg,则一个氧原
16、子的质量为(b-a)g,根据摩尔质量即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可知,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b-a)NAg/mol,故D错误;答案选C。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 mol氢约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氢B. 1 mol CaCl2含有1 mol ClC. 1 mol电子约含有6.021023个电子D. 1 mol H2O含有1 mol H2和1 mol O【答案】C【解析】【详解】A氢可以为氢分子、氢原子,指代不明确,故A错误;BCaCl2是由钙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1molCaCl2含有2molCl-,故B错误;C1mol电子含有的电子个数约为1mol6.021023mol-1=6.021
17、023个,故C正确;D1molH2O含有2molH和1molO,不含H2,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使用物质的量应指明具体微粒种类。17. 0.5 mol O2中含有()A. 1个氧原子B. 1 mol氧分子C. NA个氧原子D. 0.5个氧分子【答案】C【解析】【详解】0.5mol O2中含有0.5mol氧气分子,氧分子数为3.011023个或0.5NA个,含有1mol氧原子,含有的氧原子数为6.021023个或NA个,故选C。18.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用手接触药品B. 用嘴吹熄酒精灯火焰C. 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D. 将带有溶液的滴管
18、平放在实验台上【答案】C【解析】【详解】A、任何药品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可用镊子和药匙,A错误;B、用嘴吹熄酒精灯火焰容易引发火灾,酒精灯需要用灯冒盖灭,B错误;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C正确;D、滴管应该插入滴瓶中,D错误;答案选C。19. 量取20.0 mL的水,应该选用的仪器是A. 10 mL量筒B. 25 mL量筒和胶头滴管C. 50 mL量筒和胶头滴管D. 托盘天平称量【答案】B【解析】【分析】量取20.0 mL的水,要选用量筒量取,并且量筒的规格与所要量取液体的体积接近,因此选用25 mL量筒,往量筒内加水,当接近20.0 mL的刻度线的时候,为了减小实验
19、误差,使用胶头滴管。【详解】A选用10 mL量筒量取20.0 mL的水,分多次量取,误差较大,A错误;B选用25mL量筒量取20.0 mL的水,量筒的规格与所要量取液体的体积接近,往量筒内加液体,当液面接近刻度时,为了减小误差,要使用胶头滴管,B正确;C选用50 mL量筒量取20.0 mL的水,量筒的规格与所要量取液体的体积相差比较大,如果选用此量筒量取,误差较大,C错误;D托盘天平称量是用来称量固体药品的,D错误答案选B。【点睛】量取一定的液体一般选用量筒,为了减小误差,选用量筒的规格与所要量取液体的体积接近,往量筒内加液体,当液面接近刻度时为了减小误差,要使用胶头滴管。20. 下列实验操作
20、和处理方法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的是( )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朝向任何人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氧化铜,再通入氢气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稀释浓硫酸,将水慢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由于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且水的密度较小,浮于液面上,热量不能及时散失,会造成液滴飞溅,引发安全事故,故正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防止液体外溅伤人,引发安全事故,故错误;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会发生爆炸,
21、引发安全事故,故正确;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入氢气,排净装置内的空气,再加热氧化铜;若操作相反,可能氢气和氧气混合会发生爆炸,引发安全事故,故正确;故选B。21. 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微粒观:二氧化硫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 转化观:升高温度可以将不饱和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C. 守恒观: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D. 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由于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性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答案】D【解析】【详解】A.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C原子和S原子构成的,A错误;B.升高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升高温度不饱和硝酸钾溶
22、液仍然为不饱和溶液,B错误;C.Mg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则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小于2g,C错误;D.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金刚石和石墨因为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D正确;答案选D。第II卷 非选择题2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1)1 mol O2中含有_个氧气分子,含有_个氧原子。(2)3NA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含3mol氢原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_。(3)6 mol H2O与_mol NH3所含氢原子数相等。(4)1个CO2分子含有_个电子,1 mol CO2含有_mo
