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赤峰市高二年级学年联考试卷(B)生物一、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的是( )A. 遗传变异B. 用进废退C. 生存斗争D. 过度繁殖【答案】B【解析】【分析】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基础)、生存斗争(动力)、遗传变异(内因)和适者生存(结果)。【详解】A、遗传变异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A正确;B、用进废退是拉马克的观点,不属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B错误;C、生存斗争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C正确;D、过度繁殖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D正确。故选B。2.
2、 通过基因工程育种与其他育种方法相比较,其突出的优点是( )A. 能够定向地改造生物性状B. 育种周期短C. 操作过程简单D. 技术要求和生产成本低【答案】A【解析】【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详解】A、基因工程育种能够定向地改造生物性状,A正确;B、育种周期短是单倍体育种突出的优点,B错误;C、基因工程育种需要通过体外DNA重组技术,操作过程不简
3、单,C错误;D、基因工程育种的技术要求和生产成本较高,D错误。故选A。3. 下列过程中,由逆转录酶催化的是( )A. DNARNAB. RNADNAC. 蛋白质蛋白质D. RNA蛋白质【答案】B【解析】【详解】逆转录酶催化的是逆转录过程,即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B正确,ACD错误。故选B。4.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有关生态环境的保护错误的是( )A. 绿色出行有利于减少雾霾的发生B. 保护生物多样性即禁止开发和利用C. 人类的活动已使地球受到严重损害D. 退耕还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答案】B【解析】【分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所以我们要保护生态
4、环境,本题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等多方面进行了考查。【详解】A、绿色出行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减少雾霾的发生,A正确;B、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而不是完全禁止利用,B错误;C、人类的活动已使地球受到严重损害,C正确;D、退耕还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D正确。故选B。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A. “我最闪亮”孔雀开屏:鸟类的求偶炫耀B. “我的地盘”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C. “臭名昭著”野生海芋: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D. “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
5、答案】A【解析】【分析】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详解】A、“我最闪亮”孔雀开屏:鸟类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A正确;B、“我的地盘”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属于化学信息,B错误;C、“臭名昭著”野生海芋: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属于化学信息,C错误;D、“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
6、来并将其捕食,属于化学信息,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要求识记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传递的类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6.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血友病和先天性愚型都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 大肠杆菌不能发生基因重组,但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答案】B【解析】【分析】1、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指的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基因重组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
7、叉互换型,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改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2、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血友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先天性愚型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错误;B、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因此其只能发生基因突变,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C错误;D、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前就产生了抗药性
8、的突变个体,D错误。故选B。7. 以下实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是()A. 废弃多时的耕地上会逐渐生长出杂草,进而逐渐出现小灌木林B. 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C. 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或掠夺式砍伐后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的发生D. 草原上羊数量剧增会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长【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保持生态系统的稳态,系统内的各种生物的数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动态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详解】A、废弃多时的耕地上会逐渐生长出杂草,进而逐渐出现小灌木林,属于群落的演替,A错误;B、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
9、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说明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共生关系,B错误;C、植被破坏导致泥石流发生,是自然灾害没有体现自我调节能力,C错误;D、草原上羊数量剧增会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加,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解题关键是要明确自我调节能力的概念,即当生态系统的某一成分发生改变后,通过负反馈调节能抑制最初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使生态系统达到和维持稳态。8. 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如图为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作用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插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B. 如果顶芽的生
10、长素浓度在a-b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大于dC. 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a-b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小于bD. 用大于d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该植物,因生长素直接参与代谢而抑制其生长【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先增加后降低,甚至抑制生长,表现为两重性;图中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宜浓度,c、d两点的生长素浓度不同,但是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相同,d点表现为既不促进也不抑制,d点以后表现为抑制。【详解】A、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插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A错误;B、顶芽的生长素产生后不断运输到侧芽,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