23、l e。(5)1 mol NaCl中氯离子物质的量是为_,离子总数为_。(6)1 mol H2SO4中氧原子数为_。【答案】 (1). NA (2). 2NA (3). 3mol (4). 1.5mol (5). 4 (6). 22 (7). 22 (8). 1mol (9). 2NA (10). 4NA【解析】【详解】(1)根据 ,1 mol O2中含有NA个氧气分子,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1 mol 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2) 根据 ,3NA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3mol,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含3mol氢原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1.5mol;(3)6 mol H2O中含有12
24、mol氢原子,4mol NH3中含有12mol氢原子,所以6 mol H2O与4mol NH3所含氢原子数相等。(4)1个CO2分子含有22个电子,1 mol CO2含有22mol e。(5)1个氯化钠电离出1个氯离子和1个钠离子,1 mol NaCl中氯离子物质的量是为1mol,离子总物质的量为2mol,离子总数为2NA;(6)1个硫酸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1 mol H2SO4中氧原子数为4NA。【点睛】本题考查物质量有关计算,熟悉物质的量、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注意对化学式意义的理解。23. 为了测定由NaCl和Na2SO4组成混合物中Na2SO4
25、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称取a克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试剂A;将所得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沉淀的质量为b克。请回答下列问题:(1)所选择的试剂A最好是_(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AAgNO3 BBaCl2 CCaCl2 D前三种都不好(2)试剂A必须过量,以保证反应物完全沉淀。判断试剂A已经过量的方法是_。(3)实验过程中洗涤沉淀的方法是_(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A将滤纸上的沉淀转移至烧杯中,加水后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然后再次过滤B直接在过滤器中加水淋洗,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静置,重复此操作三次C向置于过滤器上的沉淀加蒸馏水至完全淹没,静置,重复此操作三次(4)实验过程中
26、判断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5)根据上述数据计算Na2SO4的质量分数为_(用a、b表示)。【答案】 (1). B (2). 加入一定量的BaCl2后,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加入BaCl2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所加BaCl2已过量,反应物已完全沉淀 (3). C (4). 取少量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如果没有沉淀产生,说明已经洗涤干净 (5). 100%【解析】【分析】(1)A.AgNO3既可与NaCl反应生成AgCl沉淀,又可与(NH4)2SO4反应生成微溶的Ag2SO4;B.氯化钡只与硫酸钠反应形成沉淀;C.氯化钙与硫酸钠反应形成微溶性的硫酸钙,结合实验目的分
27、析判断;(2)具有试剂A(BaCl2)是否过量,只需要检验溶液中是否有没有沉淀的硫酸根离子即可;(3)根据洗涤沉淀的一般方法解答;(4)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后溶液中存在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钡,因此判断沉淀是否已经洗涤干净只需要判断洗涤后的液体中是否存在氯离子即可;(5)根据Na2SO4CaCl2=2NaClBaSO4分析计算。【详解】(1)A.AgNO3既可与NaCl反应生成AgCl沉淀,又可与(NH4)2SO4反应生成微溶的Ag2SO4,微溶性的硫酸银不能保证硫酸钠完全被转化为沉淀,也就无法定量表示出硫酸钠的量,硝酸银无法完成要求;B.氯化钡只与硫酸钠反应形成沉淀,通过测量硫酸钡沉淀质量就可获知
28、硫酸钠的质量,氯化钡满足测定要求;C.氯化钙与硫酸钠反应形成硫酸钙,但硫酸钙是微溶性物质,过滤得到的沉淀质量并不一定能表示所有硫酸钠的质量,氯化钙不满足要求;故答案为B;(2)试剂A(BaCl2)必须过量,以保证反应物完全沉淀。判断试剂A已经过量,只需要检验溶液中是否有没有沉淀的硫酸根离子即可,方法为:加入一定量的BaCl2后,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加入BaCl2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所加BaCl2已过量,反应物已完全沉淀,故答案为加入一定量的BaCl2后,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加入BaCl2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所加BaCl2已过量,反应物已完全沉淀;(3)实验过程中洗涤沉淀
29、的方法为:向置于过滤器上的沉淀加蒸馏水至完全淹没,静置,重复此操作二三次,故答案为C;(4)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后溶液中存在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钡,因此判断沉淀是否已经洗涤干净只需要判断洗涤后的液体中是否存在氯离子即可,方法为:取少量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如果没有沉淀产生,说明已经洗涤干净,故答案为取少量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如果没有沉淀产生,说明已经洗涤干净;(5)Na2SO4CaCl2=2NaClBaSO4 142 233xb gxg,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故答案为100%。24. 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不仅用于实验研究而且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实际。(1
30、)16世纪,船员在航海旅行中,用船上的火炉煮沸海水以制造淡水,该操作方法是_。(2)从海带中可提取碘单质。用萃取的方法可将碘单质从水溶液中提取出来,该方法利用了I2在不同溶剂中_的不同。(3)海水晒盐过程中,采用_方法可得到粗盐固体;将粗盐溶解后,为去除泥沙采用的方法是_【答案】 (1). 蒸馏 (2). 溶解度 (3). 蒸发 (4). 过滤【解析】【详解】(1)船员在航海旅行中,用船上的火炉煮沸海水以制造淡水,该操作方法是蒸馏;(2)利用I2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可用萃取的方法将碘单质从水溶液中提取出来;(3)海水晒盐过程中,蒸发可得到粗盐固体;将粗盐溶解后,可采用过滤的方法去除泥沙。
31、25. H2、CO、CO2和CH4都是中学化学常见的气体。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上述4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确认气体X的组成,同学们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气体燃烧装置中能提供足量的氧气保证可燃性气体充分燃烧,甲烷燃烧的产物为CO2和H2O)小资料: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能吸收CO2和水蒸气。(1)装置A的作用是_,装置B的作用是_。(2)装置C盛放的试剂是_(填序号),D中盛放的试剂是_(填序号)。a.烧碱溶液 b.浓硫酸 (3)若取1.6g气体X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发现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装置C增重1.8 g,装置D增重2.2 g。通过计算回答:燃烧生成CO2_m
32、ol,H2O_mol;1.6g气体X中是否含有氧元素?_(填“是”或“否”)。【答案】 (1). 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CO2 (2). 除去CO2、H2O (3). b (4). a (5). 0.05 (6). 0.1 (7). 是【解析】【分析】根据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据此分析装置B的作用即可;先经过NaOH溶液时会带水蒸气到浓硫酸中,影响测定结果,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排除了CO2;装置C增重1.8 g,生成了1.8g水;装置D增重2.2 g,生成了2.2g二氧化碳;据此可以计算出所含氢元素、碳元素的质量,进而可以确定气体X
33、的组成,然后逐一解答。【详解】(1)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装置A的作用是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CO2;装置B中药品是碱石灰,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可作干燥剂,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CO2;除去CO2、H2O;(2)装置C盛放的试剂应为浓硫酸,目的是通过是否增重测定H元素的有无,装置D中盛放的试剂是烧碱溶液,目的是通过是否增重测定C元素的有无;先经过烧碱溶液时会带出水蒸气到浓硫酸中,影响水的测定结果,所以装置C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D中盛放的试剂是烧碱溶液;故答案为:b;a;(3)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气体中不含CO2;装置C增重1.8g,含
34、H元素的质量为1.8g218=0.2g;装置D增重2.2g,同理可知含C元素0.6g;气体X1.6g中含H元素0.2g、含C元素0.6g,应含O元素0.8g,很明显气体X1.6g中含有CO,且质量为1.4g,物质的量为0.05mol,刚好为C、O元素质量之和,由此可知没有CH4,气体X中还含有0.2gH2;故答案为:0.05;0.1;是。26. 填写下列表格。物质分子数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氮气_14 g_硫酸3.011022_水_0.5 mol18 gmol-1【答案】 (1). 3.011023 (2). 0.5 mol (3). 28 gmol-1 (4). 4.9 g (5). 0.05
35、mol (6). 98 gmol-1 (7). 3.011023 (8). 9g【解析】【详解】M(N2)=28gmol-1,n(N2)=0.5mol,N(N2)=0.5mol6.021023mol-1=3.011023;n(H2SO4)=0.05mol, m(H2SO4)=0.05mol98gmol-1=4.9 g;M(H2O)=18 gmol-1,N(H2O)=0.5 mol 6.021023 mol-1=3.011023,m(H2O)=0.5 mol18 gmol-1=9 g。故答案为3.011023,0.5 mol,28 gmol-1,4.9 g ,0.05mol, 98 gmol-1, 3.011023,9g。- 1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