11、了侧芽的生长,因此若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a-b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大于d,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若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a-b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大于d,C错误;D、生长素是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植物细胞的代谢活动,D错误。故选B。9. 用图中的4根月季枝条进行扦插,生根最多、最易成活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生长素是植物产生的、对植物有调节作用的激素之一。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这称为生长素的两重性,而且生长素的作用往往与发生作用的器官有密切关系。植物的不同部位对同样浓度的生长素有不一样的反应。【详解】A、枝条无芽,缺乏生
12、长素B,A错误;B、枝条芽多、产生的生长素多,B正确;C、枝条带叶,蒸腾作用强,植物失水较多,不易成活,C错误;D、生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而D枝条是倒插的,尽管存在芽,但枝条顶端和切口处均不具生根条件,D错误。故选B。10. 骑行既是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又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水平衡调节中,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属于神经调节B. 骑行中,骨骼肌细胞产生的CO2增多,位于下丘脑中的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快C. 机体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D. 骑行中,增加散热的途径包括汗液的分泌加快、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等【答案】A【解析
13、】【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等的相关内容,通过分析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的过程等相关知识点,再结合题意回答。【详解】A、水平衡调节中,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属于神经调节,A正确;B、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B错误;C、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与分泌的,C错误;D、骑行中,增加散热的途径包括汗液的分泌加快、皮肤毛细血管舒张等,D错误。故选A。11. 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免疫系统可对癌变细胞进行监控和清除B. 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C. 在神经调节中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D. 神经细胞、内分泌细胞和免疫细
14、胞均可释放化学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1、人体内的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有:防御功能-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清除功能-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监控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癌瘤的发生。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有: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详解】A、免疫系统可及时的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
15、细胞,防止癌瘤的发生,还可以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A正确;B、甲状腺激素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因此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导致神经系统的发育不良,患呆小症,B错误;C、在神经调节中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C正确;D、神经细胞可分泌神经递质,内分泌细胞可分泌激素,免疫细胞可分泌抗体、淋巴因子等,D正确。故选B。12. 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中两项指标。此人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项目测定值参考范围单位甲状腺激素10031-68pmol/L胰鸟素1750-200mlU/L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 细胞摄取更多葡萄糖【
16、答案】C【解析】【分析】1、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的作用:促进动物个体的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详解】A、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A错误;B、图表中胰岛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而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故血糖含量高于正常,B错误;C、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甲状腺激素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C正确;D、图表中胰岛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而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故组织细胞摄取葡萄
17、糖变慢,D错误。故选C。13. 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谈话,也能说话,但不能写字的症状,其大脑皮层最可能受损的区域是图中的( )A. HB. V区C. S区D. W区【答案】D【解析】【分析】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某患者出现看懂文字而不能写字的症状,这是由于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受损,从而患失写症。故选D。14. 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
18、间的关系,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 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C. 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D. 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的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可推知乙为组织液,甲为血浆,丙为淋巴,丁为血浆中的血细胞内液,B正确;组织液不能很好进入血浆和淋巴中,容易导致组织水肿,A正确;甲为血浆,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氧含量比较高,C错误;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血浆或是淋巴液中,D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15. 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的进化B. 种群之间的生殖隔离必须经长时间的
19、地理隔离才能实现C.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D.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D【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生物进化的因素包括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非随机交配、遗传漂变等;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进化,A错误;B、种群之间的生殖隔离不一定经长时间的地理隔离才能
20、实现,如多倍体的形成,B错误;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错误;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正确。故选D。16. 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 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 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 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 不变,不变;不变,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遗传平衡定律:种群足够大,没有自然选择、没有基因突变、个体之间进行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等,随机
21、交配后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不变;自交使纯合体比例增大,杂合子比例降低,如果没有自然选择、基因突变、迁入和迁出等,基因频率不变。【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已知AA=16%,aa=36%,则Aa=1-16%-36%=48%,A基因频率=16%+1/248%=40%,a基因频率=36%+1/248%=60%。若随机交配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为:AA=40%40%=16%,aa=60%60%=36%,Aa=240%60%=48%;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16%+48%1/4=28%,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36%+48%1/4=48%,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48%1/2=24%,自交后代是基因频率是:A
22、=28%+24%1/2=40%,a=48%+24%1/2=60%。因此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不变、不变、增大、不变。故选C。17. 如图表示培育新品种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表示杂交B. 过程的成功率较低C. 基因重组只发生在过程D. 、过程均发生染色体变异【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为杂交育种,、为多倍体育种,、为单倍体育种,为诱变育种,据此答题。【详解】A、图中、为杂交育种,过程表示杂交,A正确;B、为诱变育种,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所以成功率最低
23、,B正确;C、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故和III过程都会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D、分别为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作物育种,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育种方法的理解与应用,题目难度中等。18.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是( )A. 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的B.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C. 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D. 一般情况下,根尖细胞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答案】C【解析】【分析】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4、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重组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改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环境不能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A错误;B、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上点的突变,无法通过显微镜观察,B错误;C、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所以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C正确;D、一般情况下,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进行减数分裂,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故选C。19. 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
25、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C.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D.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答案】C【解析】【详解】A、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有可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B错误;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C正确;D、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错误。故选C。20. 下列关于基因、环境、蛋白质与性状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基因与性状呈线性关系,即一
26、种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B. 基因型不同,即使环境条件相同,表现型也不相同C. 生物的表现型是生物的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D. 生物有些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决定,但一个基因不会与多个性状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1)DNA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2)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3)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它们控制的生物性状就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
27、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详解】A、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A错误;B、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可能相同,如DD和Dd都表现为高茎,B错误;C、生物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决定的,受环境影响,C正确;D、生物有些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决定,一个基因也可能与多个性状有关,D错误。故选C。21. 在同等强度干扰下,比较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a)和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b),其中正确的是( )A. abC. abD. 无法比较【答案】A【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
28、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弱。但有些特殊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如冻土苔原。【详解】由于沙漠环境比较恶劣,恢复力稳定性比较弱,所以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速度快,即A正确,BCD错误。故选A。22. 下列是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A. 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可以用于生产除草剂B. 通过催芽促进种子萌发常用脱落酸及类似物C. 喷洒适量的乙烯可以有效提高水稻、小麦产量D. 喷洒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可使茶叶增产【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等,生长
29、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插条生根和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等作用;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抑制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果实、叶片等器官的衰老和脱落。【详解】A、用于生产除草剂的主要是生长素类似物,因为其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A错误;B、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B错误;C、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不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C错误;D、适量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植物组织的分裂,使茶叶增产,D正确。故选D。23.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将样液滴入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再用显微镜观察B
30、.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先低温处理后再制成装片C. 黑光灯诱捕法属于物理信息在生产中的应用D. 生态缸应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且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答案】A【解析】【分析】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
31、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详解】A、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先盖上盖玻片,再样液滴入计数室,再用显微镜观察,A错误;B、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先进行低温处理,再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进行观察,先制片会杀死细胞,无法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C、黑光灯诱捕法是利用的光,属于物理信息在生产中的应用,C正确;D、生态缸应放置在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温度过高杀死生态瓶内的生物,D正确。故选A。24. 分析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A.
32、 图甲由于单侧光照的影响,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B. 图乙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所以外侧生长得快C. 图丙中若固定光源,暗箱及植株整个装置匀速旋转段时间,幼苗将弯向小窗D. 图丁中放M的胚芽鞘向一侧弯曲,而放N的不弯曲【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图甲中没有尖端,对光不发生反应,故不会向光弯曲生长,而是向右弯曲生长,故A错误。图乙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多,故B错误。固定光源,暗箱(连同植株)匀速旋转,相当于光照一直是从小窗进入的,故应弯向小窗生长,故C正确。图丁中放M和N的胚芽鞘都直立生长,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
33、的理解掌握程度。25. 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若甲代表种群,a为能量输入,则b、c可分别代表散失的热量和储存在ATP中的能量B. 若甲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减少C. 若甲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 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D. 若甲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提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若甲代表种群,a为能量输入,则b、c可分别代表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和储存在体内的能量,A错误;若甲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
34、渴觉和尿液减少,B错误;若甲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产生b浆细胞和c记忆细胞,C正确;若甲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会使棉铃虫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从而使出生率下降,直接导致种群数量减少,种群密度下降,D错误。故选:C。26. 如图为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后发生特异性免疫过程的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G特异性识别抗原B. 细胞E可裂解靶细胞C. 细胞A、B、D都能增殖D. 细胞E也可合成物质C【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C是抗体,可推知:A是B淋巴细胞;B是浆细胞;G是吞噬细胞;D是T淋巴细胞;E是效应T细胞;F是靶细
35、胞。【详解】A、细胞G为吞噬细胞,能对抗原进行摄取和处理,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A错误;B、细胞E为效应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B正确;C、细胞A、B、D分别为B细胞、浆细胞和T细胞,其中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C错误;D、物质C为抗体,只能由浆细胞合成,D错误。故选B。27. 肺炎重症患者主要表现发热、呼吸困难、酸中毒和出现蛋白尿等症状,患者内环境的稳态受到严重破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患者呼吸困难是由于病毒损坏了脑干的呼吸中枢B. 发热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使产热增加导致的C. 患者出现蛋白尿可能是由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异常D. 患者酸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呼吸系统受
36、损,血液含氧量低【答案】A【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患者呼吸困难是由于病毒损坏了肺部细胞,A错误;B、发热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使产热增加导致的,B正确;C、患者出现蛋白尿可能是由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异常,C正确;D、患者酸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呼吸系统受损,血液含
37、氧量低,D正确。故选A。28. 下图表示某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图中字母a-i表示能量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B. g是第二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C. 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能量是dD.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i/c%【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b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c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h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详解】A、人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共投放的能量总和,故输入该生态系统
38、的总能量是a+f,A错误;B、g是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B错误;C、通过分析可知,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能量是d,C正确;D、图示中不知道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故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能计算出来,D错误。故选C。29. 2018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获得者们是因为分别发现了T细胞上“刹车”蛋白-CTLA-4和DP-1,当抑制这两种蛋白使T细胞的“刹车”被“松开”时,能加强免疫系统功能从而消灭肿瘤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正常T细胞的“刹车”蛋白可有效避免人患免疫缺陷病B. 进行器官移植时,可通过抑制“刹车”蛋白来提高成功率C. 通
39、过该方法治疗肿瘤的副作用之一是会使患者患自身免疫病D. 被“松开”的T细胞可加速分泌淋巴因子,进而快速形成B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抑制CTLA-4和DP-1活性,就能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分析题干信息可知:正常T细胞的“刹车”蛋白会减弱免疫系统功能,不能避免人患免疫缺陷病,A错误;B、抑制“刹车”蛋白会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使免疫排斥反应增强,不利于器官移植的成功率,B错误;C、通过该方法(抑制这两种蛋白使T细胞的“刹车”被“松开”)会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免疫系统功能过强会造成机体患自身免疫病,C正确;D、淋巴因子可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
40、记忆B细胞,不能促进B细胞形成,D错误。故选C。30. 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B、E两处的细胞膜表面安放两个电极,中间接电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刺激D处时将会使电表的指针发生两次偏转B. 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 刺激B处时相应部位兴奋的传导方向是ABCD. 若C处缺少神经递质受体,则D处将无法得到从C处传来的信息【答案】A【解析】【分析】1、图中C处突触的类型为轴突一树突型,兴奋是从左侧的神经元传向右侧的神经元。2、在突触处,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41、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详解】A、刺激D处时,兴奋只能传导到E处,而不能传递到B处,因此电表的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A错误;B、C处是突触结构,在传递过程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换,B正确;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因此B处受到刺激后,可以向A处和C处传导,C正确;D、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并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所以C处缺乏神经递质受体,则D处将无法得到从C传来的信息,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和神经细胞膜电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
42、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1. 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B. 鲍森詹森的实验检验了达尔文实验的化学物质假说C. 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D. 上述3个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答案】D【解析】【分析】科学家实验过程实验结论达尔文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拜尔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向下传递鲍森詹森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详解】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A正确;B、鲍森
43、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检验了达尔文实验的化学物质假说,B正确;C、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C正确;D、上述3个实验没有证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错误。故选D。32. 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人吃酸性食品会导致体内的pH降低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是保持不变的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严重腹泻、呕吐,只需要补充足够水,不用补充Na+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
44、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蛋白质和无机盐含量有关。内环境稳态: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详解】人体内存在缓冲物质,可使血浆PH维持在7.35-7.45之间,错误;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天内也有波动,但一般不超过1,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蛋白质和无机盐含量有关,错误;严重腹泻、呕吐,身体失去了大量的水和Na+,需要补充适量的淡盐水,错误;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33. 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神经递质和激素
45、的合成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不是内环境【详解】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正确;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错误;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正确
46、;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发生在组织液内,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错误;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错误;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液体不是体液,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正确。综上所述中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故选D【点睛】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规律总结: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生化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凡是只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都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生化反应也不是发
47、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34. 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遗传病患者一定携带致病基因B. 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的个体一定患遗传病C. 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人,均衡饮食条件下也会患贫血D.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答案】C【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Y染色体遗传病(如人类外耳道多毛);(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
48、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详解】A、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如21三体综合征患者,A错误;B、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患遗传病,如白化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是正常的,B错误;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即使均衡饮食条件下也会患贫血,C正确;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大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错误。故选C。35. 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如图表示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b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曲线增
49、长B. ac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 0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 de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的纵坐标是,横坐标是时间,代表的含义是第二年是第一年的倍数,0a年等于1,这期间种群数量不变,ac年,小于1,种群数量下降,cd年,大于1,并逐渐增加,种群数量增加,de年,基本不变,而且大于1,所以,种群数量仍在增加。【详解】bd年期间,bc年间,小于1,种群数量降低,cd年间,大于,种群数量增加,也就是说bd年种群数量先减少,再增加,不符合“S”型增长曲线,A错误;ac年,小于1,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B正
50、确;0a年等于1,这期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正确;“J”型增长的公式为Nt=N0t,其中为定值且大于1,de年,基本不变,而且大于1,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D正确。【点睛】大多数试题都从种群的增长曲线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而本题的创新点在于从值入手,来判断种群的数量变化,易错点是题目中的bc,虽然此期间是增加的,但是仍然小于1,所以种群数量是减少的。 二、非选择题36. 图一表示某细胞中发生的DNA复制及基因表达的过程,图二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所示细胞为 _ (填原核或真核)细胞。(2)图一所示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为: _ 。(3)能特异性
51、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 _ ,该分子中存在碱基配对。(4)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图二中过程合成的mRNA通过 _ 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合在一起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5)图二中过程涉及 _ 类RNA,这些RNA分子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的。(6)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白化病是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酶所致,这属于基因对性状的 _ (填直接或间接)控制。(7)据图二可知,生物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根本原因是 _ 。【答案】 (1). 原核 (2). (3). tRNA(转运RNA) (4). 核孔 (5). 3 (6). 间接 (7).
52、基因具有多样性(遗传物质具有多样性)【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一中酶a为DNA聚合酶,酶b为RNA聚合酶,酶c为解旋酶,结构d为核糖体,图中左侧进行的是DNA的复制,右侧进行的是DNA的转录,且该图反映该细胞中DNA的转录与翻译同时进行,可推测该细胞为原核细胞;图二为DNA片段的表达过程,为转录,为翻译。【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一所示细胞中转录和翻译能够同时进行,为原核细胞。(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一所示细胞中发生了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因此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3)mRNA为翻译的模板,其含有的密码子能够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配对,因此能够 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
53、分子tRNA。(4)真核细胞细胞核中,DNA转录形成的mRNA是生物大分子,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质。(5)图二中过程为翻译过程,需要mRNA(模板)、tRNA(运输氨基酸的工具)、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共三种RNA分子的参与。(6)白化病是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酶所致,说明基因是通过合成相关的酶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某些性状的形成的,属于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7)蛋白质的多样性来源于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而蛋白质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故生物性状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具有多样性。【点睛】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掌握遗传信息的复制和传递,分析两幅图中发生的物质变化并判断对应
54、发生的过程,尤其需要掌握“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能够同时进行”这一特殊知识点。37. 下图一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图二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请据图回答:(1)请写出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A _ ;B _ 。(2)信息分子C由 _ 细胞分泌,作用的靶细胞是 _ ,通过促进 _ ,从而降低血糖。(3)图一中表示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和 _。图二中的是 _ 是 _ 。是 _ 。(4)“a浓度”较“b浓度”要 _ 。【答案】 (1). 神经递质 (2). 促甲状腺激素 (3). 胰岛B (4). 全
55、身组织细胞 (5). 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 (6). 记忆细胞 (7). 赤霉素 (8). 生长素 (9). 乙烯 (10). 高【解析】【分析】信息分子种类有神经递质、激素和淋巴因子,神经系统分泌神经递质,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免疫系统分泌淋巴因子。图一:A是神经递质,B是垂体合成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C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的胰岛素,D是特异性免疫调节,E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淋巴细胞包括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分化成浆细胞、记忆细胞,T淋巴细胞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表示肾小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图二:幼根和幼茎
56、等合成生长素和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则是赤霉素,是生长素。生长素浓度较低时能促进细胞伸长,则b为低浓度,由于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组织中的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则a为高浓度,是乙烯。【详解】(1)神经调节过程的信息分子A是神经递质,对甲状腺发挥作用的信息分子B是促甲状腺激素。(2)信息分子C表示作用于组织细胞的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作用的靶细胞是全身组织细胞,通过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3)由分析可知,图一中表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图二中是赤霉
57、素,是生长素,是乙烯。(4)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由分析可知,a为高浓度,b为低浓度,故“a浓度”较“b浓度”要高。【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及植物激素调节相关内容,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38. 在青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高原雪兔是一种常见动物,常栖息在低矮草地中,天敌有香鼬、艾虎、赤狐、狼等。冬季时,高原雪兔几乎成为这些动物唯一的食物来源。为了观察预警,高原雪兔会把巢穴周围较高的草从基部咬断。高原雪兔废弃的洞穴还能为褐背拟地鸦和多种雪雀提供繁殖场所。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研究人员通常采用 _ 法估算该地区高原雪兔的种群数量。高原雪
58、兔的存在影响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提高了生态系统的 _ 稳定性。(2)据药鉴记载,高原雪兔脑可治痢疾、肠痛,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 价值。(3)图中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C属于第 _ 营养级,图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_ J/(m2a),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_ ,图中在碳循环过程中能将有机物转化无机物的成分是 _ (填字母)。【答案】 (1). 标志重捕 (2). 抵抗力 (3). 直接 (4). 三 (5). 75106 (6). 18% (7). ABCD【解析】【分析】分析图可知,A为生产者,图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
59、总能量是7.5106J/(m2a)。A为生产者,D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B为分解者。【详解】(1)雪兔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种群数量。高原雪兔的存在增加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2)高原兔脑可治痢疾、肠痛等的药用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高原雪兔感受到赤狐粪、尿的气味,会有躲到洞穴中的行为,尿气味属于化学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作用。(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分析图可知,A为生产者,所以图中流经该生态系统
60、的总能量是7.5106J/(m2a)。A为生产者,D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B为分解者。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5106J/(m2a),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2.7105J/(m2a),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18%。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无机物的成分,所以图中ABCD都可以将有机物转化无机物。【点睛】本题考查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功能,理解标记重捕法适用的范围,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价值,分析生态系统的三个功能,掌握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39. 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现有一对
61、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请回答:(1)画出该家庭的系谱图并注明每个成员的基因型(色盲等位基因以B 和b 表示)_。(2)导致上述男孩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他的 _(填 “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_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3)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氏综合征患者?_,他们的孩子患色盲的可能性是多大?_。(4)基因组信息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至少应测_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答案】 (1). (2). 母亲 (3). 减数 (4). 不会 (5).
62、 0.25 (6). 24【解析】【分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的男孩,则可判断父亲基因型XBY,母亲基因型为XBXb,而患病儿子的基因型应为XbXbY儿子的Y染色体来自父亲,则两个Xb来自母方,应该是母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两个含Xb的染色体进入卵细胞所致。【详解】(1)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的男孩,则可判断父亲基因型XBY,母亲基因型为XBXb,而患病儿子的基因型应为XbXbY;(2)儿子的Y染色体来自父亲,则两个Xb来自母方,应该是母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异常所致;(3)若上述夫妇的染色体
63、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可能传给后代,仍按正常的情况进行计算,可知孩子中患色盲的可能性是;(4)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2+XY共24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40.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_ ;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
64、菌数为 _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 _ 灭菌,在 _ 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_ 。(3)示意图A和B中, _ 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 _ 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_ 的利用率。【答案】 (1).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2). 38107 (3). 灼烧 (4). 第二次 (5). 将聚集的
65、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6). B (7). 氧气 (8). 营养物质【解析】【分析】1、微生物接种的两种常见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2、据图分析,图中细菌的分离的方法为:A表示平板划线法,B表示稀释涂布平板法。【详解】(1)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以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根据题干数据进行计算,1mL水样中
66、的菌落数=(39+38+37)30.1100=3.8104个,则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3.8104103=3.8107个。(2)对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分散,以便获得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A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B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4)由题意可知,振荡培养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由此可以说明该细菌是需氧菌,由于振荡培养提高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细菌生长速度加快。【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
67、分离和培养以及计数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平板画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操作过程,把握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的计数和计算方法,识记灭菌的方法和适用对象,理解微生物振荡培养的目的等。【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41. 近年来,生物工程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发展出一系列的技术,可以为人类健康、生产、生活等服务。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为了建立生产“干扰素”的乳房生物反应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启动子、 _ 、目的基因、复制原点和 _ 等元件的基因表达载体,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 _ ,最后通过显微注射法,导入羊的 _ 中,最终发育成能生产干扰素的转基因羊。(2)在单克隆抗体制
68、备过程中,诱导 _ 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此过程需要两次筛选,第二次筛选出 _ ,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有 _ 。(3)在胚胎工程中,通过对供体母羊注射 _ 激素,促进其 _ ,从而获得大量羊的卵母细胞;获取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至 _ ,才能与 _ 的精子结合。【答案】 (1). 终止子 (2). 标记基因 (3). 乳腺细胞中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启动基因的转录 (4). 受精卵 (5). B淋巴(或浆细胞) (6). 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7).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以大量制备 (8). 促性腺 (9). 超数排卵 (10).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11). 获能
69、【解析】【分析】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是基于转基因技术平台,使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基因组中并定位表达于动物乳腺,利用动物乳腺天然、高效合成并分泌蛋白的能力,在动物的乳汁中生产一些具有重要价值产品的转基因动物的总称。【详解】(1)根据题意分析,题干中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成分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其中启动子乳腺细胞中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启动基因的转录;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后,一般利用显微注射法将其导入羊(动物)的受精卵中。(2)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杂交瘤细胞是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该过程需要两次筛选,其中笫二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可以大量制备等。(3)在胚胎工程中,通过对供体母羊注射促性腺激素,促进其超数排卵,从而获得大量羊的卵母细胞;获取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结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应用、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胚胎工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要熟悉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和胚胎工程的操作过程,准确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两次筛选的原因。